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14987U - 供料组件以及供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供料组件以及供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14987U
CN209814987U CN201920448184.6U CN201920448184U CN209814987U CN 209814987 U CN209814987 U CN 209814987U CN 201920448184 U CN201920448184 U CN 201920448184U CN 209814987 U CN209814987 U CN 209814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assembly
sorting
piece
integ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4818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建盛
刘木林
甘凝鼎
王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der Medical Indust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der Medical Indust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der Medical Indust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der Medical Indust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4818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14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14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14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供料组件以及供料装置,该供料组件,包括:料道组件,用于运送物料,料道组件具有相互连通的多排料道和单排料道;料道整合件,料道整合件包括进料口、第一出料口以及第二出料口,料道整合件的进料口与多排料道连通,料道整合件的第一出料口与单排料道连通,料道整合件的第二出料口位于料道整合件的一侧,料道整合件用于对物料进行整合。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供料能力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

Description

供料组件以及供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供料组件以及供料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在对一种黑色胶塞1的医疗配件进行供料时,通常使用振动供料机进行供料。其中,振动供料机包括料道组件、上盘2和底座。当对黑色胶塞1进行供料时,利用底座提供动力使黑色胶塞1在料道组件上移动,并利用上盘2对黑色胶塞1进行分选,分选后的黑色胶塞1经料道组件排出。
现有技术中的振动供料机设置有多条料道,当其中一条料道出现故障时,该料道会停止工作,无法保证与振动供料机相连的生产设备正常运行,导致装置的容错率低。并且,当料道内的物料过多时,物料无法从装置内排出。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装置,存在供料能力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供料组件以及供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供料能力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供料组件,包括:料道组件,用于运送物料,料道组件具有相互连通的多排料道和单排料道;料道整合件,料道整合件包括进料口、第一出料口以及第二出料口,料道整合件的进料口与多排料道连通,料道整合件的第一出料口与单排料道连通,料道整合件的第二出料口位于料道整合件的一侧,料道整合件用于对物料进行整合。
进一步地,料道整合件还包括:整合腔,料道整合件的进料口、第一出料口以及第二出料口均与整合腔连通,料道整合件的进料口设置在整合腔的一端,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设置在整合腔的另一端;挡板,挡板设置在整合腔内,挡板用于汇聚整合腔内的物料。
进一步地,挡板的一端对应料道整合件的进料口设置,挡板的另一端对应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设置,料道整合件的进料口、第一出料口以及第二出料口均设置在挡板的同侧,通过挡板将物料整合至第一出料口和/或第二出料口。
进一步地,料道整合件为机械加工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料道组件包括顺次设置的平铺段、整理段、立料运送段以及出料段,立料运送段为并列设置的多排料道,出料段为单排料道,料道整合件的进料口与立料运送段的出口连通,料道整合件的第一出料口与出料段的进口连通。
进一步地,供料组件还包括分选组件,分选组件用于对物料进行分选。
进一步地,分选组件包括分选槽和夹持结构,分选槽具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三出料口,第二进料口与立料运送段连通,分选槽的底部设置有落料口,夹持结构设置在分选槽上,物料的一端具有支撑面,夹持结构与支撑面配合以对物料进行分选,当支撑面与夹持结构位于同一侧形成夹持时,物料由第三出料口送出,当支撑面与夹持结构不同侧时,物料落入落料口。
进一步地,夹持结构包括第一压片和第二压片,第一压片和第二压片分别沿分选槽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分选槽的两侧,第一压片与第二压片之间的间距小于分选槽的宽度,第一压片和第二压片配合以对物料进行夹持。
进一步地,分选槽的第二进料口处设置有导向结构,导向结构用于将立料运送段内的物料导入至分选槽内。
进一步地,第二压片沿分选槽的延伸方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朝向第二进料口设置,第一端的靠近分选槽内的一侧具有倒角,倒角形成导向结构。
进一步地,立料运送段包括第一立料段和第二立料段,分选槽设置在第一立料段和第二立料段之间。
进一步地,分选组件包括多排分选槽,第一立料段和第二立料段的多排料道与多排分选槽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出料段为筒形结构,筒形结构的内部形成料道,料道横截面的轮廓形状为矩形,出料段的料道沿物料运送方向螺旋设置,出料段的外壁上设置有开槽,开槽与出料段的料道连通。
进一步地,料道组件的料道底部设置有排液槽,以将料道内的液体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供料装置,供料装置包括:供料组件,供料组件为上述提供的供料组件;驱动件,驱动件用于驱动物料在供料组件内移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供料组件包括料道组件和料道整合件。其中,料道组件具有相互连通的多排料道和单排料道,料道整合件包括进料口、第一出料口以及第二出料口。具体的,料道整合件的进料口与多排料道连通,料道整合件的第一出料口与单排料道连通。通过设置料道整合件可以将供料组件的多排料道转化为单排料道,当料道组件的多排料道的其中一条料道出现故障时,剩余料道仍可正常供料,可以保证与供料组件相连的生产设备正常运行,以提升装置的容错率。并且,通过在料道整合件的一侧设置第二出料口,当料道内的物料过多时,物料可通过第二出料口排出。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保证装置的供料能力满足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提供的振动供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供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示出了图2中的料道整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2中的料道整合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2中的C-C的剖视图;
图8示出了图2中的D-D的剖视图;
图9示出了图2中的E-E的剖视图;
图10示出了图2中的F-F的剖视图;
图11示出了图2中的G-G的剖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黑色胶塞;2、上盘;3、凸起;
10、料道组件;11、平铺段;12、整理段;13、第一立料段;14、第二立料段;15、出料段;151、开槽;152、第一段;153、第二段;
20、分选组件;21、分选槽;211、落料口;212、导向结构;22、夹持结构;221、第一压片;222、第二压片;
30、料道整合件;
40、驱动件;41、振盘本体;42、卸料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2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料组件,该供料组件包括料道组件10和料道整合件30。其中,料道组件10用于运送物料。其中,料道组件10具有相互连通的多排料道和单排料道。并且,料道整合件30包括进料口、第一出料口以及第二出料口。通过将料道整合件30的进料口与多排料道连通,将料道整合件30的第一出料口与单排料道连通,可以将多排料道转换为单排料道,以对料道和物料进行整合。采用上述结构,利用装置进行供料时,若装置的多排料道中的其中一排料道出现卡料情况,剩余料道仍可以正常供料,进而可以保证装置的正常供料。通过将料道整合件30的第二出料口设置在料道整合件30的一侧,当料道整合件30内的物料过多时,物料可以通过第二出料口排出,以提升装置的憋料能力。其中,料道整合件30的上表面可以设置透明盖板,可以通过透明盖板观察物料在料道整合件30内的运送状态,并且该透明盖板与料道整合件30可拆卸连接,当物料在料道整合件30内发生堵塞时,可将透明盖板拆下以对其进行疏通。
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供料组件,通过设置料道整合件30,使料道整合件30的进料口与多排料道连通,并使料道整合件30的第一出料口与单排料道连通,可以利用料道整合件30对物料和料道进行整合,以将多排料道内的物料整合至单排料道内。当供料组件的多排料道中的一排料道出现卡料情况时,剩余料道仍可以正常供料,以保证与供料组件连接的生产设备可以正常工作,可以提升装置的容错率。通过在料道整合件30的一侧设置第二出料口,当料道整合件30内的物料过多时,多余的物料可通过第二出料口排出。采用上述结构,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供料能力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
具体的,料道整合件30还包括整合腔和挡板。其中,料道整合件30的进料口、第一出料口以及第二出料口均与整合腔连通,料道整合件30的进料口设置在整合腔的一端,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设置在整合腔的另一端,且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位于整合腔的同一侧面上。并且,在整合腔内还设置有挡板,利用挡板可以将整合腔内的物料进行汇聚。
为了提升挡板在整合腔内对物料的汇聚效果,可以将挡板的一端对应料道整合件30的进料口设置,将挡板的另一端对应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设置,并将料道整合件30的进料口、第一出料口以及第二出料口均设置在挡板的同侧,通过挡板将物料整合至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以使需要的物料经与第一出料口连接的单排料道排出,并使整合腔内多余的物料通过第二出料口排出。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料道整合件30为机械加工制作而成。采用机械加工的方式,可以保证料道整合件30的加工精度,进而保证料道整合件30的使用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料道组件10包括顺次设置的平铺段11、整理段12、立料运送段以及出料段15。其中,立料运送段为并列设置的多排料道,出料段15为单排料道。通过将料道整合件30的进料口与立料运送段的出口连通,将料道整合件30的第一出料口与出料段15的进口连通,可以利用料道整合件30将立料运送段的多排料道转换为单排设置的出料段15,以对料道和物料进行整合。
为了对料道组件10内的物料进行分选,可以将供料组件设置为还包括分选组件20,并利用分选组件20对物料进行分选。
具体的,分选组件20包括分选槽21和夹持结构22。其中,分选槽21具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三出料口,且第二进料口与立料运送段连通,以使物料可以通过第二进料口从立料运送段进入分选槽21中。为了避免在分选过程中物料对装置造成堵塞,在分选槽21的底部设置有落料口211,不符合分选要求的物料会通过落料口211排出分选槽21。具体的,夹持结构22设置在分选槽21上,并且物料的一端具有支撑面,利用夹持结构22与支撑面配合可以对物料进行分选。在对物料进行分选时,当支撑面与夹持结构22位于同一侧形成夹持时,物料会在夹持结构22的夹持下由第三出料口由分选槽21中送出;当支撑面与夹持结构22不同侧时,夹持结构22无法对物料形成有效的夹持,物料会落入落料口211,以排出不符合分选要求的物料,从而避免不符合要求的物料堵塞装置。
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振动供料机包括上盘2和底座,上盘设置有凸起3。当对黑色胶塞1进行供料时,利用底座为上盘2提供动力使黑色胶塞1在料道上移动,当黑色胶塞1的中心孔朝下时,由于凸起3无法对黑色胶塞1进行有效的支撑,黑色胶塞1会发生倾倒并从上盘2掉落,从而实现分选出中心孔朝上的黑色胶塞1。但是,利用现有技术中的振动供料机对黑色胶塞1进行分选时,振动供料机对黑色胶塞1的要求较高,具体的,黑色胶塞1的中心孔的大小及位置的偏差均不可以太高,所以利用现有技术中的装置无法对黑色胶塞1进行准确分选,其分选准确性较低。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利用物料的支撑面与夹持结构22相配合的方式,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凸起与中心孔相配合的方式,可以提升分选时物料与分选部件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提高装置的分选准确性。并且,现有技术中的上盘是手工制作的,其分选精度无法得到保证,而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是通过机加工的方式制作的,因此装置的分选精度可以得到提升。
如图3和图4所示,夹持结构22包括第一压片221和第二压片222,其中,第一压片221和第二压片222分别沿分选槽2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分选槽21的两侧,且第一压片221与第二压片222之间的间距小于分选槽21的宽度,第一压片221和第二压片222配合以对物料进行夹持。并且,第一压片221和第二压片222的靠近分选槽21的一侧均延伸出分选槽21的侧壁。在其它实施例中,只设置第一压片221和第二压片222的其中一个,也可以通过设置的压片与分选槽21的槽口处相配合,以对物料进行分选。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物料设置有法兰盘,法兰盘设置在物料的一端,法兰盘的直径大于第一压片221与第二压片222之间的间距,但小于分选槽21的宽度,且物料的直径小于第一压片221与第二压片222之间的间距。当物料通过第一进料口从料道进入分选槽21时,若物料具有法兰盘的一端与夹持结构22位于同一侧时,物料的法兰盘会搭接在第一压片221和第二压片222的上表面,以通过第一压片221和第二压片222对物料形成有效的夹持,使物料可以顺利通过分选槽21;若物料具有法兰盘的一端与夹持结构22不同侧时,第一压片221和第二压片222不会对物料形成有效夹持,物料会从落料口211落出。
如图4所示,分选槽21的第一进料口处设置有导向结构212,导向结构212用于将立料运送段内的物料导入至分选槽21内。通过设置导向结构212,当物料从立料运送段进入分选槽21时,物料会首先与导向结构212接触,利用导向结构212对物料进行导向,可以提升物料进入分选槽21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压片222沿分选槽21的延伸方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压片222的第一端朝向第一进料口设置,且第一端的靠近分选槽21内的一侧具有倒角,该倒角形成导向结构212,当物料从料道进入分选槽21时,物料会首先和该倒角接触,从而可以使物料顺利进入分选槽21内。
其中,第一压片221和第二压片222均通过紧固件的方式固定在分选槽21的上方,当需要分选其他类型的物料时,比如物料的直径变大,只需要将第一压片221和第二压片222之间的间距调大,再用紧固件将第一压片221和第二压片222固定在分选槽21上,即可利用本装置对物料进行分选,从而可以提高装置的使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立料运送段第一立料段13和第二立料段14,其中,分选槽21设置在第一立料段13和第二立料段14之间。并且,在第二立料段14、料道整合件30以及出料段15均做了封闭处理,从而可以保证物料有序运送,可以避免物料经分选组件20分选后其方向发生改变,进而保证装置不会出现料道堵塞等故障。
其中,第一立料段13和第二立料段14均为多排料道,分选组件20包括多排分选槽21,第一立料段13和第二立料段14的多排料道与多排分选槽21一一对应设置,如此设置可以利用多排分选槽21同时对物料进行分选,进而可以提升分选组件20对物料的分选效率。
其中,平铺段11的料道宽度沿物料运送方向逐渐变大。当物料进入平铺段11后,成团的物料会在平铺段内展平成平面状态,以使物料可以顺利进入整理段12,不会出现成团的物料堵塞料道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整理段12的料道横截面的轮廓形状为弧形。当物料从平铺段11进入整理段12时,由于整理段12的料道横截面的轮廓形状为弧形,料道的内表面无法支撑物料使其处于直立状态,因此在整理段12的料道内物料只存在中心孔朝前或者中心孔朝后两种状态。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整理段12的料道横截面的轮廓形状设置为三角形等形状,只要能满足物料不会直立于料道内,使物料只存在中心孔朝前或者中心孔朝后两种状态即可。
具体的,立料运送段的料道横截面的轮廓形状为矩形,当物料进入立料运送段时,料道的侧壁可以与物料的支撑面相抵接,通过料道的侧壁对物料进行支撑,以使物料直立于第一立料段13和第二立料段14内。当物料从整理段12进入第一立料段13时,中心孔朝前或者中心孔朝后的物料会在第一立料段13的料道内变为直立状态,也就是说,在第一立料段13内的物料只存在中心孔朝上或中心孔朝下两种状态。
如图9至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出料段15为筒形结构,其中,筒形结构的内部形成料道,料道横截面的轮廓形状为矩形,且出料段15的料道沿物料运送方向螺旋设置,如此设置,当物料通过料道整合件30从第二立料段14进入出料段15后,物料会在出料段15的料道内旋转运送,从而使物料从中心孔朝下变为中心孔朝上,以实现将物料以特定方向进行筛选的目的。并且,在出料段15的外壁上设置有开槽151,且开槽151与出料段15的料道连通。通过设置开槽151,当物料在出料段15内发生堵塞时,可穿过开槽151对料道进行疏通,使装置恢复正常生产。其中,经实际生产应用,利用本装置对物料进行分选超过240小时,出料段15内通过物料超过100万次,无卡料现象出现。
为提升装置的使用灵活性,在本实施例中,出料段15包括顺次连通的第一段152和第二段153,第一段152与第二段153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料道在第一段152和第二段153内的螺旋角度,并根据实际需要物料的方向对第二段153进行拆装,可以针对性地实现对物料方向的分选。
由于物料的表面会存在液体,可以在料道组件10的料道底部设置排液槽,以将物料表面的液体可以通过排液槽排出。
具体的,该供料组件还包括回料盒,回料盒设置在料道组件10、分选组件20和料道整合件30下方,其中,分选组件20的落料口211和料道整合件30的排料口均对应回料盒设置,物料可通过落料口211和排料口落入回料盒中。
为了便于物料在装置内运送,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料道组件10、分选组件20以及料道整合件30倾斜设置,其倾斜方向由多排料道的内侧料道向外侧料道的下方倾斜。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料装置,该供料装置包括供料组件和驱动件40。其中,供料组件为上述提供的供料组件,驱动件40用于驱动物料在供料组件内移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40包括振盘本体41和底座,振盘本体41与供料组件连接,底座为装置提供动力,以使物料从振盘本体41进入供料组件,并利用供料组件对物料进行分选。
其中,驱动件40还包括卸料件42,卸料件42与振盘本体41连接,当利用装置完成对物料的分选后,可利用卸料件42将振盘本体41内的物料排出振盘。并且,在振盘本体41内还设置有过油槽,防止物料由于表面的硅油,粘连在振盘内部。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下面结合装置对物料进行分选的过程做进一步说明:
(1)平铺物料:当需要对物料进行分选时,首先在驱动件40的驱动下,物料会由振盘本体41内沿着振盘本体41外侧的圆形料道缓慢移动至平铺段11的料道内,在平铺段11内沿着物料的运送方向,成团的物料会扩展成平面排布状态;
(2)整理物料:物料进入与平铺段11连接的整理段12的料道内,当物料从平铺段11进入整理段12时,由于整理段12的料道横截面的轮廓形状为弧形,料道的内表面无法支撑物料使其处于直立状态,物料在整理段12的料道内只存在中心孔朝前或者中心孔朝后两种状态;
(3)直立物料:物料进入与整理段12连接的第一立料段13的料道内,当物料从整理段12进入第一立料段13时,中心孔朝前或者中心孔朝后的物料会在第一立料段13的料道内转换为直立状态,此时,物料只存在中心孔朝上或中心孔朝下两种状态;
(4)分选物料:处于直立状态的物料进入分选组件20进行分选,若物料具有法兰盘的一端与夹持结构22位于同一侧时,物料的法兰盘会搭接在第一压片221和第二压片222的上表面,以使第一压片221和第二压片222会对物料形成有效的夹持,使物料可以顺利通过分选槽21;若物料具有法兰盘的一端与夹持结构22不同侧时,物料会从落料口211落出;
(5)分选后送料:通过分选组件20分选后的物料通过第二立料段14进入料道整合件30,在此过程中,物料会在第二立料段14的料道内保持直立状态;
(6)料道整合:利用料道整合件30可以将第二立料段14的多排料道转换为单排设置的出料段15,当装置的多排料道中的一排料道出现卡料情况时,其余两排料道仍可以正常供料,可以保证装置的分选产能。并且,料道整合件30内多余的物料可通过第二出料口排出,从而可以提升装置的憋料能力;
(7)出料:物料在出料段15内经过扭转180°的料道送出,以达到按物料中心孔朝上有序出料的目的。其中,出料段15在实际生产工作过程中,总计工作时间达到240小时以上,期间未发生过任意一起故障现象,实际的工作数据表明其使用性能十分优秀。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料道整合件,可以使多条料道合并为单条料道,可以缩小装置的体积,并且,当装置发生卡料时能够做到短时间内不影响生产,容错率高。
(2)通过在料道整合件的一侧设置第二出料口,料道整合件30内多余的物料可通过第二出料口排出,从而可以提升装置的憋料能力。
(3)采用该装置对物料进行分选,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利用上盘对物料进行分选的方式,可以提高物料的产能,无需利用分选组件对物料进行多次分选,可以实现长时间的稳定供料。
(4)由于现有技术中的上盘是手工制作的,而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的分选组件是通过机加工的方式制作的,进而可以提升装置的分选准确性,可以将良品率提高至99.98%。
(5)通过对出料段的料道进行设计,可以使物料在出料段的料道内扭转物料180°。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供料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道组件(10),用于运送物料,所述料道组件(10)具有相互连通的多排料道和单排料道;
料道整合件(30),所述料道整合件(30)包括进料口、第一出料口以及第二出料口,所述料道整合件(30)的进料口与所述多排料道连通,所述料道整合件(30)的第一出料口与所述单排料道连通,所述料道整合件(30)的第二出料口位于所述料道整合件(30)的一侧,所述料道整合件(30)用于对所述物料进行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料道整合件(30)还包括:
整合腔,所述料道整合件(30)的进料口、第一出料口以及第二出料口均与所述整合腔连通,所述料道整合件(30)的进料口设置在所述整合腔的一端,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设置在所述整合腔的另一端;
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整合腔内,所述挡板用于汇聚所述整合腔内的物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一端对应所述料道整合件(30)的进料口设置,所述挡板的另一端对应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设置,所述料道整合件(30)的进料口、第一出料口以及第二出料口均设置在所述挡板的同侧,通过所述挡板将所述物料整合至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或所述第二出料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料道整合件(30)为机械加工制作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料道组件(10)包括顺次设置的平铺段(11)、整理段(12)、立料运送段以及出料段(15),所述立料运送段为并列设置的多排料道,所述出料段(15)为单排料道,所述料道整合件(30)的进料口与所述立料运送段的出口连通,所述料道整合件(30)的第一出料口与所述出料段(15)的进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组件还包括分选组件(20),所述分选组件(20)用于对所述物料进行分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选组件(20)包括分选槽(21)和夹持结构(22),所述分选槽(21)具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立料运送段连通,所述分选槽(21)的底部设置有落料口(211),所述夹持结构(22)设置在所述分选槽(21)上,所述物料的一端具有支撑面,所述夹持结构(22)与所述支撑面配合以对所述物料进行分选,当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夹持结构(22)位于同一侧形成夹持时,所述物料由所述第三出料口送出,当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夹持结构(22)不同侧时,所述物料落入所述落料口(2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22)包括第一压片(221)和第二压片(222),所述第一压片(221)和所述第二压片(222)分别沿所述分选槽(2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分选槽(21)的两侧,所述第一压片(221)与所述第二压片(222)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分选槽(21)的宽度,所述第一压片(221)和所述第二压片(222)配合以对所述物料进行夹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选槽(21)的第二进料口处设置有导向结构(212),所述导向结构(212)用于将所述立料运送段内的物料导入至所述分选槽(2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片(222)沿所述分选槽(21)的延伸方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进料口设置,所述第一端的靠近所述分选槽(21)内的一侧具有倒角,所述倒角形成所述导向结构(212)。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料运送段包括第一立料段(13)和第二立料段(14),所述分选槽(21)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料段(13)和所述第二立料段(14)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供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选组件(20)包括多排所述分选槽(21),所述第一立料段(13)和所述第二立料段(14)的多排所述料道与多排所述分选槽(21)一一对应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段(15)为筒形结构,所述筒形结构的内部形成料道,所述料道横截面的轮廓形状为矩形,所述出料段(15)的料道沿物料运送方向螺旋设置,所述出料段(15)的外壁上设置有开槽(151),所述开槽(151)与所述出料段(15)的料道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料道组件(10)的料道底部设置有排液槽,以将所述料道内的液体排出。
15.一种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装置包括:
供料组件,所述供料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料组件;
驱动件(40),所述驱动件(40)用于驱动物料在所述供料组件内移动。
CN201920448184.6U 2019-04-03 2019-04-03 供料组件以及供料装置 Active CN209814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48184.6U CN209814987U (zh) 2019-04-03 2019-04-03 供料组件以及供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48184.6U CN209814987U (zh) 2019-04-03 2019-04-03 供料组件以及供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14987U true CN209814987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78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48184.6U Active CN209814987U (zh) 2019-04-03 2019-04-03 供料组件以及供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149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8992A (zh) * 2019-04-03 2019-06-14 迈得医疗工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供料组件以及供料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8992A (zh) * 2019-04-03 2019-06-14 迈得医疗工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供料组件以及供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78992A (zh) 供料组件以及供料装置
CN209814987U (zh) 供料组件以及供料装置
CN100471773C (zh) 通过使用包括多个隔间的下落槽扶正和排列物品的设备
CN109823779A (zh) 带孔零件垂直上料震动盘
CN107444855B (zh) 一种多列输送定向排列机
CN209720757U (zh) 供料装置
CN209796578U (zh) 一种自动退料的振动盘
CN213770298U (zh) 一种用于红枣筛选的送料装置
CN205440990U (zh) 订书针包装机导料装置的连续输料机构
CN214235084U (zh) 进料斗及具有其的物料处理装置
CN211100216U (zh) 一种用于不锈钢材料加工的进料装置
CN109384030B (zh) 轮盘提升机
CN217657610U (zh) 一种宠物食品用自动供料装置
CN219859017U (zh) 一种供料装置
KR101606446B1 (ko) 숟가락 및 젓가락 분류기
CN206009175U (zh) 带导向机构的南瓜子分选装置
CN208248613U (zh) 一种羊胎盘口服液生产用理瓶装置
CN218319445U (zh) 一种螺丝螺帽分料机构
CN211392878U (zh) 一种钢球上料设备
CN110589417B (zh) 一种圆管自动化上料设备
CN215542798U (zh) 一种柱状工件分选装置
CN219497425U (zh) 线束自动套管装置
CN216779467U (zh) 一种钻石分选装置
CN214933300U (zh) 砂轮孔环供料用内分振动盘
CN212636541U (zh) 高效无丝网熔体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