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69053U - 靠边机 - Google Patents

靠边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69053U
CN211569053U CN201921801808.4U CN201921801808U CN211569053U CN 211569053 U CN211569053 U CN 211569053U CN 201921801808 U CN201921801808 U CN 201921801808U CN 211569053 U CN211569053 U CN 211569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
baffle
connecting shaft
conveying
moun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0180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健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Xinhai (Shenzhe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ew South China Sea Transmis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ew South China Sea Transmis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ew South China Sea Transmis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0180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69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69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690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靠边机,靠边机包括用于驱动物品靠边传动的传动架、安装于传动架顶部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以及用于给物品靠边形成缓冲的滚珠防震机构,第一挡板上设有若干个固定螺丝,滚珠防震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一挡板朝向第二挡板一侧的滚珠挡板以及安装于滚珠挡板的滚珠机构,滚珠挡板对应固定螺丝开设有若干个悬挂孔,滚珠挡板通过固定螺丝与悬挂孔的配合与第一挡板连接,滚珠机构包括若干个第一滚珠组件,每个第一滚珠组件包括安装于滚珠挡板上的第一连接轴以及若干个套设于第一连接轴外并与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的第一滚珠,当物品接触到第一滚珠组件时,第一滚珠受力,从而与第一连接轴发生相对运动,避免与物品直接发生刚性碰撞。

Description

靠边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靠边机。
背景技术
靠边机是一种在输送分拣系统中广泛应用的设备,该设备连接输送机与各种分拣机。靠边机可将物料靠边输送,主要应用于物料整理,对齐整理后转向,扫码,贴标,打包等场合。现有的靠边机为了避免物品从输送台上掉落,通常在旁边竖立一块金属制的挡板,但是金属制的挡板容易对物品造成一定损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靠边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靠边机,解决了现有的靠边机挡板容易对物品造成损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
一种靠边机,所述靠边机包括用于驱动物品靠边传动的传动架、安装于所述传动架顶部一侧的第一挡板、安装于所述传动架顶部另一侧的第二挡板、以及用于给物品靠边形成缓冲的滚珠防震机构,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若干个固定螺丝,所述滚珠防震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一挡板之朝向所述第二挡板一侧的滚珠挡板以及安装于所述滚珠挡板的滚珠机构,所述滚珠挡板对应所述固定螺丝开设有若干个悬挂孔,所述滚珠挡板通过所述固定螺丝与所述悬挂孔的配合与所述第一挡板连接,所述滚珠机构包括若干个第一滚珠组件,每个所述第一滚珠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滚珠挡板上的第一连接轴以及若干个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外并与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的第一滚珠。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每个所述悬挂孔包括插入孔以及与所述插入孔连通的限位孔,所述固定螺丝卡接在所述限位孔内。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若干个所述悬挂孔包括成排设置的第一悬挂孔和成排设置的第二悬挂孔,所述第一悬挂孔和所述第二悬挂孔在垂直于所述滚珠挡板延伸方向的方向上间隔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若干个所述悬挂孔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悬挂孔,所述第三悬挂孔设于所述第一悬挂孔与所述第二悬挂孔之间。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滚珠机构还包括若干个与所述若干个第一滚珠组件交错设置的第二滚珠组件,每个所述第二滚珠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滚珠挡板并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并排设置的第二连接轴、以及与若干个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外并与所述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的第二滚珠,所述第二滚珠和所述第一滚珠错开分布。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滚珠挡板包括背板、设于所述背板一端并沿垂直于所述背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部、以及设于所述背板另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连接轴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连接轴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悬挂孔设于所述背板。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二滚珠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的正投影与相邻两侧的所述第一滚珠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的正投影均部分重叠。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滚珠防震机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滚珠防震机构在所述第一挡板上呈上下并排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传动架包括架体、第一转动机构、第二转动机构、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以及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设于所述架体的一端,所述第二转动机构设于所述架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设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和所述第二转动机构之间,并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环绕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转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转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所述第一挡板设于所述架体顶部的一侧、所述第二挡板设于所述架体顶部的另一侧。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若干组并排设置的输送组件,每组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输送架以及若干个并排设置并转动连接于所述输送架的第一输送辊,所述输送架与所述第一挡板垂直设置,若干个所述第一输送辊与所述第一挡板平行设置,相邻两个所述输送架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并均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呈夹角设置的第二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在所述第一输送辊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所述第一输送辊在所述第二输送辊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靠边机通过在挡板内侧安装滚珠防震机构用于给物品靠边形成缓冲,当物品接触到第一滚珠组件时,第一滚珠受力,从而与第一连接轴发生相对运动,避免与物品直接发生刚性碰撞,从而能够避免对物品造成损坏,而且滚珠防震机构装卸方便,便于后期维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靠边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挡板和滚珠挡板的装配图;
图3是图2中的A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滚珠防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B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滚珠防震机构的前视图;
图7是图6中的C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D的放大图;
图10是图8中的E的放大图;
图11是图8中的F的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靠边机1;
传动架100;架体11;第一转动机构12;转动轴121;第一转轮122;第二转动机构13;从动轴131;第二转轮132;第一输送机构14;输送组件141;输送架1411;第一输送辊1412;第二输送机构15;第二输送辊151;驱动机构 16;卡座17;第三输送机构18;第三输送辊181;
第一挡板200;固定螺丝21;
滚珠防震机构300;滚珠挡板31;背板311;第一安装部312;第二安装部 313;悬挂孔314;插入孔3141;限位孔3142;第一悬挂孔3143;第二悬挂孔 3144;第三悬挂孔3145;滚珠机构32;第一滚珠组件321;第一连接轴3211;第一滚珠3212;第二滚珠组件322;第二连接轴3221;第二滚珠3222。
第二挡板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靠边机1包括用于驱动物品靠边传动的传动架100、安装于传动架100顶部一侧的第一挡板200、安装于传动架 100顶部另一侧的第二挡板400、以及用于给物品靠边形成缓冲的滚珠防震机构 300,第一挡板200上设有若干个固定螺丝21,滚珠防震机构300包括安装在第一挡板200之朝向第二挡板400一侧的滚珠挡板31以及安装于滚珠挡板31 的滚珠机构32,滚珠挡板31对应固定螺丝21开设有若干个悬挂孔314,滚珠挡板31通过固定螺丝21与悬挂孔314的配合与第一挡板200连接,装卸方便,便于后期维护;滚珠机构32包括若干个第一滚珠组件321,每个第一滚珠组件 321包括安装于滚珠挡板31上的第一连接轴3211以及若干个套设于第一连接轴3211外并与第一连接轴3211转动连接的第一滚珠3212,当物品接触到第一滚珠组件321时,第一滚珠3212受力,从而与第一连接轴3211发生相对运动,避免与物品直接发生刚性碰撞,从而能够避免对物品造成损坏,同时第一滚珠3212可随物品一起滚动,减少物品与第一滚珠3212之间的摩擦力。
优选地,滚珠挡板31包括背板311、设于背板311一端并沿垂直于背板311 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部312、以及设于背板311另一端并与第一安装部312 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部313,背板311、第一安装部312和第二安装部313一体成型,第一连接轴3211一端可拆卸安装于第一安装部312,另一端可拆卸安装于第二安装部313,第二连接轴3221一端可拆卸安装于第一安装部312,另一端可拆卸安装于第二安装部313,便于第一滚珠3212的后期维护,悬挂孔314 设于背板311。
当然了,第一连接轴3211和第二连接轴3221与滚珠挡板31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轴3211和第二连接轴3221还选择以焊接的方式与滚珠挡板31连接。
优选地,若干个悬挂孔314包括成排设置的第一悬挂孔3143和成排设置的第二悬挂孔3144,第一悬挂孔3143和第二悬挂孔3144在垂直于第一安装部312 的方向上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悬挂孔3143设置有两个,第二悬挂孔 3144设置有两个,第一悬挂孔3143在第一安装部312上的正投影与第二悬挂孔3144在第一安装部312上的正投影重叠,第一悬挂孔3143和第二悬挂孔3144 的结构形状一致。
更进一步地,若干个悬挂孔314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悬挂孔3145,第三悬挂孔3145设于第一悬挂孔3143与第二悬挂孔3144之间,第三悬挂孔3145在第一安装部312上的正投影与第一悬挂孔3143在第一安装部312上的正投影错开,不重叠,第一悬挂孔3143、第二悬挂孔3144和第三悬挂孔3145的结构形状一致,这样设计,能够达到更稳定的固定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悬挂孔 3145设置有一个。
当然了,悬挂孔314和固定螺丝21的数量和排布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只要能够满足将滚珠机构32固定在第一挡板200上即可,例如,悬挂孔314 设有三个,三个悬挂孔314排列成三角形分布在背板311上。
第一悬挂孔3143、第二悬挂孔3144和第三悬挂孔3145的结构形状一致,本实施例中以第一悬挂孔3143为例,对第一悬挂孔3143、第二悬挂孔3144和第三悬挂孔3145的结构进行描述,第一悬挂孔3143包括插入孔3141以及与插入孔3141连通的限位孔3142,固定螺丝21卡接在限位孔3142内,安装时,将插入孔3141与固定螺丝21对准,使固定螺丝21穿过插入孔3141,再移动滚珠挡板31,使固定螺丝移动至限位孔3142内,限位孔3142恰好与固定螺丝 21适配,只有在较大外力作用下,才能移动滚珠挡板31,因为靠边机1在工作过程中,滚珠防震机构300不会因为受到物品的碰撞而发生移动。
具体地,第一滚珠3212的外径为10-30mm,优选为20mm,具体的规格可以根据物品的大小设计,只要能够对物品起到缓冲作用即可。
优选地,滚珠机构32还包括若干个与若干个第一滚珠组件交错设置的第二滚珠组件322,每个第二滚珠组件322包括安装于滚珠挡板31并与第一连接轴 3211并排设置的第二连接轴3221、以及与若干个套设于第二连接轴3221外并与第二连接轴3221转动连接的第二滚珠3222,当物品接触到第二滚珠组件322 时,第二滚珠3222受力,从而与第二连接轴3221发生相对运动,避免与物品直接发生刚性碰撞,从而能够避免对物品造成损坏,同时第二滚珠3222可随物品一起滚动,减少物品与第二滚珠3222之间的摩擦力。
第二滚珠3222的外径为10-30mm,优选为20mm,第二滚珠3222具体的规格可以根据物品的大小设计,只要能够对物品起到缓冲作用即可。
优选地,第一滚珠3212和第二滚珠3222错开分布,这样设计,滚珠机构 32和物品的接触面积更大,缓冲效果更好。
优选地,第一滚珠3212在第一安装部312上的正投影与第二滚珠3222在第一安装部312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这样设计,能够增大滚珠机构32和物品的接触面积更大,缓冲效果更好。
优选地,第二滚珠3222在第一安装部上的正投影与相邻两侧的第一滚珠 3212第一安装部312上的正投影均部分重叠,这样设计,能够进一步增大滚珠机构32和物品的接触面积更大,缓冲效果更好。
优选地,滚珠防震机构300设有两个,两个滚珠防震机构300在第一挡板 200上呈上下并排设置,当然了,滚珠防震机构300并不局限于两个,可以在第一挡板200的高度方向布置多个,同时在第一挡板200的长度方向布置多个,具体数量可以根据物品堆叠的长度以及物品堆叠的高度设计,将滚珠防震机构 300模块化设计,再根据实际情况,在第一挡板200适当布置滚珠防震机构300 以满足需要。
优选地,传动架100包括架体11、第一转动机构12、第二转动机构13、第一输送机构14、第二输送机构15以及驱动机构16,第一转动机构12设于架体11的一端,第二转动机构13设于架体11的另一端,第二输送机构15设于第一转动机构12和第二转动机构13之间,并与架体11转动连接,第一输送机构14环绕于第一转动机构12、第二输送机构15和第二转动机构13,驱动机构 16用于驱动第一转动机构12转动,第二输送机构15在第一输送机构14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第一挡板200设于架体11顶部的一侧、第二挡板400设于架体11顶部的另一侧,
具体地,第一转动机构12包括与驱动机构16连接的转动轴121和若干间隔套设于转动轴121上的第一转轮122,转动轴121与架体11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机构13包括与转动轴121间隔设置的从动轴131和若干间隔套设于从动轴 131上的第二转轮132,从动轴131与架体11转动连接,第一输送机构14在第一转轮122和第二转轮132的作用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6为电机,转动轴121在电机的作用下转动,带动第一转轮122转动,从而驱动第一输送机构14移动,第一输送机构14移动并使套设于从动轴131上的第二转轮132 转动,如此,第一输送机构14在第一转动机构12和第二转动机构13的作用下实现在架体11上的循环往复移动,该结构与实际生产中传送带结构类似。
更进一步地,第一输送机构14包括若干组并排设置的输送组件141,每组输送组件141包括输送架1411以及若干个并排设置并转动连接于输送架1411 的第一输送辊1412,输送架1411与第一挡板200垂直设置,若干个第一输送辊1412与第一挡板200平行设置,相邻两个输送架1411连接,如此,若干组输送组件141就完全覆盖住第一转动机构12和第二转动机构13。
更进一步地,第二输送机构15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并均与第一挡板200 之间呈夹角设置的第二输送辊151,第二输送辊151在第一输送辊1412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第一输送辊1412在第二输送辊151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以使第一输送辊1412上方的物品在运行过程中靠边。
具体地,在架体11上设置有若干个卡座17,第二输送辊151两端分别与卡座17转动连接。
具体地,第二输送辊151与第一挡板200的夹角为α,范围为40-80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输送辊151与第一挡板200的夹角α为60度。
优选地,靠边机1还包括与第二输送机构15并排设置的第三输送机构18,第三输送机构18设于第二输送机构15远离驱动机构16一侧且与第一挡板200 间隔设置与第二挡板400相邻设置,第一输送机构14环绕于第一转动机构12、第二转动机构13、第二输送机构15、第三输送机构18以及架体11,第三输送机构18在第一输送机构14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第三输送机构18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并与第一挡板200之间呈夹角设置的第三输送辊181,第三输送辊 181与第二输送辊151平行设置,与第一挡板200的夹角β也为60度,第三输送辊181和第二输送辊151一样,两端分别与卡座17转动连接。通过在第二输送辊151远离第一转动机构12一侧设置与第一挡板200间隔设置与第二挡板 400相邻设置的第三输送辊181,使靠近第二挡板400的物品预先向第一挡板 200方向移动,首先,增加了靠边机1的宽度,提高其使用效率,其次,可以提前将部分物品向第一挡板200方向移动,避免将整个靠边机1宽度的物品同时向第一挡板200方向移动造成堆积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靠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边机包括用于驱动物品靠边传动的传动架、安装于所述传动架顶部一侧的第一挡板、安装于所述传动架顶部另一侧的第二挡板、以及用于给物品靠边形成缓冲的滚珠防震机构,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若干个固定螺丝,所述滚珠防震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一挡板之朝向所述第二挡板一侧的滚珠挡板以及安装于所述滚珠挡板的滚珠机构,所述滚珠挡板对应所述固定螺丝开设有若干个悬挂孔,所述滚珠挡板通过所述固定螺丝与所述悬挂孔的配合与所述第一挡板连接,所述滚珠机构包括若干个第一滚珠组件,每个所述第一滚珠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滚珠挡板上的第一连接轴以及若干个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外并与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的第一滚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边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悬挂孔包括插入孔以及与所述插入孔连通的限位孔,所述固定螺丝卡接在所述限位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边机,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悬挂孔包括成排设置的第一悬挂孔和成排设置的第二悬挂孔,所述第一悬挂孔和所述第二悬挂孔在垂直于所述滚珠挡板延伸方向的方向上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靠边机,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悬挂孔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悬挂孔,所述第三悬挂孔设于所述第一悬挂孔与所述第二悬挂孔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机构还包括若干个与所述若干个第一滚珠组件交错设置的第二滚珠组件,每个所述第二滚珠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滚珠挡板并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并排设置的第二连接轴、以及与若干个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外并与所述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的第二滚珠,所述第二滚珠和所述第一滚珠错开分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靠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挡板包括背板、设于所述背板一端并沿垂直于所述背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部、以及设于所述背板另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连接轴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连接轴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悬挂孔设于所述背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靠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珠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的正投影与相邻两侧的所述第一滚珠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的正投影均部分重叠。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防震机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滚珠防震机构在所述第一挡板上呈上下并排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架包括架体、第一转动机构、第二转动机构、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以及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设于所述架体的一端,所述第二转动机构设于所述架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设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和所述第二转动机构之间,并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环绕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转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转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所述第一挡板设于所述架体顶部的一侧、所述第二挡板设于所述架体顶部的另一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靠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若干组并排设置的输送组件,每组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输送架以及若干个并排设置并转动连接于所述输送架的第一输送辊,所述输送架与所述第一挡板垂直设置,若干个所述第一输送辊与所述第一挡板平行设置,相邻两个所述输送架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并均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呈夹角设置的第二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在所述第一输送辊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所述第一输送辊在所述第二输送辊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
CN201921801808.4U 2019-10-22 2019-10-22 靠边机 Active CN211569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01808.4U CN211569053U (zh) 2019-10-22 2019-10-22 靠边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01808.4U CN211569053U (zh) 2019-10-22 2019-10-22 靠边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69053U true CN211569053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29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01808.4U Active CN211569053U (zh) 2019-10-22 2019-10-22 靠边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690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69053U (zh) 靠边机
CN110834866A (zh) 靠边机
CN211593860U (zh) 靠边机
CN211034224U (zh) 一种滚筒输送机上的限位装置
CN109229542B (zh) 胶带卷包装机及其送料装置
CN211569049U (zh) 一种辊筒组件及靠边机
US7131523B2 (en) Transport system, in particular an airport luggage transport system
CN209957006U (zh) 一种出纸装置及汽车年检标签制作设备
CN213010154U (zh) 一种输送带模块的稳定支撑件
CN211309275U (zh) 一种工业输送托盘
CN203382072U (zh) 链板机
CN216105175U (zh) 纸张输送装置
CN213058742U (zh) 一种滚筒输送设备
CN216511126U (zh) 一种居中输送机
CN112278931A (zh) 一种瓦楞纸板加工用翻板机
CN110834865A (zh) 一种辊筒组件及靠边机
CN220131135U (zh) 莱洛三角形辊轴和输送线
CN211919071U (zh) 承料轨道组件及旋转式灌装机
CN215754717U (zh) 一种轴承滚子的输送装置
CN209382850U (zh) 一种衣架放行回弹装置
CN215827726U (zh) 一种用于槟榔加工上料的传送装置
CN220866502U (zh) 一种新型直角分道器
CN220763602U (zh) 一种防静电的广告牌覆膜机
CN210214083U (zh) 一种防叠板装置
CN211569051U (zh) 一种靠边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701, building A3, workshop 1, LiLang International Jewelry Industrial Park, 31 Bulan Road, xialilang community, Nanw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outh China Xinhai (Shenzhe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801-1, building A3, Zhongying jewelry factory building, 31 Bulan Road, xialilang community, Nanw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XINHAI INDUSTRIAL BELT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