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17417U - 一种双支点主动轮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支点主动轮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17417U
CN211617417U CN201922292036.2U CN201922292036U CN211617417U CN 211617417 U CN211617417 U CN 211617417U CN 201922292036 U CN201922292036 U CN 201922292036U CN 211617417 U CN211617417 U CN 211617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elastic rubber
rubber ring
hub frame
positioning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9203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归兵
余成
梁冬泰
李新民
王泽华
王仕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ha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Quanha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Quanha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Quanha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9203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17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17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17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支点主动轮组,属于主动轮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主动轮减震效果不好、容易卡死的问题。本双支点主动轮组包括至少两个驱动电机轮、主动轮固定板、第一轮毂架、第二轮毂架、第一缓冲组件与第二缓冲组件,通过设置双驱动电机轮,再利用第一轮毂架与第二轮毂架将两个驱动电机轮固定到主动轮固定板上,避免单个驱动电机轮容易卡死的情况的发生,同时在第一轮毂架与主动轮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橡胶圈,在第二轮毂架与主动轮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橡胶圈,利用弹性橡胶圈的弹性力,在第一轮毂架与第二轮毂架由于驱动电机轮发生碰撞时产生的震动幅度较小,本双支点主动轮组具有减震效果好、不容易卡死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双支点主动轮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主动轮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双支点主动轮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许多自动装置上都设置有驱动轮,利用驱动轮可以为装置提供前进的动力,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基本都是采用单驱动轮的方式进行驱动,在经过障碍物时,一旦该驱动轮被卡死,装置整体就无法继续运动,整体极易发生卡死状况,且驱动轮的减震效果不好,驱动轮的震动极易传递到整体装置上。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减震性能好、不易卡死的主动轮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考虑了前述问题而做出,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支点主动轮组,不易发生卡死情况,减震性能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支点主动轮组,包括:
至少两个驱动电机轮;
主动轮固定板,所述主动轮固定板下端两侧均设有连接板;
第一轮毂架与第二轮毂架,所述第一轮毂架与所述第二轮毂架一端均与所述驱动电机轮相接,所述第一轮毂架与所述第二轮毂架远离所述驱动电机轮的一端均固定在两块所述连接板之间;
第一缓冲组件与第二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一端与所述主动轮固定板下端面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轮毂架上端面相接,所述第二缓冲组件一端与所述主动轮固定板下端面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轮毂架上端面相接。
据上所述的一种双支点主动轮组,所述第一缓冲组件设置为第一弹性橡胶圈,所述第二缓冲组件设置为第二弹性橡胶圈。
据上所述的一种双支点主动轮组,所述第一轮毂架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轮毂架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主动轮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三定位槽与第四定位槽,所述第一弹性橡胶圈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槽中,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三定位槽中,所述第二弹性橡胶圈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槽中,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四定位槽中。
据上所述的一种双支点主动轮组,所述第一弹性橡胶圈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销与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一定位销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橡胶圈上端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定位槽槽底相接,所述第二定位销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橡胶圈下端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槽槽底相接。
据上所述的一种双支点主动轮组,所述第二弹性橡胶圈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定位销与第四定位销,所述第三定位销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橡胶圈上端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定位槽槽底相接,所述第四定位销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橡胶圈下端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槽槽底相接。
据上所述的一种双支点主动轮组,两块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主动轮固定板合围形成通槽,所述通槽设置有相对的第一槽口与第二槽口,所述第一轮毂架通过所述第一槽口固定在所述通槽内,所述第二轮毂架通过所述第二槽口固定在所述通槽内。
据上所述的一种双支点主动轮组,所述两块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轮毂架设置在所述通槽内的一端上设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二轮毂架设置在所述通槽内的一端上设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两端分别活动卡设在两块所述连接板的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旋转轴两端分别活动卡设在两块所述连接板的第二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主动轮组设置有两个驱动电机轮,且两个驱动电机轮相互独立,避免了一个驱动电机轮在受到不稳定因素时出现卡死熄火等隐患。
2、两个驱动电机轮分别通过第一轮毂架与第二轮毂架与主动轮固定板活动连接,则在其中一个驱动电机轮发生碰撞时,不会影响另外一个驱动电机轮,稳定性能更好。
3、第一轮毂架、第二轮毂架与主动轮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弹性橡胶圈,在驱动电机轮发生碰撞时,轮毂架相对于主动轮固定板发生上下位置变化,则弹性橡胶圈起到一个缓冲作用,缓冲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轮毂架与第二轮毂架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动轮固定板底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双支点主动轮组,包括:
至少两个驱动电机轮100,两个驱动电机轮100上均设置有驱动动力,即两个驱动电机轮100都能单独产生驱动力。
主动轮固定板200,主动轮固定板200下端两侧均设有连接板210,主动轮固定板200用于活动连接两个驱动电机轮100。
第一轮毂架300与第二轮毂架400,第一轮毂架300与第二轮毂架400一端均与驱动电机轮100相接,第一轮毂架300与第二轮毂架400远离驱动电机轮100的一端均固定在两块连接板210之间,第一轮毂架300与第二轮毂架400分别从两块连接板210两侧进入,并将两个驱动电机轮100间接单独固定在主动轮固定板200上,第一轮毂架300与第二轮毂架400独立连接,互不干扰。且由于第一轮毂架300与第二轮毂架400都是连接有两个驱动电机轮100,在第一轮毂架300上的驱动电机轮100卡死的时候,第二轮毂架400上的驱动电机轮100提供驱动力,可将第一轮毂架300上的驱动电机轮100带过去,反之亦然。
第一缓冲组件500与第二缓冲组件600,第一缓冲组件500一端与主动轮固定板200下端面相接,另一端与第一轮毂架300上端面相接,第二缓冲组件600一端与主动轮固定板200下端面相接,另一端与第二轮毂架400上端面相接,即在第一轮毂架300连接的驱动电机轮100受到碰撞时,第一轮毂架300向上运动,会压缩第一缓冲组件500,进而达到降低震动的效果,同时在第二轮毂架400连接的驱动电机轮100受到碰撞的时候,第二轮毂架400向上运动,压缩第二缓冲组件600,降低第二轮毂架400的震动,同时减小主动轮固定板200的震动。
第一缓冲组件500设置为第一弹性橡胶圈500,第二缓冲组件600设置为第二弹性橡胶圈600,弹性橡胶圈具有一定的弹性力,在发生震动时,弹性橡胶圈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在运行过程中,弹性橡胶圈又为轮毂架与主动轮固定板200之间提供一个弹性力,使得主动轮固定板200与轮毂架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第一轮毂架300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310,第二轮毂架400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410,主动轮固定板200上设置有第三定位槽220与第四定位槽230,第一弹性橡胶圈500一端设置在第一定位槽310中,另一端设置在第三定位槽220中,第二弹性橡胶圈600一端设置在第二定位槽410中,另一端设置在第四定位槽230中,通过第一定位槽310与第三定位槽220对第一弹性橡胶圈500进行初步定位,又通过第二定位槽410与第四定位槽230对第二弹性橡胶圈600进行定位。
第一弹性橡胶圈500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销510与第二定位销520,第一定位销510一端与第一弹性橡胶圈500上端相接,另一端与第三定位槽220槽底相接,第二定位销520一端与第一弹性橡胶圈500下端相接,另一端与第一定位槽310槽底相接,第一弹性橡胶圈500的上下端分别通过第一定位销510与第二定位销520固定在第三定位槽220与第一定位槽310中,可在第一定位槽310与第三定位槽220槽底设置定位孔,在安装时可将第一橡胶圈两端放入第一定位槽310与第三定位槽220中,再用第一定位销510与第二定位销520通过定位孔对第一橡胶圈进行固定,在需要拆卸维修时,也可以先将第一定位销510与第二定位销520取出。
第二弹性橡胶圈600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定位销610与第四定位销620,第三定位销610一端与第二弹性橡胶圈600上端相接,另一端与第四定位槽230槽底相接,第四定位销620一端与第二弹性橡胶圈600下端相接,另一端与第二定位槽410槽底相接,第二弹性橡胶圈600的安装方式以及拆卸方式与第一弹性橡胶圈500的安装方式以及拆卸方式相同。
两块连接板210与主动轮固定板200合围形成通槽240,通槽240设置有相对的第一槽口241与第二槽口242,第一轮毂架300通过第一槽口241固定在通槽240内,第二轮毂架400通过第二槽口242固定在通槽240内,第一轮毂架300与第二轮毂架400分别从两侧设置在通槽240内,起到双支点支撑的作用。
两块连接板210上均设置有第一通孔211与第二通孔212,第一轮毂架300设置在通槽240内的一端上设有第一旋转轴320,第二轮毂架400设置在通槽240内的一端上设有第二旋转轴420,第一旋转轴320两端分别活动卡设在两块连接板210的第一通孔211内,第二旋转轴420两端分别活动卡设在两块连接板210的第二通孔212内,即第一轮毂架300与第二轮毂架400在驱动电机轮100受到撞击分别可绕第一旋转轴320与第二旋转轴420进行旋转,则在旋转过程中就会压缩到第一弹性橡胶圈500与第二弹性橡胶圈600,进而达到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支点主动轮组,通过设置双驱动电机轮,再利用第一轮毂架与第二轮毂架将两个驱动电机轮固定到主动轮固定板上,在其中一个驱动电机轮卡死的情况下,另一个驱动电机轮也能提供驱动力,将卡死的驱动电机轮带过去,使得整体装置不易卡死,且第一轮毂架上驱动电机轮发生碰撞时不会影响到第二轮毂架,同时在第一轮毂架与主动轮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橡胶圈,在第二轮毂架与主动轮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橡胶圈,利用弹性橡胶圈的弹性力,在第一轮毂架与第二轮毂架由于驱动电机轮发生碰撞时产生的震动幅度较小。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所描述的实施例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思想。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双支点主动轮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驱动电机轮;
主动轮固定板,所述主动轮固定板下端两侧均设有连接板;
第一轮毂架与第二轮毂架,所述第一轮毂架与所述第二轮毂架一端均与所述驱动电机轮相接,所述第一轮毂架与所述第二轮毂架远离所述驱动电机轮的一端均固定在两块所述连接板之间;
第一缓冲组件与第二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一端与所述主动轮固定板下端面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轮毂架上端面相接,所述第二缓冲组件一端与所述主动轮固定板下端面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轮毂架上端面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支点主动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设置为第一弹性橡胶圈,所述第二缓冲组件设置为第二弹性橡胶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支点主动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毂架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轮毂架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主动轮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三定位槽与第四定位槽,所述第一弹性橡胶圈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槽中,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三定位槽中,所述第二弹性橡胶圈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槽中,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四定位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支点主动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橡胶圈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销与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一定位销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橡胶圈上端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定位槽槽底相接,所述第二定位销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橡胶圈下端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槽槽底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支点主动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橡胶圈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定位销与第四定位销,所述第三定位销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橡胶圈上端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定位槽槽底相接,所述第四定位销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橡胶圈下端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槽槽底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支点主动轮组,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主动轮固定板合围形成通槽,所述通槽设置有相对的第一槽口与第二槽口,所述第一轮毂架通过所述第一槽口固定在所述通槽内,所述第二轮毂架通过所述第二槽口固定在所述通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支点主动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轮毂架设置在所述通槽内的一端上设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二轮毂架设置在所述通槽内的一端上设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两端分别活动卡设在两块所述连接板的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旋转轴两端分别活动卡设在两块所述连接板的第二通孔内。
CN201922292036.2U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双支点主动轮组 Active CN211617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92036.2U CN211617417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双支点主动轮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92036.2U CN211617417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双支点主动轮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17417U true CN211617417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30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92036.2U Active CN211617417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双支点主动轮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17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94240B2 (en) Chassis for rail vehicles
CN110762055B (zh) 一种矿用隔爆型潜污水电泵的减震固定装置
CN201884533U (zh) 一种可调阻尼组合隔振器
CN211617417U (zh) 一种双支点主动轮组
CN102094924B (zh) 一种可调阻尼组合隔振器
CN104527658A (zh) 基于弹簧板的高速转向架牵引电机横向解耦弹性架悬机构
CN201627276U (zh) 高层建筑物减振避震装置
CN209037336U (zh) 拖泵
CN100411895C (zh) 钢缆弹簧式汽车后桥减振器
CN201318402Y (zh) 带锥形锁紧套轮胎式联轴器
CN217216259U (zh) 一种高振动量的微型振动马达
CN214146326U (zh) 一种挖掘机机械臂的连接用联轴器
CN209402323U (zh) 一种汽车电动机机架
CN211764789U (zh) 一种具有独立悬挂机构的全向移动平台
CN207346948U (zh) 一种电梯防震装置
CN209083944U (zh) 一种减速机安装结构
CN203847627U (zh) 高性能减震飞轮
CN206264791U (zh) 一种汽车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连接器
CN220956607U (zh) 一种双重减震机构及带有该双重减重机构的泵体
CN219823346U (zh) 一种电梯减振结构
CN220924115U (zh) 一种火车车轴连接件
CN220566329U (zh) 一种水泵减震射流装置
CN217582992U (zh) 减振系统连接件
CN109887720A (zh) 一种具备减震防护的大型变压器
CN213628656U (zh) 一种减震垫圈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5191 Jiang Shan Zhen Xia Shi Cun,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uanh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191 East 1st Road, Science Park, Jiangshan Town,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QUANHA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