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73081U - 控制边坡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控制边坡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73081U
CN211473081U CN201921583882.3U CN201921583882U CN211473081U CN 211473081 U CN211473081 U CN 211473081U CN 201921583882 U CN201921583882 U CN 201921583882U CN 211473081 U CN211473081 U CN 2114730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lattice beam
side slope
bracket
prote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838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彦炜
史玲玉
杨少武
黄锆扬
王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838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730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730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730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边坡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装置,属于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控制边坡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杆,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用于固定于地下;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两个所述支撑杆上;至少四个托架,每两个所述托架分别连接到一所述支撑杆上,且位于同一支撑杆上的两个所述托架沿该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托架用于承托钢筋。能够固定承托起钢筋框架,使得钢筋框架的形状保持一致,托架的位置高度可调,具有更好的适用广度。各钢筋之间的捆绑更加牢固,该装置能承托起钢筋框架,保证了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保护层厚度的充足,提高了格构梁的质量。

Description

控制边坡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在边坡支护体系中多采用格构梁进行支护,在坡面较陡或边坡较高的情况下,以及地质条件复杂,相较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难度较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边坡格构梁施工躲在坡面平整后,考完沟槽,涂刷水泥浆,安装钢筋。
现有施工技术环境下,受地形限制、坡面及梁槽修正的平整度影响,混凝土保护层垫块经常不在一个平面上,因此导致钢筋在安装时经常出现保护层厚度不足、安装不牢固的现象,甚至出现因钢筋安装问题导致混凝土模板无法封模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边坡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装置,以解决或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项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边坡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装置,包括:
两个支撑杆,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用于固定于地下;
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两个所述支撑杆上;
至少四个托架,每两个所述托架分别连接到一所述支撑杆上,且位于同一支撑杆上的两个所述托架沿该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托架用于承托钢筋。
优选地,两个所述支撑杆上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所在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安装槽沿垂直于所在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贯穿该支撑杆。
优选地,所述托架均经螺栓安装于所述支撑杆上的安装槽上,各螺栓均穿过所述安装槽并经有适配的螺栓固定。
优选地,各所述支撑杆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设有适配的螺栓,用于安装所述横杆。
优选地,所述托架包括第一板与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彼此连接且相互垂直设置。
优选地,各所述托架均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杆上相对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贴合于所述支撑杆上并经螺栓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上;
所述第二板用于承托钢筋,所述第二板上远离所述第一板的一端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板承托钢筋的面上。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为所述第二板上的远离所述第一板的翻边,所述限位部用于对承托的钢筋进行限位。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焊接于所述第二板上。
优选地,两个所述支撑杆平行设置。
本申请具有的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的控制边坡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装置能够固定承托起钢筋框架,使得钢筋框架的形状保持一致,托架的位置高度可调,具有更好的适用广度。各钢筋之间的捆绑更加牢固,该装置能承托起钢筋框架,保证了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保护层厚度的充足,提高了格构梁的质量。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边坡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格构梁保护层厚度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格构梁保护层厚度装置的安装截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格构梁保护层厚度装置的安装俯视示意图。
其中,1-支撑杆,2-横杆,3-托架,4-螺栓,5-钢筋,6-沟槽;
11-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钢筋保护层厚度为格构梁浇筑成型后,格构梁混凝土的外表面至其内部的钢筋之间的最小距离。
如图1、图2与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是一种控制边坡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杆1,各所述支撑杆1的一端用于固定于地下;横杆2,所述横杆2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两个所述支撑杆1上;至少四个托架3,每两个所述托架3分别连接到一所述支撑杆1上,且位于同一支撑杆1上的两个所述托架3沿该支撑杆1的长度方向(即支撑杆1的竖直方向)分布,所述托架3用于承托钢筋。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两个所述支撑杆1上均开设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沿所在所述支撑杆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安装槽11沿垂直于所在所述支撑杆1的长度方向贯穿该支撑杆1。即所述安装槽11为贯穿槽,便于安装螺栓4。
所述托架3均经螺栓4安装于所述支撑杆1上的安装槽11上,各螺栓4均穿过所述安装槽11并经由适配的螺栓固定,且各所述托架3在所述安装槽11上位置可调。可以理解的,托架3在支撑杆1上的位置可以通过螺栓4进行调节,通过旋松所述螺栓4,调节托架3至设定位置,然后拧紧螺栓4,固定该托架。
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支撑杆1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设有适配的螺栓4,用于安装所述横杆2。如图1所示,横杆2安装在所述支撑杆1上的中部,用于整体承托起多根钢筋组合成的钢筋框架(如图3所示)。支撑杆1的下端为固定端,用于插入地下从而进行固定,支撑杆1的上端为自由端,用于安装各个所述托架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架3包括第一板与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彼此连接且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板贴合于所述支撑杆1上并经螺栓4连接于所述支撑杆1上。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托架3为一直角板结构,可以为一直板折弯成型,不需要两个板之间的焊接等连接方法,有利于增强结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托架3均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杆1上相对的一侧。即两个支撑杆1上的托架3安装在两个支撑杆1中间的侧面上(可以看作是两个支撑杆1的内侧),方便整个钢筋框架的安装。但不仅限于此,还可以将托架3安装在两个支撑杆1的外侧(相对于其内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上远离所述第一板的一端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板承托钢筋的面上。作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设置的限位部能更好的安装钢筋,便于施工。钢筋在安装搭建的时候,将钢筋放置在支撑杆1与限位部之间的托架3上,使得钢筋不会朝向两个支撑杆1之间的内部滑落,便于定型,避免了多根钢筋在现场安装时的杂乱。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朝向承托钢筋的方向设置,即朝向上当设置,所述限位部的设置提供两种具体的方式。其一是,所述限位部为所述第二板上的远离所述第一板的翻边,通过折弯设置的翻边同样起到阻挡安装后的钢筋。另一种方式是,所述限位部焊接于所述第二板上,可以理解的是,此时的限位部不限于其结构形状,以能够起到限位阻挡的作用为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支撑杆1平行设置,适用于截面形状为矩形的格构梁。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将两个支撑杆1呈“八”字型设置,用于构建截面形状为梯形或三角形的格构梁。
如图4所示,本申请的装置的使用方法是,先开挖沟槽6,将该装置的支撑杆1的下端固定到沟槽6内,并每隔预定的距离设置有该装置,然后铺设钢筋5并组成钢筋框架,最后在钢筋框架的外侧组装模板,将钢筋框架连同该装置预埋到混凝土内。
在本申请的装置能够固定钢筋5组成的钢筋框架,使得钢筋框架的形状保持一致,托架3的位置高度可调,具有更好的适用广度。各钢筋6之间的捆绑更加牢固,该装置能承托起钢筋框架,保证了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保护层厚度的充足,提高了格构梁的质量。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控制边坡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支撑杆,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用于固定于地下;
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两个所述支撑杆上;
至少四个托架,每两个所述托架分别连接到一所述支撑杆上,且位于同一支撑杆上的两个所述托架沿该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托架用于承托钢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边坡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杆上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所在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安装槽沿垂直于所在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贯穿该支撑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边坡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均经螺栓安装于所述支撑杆上的安装槽上,各螺栓均穿过所述安装槽并经有适配的螺栓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边坡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撑杆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设有适配的螺栓,用于安装所述横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边坡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第一板与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彼此连接且相互垂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边坡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托架均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杆上相对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边坡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贴合于所述支撑杆上并经螺栓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上;
所述第二板用于承托钢筋,所述第二板上远离所述第一板的一端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板承托钢筋的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边坡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所述第二板上的远离所述第一板的翻边,所述限位部用于对承托的钢筋进行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边坡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焊接于所述第二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边坡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杆平行设置。
CN201921583882.3U 2019-09-23 2019-09-23 控制边坡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装置 Active CN2114730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3882.3U CN211473081U (zh) 2019-09-23 2019-09-23 控制边坡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3882.3U CN211473081U (zh) 2019-09-23 2019-09-23 控制边坡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73081U true CN211473081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74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83882.3U Active CN211473081U (zh) 2019-09-23 2019-09-23 控制边坡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730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4680A (zh) * 2019-09-23 2020-01-03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控制边坡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4680A (zh) * 2019-09-23 2020-01-03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控制边坡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88418U (zh) 一种用于地铁基坑钢支撑的牛腿结构
KR102204901B1 (ko) 강판 보강 전단벽
CN211473081U (zh) 控制边坡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装置
CN110172912A (zh) 一种实心墩盖梁加工施工方法
CN209942050U (zh) 一种大截面梁用高强可调可周转临时钢筋马凳
CN210918296U (zh) 一种方钢管套筒固定装置
KR100529517B1 (ko) 변위측정장치가 설치된 교량상부구조물 하중분산지지인상브라켓을 이용한 교량상부구조물 균등인상방법
CN210976594U (zh) 一种叠合板辅助安装装置
CN112095485A (zh) 一种桥梁斜拉索锚筒预埋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7205526U (zh) 一种工民建筑墙体加固装置
CN110644680A (zh) 控制边坡格构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4170072U (zh) 一种基于裸露基础的钢结构厂房结构
CN215291438U (zh) 后浇带独立支撑结构
CN210820171U (zh) 预制t梁钢筋绑扎胎膜架
CN212295097U (zh) 螺栓安装固定架
CN210561499U (zh) 一种预埋螺栓组安装装置
CN113323387A (zh) 用于矮墙或者飘窗浇筑的抗浮夹具
CN112376704A (zh) 螺栓安装固定架及其施工方法
CN111827669A (zh) 一种钢梁楼板支模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4117185U (zh) 一种后加吊顶安装结构
CN218029082U (zh) 一种结构梁钢筋快速安装辅助装置
CN213234259U (zh) 楼承板支撑体系
CN113071973B (zh) 附着于钢管柱的施工电梯附墙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215626085U (zh) 附着于钢管柱的施工电梯附墙装置
CN118481288B (zh) 一种支承于钢框架的梁板一体化楼盖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