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45317U - 一种拨动式旋转端盖凹槽淬火感应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拨动式旋转端盖凹槽淬火感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45317U
CN211645317U CN202020283921.4U CN202020283921U CN211645317U CN 211645317 U CN211645317 U CN 211645317U CN 202020283921 U CN202020283921 U CN 202020283921U CN 211645317 U CN211645317 U CN 211645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enching
heating wire
power supply
horizontal hea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8392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丽
黄华忠
龚国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eatking Heat Trea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eatking Heat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eatking Heat Trea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eatking Heat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8392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45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45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45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拨动式旋转端盖凹槽淬火感应器,涉及金属材料表面感应热处理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电源接触组件和凹槽淬火组件,电源接触组件与凹槽淬火组件之间通过导电板电连接,凹槽淬火组件包括水平加热导线,水平加热导线的两侧凸出设置有淬火块,水平加热导线远离淬火块的一侧插设有导磁体。本实用新型能运用于数控淬火机床上,精确控制淬火过程中的工艺参数,淬火时使工件凹槽两个侧面受热均匀,表面硬度和有效硬化层深度均能达到技术要求,保证了产品淬火的质量,操作简单易行。

Description

一种拨动式旋转端盖凹槽淬火感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材料表面感应热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拨动式旋转端盖凹槽淬火感应器。
背景技术
汽车在实际生产中通常需要用到多种零件,其中包括一种端盖。
参见图1,本端盖5是汽车上一个关键的零件,在端盖5的凹槽51内,有一跟拨销,带动端盖5做一定的角度往复旋转,因经常接触摩擦,需要凹槽51内的两个侧面有一定的硬度和耐磨,所以需要对凹槽51内的两个侧面需要感应淬火处理,上平面的表面硬度520~615HV0.1,有限硬化层深度要求(DS 513 HV0.1):凹槽51深度方向>3.05mm,两侧水平方向0.25~8mm,凹槽51底部不能热处理。本项目使用HKVP-50XT通用淬火机床,经过设计合理有效的感应器结构形式,调节合适的负载匹配,优化工艺参数,配备合理的定位工装,取得理想的淬火效果,完全达到产品图纸要求,保证了产品淬火的质量,提高工作效力。
为了满足工件的热处理要求,最开始设计了感应器加热导线是插到工件凹槽内淬火,发现凹槽深度方向达不到>3.05mm硬化层深度要求,且凹槽底部容易被淬火,无法满足工件的技术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拨动式旋转端盖凹槽淬火感应器,通过水平加热导线,在工件凹槽内的两侧面上方各凸出一小段,在加热导线凸出段插上导磁体,使得感应热处理后的工件满足技术要求,保证了产品淬火的质量,提高工作效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拨动式旋转端盖凹槽淬火感应器,包括电源接触组件和凹槽淬火组件,所述电源接触组件与所述凹槽淬火组件之间通过导电板电连接,所述凹槽淬火组件包括水平加热导线,所述水平加热导线的两侧凸出设置有淬火块,所述淬火快的厚度小于凹槽的厚度,所述水平加热导线远离所述淬火块的一侧插设有导磁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当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淬火作业时,将淬火块分别与端盖凹槽的两侧壁上平面保持一定距离;再将电源接触组件连通电源,开始淬火作业。导磁体使得水平加热导线的有效段集中在淬火块,使得感应热处理后的工件满足技术要求,保证了产品淬火的质量,提高工作效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源接触组件包括第一电源接触板和第二电源接触板,所述第一电源接触板和所述第二电源接触板分别电连接电源的正负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第一电源接触板和第二电源接触板分别电连接电源的正负极,形成闭合回路,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淬火作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电源接触板和所述第二电源接触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屏蔽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屏蔽板有效降低第一电源接触板和第二电源接触板上的正负电荷混乱,造成短路等危险现象;固定板用于限制屏蔽板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屏蔽板通过螺栓固定,且所述螺栓由非金属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通过对固定板的固定而固定第一电源接触板和第二电源接触板,第一电源接触板和第二电源接触板的固定便于与电源电连接和固定在电源上,以便进行淬火作业,非金属材质制成的螺栓有效防止螺栓造成感应器的短路。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螺栓采用尼龙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尼龙螺栓能够有效防止感应器的短路。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平加热导线呈U设置,所述导电板设置在所述水平加热导线的开口端,所述淬火块设置在所述水平加热导线底端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呈U型设置的水平加热导线方便工作人员将两个淬火块相互远离的侧面与端盖凹槽需要进行淬火作业的两侧壁上平面保持一定距离,以便进行淬火作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磁体的两侧还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插接所述水平加热导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限位板用于限制导磁体的位置,使得导磁体不易脱离水平加热导线,从而进一步保证了端盖凹槽的淬火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电板内还设置有用于淬火作业中冷却作用的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源接触板和所述第二电源接触板远离所述导电板一侧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沿所述导电板和所述水平加热导线连通有导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水通过进水口,流经导水管后由出水口排出,从而带走水平加热导线的热量,保证水平加热导线不被烧化和有效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淬火块和导磁体的设置,使得感应器能运用于数控淬火机床上,精确控制淬火过程中的工艺参数,淬火时使工件凹槽两个侧面受热均匀,表面硬度和有效硬化层深度均能达到技术要求,保证了产品淬火的质量,操作简单易行;
2.进一步地,通过固定板固定第一电源接触板和第二电源接触板的位置,同时固定板配合屏蔽板一起降低第一电源接触板和第二电源接触板上的正负电荷混乱,造成短路等危险现象;
3.进一步地,通过冷却组件的设置,带走水平加热导线的热量,保证水平加热导线不被烧化和有效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端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为显示淬火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为显示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真题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为显示导水管的剖视图。
图中,1、电源接触组件;11、第一电源接触板;12、第二电源接触板;13、固定板;131、螺栓;14、屏蔽板;2、凹槽淬火组件;21、水平加热导线;211、淬火块;22、导磁体;23、限位板;3、导电板;31、第一段;32、第二段;4、冷却组件;41、进水口;42、出水口;43、导水管;5、端盖;5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拨动式旋转端盖凹槽淬火感应器,包括电源接触组件1和凹槽淬火组件2,电源接触组件1与凹槽淬火组件2之间通过导电板3电连接。
凹槽淬火组件2包括水平加热导线21,水平加热导线21的两侧凸出设置有淬火块211,淬火块211的厚度小于凹槽51的厚度;水平加热导线21远离淬火块211的一侧插设有导磁体22,导磁体22呈U型设置,使得水平加热导线21的磁场聚集在淬火块211所在的一侧。水平加热导线21呈U设置,且水平加热导线21与导电板3垂直设置,导电板3设置在水平加热导线21的开口端,淬火块211设置在水平加热导线21底端的外侧。导磁体22的开口端与淬火块211平齐设置,导磁体22的两侧与两块淬火块211相互远离的一侧平齐设置。
导磁体22还可采用硅钢片,同样能够起到屏蔽其他方向磁场的作用。
导磁体22的两侧还设置有呈U型设置的限位板23,限位板23插接水平加热导线21,限位板23的开口端与水平加热导线21平齐设置。
电源接触组件1包括第一电源接触板11和第二电源接触板12,第一电源接触板11和第二电源接触板12分别电连接电源的正负极;第一电源接触板11和第二电源接触板1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垂直设置有固定板13,两个固定板13均位于与第一电源接触板11和第二电源接触板12电连接的两个导电板3之间,固定板13通过螺栓131固定,螺栓131优选为尼龙螺栓,优选的,本实施例设置有两个螺栓131,分别位于导电板3的两侧;两个固定板13之间还设置有屏蔽板14,屏蔽板14沿固定板13和导电板3之间设置。
导电板3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第一段31的两端分别与电源接触组件1和第二段32电连接,第一段31的断面面积大于第二段32的断面面积;两第一段31靠近电源接触组件1一端之间的距离略大于两固定板13和屏蔽板14的厚度,两第一段31靠近第二段32一端之间的距离略大于屏蔽板14的厚度;第二段32的两端分别电连接第一段31和水平加热导线21,两第二段32靠近第一段31一端之间的距离略大于屏蔽板14的厚度,两第二段32靠近水平加热导线21一端之间的距离等于两限位板23之间的距离。
参照图4和图5,导电板3内还设置有用于淬火作业中冷却作用的冷却组件4,冷却组件4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电源接触板11和第二电源接触板12远离所述导电板3一侧的进水口41和出水口42,进水口41和出水口42沿导电板3和水平加热导线21连通有导水管43。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先将感应器通过固定板13和螺栓131与淬火机床上的第一电源接触板11和第二电源接触板12固定,使得淬火块211的侧壁与端盖凹槽的两侧壁上平面保持一定距离;再将第一电源接触板11和第二电源接触板12分别电连通电源的正负极,开始淬火作业;淬火作业的同时,从进水口41进水沿导水管43流向出水口42,进行冷却处理,带走水平加热导线的热量,保证水平加热导线21不被烧化和有效使用寿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拨动式旋转端盖凹槽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接触组件(1)和凹槽淬火组件(2),所述电源接触组件(1)与所述凹槽淬火组件(2)之间通过导电板(3)电连接,所述凹槽淬火组件(2)包括水平加热导线(21),所述水平加热导线(21)的两侧凸出设置有淬火块(211),所述淬火块(211)的厚度小于凹槽(51)的厚度,所述水平加热导线(21)远离所述淬火块(211)的一侧插设有导磁体(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拨动式旋转端盖凹槽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接触组件(1)包括第一电源接触板(11)和第二电源接触板(12),所述第一电源接触板(11)和所述第二电源接触板(12)分别电连接电源的正负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拨动式旋转端盖凹槽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接触板(11)和所述第二电源接触板(1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板(13),两个所述固定板(13)之间设置有屏蔽板(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拨动式旋转端盖凹槽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3)和所述屏蔽板(14)通过螺栓(131)固定,且所述螺栓(131)由非金属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拨动式旋转端盖凹槽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31)采用尼龙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拨动式旋转端盖凹槽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加热导线(21)呈U设置,所述导电板(3)设置在所述水平加热导线(21)的开口端,所述淬火块(211)设置在所述水平加热导线(21)底端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拨动式旋转端盖凹槽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体(22)的两侧还设置有限位板(23),所述限位板(23)插接所述水平加热导线(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拨动式旋转端盖凹槽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3)内还设置有用于淬火作业中冷却作用的冷却组件(4),所述冷却组件(4)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源接触板(11)和所述第二电源接触板(12)远离所述导电板(3)一侧的进水口(41)和出水口(42),所述进水口(41)和所述出水口(42)沿所述导电板(3)和所述水平加热导线(21)连通有导水管(43)。
CN202020283921.4U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拨动式旋转端盖凹槽淬火感应器 Active CN211645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3921.4U CN211645317U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拨动式旋转端盖凹槽淬火感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3921.4U CN211645317U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拨动式旋转端盖凹槽淬火感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45317U true CN211645317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87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83921.4U Active CN211645317U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拨动式旋转端盖凹槽淬火感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453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9046A (zh) * 2020-11-13 2021-04-0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叉轴接触式感应淬火感应器及制作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9046A (zh) * 2020-11-13 2021-04-0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叉轴接触式感应淬火感应器及制作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45317U (zh) 一种拨动式旋转端盖凹槽淬火感应器
CN201172669Y (zh) 一种用于中频淬火的带导磁体的感应器
CN101108416A (zh) 一种感应式电机铜鼠笼转子的压铸方法及压铸装置
CN111843101A (zh) 一种材质为球墨铸铁的铜模底板修补焊接的方法
CN207062336U (zh) 一种用于三球销式万向节壳的感应热处理淬火设备
CN103343186A (zh) 可控等离子弧金属表面热处理工艺
CN109097552A (zh) 一种单向重载齿轮淬火设备
CN201195735Y (zh) 销轨齿形淬火感应器
CN205473877U (zh) 一种内孔感应器
CN100366784C (zh) 真空高压脉冲放电催化化学热处理设备及方法
CN203048985U (zh) 一种工字型槽轮淬火感应器
CN203440404U (zh) 一种重卡制动凸轮轴淬火感应加热定位器
CN201217670Y (zh) 用于履带式挖掘机涨紧轮的中频淬火感应器
CN211916097U (zh) 一种用于理石床身导轨钢嵌件的冷却结构
CN110801907B (zh) 一种高耐磨复合式铸造锤盘及其制备工艺
CN102787219B (zh) 一种通过涂覆导磁体控制工件凹槽漏磁的感应淬火方法
CN114540608A (zh) 重轨钢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加热系统
CN103484629A (zh) 数控节能双工位感应淬火机床
CN113579859A (zh) 高废钢比条件下提高连铸结晶器铜板寿命的方法
CN207877818U (zh) 沿齿槽扫描淬火感应器
CN204198795U (zh) 用于三排滚子轴承连续加热淬火感应器的有效加热线圈
WO2012092883A1 (zh) 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刮铲及其制造方法
CN213960355U (zh) 一种金属加工固定装置
CN220432889U (zh) 法兰盘端面淬火用装夹工装
CN218574956U (zh) 一种镍铁生产直流浇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