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64159U - 一种槽钢分线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槽钢分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64159U
CN211664159U CN202020077192.7U CN202020077192U CN211664159U CN 211664159 U CN211664159 U CN 211664159U CN 202020077192 U CN202020077192 U CN 202020077192U CN 211664159 U CN211664159 U CN 211664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ing
support
conveying
driving
separated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771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宇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tian Xiangtai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tian Xiangtai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tian Xiangtai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tian Xiangtai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7719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64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64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64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nching, Merging, And Special Transfer Betwee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槽钢分线系统,包括支架、设在支架上的运输装置、设在支架上的第一输送装置、设在支架上的第二输送装置和设在支架上的分线装置,第一输送装置与第二输送装置位于运输装置输出端的下方,分线装置位于第一输送装置与第二输送装置之间,分线装置包括与支架转动连接的分线转轴、与支架转动连接的角度调节轴、设在角度调节轴上的连接板、与分线转轴转动连接的分线主动链轮、与角度调节轴转动连接的张紧链轮、与连接板转动连接的分线从动链轮、设在分线主动链轮上的分线链条、设在支架上的分线动力装置和设在支架上的顶升组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将槽钢从冷床上分到两条不同的生产线上的问题,提高了槽钢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槽钢分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槽钢生产的技术领域,尤 其是涉及一种槽钢分线系统。
背景技术
槽钢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槽钢在冷床上进行冷却降温过后,需要将槽钢进行转运切割,然而切割槽钢相对于冷床上槽钢降温的速度而言,切割速度较慢,从而设置两条生产线以匹配槽钢的冷却速度,从而需要设计一种将槽钢分线的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槽钢分线系统,其解决了将槽钢从冷床上分到两条不同的生产线上的问题,提高了槽钢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槽钢分线系统,包括支架、设在支架上的运输装置、设在支架上的第一输送装置、设在支架上的第二输送装置和设在支架上的分线装置;
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位于所述运输装置输出端的下方;
所述分线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线装置将运输装置输送过来的槽钢间歇性的输送到第一输送装置与第二输送装置上,从而第一输送装置与第二输送装置将不同的槽钢输送到不同的加工车间,加快了槽钢的生产速度,提高了槽钢的生产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线装置包括与支架转动连接的分线转轴、与支架转动连接的角度调节轴、设在角度调节轴上的连接板、与分线转轴转动连接的分线主动链轮、与角度调节轴转动连接的张紧链轮、与连接板转动连接的分线从动链轮、设在分线主动链轮上的分线链条、设在支架上的分线动力装置和设在支架上的顶升组件;
所述分线主动链轮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之间,且分线主动链轮靠近第二输送装置;
所述分线从动链轮位于运输装置输出端的下方;
所述分线链条缠绕在所述分线主动链轮、张紧链轮和分线从动链轮上;
所述分线动力装置与分线转轴连接;
所述顶升组件与角度调节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线动力装置带动分线转轴进行转动,分线转轴带动分线主动链轮转动,分线转动链轮带动分线链轮进行主动,运输装置将槽钢运输过来后,若槽钢需要分线,顶升组件将角度调节轴调节一定的角度,角度调节轴带动连接板转动,连接板将分线从动链轮带起,从而槽钢分线链条带动到第二输送装置上,然后运输装置将运输过来的槽钢输送到第一输送装置上,然后第二输送装置需要分线时,顶升组件带动分线链条落下,从而槽钢再落入到分线链条上输送第二输送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升组件包括设在角度调节轴上的角度调节板和设在支架上的顶升件;
所述顶升件的两端分别与角度调节板和支架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升件将调节板顶起,从而将调节板进行转动,调节板带动角度调节轴进行转动,从而将槽钢从运输装置上分线到第二输送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升件为液压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缸工作稳定,能很好的将调节板顶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运输装置包括与支架转动连接的运输转轴、设在运输转轴上的运输主动链轮、与支架转动连接的运输从动链轮、设在运输主动链轮上的运输链条和设在支架上的运输动力装置;
所述运输链条缠绕在运输主动链轮和运输从动链轮上;
所述运输动力装置与运输转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输动力装置带动运输转轴转动,运输转轴带动运输主动链轮转动,运输主动链轮带动运输链条转动从而将槽钢向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方向上输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与支架转动连接的多个第一转轴、设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主动带轮、设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从动带轮、设在第一主动带轮上的第一皮带和设在支架上的第一动力装置;
所述第一皮带缠绕在第一主动带轮与第一从动带轮上;
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动力装置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一主动带轮转动,第一主动带轮带动第一从动带轮转动,第一从动带轮带动其他的第一转轴转动,多个第一转轴将槽钢输送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与支架转动连接的多个第二转轴、设在第二转轴上的第二主动带轮、设在第二转轴上的第二从动带轮、设在第二主动带轮上的第二皮带和设在支架上的第二动力装置;
所述第二皮带缠绕在第二主动带轮与第二从动带轮上;
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动力装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第二主动带轮转动,第二主动带轮带动第二从动带轮转动,第二从动带轮带动其他的第二转轴转动,多个第二转轴将槽钢输送到下一生产流程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槽钢在冷床上进行降温后,运输装置将槽钢输送出去,然后分线装置将运输装置输送过来的槽钢间歇性的分到两个不同的输送装置上,提高了槽钢的生产速度,提高了槽钢的生产效率。
2.液压缸将调节板顶起,调节板带动角度调节轴进行转动,从而将调节板进行转动,调节板带动角度调节轴进行转动,角度调节轴带动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板将分线从动链轮与分线链条带起,从而槽钢可以输送到第一输送装置上,连接板落下后,槽钢又可输送到第二输送装置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隐藏了部分支架与槽钢)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支架;2、运输装置;21、运输转轴;22、运输主动链轮;23、运输从动链轮;24、运输链条;25、运输动力装置;3、第一输送装置;31、第一转轴;32、第一主动带轮;33、第一从动带轮;34、第一皮带;35、第一动力装置;4、第二输送装置;41、第二转轴;42、第二主动带轮;43、第二从动带轮;44、第二皮带;45、第二动力装置;5、分线装置;51、分线转轴;52、角度调节轴;53、连接板;54、分线主动链轮;55、张紧链轮;56、分线从动链轮;57、分线链条;58、分线动力装置;59、顶升组件;591、角度调节板;592、顶升件;6、槽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槽钢分线系统,包括支架1、设在支架1上的运输装置2、设在支架1上的第一输送装置3、设在支架1上的第二输送装置4和设在支架1上的分线装置5。运输装置2上设有槽钢6,分线装置5设在第一输送装置3与第二输送装置4之间,分线装置5能使运输装置2输送过来的槽钢6间歇性的输送到第一输送装置3与第二输送装置4上。
参照图,运输装置2包括与支架1转动连接的运输转轴21、设在运输转轴21上的运输主动链轮22、与支架1转动连接的运输从动链轮23、设在运输主动链轮22上的运输链条24和设在支架1上的运输动力装置25。
运输转轴21位于支架1的上端,运输主动链轮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运输主动链轮22均匀的设置在运输转轴21上。运输从动链轮23的中间穿设有轴,运输从动链轮23通过该轴转动连接在支架1上,运输从动链轮23的数量与运输主动链轮22的数量相同,且多个运输从动链轮23均匀的分布在支架1上,运输从动链轮23与运输主动链轮22同步设置,运输从动链轮23与相邻的运输主动链轮22形成一组,每组的运输从动链轮23与相邻的运输主动链轮22上缠绕卡设有一根运输链条24,多根运输链条24共同带动槽钢6向前运动。运输动力装置25包括设在支架1上的减速器和设在减速器上的电机,减速器的输出轴与运输转轴21通过联轴器连接。运输动力装置25带动运输转轴21与运输主动链轮22转动,运输主动链轮22带动运输链条24转动,运输链条24将槽钢6向前输送。
参照图3,第一输送装置3位于运输装置2输出端的斜下侧,第一输送装置3包括与支架1转动连接的多个第一转轴31、设在第一转轴31上的第一主动带轮32、设在第一转轴31上的第一从动带轮33、设在第一主动带轮32上的第一皮带34和设在支架1上的第一动力装置35。
第一转轴31水平设在支架1上,多个第一转轴31均匀的分布在支架1的上端,第一转轴31垂直于运输转轴21,即多个第一转轴31将运输装置2输送过来的槽钢6垂直的运输到下一生产环节。每个第一转轴31上均设有一个第一主动带轮32和一个第一从动带轮33,第一主动带轮32与第一从动带轮33位于第一转轴31的同侧。与前一个第一转轴31上连接的带轮为第一从动带轮33,与下一个第一转轴31上的连接的带轮为第一主动带轮32。
第一皮带34缠绕第一主动带轮32上与相邻的第一转轴31上的第一从动带轮33上。第一动力装置35包括设在支架1上的减速器和设在减速器上的电机,减速器的输出轴与多个第一转轴31中最边缘处的第一转轴31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一动力装置35带动第一转轴31转动,第一转轴31通过第一皮带34带动相邻的第一转轴31转动,多个第一转轴31将槽钢向下一生产环节输送。
参照图4,第二输送装置4与第一输送装置3结构相同,且第二输送装置位于第一输送装置3远离运输装置2的一侧,第二输送装置4与第一输送装置3同等高度。第二输送装置4包括与支架1转动连接的多个第二转轴41、设在第二转轴41上的第二主动带轮42、设在第二转轴41上的第二从动带轮43、设在第二主动带轮42上的第二皮带44和设在支架1上的第二动力装置45。
第二转轴41水平设在支架1上,多个第二转轴41均匀的分布在支架1的上端,第二转轴41平行于第一转轴31,与第一转轴31同样设置,同样的,多个第二转轴41将运输装置2通过分线装置5输送过来的槽钢6垂直的运输到下一生产环节。每个第二转轴41上均设有一个第二主动带轮42和一个第二从动带轮43,第二主动带轮42与第二从动带轮43位于第二转轴41的同侧。与前一个第二转轴41上连接的带轮为第二从动带轮43,与下一个第二转轴41上的连接的带轮为第二主动带轮42。
第二皮带44缠绕第二主动带轮42上与相邻的第二转轴41上的第二从动带轮43上。第二动力装置45包括设在支架1上的减速器和设在减速器上的电机,减速器的输出轴与多个第二转轴41中最边缘处的第二转轴41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二动力装置45带动第二转轴41转动,第二转轴41通过第二皮带44带动相邻的第二转轴41转动,多个第二转轴41将槽钢向下一生产环节输送。
参照图3和图5,分线装置5整体上位于第一输送装置3与第二输送装置4之间。分线装置5与支架1转动连接的分线转轴51、与支架1转动连接的角度调节轴52、设在角度调节轴52上的连接板53、与分线转轴51转动连接的分线主动链轮54、与角度调节轴52转动连接的张紧链轮55、与连接板53转动连接的分线从动链轮56、设在分线主动链轮54上的分线链条57、设在支架1上的分线动力装置58和设在支架1上的顶升组件59。
分线转轴51平行于运输转轴21,分线转轴51由多根轴拼接而成,轴与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角度调节轴52平行于分线转轴51,同样的,角度调节轴52由多根轴拼接而成,轴与轴之间同样通过联轴器连接,分线转轴51与角度调节轴52位于第一输送装置3与第二输送装置4之间。连接板5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板53均匀的设在角度调节轴52上,且多个连接板位于同一平面内。
分线主动链轮5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分线主动链轮54均布的分布在分线转轴51上。张紧链轮55的数量与分线主动链轮54的数量相同,且多个张紧链轮均匀的分设在角度调节轴52上。分线从动链轮56的数量同样与分线主动链轮54的数量相同,每个连接板53上设有一个分线从动链轮56;分线从动链轮56位于运输装置2输出端的斜下侧,分线从动链轮56落下时,其位于运输装置2与第一输送装置3之间。每个分线主动链轮54与相邻的张紧链轮55、分线从动链轮56形成一组,每组上缠绕有一个分线链条57,多个分线链条57与多个运输链条24交错分布;分线链条57落下时,其高度低于运输链条24的高度。
分线动力装置58包括设在支架1上的减速器和设在减速器上的电机,减速器的输出轴与分线转轴51通过联轴器连接。分线动力装置58带动分线转轴51转动,分线转轴51带动分线主动链轮54转动,分线主动链轮54带动分线链条57转动,将槽钢6输送到第二输送装置4上。
顶升组件59包括设在角度调节轴52上的角度调节板591和设在支架1上的顶升件592。角度调节板591固定在角度调节轴52的一侧,顶升件592采用液压缸,顶升件592的一端与支架1铰接,另一端与角度调节板591的底部铰接。顶升件592通过将角度调节板591顶起使角度调节轴52转动一定的角度,使连接板53上的分线从动链轮56与分线链条57翘起,从而分线链条57将槽钢6输送到第二转轴41上。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运输链条24带动槽钢6移动,需要将槽钢6分到第一输送装置3上时,顶升件592带动角度调节板591与角度调节轴52转动,将连接板53翘起,从而分线链条57抬升,运输链条24将槽钢6输送到多个第一转轴31上,第一动力装置35将带动第一转轴31转动将槽钢6输送到下一生产环节,需要将槽钢6分到第二输送装置4上时,顶升件592收回,从而连接板53落下,分线链条57也随之落下,运输链条24带动槽钢6输送到多个第二转轴41上, 第二动力装置45带动第二转轴41转动将槽钢6输送到下一生产环节中。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槽钢分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设在支架(1)上的运输装置(2)、设在支架(1)上的第一输送装置(3)、设在支架(1)上的第二输送装置(4)和设在支架(1)上的分线装置(5);
所述第一输送装置(3)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位于所述运输装置(2)输出端的下方;
所述分线装置(5)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3)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槽钢分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装置(5)包括与支架(1)转动连接的分线转轴(51)、与支架(1)转动连接的角度调节轴(52)、设在角度调节轴(52)上的连接板(53)、与分线转轴(51)转动连接的分线主动链轮(54)、与角度调节轴(52)转动连接的张紧链轮(55)、与连接板(53)转动连接的分线从动链轮(56)、设在分线主动链轮(54)上的分线链条(57)、设在支架(1)上的分线动力装置(58)和设在支架(1)上的顶升组件(59);
所述分线主动链轮(54)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3)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之间,且分线主动链轮(54)靠近第二输送装置(4);
所述分线从动链轮(56)位于运输装置(2)输出端的下方;
所述分线链条(57)缠绕在所述分线主动链轮(54)、张紧链轮(55)和分线从动链轮(56)上;
所述分线动力装置(58)与分线转轴(51)连接;
所述顶升组件(59)与角度调节轴(5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槽钢分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59)包括设在角度调节轴(52)上的角度调节板(591)和设在支架(1)上的顶升件(592);
所述顶升件(592)的两端分别与角度调节板(591)和支架(1)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槽钢分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件(592)为液压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槽钢分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2)包括与支架(1)转动连接的运输转轴(21)、设在运输转轴(21)上的运输主动链轮(22)、与支架(1)转动连接的运输从动链轮(23)、设在运输主动链轮(22)上的运输链条(24)和设在支架(1)上的运输动力装置(25);
所述运输链条(24)缠绕在运输主动链轮(22)和运输从动链轮(23)上;
所述运输动力装置(25)与运输转轴(2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槽钢分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3)包括与支架(1)转动连接的多个第一转轴(31)、设在第一转轴(31)上的第一主动带轮(32)、设在第一转轴(31)上的第一从动带轮(33)、设在第一主动带轮(32)上的第一皮带(34)和设在支架(1)上的第一动力装置(35);
所述第一皮带(34)缠绕在第一主动带轮(32)与第一从动带轮(33)上;
所述第一动力装置(35)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轴(3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槽钢分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包括与支架(1)转动连接的多个第二转轴(41)、设在第二转轴(41)上的第二主动带轮(42)、设在第二转轴(41)上的第二从动带轮(43)、设在第二主动带轮(42)上的第二皮带(44)和设在支架(1)上的第二动力装置(45);
所述第二皮带(44)缠绕在第二主动带轮(42)与第二从动带轮(43)上;
所述第二动力装置(45)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轴(41)连接。
CN202020077192.7U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槽钢分线系统 Active CN211664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7192.7U CN211664159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槽钢分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7192.7U CN211664159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槽钢分线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64159U true CN211664159U (zh) 2020-10-13

Family

ID=72739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77192.7U Active CN211664159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槽钢分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641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47046B (zh) 一种高速自动装车码垛机
CN205972869U (zh) 一种大件包裹输送移栽机
CN213474625U (zh) 一种抬升装置和直角输送线
CN111634042A (zh) 一种全自动口罩机
CN111451154A (zh) 一种快递分拣用翻转机构及分拣装置
CN211664159U (zh) 一种槽钢分线系统
CN112429517A (zh) 一种自动上磁铁设备
CN217101569U (zh) 一种输送线机构
CN211894784U (zh) 一种防滑移入口高度可变的板材输送设备
CN210029009U (zh) 一种适用于变压器铁心自动叠装的直线料库
CN108357863A (zh) 平行升降输送传动结构及其传动方法
CN212197105U (zh) 一种模块化曲线运输装置
CN209192880U (zh) 一种新型铝合金轮毂自动转线双列皮带机
CN207956811U (zh) 平行升降输送传动结构
CN209754315U (zh) 激光切割机托料装置
CN214778481U (zh) 一种可调式箱体输送产线
CN206032834U (zh) 一种用于龙门堆码机物流的双向出纸结构
CN214165542U (zh) 一种固体颗粒物输送设备
CN219193627U (zh) 一种抬升转向输送装置
CN216234412U (zh) 一种新型led支架上下料导料装置
CN215206759U (zh) 一种纸盒传送装置
CN211811967U (zh) 一种饲料加工装置草料供给输送机
CN215755082U (zh) 底板收补暂存台
CN214731874U (zh) 一种重型产品输送装置
CN215668127U (zh) 一种锯条热处理转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