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63379U - 小型载人式新能源车车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小型载人式新能源车车架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663379U CN211663379U CN202020180197.2U CN202020180197U CN211663379U CN 211663379 U CN211663379 U CN 211663379U CN 202020180197 U CN202020180197 U CN 202020180197U CN 211663379 U CN211663379 U CN 2116633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tailstock
- fixedly connected
- saddle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领域,具体涉及小型载人式新能源车车架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车头架、车座架和车尾架;车头架、车座架和车尾架的最低点位置依次升高;车头架与车座架的底部固定连接,车座架的顶部与车尾架的顶部固定连接;车尾架包括车尾主架和车尾副架,两个车尾主架并排设置,且分别与车座架的顶部固定连接;车尾副架位于两个车尾主架之间,车尾副架的顶部与车尾主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沿水平方向,车尾主架与车尾副架组成一凹形架体。在原有的车架基础上,将车厢车尾架的高度降低,提升载人输送过程中的安全性;设置车尾副架,提升了车架的整体承载能力及稳定性;设置风道架和前轮托架,为能源动力提供风冷气源的同时,节省占用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体领域,具体涉及小型载人式新能源车车架结构的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车的大力普及,新能源车的使用在普通老百姓家中得到青睐,而在大多数用户处,新能源车除了拉货输送外,不可避免的会进行载人的输送;而目前大多数的新能源三轮车并不适合进行载人的运输,因此增加了消费者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小型载人式新能源车车架结构,在原有的车架基础上,将车厢车尾架的高度降低,提升载人输送过程中的安全性,且可以进行货物输送,更适合普罗大众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小型载人式新能源车车架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车头架、车座架和车尾架;车头架、车座架和车尾架的最低点位置依次升高;车头架与车座架的底部固定连接,车座架的顶部与车尾架的顶部固定连接;车尾架包括车尾主架和车尾副架,两个车尾主架并排设置,且分别与车座架的顶部固定连接;车尾副架位于两个车尾主架之间,车尾副架的顶部与车尾主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沿水平方向,车尾主架与车尾副架组成一凹形架体。
进一步地,所述车尾副架包括至少两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第二连接杆为“U”型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顶部分别与两个车尾主架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沿水平方向设置,且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头架包括车头主架和风道架,风道架位于车头主架的中部;在车头主架的前端、靠近风道架处设置前轮托架。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设置多个第四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靠近所述车座架处的第二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设置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车尾主架的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前轮托架靠近车座架的一侧固定设置加强杆,加强杆的一端固定在风道架上,另一端与前轮托架的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车尾主架的底部固定设置可调连接杆。
进一步地,在所述车尾主架的侧边固定设置连接耳板。
进一步地,在所述车尾架的车尾处的第二连接杆处固定设置辅助踏板,辅助踏板位于第二连接杆远离车尾架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在原有的车架基础上,将车厢车尾架的高度降低,提升载人输送过程中的安全性。
2、设置车尾副架,提升了车架的整体承载能力及稳定性。
3、设置风道架和前轮托架,为能源动力提供风冷气源的同时,节省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头架;11-车头主架;12-风道架;2-车座架;3-车尾架;31-车尾主架;32-车尾副架;321-第一连接杆;322-第二连接杆;323-第三连接杆;324-第四连接杆;4-前轮托架;42-加强杆;5-可调连接件;6-连接耳板;8-辅助踏板;9-卡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小型载人式新能源车车架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车头架1、车座架2和车尾架3;车头架1、车座架2和车尾架3的最低点位置依次升高;车头架1与车座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车座架2的顶部与车尾架3的顶部固定连接;车尾架3包括车尾主架31和车尾副架32,两个车尾主架31并排设置,且分别与车座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车尾副架32位于两个车尾主架31之间,车尾副架32的顶部与车尾主架31的底部固定连接;沿水平方向,车尾主架31与车尾副架32组成一凹形架体。
车头架1用于放置车体的车头部分机构,车座架2用于放置车座和能源动力机构,车尾架主要用于放置车厢体和后桥后轮机构;相对于现有的车体,本车架,将车尾架3设置为“凹形”结构,并在车尾架3上装载相匹配的凹形车箱体,从而使得车尾架(车厢体)整体离地高度降低,从而提升了载人输送过程中的安全性;且本车架体外形较为工整,便于进行堆垛、大批量运输,且方便车体其他机构的装配,实用效益较高。
优选的,本车架所采用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车尾架结构。
本小型载人式新能源车车架结构中车尾副架32包括至少两组第一连接杆321和第二连接杆322,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第二连接杆322为“U”型连接杆,第二连接杆322的顶部分别与两个车尾主架31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321沿水平方向设置,且第一连接杆321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第二连接杆322的底部固定连接。车尾主架31用于承载车厢体的顶部,并起到主要支撑作用,第一连接杆321和第二连接杆322用于承载支撑车箱体的凹陷底部,起到次要支撑作用,搭配实用,可以提升车架整体的使用寿命及承载的稳定性。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车头结构。
本小型载人式新能源车车架结构中车头架1包括车头主架11和风道架12,风道架12位于车头主架11的中部;在车头主架11的前端、靠近风道架12处设置前轮托架4。在车头架1上设置风道架12,用于为行驶过程中的车座架2内的能源动力机构进行导风,降温,提升新能源车的使用效果;风道架12与前轮托架4对应设置,主要是为了利用车头部位、车轮处的空间,将主要利用前轮中空部分的空间,能提供降温方式的同时,不占用过多的空间。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车尾架结构。
本小型载人式新能源车车架结构中在第一连接杆321之间设置多个第四连接杆324,第四连接杆3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321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杆324提升了车尾架3的承载能力。
实施例5:
如图1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车尾架结构。
本小型载人式新能源车车架结构中在靠近车座架2处的第二连接杆322的顶部固定设置第三连接杆323,第三连接杆3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车尾主架31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杆323可以帮助车尾主架31分担部分车厢体的压力,同时可以提升车箱体的稳定性。
实施例6:
如图1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车头结构。
本小型载人式新能源车车架结构中在前轮托架4靠近车座架2的一侧固定设置加强杆42,加强杆42的一端固定在风道架12上,另一端与前轮托架4的侧壁固定连接。加强杆42与前轮托架4和风道架12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可以提升车头架1和前轮托架4的使用寿命,同时将加强杆42设置在风道架12上,装配时,将风道罩罩设在风道架12上,对风道的导风效果影响较小,还可以节省占用空间,提升使用效果。
实施例7:
如图1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连接结构。
本小型载人式新能源车车架结构中在车尾主架31的底部固定设置可调连接杆5。可调式连接杆5的一种实施方式为,连接杆上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螺纹连接孔,便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与后轮后桥的连接高度,从而根据运载情况进行调整,提升了车体的使用效果。
实施例8:
如图1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连接结构。
本小型载人式新能源车车架结构中在车尾主架31的侧边固定设置连接耳板6。连接耳板6主要用于对车厢体的紧固连接。
实施例9:
如图1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车尾架结构。
本小型载人式新能源车车架结构中在车尾架3的车尾处的第二连接杆322处固定设置辅助踏板8,辅助踏板8位于第二连接杆322远离车尾架3的一侧。辅助踏板8便于人员的上下。优选的,辅助踏板8的高度低于第二连接杆322的位置高度,且高于车头架1的位置高度,便于车架整体的堆垛运输。优选的,辅助踏板8与第二连接杆322铰链,可进行翻转,提升使用效果。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9)
1.小型载人式新能源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车头架(1)、车座架(2)和车尾架(3);车头架(1)、车座架(2)和车尾架(3)的最低点位置依次升高;车头架(1)与车座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车座架(2)的顶部与车尾架(3)的顶部固定连接;车尾架(3)包括车尾主架(31)和车尾副架(32),两个车尾主架(31)并排设置,且分别与车座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车尾副架(32)位于两个车尾主架(31)之间,车尾副架(32)的顶部与车尾主架(31)的底部固定连接;沿水平方向,车尾主架(31)与车尾副架(32)组成一凹形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载人式新能源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尾副架(32)包括至少两组第一连接杆(321)和第二连接杆(322),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第二连接杆(322)为“U”型连接杆,第二连接杆(322)的顶部分别与两个车尾主架(31)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321)沿水平方向设置,且第一连接杆(321)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第二连接杆(322)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载人式新能源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架(1)包括车头主架(11)和风道架(12),风道架(12)位于车头主架(11)的中部;在车头主架(11)的前端、靠近风道架(12)处设置前轮托架(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载人式新能源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杆(321)之间设置多个第四连接杆(324),第四连接杆(3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32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载人式新能源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车座架(2)处的第二连接杆(322)的顶部固定设置第三连接杆(323),第三连接杆(3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车尾主架(31)的侧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载人式新能源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轮托架(4)靠近车座架(2)的一侧固定设置加强杆(42),加强杆(42)的一端固定在风道架(12)上,另一端与前轮托架(4)的侧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小型载人式新能源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尾主架(31)的底部固定设置可调连接杆(5)。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小型载人式新能源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尾主架(31)的侧边固定设置连接耳板(6)。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小型载人式新能源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尾架(3)的车尾处的第二连接杆(322)处固定设置辅助踏板(8),辅助踏板(8)位于第二连接杆(322)远离车尾架(3)的一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80197.2U CN211663379U (zh) | 2020-02-18 | 2020-02-18 | 小型载人式新能源车车架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80197.2U CN211663379U (zh) | 2020-02-18 | 2020-02-18 | 小型载人式新能源车车架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663379U true CN211663379U (zh) | 2020-10-13 |
Family
ID=72741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80197.2U Active CN211663379U (zh) | 2020-02-18 | 2020-02-18 | 小型载人式新能源车车架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663379U (zh) |
-
2020
- 2020-02-18 CN CN202020180197.2U patent/CN21166337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30088A (zh) | 一种电动汽车底盘 | |
CN210338042U (zh) | 一种四轮转向电动汽车车架结构 | |
CN211663379U (zh) | 小型载人式新能源车车架结构 | |
CN205396366U (zh) | 一种折叠电动车 | |
CN203581235U (zh) | 分块式三轮车 | |
CN200985066Y (zh) | 伸缩折叠电动自行车 | |
CN202283970U (zh) | 一种带减震系统的三轮车 | |
CN204549954U (zh) | 一种双电瓶小吨位叉车 | |
CN207523872U (zh) | 一种电动车车架 | |
CN103303135B (zh) | 一种轻型电动客车驱动变速前桥 | |
CN221794810U (zh) | 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 | |
CN219008042U (zh) | 电动自行车 | |
CN202219818U (zh) | 电动车车架 | |
CN214524217U (zh) | 一种承重性能良好的电动车 | |
CN218703490U (zh) | 一种拖挂车底盘 | |
CN201646928U (zh) | 一种电动汽车 | |
CN218617028U (zh) | 一种电动自行车后车架 | |
CN220535846U (zh) | 一种电动车车架 | |
CN102189943A (zh) | 电动汽车 | |
CN212737929U (zh) | 车辆储物装置 | |
CN215284597U (zh) | 一种公交客车轮罩区扶手行李架装置 | |
CN213566305U (zh) | 一种代驾折叠电动自行车 | |
CN216580469U (zh) | 车体转运的托架小车 | |
CN211685459U (zh) | 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 | |
CN117246435A (zh) | 一种摩托车用旅行货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Small manned new energy vehicle frame structur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1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3 Pledgee: Henan Yanshi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LUOYANG TIANCHENG VEHICLE ACCESSORIE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15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