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43447U - 车辆用保险杠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保险杠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43447U
CN211543447U CN201922144117.8U CN201922144117U CN211543447U CN 211543447 U CN211543447 U CN 211543447U CN 201922144117 U CN201922144117 U CN 201922144117U CN 211543447 U CN211543447 U CN 2115434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mper
vehicle
main body
protruding piece
back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441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田宗太郎
中森贵俊
谷内宏行
伊藤雄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214411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434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434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434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用保险杠结构。该车辆用保险杠结构具备保险杠吸能件、保险杠加强件、及背板,保险杠吸能件具有向车辆前侧延伸的上板部和下板部,背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具有上侧曲折部和下侧曲折部,保险杠加强件具有主体部、从主体部的上端缘向上方延伸的上端凸片及从主体部的下端缘向下方延伸的下端凸片,上端凸片和下端凸片各自的前表面比主体部的前表面更靠近车辆后侧,背板的上侧曲折部与上板部的上法兰部相叠合地接合并与上端凸片相抵接;背板的下侧曲折部与下板部的下法兰部相叠合地接合并与下端凸片相抵接。基于上述结构,既能确保具有足够高的撞击能量吸收性能,又能缩短车辆整体的长度尺寸。

Description

车辆用保险杠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保险杠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用保险杠结构如图3及图4所示那样,具备保险杠吸能件81、保险杠加强件82、及背板83。保险杠吸能件81在受到来自前方的撞击力作用时溃缩变形,从而吸收撞击负荷。保险杠加强件82配置在保险杠吸能件81的后侧,支撑着该保险杠吸能件81,并在受到撞击力作用时托住保险杠吸能件81。背板83用于将保险杠吸能件81固定连接在保险杠加强件82上。
在背板83的主体部831的上端及下端,分别形成有向前方翘起的翘出部832和翘出部833。在保险杠吸能件81的上板部811的后端部及下板部812的后端部,分别形成有上法兰部813和下法兰部814。保险杠吸能件81的上板部811的上法兰部813及下板部812的下法兰部814分别与背板83的上端的翘出部832及背板83的下端的翘出部833相接合。
更具体而言,背板83的上端的翘出部832与保险杠吸能件81的上法兰部813相叠合;背板83的下端的翘出部833与保险杠吸能件81的下法兰部814相叠合,分别固定在上法兰部813、下法兰部814上的销钉84、销钉85插在背板83的翘出部832的通孔834、翘出部833的通孔835中,销钉84、销钉85突出到通孔834、通孔835外侧的部分被砸扁,从而,背板83与保险杠吸能件81的上法兰部813和下法兰部814固定连接(铆接)。
另外,背板83的主体部831叠合在保险杠加强件82的前表面上,两者通过钉子86而接合在一起。
然而,具有上述结构的现有技术的车辆用保险杠结构中,为了确保具有足够高的撞击能量吸收性能,需要保险杠吸能件81在车长方向上具有足够的长度尺寸,因而,采用上述车辆用保险杠结构的情况下,车辆整体的长度尺寸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确保具有足够高的撞击能量吸收性能,又能使车辆整体的长度尺寸缩短的车辆用保险杠结构。
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用保险杠结构,该车辆用保险杠结构具备保险杠吸能件、配置在所述保险杠吸能件的后侧并支撑着该保险杠吸能件的保险杠加强件、及配置在所述保险杠吸能件与所述保险杠加强件之间的背板,所述保险杠吸能件具有向车辆前侧延伸的上板部和下板部,在所述上板部的后端形成有向上方延伸的上法兰部,在所述下板部的后端形成有向下方延伸的下法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被构成为,上端形成有向车辆后侧延伸后向上方延伸的上侧曲折部;下端形成有向车辆后侧延伸后向下方延伸的下侧曲折部,所述保险杠加强件具有主体部、从所述主体部的上端缘向上方延伸的上端凸片、及从所述主体部的下端缘向下方延伸的下端凸片,所述上端凸片和所述下端凸片各自的前表面分别与所述主体部的前表面平行,并比所述主体部的前表面更靠近车辆后侧,所述保险杠吸能件的上板部的上法兰部与所述背板的上侧曲折部相叠合地接合;所述保险杠吸能件的下板部的下法兰部与所述背板的下侧曲折部相叠合地接合,所述背板的上侧曲折部抵接着所述保险杠加强件的上端凸片的前表面;所述背板的下侧曲折部抵接着所述保险杠加强件的下端凸片的前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车辆用保险杠结构的优点在于,由于保险杠加强件具有主体部、从该主体部的上端缘向上方延伸且比主体部更靠近车辆后侧的上端凸片、及从该主体部的下端缘向下方延伸且比主体部更靠近车辆后侧的下端凸片,且保险杠吸能件的上板部的上法兰部与背板的向车辆后侧延伸的上侧曲折部相叠合地接合、该上侧曲折部抵接着保险杠加强件的更靠近车辆后侧的上端凸片;保险杠吸能件的下板部的下法兰部与背板的向车辆后侧延伸的下侧曲折部相叠合地接合、该下侧曲折部抵接着保险杠加强件的更靠近车辆后侧的下端凸片,因而,相对于保险杠加强件的主体部的前表面,保险杠吸能件的上板部和下板部向车辆前侧延伸的长度缩短,从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保险杠结构的情况下,车辆整体的长度尺寸缩短。
同时,由于保险杠吸能件的上板部和下板部本身的长度并未缩短,因而,在保险杠吸能件的前端受到来自前方的撞击力作用时,上板部和下板部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保险杠吸能件的上板部及下板部一样,会朝车辆后侧折叠式地溃缩而吸收撞击负荷,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溃缩距离与上述现有技术的相同,因而,基于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保险杠结构,能确保具有足够高的撞击能量吸收性能。
此外,由于保险杠加强件具有向上方和下方延伸出的上端凸片和下端凸片,所以保险杠加强件在上下方向上的整体长度尺寸增加,即,截面的面积增加,从而能提高保险杠加强件承受负荷的能力。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车辆用保险杠结构中,较佳为,所述保险杠加强件被构成为,所述上端凸片及所述下端凸片各自在车长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部在车长方向上的厚度。基于该结构,能抑制保险杠加强件的重量增加。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车辆用保险杠结构中,较佳为,所述保险杠加强件被构成为,所述上端凸片形成在所述主体部的上端缘的车长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下端凸片形成在所述主体部的下端缘的车长方向的中间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保险杠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车辆用保险杠结构受到撞击力作用后的状态的示意。
图3是表示现有技术的车辆用保险杠结构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车辆用保险杠结构受到撞击力作用后的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保险杠结构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前侧,箭头Up表示上方。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保险杠结构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保险杠结构包括保险杠吸能件1、保险杠加强件2、及背板3。
图2是表示保险杠吸能件1受到撞击力作用后的状态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保险杠吸能件1受到来自前方的撞击力的作用时溃缩,从而能吸收撞击负荷。
保险杠加强件2配置在保险杠吸能件1的后侧,支撑着该保险杠吸能件1,当保险杠吸能件1受到撞击力作用而溃缩时托住该保险杠吸能件1。
背板3配置在保险杠吸能件1与保险杠加强件2之间,用于将保险杠吸能件1固定连接在保险杠加强件2上。另外,在保险杠吸能件1的前方还配置有保险杠盖板(未图示)。
更具体而言,保险杠吸能件1具有上板部11、下板部12、及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板部11、下板部12连接的前板部13。在前板部13受到来自前方的撞击力作用时,上板部11和下板部12朝着车辆后侧折叠式地溃缩。
上板部11被构成为,从前板部13的上端朝着车辆后侧延伸的同时向上方倾斜(按两个不同的倾斜度);下板部12被构成为与上板部11上下对称的形状,即,从前板部13的下端朝着车辆后侧延伸的同时向下方倾斜(按两个不同的倾斜度)。换言之,上板部11和下板部12从后端向车辆前侧延伸,且上板部11与下板部12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间距朝着车辆前侧逐渐减小。
在上板部11的后端部,形成有向上方延伸出的上法兰部14。在下板部12的后端部,形成有向下方延伸出的下法兰部15。
保险杠加强件2被构成为,侧视为矩形,且在车高方向上的长度尺寸远大于在车长方向上的厚度尺寸。即,保险杠加强件2被构成为,侧视为长条形。
背板3具有主体部31、上侧曲折部32、及下侧曲折部33。上侧曲折部32被构成为在主体部31的上部先向车辆后侧曲折并延伸后再向上方曲折并延伸的曲折形状。下侧曲折部33被构成为与上侧曲折部32上下对称的形状,即,在主体部31的下部先向车辆后侧曲折并延伸后向下方曲折并延伸的曲折形状。
背板3与保险杠吸能件1的上法兰部14和下法兰部15固定连接。具体而言,背板3的上侧曲折部32的上边部34与保险杠吸能件1的上法兰部14相叠合;背板3的下侧曲折部33的下边部35与保险杠吸能件1的下法兰部15相叠合,分别固定在上法兰部14、下法兰部15上的销钉4、销钉5分别插在背板3的上边部34的通孔36、下边部35的通孔37中,销钉4、销钉5的突出到通孔36、通孔37外侧的部分被砸扁,从而背板3与保险杠吸能件1的上法兰部14和下法兰部15通过铆接而固定连接。
另外,背板3的主体部31与保险杠加强件2的前表面相叠合,并且,两者例如由钉子6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保险杠加强件2具有主体部、及从该主体部的上端缘和下端缘分别向上方和下方延伸出的上端凸片21和下端凸片22。该上端凸片21和下端凸片22各自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与保险杠加强件2的主体部的前表面平行,且更靠近车辆后侧。本实施方式中,上端凸片21及下端凸片22分别形成在保险杠加强件2的主体部的上端缘及下端缘的车长方向的中间位置,并且,其厚度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厚度,例如是所述主体部的厚度的四分之一左右。
背板3被配置为,与保险杠吸能件1的上法兰部14接合的上侧曲折部32及与保险杠吸能件1的下法兰部15接合的下侧曲折部33分别卡合在保险杠加强件2的主体部与上端凸片21、下端凸片22之间形成的台阶部,且上边部34、下边部35分别与上端凸片21的前表面、下端凸片22的前表面相抵接。
由此,例如在保险杠吸能件1在车长方向上的尺寸与图3和图4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相同的情况下,相对于保险杠加强件2的主体部的前表面,保险杠吸能件1向车辆前方突出的部分的尺寸L1比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尺寸(图3中的L3)更短。缩短的尺寸相当于保险杠加强件2的上端凸片21、下端凸片22各自的前表面与保险杠加强件2的主体部的前表面之间在车长方向上的距离。因而,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保险杠结构的情况下,能缩短车辆整体的长度尺寸。
并且,当保险杠吸能件1的前板部13受到来自前方的撞击力(如图1中的箭头F所示)作用而保险杠吸能件1被压向车辆后侧时,如图2所示,与上述现有技术的保险杠吸能件81一样,保险杠吸能件1的上板部11及下板部12朝着车辆后侧折叠式地溃缩而吸收撞击负荷,并且,在其它条件与上述现有技术的相同的情况下,溃缩距离L2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溃缩距离(图4中的L4)相同。因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保险杠结构也能确保具有足够高的撞击能量吸收性能。
另外,由于保险杠加强件2具有从主体部的上端缘和下端缘分别向上方和下方延伸出的上端凸片21和下端凸片22,所以其整体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增加。例如,在保险杠加强件2的主体部的长度H1与现有技术中的保险杠加强件82的主体部的长度H2(如图3所示)相同的情况下,保险杠加强件2的整体长度大于保险杠加强件82的整体长度,因而,保险杠加强件2的截面的面积增加,能提高保险杠加强件2承受负荷的能力。
因而,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保险杠结构,既能确保具有足够高的撞击能量吸收性能,又能缩短车辆整体的尺寸,还能提高保险杠加强件承受负荷的能力。

Claims (3)

1.一种车辆用保险杠结构,具备保险杠吸能件、配置在所述保险杠吸能件的后侧并支撑着该保险杠吸能件的保险杠加强件、及配置在所述保险杠吸能件与所述保险杠加强件之间的背板,所述保险杠吸能件具有向车辆前侧延伸的上板部和下板部,在所述上板部的后端形成有向上方延伸的上法兰部,在所述下板部的后端形成有向下方延伸的下法兰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被构成为,上端形成有向车辆后侧延伸后向上方延伸的上侧曲折部;下端形成有向车辆后侧延伸后向下方延伸的下侧曲折部,
所述保险杠加强件具有主体部、从所述主体部的上端缘向上方延伸的上端凸片、及从所述主体部的下端缘向下方延伸的下端凸片,所述上端凸片和所述下端凸片各自的前表面分别与所述主体部的前表面平行,并比所述主体部的前表面更靠近车辆后侧,
所述保险杠吸能件的上板部的上法兰部与所述背板的上侧曲折部相叠合地接合;所述保险杠吸能件的下板部的下法兰部与所述背板的下侧曲折部相叠合地接合,
所述背板的上侧曲折部抵接着所述保险杠加强件的上端凸片的前表面;所述背板的下侧曲折部抵接着所述保险杠加强件的下端凸片的前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险杠加强件被构成为,所述上端凸片及所述下端凸片各自在车长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部在车长方向上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险杠加强件被构成为,所述上端凸片形成在所述主体部的上端缘的车长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下端凸片形成在所述主体部的下端缘的车长方向的中间位置。
CN201922144117.8U 2019-12-03 2019-12-03 车辆用保险杠结构 Active CN2115434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4117.8U CN211543447U (zh) 2019-12-03 2019-12-03 车辆用保险杠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4117.8U CN211543447U (zh) 2019-12-03 2019-12-03 车辆用保险杠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43447U true CN211543447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504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44117.8U Active CN211543447U (zh) 2019-12-03 2019-12-03 车辆用保险杠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434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27828B2 (ja) 車両前部構造
US10435076B2 (en) Vehicle engine compartment assembly
JP5493897B2 (ja) 車体後部の下部構造
US5348114A (en) Front chassis frame for automobile
JP5125704B2 (ja) 側突用樹脂衝撃吸収体
JP5417878B2 (ja) 自動車車体の後部構造
JP5396489B2 (ja) 車両用バンパー構造
US7377540B2 (en) Airbag unit and case of airbag unit
JP2009012674A (ja) 自動車の車体フロア構造
JP4781171B2 (ja) 車両用フェンダパネル取付構造
JP5207228B2 (ja) 車両用インナパネル
CN211543447U (zh) 车辆用保险杠结构
CN211543448U (zh) 车辆用保险杠结构
JP5396100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211442500U (zh) 发动机盖及汽车
CN211543446U (zh) 车辆用保险杠结构
JP4207021B2 (ja) 車両のフェンダパネル支持構造
US11318997B2 (en) Hood structure
CN211543449U (zh) 车辆用保险杠结构
CN109292006B (zh) 汽车翼子板安装装置
JP5282596B2 (ja)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2006232198A (ja) 車両用衝撃吸収部材
CN216580427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防撞梁总成
CN214823642U (zh) 仪表板横梁组件和汽车
CN213138931U (zh) 翼子板安装支架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