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88093U - 预装式连续取样钳 - Google Patents

预装式连续取样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88093U
CN215688093U CN202121727463.XU CN202121727463U CN215688093U CN 215688093 U CN215688093 U CN 215688093U CN 202121727463 U CN202121727463 U CN 202121727463U CN 215688093 U CN215688093 U CN 2156880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lamping
driving
unit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2746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言红
刘春宝
廖常俊
王玥
郭华
梁登奎
杨凤菱
武家男
刘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Anjic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Anjic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Anjic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Anjic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2746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880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880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880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预装式连续取样钳,包括钳取单元、传动单元和手柄单元。传动单元包括定位管和驱动管;定位管用于置于内镜钳道的远端外,且定位管的近端面能与内镜的远端面抵持,以限制定位管进入内镜钳道;驱动管用于穿设于内镜钳道内,且沿内镜钳道的延伸方向与内镜钳道滑动连接;驱动管的一端与钳取单元连接,另一端与手柄单元可拆卸地连接,驱动管用于与负压装置或注射装置连接;钳取单元与定位管活动连接,钳取单元具有相互切换的闭合位置和张开位置;手柄单元用于通过驱动管带动钳取单元相对于定位管运动,以使钳取单元在闭合位置和张开位置之间切换。适用范围广,操作便捷可靠。

Description

预装式连续取样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装式连续取样钳。
背景技术
活体取样钳是内窥镜检查和治疗常用器械。一般活体取样钳为一次性操作,即配合内镜等器械将活检钳置入患者体内,取样完成后再退出体外,从而将样本组织从取样钳上取下。重复取样时,需要重复进行置入和取出的动作。并且取样钳配合内镜使用,内镜钳道大小影响取样钳的尺寸,取样钳的尺寸不能够大于内镜钳道,否则不能够正常使用。
经研究发现,现有的活体取样钳具有如下缺点:
操作繁琐,效率低;受钳道尺寸限制,取样量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装式连续取样钳,其能够实现连续取样,操作简化,效率高;同时不受内镜钳道尺寸的影响,取样量大,作业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装式连续取样钳,用于与内镜钳道配合,包括:
钳取单元、传动单元和手柄单元;
所述传动单元包括定位管和驱动管;所述定位管用于置于所述内镜钳道的远端外,且所述定位管的近端面能与内镜的远端面抵持,以限制所述定位管进入所述内镜钳道;所述驱动管用于穿设于所述内镜钳道内,且沿所述内镜钳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内镜钳道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管的一端与所述钳取单元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单元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驱动管用于与负压装置或注射装置连接;所述钳取单元与所述定位管活动连接,所述钳取单元具有相互切换的闭合位置和张开位置;所述手柄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驱动管带动所述钳取单元相对于所述定位管运动,以使所述钳取单元在所述闭合位置和张开位置之间切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单元还包括与所述定位管连接的套管,所述套管用于穿设于所述内镜钳道内,所述驱动管穿设于所述套管内;所述定位管的外径大于所述套管的外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钳取单元包括连接管和两个钳臂,两个钳臂均与连接管连接,连接管插接于定位管内且与定位管在定位管的延伸方向上可滑动地配合;连接管与驱动管连接,驱动管用于通过连接管带动两个钳臂相对于定位管滑动,以使两个钳臂在闭合位置和张开位置之间切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管的管壁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用于与所述连接管抵持,以防止所述钳取单元在从所述定位管的近端到所述定位管的远端的方向上脱离所述定位管。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驱动管的外管壁和连接管的内管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手柄单元包括手柄和滑环,滑环与手柄可滑动地配合,滑环与驱动管可拆卸地连接,套管与手柄可拆卸地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手柄设置有装配槽,装配槽的槽壁设置有限位块;套管上设置有限位槽,套管嵌设于装配槽中,且限位槽与限位块卡接配合,以限制套管在其自身延伸方向上相对于手柄滑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滑环与手柄可拆卸地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手柄上还设置有与装配槽连通的导向孔,滑环包括第一半环、第二半环和紧固圈,第一半环具有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上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半环与手柄可滑动地配合,第一限位部插接于导向孔中;第二半环具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上设有第二卡槽,第二半环与手柄可滑动地配合,第二限位部插接于导向孔中,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共同构成限位孔;驱动管上设置有卡接凸起,卡接凸起与限位孔卡接配合,以限制驱动管在其自身的延伸方向上相对于滑环滑动;
紧固圈同时套设于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外以锁定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且紧固圈能相对于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滑动以解除锁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半环上设置有连通的导槽和固定槽,导槽沿第一半环的轴线延伸,且导槽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半环的一个环形端面上,固定槽沿第一半环的周向延伸;紧固圈的内壁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与固定槽卡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预装式连续取样钳,取样完成后,利用驱动管与负压装置连接,负压装置使驱动管内产生负压,从而利用负压将钳取单元钳取的样本组织吸附到驱动管内,然后再进行样本组织的收集即可。取样过程中,取样钳不需要取出内镜钳道,样本组织吸附收集后,钳取单元可以继续使用,简化了步骤,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
同时,手柄单元和传动单元为可拆卸地连接方式,使用前,手柄单元和传动单元分离,将驱动管的近端从内镜钳道的远端向近端伸出,然后再连接手柄单元。如此,钳取单元不需要进入内镜钳道,钳取单元的尺寸不受内镜钳道的尺寸限制,钳取单元的尺寸可以设计更大,取样量更大,钳取单元作业时覆盖面积广,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装式连续取样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钳取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半环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半环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半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00-钳取单元;110-钳臂;120-连接管;200-传动单元;210-定位管;220-套管;230-驱动管;231-卡接凸起;240-限位管;241-限位槽;300-手柄单元;310-手柄;311-装配槽;312-导向孔;313-限位块;320-挡盖;330-滑环;331-第一半环;3311-第一限位部;3312-第一卡槽;3313-导槽;3314-固定槽;332-第二半环;3321-第二限位部;3322-第二卡槽;333-紧固圈;340-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取样钳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先穿设在内窥镜钳道中,从钳道的近端穿入并从钳道的远端伸出,如此,取样钳的尺寸受到内窥镜钳道的内径尺寸的限制,导致取样钳的尺寸设计较小,作业覆盖面积小,取样量少。并且,需要重复多次取样时,取样钳需要反复插入内窥镜钳道和抽出内窥镜钳道,耗时长,操作难度高,手术极为不便。
请参阅图1-图8,鉴于此,设计者设计了一种预装式连续取样钳,取样钳的尺寸不受内窥镜钳道的直径尺寸的影响,且取样钳能够在不反复进行插入和抽出动作的前提下实现连续取样,手术便捷可靠,效率高。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预装式连续取样钳包括钳取单元100、传动单元200和手柄单元300。传动单元200包括定位管210、套管220和驱动管230;定位管210与套管220连接,定位管210的外径大于套管220的外径,钳取单元100与定位管210活动连接,钳取单元100具有相互切换的闭合位置和张开位置;套管220用于穿设于内镜钳道内,驱动管230穿设于套管220内且沿套管220的延伸方向与套管220滑动连接,驱动管230的一端与钳取单元100连接,另一端与手柄单元300可拆卸地连接,驱动管230用于与负压装置或注射装置连接,负压装置用于通过驱动管230吸取由钳取单元100取样的组织;注射装置能通过驱动管230注射液体,以实现注射和冲洗等功能。手柄单元300用于通过驱动管230带动钳取单元100相对于定位管210运动,以使钳取单元100在闭合位置和张开位置之间切换。
本实施例提供的预装式连续取样钳,取样完成后,利用驱动管230与负压装置连接,负压装置使驱动管230内产生负压,从而利用负压将钳取单元100钳取的样本组织吸附到驱动管230内,然后再进行样本组织的收集即可。取样过程中,取样钳不需要取出内镜钳道,样本组织吸附收集后,钳取单元100可以继续使用,简化了步骤,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应当理解,根据需求,可以在驱动管230的远端连接注射装置,实现清洗和冲洗等功能。
同时,手柄单元300和传动单元200为可拆卸地连接方式,使用前,手柄单元300和传动单元200分离,将套管220和驱动管230的近端从内镜钳道的远端向近端伸出,然后再连接手柄单元300。如此,钳取单元100不需要进入内镜钳道,钳取单元100的尺寸不受内镜钳道的尺寸限制,钳取单元100的尺寸可以设计更大,取样量更大,钳取单元100作业时覆盖面积广,适用范围广。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可选的,钳取单元100包括连接管120和两个钳臂110,连接管120设置为圆管,两个钳臂110均固定在连接管120的远端端面上,两个钳臂110在连接管120的周向上均匀间隔排布,换句话说,两个钳臂110呈中心对称排布。每个钳臂110均设置为弹性臂,可以采用合金材料制成,钳臂110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且外力撤销后,能够回复形变。
可选的,连接管120和两个钳臂110为一体成型,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且便于加工制造。
本实施例中,定位管210设置为圆管,定位管210为金属管,结构强度大于套管220和驱动管230,不易产生形变,便于与两个钳臂110配合,从而实现两个钳臂110的闭合和打开动作。定位管210内壁设置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的数量按需设置,限位凸起用于与连接管120抵持,从而防止钳取单元100在从闭合位置向张开位置转动时从定位管210中脱出。为便于描述,定位管2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为远端,第二端为近端,限位凸起设于第一端,钳取单元100从第二端插入,且钳臂110从第一端穿出,第二端与套管220固定连接。限位凸起用于防止钳取单元100在从第二端向第一端的方向上脱出定位管210。
另外,还可以在定位管210的近端设置限位凸起,连接管120在从远端向近端滑动时,能够与限位凸起抵持,从而避免钳取单元100从定位管210的近端脱出。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套管220和驱动管230均设置为弹簧管,可弯曲变形能力强,适应能力强,便于配合内窥镜将钳取单元100送至患者待治疗位置。定位管210套接在套管220的远端外,定位管210的外径大于套管220的外径,定位管210的管腔可以设置更大,定位管210的管腔用于容纳钳取单元100,定位管210的管腔越大,能够容纳更大尺寸的钳取单元100。并且,取样钳与内窥镜钳道配合时,套管220穿设在内窥镜钳道中,定位管210位于内窥镜钳道外,定位管210的尺寸不受内窥镜钳道的尺寸限制,尺寸设计范围更广,适用范围更广。
进一步的,套管220的近端固定设置有限位管240,限位管240为金属管,限位管240的硬度和刚度大于套管220,限位管240不易产生形变,便于与手柄单元300配合。限位管240的外管壁设置有环形的限位槽241。
在其他实施例中,传动单元200可以不包括套管220,也即驱动管230直接穿设在内镜钳道中,且驱动管230的远端穿设在定位管210内。定位管210的近端面能与内镜的远端面抵持,从而通过内镜来限制定位管210的运动,在利用驱动管230拉动钳取单元100使钳取单元100从张开位置切换至闭合位置时,防止定位管210缩回到内镜钳道内,钳取单元100能够正常作业。如此,定位管210的尺寸不受内镜钳道的尺寸限制,钳取单元100的尺寸可以设计更大。
进一步的,驱动管230的远端插接在连接管120内,且驱动管230的外管壁和连接管120的内管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增强密封性。驱动管230的近端,也即驱动管230远离连接管120的一端设置有环形的卡接凸起231。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手柄单元300包括手柄310、挡盖320和滑环330,滑环330与手柄310可滑动地配合,挡盖320与手柄310活动连接,滑环330与驱动管230可拆卸地连接,套管220与手柄310可拆卸地连接,滑环330通过驱动管230带动钳取单元100相对于定位管210滑动,从而使两个钳臂110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切换。
可选的,滑环330与手柄310可以设置为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的,手柄310为条形件,手柄310设置有装配槽311以及导向孔312,装配槽311为条形槽,装配槽311沿手柄310的长度方向延伸,挡盖320能够打开或关闭装配槽311的槽口;例如,挡盖320通过卡接结构与手柄310可拆卸地连接,当挡盖320从手柄310上拆卸后,装配槽311的槽口被打开,反之,挡盖320装配在手柄310上时,装配槽311被关闭。导向孔312为条形孔,导向孔312的轴线沿垂直于手柄310的长度方向延伸,导向孔312的长度方向沿手柄310的长度方向延伸。装配槽311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延伸至手柄310的远端,装配槽311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贯穿导向孔312的孔壁并与导向孔312连通。装配槽311的槽壁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块313,两个限位块313之间形成卡接区域,卡接区域用于卡接限位管240,且两个限位块313均卡接在限位槽241中,从而限制套管220在其自身的延伸方向上相对于手柄310滑动。当限位管240卡接在卡接区域后,利用挡盖320关闭装配槽311的槽口,从而防止限位管240从装配槽311的槽口处脱出。当需要拆卸套管220和手柄310时,打开挡盖320,将限位管240从卡接区域拔出,从而将套管220与手柄310分离。
进一步的,装配槽311可以为弧形槽,装配槽311用于定位套管220,装配槽311的弧形槽壁与套管220的管壁贴合,装配更加紧凑。
请参阅图5-图8,可选的,滑环330包括第一半环331、第二半环332和紧固圈333,第一半环331具有第一限位部3311,第一限位部3311上设有第一卡槽3312,第一半环331与手柄310可滑动地配合,第一限位部3311插接于导向孔312中;第二半环332具有第二限位部3321,第二限位部3321上设有第二卡槽3322,第二半环332与手柄310可滑动地配合,第二限位部3321插接于导向孔312中,第一卡槽3312和第二卡槽3322共同构成限位孔;驱动管230上的卡接凸起231用于与限位孔卡接配合,以限制驱动管230在其自身的延伸方向上相对于滑环330滑动;
紧固圈333同时套设于第一半环331和第二半环332外以锁定第一半环331和第二半环332,且紧固圈333能相对于第一半环331和第二半环332滑动以解除锁定。
进一步的,第一半环331或第二半环332上设置有连通的导槽3313和固定槽3314。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半环331上设置导槽3313和固定槽3314为例进行说明。导槽3313沿第一半环331的轴线延伸,且导槽3313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半环331的一个环形端面上,固定槽3314沿第一半环331的周向延伸,固定槽3314的一端与导槽3313的一端连通。紧固圈333的内壁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与固定槽3314卡接配合。实际操作时,第一半环331和第二半环332对接形成圆柱体,紧固圈333同时套设在第一半环331和第二半环332外,且固定块先位于导槽3313中,紧固圈333相对于第一半环331和第二半环332滑动,固定块到达导槽3313和固定槽3314连通的位置,然后,转动紧固圈333,使固定块卡接在固定槽3314中,紧固圈333实现将第一半环331和第二半环332锁定的作用,第一半环331和第二半环332不能够分离。并且,第一半环331和第二半环332对接后,二者共同形成的限位孔与驱动管230上的卡接凸起231卡接,实现驱动管230和滑环330的固定连接,滑环330能够带动驱动管230相对于套管220往复滑动。同理,需要分离第一半环331和第二半环332时,紧固圈333反向转动,固定块进入导槽3313,然后回退紧固圈333,紧固圈333失去对第一半环331和第二半环332的束缚,第一半环331和第二半环332可以分离。如此,可以将驱动管230与滑环330拆卸。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驱动管230的近端连通有气管340,气管340与导向孔312可滑动地配合,气管340的端部设置有接头,用于与负压装置或注射装置连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预装式连续取样钳,取样过程中,取样钳不需要取出内镜钳道,样本组织吸附收集后,钳取单元100可以继续使用,简化了步骤,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同时,手柄单元300和传动单元200为可拆卸地连接方式,使用前,手柄单元300和传动单元200分离,将套管220和驱动管230的近端从内镜钳道的远端向近端伸出,然后再连接手柄单元300。如此,钳取单元100不需要进入内镜钳道,钳取单元100的尺寸不受内镜钳道的尺寸限制,钳取单元100的尺寸可以设计更大,取样量更大,钳取单元100作业时覆盖面积广,适用范围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预装式连续取样钳,用于与内镜钳道配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钳取单元(100)、传动单元(200)和手柄单元(300);
所述传动单元(200)包括定位管(210)和驱动管(230);所述定位管(210)用于置于所述内镜钳道的远端外,且所述定位管(210)的近端面能与内镜的远端面抵持,以限制所述定位管(210)进入所述内镜钳道;所述驱动管(230)用于穿设于所述内镜钳道内,且沿所述内镜钳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内镜钳道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管(230)的一端与所述钳取单元(10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单元(30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驱动管(230)用于与负压装置或注射装置连接;所述钳取单元(100)与所述定位管(210)活动连接,所述钳取单元(100)具有相互切换的闭合位置和张开位置;所述手柄单元(300)用于通过所述驱动管(230)带动所述钳取单元(100)相对于所述定位管(210)运动,以使所述钳取单元(100)在所述闭合位置和张开位置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装式连续取样钳,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单元还包括与所述定位管(210)连接的套管(220),所述套管(220)用于穿设于所述内镜钳道内,所述驱动管(230)穿设于所述套管(220)内;所述定位管(210)的外径大于所述套管(220)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装式连续取样钳,其特征在于:
所述钳取单元(100)包括连接管(120)和两个钳臂(110),所述两个钳臂(110)均与所述连接管(120)连接,所述连接管(120)插接于所述定位管(210)内且与所述定位管(210)在所述定位管(210)的延伸方向上可滑动地配合;所述连接管(120)与所述驱动管(230)连接,所述驱动管(230)用于通过所述连接管(120)带动所述两个钳臂(110)相对于所述定位管(210)滑动,以使所述两个钳臂(110)在所述闭合位置和张开位置之间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装式连续取样钳,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管的管壁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用于与所述连接管(120)抵持,以防止所述钳取单元(100)在从所述定位管(210)的近端到所述定位管(210)的远端的方向上脱离所述定位管(2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装式连续取样钳,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管(230)的外管壁和所述连接管(120)的内管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装式连续取样钳,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单元(300)包括手柄(310)和滑环(330),所述滑环(330)与所述手柄(310)可滑动地配合,所述滑环(330)与所述驱动管(23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套管(220)与所述手柄(310)可拆卸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装式连续取样钳,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310)设置有装配槽(311),所述装配槽(311)的槽壁设置有限位块(313);所述套管(220)上设置有限位槽(241),所述套管(220)嵌设于所述装配槽(311)中,且所述限位槽(241)与所述限位块(313)卡接配合,以限制所述套管(220)在其自身延伸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手柄(310)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装式连续取样钳,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环(330)与所述手柄(310)可拆卸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装式连续取样钳,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310)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装配槽(311)连通的导向孔(312),所述滑环(330)包括第一半环(331)、第二半环(332)和紧固圈(333),所述第一半环(331)具有第一限位部(3311),所述第一限位部(3311)上设有第一卡槽(3312),所述第一半环(331)与所述手柄(310)可滑动地配合,所述第一限位部(3311)插接于所述导向孔(312)中;所述第二半环(332)具有第二限位部(3321),所述第二限位部(3321)上设有第二卡槽(3322),所述第二半环(332)与所述手柄(310)可滑动地配合,所述第二限位部(3321)插接于所述导向孔(312)中,所述第一卡槽(3312)和所述第二卡槽(3322)共同构成限位孔;所述驱动管(230)上设置有卡接凸起(231),所述卡接凸起(231)与限位孔卡接配合,以限制所述驱动管(230)在其自身的延伸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滑环(330)滑动;
所述紧固圈(333)同时套设于所述第一半环(331)和所述第二半环(332)外以锁定所述第一半环(331)和所述第二半环(332),且所述紧固圈(333)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半环(331)和所述第二半环(332)滑动以解除锁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装式连续取样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半环(331)上设置有连通的导槽(3313)和固定槽(3314),所述导槽(3313)沿所述第一半环(331)的轴线延伸,且所述导槽(3313)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半环(331)的一个环形端面上,所述固定槽(3314)沿所述第一半环(331)的周向延伸;所述紧固圈(333)的内壁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固定槽(3314)卡接配合。
CN202121727463.XU 2021-07-27 2021-07-27 预装式连续取样钳 Active CN2156880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27463.XU CN215688093U (zh) 2021-07-27 2021-07-27 预装式连续取样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27463.XU CN215688093U (zh) 2021-07-27 2021-07-27 预装式连续取样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88093U true CN215688093U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89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27463.XU Active CN215688093U (zh) 2021-07-27 2021-07-27 预装式连续取样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880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10129A (en) Biopsy needle and surgical instrument
US4966162A (en) Flexible encoscope assembly
ES2280113T3 (es) Dispositivo quirurgico para recogida de tejido blando.
US5316013A (en) Oriented biopsy needle assembly
US6083150A (en) Endoscopic multiple sample biopsy forceps
US8197396B2 (en) Treatment tool for endoscope and medical procedure
US6969359B2 (en) Body fluid sampling device
US7588546B2 (en) Biopsy gun and surgical instrument
ES2243658T3 (es) Deteccion de palabras clave en una señal ruidosa.
ES2310563T3 (es) Montaje de horquilla para un dispositivo de biopsia quirurgica.
JP2012086069A (ja) 置換可能プローブを備え、振動挿入補助および静的真空源をサンプル堆積式回収に組み込んだ生検装置
US20060074349A1 (en) Blood sampler
IL176434A (en) Device for shielding a sharp tip of a cannula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JPH10513092A (ja) 力制限機構を備えた医療器具
EP1949862A1 (en) Grasping tool
US7060060B1 (en) Dialysis procedure catheter
JP2000232983A (ja) 組織採取装置
CN215688093U (zh) 预装式连续取样钳
CN113712648A (zh) 穿刺组件
CN113397613A (zh) 预装式连续取样钳
US20210046281A1 (en) Valve clamp for device delivery catheter handle
CN113117239A (zh) 导线锁定系统及导线锁定装置
CN103284762A (zh) 对器官进行取样的装置
CN215688092U (zh) 连续取样手术器械
CN216090714U (zh) 穿刺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