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76815U - 一种散热件及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件及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76815U
CN211476815U CN201921704785.5U CN201921704785U CN211476815U CN 211476815 U CN211476815 U CN 211476815U CN 201921704785 U CN201921704785 U CN 201921704785U CN 211476815 U CN211476815 U CN 211476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late
heat sink
heat
cavity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0478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金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Guok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Guok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Guok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Guok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0478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76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76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768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件,包括散热件本体,所述散热件本体内具有一腔体;所述腔体内封装有超导液;所述腔体的内侧壁还设置有纹路,从而增加了超导液和内侧壁的接触面积,同时相比于平面来说,本实用新型设置所述纹路还便于超导液的附着,提高热传导效率。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散热器,安装有复数个所述的散热件,单个所述的散热件的热传导效率更高,在相同情况下相比现有技术,从而使得所述的散热器热传导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件及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散热件及散热器。
【背景技术】
超导液是一种超导传热和高效换热新技术。常压下超导液主要功能是比水传导快些,一般零下40度不结冰,比水的沸点要大些。
因此,市面上出现了采用超导液作为导热介质的取暖器。超导制供暖技术是一种超导传热和高效热转换新技术,它应用领域广,无毒、无味、无闪点、无燃点、无辐射、无污染,该技术利用真空超导介质循环导热的工作原理,克服了传统取暖设备气阻、腐蚀管路、结垢、热转换效率和热传递效率低的五大难题;真空超导介质的热效率高,传导性能好,能瞬间制热,热能传导过程中热损极小;采用真空超导技术设计的热传导组件在热能传导过程中不会产生明光、明火,其表面温度低,不会发生灼伤的情况。
而现有超热液的传热件一般为在管内或者片状结构内等封装超导液,其散热面积为管的外表面或者片状结构的外表面,这样单个管或者片状结构其散热面积有限,例如现有的超导暖气片,单个传热件的传热效率有待进一步优化。另一方面,现有三个传热件其内部封装超导液的内腔表面为平面,这样导致表面较为光滑,不利于超导液气化后的附着,超导液容易滑落集中在底部,而使得散热不均匀,降低了热传导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散热件及散热器,封装超导液的内侧壁设置纹路,增加接触面积,同时便于超导液的附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散热件,包括散热件本体,所述散热件本体内具有一腔体;所述腔体内封装有超导液;所述腔体的内侧壁还设置有纹路。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件本体为管状。
进一步地,所述腔体的内侧壁为圆柱型,所述纹路为内螺纹。
进一步地,还包括复数个散热片,复数个所述散热片间隔套设在所述散热件本体上。
进一步地,复数个所述散热片等间隔排布。
进一步地,每所述散热片为波纹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散热器,包括复数个所述的散热件,还包括支撑架;复数个所述的散热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所述的散热件的散热片交错布置。
进一步地,复数个所述的散热件分两排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以及第三固定板;
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平行布置,且其中一排所述的散热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三固定板之间,另一排所述的散热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第三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三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
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分别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通过螺栓穿过各个所述通孔,后用螺母锁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件,包括散热件本体,所述散热件本体内具有一腔体;所述腔体内封装有超导液;所述腔体的内侧壁还设置有纹路,从而增加了超导液和内侧壁的接触面积,同时相比于平面来说,本实用新型设置所述纹路还便于超导液的附着,提高热传导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散热器,安装有复数个所述的散热件,单个所述的散热件的热传导效率更高,在相同情况下相比现有技术,从而使得所述的散热器热传导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件的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件的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件的实施例二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件的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器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器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件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散热器100,
散热件1,散热件本体11,腔体111;纹路112,散热片12,通孔121;
支撑架2,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第三固定板23,螺栓24,螺母25;
加热片3。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件1,包括散热件本体11,所述散热件本体11内具有一腔体111;所述腔体111内封装有超导液(未图示);所述腔体111的内侧壁还设置有纹路112。通过在所述腔体111的内侧壁设置所述纹路112,一方面增加了内侧壁和超导液(未图示)的接触面积,从而提供更多面积以供超导液(未图示)进行附着,意味着附着在内侧壁进行热交换的超导液(未图示)更多,使得在相同条件下,相比于现有光滑内表面来说,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单个所述的散热件1的导热量。另一方面,由于设置了所述纹路112,使得所述腔体111的内侧壁变的不光滑,使得所述腔体111的内侧壁更利于超导液(未图示)的附着;而光滑表面容易造成超导液滑落,从而大部分聚集在底部,造成底部温度高,上部温度低,散热不均匀,导热效果较差。
如图8所示的一实施例,所述散热件本体1为管状,例如,采用圆铜管,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方管、椭圆管或者其它形状。
所述腔体111的内侧壁为圆柱型,所述纹路112为内螺纹,采用圆柱型便于制造加工内螺纹。
还包括复数个散热片12,复数个所述散热片12间隔套设在所述散热件本体11上。通过复数个所述散热片12,进行热传导,从而使得和空气接触的面积更大,即单位时间内进行热交换的空气量更多,从而提高了热传导效率,能够更快的将外部空气进行加热。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是一根所述散热件本体上套设复数个所述散热片12;也可以在每一片所述散热片12上穿插多根所述散热件本体11。
在较佳的一实施例中,复数个所述散热片12等间隔排布,即均匀排布,使得散热更均匀。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散热片12为平面状。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散热片12为波纹状;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做成其它的形状。
如图3和图4所示,每所述散热片12为波纹状,所述散热片12采用波纹状,在相同的长、宽条件下,相比平面状,增加了散热片12的表面积,提高了导热量,进而提高了传热效率。
如图7所示,为散热片12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上开设有一通孔121,用于穿设所述散热件本体11,优选的所述通孔121和散热件本体的形状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散热器100,包括复数个所述的散热件1,还包括支撑架2;复数个所述的散热件1安装在所述支撑架2上。
相邻的两所述的散热件1的散热片12交错布置,可以对空气起阻滞作用,增加空气停留时间,便于空气和散热片12进行热交换。当然也可以平行布置,如果平行布置,则形成的空气通道更直,空气容易直接从而散热片12直接的缝隙穿过,这样空气停留时间较短,即热交换时间短,热传导效率会降低。
在具体一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复数个所述的散热件1分两排布置,前后两排交错布置,使得空气会在两排之间的缝隙停留一定时间,这是因为后面一排会起阻挡左右,而不会像一排一样直接排出,从而增加了风在散热片12内停滞的时间,即增加了热交换时间,提供更多时间进行热交换,提高热交换的效果。
所述支撑架2包括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以及第三固定板23;
所述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第三固定板23平行布置,且其中一排所述的散热件1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1和所述第三固定板23之间,另一排所述的散热件1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板22和所述第三固定板23之间,所述第三固定板23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1和第二固定板22之间;
所述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第三固定板23分别开设有通孔(未图示),所述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第三固定板23通过螺栓24穿过各个所述通孔(未图示),后用螺母25锁紧。
在具体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第三固定板23采用铝板或者航空铝板。所述散热件本体11采用铜管,所述纹路112为内螺纹。
使用方式,将复数个加热片3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件本体11上,安装方式如图5所示,加热片3夹在散热件本体11和第三固定板23之间,加热片3和散热件本体11接触,将加热片3通电加热,从而对复数个所述散热件本体11进行加热,所述腔体111内的超导液(未图示)吸热汽化,然后附着在所述腔体111的内侧壁上,将热量传递给每所述散热片12以及所述散热件本体11的外表面,然后和空气进行热交换,将空气加热。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散热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件本体,所述散热件本体内具有一腔体;所述腔体内封装有超导液;所述腔体的内侧壁还设置有纹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本体为管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内侧壁为圆柱型,所述纹路为内螺纹。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散热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数个散热片,复数个所述散热片间隔套设在所述散热件本体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散热件,其特征在于:复数个所述散热片等间隔排布。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散热件,其特征在于:每所述散热片为波纹状。
7.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数个如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散热件,还包括支撑架;复数个所述的散热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所述的散热件的散热片交错布置。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复数个所述的散热件分两排布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以及第三固定板;
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平行布置,且其中一排所述的散热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三固定板之间,另一排所述的散热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第三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三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
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分别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通过螺栓穿过各个所述通孔,后用螺母锁紧。
CN201921704785.5U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散热件及散热器 Active CN211476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04785.5U CN211476815U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散热件及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04785.5U CN211476815U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散热件及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76815U true CN211476815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70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04785.5U Active CN211476815U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散热件及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768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61917A (zh) * 2023-04-28 2023-08-08 山东亚特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煤堆散热阻燃器及其选型设计方法和布设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61917A (zh) * 2023-04-28 2023-08-08 山东亚特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煤堆散热阻燃器及其选型设计方法和布设方法
CN116561917B (zh) * 2023-04-28 2024-04-05 山东亚特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煤堆散热阻燃器及其选型设计方法和布设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9316B (zh) 电池组及其散热结构
JP6397163B2 (ja) 太陽光発電における高効率放熱装置、ソーラーパネル及び熱電併給システム
CN105186927B (zh) 一种利用余热发电的燃气灶锅架
CN108800703B (zh) 半导体制冷设备
CN211476815U (zh) 一种散热件及散热器
CN203133734U (zh) 一种带有散热系统的全密封机箱
CN201555083U (zh) 多芯片大功率led灯具及散热结构
CN109450372B (zh) 一种沙漠光伏发电散热装置
CN111430619A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托盘
CN114510135B (zh) 一种导热散热效果好的均温板
CN207674758U (zh) 一种水冷型半导体制冷装置
WO2018103548A1 (zh) 一种cpu冷却用铝制散热器
CN211785712U (zh) 一种电能表的底壳结构
CN109974332B (zh) 一种水冷型半导体制冷装置
CN210168011U (zh) 一种太阳能聚光光伏冷却集热装置
CN207674760U (zh) 一种风冷型半导体制冷装置
CN207354786U (zh) 一种散热装置
CN202083258U (zh) 单边扩大的平板状热管
CN217933818U (zh) 一种砷化镓电池液体翅片换热器
CN204615747U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
CN108666702A (zh) 一种基于电池封装防爆的散热系统
CN203837547U (zh) 一种多阵列平面热管
CN204227973U (zh) 热管散热片阵列式散热器
CN221227500U (zh) 光伏装置
CN212673895U (zh) 一种快速水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