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31061U - 空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31061U
CN209131061U CN201821744028.6U CN201821744028U CN209131061U CN 209131061 U CN209131061 U CN 209131061U CN 201821744028 U CN201821744028 U CN 201821744028U CN 209131061 U CN209131061 U CN 209131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unit
air processor
stiffening plate
plat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4402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海利
陈宇强
陈中兆
肖鸿亮
余丛
袁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2174402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310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31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3106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该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加强结构,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两个壳体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壳体单元对接形成所述壳体,所述加强结构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壳体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上,且所述加强结构靠近所述壳体单元之间的对接位置设置。通过在靠近壳体单元之间的对接位置设置加强结构来避免壳体单元之间装配时发生变形,有效提高壳体的整体稳定性。

Description

空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空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塔扇形状呈细长柱状,整机机身较高,使用过程如不小心被撞倒后前后壳冲击能量大,机身易会出现断裂等情况。另外由于机身前后壳多为注塑零件,结构上需设计出风口和进风口,结构强度小,在注塑后存贮过程中容易变形,整机装配后机身强度不足影响稳定性。由于塔扇控制器一般设置在机身下端,操作面板设置在机身上端,走线需跨越机身不易规范。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装置,该空气处理装置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加强结构来避免壳体单元之间装配时发生变形,有效提高壳体的整体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加强结构,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两个壳体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壳体单元对接形成所述壳体,所述加强结构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壳体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上,且所述加强结构靠近所述壳体单元之间的对接位置设置。
优选地,所述加强结构构造为呈L形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壳体单元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壳体单元通过卡扣连接和/或紧固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单元包括壳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壳本体上的加强板固定结构,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加强板固定结构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强板固定结构包括与所述壳本体的内侧面相连的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螺钉柱,在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螺钉柱相配合的螺钉孔,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加强板通过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螺钉孔与所述螺钉柱配合实现紧固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单元沿竖向延伸,所述壳体单元上设置有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加强板在所述壳体单元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
优选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在所述壳体单元的延伸方向上相互隔开设置的两个限位部,所述加强板限位在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壳体单元和设置在其上的加强板之间形成避空部,用于导线的安置。
优选地,所述壳体单元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导线的走线槽,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形成L形,所述第一板部的至少部分结构插入所述走线槽中,所述第二板部将所述走线槽的开口封闭。
优选地,所述走线槽内设置有卡线槽结构,所述导线能够卡入所述卡线槽结构中。
优选地,所述走线槽内设置有筋板结构,所述筋板结构与所述走线槽的槽壁相连,所述筋板结构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筋板结构构成所述卡线槽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板部抵靠在所述筋板结构上。
优选地,所述壳体单元沿竖向延伸,所述加强结构与所述壳体单元的延伸方向一致。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壳体单元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相对接形成筒形结构,所述加强结构设置在靠近所述前壳体的周向两端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加强板为钣金件。
优选地,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为塔扇。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装置,该空气处理装置通过在靠近壳体单元之间的对接位置设置加强结构来避免壳体单元之间装配时发生变形,有效提高壳体的整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壳体与加强结构的分解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壳体与加强结构的装配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壳体与加强结构的分解状态的另一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壳体与加强结构的装配状态的另一局部示意图。
图中,
1、前壳体;11、壳本体;12、走线槽;2、加强结构;21、加强板;211、第一板部;212、第二板部;2121、螺钉孔;3、筋板结构;31、凹槽;4、加强板固定结构;41、支架;42、螺钉柱;43、紧固件;5、限位结构;51、限位部;6、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4所示,本申请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加强结构2,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两个壳体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壳体单元对接形成所述壳体,所述加强结构2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壳体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上,且所述加强结构2靠近所述壳体单元之间的对接位置设置,例如,该空气处理装置为塔扇,所述至少两个壳体单元包括前壳体1和后壳体(图中未示出),所述前壳体1和所述后壳体相对接形成筒形结构,所述加强结构2设置在靠近所述前壳体1的周向两端的位置,由于前壳体1与后壳体装配时容易发生变形,影响装配效率,并且有可能对塔扇造成损坏,在前壳体1和后壳体对接的位置设置加强结构2,可有效避免装配时壳体的形变,提高装配效率,保障塔扇整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塔扇的正常使用。
优选地,如图1和2所示,加强结构2构造为呈L形的加强板21,所述加强板21与所述壳体单元相连接,例如塔扇的前壳体1连接,所述加强板21包括第一板部211和第二板部212,所述第一板部211和所述第二板部212形成L形,将加强板21设置成L形,可提高该加强板21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以起到更好的对壳体的加强效果,并且,加强板21的内侧靠近塔扇的前壳体1的内壁侧,使得加强板21与前壳体1之间形成避空部,方便导线6的安置,确保该塔扇的导线6安置的比较整齐划一,提高该塔扇的整体安全性能,并且使得加强板21的安装更加方便,提高装配效率。另外,在前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导线6的走线槽12,避空部位于加强板21的靠近走线槽12的一侧,所述第一板部211的至少部分结构插入所述走线槽12中,对加强板21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加强板21的脱落,第二板部212通过螺钉与加强板固定结构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部212将所述走线槽12的开口封闭,L形的加强板21也可对走线槽12内的导线6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导线6被划破等。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板部211和第二板部212可以为分体结构,也可以为一体结构,优选L形的加强板21为一体成型的钣金件,以确保加强板21有足够的强度,对前壳体1和后壳体起到更好地加强效果。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加强板21与前壳体1通过卡扣连接和/或紧固件43连接,具体的,如图1所示,前壳体1包括壳本体11和设置在所述壳本体11上的加强板固定结构4,走线槽12设置在壳本体11上,如图3和4所示,所述加强板21与所述加强板固定结构4通过紧固件43固定连接,例如通过螺栓组件、螺钉或铆钉固定连接,为了更加方便安装,本实施例中采用螺钉连接,所述加强板固定结构4包括与所述壳本体11的内侧面相连的支架41和设置在所述支架41上的螺钉柱42,在所述加强板21上设置有与所述螺钉柱42相配合的螺钉孔2121,所述前壳体1与所述加强板21通过所述螺钉穿过所述螺钉孔2121与所述螺钉柱42配合实现紧固连接,支架41与壳本体11之间一定空间,以方便导线6的安置。更加优选加强板固定结构4的数量为多个,例如为三个,相适应的,在加强板上设置有三个螺钉孔2121,优选三个螺钉孔2121在加强板21的延伸方向均布,以更好地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优选地,如图1所示,走线槽12内设置有卡线槽结构,所述导线6能够卡入所述卡线槽结构中,以确保导线6的稳定安置,避免导线6的窜动,提高整机的安全性,走线槽12内设置有筋板结构3,所述筋板结构3与所述走线槽12的槽壁相连,所述筋板结构3上设置有凹槽31,导线6卡入凹槽31中以保证导线6的固定。并且,第二板部212抵靠在所述筋板结构3上,一方面,第二板部212可对凹槽31内的导线6起到一定的限位固定作用,进一步避免导线6的窜动,另一方面,筋板结构3对第二板部212也可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使得加强板21与前壳体1的连接更加可靠。另外,筋板结构3与走线槽12的侧壁之间存在一定间隙,第一板部211的部分结构插入该间隙内,以进一步提高加强板21与前壳体1的连接的稳定性,保证加强板21与前壳体1的可靠连接,更好地保障加强板21对壳体的加强作用。
在使用状态下,塔扇的壳体沿竖向延伸,即,前壳体1也沿竖向延伸,相应的走线槽12也沿竖向延伸,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强板21对壳体的加强效果,加强板21的延伸方向与前壳体1的延伸方向一致,使得前壳体1与后壳体连接后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如图1和2所示,优选在前壳体1上设置有限位结构5,用于限制所述加强板21在所述前壳体1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一方面更加方便加强板21的安装,另一方面可进一步提高加强板21与前壳体1的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体的,限位结构5包括在所述前壳体1的延伸方向上相互隔开设置的两个限位部51,所述加强板21限位在两个所述限位部51之间,限位部51可以是位于走线槽12竖向两端的限位板,以更好地限制加强板21沿其延伸方向的移动,有效保证加强板21的稳定安装。
综上所述,加强板21的第一板部211通过筋板结构3与走线槽12的侧壁卡紧固定,第二板部212通过筋板结构3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然后通过紧固件43与加强板固定结构4实现固定,然后通过设置在前壳体1的延伸方向上的两端的限位部51对位于限位部51之间的加强板21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通过上述方式将加强板21可靠的固定在前壳体1上,更好地为壳体提供加强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加强板21不仅可以设置在靠近所述前壳体1的周向两端的位置,也可在靠近后壳体的周向两端的位置的设置加强板21,以更好地提高壳体的整体稳定性,更好地避免装配时壳体的变形。而且,该空气处理装置不仅可以是塔扇,也可以是空调或空气净化器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加强结构,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两个壳体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壳体单元对接形成所述壳体,所述加强结构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壳体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上,且所述加强结构靠近所述壳体单元之间的对接位置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构造为呈L形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壳体单元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壳体单元通过卡扣连接和/或紧固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单元包括壳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壳本体上的加强板固定结构,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加强板固定结构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固定结构包括与所述壳本体的内侧面相连的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螺钉柱,在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螺钉柱相配合的螺钉孔,所述壳本体与所述加强板通过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螺钉孔与所述螺钉柱配合实现紧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单元沿竖向延伸,所述壳体单元上设置有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加强板在所述壳体单元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在所述壳体单元的延伸方向上相互隔开设置的两个限位部,所述加强板限位在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单元和设置在其上的加强板之间形成避空部,用于导线的安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单元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导线的走线槽,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形成L形,所述第一板部的至少部分结构插入所述走线槽中,所述第二板部将所述走线槽的开口封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槽内设置有卡线槽结构,所述导线能够卡入所述卡线槽结构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槽内设置有筋板结构,所述筋板结构与所述走线槽的槽壁相连,所述筋板结构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筋板结构构成所述卡线槽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部抵靠在所述筋板结构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单元沿竖向延伸,所述加强结构与所述壳体单元的延伸方向一致。
14.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壳体单元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相对接形成筒形结构,所述加强结构设置在靠近所述前壳体的周向两端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为钣金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为塔扇。
CN201821744028.6U 2018-10-25 2018-10-25 空气处理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1310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44028.6U CN209131061U (zh) 2018-10-25 2018-10-25 空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44028.6U CN209131061U (zh) 2018-10-25 2018-10-25 空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31061U true CN209131061U (zh) 2019-07-19

Family

ID=67232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44028.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131061U (zh) 2018-10-25 2018-10-25 空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310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8974A (zh) * 2018-10-25 2019-01-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处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8974A (zh) * 2018-10-25 2019-01-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处理装置
CN109268974B (zh) * 2018-10-25 2024-03-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31061U (zh) 空气处理装置
CN106500197A (zh) 移动空调
CN109268974A (zh) 空气处理装置
CN205655575U (zh) 用于冰箱门体的框架、冰箱门体及冰箱
CN102997580A (zh) 冰箱
CN208296236U (zh) 空调器的导风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4296491B (zh) 冰箱
CN209068696U (zh) 一种蜗壳固定结构及空调器
CN208312496U (zh) 空调烟机
CN203787039U (zh) Led显示屏的灯条固定结构及led显示屏
CN208952360U (zh) 滑动门及空调器
CN209027177U (zh) 一种冷柜用压机底板
CN208671284U (zh) 反弹器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反弹器组件、空调室内机
CN205481665U (zh) 一种带有蒸发器固定结构的空调
CN106585731B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前端限位结构
CN220205924U (zh) 一种空调外机的机箱把手
CN201174201Y (zh) 一体可贴式电子标签固定卡座
CN209459104U (zh) 一种出风格栅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CN208296075U (zh) 空调器
CN208674480U (zh) 方便安装的墙壁插座底盒
CN215487009U (zh) 一种固定卡扣
CN106855300B (zh) 一种空调器底座部件装配结构及空调器
CN213542675U (zh) 空调器的提手、侧板组件和空调器
CN207389075U (zh) 喇叭安装支架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CN219661479U (zh) 一种用于空气炸锅的防护网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0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