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69440U - 下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下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69440U
CN211469440U CN201922144324.3U CN201922144324U CN211469440U CN 211469440 U CN211469440 U CN 211469440U CN 201922144324 U CN201922144324 U CN 201922144324U CN 211469440 U CN211469440 U CN 211469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chamber
blanking device
discharge
driv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4432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宏泽
萧志根
姚晓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4432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694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69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694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料瓶,料瓶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推料组件,位于第二腔室内,推料组件将位于第二腔室内的固态料品输送至第一腔室内,固态料品经由第一腔室排出至料瓶外;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推料组件连接,以驱动推料组件对固态料品进行输送。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下料装置不能够调节供给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调料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其款式和构造也多种多样。
然而,常用的调料瓶只有储存功能,用户倒取调料时只能够凭感觉倒多倒少,无法精确度量,这对于有精湛厨艺的用户来说问题不大,但是对于一些厨艺生手或有严格要求的菜品来说,就不好掌握用量,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下料装置不能够调节供给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料装置,包括:料瓶,料瓶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推料组件,位于第二腔室内,推料组件将位于第二腔室内的固态料品输送至第一腔室内,固态料品经由第一腔室排出至料瓶外;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推料组件连接,以驱动推料组件对固态料品进行输送。
进一步地,料瓶包括:瓶身,具有容纳腔和出料口;分隔组件,包括第一分隔件和与第一分隔件连接的第二分隔件,第一分隔件将容纳腔分割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二分隔件将第二腔室分割成安装腔室和储料腔室,推料组件设置在安装腔室内,固态料品位于储料腔室内;其中,储料腔室与安装腔室连通。
进一步地,安装腔室具有进料口,进料口靠近瓶身的底部设置,储料腔室与安装腔室通过进料口连通。
进一步地,第二分隔件为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内腔为安装腔室,筒状结构的外表面与瓶身的内壁之间形成储料腔室,筒状结构具有进料口。
进一步地,推料组件为螺旋送料组件,螺旋送料组件包括:螺旋送料器,螺旋送料器的输送方向为从瓶身的底部至出料口的方向;支撑结构,设置在筒状结构远离进料口的开口处,支撑结构对螺旋送料器进行支撑,支撑结构具有供固态料品穿过的过料孔;其中,第一分隔件为板状结构,板状结构围绕筒状结构的外周设置。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与螺旋送料器,以带动螺旋送料器转动,料瓶还包括安装部,安装部与瓶身的底部连接,驱动装置设置在安装部上。
进一步地,下料装置还包括:供电模块,与驱动装置电连接并为驱动装置供电。
进一步地,下料装置还包括:通讯模块;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通讯模块和驱动装置均连接,通讯模块用于接收外部设备的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传递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可根据控制指令控制驱动装置的启停状态及动力,以控制推料组件的运行参数。
进一步地,料瓶还包括瓶盖,瓶盖盖设在瓶身上且与瓶身可转动地连接,下料装置还包括:振动传感器,设置在瓶身上,振动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调整结构,与瓶盖和控制模块均连接,当振动传感器检测到瓶身的振动量达到预设振动量时,振动传感器向控制模块传输信号,控制模块控制调整结构带动瓶盖翻转,以使料瓶内的固态料品排出。
进一步地,料瓶还包括瓶盖,瓶盖盖设在瓶身上,瓶盖包括:盖设部,具有与出料口相连通的安装孔,料瓶还包括封堵件,料瓶具有封堵件安装在安装孔内的非出料状态和封堵件与安装孔脱离配合的出料状态;出料部,与盖设部连接且围绕盖设部设置,从安装孔排出的固态料品经由出料部导流至料瓶外。
进一步地,料瓶还包括瓶盖,瓶盖盖设在瓶身上,瓶盖具有与出料口相连通的出料槽,以通过晃动料瓶,以使被输送至第一腔室内的固态料品经由出料口和出料槽排至料瓶外。
进一步地,出料槽为十字形槽、或米字形槽。
进一步地,下料装置还包括座体,料瓶可拆卸地设置在座体上,安装部具有卡接凹部,座体具有卡接凸起,卡接凸起伸入卡接凹部内且与卡接凹部卡接,以实现料瓶与座体的连接。
进一步地,料瓶为多个,多个料瓶在座体上间隔设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需要下料装置出料时,用户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推料组件运动,以将位于第二腔室内的固态料品推送至第一腔室内,固态料品经由第一腔室排出至料瓶外,进而实现下料装置的出料动作。其中,用户通过控制驱动装置的启停状态来控制推料组件对固态料品的推送量,以实现下料装置的定量出料,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下料装置不能够调节供给量的问题。同时,本申请中的下料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容易拆装,降低了加工成本,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下料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下料装置的料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料瓶与推料组件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料瓶去除安装部后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料瓶去除推料组件的剖视图;以及
图6示出了图2中的料瓶的瓶盖与封堵件装配后的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座体;20、料瓶;21、第一腔室;22、第二腔室;221、安装腔室;2211、进料口;222、储料腔室;23、出料口;24、安装部;241、卡接凹部;25、瓶身;27、分隔组件;271、第一分隔件;272、第二分隔件;28、瓶盖;281、盖设部;282、出料部;29、封堵件;30、推料组件;31、螺旋送料器;32、支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下料装置不能够调节供给量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下料装置。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下料装置包括料瓶20、推料组件30及驱动装置。其中,料瓶20具有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推料组件30位于第二腔室22内,推料组件30将位于第二腔室22内的固态料品输送至第一腔室21内,固态料品经由第一腔室21排出至料瓶20外。驱动装置与推料组件30连接,以驱动推料组件30对固态料品进行输送。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需要下料装置出料时,用户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推料组件30运动,以将位于第二腔室22内的固态料品推送至第一腔室21内,固态料品经由第一腔室21排出至料瓶20外,进而实现下料装置的出料动作。其中,用户通过控制驱动装置的启停状态来控制推料组件30对固态料品的推送量,以实现下料装置的定量出料,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下料装置不能够调节供给量的问题。同时,实施例一中的下料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容易拆装,降低了加工成本,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当料瓶20处于直立状态时,第一腔室21位于第二腔室22的上方。
如图3至图5所示,料瓶20包括瓶身25和分隔组件27。瓶身25具有容纳腔和出料口23。分隔组件27包括第一分隔件271和与第一分隔件271连接的第二分隔件272,第一分隔件271将容纳腔分割成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第二分隔件272将第二腔室22分割成安装腔室221和储料腔室222,推料组件30设置在安装腔室221内,固态料品位于储料腔室222内。其中,储料腔室222与安装腔室221连通。这样,通过第一分隔件271将瓶身25的容纳腔分割成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再通过第二分隔件272将第二腔室22分割成安装腔室221和储料腔室222,进而使得瓶身25的内部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料瓶20的加工难度。
具体地,推料组件30安装在安装腔室221内,固态料品位于储料腔室222内,且储料腔室222与安装腔室221连通,存储在储料腔室222内的固态料品进入安装腔室221内,推料组件30对进入安装腔室221的固态料品进行推送,进而实现推料组件30对固态料品的输送,保证推料组件30能够正常运行,提升了下料装置的运行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隔件271和第二分隔件272均为板状结构,尽可能地增大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空间,增大了料瓶20的储料容量。同时,板状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料瓶20的加工成本。
如图5所示,安装腔室221具有进料口2211,进料口2211靠近瓶身25的底部设置,储料腔室222与安装腔室221通过进料口2211连通。这样,初始状态时,料瓶20处于直立状态,第一腔室21位于第二腔室22的上方,位于储料腔室222内的固态料品经由进料口2211进入安装腔室221内,推料组件30对进入安装腔室221内的固态料品进行推送,以将固态料品从下至上推送至第一腔室21内,进而实现推料组件30的推料功能,用户可控制驱动装置的启停状态,以控制推料组件30的运行状态,进而控制推料组件30的推送量。
具体地,进料口2211靠近瓶身25的底部设置,一方面保证位于储料腔室222内的固态料品能够顺畅地通过进料口2211进入推料组件30内,保证充分供料;另一方面上述设置避免储料腔室222内发生固态料品堆积而影响正常下料,提升了下料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如图3至图5所示,第二分隔件272为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内腔为安装腔室221,筒状结构的外表面与瓶身25的内壁之间形成储料腔室222,筒状结构具有进料口2211。这样,推料组件30位于筒状结构内,固态料品位于筒状结构外,以使瓶身25内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紧凑。同时,筒状结构的上述设置使得储料腔室222内的固态料品的流动更加顺畅,避免储料腔室222内发生固态料品堵塞而影响下料装置的正常下料。
如图3所示,推料组件30为螺旋送料组件,螺旋送料组件包括螺旋送料器31和支撑结构32。螺旋送料器31的输送方向为从瓶身25的底部至出料口23的方向。支撑结构32设置在筒状结构远离进料口2211的开口处,支撑结构32对螺旋送料器31进行支撑,支撑结构32具有供固态料品穿过的过料孔。其中,第一分隔件271为板状结构,板状结构围绕筒状结构的外周设置。这样,在螺旋送料器31运行过程中,支撑结构32对螺旋送料器31进行支撑,以保证螺旋送料器31能够正常运转。
具体地,当需要下料装置进行出料时,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螺旋送料器31运转,位于储料腔室222内的固态料品经由进料口2211进入安装腔室221内,螺旋送料器31对进入安装腔室221内的固态料品进行推送,以使固态料品经由过料孔进入第一腔室21内,再经由出料口23排出至料瓶20外,以实现出料。其中,用户能够通过控制驱动装置的启停状态或动力来控制螺旋送料器31的出料量及送料速率,进而实现定量出料。
如图2和图3所示,驱动装置与螺旋送料器31,以带动螺旋送料器31转动,料瓶20还包括安装部24,安装部24与瓶身25的底部连接,驱动装置设置在安装部24上。
在本实施例中,下料装置还包括供电模块。其中,供电模块与驱动装置电连接并为驱动装置供电。这样,上述设置能够实现下料装置的自动出料,进而降低了用户的操作难度,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下料装置还包括通讯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控制模块与通讯模块和驱动装置均连接,通讯模块用于接收外部设备的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传递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可根据控制指令控制驱动装置的启停状态及动力,以控制推料组件30的运行参数。具体地,通讯模块与主机进行通讯,以接受主机上的智能菜谱发出的控制指令,通讯模块再将上述控制指令传递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控制指令控制驱动装置的启停状态及动力,最终控制螺旋送料器31的出料量及出料速率,以使下料装置实现定量出料。
如图2至图6所示,料瓶20还包括瓶盖28,瓶盖28盖设在瓶身25上,瓶盖28包括盖设部281和出料部282。其中,盖设部281具有与出料口23相连通的安装孔,料瓶20还包括封堵件29,料瓶20具有封堵件29安装在安装孔内的非出料状态和封堵件29与安装孔脱离配合的出料状态。出料部282与盖设部281连接且围绕盖设部281设置,从安装孔排出的固态料品经由出料部282导流至料瓶20外。这样,当需要下料装置进行出料时,用户将封堵件29从安装孔上移开,以使料瓶20处于出料状态,经由螺旋送料器31输送至第一腔室21内的固态料品经由安装孔及出料部282导流至料瓶20外。
具体地,当需要下料装置进行出料时,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螺旋送料器31运转,位于储料腔室222内的固态料品经由进料口2211进入安装腔室221内,螺旋送料器31对进入安装腔室221内的固态料品进行推送,以使固态料品经由过料孔进入第一腔室21内。之后,用户将封堵件29从安装孔上移开,以使料瓶20处于出料状态,翻转料瓶20,以使进入第一腔室21内的固态料品经由安装孔及出料部282导流至料瓶20外,实现出料。其中,用户能够通过控制驱动装置的启停状态或动力来控制螺旋送料器31的出料量及送料速率,进而实现定量出料。
在本实施例中,当料瓶20处于非出料状态时,盖设部281和封堵件29能够对位于第一腔室21内的固态料品进行保护,避免固态料品被污染。
如图1所示,下料装置还包括座体10,料瓶20可拆卸地设置在座体10上,安装部24具有卡接凹部241,座体10具有卡接凸起,卡接凸起伸入卡接凹部241内且与卡接凹部241卡接,以实现料瓶20与座体10的连接。这样,当不需要下料装置进行出料时,将料瓶20放置在座体10上,则料瓶20处于直立状态,便于用户对料瓶20进行存放。同时,座体10与料瓶20的上述连接方式使得二者的拆装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拆装难度,便于用户取放料瓶20。
可选地,座体10上设置有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可与供电模块连接,以向供料模块进行充电操作。
可选地,料瓶20为多个,多个料瓶20在座体10上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料瓶20为四个,四个料瓶20在座体10上间隔设置,各料瓶能够分别存放不同种类的固态料品。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中的下料装置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料瓶20的结构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料瓶还包括瓶盖,瓶盖盖设在瓶身上且与瓶身可转动地连接,下料装置还包括振动传感器和调整结构。其中,振动传感器设置在瓶身上,振动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调整结构与瓶盖和控制模块均连接,当振动传感器检测到瓶身的振动量达到预设振动量时,振动传感器向控制模块传输信号,控制模块控制调整结构带动瓶盖翻转,以使料瓶内的固态料品排出。这样,只有瓶身的振动量达到预设振动量时,瓶盖才能够进行翻转,下料装置才能够实现出料,进而避免用户误操作。
具体地,当需要下料装置进行出料时,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螺旋送料器运转,位于储料腔室内的固态料品经由进料口进入安装腔室内,螺旋送料器对进入安装腔室内的固态料品进行推送,以使固态料品经由过料孔进入第一腔室内。之后,用户翻转料瓶并对料瓶进行晃动,直至瓶身的振动量达到预设振动量,瓶盖相对于瓶身翻转,位于第一腔室内的固态料瓶经由出料口排出至料瓶外,实现出料。其中,用户能够通过控制驱动装置的启停状态或动力来控制螺旋输送器的出料量及送料速率,进而实现定量出料。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中的下料装置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料瓶20的结构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料瓶还包括瓶盖,瓶盖盖设在瓶身上,瓶盖具有与出料口相连通的出料槽,以通过晃动料瓶,以使被输送至第一腔室内的固态料品经由出料口和出料槽排至料瓶外。这样,当需要下料装置进行出料时,用户晃动料瓶,以使位于第一腔室内的固态料品经由出料槽排至料瓶外,进而避免用户误操作。
具体地,当需要下料装置进行出料时,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螺旋送料器运转,位于储料腔室内的固态料品经由进料口进入安装腔室内,螺旋送料器对进入安装腔室内的固态料品进行推送,以使固态料品经由过料孔进入第一腔室内。之后,用户翻转料瓶并对料瓶进行晃动,直至位于第一腔室内的固态料瓶依次经由出料口和出料槽排出至料瓶外,实现出料。其中,用户能够通过控制驱动装置的启停状态或动力来控制螺旋输送器的出料量及送料速率,进而实现定量出料。
可选地,出料槽为十字形槽、或米字形槽。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当需要下料装置出料时,用户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推料组件运动,以将位于第一腔室内的固态料品推送至第二腔室内,固态料品经由第二腔室排出至料瓶外,进而实现下料装置的出料动作。其中,用户通过控制驱动装置的启停状态来控制推料组件对固态料品的推送量,以实现下料装置的定量出料,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下料装置不能够调节供给量的问题。同时,本申请中的下料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容易拆装,降低了加工成本,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瓶(20),所述料瓶(20)具有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
推料组件(30),位于所述第二腔室(22)内,所述推料组件(30)将位于所述第二腔室(22)内的固态料品输送至所述第一腔室(21)内,所述固态料品经由所述第一腔室(21)排出至所述料瓶(20)外;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推料组件(30)连接,以驱动所述推料组件(30)对所述固态料品进行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瓶(20)包括:
瓶身(25),具有容纳腔和出料口(23);
分隔组件(27),包括第一分隔件(271)和与所述第一分隔件(271)连接的第二分隔件(272),所述第一分隔件(271)将所述容纳腔分割成所述第一腔室(21)和所述第二腔室(22),所述第二分隔件(272)将所述第二腔室(22)分割成安装腔室(221)和储料腔室(222),所述推料组件(30)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221)内,所述固态料品位于所述储料腔室(222)内;其中,所述储料腔室(222)与所述安装腔室(22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室(221)具有进料口(2211),所述进料口(2211)靠近所述瓶身(25)的底部设置,所述储料腔室(222)与所述安装腔室(221)通过所述进料口(22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隔件(272)为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的内腔为所述安装腔室(221),所述筒状结构的外表面与所述瓶身(25)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储料腔室(222),所述筒状结构具有所述进料口(22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30)为螺旋送料组件,所述螺旋送料组件包括:
螺旋送料器(31),所述螺旋送料器(31)的输送方向为从所述瓶身(25)的底部至所述出料口(23)的方向;
支撑结构(32),设置在所述筒状结构远离所述进料口(2211)的开口处,所述支撑结构(32)对所述螺旋送料器(31)进行支撑,所述支撑结构(32)具有供所述固态料品穿过的过料孔;
其中,所述第一分隔件(271)为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围绕所述筒状结构的外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螺旋送料器(31),以带动所述螺旋送料器(31)转动,所述料瓶(20)还包括安装部(24),所述安装部(24)与所述瓶身(25)的底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部(2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
供电模块,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并为所述驱动装置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
通讯模块;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通讯模块和所述驱动装置均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用于接收外部设备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传递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可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启停状态及动力,以控制所述推料组件(30)的运行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瓶(20)还包括瓶盖(28),所述瓶盖(28)盖设在所述瓶身(25)上且与所述瓶身(25)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
振动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瓶身(25)上,所述振动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调整结构,与所述瓶盖(28)和所述控制模块均连接,当所述振动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瓶身(25)的振动量达到预设振动量时,所述振动传感器向所述控制模块传输信号,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调整结构带动所述瓶盖(28)翻转,以使所述料瓶(20)内的所述固态料品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瓶(20)还包括瓶盖(28),所述瓶盖(28)盖设在所述瓶身(25)上,所述瓶盖(28)包括:
盖设部(281),具有与所述出料口(23)相连通的安装孔,所述料瓶(20)还包括封堵件(29),所述料瓶(20)具有所述封堵件(29)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的非出料状态和所述封堵件(29)与所述安装孔脱离配合的出料状态;
出料部(282),与所述盖设部(281)连接且围绕所述盖设部(281)设置,从所述安装孔排出的所述固态料品经由所述出料部(282)导流至所述料瓶(20)外。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瓶(20)还包括瓶盖(28),所述瓶盖(28)盖设在所述瓶身(25)上,所述瓶盖(28)具有与所述出料口(23)相连通的出料槽,以通过晃动所述料瓶(20),以使被输送至所述第一腔室(21)内的所述固态料品经由所述出料口(23)和所述出料槽排至所述料瓶(20)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槽为十字形槽、或米字形槽。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座体(10),所述料瓶(20)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座体(10)上,所述安装部(24)具有卡接凹部(241),所述座体(10)具有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伸入所述卡接凹部(241)内且与所述卡接凹部(241)卡接,以实现所述料瓶(20)与所述座体(10)的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瓶(20)为多个,多个所述料瓶(20)在所述座体(10)上间隔设置。
CN201922144324.3U 2019-12-02 2019-12-02 下料装置 Active CN2114694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4324.3U CN211469440U (zh) 2019-12-02 2019-12-02 下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4324.3U CN211469440U (zh) 2019-12-02 2019-12-02 下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69440U true CN211469440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77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44324.3U Active CN211469440U (zh) 2019-12-02 2019-12-02 下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694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5332A (zh) * 2020-10-27 2021-02-05 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下料控制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5332A (zh) * 2020-10-27 2021-02-05 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下料控制方法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74413B (zh) 烹饪设备及加料装置
US3742913A (e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for animals
CN211469440U (zh) 下料装置
CN210943941U (zh) 小型移液枪吸头装载设备
KR101480212B1 (ko) 사료 및 식수의 정량 공급장치
WO2001019205A8 (en) Dispensing pack and machine
WO2019085218A1 (zh) 一种智能炒菜机
US3125208A (en) Multiple bowl vibratory feeding apparatus
CN211338025U (zh) 一种自动落料装置
WO2019085215A1 (zh) 一种炒菜机
CN211469053U (zh) 下料装置
CN109335626A (zh) 一种继电器的保护罩输送机构
CN212630580U (zh) 一种自动化出餐装置
CN111513605A (zh) 智能厨具
CN103747684A (zh) 核桃供应装置
CN211609282U (zh) 一种废料废液回收装置及饮料机
KR101730103B1 (ko) 사료 계량통의 사료 배출 장치
CN211022249U (zh) 一种冲泡装置及饮料机
CN209939681U (zh) 一种振动盘
KR20160062934A (ko) 스크류 공급장치
CN211657944U (zh) 一种存储送料装置及饮料机
CN209814987U (zh) 供料组件以及供料装置
CN209252478U (zh) 胶囊供给装置
CN210783975U (zh) 咖啡机
CN111743769B (zh) 一种先煎煎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