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11977U - 浸出槽 - Google Patents

浸出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11977U
CN211411977U CN201922139410.5U CN201922139410U CN211411977U CN 211411977 U CN211411977 U CN 211411977U CN 201922139410 U CN201922139410 U CN 201922139410U CN 211411977 U CN211411977 U CN 2114119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manhole
reaction part
isolation sleeve
leaching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394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振丰
赖世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unte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unte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ntex Co ltd filed Critical Duntex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394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119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119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119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浸出槽,适用于使金属原料、碳铵溶液,及反应气体进行浸取络合反应,并产生金属氨络合物溶液,所述浸出槽包含壳体、循环管、隔离套管、网板,及人孔组。所述壳体围绕界定容置空间且包括由上而下相互连接的顶部、反应部及底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部且可供所述反应气体进入的反应气体进口,及设置于所述顶部且可供所述金属原料与所述碳铵溶液进入的进料口。所述循环管固设于所述壳体内部并对应于所述反应部与所述底部。所述隔离套管固定在所述反应部内且环绕所述循环管。所述网板连接于所述反应部及所述隔离套管,所述网板包括多个网孔,及供所述循环管穿过的穿孔。所述人孔组包括设置于所述反应部的第一人孔,所述第一人孔的设置方便人员进出并能针对所述反应部清洁或维修。

Description

浸出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生产金属化合物的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生产金属化合物的浸出槽。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制备金属化合物的方法是使金属原料、碳铵溶液及反应气体于一个现有的浸出槽内充分接触并进行浸取络合反应,以产生金属氨络合物溶液,再对所述金属氨络合物溶液进行加热,同时鼓入空气搅拌所述溶液,使所述金属氨络合物溶液分解并产生金属化合物。
所述现有的浸出槽具有一个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由上而下相互连接的一顶部、一反应部及一底部,一设置于所述顶部的进料口,及一个设置于所述底部的反应气体进口,加入所述金属原料、所述碳铵溶液与所述反应气体均匀混合以产生金属氨络合物溶液。
由于所述现有的浸出槽仅具有一个设置于所述顶部的进料口,若工作人员欲进入所述现有的浸出槽维修或针对所述反应部清洁会十分困难且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方便进出并能针对所述反应部清洁或维修的浸出槽。
一种浸出槽,适用于使金属原料、碳铵溶液,及反应气体进行浸取络合反应,并产生金属氨络合物溶液,所述浸出槽包含壳体、循环管、隔离套管、网板,及人孔组。
所述壳体围绕界定容置空间且包括由上而下相互连接的顶部、反应部及底部,设置于所述底部且可供所述反应气体进入的反应气体进口,及设置于所述顶部且可供所述金属原料与所述碳铵溶液进入的进料口。所述循环管固设于所述壳体内部并对应于所述反应部与所述底部,且包括邻近于所述顶部的上开口、对应于所述底部且与所述反应气体进口相连通的下开口,及连接所述上开口与所述下开口的循环管道。所述隔离套管位于在所述反应部内且环绕所述循环管,所述容置空间包括由所述壳体与所述隔离套管共同界定且用以供所述金属原料容置的金属原料区。所述网板连接于所述反应部及所述隔离套管,所述网板包括多个网孔,及供所述循环管穿过的穿孔。所述人孔组包括设置于所述反应部的第一人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浸出槽,所述人孔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反应部且相对位于所述第一人孔上方的第二人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浸出槽,所述人孔组还包括沿水平方向相反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顶部的第三人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浸出槽,所述循环管与所述隔离套管之间形成的空间底部开放,且所述隔离套管包括多个对应于所述反应部的循环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浸出槽,还包含设置于所述反应部外侧的桶身夹套,所述桶身夹套包括邻近所述底部的第一开口,及邻近所述顶部且连通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二开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浸出槽,所述壳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顶部且可供所述反应气体流出的反应气体出口,及设置于所述底部且可供金属氨络合物溶液流出的放料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浸出槽,所述循环管与所述隔离套管之间形成的空间顶部开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藉由设置于所述反应部的所述第一人孔,方便进出并能针对所述浸出槽的所述反应部清洁或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浸出槽的一实施例的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浸出槽,适用于使一金属原料(图未示)、一碳铵溶液(图未示),及一反应气体(图未示)进行浸取络合反应,并产生一金属氨络合物溶液(图未示),所述浸出槽包含一个壳体2、一支循环管3、一个隔离套管4、一个网板5、一个人孔组6,及一个桶身夹套7。
所述壳体2围绕界定出一个容置空间,且包括由上而下相互连接的一个顶部21、一个反应部22及一个底部23,一个设置于所述底部23且可供所述反应气体进入的反应气体进口24、一个设置于所述顶部21且可供所述反应气体流出的反应气体出口25、一个设置于所述顶部21且可供所述金属原料与所述碳铵溶液进入的进料口26、一个设置于所述底部23且可供所述金属氨络合物溶液流出的放料口27,及多个用以撑立于地面的支撑架28。
所述循环管3固设于所述壳体2内部且对应于所述反应部22与所述底部23,并包括一个邻近于所述顶部21的上开口31、一个对应于所述底部23且与所述反应气体进口24相连通的下开口32,及一个连接所述上开口31与所述下开口32的循环管道33。
所述隔离套管4位于所述反应部22内且环绕所述循环管3,所述循环管3与所述隔离套管4之间形成的空间顶部与底部开放。所述隔离套管4具有多个对应于所述反应部22的循环孔41,所述容置空间还包括一个由所述隔离套管4与所述壳体2共同界定且用以供所述金属原料容置的金属原料区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循环孔41仅位于所述反应部22下端。
所述网板5连接于所述反应部22及所述隔离套管4,且包括多个网孔51,及一个供所述循环管3穿过的穿孔52。
所述人孔组6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反应部22的第一人孔61、一个对应于所述反应部22且相对位于所述第一人孔61上方的第二人孔62,及一个沿一水平方向相反所述进料口26设置于所述顶部21的第三人孔63。
所述桶身夹套7设置于所述反应部22外侧,且包括一个邻近所述底部23的第一开口71,及一个邻近所述顶部21且连通所述第一开口71的第二开口72。
将所述金属原料加入到所述金属原料区29,然后在所述循环管3中加入所述碳铵溶液,并通过反应气体进口24鼓入空气至所述循环管道33,鼓入的空气在所述循环管3内和所述碳铵溶液混合反应,并从所述上开口31溢出且进入所述金属原料区29,与所述金属原料接触以进行络合反应,同时所述碳铵溶液也可通过所述网孔51和所述循环孔41进入所述底部23,再通过所述循环管3的所述下开口32回到所述循环管3内并重复上述循环反应,至金属含量达标并产生所述金属氨络合物溶液。而所述金属氨络合物溶液的生产方法为现有的技术,也不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的重点,所以不在此多加赘述。
设置于所述反应部22的所述第一人孔61及所述第二人孔62,可以方便工程人员进出并能针对所述反应部22清洁或维修。而设置于所述顶部21的所述第三人孔63及所述进料口26的其中一者可以加装一照明装置(图未示),方便从其中另一者观察反应状态,也可从所述第三人孔63及所述进料口26对所述顶部21进行清洁或维修。
所述桶身夹套7可供一冷却水(图未示)从所述第一开口71进入,在桶身夹套7内流动使所述反应部22冷却后,从所述第二开口72流出,在其他实施态样中,也可供一蒸气(图未示)从所述第二开口72进入,加热所述反应部22后从所述第一开口71流出。
由于本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根据以上说明可以推知扩充细节,因此不多加说明。
经由以上的说明,可将前述实施例的优点归纳如下:设置于所述反应部22的所述第一人孔61,方便所述浸出槽进出清洁或维修。设置于所述顶部21的所述第三人孔63及所述进料口26的其中一者可以加装一照明装置,方便从另一者观察反应状态,也可对所述顶部21进行清洁或维修。所述桶身夹套7除可供冷却外也可作为加热使用。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浸出槽,适用于使金属原料、碳铵溶液,及反应气体进行浸取络合反应,并产生金属氨络合物溶液,所述浸出槽包含壳体、循环管、隔离套管及网板,所述壳体围绕界定容置空间且包括由上而下相互连接的顶部、反应部及底部、设置于所述底部且可供所述反应气体进入的反应气体进口,及设置于所述顶部且可供所述金属原料与所述碳铵溶液进入的进料口,所述循环管固设于所述壳体内部并对应于所述反应部与所述底部,且包括邻近于所述顶部的上开口、对应于所述底部且与所述反应气体进口相连通的下开口,及连接所述上开口与所述下开口的循环管道,所述隔离套管位于所述反应部内且环绕所述循环管,所述容置空间包括由所述壳体与所述隔离套管共同界定且用以供所述金属原料容置的金属原料区,所述网板连接于所述反应部及所述隔离套管,所述网板包括多个网孔,及供所述循环管穿过的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浸出槽还包含人孔组,所述人孔组包括设置于所述反应部的第一人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出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孔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反应部且相对位于所述第一人孔上方的第二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出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孔组还包括沿水平方向相反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顶部的第三人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出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与所述隔离套管之间形成的空间底部开放,且所述隔离套管包括多个对应于所述反应部的循环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出槽,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设置于所述反应部外侧的桶身夹套,所述桶身夹套包括邻近所述底部的第一开口,及邻近所述顶部且连通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二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出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顶部且可供所述反应气体流出的反应气体出口,及设置于所述底部且可供金属氨络合物溶液流出的放料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出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与所述隔离套管之间形成的空间顶部开放。
CN201922139410.5U 2019-12-03 2019-12-03 浸出槽 Active CN2114119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9410.5U CN211411977U (zh) 2019-12-03 2019-12-03 浸出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9410.5U CN211411977U (zh) 2019-12-03 2019-12-03 浸出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11977U true CN211411977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43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39410.5U Active CN211411977U (zh) 2019-12-03 2019-12-03 浸出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119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45490A1 (zh) 一种连续化反应器
CN211411977U (zh) 浸出槽
CN205570321U (zh) 一种滴加反应釜及其系统
CN208161568U (zh) 一种多相大容量微波反应装置
CN211470772U (zh) 一种快速更换制氢罐的制氢装置
TWM592788U (zh) 浸出槽
CN211814171U (zh) 一种用于生产微纤维玻璃棉的拉丝装置
CN104609425B (zh) 一种硅烷法制备多晶硅的设备
CN211384296U (zh) 一种亚麻酸改性不饱和聚酯的生产装置
CN213651865U (zh) 一种碳铵法生产磷酸一铵中反应温度控制装置
CN109264759B (zh) 一种反应炉
CN216890631U (zh) 一种浮法玻璃成型工艺用锡槽装置
CN211913699U (zh) 一种水玻璃湿法加工的反应釜
CN211462653U (zh) 一种干法水玻璃溶解蒸汽回收喷淋装置
CN213631551U (zh) 一种增白剂的原料余热加温装置
CN113666338B (zh) 曼海姆法硫酸钾副产盐酸生产装置、散热机构和工艺流程
CN206130944U (zh) 一种高效废热锅炉
CN203582768U (zh) 固定床连续化叔胺生产装置
CN214415628U (zh) 一种环丙基乙炔生产用精馏系统
CN109332634A (zh) 一种半固态立式压铸机
CN213379272U (zh) 一种粉末冶金用内部受热均匀的烧结装置
CN216539868U (zh) 一种1,4-二羟基蒽醌生产用除杂装置
CN216457721U (zh) 一种三氯化磷洗涤罐
CN214250641U (zh) 一种新型的液体换热器
CN212800018U (zh) 一种洗涤塔的洗涤废水再利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Luchang fine chemicals (Kunshan) Co.,Ltd.

Assignor: Duntex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990000085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Leaching tank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4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2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