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89182U - 一种汽车座椅双头调角器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座椅双头调角器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89182U
CN211489182U CN201922226931.4U CN201922226931U CN211489182U CN 211489182 U CN211489182 U CN 211489182U CN 201922226931 U CN201922226931 U CN 201922226931U CN 211489182 U CN211489182 U CN 211489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fitting
clamp
double
sliding rod
positioning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269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ao Ch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ao Ch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ao Ch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ao Ch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269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89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89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891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双头调角器加工装置,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机身,机身上设置有夹具,夹具的两端均设置有挤包装置;挤包装置包括滑移连接在机身上且分别位于夹具两侧的定位柱,定位柱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为与管件孔径插接配合的插接部,定位柱于插接部远离管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挤压管件端部的台阶槽。针对现有技术存在成品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利用管件内的高压空间,由气压撑起管件侧壁,管件在挤包过程中不易在其中部发生内挤包的情况,从而大大提高加工的成品率,减少次品率,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座椅双头调角器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双头调角器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近些年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
对于现有的汽车座椅双头调角器,如图1所示,包括管件1,管件1的两端均固定有零件2,零件2套设在管件1上,两个零件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管件1的侧壁于零件2的两侧均鼓起设置有挤包,其中靠近管件1中部的挤包为第一包3,另一侧的挤包为第二包4,利用第一包3和第二包4夹紧固定零件2。汽车座椅双头调角器的加工工艺为:采用夹具夹紧管件1;向管件1的两端分别套设零件2;采用液压装置挤压管件1端部,使管件1侧壁于零件2的两侧向外鼓起,分别形成第一包3和第二包4,将零件2固定在管件1上。
现有的加工工艺中,管件收挤压后,还可能向管件鼓起,形成内挤包,继而无法将零件固定在管件,所以在使用现有工艺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次品,造成原料浪费,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成品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双头调角器加工工艺,有效提高产品加工的成品率,减少资源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座椅双头调角器加工装置,包括机身,机身上设置有夹具,夹具的两端均设置有挤包装置;
挤包装置包括滑移连接在机身上且分别位于夹具两侧的定位柱,定位柱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为与管件孔径插接配合的插接部,定位柱于插接部远离管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挤压管件端部的台阶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插入至管件内,一方面用于管件的定位,提高加工精度,另一方面挤压管件内的空气,使管件内形成高压空间,管件端部受挤压后,不易在其中部发生内挤包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柱周侧设置为与管件内壁完全贴合的光滑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改善定位柱与管件内壁的贴合效果,定位柱插入管件内的过程中,密封性良好,确保管件内形成高压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柱一端沿其轴向开设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内滑移连接有用于压缩管件内部空气的活塞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活塞阀在活塞腔内滑移,进一步挤压管件内的空间,进一步增加管件内的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柱的一端滑移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定位柱挤压管件的滑移杆,所述滑移杆与所述活塞阀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移杆滑移,在靠近继而带动定位柱滑移的过程中,带动活塞阀在活塞腔内滑移,增加管件内的压强。
进一步的,所述滑移杆与所述定位柱之间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滑移杆与所述定位柱分离的复位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复位件用于推动滑移杆与定位柱分离,完成复位动作,便于进行下一次的挤包作业。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件为压簧;
所述活塞阀与所述滑移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复位件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复位件进行定位,提高加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挤包装置还包括滑移连接在所述机身上的镦头,所述镦头靠近所述夹具的侧面弹性滑移连接有外套,所述外套内固定有内套,所述内套一端滑移连接所述镦头,所述内套内滑移连接有所述定位柱,所述外套靠近所述夹具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放置零件的定位槽,所述夹具上开设有用于夹紧管件的夹槽,所述夹具于所述夹槽靠近所述外套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环槽,所述内套靠近所述夹具的一端开设有第二环槽;
所述内套内还设置有所述活塞阀、所述滑移杆、所述复位件和所述连接杆;
所述镦头上还设置于用于推动所述滑移杆滑移的顶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由夹具将管件夹紧在机身上,在定位槽内放入待固定的零件,再启动液压缸,推动镦头滑移,镦头带动外套靠近夹具,直至顶紧在夹具一侧,与此同时,定位柱插入至管件内,液压缸继续推动镦头滑移,镦头与外套之间的弹性滑移结构收缩,滑移杆顶接在顶块的平整面上,继而镦头带动顶块,顶块再通过滑移杆,滑移杆再压缩复位件,与定位柱顶接,推动定位柱顶接管件端部,挤压管件,形成第一包,同时,定位柱插入至管件内,活塞阀滑动,实现对管件内部的两次加压,确保管件中部不会向内部弯曲形成内挤包。
进一步的,所述顶块升降设置于所述镦头上,所述顶块朝向所述滑移杆的侧面设置有用于补偿所述滑移杆滑移距离的凸起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工第二包时,液压缸带动镦头滑移,远离夹具,带动定位柱从管件内完全拔出,启动气缸,推动顶块上滑,使顶块的凸起部与滑移杆位于相同高度,继而液压缸工作相同的行程,重复上述动作,不同之处在于,滑移杆顶接在顶块的凸起部上,恰好补偿了滑移杆一个包的行程距离,使管件上挤压出第二包,从而无需再次调节液压缸的行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管件内制造高压空间,利用气压撑起管件侧壁,管件不易在其中部发生内挤包的情况,从而大大提高加工的成品率,减少次品率,提高生产效率;
(2)进一步地,采用定位柱插入至管件两端,不仅能起到定位的作用,还能用于挤压管件内的空间,形成高压空间;
(3)进一步地,通过活塞阀的滑动以及定位柱的插入,两次增加管件内空间的压力,确保管件内的压强足够;
(4)进一步地,升降设置顶块,利用顶块上的凸起部改变滑移杆的行程,在挤压出第二包的过程中,无需再次调节液压缸的行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汽车座椅双头调角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工艺流程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沿图4中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4中A-A线剖开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管件;2、零件;3、第一包;4、第二包;5、定位柱;6、台阶槽;7、活塞腔;8、活塞阀;9、滑移杆;10、复位件;11、连接杆;12、机身;13、夹具;14、镦头;15、外套;16、内套;17、定位槽;18、夹槽;19、第一环槽;20、第二环槽;21、顶块;22、凸起部;23、弹性连接结构;24、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一种汽车座椅双头调角器加工工艺,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夹具13夹紧管件1,向管件1上安装零件2;
S2,从管件1两端向管件1内同轴插入定位柱5,两定位柱5相互靠近的一端形成与管件1内孔插接配合的插接部,定位柱5周侧开设有用于挤压管件1端部的台阶槽6,台阶槽6位于插接部远离管件1的一端,定位柱5周侧表面设置为与管件1内壁完全贴合的光滑面,由于定位柱5侧壁完全与管件1内壁贴合,定位柱5插入管件1内后,不仅能起到对管件1定位作用,便于后续进行高精度加工,还能挤压管件1中部空气,使管件1内形成高压腔体,后续挤压包的过程中,管件1不易向内弯卷,造成加工失效的问题;
定位柱5的一端滑移设置有用于推动定位柱5挤压管件1的滑移杆9,定位柱5远离滑移杆9的一端内沿其轴向开设活塞腔7,活塞腔7内滑移连接有用于压缩管件1内部空气的活塞阀8,活塞阀8上固定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远离活塞阀8的一端贯穿定位柱5与滑移杆9固定,连接杆11上于滑移杆9与定位柱5之间套设有用于推动滑移杆9与定位柱5分离的复位件10,复位件10为压簧。
使用时,滑移杆9沿靠近夹具13的方向滑移,通过复位件10推动定位柱5滑移插入至管件1内,管件1内实现初次加压,接着滑移杆9继续靠近夹具13,压簧收到压缩,滑移杆9带动活塞阀8在活塞腔7内滑移,实现管件1内第二次加压,有限避免挤压管件1的过程中,管件1向其内部起包。
S3,两次挤压管件1端部,管件1于零件2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包3和第二包4,零件2夹紧在第一包3与第二包4之间。
具体加工步骤为:在活塞阀8推动至极限位置后,滑移杆9与定位柱5接触,通过定位柱5上的台阶槽6挤压管件1,挤压管件1的距离为一个挤包的距离;接着,定位柱5滑移,从而管件1内离开,补偿滑移杆9的行程,增加一个挤包的行程距离,继而滑移杆9滑动两个挤包的行程,挤压管件1的端部,管件1在两次挤压作业后,在零件2两侧各形成一个包,从而将零件2夹紧固定在管件1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柱5的插入以及活塞阀8的滑动,两次对管件1内部加压处理,在提高管件1定位以及加工精度的同时,有效避免在挤包作业的过程中,管件1向其内部弯曲形成内挤包的情况。
一种汽车座椅双头调角器加工装置,如图4和图5所示,基于上述一种汽车座椅双头调角器加工工艺,包括机身12,机身12上设置有夹具13,夹具13包括上座和下座,下座固定在机身12上,上座和下座上均开设有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夹槽18,机身12上方固定有用于带动上座升降的液压缸。
如图3和图6所示,夹具13的两端均设置有挤包装置,挤包装置包括滑移连接在机身12上的镦头14,机身12上还设置有用于推动镦头14沿靠近夹具13的方向滑移的第二液压缸,镦头14远离第二液压缸的侧面弹性滑移连接有外套15,其弹性连接结构23为:外套15上固定有滑杆,滑杆远离外套15的一端滑移连接至镦头14内,滑杆上于外套15与镦头14之间套设有弹簧。外套15内固定有内套16,内套16远离外套15的一端滑移连接至镦头14内,内套16内设置有定位柱5和滑移杆9,定位柱5内设置有活塞腔7和活塞阀8,活塞阀8与滑移杆9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1和复位件10,定位柱5、滑移杆9、活塞腔7、活塞阀8和复位件10的设置方式与上述一种汽车座椅双头调角器加工工艺中相同。
外套15靠近夹具13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放置零件2的定位槽17,管件1两端的零件2若是不同,两侧的定位槽17便可设置为不同形状的,夹具13于夹槽18靠近外套15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环槽19,内套16靠近夹具13的一端开设有第二环槽20,第一环槽19与第二环槽20分别位于定位槽17的两侧,第一环槽19和第二环槽20分别用于容纳管件1挤压成型后形成的第一包3和第二包4。
镦头14上升降连接有顶块21,顶块21的升降是由气缸24推动一个斜槽机构实现的,斜槽机构包括滑块,滑块上开设有斜槽,顶块21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斜槽与滑槽之间滑移连接有滑杆,滑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滑槽和斜槽内,气缸24推动滑块滑动,带动顶块21升降,且顶块21朝向滑移杆9的侧面一体设置有凸起部22。
上述装置使用时,先由夹具13将管件1夹紧在机身12上,在定位槽17内放入待固定的零件2,再启动液压缸,推动镦头14滑移,镦头14带动外套15靠近夹具13,直至顶紧在夹具13一侧,与此同时,定位柱5插入至管件1内,液压缸继续推动镦头14滑移,镦头14与外套15之间的弹性滑移结构收缩,滑移杆9顶接在顶块21的平整面上,继而镦头14带动顶块21,顶块21再通过滑移杆9,滑移杆9再压缩复位件10,与定位柱5顶接,推动定位柱5顶接管件1端部,挤压管件1,形成第一包3,同时,定位柱5插入至管件1内,活塞阀8滑动,实现对管件1内部的两次加压,确保管件1中部不会向内部弯曲,形成内挤包;
接着加工第二包4,其具体步骤为:液压缸带动镦头14滑移,远离夹具13,带动定位柱5从管件1内完全拔出,启动气缸24,推动顶块21上滑,使顶块21的凸起部22与滑移杆9位于相同高度,继而液压缸工作相同的行程,重复上述动作,不同之处在于,滑移杆9顶接在顶块21的凸起部22上,恰好补偿了滑移杆9一个包的行程距离,使管件1上挤压出第二包4,从而无需再次调节液压缸的行程。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在管件1内制造高压空间,利用气压撑起管件1侧壁,管件1不易在其中部发生内挤包的情况,从而大大提高加工的成品率,减少次品率,提高生产效率;采用定位柱5插入至管件1两端,不仅能起到定位的作用,还能用于挤压管件1内的空间,形成高压空间;通过活塞阀8的滑动以及定位柱5的插入,两次增加管件1内空间的压力,确保管件1内的压强足够;升降设置顶块21,利用顶块21上的凸起部22改变滑移杆9的行程,在挤压出第二包4的过程中,无需再次调节液压缸的行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汽车座椅双头调角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2),所述机身(12)上设置有夹具(13),所述夹具(13)的两端均设置有挤包装置;
所述挤包装置包括滑移连接在所述机身(12)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夹具(13)两侧的定位柱(5),所述定位柱(5)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为与管件(1)孔径插接配合的插接部,所述定位柱(5)于所述插接部远离管件(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挤压管件(1)端部的台阶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双头调角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5)周侧设置为与管件(1)内壁完全贴合的光滑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双头调角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5)一端沿其轴向开设活塞腔(7),所述活塞腔(7)内滑移连接有用于压缩管件(1)内部空气的活塞阀(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双头调角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5)的一端滑移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定位柱(5)挤压管件(1)的滑移杆(9),所述滑移杆(9)与所述活塞阀(8)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双头调角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杆(9)与所述定位柱(5)之间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滑移杆(9)与所述定位柱(5)分离的复位件(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双头调角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10)为压簧;
所述活塞阀(8)与所述滑移杆(9)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1),所述复位件(10)套设于所述连接杆(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双头调角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包装置还包括滑移连接在所述机身(12)上的镦头(14),所述镦头(14)靠近所述夹具(13)的侧面弹性滑移连接有外套(15),所述外套(15)内固定有内套(16),所述内套(16)一端滑移连接所述镦头(14),所述内套(16)内滑移连接有所述定位柱(5),所述外套(15)靠近所述夹具(13)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放置零件(2)的定位槽(17),所述夹具(13)上开设有用于夹紧管件(1)的夹槽(18),所述夹具(13)于所述夹槽(18)靠近所述外套(15)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环槽(19),所述内套(16)靠近所述夹具(13)的一端开设有第二环槽(20);
所述内套(16)内还设置有所述活塞阀(8)、所述滑移杆(9)、所述复位件(10)和所述连接杆(11);
所述镦头(14)上还设置于用于推动所述滑移杆(9)滑移的顶块(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双头调角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21)升降设置于所述镦头(14)上,所述顶块(21)朝向所述滑移杆(9)的侧面设置有用于补偿所述滑移杆(9)滑移距离的凸起部(22)。
CN201922226931.4U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汽车座椅双头调角器加工装置 Active CN211489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26931.4U CN211489182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汽车座椅双头调角器加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26931.4U CN211489182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汽车座椅双头调角器加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89182U true CN211489182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415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26931.4U Active CN211489182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汽车座椅双头调角器加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891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5080070A1 (fr) Presse hydraulique reglable a double action
CN210877132U (zh) 一种汽车后门板冲压成型模具
CN204639568U (zh) 一种钢塑管装配机
CN107511425A (zh) 管件冲压缩口模具
CN105107948A (zh) 金属管材管端缩口模具
CN211489182U (zh) 一种汽车座椅双头调角器加工装置
CN108856387A (zh) 管件弯折工装
CN204639600U (zh) 一种套装管件接合装置
CN109332687A (zh) 实现串珠双向冷压的模具结构
CN110883157A (zh) 一种汽车座椅双头调角器加工工艺及其装置
CN201427394Y (zh) 液压打头装置
CN204658946U (zh) 一种管件装配装置
CN209363613U (zh) 实现串珠双向冷压的模具结构
CN204639599U (zh) 一种钢塑管压接机
CN211990307U (zh) 一种铝型材挤压装置及其稳定结构
CN210461209U (zh) 一种双活塞增压弹簧气缸
CN211002151U (zh) 一种玻璃胶自动罐装装置
CN107096834A (zh) 管件冲压缩口模具
CN208495465U (zh) 管件弯折工装
CN209664059U (zh) 垫圈加工装置
CN109175005B (zh) 圆件内外径整形机构
CN202278370U (zh) 减振器上支撑总成压装工装
CN106180454A (zh) 桶盖成型机自动上料系统
CN204639601U (zh) 一种pe钢塑管装配装置
CN204194592U (zh) 钢管椭圆形端头加工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