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28115U - 一种电动车用蓄电池保险丝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车用蓄电池保险丝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28115U
CN211428115U CN202020438858.7U CN202020438858U CN211428115U CN 211428115 U CN211428115 U CN 211428115U CN 202020438858 U CN202020438858 U CN 202020438858U CN 211428115 U CN211428115 U CN 2114281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se
switch
copper bar
circuit board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388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嵇境凯
肖飞
孟祥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3885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281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281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281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用蓄电池保险丝盒,特征在于,通过将手动断电开关、电磁总开关、电路板与外壳连接,从而提高了部件牢固性和保险丝盒性能可靠性;并在电磁总开关和电路板之间用铜排紧固连接,铜排与电路板漏铜区直接接触,使得输入到电路板上的载流能力加大,增加了散热面积,散热能力增强,提升了保险丝盒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了整车安全性,为车辆的安全运行增加了保障。本实用新型具有非常好的实用性,能够非常方便的实现部分底盘电器供电和整车电源的一个前期分配。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车用蓄电池保险丝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电动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电动车用的蓄电池保险盒。
背景技术
蓄电池保险丝盒一般由继电器、熔断器、铜条、PCB板、接线柱、插接件等构成,是蓄电池与整车电器之间的桥梁,也是整车电力集中分配、电路保护的装置,通常会有大电流通过,对电路设计要求高且不能出现过热烧毁电路问题。在车辆电器部件发生短路或线路过载时保险丝能迅速熔断从而保护电器部件,将损失降到最低。蓄电池保险丝盒的设计水平直接影响整车电器工作的正常性、安全性、可靠性。
目前常用的一些保险丝盒的类型以及存在的问题如下:1、PCB板式:PCB板能承受的电流一般不能超过30A,且大电流持续时间不能过长,存在发热问题。2、汇流排式:内部为冲压导电铜板组成的配电回路,占用空间大且车辆长时间运行后铜排间连接会出现松动,容易出现安全隐患。3、插线式:内部由铜板配合外部插入电线压接端子完成,保险丝盒内部往往存在大量飞线,存在安全隐患且不可靠。
鉴于以上,如何在满足整车功能、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提高低压配电盒的过流能力,是当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动车用蓄电池保险丝盒,所述蓄电池保险丝盒不仅结构配置科学合理、连接牢固可靠,同时还具有散热性能好、运行安全稳定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车用蓄电池保险丝盒,包括壳体6以及固定于壳体6上的手动断电开关3、电磁总开关5、电路板8、DC/DC保险17和前盒保险;其特殊之处在于,
还包括第一铜排1,所述第一铜排1设置于蓄电瓶与手动断电开关3之间;
还包括第二铜排2,所述第二铜排2设置于手动断电开关3与DC/DC保险17之间;
还包括第三铜排4,所述第三铜排4设置于手动断电开关3和电磁总开关8之间;
还包括第四铜排7,所述第四铜排7设置于电磁总开关5和电路板8之间;
还包括第五铜排13,所述第五铜排13设置于电磁总开关5与前盒保险之间。
所述前盒保险包括前盒第一保险15、前盒第二保险14和备用保险16。
所述手动断电开关3、DC/DC保险17、电磁总开关5、前盒第一保险15、前盒第二保险14和备用保险16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6上。
所述电路板8通过螺栓固定于注塑固定柱上,该注塑固定柱成形于壳体6上。
所述电路板8的无铜区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壳体上的注塑固定柱匹配设置,经由螺栓贯穿电路板8的通孔而后与壳体上的注塑固定柱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铜排1与蓄电瓶、手动断电开关3之间通过螺栓、螺母锁紧连接;所述第二铜排2与手动断电开关3、DC/DC保险17之间通过螺栓、螺母锁紧连接;所述第三铜排4与手动断电开关3、电磁总开关5之间通过螺栓、螺母锁紧连接;所述第四铜排7与电磁总开关5、电路板8之间通过螺栓、螺母锁紧连接;所述第五铜排13与电磁总开关5、前盒保险之间通过螺栓、螺母锁紧连接。
所述电路板8配备有四个继电器,分别为风扇供电的风扇继电器9、水泵继电器10、整车供电继电器11和备用继电器12。
本新型的电动车用蓄电池保险丝盒,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一、通过设置铜排连接蓄电瓶到手动断电开关到电磁总开关到电路板到前盒保险并通过紧固件固定,使得各部件连接牢固可靠。
二、通过使用35mm²铜排连接,不仅提高了各部件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电路的载流能力,也提高了散热能力。
三、通过在电路板模块的无铜区域设置通孔,螺栓穿过通孔与所述底座注塑固定柱相连接,使得电路板与底座固定牢固可靠,从而提高了保险丝盒整体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用蓄电池保险丝盒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用蓄电池保险丝盒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在图中,1、第一铜排,2、第二铜排,3、手动断电开关,4、第三铜排,5、电磁总开关,6、壳体,7、第四铜排,8、电路板,9、风扇继电器,10、水泵继电器,11、整车供电继电器,12、备用继电器,13、第五铜排,14、前盒第二保险,15、前盒第一保险,16、备用保险,17、DC/DC保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以下的实施例仅为充分说明本申请方案作出的示例性说明,不得作为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
实施例一
一种电动车用蓄电池保险丝盒参照附图所示,下面结合附图阐明具体的实施方式以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设计一种电动车用的蓄电池保险丝盒,该保险丝盒包括壳体6、手动断电开关3、第一铜排1、第二铜排2、第三铜排4、第四铜排7、第五铜排13、电磁总开关5、电路板8,前盒第一保险15、前盒第二保险14、备用保险16和DC/DC保险17;其中的手动断电开关3、DC/DC保险17、电磁总开关5、前盒第一保险15、前盒第二保险14和备用保险16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6上。电路板8通过螺栓固定于注塑固定柱上,该注塑固定柱成形于壳体6上。第一铜排1设置于蓄电瓶与手动断电开关3之间,第二铜排2设置于手动断电开关3与DC/DC保险17之间,第三铜排4设置于手动断电开关3和电磁总开关8之间,第四铜排7设置于电磁总开关5和电路板8之间,第五铜排13设置于电磁总开关与前盒第一保险15、前盒第二保险14、备用保险16之间。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DC/DC保险17作为新能源电动车上DC/DC电压转换模块与整车之间的一个桥梁,DC/DC模块将整车高压电转换成低压电为整车电器设备供电并为蓄电池补充电能。DC/DC保险17与DC/DC模块输出线用螺栓固定确保了过大电流能力和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电路板8与第四铜排7通过螺栓锁住与电磁总开关5连接,增加了电路板与外部输入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电路的载流能力和散热能力。电路板8上带有四个继电器,22个保险,包括为风扇供电的风扇继电器9、水泵继电器10、整车供电继电器11和备用继电器12,其中的风扇继电器9为车上冷却风扇供电,由整车控制器控制。水泵继电器10为车上循环水泵供电,也是由整车控制器控制。整车供电继电器11为五脚继电器,为整车控制器提供供电,车辆行驶过程中电磁总开关后的电源通过继电器常闭触点为整车控制器供电,车辆在充电过程中,BMS控制继电器吸合由整车蓄电池直接给整车控制器供电。备用继电器12在车辆需要加装配置需要继电器时会派上用场。保险丝盒带有22个ATS保险,基本满足整车常用功能配电需求,其中保险丝盒中间8个保险为手动开关后的电源,为整车仪表、BMS、远程监控等设备供电,右边一排11个保险或为电磁总开关后的电源或为继电器配合为其他电器供电,与继电器竖直一排的3个保险为备用保险,备用保险可以在车辆加装电器设备时提供电源,如果不使用的话可以在其它保险熔断时临时替代使用。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五铜排13的一端并排的连着三个50A的ANL保险,其中前盒第一保险15、前盒第二保险14为车辆驾驶室及顶棚电气设备提供电磁总开关后的电源,接到驾驶室内的驾驶室保险丝盒后由驾驶室保险丝盒统一分配至各个用电设备。备用保险16为备用保险,同样在车辆加装电器设备时提供电源或当前盒第一保险15、前盒第二保险14熔断时临时替代使用。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蓄电池和整车DC/DC模块连接于手动断电开关3输入端,通过图2能直观的看出手动断电开关能在车辆出现危急情况时可靠的切断整车所有低压供电,进而保证整车的安全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险丝盒,具有非常好的实用性,安装于车辆蓄电瓶旁边,能够非常方便的实现部分底盘电器供电和整车电源的一个前期分配。通过将手动断电开关、电磁总开关、电路板、ANL保险与壳体有效连接固定,再通过铜排相互之间连接,并通过螺栓锁紧,确保了连接的牢固可靠和连接点的过电流能力,从而提升了整个保险丝盒的载流能力,保证了保险丝盒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了整车安全性,为车辆的安全运行增加了保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电动车用蓄电池保险丝盒,包括壳体以及固定于壳体上的手动断电开关、电磁总开关、电路板、DC/DC保险和前盒保险;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铜排,所述第一铜排设置于蓄电瓶与手动断电开关之间;
还包括第二铜排,所述第二铜排设置于手动断电开关与DC/DC保险之间;
还包括第三铜排,所述第三铜排设置于手动断电开关和电磁总开关之间;
还包括第四铜排,所述第四铜排设置于电磁总开关和电路板之间;
还包括第五铜排,所述第五铜排设置于电磁总开关与前盒保险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用蓄电池保险丝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盒保险包括前盒第一保险、前盒第二保险和备用保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用蓄电池保险丝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动断电开关、DC/DC保险、电磁总开关、前盒第一保险、前盒第二保险和备用保险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用蓄电池保险丝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通过螺栓固定于注塑固定柱上,该注塑固定柱成形于壳体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用蓄电池保险丝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的无铜区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壳体上的注塑固定柱匹配设置,经由螺栓贯穿电路板的通孔而后与壳体上的注塑固定柱螺纹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用蓄电池保险丝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铜排与蓄电瓶、手动断电开关之间通过螺栓、螺母锁紧连接;
所述第二铜排与手动断电开关、DC/DC保险之间通过螺栓、螺母锁紧连接;
所述第三铜排与手动断电开关、电磁总开关之间通过螺栓、螺母锁紧连接;
所述第四铜排与电磁总开关、电路板之间通过螺栓、螺母锁紧连接;
所述第五铜排与电磁总开关、前盒保险之间通过螺栓、螺母锁紧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用蓄电池保险丝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配备有四个继电器,分别为风扇供电的风扇继电器、水泵继电器、整车供电继电器和备用继电器。
CN202020438858.7U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电动车用蓄电池保险丝盒 Active CN2114281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8858.7U CN211428115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电动车用蓄电池保险丝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8858.7U CN211428115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电动车用蓄电池保险丝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28115U true CN211428115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76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38858.7U Active CN211428115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电动车用蓄电池保险丝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281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6797A (zh) 易检修紧凑型高压配电盒
CN113629662A (zh) 一种列车的高压联锁系统
CN211428115U (zh) 一种电动车用蓄电池保险丝盒
CN202076741U (zh) 一种纯电动轿车直流动力电源配电箱
CN205194646U (zh) 一种蓄电池正极保险丝盒总成及汽车
CN108528240B (zh) 一种电能转换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15772569U (zh) 一种配电装置及具有该配电装置的交通运输装置
CN206983737U (zh) 一种高压箱继电器续流板
CN202307757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电器盒
CN210852333U (zh) 一种确保高压配电盒外部插件可靠连接才可通高压的装置
KR101006470B1 (ko) 멀티퓨즈
CN111439125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及其低压负载供电电路与方法
CN215343368U (zh) 一种多轴混动车辆用低压配电装置
CN214624956U (zh) 一种汽车用熔断器总成
CN214380040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源系统的接地电路结构
CN219017750U (zh) 高压采样防护装置、动力电池系统及汽车
CN218447787U (zh) 一种双冗余保险丝盒
CN219738895U (zh) 一种带自熔断机构的分线器
CN210405782U (zh) 用于电控箱充配电的电路板
CN203839933U (zh) 一种汽车底盘电路保护系统
CN214215685U (zh) 一种用于汽车电器电源分配的小型配电盒
CN220914786U (zh) 快速接头转接装置以及与低压电缆快速转接头匹配的箱变
CN220753773U (zh) 电连接组件、功率分配单元和车辆
CN214203599U (zh) 一种蓄电池保险丝盒
CN221103772U (zh) 一种快插高压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99 Fushan Road, Laiy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chai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99 Fushan Road, Laiy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