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40709U - 一种聚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切粒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切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40709U
CN211440709U CN201922425778.8U CN201922425778U CN211440709U CN 211440709 U CN211440709 U CN 211440709U CN 201922425778 U CN201922425778 U CN 201922425778U CN 211440709 U CN211440709 U CN 2114407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shell
cutting
screw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257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天宝
徐龙平
雷霆
陈宝书
谢剑
陈良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ILI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ILI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ILI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ILI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257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407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407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407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切粒装置,包括壳体、冷却机构和切料机构,所述壳体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冷却机构设于壳体内部并安装在靠近进料口端,所述切料机构设于壳体内部并安装在靠近出料口端,进料口、出料口、冷却机构和切料机构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机构和切料机构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实现等距切粒,通过冷却机构对原材料进行冷却,从而降低聚硅氧烷的粘度,避免切割时出现粒子之间相互粘连;因聚硅氧烷具有高弹体的性质,用双螺杆作为切刀在切割时,能够形成切割牵引拉扯,使切粒过程更为顺畅,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聚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切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聚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切粒装置。
背景技术
聚硅氧烷,是一类以重复的Si-O键为主链,硅原子上直接连接有机基团的聚合物。聚硅氧烷曾被称为“硅酮”(Silicone),在国内,习惯将硅烷单体和聚硅氧烷统称为有机硅化合物,并称聚硅氧烷液体为硅油,聚硅氧烷橡胶为硅橡胶,聚硅氧烷树脂为硅树脂。硅氧烷聚合物由不同种类的化合物组成,包括传统的硅油、水溶性聚合物、油溶性聚合物、氟溶性聚合物以及具有多种溶解度的聚合物。它们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从低粘性流体到具有弹性的弹性体以及合成树脂。因其熔点低、粘度低、弹性高等原因,使其在挤出造粒时,存在粒子之间粘连而难以等距切粒,影响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故需要考虑成本和实际实施问题,设计一种聚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切粒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聚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切粒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机构和切料机构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实现等距切粒,通过冷却机构对原材料进行冷却,从而降低聚硅氧烷的粘度,避免切割时出现粒子之间相互粘连;因聚硅氧烷具有高弹体的性质,用双螺杆作为切刀在切割时,能够形成切割牵引拉扯,使切粒过程更为顺畅,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聚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切粒装置,包括壳体、冷却机构和切料机构,所述壳体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冷却机构设于壳体内部并安装在靠近进料口端,所述切料机构设于壳体内部并安装在靠近出料口端,进料口、出料口、冷却机构和切料机构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冷却机构包括两个冷却台和两个表面贴合相对设置的冷却轮,两个所述冷却台分别设于所述壳体内壁的顶端和底端,所述冷却轮安装于两个冷却台且冷却台之间,且冷却轮的表面与冷却台的表面贴合;
所述切料机构包括用于切粒的双螺杆切刀和液压下压机,所述双螺杆切刀的其中一根螺杆可转动的安装在壳体内部,双螺杆切刀的另一根螺杆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液压下压机连接,所述液压下压机安装于双螺杆切刀的上方,且液压下压机固定于壳体的外壁,液压下压机与壳体外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设有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设于所述冷却机构与进料口之间,送料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牵引轮。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设有烘干处理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处理装置包括腔体,所述腔体包括圆柱段和圆台段组成,所述圆柱段设于所述圆台段的上方,圆柱段的上方设有进粒口和负压吸料口,圆台段设于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有进气管道,所示进气管道的中心线与所述圆台段的侧壁切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设有三个,三个所述的进气口投影位置的夹角相同。
进一步的,三个所述进气口位于圆台段的相同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圆台段内壁设于螺旋向上的气流引导槽。
进一步的,所述双螺杆切刀出料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竖直设置并与螺杆相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机构和切料机构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实现等距切粒,通过冷却机构对原材料进行冷却,从而降低聚硅氧烷的粘度,避免切割时出现粒子之间相互粘连;因聚硅氧烷具有高弹体的性质,用双螺杆作为切刀在切割时,能够形成切割牵引拉扯,使切粒过程更为顺畅,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切割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风口的俯视分布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冷却机构,21-冷却台,22-冷却轮,3-切料机构,31-双螺杆切刀,32-液压下压机,4-连接杆,5-复位弹簧,6-送料机构,7-烘干处理装置, 71-圆柱段,72-圆台段,73-进粒口,74-负压吸料口,75-进气口,8-进气管道, 9-挡板,10-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平行”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垂直”而言更加平行,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竖直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此外,“大致”、“基本”等用语旨在说明相关内容并不是要求绝对的精确,而是可以有一定的偏差。例如:“大致相等”并不仅仅表示绝对的相等,由于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难以做到绝对的“相等”,一般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除了绝对相等之外,“大致等于”还包括上述的存在一定偏差的情况。以此为例,其他情况下,除非有特别说明,“大致”、“基本”等用语均为与上述类似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聚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切粒装置,包括壳体1、冷却机构2和切料机构3,所述壳体1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冷却机构2设于壳体1内部并安装在靠近进料口端,所述切料机构3 设于壳体1内部并安装在靠近出料口端,进料口、出料口、冷却机构2和切料机构3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出料口设有烘干处理装置7,烘干处理装置7可以对冷却后切成粒的物料10进行烘干,同时一定温度的加热可以恢复材料的性能,使产品的使用效果更好。
所述冷却机构2包括两个冷却台21和两个表面贴合相对设置的冷却轮22,两个所述冷却台21分别设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顶端和底端,所述冷却轮22安装于两个冷却台21且冷却台21之间,且冷却轮22的表面与冷却台21的表面贴合;主要通过在冷却台21内注入压缩冷却液,再有两个相配合的弧面传递,使冷却轮22的表面温度降低,当物料10从冷却轮22之间滚过后,实现物料10 的冷却,冷却后可以有效的物料10的粘度,从而保证切割时不会发生粒子之间粘连的情况。
所述切料机构3包括用于切粒的双螺杆切刀31和液压下压机32,所述双螺杆切刀31的其中一根螺杆可转动的安装在壳体1内部,双螺杆切刀31的另一根螺杆通过连接杆4与所述液压下压机32连接,所述液压下压机32安装于双螺杆切刀31的上方,且液压下压机32固定于壳体1的外壁,液压下压机32与壳体1外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5。所述双螺杆切刀31出料端设有挡板9,所述挡板9竖直设置并与螺杆相切。因聚硅氧烷具有高弹体的性质,用双螺杆作为切刀在切割时,能够形成切割牵引拉扯,使切粒过程更为顺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挡板9可以有效的防止双螺杆切刀31转动时,物料10回到切料装置,造成堵塞螺杆空隙的情况发生。
所述壳体1内设有送料机构6,所述送料机构6设于所述冷却机构2与进料口之间,送料机构6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牵引轮。牵引轮可以更正物料10进入冷却机构2的运动轨迹,从而使后续工作运转更流畅。
所述烘干处理装置7包括腔体,所述腔体包括圆柱段71和圆台段72组成,所述圆柱段71设于所述圆台段72的上方,圆柱段71的上方设有进粒口73和负压吸料口74,圆台段72设于三个进气口75,三个所述的进气口75投影位置的夹角相同,且三个所述进气口75位于圆台段72的相同高度。所述进气口75 均连接有进气管道8,所示进气管道8的中心线与所述圆台段72的侧壁切线重合。进气管道8设于切线位置,能够使进入腔体内的气体流速得到最大的利用,从而更容易形成旋转气流;同时三个进气口75对于旋转气流的形成更容易,并且高度相同可以保证进入腔体内的气体流速相同,更容易彼此之间相辅相成,使旋风得效果更佳;同时从能耗和设备上考虑,设置三个进气口75对于设备要求较低,成本低,且能耗少,能更好的实现资源节约型生产。
所述圆台段72内壁设于螺旋向上的气流引导槽。引导气流的走向,从而使气流在腔体内更容易形成旋转向上的旋风气流,便于负压吸料口74出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机构和切料机构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实现等距切粒,通过冷却机构对原材料进行冷却,从而降低聚硅氧烷的粘度,避免切割时出现粒子之间相互粘连;因聚硅氧烷具有高弹体的性质,用双螺杆作为切刀在切割时,能够形成切割牵引拉扯,使切粒过程更为顺畅,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聚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切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冷却机构(2)和切料机构(3),所述壳体(1)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冷却机构(2)设于壳体(1)内部并安装在靠近进料口端,所述切料机构(3)设于壳体(1)内部并安装在靠近出料口端,进料口、出料口、冷却机构(2)和切料机构(3)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冷却机构(2)包括两个冷却台(21)和两个表面贴合相对设置的冷却轮(22),两个所述冷却台(21)分别设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顶端和底端,所述冷却轮(22)安装于两个冷却台(21)且冷却台(21)之间,且冷却轮(22)的表面与冷却台(21)的表面贴合;
所述切料机构(3)包括用于切粒的双螺杆切刀(31)和液压下压机(32),所述双螺杆切刀(31)的其中一根螺杆可转动的安装在壳体(1)内部,双螺杆切刀(31)的另一根螺杆通过连接杆(4)与所述液压下压机(32)连接,所述液压下压机(32)安装于双螺杆切刀(31)的上方,且液压下压机(32)固定于壳体(1)的外壁,液压下压机(32)与壳体(1)外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切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送料机构(6),所述送料机构(6)设于所述冷却机构(2)与进料口之间,送料机构(6)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牵引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切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设有烘干处理装置(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切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处理装置(7)包括腔体,所述腔体包括圆柱段(71)和圆台段(72)组成,所述圆柱段(71)设于所述圆台段(72)的上方,圆柱段(71)的上方设有进粒口(73)和负压吸料口(74),圆台段(72)设于进气口(75),所述进气口(75)连接有进气管道(8),所示进气管道(8)的中心线与所述圆台段(72)的侧壁切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切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75)设有三个,三个所述的进气口(75)投影位置的夹角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切粒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进气口(75)位于圆台段(72)的相同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切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段(72)内壁设于螺旋向上的气流引导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切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杆切刀(31)出料端设有挡板(9),所述挡板(9)竖直设置并与螺杆相切。
CN201922425778.8U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聚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切粒装置 Active CN2114407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5778.8U CN211440709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聚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切粒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5778.8U CN211440709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聚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切粒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40709U true CN211440709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07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25778.8U Active CN211440709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聚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切粒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407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40709U (zh) 一种聚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切粒装置
CN108405148A (zh) 一种病死动物肉骨粉加工装置
CN108144396A (zh) 一种采石场高粉尘废气处理装置
CN106584851A (zh) 一种边打印边回收余料的3d打印设备
CN110281418A (zh) 一种塑料粒子生产用快速冷却设备
CN207287634U (zh) 粉碎机冷却结构
CN206357472U (zh) 一种塑胶料条切粒筛分装置
CN208979694U (zh) 一种新型风送叶轮给料机
CN107179811A (zh) 一种散热性能高的计算机用机箱
CN109488576B (zh) 一种可拆卸式便携隔膜泵
CN208022239U (zh) 一种防侧漏的大米提升装置
CN216432424U (zh) 一种水玻璃用连续制备疏水性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的设备
CN205590003U (zh) 一种绢云母粉体的喂料装置
CN216171540U (zh) 一种新型石灰石粉混合器
CN209752665U (zh) 一种避免物料结块的混料机
CN210236293U (zh) 一种泡沫分料装置
CN208290243U (zh) 热切切粒罩水循环冷却装置
CN209484941U (zh) 圆锥形带状混合真空干燥机
CN208150329U (zh) 一种物料螺旋输送装置
CN208106780U (zh) 插入式磨液泵
CN208611520U (zh) 呼吸机系统
CN205889617U (zh) 半封闭式螺旋垂直振动冷却装置
CN212791196U (zh) 一种高油脂物料粉碎装置
CN207449088U (zh) 一种板材定型机
CN207105452U (zh) 一种圆盘式注塑机的成品传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