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84320U - 一种电坐便器便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坐便器便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84320U
CN211484320U CN201921791844.7U CN201921791844U CN211484320U CN 211484320 U CN211484320 U CN 211484320U CN 201921791844 U CN201921791844 U CN 201921791844U CN 211484320 U CN211484320 U CN 211484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air
fan
electric toilet
outlet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9184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家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yu Group JSCL
Original Assignee
Hanyu Group JSC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yu Group JSCL filed Critical Hanyu Group JSCL
Priority to CN20192179184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84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84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84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det-Like Cleaning Device And Other Flush Toilet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坐便器便座,包括本体和连接于本体的座圈,本体内设有吹风系统,吹风系统包括风机、加热器和出风通道;所述加热器用于加热风机吸入的空气;所述风机具有风机出风口;所述出风通道的进风端与风机出风口连接,出风端上设有风道出风口,整体设置于横向平面M之下;出风通道沿着风机的出风方向直线延伸至风道出风口,出风方向相对横向平面M倾斜向上。本实用新型结构使暖风直接吹向需要烘干的人体局部位置,确保暖风方向准确到位,提高烘干效率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坐便器便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坐便器便座,尤其涉及其暖风烘干功能的吹风系统,IPC分类可属E03D 9/08或A47K 13/24。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坐便器便座一般都带有暖风烘干功能,但是暖风出风量偏小,而且扩散欠稳定,出风方向欠准确,导致烘干效果仍欠佳,需要用户较长时间等待。
类似本实用新型的传统设计可参见中国专利文献CN207492723U。
其它有关术语和公知常识,可参见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年或1997年版的《机械工程手册》和国家标准GB/T 23131-2019《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坐便器便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坐便器便座,其相比传统设计有更佳的烘干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坐便器便座,包括本体和连接于本体的座圈,本体内设有吹风系统,吹风系统包括风机、加热器和出风通道;所述加热器用于加热风机吸入的空气,所述风机具有风机出风口;所述出风通道的进风端与风机出风口连接,出风端上设有风道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位于横向平面M以下,沿着风机的出风方向直线延伸至风道出风口,所述出风方向相对横向平面M倾斜向上。
进一步的,出风通道的最高处到横向平面M的距离D=0mm~10mm。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方向相对横向平面M倾斜向上的夹角f=5°~20°。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为离心式,所述出风通道的进风端与风机出风口对正平滑连接,且位于风机蜗壳切线方向。
进一步的,出风通道的底面在靠近风道出风口的区域逐渐抬升为风道导风面,该导风面(与横向平面M的夹角g不小于所述夹角f,取值范围为20°~45°。
进一步的,风道出风口的纵向高度h为出风通道进风口纵向高度H的1/3-2/3。
进一步的,风道导风面是弧形面。
进一步的,出风通道在风道导风面与风机出风口之间以一平坦面连接,该平坦面与横向平面M的夹角小于所述夹角f。
更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平坦面上,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平坦面之间有槽状的间隙,该间隙贯穿整个平坦面。
进一步的,出风通道在风道导风面与平坦面交接处设置有排水孔。
进一步的,风机在对接出风通道进风口的风道腔下底面设置有排水孔。
另一个优选吹风系统方案,加热器固定连接在风机的进风口。
另一个优选电坐便器便座方案,所述吹风系统有2个,分别设置在中心线Y的两侧。
由于所述出风通道整体设置于横向平面M下,出风通道沿着风机的出风方向直线延伸至风道出风口,而且出风风道的出风风向相对横向平面M倾斜向上,使暖风倾斜向上直接吹向需要烘干的人体局部位置,确保暖风准确到位,提高烘干效率及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设计出风通道与风机出风口沿直线延伸至风道出风口和风机出风口位于风机蜗壳切线方向,可避免空气流向转折造成的风阻损失,有利于空气稳定流动,也有利于提高电热管的加热效率,更快地加热空气至目标温度,而且暖风温度稳定,更好保障吹风系统吹出的暖风烘干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坐便器便座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坐便器便座中吹风系统第1实施例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2沿AA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坐便器便座中吹风系统第2实施例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坐便器便座本体内部安装二个吹风系统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
本体1,座圈2,第1吹风系统3,第2吹风系统3b,风机31,加热器32,出风通道33,风机出风口311,风机进风口312,风道出风口331,风道导风面332,风道排水孔333,平坦面334,槽状的间隙335,风机排水孔336,平坦面凸筋337,出风通道顶面338,出风通道底面339,出风通道侧面340;
横向平面M,出风方向角度f,风道导风面角度g,便座中心线Y,出风通道最高处到横向平面M的距离D,风道出风口的纵向高度h,出风通道进风口的纵向高度H。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坐便器便座是在类似CN207492723U所述产品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其继承现有技术的电坐便器便座如CN207492723U中图1所示及其说明,包括本体和连接于本体的座圈,座圈一般铰接在本体上,本体设有吹风系统,吹风系统包括风机、加热器和出风通道,加热器用于加热风机吸入的气体,加热后的气体沿出风通道流动最终导向风道出风口吹出。
现有技术如CN207492723U,风道出风口一般作下沉设计位于横向平面M下,出风通道大部分及风机均设置在横向平面M上,出风通道要引导暖风顺势向下流动然后折弯再倾斜向上吹出。
本实用新型电坐便器便座实施例对该传统设计的改进要点是:
——风机出风口及出风通道位于横向平面M以下,出风通道的最高处到横向平面M的距离D=0mm~10mm;
——风机及出风通道出风方向相对横向平面M倾斜向上,该出风方向与横向平面M的夹角f=5°~20°;
——出风通道的底面在靠近风道出风口的区域逐渐抬升为风道导风面。
以下主要描述该改进的具体设计。本说明书未描述到的,可参见CN207492723U以及《机械工程手册》和GB/T 2313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坐便器便座》。此外:
——在说明电坐便器便座的结构时,从落座于座圈2的使用者观察,以前方作为前方向或前侧、以后方作为后方向或后侧、以左侧方作为左方向或左侧、以右侧方作为右方向或右侧来进行说明。该情况下,在将本体1设置于马桶上的状态下,该本体1所在一侧成为后侧,座圈2所在一侧成为前侧。本体1设置于马桶上的平面成为横向平面M,本体1的中心线成为坐便器便座的中心线Y;此外,座盖(未图示)和座圈2分别设置成能够在立起位置和倒伏位置之间各自独立地转动而且能够两者一起转动,为方便起见,将它们从倒伏位置向立起位置转动的动作称为“打开”,将它们从立起位置向倒伏位置转动的动作称为“关闭”;
——风机的出风方向是指气体离开风机出风口时的流动方向,对于离心式风机,通常是其蜗壳在风机出风口的切线方向;出风通道的出风方向与暖风在通道内的主气流轴线方向一致,对方形通道通常为其顶面的前伸方向。
首先,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电坐便器便座包括本体1、座圈2和吹风系统3。
吹风系统3(具体结构后面详细描述)设置在本体1内,其位置关系为:
——出风通道33,以及风机的出风口311均位于横向平面M以下,出风通道最高处到横向平面M的距离为D,D=0~10mm。用户在使用马桶时是坐在座圈2上,人体臀部的高度位置基本与横向平面M持平或略低。用户保持坐姿时,臀部的结构特征是靠后部位向下凸,如果暖风平着吹向人体,就只能吹到人体臀部靠后部位的体表,而无法绕过向下凸的靠后部位吹到靠前部位。特别是女性用户,靠前部位更需要暖风烘干,因此本实施例将出风通道33作下沉设计,这样暖风吹出后,在吹到人体臀部的靠后部位的同时,越过人体臀部的靠后部位而吹到靠前部位的体表,从而对整个臀部的体表都能有效、快速烘干。当然,出风通道33也不能设置过低,导致暖风越过人体臀部,直接吹到人体腹部或腿部,无法实现所需烘干。所以,控制D在0~10mm之间为妥,例如,D=0、1mm、2mm、……10mm。出风通道33的进风端与风机的出风口311对正平滑连接。风机的出风口311也不高于横向平面M。
——风机及出风通道的出风方向相对横向平面M倾斜向上,与横向平面M的夹角为f,f=5°~20°;由于结构及位置有限,风道出风口331只能位于人体臀部后下方向前上方吹暖风,所以通过设计出风方向的角度,可以让暖风吹出后能够尽量准确接近于人体臀部需要烘干的部位,从而提高烘干效率及效果。f过小,则接近于横向吹风,烘干效率和效果都会直线下降,f过大,则可能导致暖风吹向人体的后背,烘干效率和效果也会直线下降,最好选择f=5°~20°,例如,α=5°、10°、15°、20°。
上述结构可以使吹风系统出风直接吹向需要烘干的人体臀部局部部位,确保暖风的出风方向准确到位,提高烘干效率及效果。
吹风系统的结构如图2、图3所示,具体为:
——吹风系统3包括风机31、加热器32和出风通道33,加热器32用于加热出风通道33内的气体。风机31具有风机出风口311,风机出风口311一般为四边形,出风通道33的进风端与风机出风口311对正平滑连接,沿着风机出风口311的出风方向直线延伸,风机出风口331的外壁边与风机31蜗壳外周壁相切,该结构更有效引导暖风的出风,减少了暖风流动的转折,暖风的出风风量损失小,也有利提高烘干效率及效果。
本实施例中,出风通道33垂直于出风方向的截面设计为四边形,出风通道33具有底面339、顶面338和两个侧面340,可以由管件形成,也可以通过左右或上下两件盖板固定连接形成。出风通道33的底面在靠近风道出风口331的区域与横向平面M的夹角变大而逐渐抬升,形成倾斜平面——风道导风面332。风道导风面332与横向平面M的夹角为g,夹角g大于夹角f,范围为20°~45°。风道导风面332也可以改为如图4所示的弧面,更有利引导风的流动,该弧面的弦平面与横向平面M的夹角仍按上述夹角g的范围要求。这样,靠近风道出风口331的进风通道截面积逐步收缩,最后形成收缩的风道出风口331,风道出风口331的纵向高度h一般取值为出风通道进风口的纵向高度H的1/3-2/3,有利于形成集中及加速的风束,避免暖风发散,更加确保暖风的烘干效率及效果。
从图2中看到,出风通道33在风道导风面332与连接风机出风口之间的底面内壁升起一平坦面334。该平坦面334与横向平面M的夹角小于出风通道的出风方向与横向平面M的夹角。加热器32定位放置在出风通道邻近风机出风口的平坦面334上,有利于防水及提高加热器换热效率。为进一步加强防水效果,出风通道33在导风面332与平坦面334交接区域设置排水孔333。另如图3所示,加热器32与平坦面334之间设置有槽状的间隙335,该间隙335贯穿整个平坦面334,该间隙335可以通过在平坦面334上设置平坦面凸筋337形成。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在平坦面334设置凹槽或通过将加热器外壳底面设计成凹凸形状等方法形成。
为避免风机电机(未图示)进水,如图3、图4所示,风机31在对接出风通道进风口的风道腔下底面设置排水孔336。
上述吹风系统实施例可有如下设计修改:
如图4所示,加热器32也可以固定连接在风机31的进风口312上,图4实施例采用定位筋及卡位固定加热器32,当然也可采用其它方式如定位筋加粘接或弹性件卡紧等常规的机械固定连接方式。加热器32连接在风机的进风口312上,可以避免出风通道33进水引起发热器32浸水导致电器故障现象。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坐便器便座,是在第1、2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体1内部,中心线Y两侧各布置1个吹风系统:第1吹风系统3和第2吹风系统3b,以加大风量,进一步提高烘干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电坐便器便座,包括本体(1)和连接于本体的座圈(2),本体(1)内设有吹风系统(3,3b),吹风系统(3,3b)包括风机(31)、加热器(32)和出风通道(33);所述加热器(32)用于加热风机(31)吸入的空气,所述风机(31)具有风机出风口(311);所述出风通道(33)的进风端与风机出风口(311)连接,出风端上设有风道出风口(331);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33)位于横向平面M以下,沿着风机的出风方向直线延伸至风道出风口(331),所述出风方向相对横向平面M倾斜向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坐便器便座,其特征在于:出风通道(33)的最高处到横向平面M的距离D=0mm~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坐便器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方向相对横向平面M倾斜向上的夹角f=5°~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坐便器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31)为离心式,所述出风通道(33)的进风端与风机出风口(311)对正平滑连接,且位于风机蜗壳切线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坐便器便座,其特征在于:出风通道(33)的底面在靠近风道出风口(331)的区域逐渐抬升为风道导风面(332),该导风面(332)与横向平面M的夹角g不小于所述夹角f,取值范围为20°~4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电坐便器便座,其特征在于:风道出风口(331)的纵向高度h为出风通道(33)进风口纵向高度H的1/3-2/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电坐便器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导风面(332)是弧形面。
8.根据权利要求5、6、7任一所述电坐便器便座,其特征在于:出风通道(33)在风道导风面(332)与风机出风口(311)之间以一平坦面(334)连接,该平坦面(334)与横向平面M的夹角小于所述夹角f。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电坐便器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32)位于所述平坦面(334)上,所述加热器(32)与所述平坦面(334)之间有槽状的间隙,该间隙贯穿整个平坦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电坐便器便座,其特征在于:出风通道(33)在风道导风面(332)与平坦面(334)交接处设置有风道排水孔(333)。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电坐便器便座,其特征在于:风机(31)在对接出风通道进风口的风道腔下底面设置有风机排水孔(336)。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电坐便器便座,其特征在于:加热器(32)固定连接在风机的进风口(312)。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电坐便器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系统(3,3b)有2个,分别设置在便座中心线Y的两侧。
CN201921791844.7U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电坐便器便座 Active CN211484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91844.7U CN211484320U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电坐便器便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91844.7U CN211484320U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电坐便器便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84320U true CN211484320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407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91844.7U Active CN211484320U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电坐便器便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843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4948A (zh) * 2022-04-07 2022-07-29 东莞市旭恒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马桶座圈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4948A (zh) * 2022-04-07 2022-07-29 东莞市旭恒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马桶座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56960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0056961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1484320U (zh) 一种电坐便器便座
CN106152442B (zh) 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及空调器
CN209991595U (zh) 一种可避免凝露的空调导风板出风结构以及空调导风板
WO2021223392A1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2252857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8536137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0772155A (zh) 一种具有低噪增速功能的出风结构及智能马桶用烘干装置
CN205664516U (zh) 空调加湿器
CN208536138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08186568U (zh) 天花机
CN207815488U (zh) 一种防水暖风机
CN214250055U (zh) 空调辅助风道及空调器
CN214250093U (zh) 空调接水盘及空调器
CN208536139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2082205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8920185U (zh) 取暖器
CN208909866U (zh) 烹饪器具和烹饪器具的外壳组件
CN207555977U (zh) 一种新型防水型暖风机结构
CN212431080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9674428A (zh) 用于奶瓶清洗机的干燥系统及奶瓶清洗机
CN216521973U (zh) 一种取暖器组件
CN205585818U (zh) 底壳及烹饪器具
CN219982774U (zh) 烘干座圈及坐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