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51307U - 一种过线支架以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线支架以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51307U
CN211451307U CN201922374931.9U CN201922374931U CN211451307U CN 211451307 U CN211451307 U CN 211451307U CN 201922374931 U CN201922374931 U CN 201922374931U CN 211451307 U CN211451307 U CN 211451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opening
cable
wire pass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749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颉仁强
黄小伟
陈观水
罗会斌
禹少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7493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51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51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513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线支架以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过线支架包括开设有容置孔的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的外侧开设有过线槽,容置孔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开口与过线槽连通,过线槽的宽度大于开口的宽度,开口用于供过线槽内的线缆卡入容置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线支架由于采用了开设有容置孔和过线槽的支架本体以及宽度小于过线槽的开口,所以能够方便地固定线缆的位置,操作简单,并且装配稳定可靠,能够防止线缆在运输过程中脱出,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过线支架以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线支架以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固定空调内线缆的位置,通常都是在空调内设置过线扣,以将线缆扣住,从而实现线缆的固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过线扣具有以下缺点:1、线缆与过线扣过盈配合,不易装配;2、运输过程中线缆容易脱出,可靠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方便地固定线缆的位置,操作简单,并且装配稳定可靠,能够防止线缆在运输过程中脱出,实用性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线支架,包括开设有容置孔的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的外侧开设有过线槽,容置孔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开口与过线槽连通,过线槽的宽度大于开口的宽度,开口用于供过线槽内的线缆卡入容置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线支架由于采用了开设有容置孔和过线槽的支架本体以及宽度小于过线槽的开口,所以能够方便地固定线缆的位置,操作简单,并且装配稳定可靠,能够防止线缆在运输过程中脱出,实用性强。
进一步地,过线槽具有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底壁,第一侧壁通过底壁与第二侧壁连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平行设置,开口连通于第一侧壁和底壁之间。线缆能够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滑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均能够对线缆进行限位和导向,使得线缆沿过线槽的延伸方向滑动。
进一步地,第一侧壁与底壁呈预设夹角设置。以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进一步地,容置孔呈矩形,容置孔具有首尾相连的第一边壁、第二边壁、第三边壁和第四边壁,开口开设于第一边壁和第二边壁之间,第一边壁与第一侧壁连接,第二边壁与底壁连接。以使得容置孔通过开口与过线槽连通。
进一步地,第二边壁与底壁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第一边壁与第一侧壁圆弧过渡,第二边壁与底壁圆弧过渡。以使开口光顺柔滑,便于工作人员将线缆通过开口卡入容置孔,装配方便,省时省力,并且能够对线缆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对线缆的外表皮造成割伤,延长线缆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过线支架还包括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固定连接于支架本体上,且围绕于过线槽、开口和容置孔外。以提高过线槽、开口和容置孔的强度,防止断裂,增强线缆与过线支架装配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过线支架还包括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固定连接于支架本体远离第一加强筋的一侧,且围绕于过线槽、开口和容置孔外。以进一步地提高过线槽、开口和容置孔的强度,防止断裂,增强线缆与过线支架装配的可靠性。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围板和上述的过线支架,该过线支架包括开设有容置孔的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安装于围板内,支架本体的外侧开设有过线槽,容置孔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开口与过线槽连通,过线槽的宽度大于开口的宽度,开口用于供过线槽内的线缆卡入容置孔。空调器内的过线支架能够方便地固定线缆的位置,操作简单,并且装配稳定可靠,能够防止线缆在运输过程中脱出,实用性强。
进一步地,支架本体的外侧与围板抵持,围板能够封闭过线槽。以防止线缆脱出过线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过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I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过线支架中支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空调器;100-过线支架;110-支架本体;111-容置孔;1111-第一边壁;1112-第二边壁;1113-第三边壁;1114-第四边壁;112-过线槽;113-开口;114-第一侧壁;115-第二侧壁;116-底壁;120-第一加强筋;130-第二加强筋;200-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线支架100,用于固定线缆。其能够方便地固定线缆的位置,操作简单,并且装配稳定可靠,能够防止线缆在运输过程中脱出,实用性强。本实施例中,过线支架100应用于空调中,过线支架100用于规整和固定空调内的线缆,以防止线缆杂乱排布,提高美观度,空调内的线缆能够在过线支架100的限位作用下保持不动,以避免对空调内其它零部件的运行造成影响。
过线支架100包括支架本体110、第一加强筋120和第二加强筋130。第一加强筋120固定连接于支架本体110的一侧,第二加强筋130固定连接于支架本体110的另一侧,第一加强筋120和第二加强筋130的位置相对应,以提高整个支架本体110的强度。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120、支架本体110和第二加强筋130一体成型,以提高连接强度。
请结合参照图2和图3,值得注意的是,支架本体110上开设有容置孔111,容置孔111用于容置线缆。支架本体110的外侧开设有过线槽112,过线槽112用于供线缆通过。容置孔111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113,开口113与过线槽112连通,即容置孔111通过开口113与过线槽112连通。过线槽112的宽度大于开口113的宽度,开口113用于供过线槽112内的线缆卡入容置孔111,以便于操作,并且能够防止容置孔111内的线缆脱出开口113。
在固定线缆的过程中,首先将线缆沿其径向从支架本体110的外侧伸入过线槽112,随后推动线缆在过线槽112内滑动,此时过线槽112的两侧壁对线缆进行导向和限位,接着线缆运动至开口113所在位置,由于线缆存在一定的弹性,线缆能够沿其径向发生一定的形变,所以线缆能够通过开口113卡入容置孔111,即线缆的直径小于开口113的宽度,线缆通过开口113时沿其径向发生形变,使得线缆的横截面积缩小至能够通过开口113的程度,线缆进入容置孔111后沿其径向回弹复位,以防止容置孔111内的线缆从开口113脱出,保证线缆和支架本体110的装配稳定可靠。
过线槽112具有第一侧壁114、第二侧壁115和底壁116。第一侧壁114通过底壁116与第二侧壁115连接,即第一侧壁114、底壁116和第二侧壁115共同围成过线槽112。第一侧壁114和第二侧壁115平行设置,线缆能够在第一侧壁114和第二侧壁115之间滑动,第一侧壁114和第二侧壁115均能够对线缆进行限位和导向,使得线缆沿过线槽112的延伸方向滑动。开口113连通于第一侧壁114和底壁116之间,当线缆沿过线槽112的延伸方向滑动至极限位置时,线缆与底壁116抵持,底壁116能够对线缆的极限位置进行限定,底壁116还能够在线缆继续朝支架本体110内部运动时对线缆进行导向和限位,使得线缆只能够朝开口113方向运动,进而通过开口113卡入容置孔111。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侧壁114与底壁116呈预设夹角设置,第二侧壁115与底壁116呈预设夹角设置,即过线槽112的延伸方向与底壁116呈预设夹角设置。线缆在第一侧壁114和第二侧壁115的作用下滑入过线槽112,此时线缆的滑动方向与底壁116呈预设夹角设置,以便于工作人员操作。本实施例中,预设夹角为60度,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预设夹角可以为30度,也可以为90度,对预设夹角的大小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容置孔111呈矩形,容置孔111具有首尾相连的第一边壁1111、第二边壁1112、第三边壁1113和第四边壁1114,第一边壁1111与第二边壁1112连接,第二边壁1112与第三边壁1113连接,第三边壁1113通过第四边壁1114与第一边壁1111连接,即第一边壁1111、第二边壁1112、第三边壁1113和第四边壁1114共同围成容置孔111。开口113开设于第一边壁1111和第二边壁1112之间,第一边壁1111与第一侧壁114连接,第二边壁1112与底壁116连接,以使得容置孔111通过开口113与过线槽112连通。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容置孔111也可以呈圆形、梯形或者其它形状,对容置孔111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
值得注意的是,当线缆能够通过开口113卡入容置孔111时,第一侧壁114和底壁116共同作用,对线缆进行卡持,使得线缆沿其径向发生形变;当线缆容置于容置孔111内时,第一边壁1111和第二边壁1112共同作用,对线缆进行限位,防止线缆脱出容置孔111。
本实施例中,第二边壁1112与底壁116相互垂直,由于容置孔111呈矩形,所以第一边壁1111与第二边壁1112相互垂直,第一边壁1111与第三边壁1113相互平行,第一边壁1111与底壁116相互平行,第一边壁1111与第一侧壁114呈预设夹角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边壁1111与第一侧壁114圆弧过渡,第二边壁1112与底壁116圆弧过渡,以使开口113光顺柔滑,便于工作人员将线缆通过开口113卡入容置孔111,装配方便,省时省力,并且能够对线缆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对线缆的外表皮造成割伤,延长线缆的使用寿命。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加强筋120固定连接于支架本体110上,且围绕于过线槽112、开口113和容置孔111外,即第一加强筋120沿第一侧壁114、第一边壁1111、第四边壁1114、第三边壁1113、第二边壁1112、底壁116和第二侧壁115延伸,以提高过线槽112、开口113和容置孔111的强度,防止断裂,增强线缆与过线支架100装配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第二加强筋130固定连接于支架本体110远离第一加强筋120的一侧,且围绕于过线槽112、开口113和容置孔111外,第二加强筋130的位置与第一加强筋120的位置相对应,即第二加强筋130也沿第一侧壁114、第一边壁1111、第四边壁1114、第三边壁1113、第二边壁1112、底壁116和第二侧壁115延伸,以进一步地提高过线槽112、开口113和容置孔111的强度,防止断裂,增强线缆与过线支架100装配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过线支架100,支架本体110的外侧开设有过线槽112,容置孔111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113,开口113与过线槽112连通,过线槽112的宽度大于开口113的宽度,开口113用于供过线槽112内的线缆卡入容置孔1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线支架100由于采用了开设有容置孔111和过线槽112的支架本体110以及宽度小于过线槽112的开口113,所以能够方便地固定线缆的位置,操作简单,并且装配稳定可靠,能够防止线缆在运输过程中脱出,实用性强。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10,用于调控室内气温。该空调器10包括围板200和过线支架100。其中,过线支架100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本实施例中,支架本体110安装于围板200内,支架本体110能够固定线缆的位置,以将线缆规整并固定于围板200内,防止线缆在围板200内杂乱分布。具体地,支架本体11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围板200内,以便于安装和拆卸。
值得注意的是,当支架本体110与围板200装配完成后,支架本体110的外侧与围板200抵持,围板200能够封闭过线槽112,以防止线缆脱出过线槽112。在此情况下,就算容置孔111内的线缆在意外情况下从开口113脱出至过线槽112,也不会从过线槽112脱出支架本体110,进一步地提高了防脱出性能,防止线缆在运输过程中脱出。本实施例中,围板200呈弧形设置,支架本体110的外侧也呈弧形设置,围板200的形状与支架本体110的形状相匹配,以使支架本体110能够抵持于围板200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10的有益效果与第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过线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有容置孔(111)的支架本体(110),所述支架本体(110)的外侧开设有过线槽(112),所述容置孔(111)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113),所述开口(113)与所述过线槽(112)连通,所述过线槽(112)的宽度大于所述开口(113)的宽度,所述开口(113)用于供所述过线槽(112)内的线缆卡入所述容置孔(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槽(112)具有第一侧壁(114)、第二侧壁(115)和底壁(116),所述第一侧壁(114)通过所述底壁(116)与所述第二侧壁(115)连接,所述第一侧壁(114)和所述第二侧壁(115)平行设置,所述开口(113)连通于所述第一侧壁(114)和所述底壁(11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114)与所述底壁(116)呈预设夹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孔(111)呈矩形,所述容置孔(111)具有首尾相连的第一边壁(1111)、第二边壁(1112)、第三边壁(1113)和第四边壁(1114),所述开口(113)开设于所述第一边壁(1111)和所述第二边壁(1112)之间,所述第一边壁(1111)与所述第一侧壁(114)连接,所述第二边壁(1112)与所述底壁(11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壁(1112)与所述底壁(116)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壁(1111)与所述第一侧壁(114)圆弧过渡,所述第二边壁(1112)与所述底壁(116)圆弧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支架还包括第一加强筋(120),所述第一加强筋(120)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110)上,且围绕于所述过线槽(112)、所述开口(113)和所述容置孔(111)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支架还包括第二加强筋(130),所述第二加强筋(130)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110)远离所述第一加强筋(120)的一侧,且围绕于所述过线槽(112)、所述开口(113)和所述容置孔(111)外。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板(200)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过线支架,所述支架本体(110)安装于所述围板(200)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10)的外侧与所述围板(200)抵持,所述围板(200)能够封闭所述过线槽(112)。
CN201922374931.9U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过线支架以及空调器 Active CN211451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4931.9U CN211451307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过线支架以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4931.9U CN211451307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过线支架以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51307U true CN211451307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18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74931.9U Active CN211451307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过线支架以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513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3064492A (ja) クリップ
JP2006174613A (ja) 長尺部材用クランプ
JP2012094631A (ja) 電源コードの配設構造
CN211451307U (zh) 一种过线支架以及空调器
US6685503B1 (en) AC adapter mounting structure
JP5927397B2 (ja) ラジエータグリルクリップ、及びラジエータグリルの車両取付構造
US9849750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of resin components
WO2019047727A1 (zh) 空调器
CN210891279U (zh) 模块化射灯
CN209341155U (zh) 一种手术灯灯罩和手术灯
CN213777942U (zh) 一种线缆支架、磁环固定装置及空调室外机
CN214698517U (zh) 一种新型风扇网罩固定扣
CN209131061U (zh) 空气处理装置
CN112254226A (zh) 一种线缆支架、磁环固定装置及空调室外机
JP2006166640A (ja) ケーブル保護カバー
CN210014469U (zh) 一种窗式空调器
KR100686414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03787039U (zh) Led显示屏的灯条固定结构及led显示屏
KR101925529B1 (ko) 차량용 프론트엔드모듈
CN210532644U (zh) 一种导风门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CN212785754U (zh) 拾音设备外壳及拾音设备
CN210799592U (zh) 一种机架外壳的连接组件及板材检测设备
WO2022121225A1 (zh) 驱动机构及空调器
CN219955623U (zh) 面板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CN208836367U (zh) 快速组装麦克风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