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18532U - 一种角度可调的pcb板接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角度可调的pcb板接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18532U
CN211418532U CN201921745976.6U CN201921745976U CN211418532U CN 211418532 U CN211418532 U CN 211418532U CN 201921745976 U CN201921745976 U CN 201921745976U CN 211418532 U CN211418532 U CN 2114185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roller
transmission gear
side plates
bottom plate
pcb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4597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振华
曾思江
邱征东
肖路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anha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anh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anha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anh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4597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185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185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185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驳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角度可调的PCB板接驳台,它包括PCB板接驳台本体,该PCB板接驳台本体包括底板,该底板为长方形,该底板的顶面左右两侧对应设置有形状尺寸相同的H形支架一和H形支架二,形成接驳台架;它采用在底板两侧设置有两部可调节角度的输送机构,利用气缸的升降来实现角度调节,形成组合式角度可调节的接驳台;它具有使用方便,能够方便与生产流水线上的前、后端设备接驳,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流水生产的顺利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角度可调的PCB板接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驳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角度可调的PCB板接驳台。
背景技术
PCB板生产流水线上,接驳台为连接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之间的中转平台。一般情况下接驳台上的输送带为水平输送带,来对PCB板实现输送,以来方便加工。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流水线上的各个设备的高度不相同,存在较在的差异性。因此为了方便各个设备之间能够真正实现接驳,因此要对传统的接驳台实现革新,以保证接驳台能够调节角度,来保证与各设备接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的PCB板接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PCB板接驳台,它包括PCB板接驳台本体,该PCB板接驳台本体包括底板,该底板为长方形,该底板的顶面左右两侧对应设置有形状尺寸相同的H形支架一和H形支架二,形成接驳台架;
所述H形支架一的两根竖直杆体的内壁顶端之间铰接联动臂一,两根接联动臂一的外端头铰接在两根侧板一的一侧端头上;所述两根侧板一一侧端头之间安装有第一输送辊,两根侧板一另一侧端头之间安装有第三输送辊;两根侧板一外侧中部中间均设置有轴承一,两根侧板一外侧中部之间安装有第二输送辊,第二输送辊的一端上的凸轴穿插过侧板一中部相对应处的通孔、侧板一外侧中部的轴承一与传动齿轮二、同步轮一相连,传动齿轮二外侧上安装有同步轮一;两个侧板一上的两个轴承一分别两根竖向中间支撑杆一相连,两根竖向中间支撑杆一的底端设置在两个下框型支架一的顶面中部,两个下框型支架一的底端分别设置在底板两侧上;所述底板左侧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的动力轮一通过皮带一与同步轮一相连;所述第一输送辊、第三输送辊与第二输送辊的同一侧面的凸轴上安装与传动齿轮二相同尺寸的传动齿轮一、传动齿轮三;
所述第三输送辊的两端凸轴穿插过两根侧板一相对应处的通孔,与两个气缸一的活塞杆端相连;两个气缸一的底端安装在底板两侧上;
所述两根侧板一内壁一侧对应铰接涨紧臂一,涨紧臂一的底端之间安装有第四涨紧输送辊,两根涨紧臂一的底端对应安装有两个涨紧弹簧一,两个涨紧弹簧一另一端固定在两根侧板一内壁上,形成角度调节式输送机构一;
所述H形支架二的两根竖直杆体的内壁顶端之间铰接联动臂二,两根接联动臂二的外端头铰接在两根侧板二的一侧端头上;所述两根侧板二一侧端头之间安装有第五输送辊,两根侧板二另一侧端头之间安装有第七输送辊;所述两根侧板二外侧中部中间均设置有轴承二,两根侧板二外侧中部之间安装有第六输送辊,第六输送辊的一端上的凸轴穿插过侧板二中部相对应处的通孔、侧板二外侧中部的轴承二与传动齿轮五、同步轮二相连;传动齿轮五的外侧上安装有同步轮二;两个侧板二上的两个轴承二分别两根竖向中间支撑杆二相连,两根竖向中间支撑杆二的底端设置在两个下框型支架二的顶面中部,两个下框型支架二的底端分别设置在底板两侧上;所述底板右侧一端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上的动力轮二通过皮带一与同步轮二相连;所述第五输送辊、第七输送辊与第六输送辊的同一侧面的凸轴上安装与传动齿轮五相同尺寸的传动齿轮四、传动齿轮六;
所述第五输送辊的两端凸轴穿插过两根侧板二相对应处的通孔,与两个气缸二的活塞杆端相连;两个气缸二的底端安装在底板两侧上;
所述两根侧板二内壁一侧对应铰接涨紧臂二,涨紧臂二的底端之间安装有第八涨紧输送辊,两根涨紧臂二的底端对应安装有两个涨紧弹簧二,两个涨紧弹簧二另一端固定在两根侧板二内壁上,形成角度调节式输送机构二;
所述第一输送辊、第二输送辊、第三输送辊、第四涨紧输送辊、第五输送辊、第六输送辊、第七输送辊、第八涨紧输送辊上安装有输送带,输送带的两侧对应设置有齿轮孔。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底面一侧安装有控制盒,控制盒内安装有PLC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输送辊、第七输送辊之间留有间隔,该间隔距离为 30cm-100cm。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齿轮一、传动齿轮二、传动齿轮三、传动齿轮四、传动齿轮五、传动齿轮六为相同形状尺寸的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的轮齿与输送带的两侧的齿轮孔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底面四角对应设置有支撑脚。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PCB板接驳台,它采用在底板两侧设置有两部可调节角度的输送机构,利用气缸的升降来实现角度调节,形成组合式角度可调节的接驳台;它具有使用方便,能够方便与生产流水线上的前、后端设备接驳,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流水生产的顺利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板;2、第二电机;3、气缸二;4、控制盒;5、气缸一;6、第一电机;7、H形支架一;8、侧板一;9、第一输送辊;10、输送带;11、第二输送辊;12、接涨紧臂一;13、第三输送辊;14、第七输送辊;15、涨紧臂二;16、第六输送辊;17、第五输送辊;18、皮带一;19、第四涨紧输送辊;20、涨紧弹簧一;21、第八涨紧输送辊;22、H形支架二;
23、联动臂一;24、下框型支架一;25、传动齿轮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PCB板接驳台,它包括PCB板接驳台本体,该PCB板接驳台本体包括底板1,该底板1为长方形,该底板1的顶面左右两侧对应设置有形状尺寸相同的H形支架一7和H形支架二22,形成接驳台架;
所述H形支架一7的两根竖直杆体的内壁顶端之间铰接联动臂一23,两根接联动臂一23的外端头铰接在两根侧板一8的一侧端头上;所述两根侧板一8一侧端头之间安装有第一输送辊9,两根侧板一8另一侧端头之间安装有第三输送辊13;两根侧板一8外侧中部中间均设置有轴承一,两根侧板一8 外侧中部之间安装有第二输送辊11,第二输送辊11的一端上的凸轴穿插过侧板一8中部相对应处的通孔、侧板一8外侧中部的轴承一与传动齿轮二25、同步轮一相连,传动齿轮二25外侧上安装有同步轮一;两个侧板一8上的两个轴承一分别两根竖向中间支撑杆一相连,两根竖向中间支撑杆一的底端设置在两个下框型支架一24的顶面中部,两个下框型支架一24的底端分别设置在底板1两侧上;所述底板1左侧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上的动力轮一通过皮带一18与同步轮一相连;所述第一输送辊9、第三输送辊13与第二输送辊11的同一侧面的凸轴上安装与传动齿轮二25相同尺寸的传动齿轮一、传动齿轮三;
所述第三输送辊13的两端凸轴穿插过两根侧板一8相对应处的通孔,与两个气缸一5的活塞杆端相连;两个气缸一5的底端安装在底板1两侧上;
所述两根侧板一8内壁一侧对应铰接涨紧臂一12,涨紧臂一12的底端之间安装有第四涨紧输送辊19,两根涨紧臂一12的底端对应安装有两个涨紧弹簧一20,两个涨紧弹簧一20另一端固定在两根侧板一8内壁上,形成角度调节式输送机构一;
所述H形支架二22的两根竖直杆体的内壁顶端之间铰接联动臂二,两根接联动臂二的外端头铰接在两根侧板二的一侧端头上;所述两根侧板二一侧端头之间安装有第五输送辊17,两根侧板二另一侧端头之间安装有第七输送辊14;所述两根侧板二外侧中部中间均设置有轴承二,两根侧板二外侧中部之间安装有第六输送辊16,第六输送辊16的一端上的凸轴穿插过侧板二中部相对应处的通孔、侧板二外侧中部的轴承二与传动齿轮五、同步轮二相连;传动齿轮五的外侧上安装有同步轮二;两个侧板二上的两个轴承二分别两根竖向中间支撑杆二相连,两根竖向中间支撑杆二的底端设置在两个下框型支架二的顶面中部,两个下框型支架二的底端分别设置在底板1两侧上;所述底板1右侧一端安装有第二电机2,第二电机2的输出端上的动力轮二通过皮带一与同步轮二相连;所述第五输送辊17、第七输送辊14与第六输送辊16 的同一侧面的凸轴上安装与传动齿轮五相同尺寸的传动齿轮四、传动齿轮六;
所述第五输送辊17的两端凸轴穿插过两根侧板二相对应处的通孔,与两个气缸二3的活塞杆端相连;两个气缸二3的底端安装在底板1两侧上;
所述两根侧板二内壁一侧对应铰接涨紧臂二15,涨紧臂二15的底端之间安装有第八涨紧输送辊21,两根涨紧臂二15的底端对应安装有两个涨紧弹簧二,两个涨紧弹簧二另一端固定在两根侧板二内壁上,形成角度调节式输送机构二;
所述第一输送辊9、第二输送辊11、第三输送辊13、第四涨紧输送辊19、第五输送辊17、第六输送辊16、第七输送辊14、第八涨紧输送辊21上安装有输送带10,输送带10的两侧对应设置有齿轮孔。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1的底面一侧安装有控制盒4,控制盒4内安装有 PLC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输送辊13、第七输送辊14之间留有间隔,该间隔距离为30cm-100cm。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齿轮一、传动齿轮二、传动齿轮三、传动齿轮四、传动齿轮五、传动齿轮六为相同形状尺寸的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的轮齿与输送带10的两侧的齿轮孔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1的底面四角对应设置有支撑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设计中,底板1的底面四角对应设置有支撑脚。底板1的顶面两侧安装有角度调节式输送机构一和角度调节式输送机构二,角度调节式输送机构二之间留有间,这样当需要同时调整角度调节式输送机构一和角度调节式输送机构二的角度时,角度调节式输送机构一和角度调节式输送机构二之间的输送带的部分带体能够形成缓冲区域。
本设计在使用时,由PLC控制器来控制两个气缸一5同步工作,可以实现向上提升或向下收缩,来控制角度调节式输送机构一的两端实现向上或向下。
本设计中,两根竖向中间支撑杆一的底端设置在两个下框型支架一24的顶面中部,形成安装在底板1左部两侧的中间支撑框架一;两根侧板一8之间左侧、中部和右侧安装有第一输送辊9、第二输送辊11、第三输送辊13形成输送带架一。输送带架一的一端设置有两根联动臂一23,两根联动臂一23 与H形支架一7;输送带架的另一端由两个气缸一5实现支撑;输送带架一中部铰接在两个中间支撑框架一上,方便输送带架一的两端实现向上或向下移动。
本设计在使用时,PLC控制器控制两个气缸一5同步提升,使得输送带架一的右端向上移动,输送带架一的左端向下移动,由于输送带架一的左端铰接有两根联动臂一23,因此输送带架一可以以两个中间支撑框架一为旋转点,形成上下移动,从而可以控制输送带架一的调节角度,方便与流水线上的生产设备接驳。
同理,本设计同样可以由PLC控制器来控制两个气缸二3同步工作,可以实现向上提升或向下收缩,来控制角度调节式输送机构二的两端实现向上或向下移动。操作步骤与上述相同。
本设计中,PLC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2同步工作;也可以只控制其中一个电机来工作,另外一个电机作备用电机。涉及同步控制或单个控制电机的涉及的电路是现有技术。
本设计中,第一输送辊9、第二输送辊11、第三输送辊13、第四涨紧输送辊19、第五输送辊17、第六输送辊16、第七输送辊14、第八涨紧输送辊 21上安装有输送带10,输送带10的两侧对应设置有齿轮孔。使用时,当角度调节式输送机构一或角度调节式输送机构二实现角度调节后,此时输送带 10的形状发生改变,为了能够保证输送带10实现紧绷状态。本设计在第四涨紧输送辊19和、第八涨紧输送辊21,实现对输送带10涨紧,从而保证输送带10的使用。
本设计中,输送带10的两侧对应设置有齿轮孔。第一输送辊9、第二输送辊11、第三输送辊13、第五输送辊17、第六输送辊16、第七输送辊14上分别安装有相同尺寸的传动齿轮一、传动齿轮二、传动齿轮三、传动齿轮四、传动齿轮五、传动齿轮六。本设计在使用时,当实现角度调节后,第一电机6 控制传动齿轮二实现旋转,第二电机2控制传动齿轮五实现旋转,从而可以带动其他的传动齿轮中的一个或多个实现旋转。而具有动力的传动齿轮二、传动齿轮五只要有一个能够工作,就能够保证输送带10的正常工作。而本设计中输送带架一、输送带架二均是沿其中间部位作上下往返运动,因此能够保证具有动力的传动齿轮二、传动齿轮五与输送带之间形成啮合,从而保证输送带工作。
本设计中,涉及的气缸、电机均为现有产品,故其具体结构形状不作详细阐述。本设计中各电器件与PLC控制器之间的布线,可以在要开孔的地方实现开孔,以及采用线扣实现紧固,方便布线走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PCB板接驳台,它采用在底板两侧设置有两部可调节角度的输送机构,利用气缸的升降来实现角度调节,形成组合式角度可调节的接驳台;它具有使用方便,能够方便与生产流水线上的前、后端设备接驳,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流水生产的顺利实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角度可调的PCB板接驳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PCB板接驳台本体,该PCB板接驳台本体包括底板(1),该底板(1)为长方形,该底板(1)的顶面左右两侧对应设置有形状尺寸相同的H形支架一(7)和H形支架二(22),形成接驳台架;
所述H形支架一(7)的两根竖直杆体的内壁顶端之间铰接联动臂一(23),两根接联动臂一(23)的外端头铰接在两根侧板一(8)的一侧端头上;所述两根侧板一(8)一侧端头之间安装有第一输送辊(9),两根侧板一(8)另一侧端头之间安装有第三输送辊(13);两根侧板一(8)外侧中部中间均设置有轴承一,两根侧板一(8)外侧中部之间安装有第二输送辊(11),第二输送辊(11)的一端上的凸轴穿插过侧板一(8)中部相对应处的通孔、侧板一(8)外侧中部的轴承一与传动齿轮二(25)、同步轮一相连,传动齿轮二(25)外侧上安装有同步轮一;两个侧板一(8)上的两个轴承一分别两根竖向中间支撑杆一相连,两根竖向中间支撑杆一的底端设置在两个下框型支架一(24)的顶面中部,两个下框型支架一(24)的底端分别设置在底板(1)两侧上;所述底板(1)左侧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上的动力轮一通过皮带一与同步轮一相连;所述第一输送辊(9)、第三输送辊(13)与第二输送辊(11)的同一侧面的凸轴上安装与传动齿轮二(25)相同尺寸的传动齿轮一、传动齿轮三;所述第三输送辊(13)的两端凸轴穿插过两根侧板一(8)相对应处的通孔,与两个气缸一(5)的活塞杆端相连;两个气缸一(5)的底端安装在底板(1)两侧上;所述两根侧板一(8)内壁一侧对应铰接涨紧臂一(12),涨紧臂一(12)的底端之间安装有第四涨紧输送辊(19),两根涨紧臂一(12)的底端对应安装有两个涨紧弹簧一(20),两个涨紧弹簧一(20)另一端固定在两根侧板一(8)内壁上,形成角度调节式输送机构一;
所述H形支架二(22)的两根竖直杆体的内壁顶端之间铰接联动臂二,两根接联动臂二的外端头铰接在两根侧板二的一侧端头上;所述两根侧板二一侧端头之间安装有第五输送辊(17),两根侧板二另一侧端头之间安装有第七输送辊(14);所述两根侧板二外侧中部中间均设置有轴承二,两根侧板二外侧中部之间安装有第六输送辊(16),第六输送辊(16)的一端上的凸轴穿插过侧板二中部相对应处的通孔、侧板二外侧中部的轴承二与传动齿轮五、同步轮二相连;传动齿轮五的外侧上安装有同步轮二;两个侧板二上的两个轴承二分别两根竖向中间支撑杆二相连,两根竖向中间支撑杆二的底端设置在两个下框型支架二的顶面中部,两个下框型支架二的底端分别设置在底板(1)两侧上;所述底板(1)右侧一端安装有第二电机(2),第二电机(2)的输出端上的动力轮二通过皮带一与同步轮二相连;所述第五输送辊(17)、第七输送辊(14)与第六输送辊(16)的同一侧面的凸轴上安装与传动齿轮五相同尺寸的传动齿轮四、传动齿轮六;所述第五输送辊(17)的两端凸轴穿插过两根侧板二相对应处的通孔,与两个气缸二(3)的活塞杆端相连;两个气缸二(3)的底端安装在底板(1)两侧上;所述两根侧板二内壁一侧对应铰接涨紧臂二(15),涨紧臂二(15)的底端之间安装有第八涨紧输送辊(21),两根涨紧臂二(15)的底端对应安装有两个涨紧弹簧二,两个涨紧弹簧二另一端固定在两根侧板二内壁上,形成角度调节式输送机构二;
所述第一输送辊(9)、第二输送辊(11)、第三输送辊(13)、第四涨紧输送辊(19)、第五输送辊(17)、第六输送辊(16)、第七输送辊(14)、第八涨紧输送辊(21)上安装有输送带(10),输送带(10)的两侧对应设置有齿轮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PCB板接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面一侧安装有控制盒(4),控制盒(4)内安装有PLC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PCB板接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辊(13)、第七输送辊(14)之间留有间隔,该间隔距离为30cm-10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PCB板接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一、传动齿轮二、传动齿轮三、传动齿轮四、传动齿轮五、传动齿轮六为相同形状尺寸的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的轮齿与输送带(10)的两侧的齿轮孔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PCB板接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面四角对应设置有支撑脚。
CN201921745976.6U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角度可调的pcb板接驳台 Active CN2114185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45976.6U CN211418532U (zh)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角度可调的pcb板接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45976.6U CN211418532U (zh)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角度可调的pcb板接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18532U true CN211418532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85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45976.6U Active CN211418532U (zh)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角度可调的pcb板接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185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41753A (zh) * 2023-12-05 2024-03-01 常州海弘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pcb板冲压前热处理设备及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41753A (zh) * 2023-12-05 2024-03-01 常州海弘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pcb板冲压前热处理设备及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36023U (zh) 一种面板激光打标机
CN202271646U (zh) 一种通过自动跑台实现二次印刷的丝网印刷机
CN211418532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pcb板接驳台
CN109384041B (zh) 一种两侧翻转上料机械手
CN104722670A (zh) 一种冲压自动化生产线送料装置
CN109368487B (zh) 一种防坠落可调向的铁路锻件用齿轮箱吊座
CN203726093U (zh) 平板太阳能集热器边框成型设备
CN203611546U (zh) 固定式四柱型网版印刷装置
CN210553557U (zh) 一种自动印花机的烘干模式及其输送装置
CN209127481U (zh) 一种顶升平移装置
CN114852917B (zh) 一种具有抬升结构的机械起升式工程机械转移装置
CN206232103U (zh) 吸附式自动找正抓取搬运机
CN207551343U (zh) 下料输送机构
CN111232869A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电气施工固定结构
CN205552007U (zh) 无油升降台
CN212555450U (zh) 一种双段升降的穿梭机构
CN209919851U (zh) 组合连杆升降台
CN210492422U (zh) 一种新型豆腐干自动制坯生产线
CN204566897U (zh) 一种新型组合自动移印机
CN106494884A (zh) 一种吸附式自动找正抓取搬运机
CN207274184U (zh) Fpc板自动喷码设备
CN203497730U (zh) 一种玻璃送片台
CN218810075U (zh) 一种升降摆动机构
CN212831268U (zh) 矩形模板传输换向机构
CN110745735A (zh) 一种拉伸式同步升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