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43458U - 散热器格栅 - Google Patents

散热器格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43458U
CN211543458U CN202020164876.0U CN202020164876U CN211543458U CN 211543458 U CN211543458 U CN 211543458U CN 202020164876 U CN202020164876 U CN 202020164876U CN 211543458 U CN211543458 U CN 211543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dustproof
cushion
backup pa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648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寅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ihuan Hengxing Automobile Trim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Sihuan Hengxing Automobile Trim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Sihuan Hengxing Automobile Trim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Sihuan Hengxing Automobile Trim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648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43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43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43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格栅,包括外格栅和防尘组件,防尘组件卡接在外格栅一侧,所述防尘组件包括盖板、第一支撑板、防尘网、第二支撑板、防尘支架、第二胶垫和第三胶垫,防尘支架一侧设置第二胶垫和第三胶垫,防尘支架是凹槽结构,凹槽内依次卡接第二支撑板、防尘网、第一支撑板和盖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器格栅主要作用在于水箱,发动机,空调等的进气通风,防止行驶中外来物对车厢内部部件的破坏以及美观彰显个性的同时,防止尘土、飞絮进入其内部,以免影响其散热,况且尘土、飞絮进入其内部极其难以清理,散热器格栅的防尘组件易于拆卸,方便清洗更换。

Description

散热器格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器格栅。
背景技术
散热器格栅也可作为汽车前格栅,是汽车车头部分有一格一格的网状部件,车辆的前格栅位于前保险杠和车身前横梁之间,由于在前格栅的上表面区域需要布置发动机罩锁,前格栅需要开设发动机罩锁避让通孔以避让发动机罩锁,相关技术中,发动机罩锁下方布置有冷凝器等部件,且机舱盖锁下方无遮挡,人员可以通过前格栅上的发动机罩锁避让通孔直接看到车内结构,同时杂物或液滴也能通过发动机罩锁避让通孔落到冷凝器等部件上,影响这些部件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散热器格栅,以防止尘土、飞絮进入水箱、空调外壳,影响其散热而且极其难以清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散热器格栅,包括外格栅和防尘组件,所述防尘组件包括盖板、第一支撑板、防尘网、第二支撑板、防尘支架、第二胶垫和第三胶垫,防尘支架两侧分别设置第二胶垫和第三胶垫,防尘支架是凹槽结构,防尘支架两侧分别与外格栅两侧卡接,防尘支架和外格栅之间依次卡接第二支撑板、防尘网、第一支撑板和盖板。
外格栅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标识台、第一胶垫、固定板、第一卡接板、第二卡接板和外支架,外格栅设置有若干等距竖向排列的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一侧设置若干等距横向排列的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柱另一侧设置标识台,若干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外支架内壁,外支架一侧设置第一胶垫,第一胶垫外围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是与外支架一体结构的U形凸台,外支架外围设置有固定板。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网材质是不锈钢,防尘网厚度不大于0.5mm,防尘网的目数不小于170目。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支架包括第三卡接板、第四卡接板、凸柱、卡接凸台、防尘支架底板和支架本体,卡接凸台外围固定连接支架本体,且卡接凸台和支架本体一侧均安装在防尘支架底板上,支架本体外围两侧分别设置第三卡接板和第四卡接板,第三卡接板一侧安装第二胶垫,第四卡接板一侧安装第三胶垫,支架本体外围上部安装两个凸柱。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防尘支架的材质均是6系铝合金,合金型号6061。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和防尘支架底板均设置若干进气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结构相同,第一支撑板均匀分布透气孔,透气孔内径1mm,进气孔和透气孔均是在不妨碍载体支撑作用的前提下,方便空气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结构相同,第一支撑板是板体均匀分布透气孔的蜂窝结构,透气孔内径不大于1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胶垫、第二胶垫和第三胶垫材质均是泡棉,泡棉的邵氏硬度不小于20A,泡棉的厚度不大于5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器格栅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器格栅主要作用在于水箱,发动机,空调等的进气通风,防止行驶中外来物对车厢内部部件的破坏以及美观彰显个性的同时,防止尘土、飞絮进入其内部,以免影响其散热,况且尘土、飞絮进入其内部极其难以清理。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器格栅的防尘组件是分体式卡接装置,组件内的零件也均为卡接结构,易于拆卸,方便清洗更换。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散热器格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散热器格栅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外格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尘组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尘支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格栅;11-第一支撑柱;12第二支撑柱;13-标识台;14-第一胶垫;15-固定板;16-第一卡接板;17-第二卡接板;18-外支架;2-防尘组件;21-盖板;22-第一支撑板;23-防尘网;24-第二支撑板;25-防尘支架;251-第三卡接板;252-第四卡接板;253-凸柱;254-卡接凸台;255-防尘支架底板;256-支架本体;26-第二胶垫;27-第三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3所示,散热器格栅包括外格栅1和防尘组件2,防尘组件2卡接在外格栅1一侧,外格栅1包括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标识台13、第一胶垫14、固定板15、第一卡接板16、第二卡接板17和外支架18,外格栅1设置有若干等距竖向排列的第一支撑柱11,第一支撑柱11一侧设置若干等距横向排列的第二支撑柱12,第一支撑柱11另一侧设置标识台13,若干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外支架18内壁,外支架18一侧设置第一胶垫14,第一胶垫14是口字型形状,第一胶垫14外围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卡接板16和第二卡接板17,第一卡接板16和第二卡接板17是与外支架18一体结构的U形凸台,外支架18外围设置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上分布若干通孔,通孔用于将外格栅1固定在使用车体上;
所述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和外支架18材质均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这个材质的刚性好、冲击强度高、耐热、耐低温、耐化学药品性、机械强度和电气性能优良,易于加工,加工尺寸稳定性和表面光泽好,容易涂装、着色,还可以进行喷涂金属、电镀、焊接和粘接等二次加工性能。
如图2和4所示,所述防尘组件2包括盖板21、第一支撑板22、防尘网23、第二支撑板24、防尘支架25、第二胶垫26和第三胶垫27,防尘支架25一侧设置第二胶垫26和第三胶垫27,防尘支架25是凹槽结构,凹槽内依次卡接第二支撑板24、防尘网23、第一支撑板22和盖板21;
所述防尘网23材质是不锈钢,防尘网23厚度为0.5mm,防尘网23目数为170目,保证有效的防尘作用的同时能更好的透气;
所述盖板21、第一支撑板22、第二支撑板24和防尘支架25的材质均是6系铝合金,合金型号6061,6061铝合金是经热处理预拉伸工艺生产的高品质铝合金产品,具有加工性能极佳、优良的焊接特点及电镀性、良好的抗腐蚀性、韧性高及加工后不变形、材料致密无缺陷及易于抛光、上色膜容易、氧化效果极佳等优良特点。
如图5所示,所述防尘支架25包括第三卡接板251、第四卡接板252、凸柱253、卡接凸台254、防尘支架底板255和支架本体256,卡接凸台254外围固定连接支架本体256,且卡接凸台254和支架本体256一侧均安装在防尘支架底板255上,支架本体256外围两侧分别设置第三卡接板251和第四卡接板252,第三卡接板251一侧安装第二胶垫26,第四卡接板252一侧安装第三胶垫27,支架本体256外围上部安装两个凸柱253,凸柱253上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可连接铁丝或尼龙绳,这样可以构成防尘组件的抽拉把手,需要清洗或更换时方便拆卸;
所述第一胶垫14、第二胶垫26和第三胶垫27材质均是泡棉,邵氏硬度20A,厚度是5mm,具有压紧密封作用的同时,起到防撞降噪的效果,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用户体验。
所述盖板21和防尘支架底板255均设置若干进气孔,第一支撑板22和第二支撑板24结构相同,第一支撑板22均匀分布透气孔,透气孔内径1mm,进气孔和透气孔均是在不妨碍载体支撑作用的前提下,方便空气通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散热器格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格栅(1)和防尘组件(2),所述防尘组件(2)包括盖板(21)、第一支撑板(22)、防尘网(23)、第二支撑板(24)、防尘支架(25)、第二胶垫(26)和第三胶垫(27),防尘支架(25)两侧分别设置第二胶垫(26)和第三胶垫(27),防尘支架(25)是凹槽结构,防尘支架(25)两侧分别与外格栅(1)两侧卡接,防尘支架(25)和外格栅(1)之间依次卡接第二支撑板(24)、防尘网(23)、第一支撑板(22)和盖板(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格栅,其特征在于:外格栅(1)包括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标识台(13)、第一胶垫(14)、固定板(15)、第一卡接板(16)、第二卡接板(17)和外支架(18),外格栅(1)设置有若干等距竖向排列的第一支撑柱(11),第一支撑柱(11)一侧设置若干等距横向排列的第二支撑柱(12),第一支撑柱(11)另一侧设置标识台(13),若干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外支架(18)内壁,外支架(18)一侧设置第一胶垫(14),第一胶垫(14)外围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卡接板(16)和第二卡接板(17),第一卡接板(16)和第二卡接板(17)是与外支架(18)一体结构的U形凸台,外支架(18)外围设置有固定板(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网(23)材质是不锈钢,防尘网(23)厚度不大于0.5mm,防尘网(23)的目数不小于17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支架(25)包括第三卡接板(251)、第四卡接板(252)、凸柱(253)、卡接凸台(254)、防尘支架底板(255)和支架本体(256),卡接凸台(254)外围固定连接支架本体(256),且卡接凸台(254)和支架本体(256)一侧均安装在防尘支架底板(255)上,支架本体(256)外围两侧分别设置第三卡接板(251)和第四卡接板(252),第三卡接板(251)一侧安装第二胶垫(26),第四卡接板(252)一侧安装第三胶垫(27),支架本体(256)外围上部安装两个凸柱(25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1)、第一支撑板(22)、第二支撑板(24)和防尘支架(25)的材质均是6系铝合金,合金型号606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格栅,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板(22)和第二支撑板(24)结构相同,第一支撑板(22)是板体均匀分布透气孔的蜂窝结构,透气孔内径不大于1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和外支架(18)材质均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垫(14)、第二胶垫(26)和第三胶垫(27)材质均是泡棉,泡棉的邵氏硬度不小于20A,泡棉的厚度不大于5mm。
CN202020164876.0U 2020-02-12 2020-02-12 散热器格栅 Active CN211543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64876.0U CN211543458U (zh) 2020-02-12 2020-02-12 散热器格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64876.0U CN211543458U (zh) 2020-02-12 2020-02-12 散热器格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43458U true CN211543458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94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64876.0U Active CN211543458U (zh) 2020-02-12 2020-02-12 散热器格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434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82257A (zh) * 2021-09-27 2021-11-23 进顺汽车零部件如皋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格栅及其组装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82257A (zh) * 2021-09-27 2021-11-23 进顺汽车零部件如皋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格栅及其组装工艺
CN113682257B (zh) * 2021-09-27 2023-04-11 进顺汽车零部件如皋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格栅及其组装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43458U (zh) 散热器格栅
EP1284406B1 (en) Self-fixturing fan shroud
JP3050010B2 (ja)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固定構造
CN210951861U (zh) 送风设备
CN217170814U (zh) 汽车前舱盖气弹簧安装板与铰链加强板一体结构及汽车
CN109703348A (zh) 汽车电池固定结构以及汽车电池固定方法
CN211828928U (zh) 一种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外壳结构
CN214891801U (zh) 一种空调支撑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CN112977513A (zh) 一种轨道车辆
CN207838541U (zh) 一种高强度的环保滤网装置
CN219319097U (zh) 一种风罩加强结构
CN215570729U (zh) 一种箱体组件以及吸油烟机
CN218853347U (zh) 一种防尘面罩
CN219974945U (zh) 一种新型风扇固定结构
CN213635157U (zh) 一种室内显示屏
CN218703114U (zh) 一种汽车高强度前包围组件
CN212543510U (zh) 一种发电机防沙尘罩
CN211822771U (zh) 空调室内机
JP2002079956A (ja) 走行車両のボンネット
CN210554072U (zh) 一种方便安装于汽车内部空调上的负氧离子滤芯
CN212556089U (zh) 一种双侧贯通式扶手箱结构
CN218415481U (zh) 一种耐用型高压开关柜
CN214607054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支座总成
CN220220658U (zh) 一种前保险杠结构和车辆
CN217777033U (zh) 用于机器人底盘的防尘散热结构、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