CN211674356U - 针组件和取样针 - Google Patents

针组件和取样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74356U
CN211674356U CN202020162184.2U CN202020162184U CN211674356U CN 211674356 U CN211674356 U CN 211674356U CN 202020162184 U CN202020162184 U CN 202020162184U CN 211674356 U CN211674356 U CN 2116743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channel
memory
tube
needl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6218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涛
唐志
刘伟
李常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6218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743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743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743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组件和取样针,涉及医疗器材领域,针组件包括具有第一通道的记忆性针头以及具有第二通道的针管,记忆性针头与针管连接且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连通;记忆性针头的弯曲刚度大于针管的弯曲刚度。取样针包括针组件。针组件便于加工制造,降低成本;同时,针组件使用时操作灵活,记忆性针头在反复的穿刺操作过程中均能够准确地到达待穿刺位置,提高手术成功率。

Description

针组件和取样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针组件和取样针。
背景技术
在超声支气管镜/超声内镜的引导下,利用取样针穿刺抽吸后获得组织或细胞学样本,是临床上常称的EBUS/EUS检查。EBUS能通过超声定位支气管外病变的具体位置,并在彩色多普勒的引导下避开血管,通过针吸和活检获得相应部位的细胞和组织,从而达到确诊疾病的目的。EUS检查对胰腺癌的原发肿瘤和局部结节分期的准确性较高。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取样针至少存在如下缺陷:
其一、在EBUS/EUS检查中,医生在操作使用器械时会根据所需穿刺病灶调整抬钳器,在极限位置时,针管与内窥镜钳道、抬钳器产生刚性对抗,导致出针阻力大,强行出针后针远端易发生变形,导致后续无法继续使用;
其二、目前,市面上设计有出针阻力小的取样针,但是此类取样针出针时远端无或低刚性支撑,穿刺易偏移,针管在极限位置穿刺后永久变形,且无法恢复;
其三、现有的取样针加工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针组件和取样针,其不仅能够减小出针阻力,且针头在变形后能够恢复形变,可重复使用;且能够降低取样针的加工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针组件,针组件包括:
具有第一通道的记忆性针头以及具有第二通道的针管,记忆性针头与针管连接且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连通;记忆性针头的弯曲刚度大于针管的弯曲刚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针组件还包括连接件,记忆性针头与针管通过连接件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件设置有第三通道,第三通道沿其延伸方向的两端均为敞口,记忆性针头与第三通道在其延伸方向上的一端连通,针管与第三通道在其延伸方向上的另一端连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记忆性针头与针管均插入第三通道内,且记忆性针头的远端露出第三通道,针管的近端露出第三通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记忆性针头上设有第一凸部,连接件上设有第二凸部,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抵持,以防止记忆性针头在第三通道的延伸方向上朝远离针管的方向脱离第三通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凸部沿与第一通道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的方向凸出记忆性针头的外周面;第二凸部沿与第三通道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的方向凸出第三通道的内壁;记忆性针头插接于第三通道中,以使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抵持。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中的至少一个为环形结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针管与连接件在第三通道的延伸方向上相对固定,记忆性针头靠近针管的一端与针管抵持,以防止记忆性针头在第三通道的延伸方向上朝靠近针管的方向脱离第三通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针管与连接件焊接,且在针管与连接件之间形成环形焊缝。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针组件还包括设有第四通道的导向件,导向件位于第三通道中;第四通道具有变径段,变径段的第一端靠近针管,变径段的第二端靠近记忆性针头,且变径段的内径由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减小;导向件沿其延伸方向的两端分别与记忆性针头和针管抵持。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通道还包括第一等径段和第二等径段,第一等径段与第一端连通,第一等径段的内径与第一端的内径相等;第二端与第二端连通,第二等径段与第二端的内径相等。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针组件还包括环形的远端密封件,远端密封件设于记忆性针头的外周面与连接件的内周面之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针管的管壁上设有通孔;针组件还包括近端密封件,近端密封件配置成与针管连接以封堵通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针组件还包括紧固件,近端密封件具有靠近记忆性针头的紧固部,紧固件套设在紧固部外,且紧固部与紧固件过盈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记忆性针头采用钴铬合金、铜-锌-铝36合金、铁锰硅合金、金镉合金、铜铝合金、铜铝镍合金或者镍钛合金制成。
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取样针,取样针包括:
手柄以及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针组件,手柄与针组件的针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组件,包括相连的记忆性针头和针管,记忆性针头的弯曲刚度大于针管的弯曲刚度,记忆性针头相比针管更加不易在延伸方向上产生弯曲的弹性形变,在出针过程中,针管更加易于变形,从而能够减小内窥镜钳道对针组件的阻力,同时保证记忆性针头在极限位置进行多次穿刺后也不易变形。记忆性针头和针管的弯曲刚度不同,将记忆性针头和针管分开进行加工后在装配为一体,加工难度低;同时,在记忆性针头和针管加工过程中,出现误差导致产品不合格时,在装配记忆性针头和针管前,即可将不合格的记忆性针头或者针管更换,相比传统的一体结构的针头和针管出现产品不合格的情况时无法单独更换针头或者针管的情况,节省了资源,降低了针组件加工制造的成本;且记忆性针头和针管分开加工,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加工质量。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取样针,包括上述的针组件,取样针加工制造成本低,且使用便捷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针组件的变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记忆性针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针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V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V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VII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取样针的结构示意图(记忆性针头的远端为受力弯曲的状态);
图11为图10中X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记忆性针头的变形结构示意图。
图标:
010-取样针;001-针组件;100-记忆性针头;110-第一通道;200-针管; 210-第二通道;220-缺失部;230-安装管段;300-第一凸部;310-外圆周面; 320-远端圆环面;400-近端密封件;410-紧固部;500-紧固件;600-连接件; 610-第三通道;620-环形焊缝;700-第二凸部;800-远端密封件;900-导向件;910-第四通道;911-第一等径段;912-变径段;9121-第一端;9122-第二端;913-第二等径段;002-外套管;003-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取样针 010使用时取样针010的前端与人体接触,取样针010的后端供操作人员操作,为便于描述,以下内容中,设定取样针010的每个零部件中靠近取样针010的前端的端部称之为远端,每个零部件中靠近取样针010后端的端部称之为近端。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组件001,用于穿刺待取样体的组织进行取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内窥镜(图未示)配合使用,针组件 001加工制造难度低,加工成本低,且加工质量高;针组件001与内窥镜配合使用时,针管200能够随内窥镜的钳道的弯曲形状产生相应的弹性形变,受到的阻力小,易于在钳道中滑动,操作更加灵活;且记忆性针头100不易产生弹性形变,穿刺位置准确可靠。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针组件001包括具有第一通道110的记忆性针头100以及具有第二通道210的针管200,记忆性针头100与针管200 连接且第一通道110与第二通道210连通;记忆性针头100的弯曲刚度大于针管200的弯曲刚度,记忆性针头100相对于针管200更加不易产生弹性形变。
本实施例提供的针组件001,记忆性针头100和针管200的弯曲刚度不同,可以是二者的加工制造材料不同,还可以是二者采用相同的材料加工而采用不同工艺形成不同弯曲刚度的结构。加工时,将记忆性针头100和针管200分开进行加工后再装配为一体,加工难度低,尤其是采用不同弹性模量的材料分别加工记忆性针头100和针管200时,能够更大程度地降低加工难度;同时,在记忆性针头100和针管200加工过程中,出现误差导致产品不合格时,在装配记忆性针头100和针管200前,即可将不合格的记忆性针头100或者针管200更换,相比传统的一体结构的针头和针管 200出现产品不合格的情况时无法单独更换针头或者针管200的情况,节省了资源,降低了针组件001加工制造的成本;且记忆性针头100和针管200 分开加工,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加工质量。同时,由于记忆性针头100 的弯曲刚度大于针管200的弯曲刚度,记忆性针头100相比针管200更加不易变形,针组件001与内窥镜配合且内窥镜的钳道具有弯曲段时,针管 200更加易于随钳道的形变而产生弹性形变,针组件001在钳道中的滑动阻力小,穿刺过程中所需外力小,操作更加灵活,提升操作人员使用时的手感体验。此外,在穿刺过程中依据手术需求,抬钳器需要提升到较大角度 (例如,20°-25°),此时,记忆性针头100在抬钳器的带动下产生弹性形变,由于记忆性针头100的弯曲刚度大于针管200,其恢复弹性形变的力更大,使得记忆性针头100在产生弹性形变后能够恢复至原始状态,从而保证在多次穿刺过程中均能够保证穿刺位置的准确性,提高手术成功率。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可选的,记忆性针头100的远端配置成穿刺人体的组织,记忆性针头100的远端具有斜面,使得记忆性针头100的远端为尖端,以便于刺入组织中进行取样。
请参阅图12,可选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记忆性针头100的远端具有多个斜面,多个斜面围绕记忆性针头100的周向排布。
进一步的,记忆性针头100为管状结构,可选的,记忆性针头100可以为圆柱形管,记忆性针头100的管腔即为第一通道110,记忆性针头100 的近端所在端面垂直于记忆性针头100的延伸方向。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记忆性针头100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因此,以下关于记忆性针头100的结构描述仅为记忆性针头100的原始状态,也即记忆性针头100 未受到外力作用产生弹性形变的状态。可选的,记忆性针头100沿直线延伸,也即记忆性针头100为直管状,记忆性针头100的近端所在端面为圆环面,且圆环面的圆心位于记忆性针头100的轴线上。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记忆性针头100可以采用超弹性合金制成,超弹性合金可以是但不限于是钴铬合金、铜-锌-铝36合金、铁锰硅合金,金镉合金、铜铝合金、铜铝镍合金和镍钛合金中的一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记忆性针头100采用镍钛合金制成。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记忆性针头100上设置有第一凸部300,第一凸部300为环形结构,第一凸部300位于记忆性针头100的外周面上,第一凸部300围绕记忆性针头100的轴线延伸。可选的,第一凸部300沿垂直于记忆性针头100的轴线方向凸出于记忆性针头100的外周面,且第一凸部300的轴线与记忆性针头100的轴线重合。
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凸部300可以不设置为环形凸起结构,且当第一凸部300不设置为环形凸起结构时,第一凸部30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凸部300沿记忆性针头100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布。
可选的,第一凸部300和记忆性针头100为独立的两个部件,第一凸部300与记忆性针头100分别加工后再装配为一体。可选的,第一凸部300 套设在记忆性针头100的外周面上,且第一凸部300的近端所在端面与记忆性针头100的近端所在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中。
可选的,第一凸部300与记忆性针头100焊接。显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记忆性针头100和第一凸部300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凸部300可以沿与记忆性针头 100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的方向凸出第一通道110的内壁设置。
可选的,第一凸部300可以采用与记忆性针头100相同的材料制成。
请参阅图2和4,本实施例中,可选的,针管200可以为圆柱形管,针管200的管腔为第二通道210,第二通道210沿其延伸方向的两端均为敞口。针管200沿其延伸方向的远端和近端均为圆环面,针管200的内径大于记忆性针头100的内径,以便于操作器械通过针管200进入到记忆性针头100。可选的,针管200可以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针管200的管壁上设置有缺失部220,缺失部 220可以是凹陷部或者通孔,针管200在缺失部220的位置的厚度小于其余位置的厚度,需要说明的是,当缺失部220为通孔时,可以理解为缺失部 220在通孔处的壁厚为零。通过设置缺失部220,针管200更加易于产生弹性形变,降低针管200与内窥镜钳道的刚性对抗,针管200更容易屈服于内窥镜弯曲,更容易出针,改善强行出针后记忆性针头易发生不可恢复形变的问题。
可选的,缺失部2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当缺失部220的数量为一个时,缺失部220可以是螺旋结构,也即缺失部220沿针管200的延伸方向围绕针管200的轴线呈螺旋线延伸,缺失部220便于加工,且针管200的结构更加规整,变形更加均匀。当缺失部220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缺失部220间隔排布在针管200上。
请参阅图2和图5,需要说明的是,缺失部220靠近针管200的远端的一端与针管200的远端具有间隔,针管200的远端与缺失部220之间的管段为针管200的安装管段230,换句话说,安装管段230上未设置缺失部 220。
请参阅图2和图6,可选的,当缺失部220设置为通孔时,针管200上设置有近端密封件400,近端密封件400配置成封堵通孔。
可选的,近端密封件400套设在针管200的外周面上,且针管200的安装管段230外未设置近端密封件400。
进一步的,近端密封件400靠近安装管段230的部分设置为紧固部410,紧固部410外套设有紧固件500,紧固件500与紧固部410过盈配合。也即,紧固件500为紧固部410提供沿针管200的径向向内的锁紧力,以使紧固部410被挤压在针管200和紧固件500之间,从而提高紧固部410与针管 200的结合力,在针管200产生弹性形变的过程中,紧固部410不易与针管 200因产生偏移或者翻起而分离,近端密封件400密封通孔的效果好。
请参阅图2和图7,本实施例中,可选的,针组件001还包括连接件 600,记忆性针头100和针管200通过连接件600连接。
可选的,连接件600具有第三通道610,连接件600沿第三通道610的延伸方向的两端均为敞口,也即,第三通道610沿其延伸方向的两端均为敞口。进一步的,连接件600的横截面形状为圆环形,连接件600的横截面即为垂直于连接件600的延伸方向的平面,连接件600的形状规整,便于加工制造,也便于与记忆性针头100和针管200连接。
进一步的,连接件600上设置有第二凸部700,第二凸部700为环形结构,第二凸部700位于第三通道610的内壁上,第二凸部700围绕连接件 600的轴线延伸。可选的,第二凸部700为圆环形,第二凸部700沿垂直于连接件600的延伸方向凸出第三通道610的内壁,且第二凸部700与连接件600同轴设置。第二凸部700在其延伸方向上的一端面与连接件600的远端所在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二凸部700在其延伸方向上的另一端面与连接件600的近端具有间距,以使连接件600与第二凸部700构成阶梯结构。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凸部700可以不设置为环形结构,且当第二凸部700不设置为环形凸起结构时,第二凸部70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二凸部700沿第三通道610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布。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凸部700可以沿与第三通道610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的方向凸出连接件600的外周面设置,从而与设置在记忆性针头100 的第一通道110的内壁上的第一凸部300抵持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凸部700与连接件600可以一体成型,结构更加牢固。
请参阅图2和图8,本实施例中,可选的,针组件001还包括远端密封件800,远端密封件800设置于记忆性针头100和连接件600之间,以防止第一通道110与记忆性针头100的外周面和连接件600的内壁之间的缝隙连通,也即防止第一通道110内的流体泄露。
可选的,远端密封件800设置于第一凸部300和连接件600之间。进一步的,第一凸部300具有外圆周面310和靠近记忆性针头100远端的远端圆环面320,外圆周面310和远端圆环面320连接,远端密封件800同时包裹外圆周面310和远端圆环面320,也即记忆性针头100和连接件600之间形成具有夹角的密封部,从而提高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远端密封件800固定于位于记忆性针头100的外周面上的第一凸部300上,与第一凸部300构成一体结构,装配时,将记忆性针头100插接在第三通道610内,远端密封件800被挤压在记忆性针头100和连接件600之间,便于装配。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远端密封件800采用高分子弹性材料制成。高分子弹性材料可以是但不限于是乳胶、PTFE(Poly tetra fluoroethylene聚四氟乙烯)或者Pebax(聚醚嵌段聚酰胺)。
请参阅图2和图9,本实施例中,可选的,针组件001还包括导向件 900,导向件900为横截面为圆环形的管状结构,导向件900的管腔为第四通道910,第四通道910包括从近端向远端依次连接的第一等径段911、变径段912和第二等径段913,第一等径段911、变径段912和第二等径段913 同轴。变径段912具有在其延伸方向上的第一端9121和第二端9122,变径段912的内径从第一端9121向第二端9122逐渐减小,也即第一端9121为变径段912的较大端,第二端9122为变径段912的较小端。第一等径段911 和第一端9121连接,第二等径段913和第二端9122连接。使用时,器械从第一等径段911进入并经过变径段912后到达第二等径段913中,第一等径段911的内径大,器械便于进入第一等径段911,且变径段912具有导向作用,便于将器械引导进入到第二等径段913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针组件001装配过程包括,例如:
请参阅图2,选取配套的记忆性针头100、针管200、连接件600和导向件900,记忆性针头100的第一凸部300外固定有远端密封件800,针管 200外固定有近端密封件400以及套设在近端密封件400靠近针管200远端的紧固件500。将记忆性针头100的远端从连接件600的近端插入第三通道 610,记忆性针头100上的第一凸部300和第三通道610中的第二凸部700 抵持,记忆性针头100在第三通道610的延伸方向上朝连接件600的远端的运动被限制,从而防止记忆性针头100从第三通道610的远端脱离第三通道610。由于第一凸部300和第二凸部700均设置为环形结构,直接将记忆性针头100插入第三通道610即可,不需要通过转动记忆性针头100或者连接件600以调整第一凸部300和第二凸部700的位置,装配更加方便。且第一凸部300和第二凸部700均为环形结构,二者的接触面积大,抵持效果好,不易滑脱,限位可靠。当第一凸部300和第二凸部700抵持时,记忆性针头100的位置即为最终的安装位置,此时,记忆性针头100的远端伸出第三通道610的远端,便于记忆性针头100的远端刺破组织,且位于第三通道610外的记忆性针头100的部分能够在抬钳器的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以准确地穿刺组织。当记忆性针头100插入第三通道610后,再从连接件600的近端将导向件900插入第三通道610,导向件900的第二等径段913与记忆性针头100的近端抵持,第二等径段913的内径与记忆性针头100的内径相等。再将针管200的远端从连接件600的近端插入第三通道610中,针管200的安装管段230与连接件600插接配合,针管200 上的缺失部220未插入连接件600中。针管200插入第三通道610内后,针管200的远端与导向件900的近端抵持,针管200的内径与导向件900 的第一等径段911的内径相等。针管200与导向段抵持后,将针管200与连接件600固定连接,从而使第一凸部300和导向件900被夹持在第二凸部700和针管200之间,记忆性针头100和导向件900在第三通道610的延伸方向上的运动被第二凸部700和针管200限制,使得操作人员操作针管200时即可带动记忆性针头100、导向件900和连接件600一起运动。
可选的,针管200与连接件600可以采用焊接固定,且在针管200与连接件600之间形成围绕连接件600的环形焊缝620。当针组件001装配完成后,远端密封件800的部分被挤压在第一凸部300和第二凸部700之间,其余部分被挤压在第一凸部300和第三通道610的内壁之间,从记忆性针头100的远端进入的流体不会连接件600的远端泄露;同时,针管200的安装管段230与连接件600之间形成环形焊缝620,且安装管段230未设置呈通孔的缺失部220,从记忆性针头100的远端进入第一通道110的流体在流经第四通道910和第二通道210时,不会从连接件600的近端泄露。此外,针管200具有通孔的部分设有近端密封件400,近端密封件400套设在针管200外,流体在针管200内流动时,不会从通孔泄露到针管200外,记忆性针头100采集得到的流体样本能够顺利的通过第一通道110、第四通道910以及第二通道210输送至样本收集装置(图未示)中。
需要说明的是,记忆性针头100还可以套设在连接件600外。同理,针管200可以套设在连接件600外。本实施例中,记忆性针头100插入连接件600中,针管200插入连接件600中,记忆性针头100的第一通道110 和针管200的第二通道210的内径可以设计更大,便于器械的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针组件001,配合内窥镜使用,针组件001的记忆性针头100插入内窥镜钳道中,操作针管200以使记忆性针头100和针管200 在钳道中滑动以到达待穿刺位置的过程中,针管200的弯曲刚度小,易于变形,减小针管200与内窥镜钳道之间的摩擦力,也即针管200相对于钳道滑动时受到的阻力小,操作灵活方便。而记忆性针头100的弯曲刚度大,记忆性针头100穿刺过程中不易变形,且即使记忆性针头100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后也能够恢复至原始状态,穿刺准确可靠,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针组件001,包括两种不同材料制成的记忆性针头100 和针管200,记忆性针头100和针管200分别单独加工,降低加工难度,且组装过程中,可以按需更换二者中的一个,降低成本。
请参阅图10和图11,其中,图11中示出了记忆性针头100受力弯曲的取样针01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取样针010,包括手柄003、外套管002和上述的针组件001,外套管002套设在针组件001 外,外套管002与针管200均与手柄003连接,通过操作手柄003可以使针管200和记忆性针头100在外套管002中沿外套管002的延伸方向往复滑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取样针010,便于加工制造,且便于操作,记忆性针头 100能够准确地达到待穿刺位置,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组件包括:
具有第一通道的记忆性针头以及具有第二通道的针管,所述记忆性针头与所述针管连接且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记忆性针头的弯曲刚度大于所述针管的弯曲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记忆性针头与所述针管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设置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沿其延伸方向的两端均为敞口,所述记忆性针头与所述第三通道在其延伸方向上的一端连通,所述针管与所述第三通道在其延伸方向上的另一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忆性针头与所述针管均插入所述第三通道内,且所述记忆性针头的远端露出所述第三通道,所述针管的近端露出所述第三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忆性针头上设有第一凸部,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抵持,以防止所述记忆性针头在所述第三通道的延伸方向上朝远离所述针管的方向脱离所述第三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部沿与所述第一通道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的方向凸出所述记忆性针头的外周面;所述第二凸部沿与所述第三通道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的方向凸出所述第三通道的内壁;所述记忆性针头插接于所述第三通道中,以使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抵持。
7.根据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中的至少一个为环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管与所述连接件在所述第三通道的延伸方向上相对固定,所述记忆性针头靠近所述针管的一端与所述针管抵持,以防止所述记忆性针头在所述第三通道的延伸方向上朝靠近所述针管的方向脱离所述第三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管与所述连接件焊接,且在所述针管与所述连接件之间形成环形焊缝。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组件还包括具有第四通道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位于所述第三通道中;所述第四通道具有变径段,所述变径段的第一端靠近所述针管,所述变径段的第二端靠近所述记忆性针头,且所述变径段的内径由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逐渐减小;所述导向件沿其延伸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记忆性针头和所述针管抵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通道还包括第一等径段和第二等径段,所述第一等径段与所述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等径段的内径与所述第一端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等径段与所述第二端的内径相等。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组件还包括环形的远端密封件,所述远端密封件设于所述记忆性针头的外周面与所述连接件的内周面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管的管壁上设有通孔;所述针组件还包括近端密封件,所述近端密封件配置成与所述针管连接以封堵所述通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组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近端密封件具有靠近所述记忆性针头的紧固部,所述紧固件套设在所述紧固部外,且所述紧固部与所述紧固件过盈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忆性针头采用钴铬合金、铜-锌-铝36合金、铁锰硅合金、金镉合金、铜铝合金、铜铝镍合金或者镍钛合金制成。
16.一种取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针包括:
手柄以及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组件,所述手柄与所述针组件的针管连接。
CN202020162184.2U 2020-02-11 2020-02-11 针组件和取样针 Active CN2116743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62184.2U CN211674356U (zh) 2020-02-11 2020-02-11 针组件和取样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62184.2U CN211674356U (zh) 2020-02-11 2020-02-11 针组件和取样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74356U true CN211674356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76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62184.2U Active CN211674356U (zh) 2020-02-11 2020-02-11 针组件和取样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743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59552A1 (zh) * 2020-02-11 2021-08-19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针组件和取样针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59552A1 (zh) * 2020-02-11 2021-08-19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针组件和取样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97297B2 (ja) 組織採取装置
JP4616301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JP3920219B2 (ja) 可撓性を有する先端部を備えた医用器具
JP6097826B2 (ja) 組織採取装置
US20110152715A1 (en) Biopsy needle with vacuum assist
JP4632887B2 (ja) 内視鏡用穿刺針
CN211674356U (zh) 针组件和取样针
JP4468664B2 (ja) 穿刺針
EP2745764A1 (en) Treatment tool for endoscope
JP2000232983A (ja) 組織採取装置
CN113243946A (zh) 针组件和取样针
JP2006522646A (ja) ニードルとカテーテルとからなる安全なアセンブリ
JP2024014942A (ja) 組織サンプリングのためのオフセットデバイスを備えるカテーテルアセンブリ
US11298508B2 (en) Catheter assembly
JP4771308B2 (ja) カテーテルおよび医療装置
JP2014200410A (ja) 生検デバイス
JP3042299B2 (ja) 穿刺処置具
CN210749537U (zh) 手柄结构及定位结构
CN114746023A (zh) 活检装置套管密封件
JP7315707B2 (ja) 生検針及び組織採取装置
CN220360609U (zh) 用于血管鞘的导管装置及血管鞘组件
CN219680675U (zh) 一体式热活检钳
CN215688093U (zh) 预装式连续取样钳
CN220558071U (zh) 穿刺装置
CN113397613A (zh) 预装式连续取样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