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81098U - 新能源汽车电机用机壳结构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汽车电机用机壳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81098U
CN211481098U CN202020431160.2U CN202020431160U CN211481098U CN 211481098 U CN211481098 U CN 211481098U CN 202020431160 U CN202020431160 U CN 202020431160U CN 211481098 U CN211481098 U CN 2114810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body
new energy
energy automobile
conservancy diversion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3116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红
刘乾
魏彦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Hen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202043116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810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810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8109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能源汽车电机用机壳结构,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导流圈与侧板,导流圈的一侧焊接有外壳体与内壳体,导流圈的内部开设有连接通道,导流圈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球阀,侧板的一侧焊接有降温内套筒,侧板与降温内套筒的内部均开设有多个散热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壳体、内壳体以及两个水道,双重冷却的效果,降低电机外壳整体的升温速率,通过设置连接通道与球阀,有助于增加冷却效果以及减少污垢沉积,通过设置降温内套筒与散热腔,进一步降低外壳体与内壳体的温度,通过设置通风板,加大电机内部的换气量,加快热量向外发散。

Description

新能源汽车电机用机壳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新能源汽车电机用机壳结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中,电机可为汽车各部件系统提供动力。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为了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和载重性,必然会长时间使用电机,普通电机长时间使用后,电机转子的转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但是普通的车用电机壳散热效率较差,因此并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对新能源汽车续航以及载重的需要,现有的电机壳体的前侧面大多为封闭式,这将导致内部环境闭塞,无法快速导出热量,此外,现有电机中水道内沉积的杂质不便于清理,长时间使用后,水流变缓,散热效果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能源汽车电机用机壳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导流圈与侧板,所述导流圈的一侧焊接有外壳体与内壳体,所述导流圈的内部开设有连接通道,所述导流圈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球阀,所述侧板的一侧焊接有降温内套筒,所述侧板与降温内套筒的内部均开设有多个散热腔。
可选的,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的内部均开设有水道,两个所述水道均为螺旋状,两个所述水道均与连接通道相贯通,所述连接通道的内底壁低于两个水道一端的内底壁5mm。
可选的,所述侧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外壳体与内壳体的一侧,所述导流圈的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前侧盖。
可选的,所述前侧盖的内侧壁焊接有通风板,所述通风板的中部嵌接有轴承固定座,所述轴承固定座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电机轴。
可选的,所述电机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子,所述内壳体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定子铁芯与定子绕组,所述电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
可选的,所述外壳体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冷却水管接头,所述冷却水管接头与水道相连通,所述外壳体的外侧面焊接有多个散热片,所述外壳体的下部焊接有两个支撑底板,所述外壳体的一侧中部焊接有接线盒,所述外壳体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后侧盖。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能源汽车电机用机壳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能源汽车电机用机壳结构,通过外壳体、内壳体以及两个水道之间的配合设置,冷却水从冷却水管接头进入外壳体内部的水道之后,经由连接通道进入内壳体中的水道,双重冷却的效果,降低电机外壳整体的升温速率,大幅降低新能源汽车电机长时间使用状态下的温度,此外,通过连接通道与球阀之间的配合设置,连接通道不仅可以连通两个水道,还可以收集冷却水中的杂质,拧动球阀,即可将沙粒或者其他杂质排出,便于定期维护,无需整体拆卸,有助于增加冷却效果以及减少污垢沉积。
2、该新能源汽车电机用机壳结构,通过设置降温内套筒与散热腔,外壳体与内壳体的热量传导至降温内套筒后,热量散发至散热腔中,当电机轴与扇叶一同转动时,扇叶的旋转产生向外的气流,致使散热腔内出现负压,热量随气流被送出,进一步降低外壳体与内壳体的温度,加快热量散发,避免过度发热,相较于传统形式的新能源汽车电机,该结构中的冷却水温度上升速度较慢,热量耗散较快,适用于新能源汽车长时间、重负荷的工况,此外,通过设置通风板,扇叶旋转后,电机内部可形成定向流动的气流,加大电机内部的换气量,加快热量向外发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流圈;2、外壳体;3、内壳体;4、水道;5、连接通道;6、球阀;7、侧板;8、降温内套筒;9、散热腔;10、前侧盖;11、通风板;12、轴承固定座;13、电机轴;14、扇叶;15、转子;16、定子铁芯;17、定子绕组;18、冷却水管接头;19、散热片;20、支撑底板;21、接线盒;22、后侧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新能源汽车电机用机壳结构,包括导流圈1与侧板7,导流圈1的一侧焊接有外壳体2与内壳体3,外壳体2与内壳体3的内部均开设有水道4,两个水道4均为螺旋状,两个水道4均与连接通道5相贯通,通过外壳体2、内壳体3以及两个水道4之间的配合设置,冷却水从冷却水管接头18进入外壳体2内部的水道4之后,经由连接通道5进入内壳体3中的水道4,双重冷却的效果,降低电机外壳整体的升温速率,大幅降低新能源汽车电机长时间使用状态下的温度,连接通道5的内底壁低于两个水道4一端的内底壁5mm,导流圈1的内部开设有连接通道5,导流圈1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球阀6,通过连接通道5与球阀6之间的配合设置,连接通道5不仅可以连通两个水道4,还可以收集冷却水中的杂质,拧动球阀6,即可将沙粒或者其他杂质排出,便于定期维护,无需整体拆卸,有助于增加冷却效果以及减少污垢沉积,侧板7的一侧焊接有降温内套筒8,侧板7与降温内套筒8的内部均开设有多个散热腔9,通过设置降温内套筒8与散热腔9,外壳体2与内壳体3的热量传导至降温内套筒8后,热量散发至散热腔9中,当电机轴13与扇叶14一同转动时,扇叶14的旋转产生向外的气流,致使散热腔9内出现负压,热量随气流被送出,进一步降低外壳体2与内壳体3的温度,加快热量散发,避免过度发热,相较于传统形式的新能源汽车电机,该结构中的冷却水温度上升速度较慢,热量耗散较快,适用于新能源汽车长时间、重负荷的工况,侧板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外壳体2与内壳体3的一侧,导流圈1的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前侧盖10,前侧盖10的内侧壁焊接有通风板11,通过设置通风板11,扇叶14旋转后,电机内部可形成定向流动的气流,加大电机内部的换气量,加快热量向外发散,通风板11的中部嵌接有轴承固定座12,轴承固定座12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电机轴13,电机轴1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子15,内壳体3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定子铁芯16与定子绕组17,电机轴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14,外壳体2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冷却水管接头18,两个冷却水管接头18其中之一与内壳体3中的水道4相连通,冷却水管接头18与水道4相连通,外壳体2的外侧面焊接有多个散热片19,外壳体2的下部焊接有两个支撑底板20,外壳体2的一侧中部焊接有接线盒21,外壳体2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后侧盖22。
使用时,冷却水从冷却水管接头18进入外壳体2内部的水道4之后,经由连接通道5进入内壳体3中的水道4,起到双重冷却的效果,降低电机外壳整体的升温速率,冷却水流经连接通道5时,冷却水中的杂质沉淀在连接通道5的下部,拧动球阀6,即可将沙粒或者其他杂质排出,外壳体2与内壳体3的热量传导至降温内套筒8后,热量散发至散热腔9中,当电机轴13与扇叶14一同转动时,扇叶14的旋转产生向外的气流,致使散热腔9内出现负压,热量随气流被送出,进一步降低外壳体2与内壳体3的温度,加快热量散发,避免过度发热,相较于传统形式的新能源汽车电机,该结构中的冷却水温度上升速度较慢,热量耗散较快,适用于新能源汽车长时间、重负荷的工况,此外,扇叶14旋转后,电机内部可形成定向流动的气流,加大电机内部的换气量,加快热量向外发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综上所述,通过外壳体2、内壳体3以及两个水道4之间的配合设置,冷却水从冷却水管接头18进入外壳体2内部的水道4之后,经由连接通道5进入内壳体3中的水道4,双重冷却的效果,降低电机外壳整体的升温速率,大幅降低新能源汽车电机长时间使用状态下的温度,此外,通过连接通道5与球阀6之间的配合设置,连接通道5不仅可以连通两个水道4,还可以收集冷却水中的杂质,拧动球阀6,即可将沙粒或者其他杂质排出,便于定期维护,无需整体拆卸,有助于增加冷却效果以及减少污垢沉积,通过设置降温内套筒8与散热腔9,外壳体2与内壳体3的热量传导至降温内套筒8后,热量散发至散热腔9中,当电机轴13与扇叶14一同转动时,扇叶14的旋转产生向外的气流,致使散热腔9内出现负压,热量随气流被送出,进一步降低外壳体2与内壳体3的温度,加快热量散发,避免过度发热,相较于传统形式的新能源汽车电机,该结构中的冷却水温度上升速度较慢,热量耗散较快,适用于新能源汽车长时间、重负荷的工况,此外,通过设置通风板11,扇叶14旋转后,电机内部可形成定向流动的气流,加大电机内部的换气量,加快热量向外发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新能源汽车电机用机壳结构,包括导流圈(1)与侧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圈(1)的一侧焊接有外壳体(2)与内壳体(3),所述导流圈(1)的内部开设有连接通道(5),所述导流圈(1)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球阀(6),所述侧板(7)的一侧焊接有降温内套筒(8),所述侧板(7)与降温内套筒(8)的内部均开设有多个散热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机用机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与内壳体(3)的内部均开设有水道(4),两个所述水道(4)均为螺旋状,两个所述水道(4)均与连接通道(5)相贯通,所述连接通道(5)的内底壁低于两个水道(4)一端的内底壁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机用机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外壳体(2)与内壳体(3)的一侧,所述导流圈(1)的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前侧盖(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机用机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盖(10)的内侧壁焊接有通风板(11),所述通风板(11)的中部嵌接有轴承固定座(12),所述轴承固定座(12)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电机轴(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机用机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1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子(15),所述内壳体(3)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定子铁芯(16)与定子绕组(17),所述电机轴(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机用机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冷却水管接头(18),所述冷却水管接头(18)与水道(4)相连通,所述外壳体(2)的外侧面焊接有多个散热片(19),所述外壳体(2)的下部焊接有两个支撑底板(20),所述外壳体(2)的一侧中部焊接有接线盒(21),所述外壳体(2)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后侧盖(22)。
CN202020431160.2U 2020-03-30 2020-03-30 新能源汽车电机用机壳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810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1160.2U CN211481098U (zh) 2020-03-30 2020-03-30 新能源汽车电机用机壳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1160.2U CN211481098U (zh) 2020-03-30 2020-03-30 新能源汽车电机用机壳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81098U true CN211481098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62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3116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81098U (zh) 2020-03-30 2020-03-30 新能源汽车电机用机壳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810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2368A (zh) * 2020-09-22 2020-12-29 叶建飞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用机壳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2368A (zh) * 2020-09-22 2020-12-29 叶建飞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用机壳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18333Y (zh) 水冷式电动汽车驱动电机
CN204408058U (zh) 一种双转子电机油路冷却装置
CN211481098U (zh) 新能源汽车电机用机壳结构
CN114337107B (zh) 一种外循环冷却式新能源电机
CN112909411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组
CN112421859B (zh) 一种辅助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
CN212935715U (zh) 一种电动摩托车电机冷却装置
CN212305025U (zh) 一种电驱动总成的液冷系统
CN219643715U (zh) 发电机双风道散热结构
CN103291613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动助力转向泵
CN212115069U (zh) 同步无感伺服驱控一体机
CN201204519Y (zh) 电动汽车电机冷却水套
CN219888271U (zh) 一种带水冷的罗茨风机
CN113098182A (zh) 具有冷却水道总成的电驱系统
CN220319858U (zh) 一种双叶轴流风机及其应用的散热器组件
CN21670905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地埋式无线充电站
CN219993790U (zh) 一种风道结构及发电机组
CN220586679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载具的水冷集成
CN220325442U (zh) 水力发电机组冷却装置
CN218897150U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冷却装置
CN217883066U (zh) 一种以压缩空气为冷却介质的电动机
CN212579647U (zh) 一种高效的直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散热机构
CN116014989B (zh) 集成控制器的轮毂电机
CN21653097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器
CN217590398U (zh) 一种内外双冷式内转子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