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73369U - 电动床 - Google Patents

电动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73369U
CN211673369U CN201920503693.4U CN201920503693U CN211673369U CN 211673369 U CN211673369 U CN 211673369U CN 201920503693 U CN201920503693 U CN 201920503693U CN 211673369 U CN211673369 U CN 2116733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end
bed
handrail
sensor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0369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oustics Acoust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50369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733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733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733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电动床,包括床板、扶手、介质传感器和力传感器;所述扶手装配于所述床板的侧端;所述扶手上设置所述介质传感器和所述力传感器。通过在扶手上同步设置介质传感器和所述力传感器,在介质传感器感受到用户的手环握扶手后,并同步检测施加于扶手上拉力或推力,共同结合实现对电动床的精准控制,防止了在电动床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电动床的用户身体侧压力、下压力或扭转力带来的错误控制状态,同时防止了由于被褥、床单等接触撕拉产生的错误控制状态。

Description

电动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智能家居,特别是涉及到电动床。
背景技术
电动床的指令控制部件,设置于床边扶手上,在用户躺下或起床需要电动床辅助时,方便操控,符合人体工学用户使用体验良好。上述设计方便用户使用,但是存在由于用户在床板上翻身等其他不经意的动作,导致容易误触发指令控制部件,导致电动床错误识别用户动作意图,进行不符合用户意图的操作动作。比如,睡卧时被褥等寝具可能触碰到扶手和控制按钮,而导致电动床突然翘起,不仅易惊吓到用户,还易发生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电动床,旨在解决现有电动床易发生误操作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动床,包括床板、扶手、控制器、介质传感器和力传感器;
所述扶手装配于所述床板的侧端;所述扶手上设置所述介质传感器和所述力传感器,所述介质传感器和所述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床板至少包括活动链接的床头板和床尾板,所述床头板和所述床尾板平铺后形成所述床板的平面,所述扶手装配于所述床头板的第一侧端,所述第一侧端与所述活动链接所在端垂直。
优选地,所述扶手包括横梁和装配支柱,所述装配支柱一端连接所述横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侧端;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侧端平行。
优选地,所述介质传感器呈两条线状部署于所述横梁的侧端面,所述线状的部署方向与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线状的部署长度与所述横梁的长度相等。
优选地,所述横梁为圆柱体,所述侧端面包括靠近所述床板的第一区域和远离所述床板的第二区域,以平行于所述横梁长度方向的中垂线平分所述侧端面形成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所述介质传感器分布于所述第二区域内。
优选地,两条所述介质传感器分别分布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第一指定区域和第二指定区域,所述第一指定区域为以中垂线一端为起始端0度到45度之间对应的侧端面区域,所述第二指定区域为以中垂线另一端为终止端180 度到135度之间对应的侧端面区域。
优选地,所述装配支柱的尾部连接所述第一侧端,所述力传感器装配于所述尾部,检测与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上的力属性。
优选地,所述力传感器包括微位移开关、滑块、传动活塞、固定底座和微位移滑槽;
所述固定底座与所述床头板的第一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座上开设所述微位移滑槽,所述微位移滑槽内依次安装所述滑块、所述传动活塞与所述微位移开关,所述装配支柱的尾部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通过在扶手上同步设置介质传感器和所述力传感器,在介质传感器感受到用户的手环握扶手后,并同步检测施加于扶手上拉力或推力,共同结合实现对电动床的精准控制,防止了在电动床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电动床的用户身体侧压力、下压力或扭转力带来的错误意图识别,同时防止了由于被褥、床单等接触撕拉产生的错误意图识别,使电动床能更精准地识别到用户的使用动作意图,给出精准的控制指令。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动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电动床,包括床板1、扶手2、控制器、介质传感器3和力传感器4;
所述扶手2装配于所述床板1的侧端;所述扶手2上设置所述介质传感器3和所述力传感器4,所述介质传感器3和所述力传感器4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如图1所示,控制器设置于支撑床板1的床架上,见图1床架的方框位置。
本实施例通过在扶手2上同步设置介质传感器3和所述力传感器4,在介质传感器3感受到用户的手环握扶手2后,并同步检测施加于扶手2上拉力或推力,共同结合实现对电动床的精准控制,防止了在电动床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电动床的用户身体侧压力、下压力或扭转力带来的错误意图识别,同时防止了由于被褥、床单等接触撕拉产生的错误意图识别,使电动床能更精准地识别到用户的使用动作意图,给出精准的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床板1至少包括活动链接的床头板11和床尾板12,所述床头板11和所述床尾板12平铺后形成所述床板1的平面,所述扶手2装配于所述床头板11的第一侧端,所述第一侧端与所述活动链接所在端垂直。
本实施例中,床板1由活动链接的板组成,可通过两块活动板组成,比如包括床头板11和床尾板12,方便根据指令控制床头板11翘起一定角度,以方便辅助用户起身;或者降落一定的角度,辅助用户躺平。本申请其他实施例的床板1可通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活动链接的板拼接而成,以更方便根据不同活动板对应的不同指令,控制活动板的翘起或降落,以满足用户更多的使用需求。举例地,床板1可包括活动链接的背板、坐板、腿板和脚板,以便对应支撑用户身体不同的部位,扶手2可装配于背板上,便于用户操作。本申请其他实施例的床板1为一体成型板,可实现不同角度的整体倾斜或翘起,造型简单,成本低。本实施例的扶手2的数量为一个,一个扶手2可优选安装于用户正向躺平在床板1上时,右手对应的床板1的一侧端。其他实施例中包括两个扶手2,两个扶手相对地设置于床板1的两侧端,其中一侧端对应用户正向躺平在床板1上时的右手侧,另一侧端对应于用户的左手侧,更方便用户左右均衡施力作用于扶手2上,更适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本实施例通过活动转动件或活动铰接件等实现活动链接。
进一步地,所述扶手2包括横梁21和装配支柱22,所述装配支柱22一端连接所述横梁2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侧端;所述横梁2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侧端平行。
本实施例的扶手2包括固定连接的横梁21和装配支柱22,横梁2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侧端平行,即横梁的长度方向,与用户正常躺平于床板1上时头到脚的方向一致,便于用户在正常躺平状态下通过用手抓握扶手2,实现对电动床的指令控制。本申请其他实施例的扶手2包括一体成型的横梁21和装配支柱22,便于作用于扶手2上的作用力传递至力传感器4。
进一步地,所述介质传感器3呈两条线状部署于所述横梁21的侧端面,所述线状的部署方向与所述横梁2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线状的部署长度与所述横梁21的长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21为圆柱体,所述侧端面包括靠近所述床板的第一区域和远离所述床板的第二区域,以平行于所述横梁21长度方向的中垂线平分所述侧端面,形成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所述介质传感器3分布于所述第二区域内。
进一步地,两条所述介质传感器3分别分布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第一指定区域和第二指定区域,所述第一指定区域为以中垂线一端为起始端0度到 45度之间对应的侧端面区域,所述第二指定区域为以中垂线另一端为终止端 180度到135度之间对应的侧端面区域。
本实施例的两条线状部署的介质传感器3,分别为独立的电容触摸传感器,通过两个电容触摸传感器协同作用,确定用户环握扶手2的有效接触面积,当两个电容触摸传感器同事感触到用户手的触摸,才认定为有效环握,降低错误识别率。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电容触摸传感器的数量可选用多于两个的布局设计,本实施例优选两个电容触摸传感器,即节约成本又可快速反应,两个电容触摸传感器的部署区域的覆盖满足测定用户环握扶手2的需求。本实施例通过将介质传感器3线状部署在远离床板1的侧端面的第二区域上,以降低误触碰的几率。且本实施例通过将整个侧端面,依据平行于所述横梁长度方向的中垂线均分为二,形成靠近所述床板的第一区域和远离所述床板的第二区域。通过在第二区域上选择第一指定区域和第二指定区域分别部署线状部署的介质传感器3,使得使用电动床的用户以及其他位于电动床旁的护工等用户,均不易误触碰到介质传感器3,提高有效环握扶手2的判断精准性,且延长介质传感器3的感应寿命。上述第一指定区域和第二指定区域,可以垂直于横梁21的中切线切割横梁21后形成的圆形横截面,以垂直床板1的方向切割平分圆形横截面,以切割线所在直径为0度到180度的起始端和终止端,0度到45度方向对应的第二区域为第一指定区域,135度到180度方向对应的第二区域为第二指定区域,以便有效避开用户误触碰几率较高的区域,进一步提高介质传感器3精准识别率,识别用户需要控制电动床时,通过环握扶手2发出的动作意图。
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通过将介质传感器3的两个极板相对地线状部署在横梁21的侧端面上,当用户的手环握扶手2时,用户手位于两个极板间,两个极板的距离和对应的极板面积固定不变,当电容介质发生变化时,介质传感器3反馈的电容值不同,以此区分用户的皮肤和其他物品。本实施例通过将两个极板相对地分布在横梁21的远离所述床板1的第二区域上,以降低使用电动床的用户使用过程中的误触碰的干扰,减少误判率。
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介质传感器3为片状薄膜式电容传感器,所述片状薄膜式电容传感器包裹于所述横梁21的整个侧端面上,方便用户使用,且通过确定用户作用于介质传感器3上的感应面积为用户单手掌对应的映射面积范围内,识别为有效环握扶手2。
进一步地,所述装配支柱22的尾部连接所述第一侧端,所述力传感器4 装配于所述尾部,检测与所述横梁21的长度方向上的力属性。
本实施例中横梁2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侧端的方向一致,即为用户正常躺平于床板1上时,从头到脚的走向,方便用户平躺在床板1上时,用手环握扶手2。同时本实施例的力传感器4装配于装配支柱22与床头板11的连接处,且力传感器4的检测力的感应轴与所述横梁21的长度方向一致,与第一侧端的方向一致,以检测用户的手环握扶手2时,施加的静态力的方向属性。本申请其他实施例的横梁21与第一侧端所在方向垂直,更符合用户用手正向环握扶手2的使用功能习惯,且装配于横梁21侧面的介质传感器3,不易受到其他物品或用户的干扰,更一步减少误触碰几率,通过将力传感器4装配于装配支柱22与床头板11的连接处,且力传感器4的感应力的感应轴与所述横梁21的长度方向垂直,但与第一侧端的方向一致,以检测用户的手环握扶手2时,施加的静态力的方向。本实施例的力传感器4与装配支柱22的尾部刚性连接,通过装配支柱22将用户作用于扶手2上的静态力的方向属性传递至力传感器4,以便力传感器4识别用户的作用力为手拉力还是手推力,以便精准唤醒对应的操作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力传感器4包括微位移开关、滑块、传动活塞、固定底座和微位移滑槽;所述固定底座与所述床头板11的第一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座上开设所述微位移滑槽,所述微位移滑槽内依次安装所述滑块、所述传动活塞与所述微位移开关,所述装配支柱22的尾部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微位移开关实现对扶手2的微位移监控,实现对用户作用于扶手2的作用力方向精准识别。本实施例的微位移开关包括但不限于光电开关、微动开关等。
本实施例的所述力传感器4包括单轴微位移传感器,所述单轴微位移传感器对应的测力方向与所述横梁21的长度方向一致。通过将单轴微位移传感器用作本方案中的力传感器4,只针对性地检测同一轴向的两个方向上的力,以提高力方向的检测准确度,降低因误操作产生的误判指令的几率。举例地,本实施例将单轴微位移传感器感应到轴向一方向上的力为推力,则轴向另一方向上的力为拉力。比如与用户脚到头方向一致的力定义为拉力,则与用户头到脚方向一致的力定义为推力,以便与用户的施力意图一致。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力传感器4包括多轴微位移传感器,所述多轴微位移传感器的一轴的测力方向与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一致。通过不对力传感器4的型号作任何限定,提高电动床和力传感器4的装配适配性,便于更换零部件,但使用中控制器只识别多轴微位移传感器的某一固定轴向上的力,比如只对与用户脚到头方向上的方向力和反方向力,作出指令感应。当感应到其他轴向上的力时,不作任何指令反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电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扶手、控制器、介质传感器和力传感器,所述介质传感器和所述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扶手装配于所述床板的侧端;所述扶手上设置所述介质传感器和所述力传感器;
所述床板至少包括活动链接的床头板和床尾板,所述扶手装配于所述床头板的第一侧端,所述第一侧端与所述活动链接所在端垂直;
所述扶手包括横梁和装配支柱,所述装配支柱的尾部连接所述第一侧端,所述力传感器装配于所述尾部,检测与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上的力属性;所述介质传感器呈两条线状部署于所述横梁的侧端面,部署方向与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板和所述床尾板平铺后形成所述床板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支柱一端连接所述横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侧端;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侧端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状的部署长度与所述横梁的长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为圆柱体,所述侧端面包括靠近所述床板的第一区域和远离所述床板的第二区域,以平行于所述横梁长度方向的中垂线平分所述侧端面形成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所述介质传感器分布于所述第二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介质传感器分别分布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第一指定区域和第二指定区域,所述第一指定区域为以中垂线一端为起始端0度到45度之间对应的侧端面区域,所述第二指定区域为以中垂线另一端为终止端180度到135度之间对应的侧端面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感器包括微位移开关、滑块、传动活塞、固定底座和微位移滑槽;
所述固定底座与所述床头板的第一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座上开设所述微位移滑槽,所述微位移滑槽内依次安装所述滑块、所述传动活塞与所述微位移开关,所述装配支柱的尾部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CN201920503693.4U 2019-04-12 2019-04-12 电动床 Active CN2116733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03693.4U CN211673369U (zh) 2019-04-12 2019-04-12 电动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03693.4U CN211673369U (zh) 2019-04-12 2019-04-12 电动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73369U true CN211673369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69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03693.4U Active CN211673369U (zh) 2019-04-12 2019-04-12 电动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733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5080A (zh) * 2019-04-12 2019-09-10 杨松 防止误操作的电动床控制方法以及电动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5080A (zh) * 2019-04-12 2019-09-10 杨松 防止误操作的电动床控制方法以及电动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0204A (zh) 顶板升降式家具
CN105666506B (zh) 机器人手指
US9528812B2 (en) Capacitive wire sensing for furniture
CA2579137A1 (en) Shredder throat safety system
WO2004001662A3 (en) Touch sensor
CN211673369U (zh) 电动床
WO2005103869A3 (en) Controller
WO2003088135A3 (en) Touch sensitive display device
EP2376999A1 (en) User interface device and method
US20190343271A1 (en) Electromotive furniture drive and item of furniture
KR100585492B1 (ko) 마우스
CN110215080A (zh) 防止误操作的电动床控制方法以及电动床
JP5623750B2 (ja) 接触表面センサ
US7855550B2 (en) Velocity-detecting device
CN210193320U (zh) 一种防碰撞的升降平台
CN114117321A (zh) 电动桌防夹手系统
CN216776400U (zh) 具有防夹手功能的智能家具
CN110677148A (zh) 一种用于控制电动可调节家具的操作器
WO2007120099A1 (en) A tablet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wheelchair
KR102509605B1 (ko) 스타일러스 펜, 터치 센서, 및 터치 센서의 구동 방법
CN211519633U (zh) 用于方向盘的控制组件、方向盘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20534274U (zh) 一种设有滑触开关的剃毛装置
CN105858375A (zh) 压力触控电梯按钮
CN211234799U (zh) 座垫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6576870U (zh) 柔性传感器及智能服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26

Address after: Room 102, 1st Floor, Building 1, No. 2, District 3, No. 20, Datong Road, High-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29

Patentee after: Acoustics Acoustic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room 2107, new Yuexiu District Road, Yuexiu District templ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Yang S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