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14324U - 一种用于编织管端部接头加工的数控车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编织管端部接头加工的数控车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14324U
CN211614324U CN202020123691.5U CN202020123691U CN211614324U CN 211614324 U CN211614324 U CN 211614324U CN 202020123691 U CN202020123691 U CN 202020123691U CN 211614324 U CN211614324 U CN 2116143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buffer
guide
auxiliary
hydraulic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236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ida Pip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ida Pip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ida Pip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ida Pip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2369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143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143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143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编织管端部接头加工的数控车床,包括机身、设于机身左部上表面的夹紧装置以及与夹紧装置相连接的驱动装置,机身右部上表面设有滑轨座,滑轨座上表面设有滑轨,滑轨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加工装置,滑轨右端设有与加工装置相连接的移动装置,所述机身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导向板,左右两侧导向板下部之间设有一位于机身下表面的支撑板;所述机身左右两侧侧壁设有若干呈纵向均匀分布的导向杆。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编织管端部接头加工的数控车床能够在机身出现震动时对震动力进行有效缓冲减震,保证设于机身上表面的夹紧装置、加工装置以及移动装置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加工精度,使加工质量得到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编织管端部接头加工的数控车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车床,特别是一种用于编织管端部接头加工的数控车床。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是一种用于产品加工的数控设备,而用于编织管端部接头加工的数控车床则是一种主要用于加工编织管端部接头的数控车床,当数控车床需要对编织管端部接头进行加工时,首先将其固定于数控车床上的夹紧装置上,紧接着移动装置便会对加工装置进行移动,使加工装置带着车刀靠近编织管端部接头,当车刀移动至实际所需的位置后,驱动装置便会带动夹紧装置进行旋转,从而实现编织管端部接头的旋转,实现车刀对编织管端部接头的加工,而驱动装置则采用电机,电机在运行时,则会不可避免的出现震动的情况,这股震动力则会直接传递至数控车床的机身上,当机身出现震动时,机身底面则会与地面不断碰撞并产生噪音,同时会造成地面的损坏,而在机身震动时,设于机身上表面的夹紧装置、加工装置以及移动装置皆会出现震动的情况,在夹紧装置、加工装置以及移动装置震动时对编织管端部接头进行加工极易导致加工精度出现偏差,无法保证加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编织管端部接头加工的数控车床,它能够在机身出现震动时对震动力进行有效缓冲减震,保证设于机身上表面的夹紧装置、加工装置以及移动装置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加工精度,使加工质量得到保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编织管端部接头加工的数控车床,包括机身、设于机身左部上表面的夹紧装置以及与夹紧装置相连接的驱动装置,机身右部上表面设有滑轨座,滑轨座上表面设有滑轨,滑轨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加工装置,滑轨右端设有与加工装置相连接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导向板,左右两侧导向板下部之间设有一位于机身下表面的支撑板;所述机身左右两侧侧壁设有若干呈纵向均匀分布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板上部设有若干与导向杆相匹配的腰型孔,导向杆位于腰型孔中部;所述导向杆一端端部设有与导向板外壁相贴合的限位板,限位板直径大于腰型孔宽度、腰型孔长度;所述支撑板下表面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辅助液压缸,支撑板下表面中心设有一主液压缸,主液压缸被辅助液压缸围合在内,主液压缸下表面、辅助液压缸下表面皆与导向板下表面齐平;所述支撑板设有与主液压缸位置相对应的主活动孔、与辅助液压缸位置相对应的辅助活动孔;所述辅助液压缸内设有一辅助活塞,辅助活塞上设有一辅助活塞杆,辅助活塞杆上端向上穿过辅助活动孔并连接于机身下表面;所述主液压缸内设有一主活塞,主活塞上设有一主活塞杆,主活塞杆上端向上穿过主活动孔并连接有与机身相匹配的第一缓冲装置;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缓冲装置。
所述第一缓冲装置包括设于机身左部上表面的左导震孔、设于机身中部上表面的中导震孔、设于机身右部上表面的右导震孔;所述机身上部内设有一导震腔室,导震腔室与左导震孔、中导震孔、右导震孔相贯通;所述导震腔室内设有一与其上侧内壁相贴合的导震板;所述左导震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左导震杆,中导震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中导震杆,右导震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右导震杆,左导震杆下端、中导震杆下端、右导震杆下端与导震板相连接;所述机身下表面中心设有一与主活动孔同轴的第一伸缩孔;所述第一伸缩孔通过第一缓冲孔与导震腔室相贯通,第一缓冲孔直径大于第一伸缩孔直径;所述主活塞杆上端通过第一伸缩孔穿入至第一缓冲孔内并设有与第一缓冲孔相匹配的第一缓冲板;所述第一缓冲板与导震板之间设有一导震球;所述导震球上端向上穿入至导震腔室内并与导震板下表面相贴合,导震球下端位于第一缓冲孔内并与第一缓冲板上表面相贴合。
所述第二缓冲装置包括设于支撑板上表面的缓冲柱,缓冲柱上端面与机身下表面之间具有缓冲间距;所述机身下表面设有与缓冲柱同轴的第二伸缩孔;所述机身内设有与第二伸缩孔相贯通的第二缓冲孔,第二缓冲孔直径大于第二伸缩孔直径;所述第二伸缩孔与第二缓冲孔之间形成一限位台阶,限位台阶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二缓冲板与第二缓冲孔上侧孔壁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第二伸缩孔呈上窄下宽状的圆台状。
所述辅助液压缸上表面设有与其内部空间相贯通的辅助穿孔,辅助穿孔与辅助活动孔同轴;所述辅助活塞与辅助液压缸上侧内壁相贴合;所述辅助活塞杆上端向上依次穿过辅助穿孔、辅助活动孔;所述主液压缸上表面设有与其内部空间相贯通的主穿孔,主穿孔与主活动孔同轴;所述主活塞与主液压缸上侧内壁相贴合;所述主活塞杆上端向上依次穿过主穿孔、主活动孔。
所述主液压缸下端与辅助液压缸下端之间通过第一座板相连接;所述辅助液压缸下端与导向板下端之间通过第二座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用于编织管端部接头加工的数控车床可将驱动装置传递至机身上的震动力分成两部分进行减震,一部分可通过主液压缸与第一缓冲装置配合进行缓冲减震,另一部分则可通过辅助液压缸进行缓冲减震,而第二缓冲装置能够对辅助液压缸进行有效辅助,进一步提高缓冲减震效果,从而最大程度上消除机身上的震动力,使机身不受震动力的影响,此时设于机身上表面的夹紧装置、加工装置以及移动装置便能够稳定的进行工作,从而保证被夹于夹紧装置上、同时被加工装置加工的编织管端部接头的稳定性,有效保证编织管端部接头的加工精度,从而使其加工质量得到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编织管端部接头加工的数控车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编织管端部接头加工的数控车床,包括机身1、设于机身1左部上表面的夹紧装置2以及与夹紧装置2相连接的驱动装置3,机身1右部上表面设有滑轨座4,滑轨座4上表面设有滑轨5,滑轨5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加工装置6,滑轨5右端设有与加工装置6相连接的移动装置7,所述机身1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导向板8,左右两侧导向板8下部之间设有一位于机身1下表面的支撑板9;所述机身1左右两侧侧壁设有若干呈纵向均匀分布的导向杆10;所述导向板8上部设有若干与导向杆10相匹配的腰型孔11,导向杆10位于腰型孔11中部;所述导向杆10一端端部设有与导向板8外壁相贴合的限位板12,限位板12直径大于腰型孔11宽度、腰型孔11长度;所述支撑板9下表面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辅助液压缸13,支撑板9下表面中心设有一主液压缸14,主液压缸14被辅助液压缸13围合在内,主液压缸14下表面、辅助液压缸13下表面皆与导向板8下表面齐平;所述支撑板9设有与主液压缸14位置相对应的主活动孔15、与辅助液压缸13位置相对应的辅助活动孔16;所述辅助液压缸13内设有一辅助活塞17,辅助活塞17上设有一辅助活塞杆18,辅助活塞杆18上端向上穿过辅助活动孔16并连接于机身1下表面;所述主液压缸14内设有一主活塞19,主活塞19上设有一主活塞杆20,主活塞杆20上端向上穿过主活动孔15并连接有与机身1相匹配的第一缓冲装置;所述支撑板9上表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缓冲装置。
所述第一缓冲装置包括设于机身1左部上表面的左导震孔21、设于机身1中部上表面的中导震孔22、设于机身1右部上表面的右导震孔23;所述机身1上部内设有一导震腔室24,导震腔室24与左导震孔21、中导震孔22、右导震孔23相贯通;所述导震腔室24内设有一与其上侧内壁相贴合的导震板25;所述左导震孔21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左导震杆26,中导震孔22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中导震杆27,右导震孔23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右导震杆28,左导震杆26下端、中导震杆27下端、右导震杆28下端与导震板25相连接;所述机身1下表面中心设有一与主活动孔15同轴的第一伸缩孔29;所述第一伸缩孔29通过第一缓冲孔30与导震腔室24相贯通,第一缓冲孔30直径大于第一伸缩孔29直径;所述主活塞杆20上端通过第一伸缩孔29穿入至第一缓冲孔30内并设有与第一缓冲孔30相匹配的第一缓冲板31;所述第一缓冲板31与导震板25之间设有一导震球32;所述导震球32上端向上穿入至导震腔室24内并与导震板25下表面相贴合,导震球32下端位于第一缓冲孔30内并与第一缓冲板31上表面相贴合。
所述第二缓冲装置包括设于支撑板9上表面的缓冲柱33,缓冲柱33上端面与机身1下表面之间具有缓冲间距;所述机身1下表面设有与缓冲柱33同轴的第二伸缩孔34;所述机身1内设有与第二伸缩孔34相贯通的第二缓冲孔35,第二缓冲孔35直径大于第二伸缩孔34直径;所述第二伸缩孔34与第二缓冲孔35之间形成一限位台阶36,限位台阶36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缓冲板37;所述第二缓冲板37与第二缓冲孔35上侧孔壁之间设有弹簧38;所述第二伸缩孔34呈上窄下宽状的圆台状。
所述辅助液压缸13上表面设有与其内部空间相贯通的辅助穿孔39,辅助穿孔39与辅助活动孔16同轴;所述辅助活塞17与辅助液压缸13上侧内壁相贴合;所述辅助活塞杆18上端向上依次穿过辅助穿孔39、辅助活动孔16;所述主液压缸14上表面设有与其内部空间相贯通的主穿孔40,主穿孔40与主活动孔15同轴;所述主活塞19与主液压缸14上侧内壁相贴合;所述主活塞杆20上端向上依次穿过主穿孔40、主活动孔15。
所述主液压缸14下端与辅助液压缸13下端之间通过第一座板41相连接;所述辅助液压缸13下端与导向板8下端之间通过第二座板42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当数控车床开始运行时,驱动装置的震动力便会传递至机身1,此时机身发生震动,当机身1震动时,机身1则会在导向杆10的导向下进行纵向震动,当机身1向下震动时,机身1则会带动辅助活塞杆18下移,从而通过辅助活塞杆18带动辅助活塞17下移,此时辅助液压缸13内的液压油则会受到辅助活塞17的挤压,辅助液压缸13内的油压随之升高,辅助液压缸13的液压油便会通过自身的油压对机身1上的震动力进行缓冲减震,使机身1上的一部分震动力得到消除。
当驱动装置3上的震动力传递至机身1上时,震动力首先传递至机身1上表面,此时一部分震动力向着机身1下表面传递,传递至机身1下表面的震动力则会被辅助液压缸13的液压油缓冲减震,另一部分震动力通过左导震孔21内壁传递至左导震杆26上、通过中导震孔22内壁传递中导震杆27上、通过右导震孔23内壁传递至右导震杆28上,紧接着通过左导震杆26、中导震杆27、右导震杆28传递至导震板25上,导震板25则会出现震动,当导震板25向下震动时,导震板25则会顺着导震腔室24的轨迹向着第一缓冲孔30方向移动,此时导震板25通过导震球32对第一缓冲板31向下挤压,当第一缓冲板31向下移动时,主活塞杆20随之下移并带动主活塞19下移,当主活塞19下移,主液压缸14内的液压油则会受到主活塞19的挤压,此刻主液压缸14内的油压随之上升,形成高压,主液压缸14的液压油则会通过自身的油压与导震板25上的震动力进行对抗,从而对导震板25上的震动力进行缓冲减震。
当机身1受震动力影响向下震动时,机身1下表面与缓冲柱33上端面之间的缓冲间距不断变小,当机身1向下震动至一定程度时,缓冲柱33上端则会通过第二伸缩孔34穿入至第二缓冲孔35并抵于第二缓冲板37下表面,随着机身1继续下移,第二缓冲板37则会向上压缩弹簧38,弹簧38被压缩时,弹簧38则会产生弹力,而这股弹力则会通过第二缓冲孔35上侧孔壁直接作用于机身1,对机身1上的震动力进行有效缓冲减震,进一步消除机身1上的震动力,而第二伸缩孔34呈上窄下宽的圆台状,因此第二伸缩孔34下端孔口远大于缓冲柱33的直径,缓冲柱33能够顺利插入至第二伸缩孔34内,有效避免由于机身1震动导致第二伸缩孔34偏心致使缓冲柱33难以顺利插入至第二伸缩孔34内的情况,第二伸缩孔34能够对缓冲柱33起到快速导向的效果。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可将驱动装置3传递至机身1上的震动力分成两部分进行减震,一部分可通过主液压缸14与第一缓冲装置配合进行缓冲减震,另一部分则可通过辅助液压缸13进行缓冲减震,而第二缓冲装置能够对辅助液压缸13进行有效辅助,进一步提高缓冲减震效果,从而最大程度上消除机身1上的震动力,使机身1不受震动力的影响,此时设于机身1上表面的夹紧装置2、加工装置6以及移动装置7便能够稳定的进行工作,从而保证被夹于夹紧装置2上、同时被加工装置6加工的编织管端部接头的稳定性,有效保证编织管端部接头的加工精度,从而使其加工质量得到保障。
主液压缸14下端与辅助液压缸13下端之间通过第一座板41相连接,辅助液压缸13下端与导向板8下端之间通过第二座板42相连接,第一座板41与第二座板42的存在能够有效分担导向板8、主液压缸14与辅助液压缸13所受到的压力,有效提高导向板8、主液压缸14与辅助液压缸13的承重能力,保证导向板8、主液压缸14与辅助液压缸13的使用寿命。

Claims (5)

1.一种用于编织管端部接头加工的数控车床,包括机身、设于机身左部上表面的夹紧装置以及与夹紧装置相连接的驱动装置,机身右部上表面设有滑轨座,滑轨座上表面设有滑轨,滑轨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加工装置,滑轨右端设有与加工装置相连接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导向板,左右两侧导向板下部之间设有一位于机身下表面的支撑板;所述机身左右两侧侧壁设有若干呈纵向均匀分布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板上部设有若干与导向杆相匹配的腰型孔,导向杆位于腰型孔中部;所述导向杆一端端部设有与导向板外壁相贴合的限位板,限位板直径大于腰型孔宽度、腰型孔长度;所述支撑板下表面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辅助液压缸,支撑板下表面中心设有一主液压缸,主液压缸被辅助液压缸围合在内,主液压缸下表面、辅助液压缸下表面皆与导向板下表面齐平;所述支撑板设有与主液压缸位置相对应的主活动孔、与辅助液压缸位置相对应的辅助活动孔;所述辅助液压缸内设有一辅助活塞,辅助活塞上设有一辅助活塞杆,辅助活塞杆上端向上穿过辅助活动孔并连接于机身下表面;所述主液压缸内设有一主活塞,主活塞上设有一主活塞杆,主活塞杆上端向上穿过主活动孔并连接有与机身相匹配的第一缓冲装置;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缓冲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编织管端部接头加工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装置包括设于机身左部上表面的左导震孔、设于机身中部上表面的中导震孔、设于机身右部上表面的右导震孔;所述机身上部内设有一导震腔室,导震腔室与左导震孔、中导震孔、右导震孔相贯通;所述导震腔室内设有一与其上侧内壁相贴合的导震板;所述左导震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左导震杆,中导震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中导震杆,右导震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右导震杆,左导震杆下端、中导震杆下端、右导震杆下端与导震板相连接;所述机身下表面中心设有一与主活动孔同轴的第一伸缩孔;所述第一伸缩孔通过第一缓冲孔与导震腔室相贯通,第一缓冲孔直径大于第一伸缩孔直径;所述主活塞杆上端通过第一伸缩孔穿入至第一缓冲孔内并设有与第一缓冲孔相匹配的第一缓冲板;所述第一缓冲板与导震板之间设有一导震球;所述导震球上端向上穿入至导震腔室内并与导震板下表面相贴合,导震球下端位于第一缓冲孔内并与第一缓冲板上表面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编织管端部接头加工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装置包括设于支撑板上表面的缓冲柱,缓冲柱上端面与机身下表面之间具有缓冲间距;所述机身下表面设有与缓冲柱同轴的第二伸缩孔;所述机身内设有与第二伸缩孔相贯通的第二缓冲孔,第二缓冲孔直径大于第二伸缩孔直径;所述第二伸缩孔与第二缓冲孔之间形成一限位台阶,限位台阶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二缓冲板与第二缓冲孔上侧孔壁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第二伸缩孔呈上窄下宽状的圆台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编织管端部接头加工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液压缸上表面设有与其内部空间相贯通的辅助穿孔,辅助穿孔与辅助活动孔同轴;所述辅助活塞与辅助液压缸上侧内壁相贴合;所述辅助活塞杆上端向上依次穿过辅助穿孔、辅助活动孔;所述主液压缸上表面设有与其内部空间相贯通的主穿孔,主穿孔与主活动孔同轴;所述主活塞与主液压缸上侧内壁相贴合;所述主活塞杆上端向上依次穿过主穿孔、主活动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编织管端部接头加工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液压缸下端与辅助液压缸下端之间通过第一座板相连接;所述辅助液压缸下端与导向板下端之间通过第二座板相连接。
CN202020123691.5U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用于编织管端部接头加工的数控车床 Active CN2116143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3691.5U CN211614324U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用于编织管端部接头加工的数控车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3691.5U CN211614324U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用于编织管端部接头加工的数控车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14324U true CN211614324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39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23691.5U Active CN211614324U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用于编织管端部接头加工的数控车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143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51786B (zh) 一种缓冲组件及钻孔加工机床
CN106041540A (zh) 一种包装流水线车床减震装置
CN211614324U (zh) 一种用于编织管端部接头加工的数控车床
CN212192526U (zh) 机械加工件平整加工装置
CN218555301U (zh) 一种高精度拉杆冲孔设备
CN107159933A (zh) 一种用于轴承生产的钻孔装置
CN208600973U (zh) 一种限位缓冲装置
CN203751724U (zh) 一种筒状工件壁上钻孔专用夹具
CN214292089U (zh) 一种方形管用钻孔夹具
CN104668678A (zh) 一种移动式线切割的方法及线切割机床
CN209781160U (zh) 一种减震性能良好的压缩机
CN220388803U (zh) 一种数控铣床防震颤装置
CN207043351U (zh) 一种数控机床上用于连接主轴与油缸的装置
CN211387007U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斜孔机
CN220944356U (zh) 一种高精度钻铣设备
CN106001612B (zh) 一种用于包装流水线的减震车床
CN217800506U (zh) 一种双主轴升降滑台数控机床
CN217530175U (zh) 一种车铣复合式数控机床
CN214291944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作台
CN214264656U (zh) 一种精密制造加工中心的稳定底座
CN215035362U (zh) 一种用于大型卧式车床的摇篮式托
CN213004105U (zh) 一种可移动减振数控车床
CN211588582U (zh) 一种金属钻孔加工装置
CN215699689U (zh)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减震基座
CN219944647U (zh) 一种用于自锁器生产的车床用减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