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59885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59885U
CN211459885U CN201922470084.6U CN201922470084U CN211459885U CN 211459885 U CN211459885 U CN 211459885U CN 201922470084 U CN201922470084 U CN 201922470084U CN 211459885 U CN211459885 U CN 211459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conduction
conduction layer
tray
tray body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7008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智波
刘化勇
姚亮
吴慧民
米滋远
肖伏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7008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59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59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59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第一盘体;第二盘体;导磁层,设置在第一盘体和/或第二盘体的内表面上,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中用于设置导磁层的盘体为非导磁盘体;线圈组件,用于电磁加热导磁层。通过将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中设置导磁层的盘体为非导磁盘体,有利于线圈组件产生的磁场透过非导磁盘体而加热导磁层。而且,由于非导磁盘体的导热性能较差,导磁层产生的热量极少会传递到盘体的背部及外周,可有效避免盘体背部及四周的零部件温升过高而损害,避免大量热传递到烹饪器具的壳体上而烫伤用户。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电饼铛等具有双面加热面的烹饪器具,由于具有双加热功能而逐年得到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在烙饼方面使用最多。如图1和图2所示,相关技术中的电饼铛,具有上盖总成100’和底座总成200’,并且大多是通过发热管140’发热将热量传递到烤盘120’上,由于发热管140’与烤盘120’的温度较高,一般达到200℃以上,为防止电饼铛的其它零部件温度过高而损坏,以及防止壳体温度过高而烫伤用户,会在壳体内增设反射罩160’,来阻碍热量的传递,但由于反射罩160’是金属材质,长时间使用后,依然会有很多热量向外扩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第一盘体;第二盘体;导磁层,设置在第一盘体和/或第二盘体的内表面上,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中用于设置导磁层的盘体为非导磁盘体;线圈组件,用于电磁加热导磁层。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烹饪器具,具有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通过在第一盘体和/或第二盘体的内表面设置导磁层,也即在第一盘体和/或第二盘体用于面向食材的一表面设置导磁层,并通过线圈组件对导磁层进行电磁加热。一方面由于导磁层设置在第一盘体和/或第二盘体的内表面,更靠近食材,从而能够更好地将热量传递到食材,提高加热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中设置导磁层的盘体为非导磁盘体,有利于线圈组件产生的磁场透过非导磁盘体而加热导磁层。而且,由于非导磁盘体的导热性能较差,导磁层产生的热量极少会传递到盘体的背部及外周,从而可有效避免盘体背部及四周的零部件温升过高而损害,避免大量热传递到烹饪器具的壳体上而烫伤用户。而且,由于非导磁盘体的导热性能较差,还有利于将导磁层产生的热量聚集到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之间的空间,提高食材的加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可呈圆形或方形或其他形状。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盘体和/或第二盘体包括底壁、侧壁和翻边,底壁和侧壁围合成烹饪腔,翻边位于侧壁的一端并向烹饪腔的外部延伸。有利于更好地容纳食材,避免食材移位脱离盘体。而翻边的存在,有利于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的安装及取放。
进一步地,导磁层设置在底壁上。
在该设计中,通过将导磁层设置在底壁上,而在侧壁和翻边上不设置导磁层,有利于第一盘体对导磁层产生的热量进行多方位的阻隔,避免热量过渡外传,而导致周围其他零部件损坏或用户烫伤。
进一步地,导磁层设置在底壁和侧壁上。
在该设计中,通过将导磁层设置在底壁上和侧壁上,而非翻边上,可在提高加热效果及加热效率的同时,避免导磁层产生的热量通过翻边传递到烹饪器具的壳体上,导致用户触碰壳体而烫伤。
进一步地,导磁层设置在底壁、侧壁和翻边上。
在该设计中,通过在底壁、侧壁和翻边上均设置导磁层,具体在底壁和侧壁的内表面设置导磁层,并延伸至翻边的上表面,有利于更好地加热食材,提高食材的加热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烹饪器具还包括:保护层,覆盖在导磁层上,保护层的面积大于等于导磁层的面积。
在该设计中,通过在导磁层上覆盖保护层,使保护层的面积大于等于导磁层的面积,也即导磁层不外露于保护层,可避免导磁层接触食材,而影响食品安全。其中,保护层可为常规的满足食品卫生要求的涂层。
进一步地,保护层为不粘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中用于设置导磁层的盘体为陶瓷盘体或玻璃盘体。
在该设计中,通过使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中用于设置导磁层的盘体为非金属盘体,并且为非导磁盘体,如陶瓷盘体或玻璃盘体,一方面不会隔磁,使得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能够透过盘体加热导磁层,另一方面非金属盘体导热性能差,保温及隔热效果好,从而避免大量热量传递到盘体背部及四周,甚至壳体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盘体与第二盘体上下分布,导磁层包括第一导磁层和第二导磁层,第一盘体上设有第一导磁层,第二盘体上设有第二导磁层,第一导磁层和第二导磁层在任一水平面上的投影交叉分布或间隔分布;线圈组件的数量为一个,用于同时电磁加热第一导磁层和第二导磁层。
在该设计中,导磁层分布在第一盘体上和第二盘体上。具体地,导磁层包括第一导磁层和第二导磁层,在第一盘体上设置第一导磁层,在第二盘体上设置第二导磁层,通过使第一盘体与第二盘体上下分布,并使第一导磁层和第二导磁层在任一水平面上的投影交叉分布或间隔分布,此处默认为正投影,其中交叉分布意味着部分重叠。使得线圈组件能够同时加热靠近自身的第一导磁层和远离自身的第二导磁层,而不会受到靠近自身的第一导磁层的隔磁,此处以第一导磁层更靠近线圈组件为例,当然,也可以使第二导磁层相较于第一导磁层更靠近线圈组件。可在实现烹饪器具双层加热的同时,减小加热元件的数量,只需一个线圈组件即可加热两个盘体,从而可减小烹饪器具的体积,减少烹饪器具的占用空间,降低成本。
其中,可将第一盘体设置在第二盘体的上方,也可将第一盘体设置在第二盘体的下方。另外,本申请中默认第一盘体与第二盘体上下分布,指烹饪器具在采用两个盘体同时加热的过程中,两个盘体的状态。若仅采用一个盘体加热,或非加热状态,则不限制第一盘体与第二盘体上下分布。
进一步地,第一盘体用于面向食材的表面为第一加热面,第二盘体用于面向食材的表面为第二加热面;第一加热面与第二加热面相对分布,也即面对面分布,实现了诸如电饼铛等烹饪器具对食材的双面加热。
当然,第一加热面也可以位于第一盘体远离第二盘体的一侧,实现了双加热面的烹饪器具能够加热双层食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导磁层包括第一导磁层和第二导磁层,第一盘体上设有第一导磁层,第二盘体上设有第二导磁层;线圈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线圈组件中一个用于电磁加热第一导磁层,另一个用于电磁加热第二导磁层。
在该设计中,导磁层分布在第一盘体上和第二盘体上。具体地,导磁层包括第一导磁层和第二导磁层,第一盘体上设有第一导磁层,第二盘体上设有第二导磁层,线圈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可通过两个线圈组件分别加热一个导磁层,进而可调节两个线圈组件的加热功率,实现两个盘体的等温或不等温加热。
进一步地,一个线圈组件设置在第一盘体的背部,也即第一盘体远离第一导磁层的一侧。另一个线圈组件设置在第二盘体的背部,也即第二盘体远离第二导磁层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烹饪器具还包括:感温元件,第一盘体和/或第二盘体的底壁的外表面上设有安装槽,感温元件伸入安装槽内。
在该设计中,烹饪器具还包括感温元件,通过在第一盘体和/或第二盘体的底壁的外表面上设置安装槽,使感温元件伸入安装槽内进行测温,即减小了该区域盘体的厚度,有利于感温元件精准测量盘体温度。
进一步地,在第一盘体和/或第二盘体的背部设置线圈组件的情况下,感温元件设置在线圈组件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盘体设置在第一壳体上;第二盘体设置在第二壳体上。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铰接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此时,可使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同位于其上的盘体单独使用,实现烹饪器具的单层加热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铰接部,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铰接部;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中的一个上设有插槽,另一个上设有与插槽相匹配的插杆,插杆用于在插槽内旋转,以带动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翻转,插杆还用于经插槽的槽口脱离插槽。
在该设计中,通过在第一壳体上设置第一铰接部,在第二壳体上设置第二铰接部,通过第一铰接部与第二铰接部相互配合,实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铰接连接。进一步地,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中的一个上设有插槽,另一个上设有插杆,使得插杆能够在插槽内旋转,并由插槽的槽壁进行遮挡以防止插杆在旋转过程中脱离插槽,从而实现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二壳体稳定翻转。另外,由于插槽具有槽口,使插杆还能够将插槽的槽口脱离插槽,有利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互分离,进而有利于实现第一壳体携带其上的第一盘体单独加热食材,和/或有利于实现第二壳体携带其上的第二盘体单独加热食材。尤其在该壳体内具有加热元件,如线圈组件、发热管、电热膜、红外加热装置等情况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盘体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壳体上;和/或第二盘体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二壳体上。
在该设计中,通过使第一盘体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壳体上,和/或使第二盘体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二壳体上,有利于对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进行清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烹饪器具为电饼铛或牛排机或煎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电饼铛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电饼铛的剖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剖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剖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局部拆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盘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盘体的一个剖视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盘体的另一个剖视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上盖总成,200’底座总成,120’烤盘,140’发热管,160’反射罩;
图3至图9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上盖总成,110第一壳体,111插杆,120第一盘体,200底座总成,210第二壳体,211插槽,220第二盘体,221底壁,222侧壁,223翻边,224安装槽,310导磁层,320保护层,330线圈组件,340感温元件,350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3至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另外,图2至图5中带直线的箭头方向代表热量的传递方向。图4中带曲面的箭头方向代表磁场的作用方向。
实施例一:
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第一盘体120、第二盘体220、导磁层310和线圈组件330。其中,导磁层310设置在第一盘体120和/或第二盘体220的内表面上,第一盘体120和第二盘体220中用于设置导磁层310的盘体为非导磁盘体;线圈组件330用于电磁加热导磁层310。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烹饪器具,具有第一盘体120和第二盘体220,通过在第一盘体120和/或第二盘体220的内表面设置导磁层310,也即在第一盘体120和/或第二盘体220用于面向食材的一表面设置导磁层310,并通过线圈组件330对导磁层310进行电磁加热。一方面由于导磁层310设置在第一盘体120和/或第二盘体220的内表面,更靠近食材,从而能够更好地将热量传递到食材,提高加热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第一盘体120和第二盘体220中设置导磁层310的盘体为非导磁盘体,有利于线圈组件330产生的磁场透过非导磁盘体而加热导磁层310。而且,由于非导磁盘体的导热性能较差,导磁层310产生的热量极少会传递到盘体的背部及外周,从而可有效避免盘体背部及四周的零部件温升过高而损害,避免大量热传递到烹饪器具的壳体上而烫伤用户。而且,由于非导磁盘体的导热性能较差,还有利于将导磁层310产生的热量聚集到第一盘体120和第二盘体220之间的空间,提高食材的加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第一盘体120和第二盘体220可呈圆形或方形或其他形状。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盘体120和/或第二盘体220包括底壁221、侧壁222和翻边223。底壁221和侧壁222围合成烹饪腔,翻边223位于侧壁222的一端并向烹饪腔的外部延伸。有利于更好地容纳食材,避免食材移位脱离盘体。而翻边223的存在,有利于第一盘体120和第二盘体220的安装及取放。
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8所示,导磁层310设置在底壁221上。有利于第一盘体120对导磁层310产生的热量进行多方位的阻隔,避免热量过渡外传,而导致周围其他零部件损坏或用户烫伤。
或者进一步地,导磁层310设置在底壁221和侧壁222上。可在提高加热效果及加热效率的同时,避免导磁层310产生的热量通过翻边223传递到烹饪器具的壳体上,导致用户触碰壳体而烫伤。
或者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导磁层310设置在底壁221、侧壁222和翻边223上。有利于更好地加热食材,提高食材的加热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烹饪器具还包括:保护层320,覆盖在导磁层310上,保护层320的面积大于等于导磁层310的面积。也即导磁层310不外露于保护层320,可避免导磁层310接触食材,而影响食品安全。其中,保护层320可为常规的满足食品卫生要求的涂层。如保护层320为不粘层、耐磨层等。
进一步地,第一盘体120和第二盘体220中用于设置导磁层310的盘体为非金属盘体,并且为非导磁盘体,如陶瓷盘体或玻璃盘体。一方面不会隔磁,使得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能够透过盘体加热导磁层310,另一方面非金属盘体导热性能差,保温及隔热效果好,从而避免大量热量传递到盘体背部及四周,甚至壳体上。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5所示,烹饪器具还包括:感温元件340,第一盘体120和/或第二盘体220的底壁221的外表面上设有安装槽224,感温元件340伸入安装槽224内。具体地,在第一盘体120和/或第二盘体220的背部设置线圈组件330的情况下,感温元件340设置在线圈组件330上。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进一步限定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210。其中,第一盘体120设置在第一壳体110上,第二盘体220设置在第二壳体210上,第一盘体120和第二盘体220上下分布,第一盘体120和第二盘体220均为非导磁盘体;导磁层310包括第一导磁层和第二导磁层,第一盘体120的内表面上设置第一导磁层,第二盘体220的内表面上设置第二导磁层;线圈组件330的数量为两个,一个线圈组件330用于电磁加热第一导磁层,另一个线圈组件330用于加热第二导磁层。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两个线圈组件330分别加热一个导磁层310,可分别调节两个线圈组件330的加热功率,实现两个盘体的等温或不等温加热。而且由两个盘体同时加热食材,实现了烹饪器具的双层加热,并且由于导磁层310均设置在两个盘体的内表面,可有效避免导磁层310产生的大量热透过盘体传递到周围其他部件上而导致零部件高温损坏,也避免大量热透过盘体传递到第一壳体110或第二壳体210上,而导致用户极易烫伤。
进一步地,第一盘体120用于面向食材的表面为第一加热面,第二盘体220用于面向食材的表面为第二加热面;第一加热面与第二加热面相对分布,也即面对面分布,有利于双面加热食材。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进一步限定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210。其中,第一盘体120设置在第一壳体110上,第二盘体220设置在第二壳体210上,第一盘体120和第二盘体220上下分布,第一盘体120和第二盘体220均为非导磁盘体;导磁层310包括第一导磁层和第二导磁层,第一盘体120的内表面上设置第一导磁层,第二盘体220的内表面上设置第二导磁层,第一导磁层和第二导磁层在任一水平面上的投影交叉分布或间隔分布;线圈组件330的数量为一个,设置在第一壳体110内或第二壳体210内,用于同时电磁加热第一导磁层和第二导磁层。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第一盘体120与第二盘体220上下分布,并使第一导磁层和第二导磁层在任一水平面上的投影交叉分布或间隔分布,使得位于第一壳体110内或第二壳体210内的线圈组件330能够同时加热靠近自身的第一导磁层和远离自身的第二导磁层,而不会受到靠近自身的第一导磁层的隔磁,此处以第一导磁层更靠近线圈组件330为例,当然,也可以使第二导磁层相较于第一导磁层更靠近线圈组件330。可在实现烹饪器具双层加热的同时,减小加热元件的数量,只需一个线圈组件330即可加热两个盘体,从而可减小烹饪器具的体积,减少烹饪器具的占用空间,降低成本。
另外,在线圈组件330设置在位于下方的壳体内的情况下,位于上方的壳体内无需设置加热元件,从而有利于用户翻转或挪移位于上方的壳体。
其中,可将第一盘体120设置在第二盘体220的上方,也可将第一盘体120设置在第二盘体220的下方。另外,本申请中默认第一盘体120与第二盘体220上下分布,指烹饪器具在采用两个盘体同时加热的过程中,两个盘体的状态。若仅采用一个盘体加热,或非加热状态,则不限制第一盘体120与第二盘体220上下分布。
进一步地,第一盘体120能够位于第二盘体220的上方,第一盘体120用于面向食材的表面为第一加热面,第二盘体220用于面向食材的表面为第二加热面;第一加热面与第二加热面相对分布,也即面对面分布,实现了诸如电饼铛等烹饪器具对食材的双面加热。或者,第一加热面也可以位于第一盘体120远离第二盘体220的一侧,从而实现了双加热面的烹饪器具能够加热双层食材。
实施例四: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210和加热元件(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盘体120设置在第一壳体110上,第二盘体220设置在第二壳体210上,第一盘体120和第二盘体220上下分布。加热元件设置在第一壳体110内,用于加热第一盘体120。导磁层310设置在第二盘体220上,第二盘体220为非导磁盘体,线圈组件330设置在第二壳体210内,用于电磁加热导磁层310。
在该实施例中,仅在第二盘体220上设置导磁层310,通过第二壳体210内的线圈组件330对导磁层310电磁加热,而第一盘体120通过加热元件进行加热,实现了烹饪器具的双层加热功能。另外,第二盘体220为非导磁盘体,导热性能较差,能够隔绝导磁层310产生的大量热,避免第二盘体220背部的零部件因高温损伤,免除了相关技术中反射罩160’的设置,节约成本,而且避免大量热传递到第二壳体210,避免用户烫伤。
进一步地,加热元件为发热管、电热膜、红外加热装置等。
实施例五: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二壳体210。其中,第二盘体220设置在第二壳体210上,第一盘体120独立存在,能够盖设在第二盘体220上,也即第一盘体120能够位于第二盘体220的上方,导磁层310包括第一导磁层和第二导磁层,第一盘体120的内表面上设置第一导磁层,第二盘体220的内表面上设置第二导磁层,第一导磁层和第二导磁层在铅垂方向上不重叠;线圈组件330的数量为一个,设置在第二壳体210内,用于同时电磁加热第一导磁层和第二导磁层。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无需设置第一壳体110,而直接将第一盘体120压设在第二盘体220上的食材上,有利于两个盘体紧密贴合食材,而无需考虑食材的厚度,保证加热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盘体120呈平板状。
进一步地,第一盘体120上设有把手等握持部。
实施例六:
在上述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进一步限定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210铰接连接。方便用户翻转第一壳体110或第二壳体210,而使第一盘体120与第二盘体220相对分布。
或者在上述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210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第一盘体120或第二盘体220能够在各自背部的线圈组件330的作用下单独使用。默认盘体的背部,为盘体远离食材的一侧,也即盘体背离其上导磁层310的一侧。
当然,第一壳体110可既与第二壳体210铰接连接,又与第二壳体210可拆卸连接。也即在两者连接的情况下相互铰接,又可断开连接而相互分离。
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一壳体110上设有第一铰接部,第二壳体210上设有第二铰接部;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中的一个上设有插槽211,另一个上设有与插槽211相匹配的插杆111,插杆111用于在插槽211内旋转,以带动第二壳体210相对于第一壳体110翻转,插杆111还用于经插槽211的槽口脱离插槽211。使得插杆111能够在插槽211内旋转,并由插槽211的槽壁进行遮挡以防止插杆111在旋转过程中脱离插槽211,从而实现第一壳体110相对于第二壳体210稳定翻转。另外,由于插槽211具有槽口,使插杆111还能够将插槽211的槽口脱离插槽211,有利于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210相互分离,进而有利于实现第一壳体110携带其上的第一盘体120单独加热食材,和/或有利于实现第二壳体210携带其上的第二盘体220单独加热食材。
进一步地,第一盘体120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壳体110上;和/或第二盘体220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二壳体210上。有利于对第一盘体120和第二盘体220进行清洗。
实施例七: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烹饪器具为电饼铛或牛排机或煎锅或火锅等。
以下以烹饪器具为电饼铛为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饼铛。
如图3所示,一种电饼铛,包括上盖总成100与底座总成200,上盖总成100包括第一壳体110、第一盘体120、线圈组件330及感温元件340,底座总成200包括第二壳体210、第二盘体220、线圈组件330以及感温元件340。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210由铰链铰接连接;一个线圈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110内并位于第一盘体120的背部,第一盘体120背部的中心区域设有安装槽224,一个感温元件340伸入安装槽224内,与安装槽224相配合。另一个线圈组件330设置在第二壳体210内并位于第二盘体220的背部,第二盘体220背部的中心区域也设有安装槽224,另一个感温元件340伸入该安装槽224内,与该安装槽224相配合。电饼铛还包括连接控制模块350,控制模块350分别与两个感温元件340电连接,用于根据其中一个感温元件340检测到的第一盘体120的温度控制一个线圈组件的加热功率,还用于根据另一个感温元件340检测到的第二盘体220的温度控制另一个线圈组件330的加热功率。控制模块350设置在第二壳体210内。
具体地,如图6至图9所示,第一盘体120和第二盘体220均包括底壁221、侧壁222和翻边223。以第二盘体220为例,第二盘体220的内表面上设有导磁层310,导磁层310上覆盖有保护层320,保护层320的面积大于导磁层310的面积,在第二盘体220的底壁221的中心区域的背部设置一个安装槽224,安装槽224与感温元件340对应配合。第二盘体220的基材为非导磁材料,也即为非隔磁材料,可以为陶瓷、玻璃等,导热性能差,与金属相比,具有保温功能。导磁层310为导磁金属,可以通过冷喷或热喷工艺将导磁金属熔射到第二盘体220的内表面,或者通过覆膜的方式将导磁层310设置在第二盘体220的内表面,其可以仅设置在第二盘体220底壁221的内表面,也可以设置在整个底壁221、侧壁222及翻边223上。保护层320为常规的满足食品卫生要求的涂层。
电饼铛的工作原理如下:
线圈组件330产出的磁场能穿透非隔磁材料的第二盘体220,高效加热位于第二盘体220内表面的导磁层310,导磁层310发热热量通过保护层320传递给食物,从而实现对食物的烹饪。导磁层310产生的热量向背面传递时,由于第二盘体220的基材为陶瓷或玻璃等,导热性能低,仅较少热量传递至盘体背面,并将热量聚集在烹饪腔体内部。有效的减少了热量向外散失,提升了烹饪效率,同时也降低整机温升。
当然,也可仅在第一盘体120上设置导磁层310,使上盖总成100通过电磁加热。或者上盖总成100和底座总成200同时通过电磁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盘体;
第二盘体;
导磁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盘体和/或所述第二盘体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一盘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中用于设置所述导磁层的盘体为非导磁盘体;
线圈组件,用于电磁加热所述导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盘体和/或所述第二盘体包括底壁、侧壁和翻边,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围合成烹饪腔,所述翻边位于所述侧壁的一端并向所述烹饪腔的外部延伸;
所述导磁层设置在所述底壁上,或
所述导磁层设置在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上,或
所述导磁层设置在所述底壁、所述侧壁和所述翻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
保护层,覆盖在所述导磁层上,所述保护层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导磁层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层为不粘层;和/或
所述第一盘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中用于设置所述导磁层的盘体为陶瓷盘体或玻璃盘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盘体与所述第二盘体上下分布,所述导磁层包括第一导磁层和第二导磁层,所述第一盘体上设有所述第一导磁层,所述第二盘体上设有所述第二导磁层,所述第一导磁层和所述第二导磁层在任一水平面上的投影交叉分布或间隔分布;
所述线圈组件的数量为一个,用于同时电磁加热所述第一导磁层和所述第二导磁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磁层包括第一导磁层和第二导磁层,所述第一盘体上设有所述第一导磁层,所述第二盘体上设有所述第二导磁层;
所述线圈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线圈组件中一个用于电磁加热所述第一导磁层,另一个用于电磁加热所述第二导磁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磁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盘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中的一个上;
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加热元件,用于加热所述第一盘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中的另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
感温元件,所述第一盘体和/或所述第二盘体的底壁的外表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感温元件伸入所述安装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盘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盘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铰接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盘体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和/或
所述第二盘体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和/或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铰接部,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铰接部;
所述第一铰接部和所述第二铰接部中的一个上设有插槽,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插槽相匹配的插杆,所述插杆用于在所述插槽内旋转,以带动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翻转,所述插杆还用于经所述插槽的槽口脱离所述插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饼铛或牛排机或煎锅。
CN201922470084.6U 2019-12-31 2019-12-31 烹饪器具 Active CN211459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0084.6U CN211459885U (zh) 2019-12-31 2019-12-31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0084.6U CN211459885U (zh) 2019-12-31 2019-12-31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59885U true CN211459885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68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70084.6U Active CN211459885U (zh) 2019-12-31 2019-12-31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598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6567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rapidly heating a packaged food product
CN102551518B (zh) 多功能早餐机
AU200225101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rapidly heating a packaged food product
US10887952B2 (en) Vertical tortilla cooking device
CN211459885U (zh) 烹饪器具
CN104274065B (zh) 多功能炊具
CN102370421A (zh) 电热烹饪器具
CN209733607U (zh) 烤盘组件和烹饪装置
CN211324320U (zh) 烹饪器具
CN207745025U (zh) 一种具有烧烤功能的电压力锅
CN207784934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电热锅
CN214906094U (zh) 锅具
US20190306930A1 (en) Induction heating and cooking
JP3224444U (ja) 電熱鍋コンロ
CN208676987U (zh) 烹饪器具和加热装置
CN112890619A (zh) 锅具
CN217013663U (zh) 一种多用的食物处理机
CN221285478U (zh) 一种多功能食物烹饪器具
CN217885699U (zh) 隔热炊具
CN217959769U (zh) 用于空气炸锅的炸杯组件和空气炸锅
JP3577700B2 (ja) 料理保温盆
CN210989627U (zh) 电热锅炉
CN217987333U (zh) 发热盘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7959751U (zh) 烤盘及烹饪器具
CN214104205U (zh) 烤盘组件和煎烤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