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72020U - 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市政透水路面道路排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市政透水路面道路排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72020U
CN211472020U CN201921773343.6U CN201921773343U CN211472020U CN 211472020 U CN211472020 U CN 211472020U CN 201921773343 U CN201921773343 U CN 201921773343U CN 211472020 U CN211472020 U CN 211472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eable pavement
water
rainwater
cistern
infil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7334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彦滨
莫粲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ngche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ngche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ngche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ngche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7334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720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72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720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市政透水路面道路排水结构,其包括透水路面、渗水复合层,透水路面连接有绿化带,绿化带包括种植层和原土层,透水路面与绿化带之间设有渗水复合层,透水路面下方设置有第一蓄水池,绿化带下方设有第二蓄水池,第二蓄水池上方设有防渗透的蓄水顶盖,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之间设有分隔部,分隔部上端与蓄水顶盖之间设有滤水网。第一蓄水池顶部设有承重滤水网,承重滤水网处于透水路面与第一蓄水池之间,承重滤水网一端与第二蓄水池的蓄水顶盖连接。下雨时,绿化带中雨水经过渗水复合层水平渗向透水路面,透水路面渗透净化雨水,与透水路面的雨水一起进入第一蓄水池,实现了绿化带和透水路面雨水的收集。

Description

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市政透水路面道路排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市政透水路面道路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海绵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可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能够逐步地改善并恢复城市的自然生态平衡,通过“海绵城市”形式实现自然雨水的收集利用已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方向。
目前,海绵城市建设正在加快推进,通过不断创新建设模式探索成功经验,实现海绵城市的全面建设,但全面实现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海绵城市结合城市规划旨在通过建设雨水径流调蓄和承泄设施完善城市排洪排涝体系。透水路面作为海绵城市的一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传统的密级配路面相比较,透水路面可使路表水直接渗入横向排出或直接流入地下,从而能够有效地补充地下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但是在下大雨或暴雨时,绿化带和人行通道上的雨水或渗透水直接排入下水通道,没有有效地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十分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市政透水路面道路排水结构,可有效地对人行通道和绿化带积存的雨水进行收集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市政透水路面道路排水结构,包括透水路面、渗水复合层,透水路面连接有绿化带,绿化带包括种植层和原土层,透水路面与绿化带之间设有渗水复合层,透水路面下方设置有第一蓄水池,绿化带下方设有第二蓄水池,第二蓄水池上方设有防渗透的蓄水顶盖,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之间设有分隔部,分隔部上端与蓄水顶盖之间设有滤水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雨时,雨水经过透水路面的过滤直接进入到第一蓄水池内。绿化带中多余的水经过渗水复合层水平渗向透水路面,再经过透水路面渗透过滤净化雨水,净化后的雨水进入第一蓄水池,透水路面的雨水经过过滤直接渗透流向第一蓄水池,实现了绿化带和透水路面雨水的收集。当第一蓄水池中雨水达到一定高度时,雨水通过滤水网过滤进一步过滤至第二蓄水池,防止雨水中有大颗粒杂质,影响雨水的利用。当室外温度较高时,第一蓄水池中存储的雨水通过蒸发可降低透水路面的温度,增加透水路面的湿度,提高行人在人行通道上的舒适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蓄水池顶部设有承重滤水网,承重滤水网处于透水路面与第一蓄水池之间,承重滤水网一端与第二蓄水池的蓄水顶盖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重滤水网为透水路面提供了支撑力,同时对渗透雨水起到过滤作用,透水路面渗透的雨水通过承重滤水网流入第一蓄水池,使渗过透水路面的雨水进一步过滤,净化了进入第一蓄水池的雨水。承重滤水网连接第二蓄水池的蓄水顶盖,有利于绿化带积存的雨水通过承重过滤水网与蓄水顶盖的连接处,流向第一蓄水池。
优选的,所述渗水复合层包括渗水路肩和第一渗水土工布,渗水路肩上表面高于透水路面,第一渗水土工布设置在透水路面与渗水路肩中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渗水路肩上表面高于透水路面,渗水路肩阻挡了绿化带中泥流向透水路面,使绿化带中积存的雨水经过渗水路肩水平渗向透水路面,避免了绿化带中积存的泥水和杂物流向透水路面的人行道,第一渗水土工布对经过渗水路肩的雨水进一步过滤,除去渗透雨水中杂质,以便于加快雨水在透水路面的渗透。
优选的,所述渗水复合层还包括碎石层,碎石层填充在渗水路肩与绿化带之间并延伸到绿化带中的绿化种植层与原土层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碎石层可以对绿化带中积存的雨水进行初步的过滤,使大颗粒及杂物难以流向道路。下雨时,雨水通过碎石层可以提高土壤水下渗透能力,当绿植缺水时,碎石层可以提高土壤中水的蒸发能力,利于绿化植物对水的吸收。
优选的,所述承重滤水网与透水路面之间设有第二渗水土工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渗水土工布使透水路面的雨水得到了进一步净化,阻挡了大颗粒物质流向承重滤水网,减缓了承重滤水网的过滤强度,有效地净化了水质,利于雨水的收集。
优选的,所述第二蓄水池与绿化带中原土层相邻的一侧设有出水口,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连接有水泵,水泵设置在原土层中,水泵连接有通向地面的排水管道,排水管道处于种植层中,在排水管道上连接有喷头,喷头位置高于地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蓄水池的雨水通过水泵引向地面,并与种植层中的排水管道相连,使雨水通过喷头浇洒绿植,实现雨水的合理利用。
优选的,所述水泵上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有土壤湿度感应器,土壤湿度感应器设在种植层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壤湿度感应器可以对种植层的土壤湿度进行监测,当土壤湿度低于设定值时,土壤感应器将数据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数据启动水泵,第二蓄水池的雨水输送到地面,为喷头提供水源,通过喷头直接浇灌绿植,实现自动操作。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外设有保护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的保护箱是金属防腐蚀材质,在保护箱的顶盖边沿长于保护箱的箱体宽度,避免控制器中进入雨水。
优选的,所述第一蓄水池远离第二蓄水池的一端设有溢出口,溢出口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一端与下水道相连,所述分隔部高度低于溢出口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蓄水池水平面高于溢出口时,溢出口的雨水会顺着水管向下流,流向下水管道。
优选的,所述蓄水顶盖连接滤水网一端设有防渗透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渗透板可以使绿化带中渗透的雨水通过一侧流向第一蓄水池,同时对承重滤水网起到支撑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一、透水路面与绿化带之间设有渗水复合层,积存在绿化带中的雨水通过渗水复合层,经由透水路面下渗到透水路面下方的第一蓄水池,透水路面上的雨水经过承重滤水网直接流向第一蓄水池,实现了绿化带和透水路面雨水的收集,通过第二渗水土工布和承重滤水网,净化了雨水,便于雨水的合理利用。
二、第一蓄水池与第二蓄水池由分隔部隔开,分隔部上端设有滤水网,通过滤水网进一步净化第一蓄水池中的雨水,减少雨水中杂质,避免堵塞水泵和喷头,同时当雨水较少时,第一蓄水池中收集的雨水通过蒸发,降低了道路表面的温度,增加了透水路面上空气的湿度,提高了行人在人行道上的舒适度,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的产生。
三、在绿化带和透水路面之间设有碎石层,碎石层延伸到种植层与原土层之间,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壤水下渗透能力,另一方面对绿化带中积水起到初步过滤作用,阻挡了杂物流向透水路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控制器控制土壤湿度传感器的电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11、碎石层;12、渗水路肩;13、第一渗水土工布;21、透水地坪层;22、透水性路基层;23、透水垫层;24、第二渗水土工布;31、种植层;32、原土层;41、第二蓄水池;411、蓄水顶盖;412、防渗透板;42、第一蓄水池;421、承重滤水网;422、溢出口;423、排水管;51、滤水网;52、分隔部;6、下水道;71、水泵;72、土壤湿度感应器;73、喷头;74、保护箱;75、控制器;76、出水口;77、出水管;78、排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市政透水路面道路排水结构,包括透水路面、渗水复合层。透水路面连接有绿化带,绿化带包括种植层31和原土层32。结合图2,透水路面包括透水地坪层21、透水性路基层22、透水垫层23和第二渗水土工布24,透水地坪层21、透水性路基层22、透水垫层23和第二渗水土工布24从上到下依次紧密贴合,透水路面下方设有第一蓄水池42,第一蓄水池42是由钢筋混凝土构筑,透水路面和第一蓄水池42中间设有承重滤水网421,承重滤水网421是由横向和纵向的钢筋及滤网组成,承重滤水网421为透水路面提供了支撑力,第一蓄水池42一侧设有溢出口422,第一蓄水池42雨水水平面高于溢出口422高度时,雨水通过排水管423流入下水道6。
参照图1,渗水复合层包括渗水路肩12、第一渗水土工布13和碎石层11,碎石层11填充在渗水路肩12与绿化带之间并延伸到绿化带中的种植层31与原土层32之间,碎石层11不仅可以过滤雨水,而且也可以提高雨水在土壤中的渗透能力。渗水路肩12位于碎石层11与透水路面之间,第一渗水土工布13在渗水路肩12与透水路面之间,绿化带中积存的雨水通过渗水路肩12与第一渗水土工布13水平向透水路面渗透,渗水路肩12将积水中的杂物隔离在碎石层11中,第一渗水土工布13将进一步过滤渗雨水,以便加快渗透雨水向透水路面渗透。
在绿化带下方设有第二蓄水池41,第二蓄水池41与第一蓄水池42间设有分隔部52,分隔部52与第二蓄水池41均有防渗水的钢筋混凝土构筑,第二蓄水池41上方设有防水渗透的蓄水顶盖411,蓄水顶盖411一端与承重滤水网421连接,在蓄水顶盖411与承重滤水网421的连接处一端设有防渗透板412,防渗透板412与分隔部52之间设有滤水网51,分隔部52高度低于溢出口422高度。当第一蓄水池42中水平面高于分隔部52高度时,第一蓄水池42的雨水通过滤水网51渗透到第二蓄水池41。
绿化带上设有控制器75,控制器75位于种植层31上面,控制器75外设有保护箱74,保护箱74的顶盖边沿长于保护箱74的箱体宽度,避免雨水进入控制器75中,控制器75上连接有土壤湿度感应器72,土壤湿度感应器72设在均匀设在同一深度种植层31中,通过多个同一深度不同位置土壤感应器72来检测土壤湿度,以便于更准确地通过控制器75控制水泵71工作,满足绿植对水的需求。控制器75还连接有水泵71,水泵71设置在原土层32中,第二蓄水池41与原土层32相邻的一侧设有出水口76,出水口76连接有出水管77,出水管77与水泵71相连。同时,在水泵71另一端连接有通向地面的排水管道78,排水管道78处于种植层31中,在排水管道78上连接有喷头73,喷头73位置高于地面,喷头73采用360度旋转式喷头,使在不同方向的绿植都能均匀地吸收雨水,同时,也使同一深度不同位置的土壤感应器72准确地反馈土壤湿度,利于控制器75有效地控制水泵71工作。
参考图3,控制器75一端与阳极相连,控制器75另一端与水泵71相连,水泵71和可调电阻R串联,可调电阻R一端与阴极相连,土壤湿度感应器72一端连接在控制器75与水泵71的藕接处,土壤湿度感应器72另一端与阴极相连。土壤湿度感应器72通过对种植层31中湿度的检测,将数据反馈至控制器75,控制器75根据反馈数值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控制器启动控制的水泵71,将第二蓄水池41的雨水输送到地面,为喷头73提供水源,喷头73直接浇灌绿植,实现自动操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下雨时,透水路面的雨水直接渗透流向第一蓄水池42,在绿化带中积存的雨水由渗水复合层过滤水平渗向透水路面,并通过透水路面渗透到第一蓄水池42中,实现了雨水的收集。当第一蓄水池42中的水平面高于分隔部52高度时,雨水通过滤水网51流向第二蓄水池41。土壤湿度感应器72通过对种植层31中湿度的检测,反馈至控制器75,控制器75根据反馈数据启动水泵71,将多次过滤的雨水经由第二蓄水池41的出水口76输送到地面,实现绿化带和人行通道雨水合理利用。
渗水复合层中的碎石层11可以初步过滤雨水中的大颗粒及杂质,渗水路肩12将这些杂质隔离在碎石层11,第一渗水土工布13可以进一步净化雨水,提高雨水在透水路面的渗透力。承重滤水网421为透水路面提供支撑力,提高雨水的下渗速度。当空气干燥时,第一蓄水池42中收集的雨水通过蒸发,降低了道路表面的温度,增加透水路面上空气的湿度,提高行人在人行道上行的舒适度。
绿化带中设有的控制器75通过土壤湿度感应器72检测反馈可控制水泵71工作,水泵71可将第二蓄水池41中经过多次净化的雨水输送到地面,并由地面上的喷头73向绿植喷洒雨水,实现了自动操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市政透水路面道路排水结构,包括透水路面、渗水复合层,透水路面连接有绿化带,绿化带包括种植层(31)和原土层(32),其特征在于:透水路面与绿化带之间设有渗水复合层,透水路面下方设置有第一蓄水池(42),绿化带下方设有第二蓄水池(41),第二蓄水池(41)上方设有防渗透的蓄水顶盖(411),第一蓄水池(42)和第二蓄水池(41)之间设有分隔部(52),分隔部(52)上端与蓄水顶盖(411)之间设有滤水网(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市政透水路面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水池(42)顶部设有承重滤水网(421),承重滤水网(421)处于透水路面与第一蓄水池(42)之间,承重滤水网(421)一端与第二蓄水池(41)的蓄水顶盖(4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市政透水路面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复合层包括渗水路肩(12)和第一渗水土工布(13),渗水路肩(12)上表面高于透水路面,第一渗水土工布(13)设置在透水路面与渗水路肩(12)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市政透水路面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复合层还包括碎石层(11),碎石层(11)填充在渗水路肩(12)与绿化带之间并延伸到绿化带中的绿化种植层(31)与原土层(3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市政透水路面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滤水网(421)与透水路面之间设有第二渗水土工布(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市政透水路面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蓄水池(41)与绿化带中原土层(32)相邻的一侧设有出水口(76),出水口(76)连接有出水管(77),出水管(77)连接有水泵(71),水泵(71)设置在原土层(32)中,水泵(71)连接有通向地面的排水管道(78),排水管道(78)处于种植层(31)中,在排水管道(78)上连接有喷头(73),喷头(73)位置高于地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市政透水路面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71)上连接有控制器(75),控制器(75)连接有土壤湿度感应器(72),土壤湿度感应器(72)设在种植层(31)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市政透水路面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75)外设有保护箱(7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市政透水路面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水池(42)远离第二蓄水池(41)的一端设有溢出口(422),溢出口(422)连接有排水管(423),排水管(423)一端与下水道(6)相连,所述分隔部(52)高度低于溢出口(422)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市政透水路面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顶盖(411)连接滤水网(51)一端设有防渗透板(412)。
CN201921773343.6U 2019-10-18 2019-10-18 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市政透水路面道路排水结构 Active CN2114720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73343.6U CN211472020U (zh) 2019-10-18 2019-10-18 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市政透水路面道路排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73343.6U CN211472020U (zh) 2019-10-18 2019-10-18 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市政透水路面道路排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72020U true CN211472020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76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73343.6U Active CN211472020U (zh) 2019-10-18 2019-10-18 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市政透水路面道路排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72020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82531A (zh) * 2020-12-04 2021-03-12 甘肃省水利厅兰州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一种循环型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系统
CN112942493A (zh) * 2021-04-12 2021-06-11 沈阳促晋科技有限公司 雨水花园循环系统
CN112982072A (zh) * 2021-02-19 2021-06-18 广东东篱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绿化带蓄排水路沿石系统及蓄排水方法
CN115467211A (zh) * 2022-09-30 2022-12-13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混凝土路面结构
CN116163384A (zh) * 2023-03-16 2023-05-26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缓解内涝的雨水渗漏装置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82531A (zh) * 2020-12-04 2021-03-12 甘肃省水利厅兰州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一种循环型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系统
CN112982072A (zh) * 2021-02-19 2021-06-18 广东东篱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绿化带蓄排水路沿石系统及蓄排水方法
CN112942493A (zh) * 2021-04-12 2021-06-11 沈阳促晋科技有限公司 雨水花园循环系统
CN115467211A (zh) * 2022-09-30 2022-12-13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混凝土路面结构
CN116163384A (zh) * 2023-03-16 2023-05-26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缓解内涝的雨水渗漏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6163384B (zh) * 2023-03-16 2024-01-09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缓解内涝的雨水渗漏装置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72020U (zh) 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市政透水路面道路排水结构
CN207362631U (zh)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的道路雨水回收系统
CN106978839A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综合系统
CN110249844A (zh) 一种具有蓄排水装置的行道树树池
CN105714911A (zh) 区域低影响雨水处理利用系统及区域雨水处理方法
CN105621617B (zh) 一种路面径流综合净化装置
CN205348354U (zh) 区域低影响雨水处理利用系统
CN107869164A (zh) 一种雨水生态蓄水池系统
CN211285921U (zh)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雨水调蓄系统
CN211621076U (zh)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路面
CN110016886B (zh) 河道近自然生态堤岸
CN108330769A (zh) 一种给排水综合利用系统
CN210395596U (zh) 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
CN209907525U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
CN103174079B (zh) 一种防止路面积水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
CN213296166U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绿化隔离带
CN111058343A (zh) 一种透水海绵城市生态路面体系
CN110629619A (zh) 一种海绵型绿地建设结构技术
CN106499002B (zh) 草坪绿地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09584917U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绿化隔离带
CN205502183U (zh) 一种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112982072B (zh) 一种绿化带蓄排水路沿石系统及蓄排水方法
CN211897679U (zh) 一种新型海绵城市道路系统
CN110145014A (zh) 一种具有市政分流导水功能的生态路面
CN218126031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节排水及灌溉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