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25870U - 一种复合布风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布风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25870U
CN211625870U CN202020223273.3U CN202020223273U CN211625870U CN 211625870 U CN211625870 U CN 211625870U CN 202020223273 U CN202020223273 U CN 202020223273U CN 211625870 U CN211625870 U CN 2116258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lywood
air outlet
plate
distribu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2327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如财
莫旭东
莫旭方
吴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ajiang Dry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ajiang Dry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ajiang Dry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ajiang Dry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2327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258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25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258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布风板,属于干燥设备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具有能够有效防止漏料并风向一致的复合布风板,其技术方案要点如下,一种复合布风板,包括布风板本体,所述布风板本体包括从下至上的第一层板、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所述第一层板上开设有若干排第一出风口,通过改变所述第二层板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覆盖面积以调节所述第一层板的孔隙率,所述第三层板沿物料输送方向的一侧设有导风面。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物料的干燥。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布风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化床,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布风板。
背景技术
流化床干燥器的工作原理:物料由加料器加入流化床干燥器中,过滤后的洁净空气加热后由鼓风机送入流化床底部,经布风板与物料接触,形成流化态达到气固的热质交换,物料干燥后由排料口排出。
目前流化床干燥器所使用的布风板有直孔和鸭舌孔以及风帽形式的,以上形式的布风板在实际使用中有漏料严重或风向不集中而影响设备正常使用。
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复合布风板,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布风板,具有能够有效防止漏料并风向一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复合布风板,包括布风板本体,所述布风板本体包括从下至上的第一层板、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所述第一层板上开设有若干排第一出风口,通过改变所述第二层板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覆盖面积以调节所述第一层板的孔隙率,所述第三层板沿物料输送方向的一侧设有导风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板由若干层板单元组成,相邻所述层板单元之间固定连接形成板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风口为腰型孔,奇数排所述第一出风口与偶数排所述第一出风口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布风板本体沿物料的输送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布风板本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层板为条状结构,每一所述第二层板对应一排所述第一出风口,以通过调节所述第二层板与一排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覆盖面积,调节一排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孔隙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层板为条状结构,每一所述第三层板对应调节一排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板位于出料端设有侧板和出料板,两所述侧板位于所述出料板的两端,所述侧板上的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垂直设置,所述出料板位于出料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板上开设有第三出风口和第四出风口,所述第三出风口位于所述出料板的中部,所述第四出风口对称设于所述第三出风口的两侧,所述第三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平行,所述第四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平行。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热风从流化床的底部通过布风板本体吹至干燥腔中,通过调节第二层板与第一出风口的覆盖面积,从而调节第一层板的孔隙率,以适用于不同粒径的物料,有效防止漏料,大大提高流化床干燥设备的使用效率;导风面能够使热风的风向保持一致,风向与物料的输送方向一致,改善了热风直上直下,风向不集中的问题,从而提高流化床干燥设备对于物料干燥的均匀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一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二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三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三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一层板、第二层板以及第三层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层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布风板本体的倾斜角度示意图。
图中,1、布风板本体;11、第一层板;11a、层板单元;111、第一出风口;12、第二层板;13、第三层板;131、导风面;2、侧板;21、第二出风口;3、出料板;31、第三出风口;32、第四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复合布风板,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布风板本体1,布风板本体1包括从下至上的第一层板11、第二层板12和第三层板13,第二层板12与第三层板13通过紧固件与第一层板11固定连接,图1至图3中的圆孔为安装孔,通过安装孔实现三者的固定。第一层板11上开设有若干排第一出风口111,通过改变第二层板12与第一出风口111的覆盖面积以调节第一层板11的孔隙率,第三层板13沿物料输送方向的一侧设有倾斜的导风面131。
热风从流化床的底部通过布风板本体1吹至干燥腔中,通过调节第二层板12与第一出风口111的覆盖面积,从而调节第一层板11的孔隙率,以适用于不同粒径的物料,有效防止漏料,大大提高流化床干燥设备的使用效率;导风面131能够使热风的风向保持一致,风向与物料的输送方向一致,改善了热风直上直下,风向不集中的问题,从而提高流化床干燥设备对于物料干燥的均匀程度。
如图1所示,由于流化床干燥设备为大型设备,因此,布风板本体1的体积较大,对于大件板材的加工和运输均较为困难,且采用单片式布风板本体1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变形,后期维护不易更换,成本高,因此,采用多片式拼接的第一层板11,第一层板11由若干层板单元11a(参见图5)组成,相邻层板单元11a之间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方式,具有层板单元11a便于加工和运输,同时,提高第一层板11整体的强度,不易变形,且后期可以单片更换,维护成本低。
如图1和图6所示,第一出风口111为腰型孔,奇数排第一出风口111与偶数排第一出风口111交错设置。第一层板11上位于腰型孔之间的圆孔为安装孔,用于第一层板11、第二层板12和第三层板13的固定,交错设置的形式,弥补安装孔因孔位一致产生的出风死角,使整个干燥腔宽度方向上均能够出风,保证物料干燥更加均匀。
如图7所示,为了便于物料的输送,降低物料在进料口积压的几率,将布风板本体1沿物料的输送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布风板本体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如果布风板与水平面的夹角过大,会导致物料传输速度较快,干燥不充分,如果布风板与水平面的夹角过小,起不到防止积料的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布风板本体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时,既能够在易于物料传输且不积料的情况下同时,使物料能够充分干燥,保证物料最终的干燥效果。
如图2所示,第二层板12可以整体设计,也可以对应每一个第一出风口111进行单独设计,本实施例中,第二层板12为条状结构,每一第二层板12对应一排第一出风口111,以通过调节第二层板12与一排第一出风口111的覆盖面积,调节一排第一出风口111的孔隙率。采用上述结构一方面与第二层板12整体设计相比,便于第二层板12的加工和运输,另一方面,与对应每一个出风口进行单独设计相比,便于后期第二层板12的安装和调节。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三层板13可以整体设计,也可以对应每一个第一出风口111进行单独设计,本实施例中,第三层板13为条状结构,每一第三层板13对应调节一排第一出风口111的出风方向。采用上述结构一方面与第三层板13整体设计相比,条状结构的第三层板13便于加工和运输,另一方面,与对应每一个出风口进行单独设计相比,便于后期第三层板13的安装。
如图1所示,第一层板11位于出料端设有侧板2和出料板3,两侧板2位于出料板3的两端,侧板2上的第二出风口21与第一出风口111垂直设置,出料板3位于出料口处。这里,一个侧板2为一个层板单元11a,侧板2的层板单元11a(参见图6)与第一层板11的层板单元11a垂直安装,侧板2上的第二出风口21上通过安装第二层板12(参见图2)和第三层板13(参见图3)对第二出风口21的孔隙率和第二出风口21的风向。侧板2的设置,用于将两侧的物料导向中部的出料板3位置,便于物料集中于中部,便于物料的出料。
如图1所示,出料板3上开设有第三出风口31和第四出风口32,第三出风口31位于出料板3的中部,第四出风口32对称设于第三出风口31的两侧,第三出风口31与第一出风口111平行,第四出风口32与第二出风口21平行。这里,出料板3的第三出风口31和第四出风口32同样也安装第二层板12(参见图2)和第三层板13(参见图3),从而调节第三出风口31和第四出风口32的孔隙率以及风向。第四出风口32进一步将物料向中部聚集,第三出风口31将聚集的物料吹向出料口。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复合布风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布风板本体(1),所述布风板本体(1)包括从下至上的第一层板(11)、第二层板(12)和第三层板(13),所述第一层板(11)上开设有若干排第一出风口(111),通过改变所述第二层板(12)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11)的覆盖面积以调节所述第一层板(11)的孔隙率,所述第三层板(13)沿物料输送方向的一侧设有导风面(1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布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板(11)由若干层板单元(11a)组成,相邻所述层板单元(11a)之间固定连接形成板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布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111)为腰型孔,奇数排所述第一出风口(111)与偶数排所述第一出风口(111)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布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风板本体(1)沿物料的输送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布风板本体(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布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板(12)为条状结构,每一所述第二层板(12)对应一排所述第一出风口(111),以通过调节所述第二层板(12)与一排所述第一出风口(111)的覆盖面积,调节一排所述第一出风口(111)的孔隙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布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层板(13)为条状结构,每一所述第三层板(13)对应调节一排所述第一出风口(111)的出风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布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板(11)位于出料端设有侧板(2)和出料板(3),两所述侧板(2)位于所述出料板(3)的两端,所述侧板(2)上的第二出风口(21)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11)垂直设置,所述出料板(3)位于出料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复合布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板(3)上开设有第三出风口(31)和第四出风口(32),所述第三出风口(31)位于所述出料板(3)的中部,所述第四出风口(32)对称设于所述第三出风口(31)的两侧,所述第三出风口(31)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11)平行,所述第四出风口(32)与所述第二出风口(21)平行。
CN202020223273.3U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复合布风板 Active CN211625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3273.3U CN211625870U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复合布风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3273.3U CN211625870U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复合布风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25870U true CN211625870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20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23273.3U Active CN211625870U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复合布风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258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54866A (zh) * 2022-09-27 2023-01-31 安徽金日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镜铁矿磨前脱水的电热鼓风干燥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54866A (zh) * 2022-09-27 2023-01-31 安徽金日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镜铁矿磨前脱水的电热鼓风干燥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43963U (zh) 一种新型纤维板铺装机
CN211625870U (zh) 一种复合布风板
CN202725512U (zh) 一种用于动力煤分选的全粒级高效干法选煤系统
CN202304282U (zh) 果穗烘干机
CN105387713B (zh) 用于干燥机的干燥箱以及干燥机
CN102784757B (zh) 一种高效的动力煤选前气流分级脱粉机
CN206160676U (zh) 一种大豆烘干装置
CN203537914U (zh) 纵轴流式收割机用谷物清选系统
CN202725497U (zh) 一种用于干法分级的全角度气流布风、布料机构
CN202725501U (zh) 一种用于动力煤选前干法分级的脱粉一体机
CN109042869A (zh) 一种谷物热风循环干燥系统
CN201855732U (zh) 一种筛侧多风室反板式跳汰机
CN101957145A (zh) 一种稳流冷却机
CN209639450U (zh) 立装式烘干机热风循环系统
CN204837168U (zh) 一种切纵流滚筒对接负压气流喂入装置
CN210220569U (zh) 一种连续式热风烘干系统
CN102825009B (zh) 一种用于干法分级的360度气流布风、布料机构
CN207132696U (zh) 一种批式循环谷物干燥机的烘干室
CN203518425U (zh) 一种侧吹布风板
CN104990368A (zh) 一种低硫烘片的流化床烘干线
CN109198701A (zh) 一种饲料冷却装置
CN201476593U (zh) 稳流冷却机
CN215122270U (zh) 一种组合式粮仓导风墙结构
CN219797715U (zh) 一种具有曲面导风板的平床式烘干机
CN215346793U (zh) 一种谷物的烘干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