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09324U - 一种具有反光层的炒菜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反光层的炒菜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09324U
CN211609324U CN201921302275.5U CN201921302275U CN211609324U CN 211609324 U CN211609324 U CN 211609324U CN 201921302275 U CN201921302275 U CN 201921302275U CN 211609324 U CN211609324 U CN 2116093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layer
dish
heating plate
cook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022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王国海
张根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022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093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093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093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反光层的炒菜机,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一种炒菜机中的隔热罩反光效果差、热量利用率低的缺陷。炒菜机包括外壳、发热盘和内胆,所述外壳和发热盘之间设置隔热罩,所述隔热罩包括隔热层和反光层,所述反光层位于所述隔热层的内侧,所述反光层的反光面朝向所述发热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反光层的炒菜机,由于隔热罩上设置反光层,能够较充分地将发热盘的热辐射反射回发热盘上,以充分利用热辐射,提高热量的利用率,降低炒菜机的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反光层的炒菜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反光层的炒菜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炒菜机包括外壳、隔热罩、发热盘和内胆,隔热罩设置在外壳和发热盘之间,发热盘位于隔热罩和内胆之间,发热盘具有容置腔,内胆嵌在容置腔中,发热盘上设置加热管,加热管通电后产生热量传递给发热盘,再由发热盘对内胆进行加热,隔热罩能够减少发热盘热量向外界流失,提高热量的利用率,降低能量浪费,节约资源。
现有的隔热罩大都采用不锈钢真空罩,不锈钢真空罩较重,在倾斜时容易发生偏移,不容易保持同轴,其加工要求和装配要求较高,产生的成本也相应较高。且不锈钢真空罩不能一次冲压成型,需要焊接,焊接就容易出现壁厚不均的情况,高温下容易变形、进气,真空寿命短。如果隔热罩采用硅酸铝材料制成,硅酸铝成型后其表面粗糙且容易掉粉,反光效果差,对热量的利用不够充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反光层的炒菜机,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一种炒菜机中的隔热罩反光效果差、热量利用率低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反光层的炒菜机,包括外壳、发热盘和内胆,所述外壳和发热盘之间设置隔热罩,所述隔热罩包括隔热层和反光层,所述反光层位于所述隔热层的内侧,所述反光层的反光面朝向所述发热盘,所述发热盘和所述内胆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设置能够驱动所述发热盘和内胆同时转动的驱动装置。反光层能够将发热盘的较多的热辐射反射到发热盘上,以充分利用热辐射,提高热量的利用率,降低炒菜机的能耗;隔热层较高的耐温性能够减少隔热层在炒菜高温下变形的可能性,提高隔热的稳定性,同时保证了反光层表面的规则性,保证反光性能的保持;较大的孔隙率能够保证隔热层的隔热性能。
优选的,所述反光层为铝箔膜,所述铝箔膜粘接或铆接在所述隔热层上。铝箔膜具有反光性能好,安装方便。
优选的,所述反光层为反光漆,所述反光漆附着在所述隔热层上。反光漆附着能力强,相对于反光贴膜,能够更好的适应粗糙的隔热层表面。
优选的,所述反光层为板片结构,所述板片结构呈圆筒状,所述板片结构的上端缘具有向外侧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搭接在所述隔热层的上端面。板片结构不易发生变形,保持反光效果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由陶瓷纤维制成。陶瓷纤维是一种纤维状轻质耐火材料,具有重量轻、耐高温、热稳定性好、导热率低、比热小及耐机械震动等优点。
优选的,所述隔热罩的外侧设置壳体,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第一连轴器,所述第一连轴器连接第二连轴器,所述第二连轴器和所述发热盘连接。这样电机能够驱动发热盘转动,从而带动内胆转动。
优选的,所述发热盘上设置侧发热管和底发热管,所述侧发热管位于所述发热盘侧壁的中部,所述底发热管位于所述发热盘底壁的外缘部,所述侧发热管和所述底发热管均呈环形。这样发热盘的底部和侧部都能够发热,使得炒菜加热更加均匀。
优选的,所述发热盘上端部的内侧壁和所述隔热罩上端部的外侧壁之间的间距为0.5-2mm。
优选的,所述发热盘的侧壁自上而下向内侧倾斜,其倾斜角度大于隔热罩的侧壁的倾斜角度。这样隔热罩能够更多地将热辐射向发热盘的下端部反射,和食物通常位于内胆的下端部对应,更加充分利用热量。
优选的,所述炒菜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两根立柱,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两根所述立柱上,所述立柱或底座上设置电机,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壳体摆动。这样配合内胆的旋转,能够实现炒菜机的自动翻炒,也便于实现自动倒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反光层的炒菜机,由于隔热罩上设置反光层,能够较充分地将发热盘的热辐射反射回发热盘上,以充分利用热辐射,提高热量的利用率,降低炒菜机的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炒菜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
图3为图2中局部B的放大图。
附图标注说明:100、外壳;200、壳体;300、隔热罩;310、隔热层;320、反光层;400、发热盘;410、侧发热管;420、底发热管;500、内胆;600、底座;610、菜盘区;700、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炒菜机,如图1-3所示,包括外壳100、壳体200、隔热罩300、发热盘400和内胆500,外壳100、壳体 200、隔热罩300、发热盘400和内胆500由外而内依次设置,即壳体200设置在外壳100内,隔热罩300设置在壳体200内,发热盘400设置在隔热罩300内,内胆500设置在发热盘400内。
外壳100包住其内的各个零部件,起到装饰作用,使得炒菜机外形具有整体性和美观性,且能够阻挡油烟等异物进入外壳 100内,保护外壳100内的各个零部件。
发热盘400上设置发热管,发热管通电后能够产生热量,热量传递给发热盘400后使得发热盘400发热,从而对发热盘400 内的内胆500进行加热,从而对内胆500中的食物加热烹饪。
如图2-3所示,隔热罩300位于壳体200和发热盘400之间,即位于外壳100和发热盘400之间。隔热罩300能够阻挡发热盘 400产生的热量向外辐射,使得热量不容易流失,减少炒菜时的能源损耗,同时可以避免外壳100和壳体200温度过高,以免烫伤用户,也使得外壳100和壳体200可以采用耐温性较差的材料制成,降低材料成本,增加材料可选择的范围。
如图3所示,隔热罩300包括隔热层310和反光层320,反光层320位于隔热层310的内侧。隔热层310为热的不良导体,能够减缓热量向外传导的速度,从而达到隔热目的。本实施例的隔热层310采用多孔材料,利用材料本身所含的孔隙隔热,因为孔隙内的空气或惰性气体的导热系数很低,能够起到较好的隔热作用,同时多孔材料能够降低隔热层310的整体密度,有利于炒菜机的轻量化。多孔材料包括泡沫材料、纤维材料,本实施例采用的多孔材料为孔隙率不小于50%的陶瓷纤维,陶瓷纤维又称硅酸铝纤维,具有重量轻、耐高温、热稳定性好、导热率低、比热小及耐机械震动等优点,且不具有毒性,能够较好的适用于炒菜机的隔热。孔隙率不小于50%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孔隙率越大,隔热效果越好,一般而言,多孔陶瓷纤维的孔隙率可以达到90%以上,由此产生较好的隔热效果。可以理解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孔隙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为50%、60%、70%、80%、 90%的隔热材料作为隔热层,90%以上孔隙率能够较好地兼顾隔热层310的隔热效果。隔热层310的耐温温度不小于250℃便能够适应炒菜机的温度,而陶瓷纤维的耐温温度可以达到1000℃以上,能够完全满足炒菜机对隔热层310的温度要求,这样能够保证隔热层310在炒菜温度下不会发生变形及老化,提高隔热层310 隔热的稳定性和寿命,同时能够保证与隔热层310内表面对应设置的反光层320表面的规则性,保证反光性能的保持。
如图3所示,反光层320的反光面朝向发热盘400,反光层 320采用具有很高的反射系数的材料制成,能够将发热盘400辐射到反光层320的热量反射会发热盘400,从而实现热量的循环利用,减少热量向隔热层310传递,进一步降低隔热罩300的隔热效果,降低炒菜机炒菜能耗,节约能源。
反光层320可以是金、银、镍、铝箔膜等金属箔膜,金属箔膜通常采用成本较低的铝箔膜,铝箔膜可以粘接或铆接在隔热层 310上。反光层320也可以是镀金属的薄膜。反光层320还可以是反光漆,反光漆附着在隔热层310上,反光漆附着能力强,相对于反光贴膜,能够更好的适应粗糙的隔热层310表面。本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反光层320为板片结构,板片结构不易发生变形,保持反光效果的稳定性。板片结构呈圆筒状,与隔热层 310内壁形状相适配,圆筒状的反光层320与圆筒状的发热盘400 以及圆筒状的内胆500对应,能够全方位地反射发热盘400辐射出来的热量。板片结构可以采用铝片或铝板制成。
板片结构的反光层320可以粘接、铆接、卡接或螺钉连接在隔热层310上。本实施例中,板片结构的上端缘具有向外侧延伸的连接部,连接部搭接在隔热层310的上端面,这样便于隔热层 310和反光层320之间的拆装,也便于单独更换隔热层310或反光层320。
发热盘400和内胆500可以通过卡接结构固定连接,内胆也可以直接放置在发热盘内,外壳100内设置能够驱动发热盘400、内胆500和隔热罩300同时转动的驱动装置。相对于内胆500独立于发热盘400转动的方案,发热盘400和内胆500同时转动能够使得内胆500能快速受热,使得热源能持续的通过热传导的方式而不是热辐射的方式对内胆进行加热,发热盘400的热效率高,这种加热方式对于不能用于IH加热的内胆500材质而言,实验证明,热传导效率最好,因此,能够满足炒菜过程中一些烹饪场景的高温需求,如爆炒、红烧、干煸等多种高温烹饪场景;同时,同步回转的隔热罩300能够紧密的将发热盘400包围,使得发热盘400与隔热罩300之间形成密闭的蓄热腔,从而保证了隔热效果,进而提高了发热盘400加热方式的热效率;一般而言,IH的加热方式热效率最好,发热管加热方式热效率较差,通过将发热盘400 设置成包括底部和侧部的桶状,包裹住内胆500,并随内胆500 同步旋转,能够使得内胆500全面受热,且主要以热传导的方式进行加热,同步旋转的隔热罩300为了形成密闭的蓄热腔,为适配桶状发热盘400,成型往往更为困难,采用陶瓷纤维作为隔热罩300,成型容易,能在桶状发热盘400外形成蓄热腔。此外,如果内胆500独立于发热盘400转动,就需要在内胆500底部设置连轴器,连轴器位于内胆500和发热盘400之间,这样会降低发热盘400向内胆500传热的效率。发热盘400和内胆500同时转动能够减少发热盘400和内胆500之间的传动件,提高两者之间的传热效率。
如图2所示,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200上的电机,电机连接有第一连轴器,第一连轴器连接第二连轴器,第二连轴器和发热盘400连接。这样电机通电转动时,其带动第一连轴器转动,第一连轴器带动第二连轴器转动,第二连轴器带动发热盘400转动,发热盘400带动内胆500转动,最终实现电机带动内胆500 转动。第二连轴器400的下端面上具有向下凸起的支撑脚,支撑脚上具有螺钉孔,隔热罩300具有底壁,底壁上具有和支撑脚对应的通孔,支撑脚嵌在通孔中,第一连轴器设置在隔热罩300的下方,支撑脚通过螺钉和第一连轴器固定连接。
反光层320的连接部的外端缘具有向下弯折的卡扣,隔热层 310上端的外侧壁上具有避让槽,卡扣嵌在避让槽中,这样反光层和隔热层之间形成较为稳定的可拆卸固定连接,避免两者之间发生相对旋转。
发热盘400的上端部具有向外侧延伸的安装部,安装部上具有开口朝下的安装槽,隔热罩300的上端嵌在安装槽内,这样隔热罩300能够和发热盘400形成更加紧密的连接,增加连接面和弯折性,提高两者这件的气密性,提高隔热效果。安装部的下端面具有向下凸起的限位部,限位部和卡扣共同嵌在避让槽中,这样能够保证发热盘400、反光层320、隔热层310三者之间不会发生相对旋转,避免相对旋转而降低气密性。
壳体200可以相对外壳100摆动,摆动过程可以使得内胆500 倾斜,配合内胆500的转动,实现翻炒内胆500中食物的目的。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壳体200和外壳100相互固定,不发生相对摆动,具体来说,炒菜机包括底座600,底座600上设置两根立柱700,壳体200的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两根立柱700 上,立柱700或底座600上设置电机,该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壳体200,电机能够驱动壳体200摆动,外壳100、隔热罩300、发热盘400、内胆500也随之摆动。这样配合内胆500的旋转,能够实现炒菜机的自动翻炒。也便于实现自动倒菜。
如图1所示,底座600的前端部的上表面具有菜盘区610,即图1所示的下端部具有菜盘区610,菜盘区610用于放置菜盘,包括外壳100、壳体200、隔热罩300、发热盘400、内胆500在内的锅体组件设置在底座600偏向后端部的位置,菜盘区610和锅体组件具有部分交叠,当锅体组件摆动超过90°时,内胆500 的开口开始向下倾斜,内胆500中的食物就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被倒入放置在菜盘区610上的菜盘上,实现自动倒菜功能。菜盘区610和锅体组件的交叠能够避免食物倒到菜盘外。应用时,炒菜机的后端部朝向厨师,前端部朝向顾客,这样方便厨师将准备好的食物材料放置到内胆500中,有炒菜机自动翻炒食物,带食物烹饪完成后,控制炒菜机将食物自动倒入菜盘中供顾客食用,可以理解的,也可以通过手动方式进行倒菜。
可以单独在发热盘400的底部设置发热管。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发热盘400上设置侧发热管410和底发热管420,侧发热管位于发热盘400侧部的中部,底发热管420位于发热盘400 底部的外缘部,侧发热管410和底发热管420均呈环形。这样发热盘400的底部和侧部都能够发热,使得炒菜加热更加均匀。
发热盘上端部的内侧壁和隔热罩300上端部的外侧壁之间的间距为0.5-2mm,如图2所示,间距可以自上而下逐渐减小,例如上端间距为1.3mm,下端间距为0.7mm。发热盘的侧壁自上而下向内侧倾斜,其倾斜角度大于隔热罩300的侧壁的倾斜角度。这样隔热罩300能够更多地将热辐射向发热盘的下端部反射,和食物通常位于内胆500的下端部对应,更加充分利用热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虽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任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反光层的炒菜机,包括外壳、发热盘和内胆,所述外壳和发热盘之间设置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包括隔热层和反光层,所述反光层位于所述隔热层的内侧,所述反光层的反光面朝向所述发热盘,所述发热盘和所述内胆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设置能够驱动所述发热盘和内胆同时转动的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反光层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为铝箔膜,所述铝箔膜粘接或铆接在所述隔热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反光层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为反光漆,所述反光漆附着在所述隔热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反光层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为板片结构,所述板片结构呈圆筒状,所述板片结构的上端缘具有向外侧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搭接在所述隔热层的上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反光层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的耐温温度不小于250℃,孔隙率不小于50%;或所述隔热层由陶瓷纤维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反光层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的外侧设置壳体,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第一连轴器,所述第一连轴器连接第二连轴器,所述第二连轴器和所述发热盘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反光层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上设置侧发热管和底发热管,所述侧发热管位于所述发热盘侧壁的中部,所述底发热管位于所述发热盘底壁的外缘部,所述侧发热管和所述底发热管均呈环形。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反光层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上端部的内侧壁和所述隔热罩上端部的外侧壁之间的间距为0.5-2mm。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反光层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的侧壁自上而下向内侧倾斜,其倾斜角度大于隔热罩的侧壁的倾斜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反光层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菜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两根立柱,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两根所述立柱上,所述立柱或底座上设置电机,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壳体摆动。
CN201921302275.5U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具有反光层的炒菜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093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2275.5U CN211609324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具有反光层的炒菜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2275.5U CN211609324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具有反光层的炒菜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09324U true CN211609324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17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0227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09324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具有反光层的炒菜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0932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4898A (zh) * 2021-01-27 2022-07-29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紧凑的空气炸锅
WO2023082388A1 (zh) * 2021-11-10 2023-05-19 深圳市微厨科技有限公司 炒菜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4898A (zh) * 2021-01-27 2022-07-29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紧凑的空气炸锅
CN114794898B (zh) * 2021-01-27 2024-04-09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紧凑的空气炸锅
WO2023082388A1 (zh) * 2021-11-10 2023-05-19 深圳市微厨科技有限公司 炒菜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09324U (zh) 一种具有反光层的炒菜机
CN209863297U (zh) 一种立体加热多功能烹调锅
CN211632779U (zh) 一种用于制备煲仔饭的均匀加热器
WO2006086926A1 (fr) Grille-pain
CN102625499B (zh) 具有反射功能的烧烤管及微波炉
CN210810594U (zh) 一种按压式全翻盖宴会餐炉
CN207461924U (zh) 烹饪器具
CN203280225U (zh) 光波加热电饭煲
CN218651361U (zh) 烹饪器具
CN208113006U (zh) 多士炉及易清洁的安全发热装置
CN216675100U (zh) 一种餐桌结构
CN211242926U (zh) 电路板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6930342U (zh) 一种定向导热发热盘
CN105030038A (zh) 烹饪设备
CN217565784U (zh) 电饼铛
CN217785245U (zh) 聚能锅架及灶具
CN220384867U (zh) 一种保温效果好的电煮锅
WO2021208058A1 (zh) 一种发热灶
CN108449816A (zh) 多士炉及易清洁的安全发热装置
CN213777890U (zh) 一种多用途取暖炉
CN211128268U (zh) 一种具有烧烤功能的微波炉
CN215336632U (zh) 一种火炉取暖提高热效率的装置
CN213362563U (zh) 高效聚能罩
CN114680663B (zh) 煎烤机
CN218852504U (zh) 一种能识别锅具的多功能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