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62657U - 一种用于生产磷酸氢二铵的尾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生产磷酸氢二铵的尾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62657U
CN211462657U CN201922302637.7U CN201922302637U CN211462657U CN 211462657 U CN211462657 U CN 211462657U CN 201922302637 U CN201922302637 U CN 201922302637U CN 211462657 U CN211462657 U CN 2114626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pipe
liquid
tail gas
pipe
hydrogen phosph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026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小薇
周明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Bestluck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Bestluck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Bestluck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Bestluck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026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626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626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626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磷酸氢二铵的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储液箱和依次相连的第一U形管、倒U形管以及第二U形管,储液箱内设有吸收液,储液箱上设有补液口;所述倒U形管内的顶部设有若干喷嘴,且左右两侧喷嘴之间的距离大于倒U形管的内径;喷嘴通过进液管与储液箱相连,进液管上设有水泵;所述第一U形管和第二U形管的底部分别连接有排液支管,排液支管另一端分别通过排液总管与储液箱相连,所述排液支管上设有阀门。通过本装置,能有效解决尾气中氨气不能充分处理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生产磷酸氢二铵的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磷酸氢二铵的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磷酸氢二铵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无色透明单斜晶体或白色粉末,是一种广泛适用于蔬菜、水果、水稻和小麦的高效肥料。目前主要采用中和法生产磷酸氢二铵,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中含大量氨气,若直接排放将导致环境污染,因此需要对排放的尾气进行处理。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09188482U,授权公告日为2019年08月02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中和法生产磷酸氢二铵的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储液槽、水泵和方形结构的塔体,所述塔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底部设置有排液口;所述塔体内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有溢流槽、导流板组和尾气进口,所述导流板组包括多块倾斜设置在塔体内壁上的导流板,上一导流板与下一导流板之间有间隙,且上一导流板的低端位于下一导流板的中部上方;所述尾气进口设置在最下层导流板的高端下方;所述水泵设置在储液槽内用于向溢流槽内抽送储液槽中的酸洗液,所述溢流槽设置在最上层导流板的高端上方,用于使酸洗液溢流至导流板。
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尾气在向上流动过程中穿过瀑布式酸洗液的方式去除尾气中的氨气,虽然能够有效提升尾气的洗涤速度,但是在该过程中,尾气经过的是多层酸洗液的水膜,容易导致氨气与酸洗液不能充分接触,出现氨气处理不彻底,部分氨气逸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生产磷酸氢二铵的尾气处理装置,能有效解决尾气中氨气不能被充分处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生产磷酸氢二铵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箱和依次相连的第一U形管、倒U形管以及第二U形管,储液箱内设有吸收液,储液箱上设有补液口;所述倒U形管内的顶部设有若干喷嘴,且左右两侧喷嘴之间的距离大于倒U形管的内径;喷嘴通过进液管与储液箱相连,进液管上设有水泵;所述第一U形管和第二U形管的底部分别连接有排液支管,排液支管另一端分别通过排液总管与储液箱相连,所述排液支管上设有阀门。
所述第二U形管在位于尾气出口方向的端部内设有活性炭层。
所述第一U形管和第二U形管的底部宽度大于侧壁宽度。
所述吸收液为酸液。
所述吸收液为水。
所述喷嘴为雾化喷嘴。
左右两侧的喷嘴分别朝向中部,与竖直方向呈30°——60°的夹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将三个U形管相连,在中间的U形管内设置喷嘴即可,生产磷酸氢二铵的尾气依次通过U形管,就可以将尾气中的氨气处理干净。
需要处理生产磷酸氢二铵后产生的尾气时,在水泵的作用力下,储液箱内的吸收液不断流至进液管再通过喷嘴喷出,吸收液与尾气充分接触后,吸收液再流至第一U形管和第二U形管的底部,最终通过排液管流至储液箱,形成完整循环,当吸收液因为吸收太多氨气后,也可以通过储液箱上的补液口补充新鲜的吸收液,保证装置的持续运行。
在该过程中,在需要处理尾气前,将喷嘴提前打开,关闭排液支管上的阀门。由于左右两侧喷嘴之间的距离大于倒U形管的内径,喷嘴喷出的吸收液一部分直接流至第一U形管和第二U形管内,另一部分流至倒U形管的内壁,顺者倒U形管的内壁再流至第一U形管和第二U形管内。尾气进入后,必须穿过第一U形管内的吸收液的处理、倒U形管内的喷嘴的喷淋和第二U形管内的吸收液的处理,三次处理,使得尾气中的氨气吸收更彻底。同时,由于喷嘴与第一U形管和第二U形管的底部具有一定距离,当尾气经过第一U形管内的吸收液的处理后,有较长一段距离会经过左侧喷嘴的喷淋以及倒U形管内流向第一U形管的吸收液的处理,当尾气经过倒U形管,会经过若干喷嘴的喷淋,同理尾气从倒U形管至第二U形管时,有较长一段距离会经过右侧喷嘴的继续喷淋以及倒U形管内流向第二U形管的吸收液的处理。加长了尾气与吸收液的接触时间,使得尾气与吸收液充分接触,处理充分。
当第一U形管和第二U形管的底部积累大量的吸收液后,可以打开阀门,将部分吸收液排至储液箱,再重新累积即可,构成完整的循环系统。
2、所述第二U形管在位于尾气出口方向的端部内设有活性炭层,对最终需要排除的尾气再次进行氨气等有毒气体的吸收,使得尾气排放更加安全。
3、所述第一U形管和第二U形管的底部宽度大于侧壁宽度,使得第一U形管和第二U形管的底部可以容纳较多的吸收液,便于充分吸收尾气。
4、所述吸收液为酸液,酸液可以中和掉氨气,且中和后的酸液可以直接进入磷酸氢二铵中和系统做为母液利用,环保且能充分利用酸液。
5、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吸收液为水,取材方便且成本低。
6、所述喷嘴为雾化喷嘴,雾化的吸收液更容易与氨气充分接触。
7、左右两侧的喷嘴分别朝向中部,与竖直方向呈30°——60°的夹角,使得在倒U形管内,氨气与吸收液的接触没有死角。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L1为左右两侧喷嘴之间的距离,L2为倒U形管的内径);
图中标记:
1、储液箱,2、第一U形管,3、倒U形管,4、第二U形管,5、补液口,6、喷嘴,7、进液管,8、水泵,9、排液支管,10、排液总管,11、阀门,12、活性炭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作为本实用新型基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用于生产磷酸氢二铵的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储液箱1和依次相连的第一U形管2、倒U形管3以及第二U形管4。储液箱1内设有吸收液,储液箱1上设有补液口5。所述倒U形管3内的顶部设有若干喷嘴6,且左右两侧喷嘴6之间的距离大于倒U形管3的内径。喷嘴6可以通过若干支管与进液管7相连,进液管7另一端与储液箱1相连,进液管7上设有水泵8。所述第一U形管2和第二U形管4的底部分别连接有排液支管9,排液支管9另一端分别通过排液总管10与储液箱1相连,所述排液支管9上设有阀门11。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用于生产磷酸氢二铵的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储液箱1和依次相连的第一U形管2、倒U形管3以及第二U形管4,储液箱1内设有吸收液,所述吸收液为酸液,储液箱1上设有补液口5。所述倒U形管3内的顶部设有若干喷嘴6,且左右两侧喷嘴6之间的距离大于倒U形管3的内径。若干喷嘴6都与同一进液管7相连,进液管7另一端与储液箱1相连,且进液管7上设有水泵8。
所述第一U形管2和第二U形管4的底部分别连接有排液支管9,排液支管9另一端分别通过排液总管10与储液箱1相连,所述排液支管9上设有阀门11。且第一U形管2和第二U形管4的底部宽度都大于其各自侧壁的宽度。
沿尾气流通方向,所述第二U形管4在位于尾气出口方向的端部内设有活性炭层12。
实施例3
作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用于生产磷酸氢二铵的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储液箱1和依次相连的第一U形管2、倒U形管3以及第二U形管4,储液箱1内设有吸收液,储液箱1上设有补液口5。由于尾气中的氨气极易溶于水,吸收液可以为水,取材方便,且成本低,补液口5也可以直接与水管等相连,添加水很方便。
所述倒U形管3内的顶部设有若干喷嘴6,所述喷嘴6可以为雾化喷嘴,左右两侧的喷嘴6分别朝向中部,与竖直方向呈30°——60°的夹角,且左右两侧喷嘴6之间的距离L1大于倒U形管3的内径L2。第一U形管2和第二U形管4的底部宽度大于侧壁宽度。
喷嘴6通过进液管7与储液箱1相连,进液管7上设有水泵8;所述第一U形管2和第二U形管4的底部分别连接有排液支管9,排液支管9另一端分别通过排液总管10与储液箱1相连,所述排液支管9上设有阀门11。
所述第二U形管4在位于尾气出口方向的端部内设有活性炭层12。
尾气处理时,尾气首先会穿过一段水体,再与水雾充分接触,然后穿过另一段水体,最后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尾气中的氨气能被充分处理。
可以在储液箱1的侧壁连接有排水管,储液箱1通过排水管连接有一个存水箱,排水管上可以设置一个制冷装置,储液箱1内的水中溶有大量氨气后,形成一定浓度的氨水,可以通过排水管排至存水箱内,由于氨水经过制冷后性能稳定,可以存储在存水箱内,用于其他用途。
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的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生产磷酸氢二铵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箱(1)和依次相连的第一U形管(2)、倒U形管(3)以及第二U形管(4),储液箱(1)内设有吸收液,储液箱(1)上设有补液口(5);所述倒U形管(3)内的顶部设有若干喷嘴(6),且左右两侧喷嘴(6)之间的距离大于倒U形管(3)的内径;喷嘴(6)通过进液管(7)与储液箱(1)相连,进液管(7)上设有水泵(8);所述第一U形管(2)和第二U形管(4)的底部分别连接有排液支管(9),排液支管(9)另一端分别通过排液总管(10)与储液箱(1)相连,所述排液支管(9)上设有阀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磷酸氢二铵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形管(4)在位于尾气出口方向的端部内设有活性炭层(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磷酸氢二铵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管(2)和第二U形管(4)的底部宽度大于侧壁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磷酸氢二铵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液为酸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磷酸氢二铵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液为水。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磷酸氢二铵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6)为雾化喷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磷酸氢二铵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的喷嘴(6)分别朝向中部,与竖直方向呈30°——60°的夹角。
CN201922302637.7U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用于生产磷酸氢二铵的尾气处理装置 Active CN2114626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02637.7U CN211462657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用于生产磷酸氢二铵的尾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02637.7U CN211462657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用于生产磷酸氢二铵的尾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62657U true CN211462657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66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02637.7U Active CN211462657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用于生产磷酸氢二铵的尾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626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80482U (zh) 氨法脱硫阶梯喷淋塔
CN201384920Y (zh) 含氨尾气吸收装置
CN211913309U (zh) 一种双流式喷淋塔
CN105749704A (zh) 一种亚硫酸铵脱硫系统及工艺
CN211462657U (zh) 一种用于生产磷酸氢二铵的尾气处理装置
CN109092033A (zh) 一种水洗脱硫一体化装置
CN205340550U (zh) 酸系统尾气喷淋净水回用及碱水排放洗涤塔
CN107158918A (zh) 一种硝酸法磷酸尾气脱氟脱硝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06935095U (zh) 一种硝酸法磷酸尾气脱氟脱硝处理系统
CN102743970A (zh) 含硫化氢的生产废气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15086146U (zh) 一种利用镁法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装置
CN205773315U (zh) 一种溴素生产系统
CN204543953U (zh) 一种新型吸收塔
CN211133518U (zh) 一种脱硫塔的废气处理装置
CN207755980U (zh) 一种硫化氢吸收塔
CN208799958U (zh) 一种卧式钙法脱硫塔
CN208627000U (zh) 一种用于烟气治理的具有多级处理的喷淋脱硫塔
CN208786038U (zh) 一种化工废气喷淋洗涤处理塔
CN220573108U (zh) 一种新型蒸汽除氨装置
CN219964497U (zh) 一种卧式喷淋塔
CN216964134U (zh) 一种磷酸铵盐中和尾气的氨吸收设备
CN103331091A (zh) 一种氮氧化物的吸收工艺
CN215539799U (zh) 一种脱硫脱硝用大范围喷淋装置
CN212881805U (zh) 一种低能耗含氨蒸汽净化装置
CN209333518U (zh) 一种废气与液体混合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