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90091U - 一种折叠取物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取物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90091U
CN211590091U CN202020140761.8U CN202020140761U CN211590091U CN 211590091 U CN211590091 U CN 211590091U CN 202020140761 U CN202020140761 U CN 202020140761U CN 211590091 U CN211590091 U CN 211590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rod body
chuck
arm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Ceas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4076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任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per High Enterpris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per High Enterpris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7257869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11590091(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per High Enterprises Ltd filed Critical Super High Enterprises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4076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90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90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90091U/zh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持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折叠取物夹,包括操作柄、杆体、夹持部和传动组件,所述杆体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活动连接在第二杆体上且第一杆体能够相对第二杆体实现翻转,所述操作柄上铰接有操作部,所述夹持部包括夹头和铰接在夹头上的夹爪,所述夹头设置在第一杆体的前端,所述操作柄设置在第二杆体的后端,所述操作部驱动传动组件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夹爪动作实现对物体的夹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折叠取物夹,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方便实现对杆体的折叠,便于携带,操作便捷,提高了环卫工人夹取垃圾过程中使用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取物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取物夹。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环卫工人采用的夹取地面垃圾的夹持装置存在多种设计,垃圾夹主要是为了解决环卫工人拾取垃圾存在不便的问题,目前市面上的垃圾夹由于杆体均为固定长度,当使用完成之后,不能实现折叠效果,存在的问题是不方便携带,现有设计中虽然有能够自动调节杆体长度的垃圾夹,但采用的调节方式为伸缩杆的调节结构,需要整体调节伸缩杆的长度,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取物夹,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方便实现对杆体的折叠,便于携带,操作便捷,提高了环卫工人夹取垃圾过程中使用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折叠取物夹,包括操作柄、杆体、夹持部和传动组件,所述杆体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活动连接在第二杆体上且第一杆体能够相对第二杆体实现翻转,所述操作柄上铰接有操作部,所述夹持部包括夹头和铰接在夹头上的夹爪,所述夹头设置在第一杆体的前端,所述操作柄设置在第二杆体的后端,所述操作部驱动传动组件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夹爪动作实现对物体的夹取。
由于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活动连接,第一杆体能够相对第二杆体实现翻转,也即是具有折叠效果,当不需要使用时,则第一杆体相对第二杆体翻转折叠之后整体快速缩短了杆体的长度,方便携带;当需要使用时,则反向操作使得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轴线共线,则杆体整体处于伸长状态,夹取物体时,则仅需按压操作部,操作部驱动传动组件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夹爪动作从而实现对物体的夹取。本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方便实现对杆体的折叠,便于携带,操作便捷,提高了环卫工人夹取垃圾过程中使用的便捷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杆体相对第二杆体转动的转动轴线与第二杆体的轴线垂直。
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通过销轴实现转动连接,销轴的转动轴线与杆体的轴线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设有用于锁定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保持直线状态的卡扣结构。
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杆体上的第一扣合件和设置在第二杆体上的第二扣合件,所述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相互扣合。
具体的,所述第一杆体上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杆体上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第一扣合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第二扣合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通过销轴实现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拉头、拉绳、复位弹簧、定滑轮和连动臂,所述夹头为壳体结构,所述拉头和复位弹簧均设置在夹头内,所述夹爪有两个且对称铰接设置在夹头上,所述夹头的驱动端与拉头连接,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均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拉绳位于空心管状结构内且拉绳的一端与拉头连接,拉绳的另一端绕过设置在操作柄上的定滑轮之后与连动臂连接,所述连动臂包括驱动部和拉动部,所述操作部与驱动部抵接,所述拉绳与拉动部连接,所述拉动部与操作柄的内壁抵接,按压操作部连动臂摆动实现对拉绳的拉动。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为套管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固定套设在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上。所述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相对的端部均为封闭端,所述封闭端上设有端壁条形孔,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管壁上设有与端壁条形孔连通的侧壁条形孔,所述端壁条形孔的内端位于杆体的轴线上。
所述拉绳自第一杆体上的端壁条形孔穿出并自第二杆体的端壁条形孔伸入至第二杆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拉绳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拉头抵接,另一端与夹头的内壁抵接。
复位弹簧的设置,在按压操作部带动拉绳向后拉则拉绳拉动拉头沿着夹头的内壁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拉头与夹头的内壁滑动连接,具体的,夹头内设有限位槽,拉绳拉动过程中拉头沿着限位槽滑动,拉头移动过程中,驱动夹爪的驱动端,由于两个夹爪对称铰接在夹头上,则拉头同时拉动夹爪的驱动端的同时夹爪的夹持端则实现对物体的夹持。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对拉绳的拉动,所述连动臂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的上端与操作柄铰接于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一臂的下端与第二臂的上端铰接于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二铰接点为驱动部,所述第二臂的下端为拉动部。
进一步的,为了简化结构设计,所述操作部和操作柄铰接在定滑轮的安装位置。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对操作部的按压驱动,所述操作部和操作柄均为壳体结构,所述操作部相对操作柄转动之后内收至操作柄内,所述操作部的内部空间与操作柄的内部空间形成安装腔,所述连动臂位于安装腔内,所述驱动部与操作部的内壁抵接,所述拉动部与操作柄的内壁抵接。
进一步的,为了保持杆体折叠状态的稳定性,所述第二杆体上设有用于卡接翻转之后的第一杆体的卡环。
第二杆体上沿着第二杆体的长度方向对称设有滑槽,所述卡环包括卡接在滑槽上的卡接部和用于卡接第一杆体的卡扣部,卡环在第二杆体上的位置可以调节,在使用状态下,卡环还可以卡接照明装置,比如小型手电筒,方便实现在夜间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卡扣部和卡接部均为弧形抱箍结构,所述卡扣部具有两个且两个卡扣部对称设置在卡接部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夹头转动套设在第一杆体的端部,所述夹头与第一杆体的端部之间设有实现对夹头调整角度定位的角度定位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夹头可以沿着第一杆体的端部转动,具体的,夹头与第一杆体的端部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一端与夹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的另一端与第一杆体套接,所述第一杆体的内侧壁上沿着第一杆体的长度方向对称设有两条条形凸起,所述连接套内部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连接套之间形成环形腔,所述环形腔的底部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半径大于导向柱且小于第一杆体的内径,所述环形凸台上周向均匀设有四个弧形槽,两条条形凸起位于相应的弧形槽内。
所述第一杆体的端部与连接套的端壁抵接,所述导向柱上设有贯穿导向柱的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与连接套的轴线一致。
所述通孔内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伸出通孔的一端与拉绳连接,所述连杆伸出通孔的另一端与拉头连接,所述拉头与连接套的端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连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活动连接,第一杆体能够相对第二杆体实现翻转,也即是具有折叠效果,当不需要使用时,则第一杆体相对第二杆体翻转折叠之后整体快速缩短了杆体的长度,方便携带;当需要使用时,则反向操作使得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轴线共线,则杆体整体处于伸长状态,夹取物体时,则仅需按压操作部,操作部驱动传动组件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夹爪动作从而实现对物体的夹取。本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方便实现对杆体的折叠,便于携带,操作便捷,提高了环卫工人夹取垃圾过程中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的爆炸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套的后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夹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C处的放大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操作柄1;第一杆体2;第二杆体3;操作部4;夹头5;夹爪6;第一扣合件7;第二扣合件8;第一连接件9;第二连接件10;拉头11;拉绳12;复位弹簧13;定滑轮14;封闭端15;端壁条形孔16;侧壁条形孔17;限位槽18;第一臂19;第二臂20;第一铰接点21;第二铰接点22;卡环23;卡接部23.1;卡扣部23.2;卡接凸起23.3;滑槽24;端头25;条形凸起26;导向柱27;环形腔28;环形凸台29;弧形槽30;通孔31;连杆32;限位板33;端板34;夹持垫片35;连接套36;拉动部37;限位挡片38;卡接槽39;安装槽40;挂接环4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取物夹,包括操作柄1、杆体、夹持部和传动组件,杆体包括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第一杆体2活动连接在第二杆体3上且第一杆体2能够相对第二杆体3实现翻转,操作柄1上铰接有操作部4,夹持部包括夹头5和铰接在夹头5上的夹爪6,夹头5设置在第一杆体2的前端,操作柄1设置在第二杆体3的后端,操作部4驱动传动组件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夹爪6动作实现对物体的夹取。
由于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之间活动连接,第一杆体2能够相对第二杆体3实现翻转,也即是具有折叠效果,当不需要使用时,则第一杆体2相对第二杆体3翻转折叠之后整体快速缩短了杆体的长度,方便携带;当需要使用时,则反向操作使得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的轴线共线,则杆体整体处于伸长状态,夹取物体时,则仅需按压操作部4,操作部4驱动传动组件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夹爪6动作从而实现对物体的夹取。本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方便实现对杆体的折叠,便于携带,操作便捷,提高了环卫工人夹取垃圾过程中使用的便捷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之间转动连接,第一杆体2相对第二杆体3转动的转动轴线与第二杆体3的轴线垂直。
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之间通过销轴实现转动连接,销轴的转动轴线与杆体的轴线垂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之间设有用于锁定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保持直线状态的卡扣结构。
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杆体2上的第一扣合件7和设置在第二杆体3上的第二扣合件8,第一扣合件7和第二扣合件8相互扣合。
具体的,第一杆体2上设有第一连接件9,第二杆体3上设有第二连接件10,第一连接件9上设有第一扣合件7,第二连接件10上设有第二扣合件8,第一连接件9与第二连接件10之间通过销轴实现转动连接。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传动组件包括拉头11、拉绳12、复位弹簧13、定滑轮14和连动臂,夹头5为壳体结构,拉头11和复位弹簧13均设置在夹头5内,夹爪6有两个且对称铰接设置在夹头5上,夹头5的驱动端与拉头11连接,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均为空心管状结构,拉绳12为钢丝绳,钢丝绳位于空心管状结构内且钢丝绳的一端与拉头11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设置在操作柄1上的定滑轮14之后与连动臂连接,连动臂包括驱动部和拉动部37,操作部4与驱动部抵接,钢丝绳与拉动部37连接,拉动部37与操作柄1的内壁抵接,按压操作部4连动臂摆动实现对钢丝绳的拉动。
具体的,第一连接件9和第二连接件10为套管结构,第一连接件9和第二连接件10分别固定套设在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上。第一杆体2与第二杆体3相对的端部均为封闭端15,封闭端15上设有端壁条形孔16,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的管壁上设有与端壁条形孔16连通的侧壁条形孔17,端壁条形孔16的内端位于杆体的轴线上。
钢丝绳自第一杆体2上的端壁条形孔16穿出并自第二杆体3的端壁条形孔16伸入至第二杆体3内。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复位弹簧13套设在钢丝绳上,复位弹簧13的一端与拉头11抵接,另一端与夹头5的内壁抵接。
复位弹簧13的设置,在按压操作部4带动钢丝绳向后拉则钢丝绳拉动拉头11沿着夹头5的内壁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拉头11与夹头5的内壁滑动连接,具体的,夹头5内设有限位槽18,钢丝绳拉动过程中拉头11沿着限位槽18滑动,拉头11移动过程中,驱动夹爪6的驱动端,由于两个夹爪6对称铰接在夹头5上,则拉头11同时拉动夹爪6的驱动端的同时夹爪6的夹持端则实现对物体的夹持,夹爪6的驱动端与拉头11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挂接也可以是铰接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采用的是挂接的方式。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为了实现对钢丝绳的拉动,连动臂包括第一臂19和第二臂20,第一臂19的上端与操作柄1铰接于第一铰接点21,第一臂19的下端与第二臂20的上端铰接于第二铰接点22,第二铰接点22为驱动部,第二臂20的下端为拉动部37。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为了简化结构设计,操作部4和操作柄1铰接在定滑轮14的安装位置。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7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为了实现对操作部4的按压驱动,操作部4和操作柄1均为壳体结构,操作部4相对操作柄1转动之后内收至操作柄1内,操作部4的内部空间与操作柄1的内部空间形成安装腔,连动臂位于安装腔内,驱动部与操作部4的内壁抵接,拉动部37与操作柄1的内壁抵接。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8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为了保持杆体折叠状态的稳定性,第二杆体3上设有用于卡接翻转之后的第一杆体2的卡环23。
第二杆体3上沿着第二杆体3的长度方向对称设有滑槽24,卡环23包括卡接在滑槽24上的卡接部23.1和用于卡接第一杆体2的卡扣部23.2,卡环23在第二杆体3上的位置可以调节,在使用状态下,卡环23还可以卡接照明装置,比如小型手电筒,方便实现在夜间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卡扣部23.2和卡接部23.1均为弧形抱箍结构,卡扣部23.2具有两个且两个卡扣部23.2对称设置在卡接部23.1的两侧。
卡扣部23.2上设有卡接凸起23.3,第一杆体2上对称设有两个卡接槽39,所述卡接槽39沿着第一杆体2外壁的长度方向设置,卡接凸起23.3有两个且第一杆体2折叠状态下卡接凸起23.3卡接在对应的卡接槽39内。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9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夹头5转动套设在第一杆体2的端部,夹头5与第一杆体2的端部之间设有实现对夹头5调整角度定位的角度定位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夹头5可以沿着第一杆体2的端部转动,具体的,夹头5与第一杆体2的端部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套36,连接套36包括端头25,连接套36的端头25与夹头5固定连接,连接套36的另一端与第一杆体2套接,第一杆体2的内侧壁上沿着第一杆体2的长度方向对称设有两条条形凸起26,连接套36内部设有导向柱27,导向柱27与连接套36之间形成环形腔28,环形腔28的底部设有环形凸台29,环形凸台29的半径大于导向柱27且小于第一杆体2的内径,环形凸台29上周向均匀设有四个弧形槽30,两条条形凸起26位于相应的弧形槽30内。
第一杆体2的端部与端头25的内端壁抵接,导向柱27上设有贯穿导向柱27的通孔31,通孔31的轴线与连接套36的轴线一致。
通孔31内设有连杆32,连杆32伸出通孔31的一端与钢丝绳连接,连杆32伸出通孔31的另一端与拉头11连接,拉头11与端头25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3,复位弹簧13套设在连杆32上。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之间设有用于锁定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保持直线状态的卡扣结构。
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杆体2上的第一扣合件7和设置在第二杆体3上的第二扣合件8,第一扣合件7和第二扣合件8相互扣合。
具体的,第一杆体2上设有第一连接件9,第二杆体3上设有第二连接件10,第一连接件9上设有第一扣合件7,第二连接件10上设有第二扣合件8,第一连接件9与第二连接件10之间通过销轴实现转动连接。
传动组件包括拉头11、钢丝绳、复位弹簧13、定滑轮14和连动臂,夹头5为壳体结构,拉头11和复位弹簧13均设置在夹头5内,夹爪6有两个且对称铰接设置在夹头5上,夹头5的驱动端与拉头11连接,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均为空心管状结构,钢丝绳位于空心管状结构内且钢丝绳的一端与拉头11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设置在操作柄1上的定滑轮14之后与连动臂连接,连动臂包括驱动部和拉动部37,操作部4与驱动部抵接,钢丝绳与拉动部37连接,拉动部37与操作柄1的内壁抵接,按压操作部4连动臂摆动实现对钢丝绳的拉动。
具体的,第一连接件9和第二连接件10为套管结构,第一连接件9和第二连接件10分别固定套设在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上。第一杆体2与第二杆体3相对的端部均为封闭端15,封闭端15上设有端壁条形孔16,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的管壁上设有与端壁条形孔16连通的侧壁条形孔17,端壁条形孔16的内端位于杆体的轴线上。
钢丝绳自第一杆体2上的端壁条形孔16穿出并自第二杆体3的端壁条形孔伸入至第二杆体3内。
复位弹簧13套设在钢丝绳上,复位弹簧13的一端与拉头11抵接,另一端与夹头5的内壁抵接。
复位弹簧13的设置,在按压操作部4带动钢丝绳向后拉则钢丝绳拉动拉头11沿着夹头5的内壁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拉头11与夹头5的内壁滑动连接,具体的,夹头5内设有限位槽18,钢丝绳拉动过程中拉头11沿着限位槽18滑动,拉头11移动过程中,驱动夹爪6的驱动端,由于两个夹爪6对称铰接在夹头5上,则拉头11同时拉动夹爪6的驱动端的同时夹爪6的夹持端则实现对物体的夹持。
为了实现对钢丝绳的拉动,连动臂包括第一臂19和第二臂20,第一臂19的上端与操作柄1铰接于第一铰接点21,第一臂19的下端与第二臂20的上端铰接于第二铰接点22,第二铰接点22为驱动部,第二臂20的下端为拉动部37。
为了简化结构设计,操作部4和操作柄1铰接在定滑轮14的安装位置。
为了实现对操作部4的按压驱动,操作部4和操作柄1均为壳体结构,操作部4相对操作柄1转动之后内收至操作柄1内,操作部4的内部空间与操作柄1的内部空间形成安装腔,连动臂位于安装腔内,驱动部与操作部4的内壁抵接,拉动部37与操作柄1的内壁抵接。
为了保持杆体折叠状态的稳定性,第二杆体3上设有用于卡接翻转之后的第一杆体2的卡环23。
第二杆体3上沿着第二杆体3的长度方向对称设有滑槽24,卡环23包括卡接在滑槽24上的卡接部23.1和用于卡接第一杆体2的卡扣部23.2,卡环23在第二杆体3上的位置可以调节,在使用状态下,卡环23还可以卡接照明装置,比如小型手电筒,方便实现在夜间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卡扣部23.2和卡接部23.1均为弧形抱箍结构,卡扣部23.2具有两个且两个卡扣部23.2对称设置在卡接部23.1的两侧。
卡扣部23.2上设有卡接凸起23.3,第一杆体2上对称设有两个卡接槽39,所述卡接槽39沿着第一杆体2外壁的长度方向设置,卡接凸起23.3有两个且第一杆体2折叠状态下卡接凸起23.3卡接在对应的卡接槽39内。
夹头5转动套设在第一杆体2的端部,夹头5与第一杆体2的端部之间设有实现对夹头5调整角度定位的角度定位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夹头5可以沿着第一杆体2的端部转动,具体的,夹头5与第一杆体2的端部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套36,连接套36包括端头25,连接套36的端头25与夹头5固定连接,连接套36的另一端与第一杆体2套接,第一杆体2的内侧壁上沿着第一杆体2的长度方向对称设有两条条形凸起26,连接套36内部设有导向柱27,导向柱27与连接套36之间形成环形腔28,环形腔28的底部设有环形凸台29,环形凸台29的半径大于导向柱27且小于第一杆体2的内径,环形凸台29上周向均匀设有四个弧形槽30,两条条形凸起26位于相应的弧形槽30内。
第一杆体2的端部与端头25的内端壁抵接,导向柱27上设有贯穿导向柱27的通孔31,通孔31的轴线与连接套36的轴线一致。
通孔31内设有连杆32,连杆32伸出通孔31的一端与钢丝绳连接,连杆32伸出通孔31的另一端与拉头11连接,拉头11与端头25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3,复位弹簧13套设在连杆32上。
需要说明的是,操作柄1的下端设有限位板33,操作部4的下端设有限位挡片38,按压操作部4过程中,限位挡片38沿着限位板33内侧移动,松开操作部4,在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钢丝绳回拉过程中通过连动臂驱动操作部4复位,同时限位挡片38与限位板33端部设置的端板34相抵,实现对操作部4的限位。
本取物夹的操作方式为,通过按压操作部4,连动臂摆动驱动钢丝绳拉动拉头11,拉头11驱动夹爪6摆动实现对物体的抓取,松开操作部4,在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钢丝绳回拉过程中通过连动臂驱动操作部4复位。
不使用时,则可以通过翻折第一杆体2并将第一杆体2固定在卡环23上,卡环23能够实现方便快捷的固定第一杆体2,但针对第一杆体2翻折之后的固定方式并非仅限于此种通过卡环23的固定方式,也可以是在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上设置相互吸附的磁性件,则也可以实现对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折叠之后的固定效果,因此,针对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的折叠状态的固定件可以有多种设计,不仅限于上述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调节夹持物体的夹持角度,通过转动连接套36实现对整个夹持部的转动,从而实现对夹爪6夹持角度的调节,夹爪6夹持角度的定位通过弧形槽30和条形凸起26配合实现。具体的操作为,将连接套36朝向远离第一杆体2的方向拉动直至第一杆体2内壁设置的条形凸起26从弧形槽30内脱出,之后转动连接套36,将条形凸起26对接在另一组弧形槽30内,则实现对夹爪6夹持角度的两种状态的调节,调节快速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夹爪6的内侧设有方便夹持物体具有防滑效果的加持垫片35,夹持垫片35为塑胶材质,夹持垫片35上设有防滑凸起或防滑纹。
需要说明的是,夹爪6的外侧设有用于吸附小铁削的磁铁,夹爪6的外侧设有安装槽40,磁铁安装在安装槽40内。进一步的,操作柄1的尾部还设有挂接环41,方便挂接。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折叠取物夹,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柄、杆体、夹持部和传动组件,所述杆体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活动连接在第二杆体上且第一杆体能够相对第二杆体实现翻转,所述操作柄上铰接有操作部,所述夹持部包括夹头和铰接在夹头上的夹爪,所述夹头设置在第一杆体的前端,所述操作柄设置在第二杆体的后端,所述操作部驱动传动组件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夹爪动作实现对物体的夹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取物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杆体相对第二杆体转动的转动轴线与第二杆体的轴线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取物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设有用于锁定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保持直线状态的卡扣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取物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拉头、拉绳、复位弹簧、定滑轮和连动臂,所述夹头为壳体结构,所述拉头和复位弹簧均设置在夹头内,所述夹爪有两个且对称铰接设置在夹头上,所述夹头的驱动端与拉头连接,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均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拉绳位于空心管状结构内且拉绳的一端与拉头连接,拉绳的另一端绕过设置在操作柄上的定滑轮之后与连动臂连接,所述连动臂包括驱动部和拉动部,所述操作部与驱动部抵接,所述拉绳与拉动部连接,所述拉动部与操作柄的内壁抵接,按压操作部连动臂摆动实现对拉绳的拉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叠取物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拉绳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拉头抵接,另一端与夹头的内壁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叠取物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臂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的上端与操作柄铰接于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一臂的下端与第二臂的上端铰接于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二铰接点为驱动部,所述第二臂的下端为拉动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叠取物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和操作柄铰接在定滑轮的安装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折叠取物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和操作柄均为壳体结构,所述操作部相对操作柄转动之后内收至操作柄内,所述操作部的内部空间与操作柄的内部空间形成安装腔,所述连动臂位于安装腔内,所述驱动部与操作部的内壁抵接,所述拉动部与操作柄的内壁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取物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体上设有用于卡接翻转之后的第一杆体的卡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取物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转动套设在第一杆体的端部,所述夹头与第一杆体的端部之间设有实现对夹头调整角度定位的角度定位结构。
CN202020140761.8U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折叠取物夹 Ceased CN211590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0761.8U CN211590091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折叠取物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0761.8U CN211590091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折叠取物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90091U true CN211590091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78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40761.8U Ceased CN211590091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折叠取物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900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2537A (zh) * 2020-10-09 2021-01-08 王复超 一种新型医疗器械专用夹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2537A (zh) * 2020-10-09 2021-01-08 王复超 一种新型医疗器械专用夹具
CN112192537B (zh) * 2020-10-09 2022-03-08 王复超 一种新型医疗器械专用夹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35571C2 (ru) Поводок для собак или других домашних животных
US8985616B1 (en) Baby stroller capable of being folded with one hand
US7131255B1 (en) Picking rake with dual handles and dual rake heads for gathering and picking material
CN211590091U (zh) 一种折叠取物夹
WO2017016381A9 (zh) 手拉式折叠滑板车
WO2014134818A1 (zh) 全自动开收直骨伞
US6178684B1 (en) Collapsible fishing net mechanism
CA2334371A1 (en) Pet waste retriever
CN107736133B (zh) 一种抓手式采摘装置
US5038511A (en) Ice fishing rod holder
CN214369058U (zh) 一种卡扣弹簧式自动折叠的三脚架
US7641154B2 (en) Device for holding trash bags open
CN208010165U (zh) 一种卡爪式手臂动作延伸装置
US20100205785A1 (en) Securing device
CN109198829B (zh) 两折反向伞的两段式收合结构
CN212382248U (zh) 多功能梳子
CN210043372U (zh) 伸缩杆、转向装置及安装该转向装置的电动行李箱
CN214904400U (zh) 一种转向装置及电动行李箱
CN201050045Y (zh) 夹便器
CN214546682U (zh) 一种矶钓多功能支架
CN205512854U (zh) 一种具有夹持功能的伞
CN218770985U (zh) 简易挂线扣
JP3047043U (ja) 自動張開傘
CN218682730U (zh) 可抛式清洁刷
CN211171289U (zh) 可调节长度晾衣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Shenzhen jinduoli Design Consulting Co.,Ltd.

Assignor: Super high Enterprises 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990000353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folding clip for taking thing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9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0611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220524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5591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9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