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18299U - 版式包装体组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版式包装体组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18299U
CN211618299U CN201922181462.9U CN201922181462U CN211618299U CN 211618299 U CN211618299 U CN 211618299U CN 201922181462 U CN201922181462 U CN 201922181462U CN 211618299 U CN211618299 U CN 211618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cover plate
rack
transfer
dis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8146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纯军
黄正烈
张双印
邓博哲
王琪
徐庆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techo Wu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techo Wu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techo Wu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techo Wu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8146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18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18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182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ing Of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版式包装体组装装置。该版式包装体组装装置包括:机架上顺次设置有上料工位、放料工位、融熔工位和模切工位;上料机构用以将盖板和托盘从上料工位移载至放料工位处;放料机构用以将托盘内的待装体转移并放置于盖板的容置槽内;转移机构用以将装有待装体的盖板转移至融熔工位处;高周波融熔机构用以将基板盖设、并融合于装有待装体的盖板上;模切机构用于切除融合后的基板和盖板周侧的边料并压接出针齿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版式包装体的全自动封装,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且通过高周波融熔机构对盖板和基板进行融合,相对于传统的胶水粘接,更环保,组装也更方便更美观。

Description

版式包装体组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版式包装体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版式包装体一般常用来为如纪念币、纪念章、食品以及其他消费品来进行包装。版式包装体的包装有一种通用的包装体结构,这种包装体分为盖板和基板两个部分,其中盖板上设置有容纳待装物的容置槽,将盖板和基板对接在一起则构成完整的封装容器。版式包装体通常可以采用塑胶或纸板作为主要材质,被越来越多的厂家选用作为精品包装来送礼或收藏。但现有的版式包装体的组装主要通过人工进行组装,人工成本高,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版式包装体组装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版式包装体不能实现全自动化组装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版式包装体组装装置,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上顺次设置有上料工位、放料工位、融熔工位和模切工位;
上料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以将盖板和托盘从所述上料工位移载至所述放料工位处;
放料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放料工位处,用以将托盘内的待装体转移并放置于盖板的容置槽内;
转移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以将装有待装体的盖板转移至所述融熔工位处;
高周波融熔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融熔工位处,用以将基板盖设、并融合于装有待装体的盖板上;以及,
模切机构,设于所述模切工位,用于切除融合后的基板和盖板周侧的边料并压接出针齿线。
可选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
第一移载组件,包括沿所述机架的横向延伸设置的第一移载轨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移载轨道上的第一移载件,所述第一移载件具有沿所述第一移载轨道方向的活动行程和沿所述机架上下向的活动行程;
第二移载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移载轨道呈并行间隔设置的第二移载轨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移载轨道上的第二移载件,所述第二移载件具有沿所述第二移载轨道方向的活动行程和沿所述机架上下向的活动行程。
可选地,所述放料机构设置为蜘蛛机械手,所述蜘蛛机械手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放料工位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放料工位处还设置有第一检测机构,所述第一检测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检测机构用以对处于所述放料工位处的托盘内的待装体进行检测。
可选地,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全景相机,所述全景相机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放料工位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第一移载轨道和所述第二移载轨道的间隔之间具有移载间隙,所述移载间隙处设置有第二检测机构;
当所述放料机构和待装体处于所述移载间隙时,所述第二检测机构用以对所述放料机构上的待装体进行检测。
可选地,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高速相机,所述高速相机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上料工位的所述移载间隙。
可选地,所述转移机构包括:
吸风板,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吸风板具有沿所述机架的上下向的活动行程和沿所述机架的横向的活动行程;
吸风板驱动器,设于所述机架上、且连接所述吸风板。
可选地,所述吸风板上设有多个风孔,且所述吸风板的两端设有避位孔。
可选地,所述高周波融熔机构包括:
转盘,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融熔工位处,所述转盘上沿周向依次布设有整理工位、基板放置工位和融接工位;
定位组件,设于所述转盘上,所述定位组件上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穿设于所述吸风板的避位孔、以与盖板上的定位孔相配合以对盖板进行定位;以及,
两个电极板,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融接工位,用于夹持盖板和基板、以将盖板和基板融合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有上料机构、放料机构、转移机构、高周波融熔机构和模切机构,以将待装体进行封装,实现了版式包装体的全自动封装,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且通过高周波融熔机构对盖板和基板进行融合,相对于传统的胶水粘接,更环保,组装也更方便更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版式包装体组装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述第一移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述第一移载轨道和第一移载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所述第一放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所述第二移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所述第二移载轨道和第二移载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所述第二放料槽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所述吸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版式包装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所述电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61126641000003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61126641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异效果,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及附图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 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版式包装体的组装装置,图1至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版式包装体组装装置的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版式包装体组装装置100包括机架1、上料机构2、放料机构4、转移机构5、高周波融熔机构6和模切机构7,所述机架1上顺次设置有上料工位、放料工位、融熔工位和模切工位;所述上料机构2设于所述机架1上,用以将盖板300和托盘200从所述上料工位移载至所述放料工位处;所述放料机构4设于所述机架1上、且位于所述放料工位处,用以将托盘200内的待装体转移并放置于盖板300的容置槽301内;所述转移机构5设于所述机架1上,用以将装有待装体的盖板300转移至所述融熔工位处;所述高周波融熔机构6设于所述机架1上、且位于所述融熔工位处,用以将基板400盖设、并融合于装有待装体的盖板300上;所述模切机构7设于所述模切工位,用于切除融合后的基板400和盖板300周侧的边料并压接出针齿线;以通过上料、放料、转移、融熔和模切形成完整的版式包装体,以将待装体进行封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有上料机构2、放料机构4、转移机构5、高周波融熔机构6和模切机构7,以将待装体进行封装,实现了版式包装体的全自动封装,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且通过高周波融熔机构6对盖板300和基板400进行融合,相对于传统的胶水粘接,更环保,组装也更方便更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可参阅图3和图6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第一移载组件和第二移载组件,所述第一移载组件包括第一移载轨道211和第一移载件212,所述第一移载轨道211沿所述机架1横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移载件212设于所述第一移载轨道211上,且可沿所述第一移载轨道211滑动,且所述第一移载件212还具有沿所述机架上下向的活动行程,所述第一移载件212用于对盖板300进行上料转移,所述第二移载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移载轨道211呈并行间隔设置的第二移载轨道221、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移载轨道221上的第二移载件222,所述第二移载件222具有沿所述第二移载轨道221方向的活动行程和沿所述机架上下向的活动行程,所述第二移载件222用以对装有待装件的托盘200进行转移。
具体地,可参阅图3和图4,所述上料工位处还设置有第一放料槽213,该放料槽用于存放呈叠设的盖板300,所述第一放料槽213设于所述机架1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移载轨道211沿横向的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一放料槽213沿所述机架1上下向的两端呈敞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放料槽213的底部设有第一档块214和第一拔片215,所述第一档块214用以承接住处于最底端的盖板 300,所述第一拔片215用以承接住处于倒数第二位置处的盖板300,且所述第一档块214和所述第一拔片215均可伸缩活动,当所述第一移载件212位于所述第一放料槽213的正下方时,所述第一档块214伸出以抵接在最底端的盖板300底部,当所述第一移载件212向上移动至所述第一放料槽213的底部时,所述第一档块214收缩,所述第一拔片215伸出,以使处于最底端的盖板300下落至所述第一移载件212上,而同时所述第一拔片215则抵接在倒数第二块盖板300的底部,以使得每次落在所述第一移载件212上的盖板300只有一个。依此类推,以依次对所述第一放料槽213内的盖板300进行上炅。且所述第一档块214和所述第一拔片215可设置呈连动设置,当所述第一档块214伸出时,则所述第一拔片215收缩;当所述第一档块214收缩时,则所述第一拔片215伸出;所述第一档块214和所述第一拔片215的设置形式有多种,可通过气缸分别驱动;也可设置为机械连动,以通过齿轮、齿条的配合形式进行连动。设置方式较为简单,在此不作详述。
同样地,可参阅图6和图7,所述上料工位对应所述第二移载轨道221 处设置有第二放料槽223,所述第二放料槽223的底部同样设置有第二档块 224和第二拔片225,所述第二放料槽223用于容纳呈叠设的装有待装件的托盘200,基于与所述第一放料槽213同样的放料原理,在此不再对第二放料槽 223、第二档块224以及第二拔片225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重复说明。
当然所述第一移载件212和所述第二移载件222可呈一致设置,也可呈差异设置,以使所述第一移载件212和所述第二移载件222分别与盖板300 和托盘200的大小相适配。并且在所述第一移载件212和所述第二移载件222 沿所述机架1横向的两端均设有限位杆,以对落至所述第一移载件212或所述第二移载件222上的盖板300或托盘200进行限位,以使移载位置更准确。
将盖板300和托盘200移载至放料工位后,托盘200和盖板300分别在第一移载轨道211和所述第二移载轨道221上有所停留,从而在停留处通过放料机构4将托盘200上的待装体转移至盖板300的容置槽301内。具体地,所述放料机构4设置为蜘蛛机械手41,所述蜘蛛机械手41设于所述机架1上、且位于所述放料工位的上方,通过蜘蛛机械手41使得移动范围更广、且移动更灵活,可参阅图1,图示中通过虚拟圆以表示出所述蜘蛛机械手41的移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放料工位处还设置有第一检测机构31,所述第一检测机构31设于所述机架1上,且在托盘200和盖板300在所述放料工位停留的同时,所述第一检测机构31用以对处于所述放料工位处的托盘200内的待装体进行检测。
具体地,所述第一检测机构31包括全景相机,所述全景相机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且位于所述放料工位的上方,通过全景相机将托盘200进行拍摄,以获取托盘200上所有待装体的图片参数,在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控制器,将图片参数传输至控制器以进行比对,可以将托盘200划分成多个放置区域,以对每一区域进行坐标定位,从而检测托盘200上的所有位置的待装体是否有漏装,检测托盘200上的所有待装体的放置朝向是否正确。若检测结果显示合格,则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蜘蛛机构手进行依次拾取相对应位置处的待装体。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移载轨道211和所述第二移载轨道221的间隔之间具有移载间隙,所述移载间隙处设置有第二检测机构32,当所述放料机构 4和待装体处于所述移载间隙时,所述第二检测机构32用以对所述放料机构 4上的待装体进行检测。在所述第一检测机构31检测完成后,所述蜘蛛机械手41进行待装体的拾取,并将待装体从所述第一移载轨道211移载至所述第二移载轨道221上的盖板300上,在所述蜘蛛机械从所述第一移载轨道211 和所述第二移载轨道221的间隔间经过时,所述第二检测机构32对所述蜘蛛机构手上的待装体进行第二次检测。
具体地,所述第二检测机构32包括高速相机,所述高速相机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且位于所述上料工位的所述移载间隙,因所述蜘蛛机械手41的移动速度较快,因此,通过高速相机以抓取待装体的放置角度,以使得一盖板 300上的所有待装体的摆放角度均一致,以更整齐更美观。
装设有待装体的盖板300由所述第一移载件212继续沿所述第一移载轨道211移动,以将装设有待装体的盖板300转移至下一工位,在这一中间移载过程中,所述第一移载轨道211的上方设置有压板,以防止盖板300发生侧翻,且在所述中间移载过程中,所述第一移载轨道211的两侧还设有柔性导向结构,以对盖板300沿所述机架1纵向上进行限位,以保证盖板300的传送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移载轨道221的末端还设置有托盘回收组件 23,所述托盘回收组件23用以对取用完待装体的空盘进行回收。具体地,所述托盘回收组件23包括容料槽,所述容料槽沿所述机架1上下向的两端呈敞口设置,所述容料槽设于所述第二移载轨道221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二移载轨道221的末端,且所述容料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档块,所述第三档块与所述第一档块214和所述第二档块224的工作原理类似,所述第三档块抵接于处于容料槽最底端的空置托盘200的底部,当所述放料工位的托盘200上的待装件取用完毕后,所述第二移载件222将空盘移载至所述容料槽的下方,所述第二移载件222托起空盘沿所述机架1向上移动,以抵接于所述容料槽内的最底端的托盘200底部,所述第三档块收缩,以使所述容料槽中的托盘 200压接在所述第二移载件222上,所述第二移载件222继续沿所述机架1向上移动,以移动一块托盘200的厚度,所述第三档块伸出,以使得所述第三档块抵接住所述第二移载组件移载上来的空置托盘200的底部,依次类推,以进行空盘的回收。所述第二移载轨道221以形成有一往复路径,所述第二移载件222沿所述第二移载轨道221以进行往复运动,以不断的进行上料,以及空盘的回收,使生产效率更高。
所述第一移载轨道211的末端与所述融熔工位呈相对设置,通过所述转移机构5以将装设有待装体的盖板300转移至所述融熔工位处,具体地,所述转移机构5包括吸风板51和吸风板51驱动器,所述吸风板51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吸风板51具有沿所述机架1的上下向的活动行程和沿所述机架 1的横向的活动行程;所述吸风板51驱动器设于所述机架1上、且连接所述吸风板51,用以驱动所述吸风板51沿所述机架1上下向和横向活动,所述转移机构5转移盖板300的过程具体为:所述吸风板51向下移动以吸住盖板300,向上收缩,以将盖板300抬起以离开所述第一移载轨道211,所述吸风板51 再沿所述机架1横向移动,以移载至所述融熔工位处,向下移动,以将盖板 300放置于所述熔融工位的所述高周波融熔机构6上。
进一步地,可参阅图8,所述吸风板51上设有多个风孔511,通过开启真空泵,以将盖板300吸取,以免损坏盖板300,且多个所述风孔511呈对应盖板300没有设置容置槽301的区域设置,以免使待装体产生移动,且所述吸风板51的两端设有避位孔512,以用以与盖板300的工艺定位孔呈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可参阅图10,所述高周波融熔机构6包括转盘61、定位组件62和两个电极板63,所述转盘61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且位于所述融熔工位处,所述转盘61上沿周向依次布设有整理工位、基板400放置工位和融接工位;所述定位组件62设于所述转盘61上,所述定位组件62上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穿设于所述吸风板51的避位孔512、以与盖板300上的定位孔相配合以对盖板300进行定位;两个所述电极板63,分别为上电极板63和下电极板63,两个所述电极板63设于所述机架1上、且位于所述融接工位,用于夹持盖板300和基板400、以将盖板300和基板400融合成一体。当装设有待装体的盖板300移载至所述第一移载轨道211的末端时,所述定位组件62位于所述转盘61的整理工位,所述吸风板51将盖板300从所述第一移载轨道211的末端转移至所述整理工位处,所述转盘61转动,使所述定位组件62依次位于所述基板400上料工位和所述融接工位处。在所述融接工位处,所述上电极板63和所述下电极板63伸出,以呈夹持盖板300和基板 400设置,从而将盖板300和基板400融合在一起。所述高周波融熔机构6的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切机构7包括模切板和模切板驱动机构,所述模切板具有沿所述机架1上下向的活动行程,所述模切板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模切板,用以驱动所述模切板沿所述机架1上下向活动。所述模切板向下移动,以压接在处于所述模切工位的融合后的基板400侧,以切除掉融合后的盖板300和基板400周侧的工艺孔及边料,同时,所述模切板的中部设置有压线部,所述压线部以在基板400侧压接出针齿线,所述针齿线围设于各容置槽301 的周侧,以使每一容置槽301对应一个卡式包装,以使得在使用和售卖待装体时,便于拿取一块版式包装体中的一个卡式包装体进行使用,拿取更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版式包装体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上顺次设置有上料工位、放料工位、融熔工位和模切工位;
上料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以将盖板和托盘从所述上料工位移载至所述放料工位处;
放料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放料工位处,用以将托盘内的待装体转移并放置于盖板的容置槽内;
转移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以将装有待装体的盖板转移至所述融熔工位处;
高周波融熔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融熔工位处,用以将基板盖设、并融合于装有待装体的盖板上;以及,
模切机构,设于所述模切工位,用于切除融合后的基板和盖板周侧的边料并压接出针齿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版式包装体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
第一移载组件,包括沿所述机架的横向延伸设置的第一移载轨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移载轨道上的第一移载件,所述第一移载件具有沿所述第一移载轨道方向的活动行程和沿所述机架上下向的活动行程;
第二移载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移载轨道呈并行间隔设置的第二移载轨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移载轨道上的第二移载件,所述第二移载件具有沿所述第二移载轨道方向的活动行程和沿所述机架上下向的活动行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版式包装体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机构设置为蜘蛛机械手,所述蜘蛛机械手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放料工位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版式包装体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工位处还设置有第一检测机构,所述第一检测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检测机构用以对处于所述放料工位处的托盘内的待装体进行检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版式包装体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全景相机,所述全景相机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放料工位的上方。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版式包装体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载轨道和所述第二移载轨道的间隔之间具有移载间隙,所述移载间隙处设置有第二检测机构;
当所述放料机构和待装体处于所述移载间隙时,所述第二检测机构用以对所述放料机构上的待装体进行检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版式包装体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高速相机,所述高速相机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上料工位的所述移载间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版式包装体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包括:
吸风板,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吸风板具有沿所述机架的上下向的活动行程和沿所述机架的横向的活动行程;
吸风板驱动器,设于所述机架上、且连接所述吸风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版式包装体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板上设有多个风孔,且所述吸风板的两端设有避位孔。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版式包装体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周波融熔机构包括:
转盘,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融熔工位处,所述转盘上沿周向依次布设有整理工位、基板放置工位和融接工位;
定位组件,设于所述转盘上,所述定位组件上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穿设于所述吸风板的避位孔、以与盖板上的定位孔相配合以对盖板进行定位;以及,
两个电极板,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融接工位,用于夹持盖板和基板、以将盖板和基板融合成一体。
CN201922181462.9U 2019-12-06 2019-12-06 版式包装体组装装置 Active CN211618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81462.9U CN211618299U (zh) 2019-12-06 2019-12-06 版式包装体组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81462.9U CN211618299U (zh) 2019-12-06 2019-12-06 版式包装体组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18299U true CN211618299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28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81462.9U Active CN211618299U (zh) 2019-12-06 2019-12-06 版式包装体组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182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8719B (zh) 改进的包装机器
CN110697111B (zh) 一种玻瓶自动装托装箱设备及方法
KR101939565B1 (ko) 오토 트레이 패킹 시스템
CN111284768A (zh) 一种包装盒组装设备
CN108341103A (zh) 固态硬盘成品包装线
CN109927347A (zh) 一种包装盒自动围框成型工艺及设备
CN109451206A (zh) 一种双摄像头自动aa组装设备及其组装方法
US20220227512A1 (en) Packaging machine for packaging products in cartons and method for this
JP2017538601A (ja) V字型の支持体上への配置によって箱を形成する方法及び機械
CN211618299U (zh) 版式包装体组装装置
CN115320935A (zh) 包装设备和封箱方法
JPS6355031A (ja) 包装機械におけるブランク供給装置
CN107098021B (zh) 电池包装线
CN107490578A (zh) 半导体元件检查装置
CN116409502A (zh) 吸塑盒包装机
CN108928525B (zh) 用于手电筒的包装设备及包装工艺
WO200208350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lacing packages in an outer packaging
EP3969399A1 (en) Packaging machine for packaging products in cartons and method for this
CN212472562U (zh) 一种上料装置及包装盒自动贴附、折叠设备
CN216805907U (zh) 包装设备
CN215266355U (zh) 一种led固晶装置
CN110844213A (zh) 版式包装体的组装方法及组装装置
CN105643866B (zh) 一种sd卡上盖自动生产系统
CN109573126B (zh) 一种自动镜片包装机
CN114313506A (zh) 包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