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42869U - 用于液体包装盒的贴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液体包装盒的贴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42869U
CN211442869U CN201921991883.1U CN201921991883U CN211442869U CN 211442869 U CN211442869 U CN 211442869U CN 201921991883 U CN201921991883 U CN 201921991883U CN 211442869 U CN211442869 U CN 211442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rotating
cover
crank ar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918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振威
苑春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Calf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Calf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Calf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Calf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918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42869U/zh
Priority to CN202020854565.7U priority patent/CN2132291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42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428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 Closures (AREA)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液体包装盒的贴盖装置,包含用于带动液体包装盒运动的转动架(1)、设置在转动架(1)上并且用于在液体包装盒或盖子上涂抹粘接胶的涂胶装置(8)、设置在转动架(1)上并且用于把盖子对接在液体包装盒上的摁盖装置(7),通过转动架(1),对液体包装盒进行排序通过涂胶装置(8)和摁盖装置(7),由涂胶装置(8),实现了在液体包装盒或盖子上承载粘接胶,由摁盖装置(7),实现了盖子与液体包装盒的安装,因此提高了液体包装盒的贴盖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液体包装盒的贴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贴盖装置,尤其是一种适应用于乳制品、蛋白饮料、果汁、糖浆等液体物料的的用于液体包装盒的贴盖装置。
背景技术
在食用液体包装盒中的液体时,需要在液体包装盒上安装盖子,从而方便液体包装盒中的液体的倒出,因此用于液体包装盒的贴盖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包装装置,在现有的用于液体包装盒的贴盖装置,还都是通过承载液体包装盒的栈链装置和承载盖子的栈链装置之间对接,从而把盖子安装在液体包装盒上,由于两个栈链装置的运动速度之间产生不匹被和安装空间狭小,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盖子定位精度不高出现偏差较多,旋开时比较费劲;第二、涂胶过程中运转角度较小拉丝现象比较严重,使用一定时间需清理;第三、由于需要高速运转会出现取盖装置掉盖或位置偏移等现象。
基于申请人于2019年9月15日的技术交底书和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客体是一种用于液体包装盒的贴盖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液体包装盒的贴盖装置,因此提高了盖子与液体包装盒的连接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用于带动液体包装盒运动的转动架、设置在转动架上并且用于在液体包装盒或盖子上涂抹粘接胶的涂胶装置、设置在转动架上并且用于把盖子对接在液体包装盒上的摁盖装置。
由于设计了转动架、涂胶装置和摁盖装置,通过转动架,对液体包装盒进行排序通过涂胶装置和摁盖装置,由涂胶装置,实现了在液体包装盒或盖子上承载粘接胶,由摁盖装置,实现了盖子与液体包装盒的安装,因此提高了液体包装盒的贴盖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使液体包装盒的工作状态与涂胶的工作状态和摁盖的工作状态处于单一工位运动状态的方式把具有运动状态的转动架、具有溢流孔的涂胶装置和具有摆动移位的摁盖装置相互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在液体包装盒的上端端面部具有固定涂胶和摁盖工位的方式把涂胶装置和摁盖装置与转动架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压爪的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与转动架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具有导轨、第二驱动轮、第二拐臂和支座的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与转动架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具有第三夹持板、第一拐臂、第一驱动轮和夹盒凸轮盘的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与转动架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具有提升装置、分拣装置、输送导轨槽、纠正皮带和转动轮组的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与转动架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具有皮带输送装置和转动板的第五附件装置并且第五附件装置设置为与转动架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转动架上分别设置有涂胶装置、摁盖装置、第三夹持板、夹盒凸轮盘、导轨和支座,在第三夹持板上设置有第一拐臂并且在夹盒凸轮盘和第一拐臂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轮,在支座上设置有第二拐臂并且在第二拐臂上设置有压爪,在第二拐臂与导轨之间设置有第二驱动轮。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提升装置的输入端口部设置在盖子储存箱中,提升装置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分拣装置的输入端口部联接并且分拣装置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输送导轨槽的输入端口部联接,输送导轨槽的输出端口部设置在摁盖装置上并且在输送导轨槽上设置有转动轮组,在转动轮组上设置有纠正皮带。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皮带输送装置设置在转动架的其中一个侧面的下端部并且皮带输送装置设置为与夹盒凸轮盘的凹部相对应分布,输送导轨槽设置在转动架的其中另一个侧面的上端部并且输送导轨槽设置为与夹盒凸轮盘的凸部的开始端相对应分布,在第二段后侧板的上端设置有转动板并且转动板设置为与电机的端轴联接,转动板设置为圆形片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转动架设置为包含有底板部、驱动轴部、支撑板和竖向支架并且底板部设置有与驱动轴部转动式联接,竖向支架的下端头和夹盒凸轮盘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底板部的上端端面部联接并且驱动轴部设置为与支撑板联接,支撑板设置为与第三夹持板转动式联接并且支撑板分别设置为与支座联接,竖向支架分别设置为与涂胶装置和摁盖装置联接并且底板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导轨联接,底板部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驱动轴部设置为圆形棒状体,支撑板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支撑板设置为沿驱动轴部的周边间隔排列分布,竖向支架设置为矩形条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涂胶装置设置为外框架、第一电机、横向导轨、上滑动块、竖向导轨、下滑动块、内框架和喷嘴并且外框架设置为与第一电机和横向导轨联接,横向导轨设置为与上滑动块滑动式联接并且上滑动块设置为与第一电机的端轴联接,竖向导轨设置为与上滑动块联接,下滑动块设置为与竖向导轨滑动式联接并且下滑动块设置为与内框架联接,喷嘴设置在内框架上并且喷嘴设置在转动架的上端端面部,喷嘴设置为与粘接胶供应泵连通并且外框架设置在转动架的侧面部,外框架和内框架分别设置为矩形架状体并且横向导轨和竖向导轨分别设置为燕尾条状体,上滑动块和下滑动块分别设置为矩形座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摁盖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带轮部、摆动臂部和真空吸盘并且带轮部的中间部设置为与转动架转动式联接,带轮部的内端头设置为与摆动臂部的中间部联接并且摆动臂部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真空吸盘联接,摆动臂部设置在第三夹持板与涂胶装置之间并且带轮部设置为T字形轴状体,摆动臂部设置为矩形条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第三夹持板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转动架联接并且转动架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一拐臂联接,第三夹持板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第三夹持板设置为沿转动架的周边间隔排列分布,在相邻的两个第三夹持板上分别设置有磁性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第一拐臂设置为L字形杆状体并且第一拐臂的外端头设置为与第三夹持板联接,第一拐臂的内端头设置为与第一驱动轮转动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第一驱动轮设置为滚动轴承并且第一驱动轮的内圈设置为与第一拐臂联接,第一驱动轮的外圈设置为与夹盒凸轮盘接触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夹盒凸轮盘设置为圆形凸轮并且夹盒凸轮盘的中间部设置为与转动架联接,夹盒凸轮盘的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一驱动轮接触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导轨设置为与转动架联接并且导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二驱动轮接触式联接,导轨设置为弧形板状体并且导轨设置为沿转动架的周边的其中一段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支座设置为与转动架联接并且支座设置为与第二拐臂转动式联接,支座设置为圆形管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第二拐臂设置为L字形杆状体并且第二拐臂的横部的中间部设置为与支座联接,第二拐臂的横部的端头设置为与压爪联接并且第二拐臂的竖部的端头设置为与第二驱动轮转动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第二驱动轮设置为滚动轴承并且第二驱动轮的内圈设置为与第二拐臂联接,第二驱动轮的外圈设置为与导轨接触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压爪设置为与第二拐臂联接并且压爪设置为U字杆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转动架与涂胶装置和摁盖装置设置为按照先上粘接胶后安装盖子的方式分布并且转动架、涂胶装置和摁盖装置与第三夹持板、第一拐臂、第一驱动轮和夹盒凸轮盘设置为按照夹持固定的方式分布,转动架、涂胶装置和摁盖装置与导轨、第二驱动轮、第二拐臂、支座和压爪设置为按照压紧固定的方式分布,一个第三夹持板、一个第一拐臂和一个第一驱动轮设置为组成一组夹持固定部件并且多组夹持固定部件分别设置在转动架与夹盒凸轮盘之间,一个第二驱动轮、一个第二拐臂、一个支座和一个压爪设置为组成一组压紧固定部件并且多组压紧固定部件分别设置在转动架与导轨之间,一组压紧固定部件设置在两组夹持固定部件之间,带轮部设置为与竖向支架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提升装置设置为刮板皮带输送装置并且提升装置设置在分拣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分拣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圆筒壳、转动圆盘、支撑杆、拨动杆和扭力弹簧并且转动圆盘设置在圆筒壳中,转动圆盘设置为与圆筒壳转动式联接并且在转动圆盘的周边侧面部设置有容纳窗口,在圆筒壳的侧壁上设置有排出窗口并且在排出窗口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设置为与圆筒壳联接并且拨动杆设置在转动圆盘上,拨动杆的右侧面部设置为沿容纳窗口的内侧面部分布并且拨动杆设置为与支撑杆转动式联接,在拨动杆与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并且圆筒壳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支撑杆设置为矩形条状体,拨动杆设置为右侧面部具有弧形凸缘部的板状体并且容纳窗口设置为弧形凹槽体,排出窗口设置为矩形孔状体并且排出窗口设置为通过溜槽与输送导轨槽的输入端口部联接,设置在排出窗口与输送导轨槽之间的溜槽设置为呈倾斜方式分布并且在圆筒壳的敞口部设置有提升装置。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输送导轨槽设置为包含有第一段后侧板、第二段后侧板、前侧板和底板并且第一段后侧板的下端端面部、第二段后侧板的下端端面部和前侧板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底板的上端端面部联接,在第一段后侧板的右端头和第二段后侧板的左端头之间分别设置有纠正皮带和转动轮组并且底板设置为与转动轮组联接,第一段后侧板的左端头和前侧板的左端头设置为通过溜槽与分拣装置联接并且第二段后侧板的右端头和前侧板的右端头设置为与摁盖装置对接式联接,第一段后侧板、第二段后侧板、前侧板和底板分别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第一段后侧板与前侧板之间的距离与盖子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5-1.78,纠正皮带与前侧板之间的距离与盖子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18 -1.22并且第二段后侧板与前侧板之间的距离与盖子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05 -1.09。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纠正皮带设置为与转动轮组环绕式联接并且在纠正皮带的外侧面部设置有条形凸缘体,纠正皮带的条形凸缘体设置为与输送导轨槽相对应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转动轮组设置为包含有主动转轮、第一左从动转轮、第二左从动转轮、第一右从动转轮和第二右从动转轮并且主动转轮、第一左从动转轮、第二左从动转轮、第一右从动转轮和第二右从动转轮分别设置为与输送导轨槽转动式联接,主动转轮、第一左从动转轮、第二左从动转轮、第一右从动转轮和第二右从动转轮分别设置为与纠正皮带联接并且主动转轮设置为与驱动动力源的端轴联接,第一左从动转轮和第二左从动转轮与第一右从动转轮和第二右从动转轮分别设置为沿主动转轮的中心线左右分布并且第二左从动转轮的中心和第二右从动转轮的中心的连线设置为与输送导轨槽的中心线呈相互平行分布,第一左从动转轮、第二左从动转轮、第一右从动转轮和第二右从动转轮设置为与纠正皮带的内侧面部接触式联接并且主动转轮设置为与纠正皮带的外侧面部接触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包含用于支撑液体包装盒的夹盒装置,设置在夹盒装置上并且用于在液体包装盒上涂抹粘接胶的涂胶装置、设置在夹盒装置上并且用于把盖子对接在液体包装盒上的吸盖装置,通过夹盒装置,对液体包装盒进行排序通过涂胶装置和吸盖装置,由涂胶装置,实现了在液体包装盒承载粘接胶,由吸盖装置,实现了盖子与液体包装盒的安装,因此提高了盖子与液体包装盒的连接强度,按照增大粘接胶承载面积的方式把具有运动状态的夹盒装置、具有涂胶装置和具有旋转移位的吸盖装置相互联接,按照对液体包装盒涂胶过程先后,对盖子安装过程的方式把涂胶装置和吸盖装置与夹盒装置联接,盖仓用于储存盖子的装置,提升机将盖仓内的盖子输送给理盖机的传送装置,理盖机将盖子按照一定的顺序输送给贴盖装置,夹盒系统将通过链条进入的成型产品夹紧进行精准的定位,当涂胶装置和贴盖装置完成工作后,通过主伺服电机旋转压盖器落下压紧盖子进行旋转,旋转到链条上时夹盒装置和压盖器打开,贴好盖的成品进入包装工序,吸盖装置当凃好胶的盖子通过吸盘即真空发生器产生的吸力把盖子吸住旋转至下方180°,将盖子贴以凃好胶成型产品上,涂胶装置当夹盒系统将成型产品旋转到涂胶装置下方吸盖装置吸住盖子后电眼检测到盖子涂胶旋转装置安装设定圆形轨迹喷头开始喷胶,盖子倒入盖仓经提升机输送理盖机进行理盖,理好后的盖子经过纠偏装置和输送装置将盖子输送到吸盖装置,成形后的包装产品由输送链板,输送至贴盖机夹盒装置中由夹板(按照圆周线分布)将盒夹紧旋转,旋转至吸盖装置下侧,当吸盘取盖后热熔胶通过喷胶口以圆周轨迹均匀涂抹盖子后侧平面上的周边,涂胶后的盖子吸盖器通过吸盘和带轮带动进行180°旋转,将盖贴在成行包装铝箔孔的位置上,同时夹盒装置继续旋转压盖器由于压盖轴承,压盖凸轮运转进入导轨前端使其落下压住已粘好盖子进行精准定位,夹盒装置按照圆形轨迹运转至出口工位时压盖器正好运转到导轨的末端压盖器抬起,同时夹板由于夹盒轴承运行到夹盒凸轮低点和夹盒板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的因素,使其夹板打开,产品通过输送链板进入包装工段,为了改善盖子定位精度问题,设计压盖装置,通过压盖装置进行精准定位确保盖子位置,为了改善拉丝问题,设计吸盖旋转装置,涂胶后盖子旋转180°减少拉丝避免生产过程中出现停机清理现象,为了改善掉盖或位置偏移现象,设计真空吸盘式取盖装置从而避免掉盖和位置偏移等现象。
在本技术方案中,使液体包装盒的工作状态与涂胶的工作状态和摁盖的工作状态处于单一工位运动状态的转动架、涂胶装置和摁盖装置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液体包装盒的贴盖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一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二的示意图,
图6为分拣装置30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输送导轨槽40、纠正皮带50和转动轮组60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之六的示意图,
图9为涂胶装置8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另外,除非特别说明,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均是市售可得的,如没有明确说明处理条件,请参考购买的产品说明书或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进。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用于液体包装盒的贴盖装置,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一,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转动架1、涂胶装置8、摁盖装置7、第三夹持板101、第一拐臂102、第一驱动轮103、夹盒凸轮盘104、导轨901、第二驱动轮902、第二拐臂903、支座904、压爪905并且在转动架1上分别设置有涂胶装置8、摁盖装置7、第三夹持板101、夹盒凸轮盘104、导轨901和支座904,在第三夹持板101上设置有第一拐臂102并且在夹盒凸轮盘104和第一拐臂102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轮103,在支座904上设置有第二拐臂903并且在第二拐臂903上设置有压爪905,在第二拐臂903与导轨901之间设置有第二驱动轮902。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架1设置为包含有底板部15、驱动轴部16、支撑板17和竖向支架18并且底板部15设置有与驱动轴部16转动式联接,竖向支架18的下端头和夹盒凸轮盘104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底板部15的上端端面部联接并且驱动轴部16设置为与支撑板17联接,支撑板17设置为与第三夹持板101转动式联接并且支撑板17分别设置为与支座904联接,竖向支架18分别设置为与涂胶装置8和摁盖装置7联接并且底板部15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导轨901联接,底板部15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驱动轴部16设置为圆形棒状体,支撑板17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支撑板17设置为沿驱动轴部16的周边间隔排列分布,竖向支架18设置为矩形条状体。
通过转动架1,形成了对涂胶装置8、摁盖装置7、第三夹持板101、夹盒凸轮盘104、导轨901和支座904的支撑连接点,由竖向支架18,实现了与涂胶装置8的连接,实现了与摁盖装置7的连接,由驱动轴部16和支撑板17,实现了与第三夹持板101的连接,实现了与支座904的连接,由底板部15,实现了与导轨901的连接,实现了与夹盒凸轮盘104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其它部件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涂胶装置8设置为外框架80、第一电机81、横向导轨82、上滑动块83、竖向导轨84、下滑动块85、内框架86和喷嘴87并且外框架80设置为与第一电机81和横向导轨82联接,横向导轨82设置为与上滑动块83滑动式联接并且上滑动块83设置为与第一电机81的端轴联接,竖向导轨84设置为与上滑动块83联接,下滑动块85设置为与竖向导轨84滑动式联接并且下滑动块85设置为与内框架86联接,喷嘴87设置在内框架86上并且喷嘴87设置在转动架1的上端端面部,喷嘴87设置为与粘接胶供应泵连通并且外框架80设置在转动架1的侧面部,外框架80和内框架86分别设置为矩形架状体并且横向导轨82和竖向导轨84分别设置为燕尾条状体,上滑动块83和下滑动块85分别设置为矩形座状体。
通过涂胶装置8,形成了对转动架1的支撑连接点,由外框架80,实现了与转动架1的连接,由第一电机81、横向导轨82、上滑动块83、竖向导轨84和下滑动块85,实现了对内框架86的全方位活动连接,由内框架86,实现了与喷嘴87的连接,由喷嘴87,实现了与摁盖装置7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贴盖进行涂胶。
在本实施例中,摁盖装置7设置为包含有带轮部701、摆动臂部702和真空吸盘74并且带轮部701的中间部设置为与转动架1转动式联接,带轮部701的内端头设置为与摆动臂部702的中间部联接并且摆动臂部702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真空吸盘74联接,摆动臂部702设置在第三夹持板101与涂胶装置8之间并且带轮部701设置为T字形轴状体,摆动臂部702设置为矩形条状体。
通过摁盖装置7,形成了对转动架1、涂胶装置8和第三夹持板101的支撑连接点,由带轮部701,实现了与转动架1的连接,由摆动臂部702,实现了与涂胶装置8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三夹持板101的连接,由真空吸盘74,实现了对贴盖进行抓取,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把贴盖安装在液体包装盒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夹持板101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转动架1联接并且转动架1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一拐臂102联接,第三夹持板101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第三夹持板101设置为沿转动架1的周边间隔排列分布,在相邻的两个第三夹持板101上分别设置有磁性体。
通过第三夹持板101,形成了对转动架1和第一拐臂102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三夹持板101,实现了与转动架1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一拐臂10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液体包装盒进行夹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拐臂102设置为L字形杆状体并且第一拐臂102的外端头设置为与第三夹持板101联接,第一拐臂102的内端头设置为与第一驱动轮103转动式联接。
通过第一拐臂102,形成了对第三夹持板101和第一驱动轮103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拐臂102,实现了与第三夹持板101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一驱动轮10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带动第三夹持板101在转动架1上进行摆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轮103设置为滚动轴承并且第一驱动轮103的内圈设置为与第一拐臂102联接,第一驱动轮103的外圈设置为与夹盒凸轮盘104接触式联接。
通过第一驱动轮103,形成了对第一拐臂102和夹盒凸轮盘104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驱动轮103,实现了与第一拐臂102的连接,实现了与夹盒凸轮盘104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驱动第一拐臂102随夹盒凸轮盘104进行摆动。
在本实施例中,夹盒凸轮盘104设置为圆形凸轮并且夹盒凸轮盘104的中间部设置为与转动架1联接,夹盒凸轮盘104的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一驱动轮103接触式联接。
通过夹盒凸轮盘104,形成了对转动架1和第一驱动轮103的支撑连接点,由夹盒凸轮盘104,实现了与转动架1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一驱动轮10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第三夹持板101的摆动的驱动轮。
在本实施例中,导轨901设置为与转动架1联接并且导轨90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二驱动轮902接触式联接,导轨901设置为弧形板状体并且导轨901设置为沿转动架1的周边的其中一段分布。
通过导轨901,形成了对转动架1和第二驱动轮902的支撑连接点,由导轨901,实现了与转动架1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二驱动轮90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压爪905的摆动的制动板。
在本实施例中,支座904设置为与转动架1联接并且支座904设置为与第二拐臂903转动式联接,支座904设置为圆形管状体。
通过支座904,形成了对转动架1和第二拐臂903的支撑连接点,由支座904,实现了与转动架1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二拐臂90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第二拐臂903的转动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拐臂903设置为L字形杆状体并且第二拐臂903的横部的中间部设置为与支座904联接,第二拐臂903的横部的端头设置为与压爪905联接并且第二拐臂903的竖部的端头设置为与第二驱动轮902转动式联接。
通过第二拐臂903,形成了对第二驱动轮902、支座904和压爪905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二拐臂903,实现了与第二驱动轮902的连接,实现了与支座904的连接,实现了与压爪905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带动压爪905进行摆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轮902设置为滚动轴承并且第二驱动轮902的内圈设置为与第二拐臂903联接,第二驱动轮902的外圈设置为与导轨901接触式联接。
通过第二驱动轮902,形成了对第二拐臂903和导轨901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二驱动轮902,实现了与第二拐臂903的连接,实现了与导轨901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驱动第二拐臂903随导轨901进行摆动。
在本实施例中,压爪905设置为与第二拐臂903联接并且压爪905设置为U字杆状体。
通过压爪905,形成了对第二拐臂903的支撑连接点,由压爪905,实现了与第二拐臂90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贴盖与液体包装盒进行压紧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架1与涂胶装置8和摁盖装置7设置为按照先上粘接胶后安装盖子的方式分布并且转动架1、涂胶装置8和摁盖装置7与第三夹持板101、第一拐臂102、第一驱动轮103和夹盒凸轮盘104设置为按照夹持固定的方式分布,转动架1、涂胶装置8和摁盖装置7与导轨901、第二驱动轮902、第二拐臂903、支座904和压爪905设置为按照压紧固定的方式分布,一个第三夹持板101、一个第一拐臂102和一个第一驱动轮103设置为组成一组夹持固定部件并且多组夹持固定部件分别设置在转动架1与夹盒凸轮盘104之间,一个第二驱动轮902、一个第二拐臂903、一个支座904和一个压爪905设置为组成一组压紧固定部件并且多组压紧固定部件分别设置在转动架1与导轨901之间,一组压紧固定部件设置在两组夹持固定部件之间,带轮部701设置为与竖向支架18联接。
驱动轴部16通过电机带动在底板部15上进行转动,带动支撑板17进行旋转运动,液体包装盒放到两个第三夹持板101之间,第一驱动轮103与夹盒凸轮盘104的凸部接触,通过第一拐臂102,使第三夹持板101在支撑板17转动,两个第三夹持板101向内合拢,从而把液体包装盒夹紧在两个第三夹持板101之间,贴盖被真空吸盘74吸引固定,通过涂胶装置8,在贴盖的圈口部上涂抹热熔胶,通过驱动轴部16,带动支撑板17进行转动,把夹紧在两个第三夹持板101之间的液体包装盒运动到摆动臂部702的下端,同时通过带轮部701,带动摆动臂部702进行180°转动,把涂抹热熔胶的贴盖进行翻转,把涂抹热熔胶的贴盖放到夹持在两个第三夹持板101之间的液体包装盒上,通过驱动轴部16,带动支撑板17再进行转动,设置在夹持在两个第三夹持板101之间的液体包装盒上的第二驱动轮902与导轨901接触,带动第一拐臂102在支座904上进行摆动,使压爪905作用在夹持在两个第三夹持板101之间的液体包装盒上的贴盖,对贴盖进行压紧定位,使贴盖与液体包装盒连接,当设置在夹持在两个第三夹持板101之间的液体包装盒上的第二驱动轮902与导轨901分开,带动第一拐臂102在支座904上进行反向摆动,使压爪905不再作用在夹持在两个第三夹持板101之间的液体包装盒上的贴盖,同时夹持有液体包装盒的第三夹持板101上的第一驱动轮103与夹盒凸轮盘104的凹部接触,通过第一拐臂102,使夹持有液体包装盒的第三夹持板101在支撑板17反向转动,在磁性块的作用下,相邻的两个第三夹持板101贴合夹紧,安装有贴盖的液体包装盒从两个第三夹持板101之间下落取出。
一种用于液体包装盒的贴盖装置,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二,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还包含有提升装置20、分拣装置30、输送导轨槽40、纠正皮带50和转动轮组60并且提升装置20的输入端口部设置在盖子储存箱中,提升装置20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分拣装置30的输入端口部联接并且分拣装置30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输送导轨槽40的输入端口部联接,输送导轨槽40的输出端口部设置在摁盖装置7上并且在输送导轨槽40上设置有转动轮组60,在转动轮组60上设置有纠正皮带50。
在本实施例中,提升装置20设置为刮板皮带输送装置并且提升装置20设置在分拣装置30上。
通过提升装置20,形成了对分拣装置30的支撑连接点,由提升装置20,实现了与分拣装置30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盖子的转运。
在本实施例中,分拣装置30设置为包含有圆筒壳301、转动圆盘302、支撑杆303、拨动杆304和扭力弹簧305并且转动圆盘302设置在圆筒壳301中,转动圆盘302设置为与圆筒壳301转动式联接并且在转动圆盘302的周边侧面部设置有容纳窗口306,在圆筒壳301的侧壁上设置有排出窗口307并且在排出窗口307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支撑杆303,支撑杆303设置为与圆筒壳301联接并且拨动杆304设置在转动圆盘302上,拨动杆304的右侧面部设置为沿容纳窗口306的内侧面部分布并且拨动杆304设置为与支撑杆303转动式联接,在拨动杆304与支撑杆303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305并且圆筒壳301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支撑杆303设置为矩形条状体,拨动杆304设置为右侧面部具有弧形凸缘部的板状体并且容纳窗口306设置为弧形凹槽体,排出窗口307设置为矩形孔状体并且排出窗口307设置为通过溜槽与输送导轨槽40的输入端口部联接,设置在排出窗口307与输送导轨槽40之间的溜槽设置为呈倾斜方式分布并且在圆筒壳301的敞口部设置有提升装置20。
通过分拣装置30,形成了对提升装置20和输送导轨槽40的支撑连接点,由圆筒壳301,实现了与提升装置20的连接,由排出窗口307,实现了与输送导轨槽40的连接,由转动圆盘302和容纳窗口306,实现了对盖子的分拣处理,由支撑杆303、拨动杆304和扭力弹簧305,实现了对盖子的排出推力,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盖子的进行排列。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导轨槽40设置为包含有第一段后侧板401、第二段后侧板402、前侧板403和底板404并且第一段后侧板401的下端端面部、第二段后侧板402的下端端面部和前侧板403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底板404的上端端面部联接,在第一段后侧板401的右端头和第二段后侧板402的左端头之间分别设置有纠正皮带50和转动轮组60并且底板404设置为与转动轮组60联接,第一段后侧板401的左端头和前侧板403的左端头设置为通过溜槽与分拣装置30联接并且第二段后侧板402的右端头和前侧板403的右端头设置为与摁盖装置7对接式联接,第一段后侧板401、第二段后侧板402、前侧板403和底板404分别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第一段后侧板401与前侧板403之间的距离与盖子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5-1.78,纠正皮带50与前侧板403之间的距离与盖子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18 -1.22并且第二段后侧板402与前侧板403之间的距离与盖子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05 -1.09。
通过输送导轨槽40,形成了对摁盖装置7、分拣装置30、纠正皮带50和转动轮组60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段后侧板401和前侧板403,实现了与分拣装置30的连接,由前侧板403,实现了与纠正皮带50的连接,由底板404,实现了与转动轮组60的连接,由第二段后侧板402和前侧板403,实现了与摁盖装置7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盖子的排序输送。
在本实施例中,纠正皮带50设置为与转动轮组60环绕式联接并且在纠正皮带50的外侧面部设置有条形凸缘体,纠正皮带50的条形凸缘体设置为与输送导轨槽40相对应分布。
通过纠正皮带50,形成了对输送导轨槽40和转动轮组60的支撑连接点,由纠正皮带50,实现了与输送导轨槽40的连接,实现了与转动轮组60的连接,由纠正皮带50的条形凸缘体,实现了对盖子的驱动转动,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盖子的排序进行校正。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轮组60设置为包含有主动转轮601、第一左从动转轮602、第二左从动转轮603、第一右从动转轮604和第二右从动转轮605并且主动转轮601、第一左从动转轮602、第二左从动转轮603、第一右从动转轮604和第二右从动转轮605分别设置为与输送导轨槽40转动式联接,主动转轮601、第一左从动转轮602、第二左从动转轮603、第一右从动转轮604和第二右从动转轮605分别设置为与纠正皮带50联接并且主动转轮601设置为与驱动动力源的端轴联接,第一左从动转轮602和第二左从动转轮603与第一右从动转轮604和第二右从动转轮605分别设置为沿主动转轮601的中心线左右分布并且第二左从动转轮603的中心和第二右从动转轮605的中心的连线设置为与输送导轨槽40的中心线呈相互平行分布,第一左从动转轮602、第二左从动转轮603、第一右从动转轮604和第二右从动转轮605设置为与纠正皮带50的内侧面部接触式联接并且主动转轮601设置为与纠正皮带50的外侧面部接触式联接。
通过转动轮组60,形成了对输送导轨槽40和纠正皮带50的支撑连接点,由主动转轮601、第一左从动转轮602、第二左从动转轮603、第一右从动转轮604和第二右从动转轮605,实现了与输送导轨槽40的连接,实现了与纠正皮带50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盖子的排序校正产生动力。
提升装置20把盖子输送到圆筒壳301中,当转动圆盘302进行转动时,盖子被容纳窗口306进行分取,拨动杆304在扭力弹簧305作用下与支撑杆303进行摆动,拨动杆304对盖子进行向外推力,盖子通过排出窗口307进入到溜槽中,盖子通过溜槽进入到第一段后侧板401和前侧板403之间,主动转轮601转动,带动纠正皮带50在第一左从动转轮602、第二左从动转轮603、第一右从动转轮604和第二右从动转轮605进行转动,当盖子进入到纠正皮带50与前侧板403之间,纠正皮带50带动盖子进行转动,使盖子的底端凸缘部与前侧板403接触定位,对盖子按照同一个方向进行排序,在纠正皮带50的推力作用下,盖子进入到第二段后侧板402和前侧板403之间,从而把盖子输送到处于初始状态的真空吸盘74下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三,第一段后侧板401与前侧板403之间的距离与盖子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5,纠正皮带50与前侧板403之间的距离与盖子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18并且第二段后侧板402与前侧板403之间的距离与盖子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05。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之四,第一段后侧板401与前侧板403之间的距离与盖子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78,纠正皮带50与前侧板403之间的距离与盖子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22并且第二段后侧板402与前侧板403之间的距离与盖子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09。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五,第一段后侧板401与前侧板403之间的距离与盖子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64,纠正皮带50与前侧板403之间的距离与盖子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20并且第二段后侧板402与前侧板403之间的距离与盖子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07。
一种用于液体包装盒的贴盖装置,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之六,还包含有皮带输送装置105和转动板106,皮带输送装置设置在转动架1的其中一个侧面的下端部并且皮带输送装置设置为与夹盒凸轮盘104的凹部相对应分布,输送导轨槽40设置在转动架1的其中另一个侧面的上端部并且输送导轨槽40设置为与夹盒凸轮盘104的凸部的开始端相对应分布,在第二段后侧板402的上端设置有转动板106并且转动板106设置为与电机的端轴联接,转动板106设置为圆形片状体。
液体包装盒放到皮带输送装置105的输入端,通过皮带输送装置105进入到与夹盒凸轮盘104的凹部开始端相对应的两个第三夹持板101之间,两个第三夹持板101随支撑板17转动,进入到与夹盒凸轮盘104的凸部相对应的区间,两个第三夹持板101对液体包装盒进行夹紧,在这个与夹盒凸轮盘104的凸部相对应的区间中涂胶装置8、摁盖装置7、导轨901、第二驱动轮902、第二拐臂903、支座904和压爪905分别处于工作状态,两个第三夹持板101再随支撑板17转动,进入到与夹盒凸轮盘104的凸部末尾端相对应的区间,两个第三夹持板101对液体包装盒进行涨开,液体包装盒下落后放到皮带输送装置105的输出端,当电机带动转动板106进行转动,对第二段后侧板402上的盖子的上端端面部产生驱动作用力,防止盖子在第二段后侧板402产生堆积。
在对本实用新型验证时,通过第三夹持板101、第一拐臂102、第一驱动轮103和夹盒凸轮盘104,实现了在液体包装盒进行贴盖过程中,处于夹紧状态,提高了液体包装盒的稳定性能,通过压爪905,实现了盖子在液体包装盒的再次定位,通过导轨901、第二驱动轮902、第二拐臂903和支座904,对盖子在液体包装盒产生压紧作用力,延长了盖子在液体包装盒的连接时间,通过带轮部701、摆动臂部702和真空吸盘74,对盖子实现了180°的翻转,防止出现胶丝续连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使液体包装盒的工作状态与涂胶的工作状态和摁盖的工作状态处于单一工位运动状态的方式把具有运动状态的转动架1、具有溢流孔的涂胶装置8和具有摆动移位的摁盖装置7相互联接。
在本实施中,按照在液体包装盒的上端端面部具有固定涂胶和摁盖工位的方式把涂胶装置8和摁盖装置7与转动架1联接。
在本实施中,还包含有压爪905的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与转动架1联接。
在本实施中,还包含有具有导轨901、第二驱动轮902、第二拐臂903和支座904的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与转动架1联接。
在本实施中,还包含有具有第三夹持板101、第一拐臂102、第一驱动轮103和夹盒凸轮盘104的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与转动架1联接。
在本实施中,还包含有具有提升装置20、分拣装置30、输送导轨槽40、纠正皮带50和转动轮组60的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与转动架1联接。
在本实施中,还包含有具有皮带输送装置105和转动板106的第五附件装置并且第五附件装置设置为与转动架1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转动架1、涂胶装置8和摁盖装置7,通过转动架1,对液体包装盒进行排序通过涂胶装置8和摁盖装置7,由涂胶装置8,实现了在液体包装盒或盖子上承载粘接胶,由摁盖装置7,实现了盖子与液体包装盒的安装,因此提高了液体包装盒的贴盖效果。
2、由于设计了第三夹持板101、第一拐臂102、第一驱动轮103和夹盒凸轮盘104,实现了对液体包装盒夹持固定。
3、由于设计了导轨901、第二驱动轮902、第二拐臂903、支座904和压爪905,实现了对盖子定位压紧。
8、由于设计了对结构形状进行了数值范围的限定,使数值范围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不是通过公式计算或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出的技术特征,试验表明该数值范围的技术特征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效果。
9、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使液体包装盒的工作状态与涂胶的工作状态和摁盖的工作状态处于单一工位运动状态的转动架1、涂胶装置8和摁盖装置7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液体包装盒的贴盖装置的一种实现形式,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方案的其他变形,增加或者减少其中的成份或步骤,或者将本实用新型用于其他的与本实用新型接近的技术领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液体包装盒的贴盖装置,其特征是:包含用于带动液体包装盒运动的转动架(1)、设置在转动架(1)上并且用于在液体包装盒或盖子上涂抹粘接胶的涂胶装置(8)、设置在转动架(1)上并且用于把盖子对接在液体包装盒上的摁盖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体包装盒的贴盖装置,其特征是:按照使液体包装盒的工作状态与涂胶的工作状态和摁盖的工作状态处于单一工位运动状态的方式把具有运动状态的转动架(1)、具有溢流孔的涂胶装置(8)和具有摆动移位的摁盖装置(7)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液体包装盒的贴盖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在液体包装盒的上端端面部具有固定涂胶和摁盖工位的方式把涂胶装置(8)和摁盖装置(7)与转动架(1)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体包装盒的贴盖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有压爪(905)的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与转动架(1)联接,
或,还包含有具有导轨(901)、第二驱动轮(902)、第二拐臂(903)和支座(904)的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与转动架(1)联接,
或,还包含有具有第三夹持板(101)、第一拐臂(102)、第一驱动轮(103)和夹盒凸轮盘(104)的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与转动架(1)联接,
或,还包含有具有提升装置(20)、分拣装置(30)、输送导轨槽(40)、纠正皮带(50)和转动轮组(60)的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与转动架(1)联接,
或,还包含有具有皮带输送装置(105)和转动板(106)的第五附件装置并且第五附件装置设置为与转动架(1)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液体包装盒的贴盖装置,其特征是:在转动架(1)上分别设置有涂胶装置(8)、摁盖装置(7)、第三夹持板(101)、夹盒凸轮盘(104)、导轨(901)和支座(904),在第三夹持板(101)上设置有第一拐臂(102)并且在夹盒凸轮盘(104)和第一拐臂(102)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轮(103),在支座(904)上设置有第二拐臂(903)并且在第二拐臂(903)上设置有压爪(905),在第二拐臂(903)与导轨(901)之间设置有第二驱动轮(902),
或,提升装置(20)的输入端口部设置在盖子储存箱中,提升装置(20)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分拣装置(30)的输入端口部联接并且分拣装置(30)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输送导轨槽(40)的输入端口部联接,输送导轨槽(40)的输出端口部设置在摁盖装置(7)上并且在输送导轨槽(40)上设置有转动轮组(60),在转动轮组(60)上设置有纠正皮带(50),
或,皮带输送装置设置在转动架(1)的其中一个侧面的下端部并且皮带输送装置设置为与夹盒凸轮盘(104)的凹部相对应分布,输送导轨槽(40)设置在转动架(1)的其中另一个侧面的上端部并且输送导轨槽(40)设置为与夹盒凸轮盘(104)的凸部的开始端相对应分布,在第二段后侧板(402)的上端设置有转动板(106)并且转动板(106)设置为与电机的端轴联接,转动板(106)设置为圆形片状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液体包装盒的贴盖装置,其特征是:转动架(1)设置为包含有底板部(15)、驱动轴部(16)、支撑板(17)和竖向支架(18)并且底板部(15)设置有与驱动轴部(16)转动式联接,竖向支架(18)的下端头和夹盒凸轮盘(104)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底板部(15)的上端端面部联接并且驱动轴部(16)设置为与支撑板(17)联接,支撑板(17)设置为与第三夹持板(101)转动式联接并且支撑板(17)分别设置为与支座(904)联接,竖向支架(18)分别设置为与涂胶装置(8)和摁盖装置(7)联接并且底板部(15)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导轨(901)联接,底板部(15)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驱动轴部(16)设置为圆形棒状体,支撑板(17)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支撑板(17)设置为沿驱动轴部(16)的周边间隔排列分布,竖向支架(18)设置为矩形条状体,
或,涂胶装置(8)设置为外框架(80)、第一电机(81)、横向导轨(82)、上滑动块(83)、竖向导轨(84)、下滑动块(85)、内框架(86)和喷嘴(87)并且外框架(80)设置为与第一电机(81)和横向导轨(82)联接,横向导轨(82)设置为与上滑动块(83)滑动式联接并且上滑动块(83)设置为与第一电机(81)的端轴联接,竖向导轨(84)设置为与上滑动块(83)联接,下滑动块(85)设置为与竖向导轨(84)滑动式联接并且下滑动块(85)设置为与内框架(86)联接,喷嘴(87)设置在内框架(86)上并且喷嘴(87)设置在转动架(1)的上端端面部,喷嘴(87)设置为与粘接胶供应泵连通并且外框架(80)设置在转动架(1)的侧面部,外框架(80)和内框架(86)分别设置为矩形架状体并且横向导轨(82)和竖向导轨(84)分别设置为燕尾条状体,上滑动块(83)和下滑动块(85)分别设置为矩形座状体,
或,摁盖装置(7)设置为包含有带轮部(701)、摆动臂部(702)和真空吸盘(74)并且带轮部(701)的中间部设置为与转动架(1)转动式联接,带轮部(701)的内端头设置为与摆动臂部(702)的中间部联接并且摆动臂部(702)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真空吸盘(74)联接,摆动臂部(702)设置在第三夹持板(101)与涂胶装置(8)之间并且带轮部(701)设置为T字形轴状体,摆动臂部(702)设置为矩形条状体,
或,第三夹持板(101)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转动架(1)联接并且转动架(1)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一拐臂(102)联接,第三夹持板(101)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第三夹持板(101)设置为沿转动架(1)的周边间隔排列分布,在相邻的两个第三夹持板(101)上分别设置有磁性体,
或,第一拐臂(102)设置为L字形杆状体并且第一拐臂(102)的外端头设置为与第三夹持板(101)联接,第一拐臂(102)的内端头设置为与第一驱动轮(103)转动式联接,
或,第一驱动轮(103)设置为滚动轴承并且第一驱动轮(103)的内圈设置为与第一拐臂(102)联接,第一驱动轮(103)的外圈设置为与夹盒凸轮盘(104)接触式联接,
或,夹盒凸轮盘(104)设置为圆形凸轮并且夹盒凸轮盘(104)的中间部设置为与转动架(1)联接,夹盒凸轮盘(104)的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一驱动轮(103)接触式联接,
或,导轨(901)设置为与转动架(1)联接并且导轨(90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二驱动轮(902)接触式联接,导轨(901)设置为弧形板状体并且导轨(901)设置为沿转动架(1)的周边的其中一段分布,
或,支座(904)设置为与转动架(1)联接并且支座(904)设置为与第二拐臂(903)转动式联接,支座(904)设置为圆形管状体,
或,第二拐臂(903)设置为L字形杆状体并且第二拐臂(903)的横部的中间部设置为与支座(904)联接,第二拐臂(903)的横部的端头设置为与压爪(905)联接并且第二拐臂(903)的竖部的端头设置为与第二驱动轮(902)转动式联接,
或,第二驱动轮(902)设置为滚动轴承并且第二驱动轮(902)的内圈设置为与第二拐臂(903)联接,第二驱动轮(902)的外圈设置为与导轨(901)接触式联接,
或,压爪(905)设置为与第二拐臂(903)联接并且压爪(905)设置为U字杆状体,
或,转动架(1)与涂胶装置(8)和摁盖装置(7)设置为按照先上粘接胶后安装盖子的方式分布并且转动架(1)、涂胶装置(8)和摁盖装置(7)与第三夹持板(101)、第一拐臂(102)、第一驱动轮(103)和夹盒凸轮盘(104)设置为按照夹持固定的方式分布,转动架(1)、涂胶装置(8)和摁盖装置(7)与导轨(901)、第二驱动轮(902)、第二拐臂(903)、支座(904)和压爪(905)设置为按照压紧固定的方式分布,一个第三夹持板(101)、一个第一拐臂(102)和一个第一驱动轮(103)设置为组成一组夹持固定部件并且多组夹持固定部件分别设置在转动架(1)与夹盒凸轮盘(104)之间,一个第二驱动轮(902)、一个第二拐臂(903)、一个支座(904)和一个压爪(905)设置为组成一组压紧固定部件并且多组压紧固定部件分别设置在转动架(1)与导轨(901)之间,一组压紧固定部件设置在两组夹持固定部件之间,带轮部(701)设置为与竖向支架(18)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液体包装盒的贴盖装置,其特征是:提升装置(20)设置为刮板皮带输送装置并且提升装置(20)设置在分拣装置(30)上,
或,分拣装置(30)设置为包含有圆筒壳(301)、转动圆盘(302)、支撑杆(303)、拨动杆(304)和扭力弹簧(305)并且转动圆盘(302)设置在圆筒壳(301)中,转动圆盘(302)设置为与圆筒壳(301)转动式联接并且在转动圆盘(302)的周边侧面部设置有容纳窗口(306),在圆筒壳(301)的侧壁上设置有排出窗口(307)并且在排出窗口(307)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支撑杆(303),支撑杆(303)设置为与圆筒壳(301)联接并且拨动杆(304)设置在转动圆盘(302)上,拨动杆(304)的右侧面部设置为沿容纳窗口(306)的内侧面部分布并且拨动杆(304)设置为与支撑杆(303)转动式联接,在拨动杆(304)与支撑杆(303)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305)并且圆筒壳(301)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支撑杆(303)设置为矩形条状体,拨动杆(304)设置为右侧面部具有弧形凸缘部的板状体并且容纳窗口(306)设置为弧形凹槽体,排出窗口(307)设置为矩形孔状体并且排出窗口(307)设置为通过溜槽与输送导轨槽(40)的输入端口部联接,设置在排出窗口(307)与输送导轨槽(40)之间的溜槽设置为呈倾斜方式分布并且在圆筒壳(301)的敞口部设置有提升装置(20),
或,输送导轨槽(40)设置为包含有第一段后侧板(401)、第二段后侧板(402)、前侧板(403)和底板(404)并且第一段后侧板(401)的下端端面部、第二段后侧板(402)的下端端面部和前侧板(403)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底板(404)的上端端面部联接,在第一段后侧板(401)的右端头和第二段后侧板(402)的左端头之间分别设置有纠正皮带(50)和转动轮组(60)并且底板(404)设置为与转动轮组(60)联接,第一段后侧板(401)的左端头和前侧板(403)的左端头设置为通过溜槽与分拣装置(30)联接并且第二段后侧板(402)的右端头和前侧板(403)的右端头设置为与摁盖装置(7)对接式联接,第一段后侧板(401)、第二段后侧板(402)、前侧板(403)和底板(404)分别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第一段后侧板(401)与前侧板(403)之间的距离与盖子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5-1.78,纠正皮带(50)与前侧板(403)之间的距离与盖子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18 -1.22并且第二段后侧板(402)与前侧板(403)之间的距离与盖子的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05 -1.09,
或,纠正皮带(50)设置为与转动轮组(60)环绕式联接并且在纠正皮带(50)的外侧面部设置有条形凸缘体,纠正皮带(50)的条形凸缘体设置为与输送导轨槽(40)相对应分布,
或,转动轮组(60)设置为包含有主动转轮(601)、第一左从动转轮(602)、第二左从动转轮(603)、第一右从动转轮(604)和第二右从动转轮(605)并且主动转轮(601)、第一左从动转轮(602)、第二左从动转轮(603)、第一右从动转轮(604)和第二右从动转轮(605)分别设置为与输送导轨槽(40)转动式联接,主动转轮(601)、第一左从动转轮(602)、第二左从动转轮(603)、第一右从动转轮(604)和第二右从动转轮(605)分别设置为与纠正皮带(50)联接并且主动转轮(601)设置为与驱动动力源的端轴联接,第一左从动转轮(602)和第二左从动转轮(603)与第一右从动转轮(604)和第二右从动转轮(605)分别设置为沿主动转轮(601)的中心线左右分布并且第二左从动转轮(603)的中心和第二右从动转轮(605)的中心的连线设置为与输送导轨槽(40)的中心线呈相互平行分布,第一左从动转轮(602)、第二左从动转轮(603)、第一右从动转轮(604)和第二右从动转轮(605)设置为与纠正皮带(50)的内侧面部接触式联接并且主动转轮(601)设置为与纠正皮带(50)的外侧面部接触式联接。
CN201921991883.1U 2019-11-18 2019-11-18 用于液体包装盒的贴盖装置 Active CN211442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1883.1U CN211442869U (zh) 2019-11-18 2019-11-18 用于液体包装盒的贴盖装置
CN202020854565.7U CN213229189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摁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1883.1U CN211442869U (zh) 2019-11-18 2019-11-18 用于液体包装盒的贴盖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54565.7U Division CN213229189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摁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42869U true CN211442869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1794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54565.7U Active CN213229189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摁盖装置
CN201921991883.1U Active CN211442869U (zh) 2019-11-18 2019-11-18 用于液体包装盒的贴盖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54565.7U Active CN213229189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摁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3229189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29189U (zh) 202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8114B (zh) 用於製作單次使用飲料膠囊之飲料膠囊機器
CN110723334A (zh) 用于液体包装盒的贴盖装置和方法
EP2193084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filling of a container
CN114735296B (zh) 一种烟草包装机异型烟输送装置
CN110744861B (zh) 酒盒自动成型装置
CN111661437A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自动包装的贴标签机构和贴标签方法
CN110605869A (zh) 包装盒贴衬机
JP2017538601A5 (zh)
CN211442869U (zh) 用于液体包装盒的贴盖装置
CN111924478B (zh) 用于产品包装机的自动推包装置
US20190283356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a box from a chuck
CN216581282U (zh) 一种立式/卧式一体口服液装盒机
US4012999A (en) Apparatus for forming trays
CN212244041U (zh) 一种制盒装盒机
CN210851507U (zh) 包装盒贴衬机
CN110816990B (zh) 一种用于全自动封箱机的真空吸盘辅助贴带装置
CN107620758A (zh) 一种生产线盒盖自动点胶机
JP4792030B2 (ja) パウチと吸い口とをその加工用回転機械に供給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CN111661435A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自动包装的折合贴标签装置和方法
US6616780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upplying labels to labeling device
CN111661438A (zh) 一种电子产品自动包装用的贴条形码装置和方法
CN113955187A (zh) 一种卧式口服液装盒机
CN111661436A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自动包装的折合机构和折合方法
PL186656B1 (pl) Urządzenie do ciągłego doprowadzania opakowań kartonowych do stanowiska ładowania maszyny pakującej
CN217779930U (zh) 一种奶昔盖装勺结构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