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03052U - 电子装置和其摄像模块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和其摄像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03052U
CN211403052U CN202020391256.0U CN202020391256U CN211403052U CN 211403052 U CN211403052 U CN 211403052U CN 202020391256 U CN202020391256 U CN 202020391256U CN 211403052 U CN211403052 U CN 2114030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camera module
flange
hole
centr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9125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英俊
杜海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xvisions Innova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xvisions Innova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xvisions Innovation Ltd filed Critical Luxvisions Innovation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9125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030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030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030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像模块,其包括:镜头和遮蔽件。镜头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与位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侧表面,侧表面上具有多个突部和螺纹部,多个突部较螺纹部靠近第一表面,第一表面上具有透光孔。遮蔽件包括遮蔽本体和突缘,突缘设置于遮蔽本体的周缘,遮蔽本体设置于第一表面上,并且覆盖多个突部和螺纹部,突缘覆盖于多个突部的外表面,遮蔽本体具有通孔,且通孔的中心轴线与透光孔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线上。通过遮蔽件本体覆盖镜头的多个突部和螺纹部,镜头的突部和螺纹部不会被目视。另外,通过突缘覆盖于多个突部的外表面,使通孔的中心轴线与透光孔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线上,解决外观缺陷或不适当地遮蔽镜头透光孔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和其摄像模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摄像模块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遮蔽镜头的调焦结构的电子装置和其摄像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摄像装置或者是设置有摄像模块的电子装置,因应市场的需求,造型是越来越轻薄短小。摄像模块在组装完成后,需要经过调焦的过程,如图1所示,镜头L的外周面设置螺纹R与摄像模块的镜头座B结合,而在镜头L的外周面也设置多数个扇形的突起P,供结合于调焦的工具,而利用螺纹R使镜头L产生相对于镜头座B轴向移动,以便进行调焦。但是由于扇形突起P的面积较大,因此在电子装置或摄像装置的壳体H组装覆盖于摄像模块后,如图2所示,扇形突起P可以通过壳体H的收光孔被目视,这样会形成外观的缺陷。习知技术提出一种垫片,可贴在镜头L的顶面,垫片的面积比镜头L的顶面面积大,因此垫片可遮蔽扇形突起P。
实用新型内容
习知技术中用于贴附在镜头顶面以遮住镜头突起的垫片,需要精确对准镜头,才能让垫片的透光孔与镜头的透光孔精确同心。如果通过人工贴附,时常因为误差而导致垫片透光孔与镜头透光孔无法精确同心,这最终会造成影像产生暗角。如果通过高精密机台贴附,则会导致生产成本上升。此外垫片也容易因为震动或外力导致偏移或脱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模块,解决目前由于镜头的突起能够被目视所造成的外观缺陷的问题与习知技术中通过垫片遮蔽镜头突起所导致的影像暗角或成本上升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了一种摄像模块,其包括:镜头和遮蔽件。镜头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与位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侧表面,侧表面上具有多个突部和螺纹部,多个突部较螺纹部靠近第一表面,第一表面上具有透光孔。遮蔽件包括遮蔽本体和突缘,突缘设置于遮蔽本体的周缘,遮蔽本体设置于第一表面上,并且覆盖多个突部和螺纹部,突缘覆盖于多个突部的外表面,遮蔽本体具有通孔,且通孔的中心轴线与透光孔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线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遮蔽件本体覆盖镜头的多个突部和螺纹部,从摄像模块的外盖观看时,镜头的突部和螺纹部不会被目视,避免由于镜头的突起与螺纹部所造成的外观的违和感。另外,通过突缘覆盖于多个突部的外表面,能够使遮蔽件被定位在适当的位置,使通孔的中心轴线与透光孔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线上,因此不会有外观缺陷或遮蔽件不适当地遮蔽镜头的透光孔的问题。另外,突缘与突部互相配合定位,无须使用高精密机台就能使遮蔽件通孔与镜头透光孔准确同心,可解决习知垫片所导致的影像暗角或成本上升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具有摄像模块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的的电子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摄像模块的立体图;
图5是图3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3的电子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7是图6的电子装置沿A-A线的剖视图;
图8是图6的电子装置沿B-B线的剖视图;
图9是图3的电子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3、图4及图5,其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摄像模块的立体图和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如图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包括摄像模块100和壳体200。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摄像模块100包括:镜头10和遮蔽件20。镜头1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1、第二表面12与位于第一表面11与第二表面12之间的侧表面13,侧表面13上具有多个突部14和螺纹部15,多个突部14较螺纹部15靠近第一表面11,第一表面11上具有透光孔111。遮蔽件20包括遮蔽本体21和突缘22,突缘22设置于遮蔽本体21的周缘,遮蔽本体21设置于第一表面11上,并且覆盖多个突部14和螺纹部15,也就是在沿镜头10的光轴方向的投影面上,遮蔽本体21可以遮蔽突部14和螺纹部15。突缘22覆盖于多个突部14的外表面,遮蔽本体21具有通孔211,且通孔211的中心轴线与透光孔111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线L1上。壳体200具有收光孔210,收光孔210的中心轴线与镜头10的透光孔111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线L1上。
本申请的摄像模块100通过遮蔽件20的遮蔽本体21覆盖多个突部14和螺纹部15,可以完全遮蔽突部14和螺纹部15,从而不会造成电子装置的外观有视觉上的缺陷。另外,通过遮蔽件20的突缘22覆盖且配合多个突部14的外表面,使遮蔽本体21的通孔211的中心线与镜头10的透光孔111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使遮蔽本体21不会影响镜头10的收光,避免影像产生暗角。并且可以简易地完成组装,而且能够提高良率。
另外,请一并参阅图6、图7和图8,其是图3的电子装置的左侧视图、图6的电子装置沿A-A线的剖视图和图6的电子装置沿B-B线的剖视图。如图所示,突缘22是自遮蔽本体21沿平行于中心轴线的轴向延伸,且突缘22的内表面与多个突部14的外表面抵接。在本实施例中,镜头10的多个突部14从侧表面13径向延伸,每个突部14具有上表面141和下表面142,上表面141与下表面142平行,上表面141与每第一表面11齐平,下表面142位在第一表面11与螺纹部15间。每个突部14的外表面143连接上表面141与下表面142,且每个突部14从沿着中心轴线的方向观看是扇形,而且每个突部14是以等间距设置在侧表面13。每个突部14具有与侧表面13平行的外表面143,每个突部14的外表面143是圆弧面,而且每个突部14的外表面位在同一个圆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遮蔽件20的遮蔽本体21是圆形,且遮蔽本体21的半径略大于突部14的外表面143的半径,因此遮蔽本体21能够覆盖镜头10的第一表面11和多个所述突部14,镜头10的螺纹部15设置在侧表面13,因为侧表面13的半径小于突部14的外表面的半径,因此遮蔽本体21除了覆盖镜头10的第一表面11和多个所述突部14,同时也遮蔽了镜头10的螺纹部15。突缘22是圆筒状且从遮蔽本体21的边缘轴向延伸,如前所述,每个突部14的外表面位在同一个圆周面上,因此突缘22轴向延伸而且突缘22的内表面221抵接于每个突部14的外表面143。
如图5和图8所示,本申请的摄像模块100还包括黏胶层30,黏胶层30设置在第一表面11与遮蔽本体21间,且结合镜头10与遮蔽件20。在遮蔽件20的遮蔽本体21与镜头10的第一表面11间设置黏胶层30,遮蔽件20的遮蔽本体21藉由黏胶层30结合于镜头10的第一表面11。黏胶层30可以配合镜头10的第一表面11的形状涂布,但是需避开第一表面11的透光孔111,另外,黏胶层30也可以涂布至每个突起14的上表面141。
如图5、图7与图8所示,突缘22的内表面221与多个突部14的外表面143均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环绕布置。如前所述,突缘22是圆筒状,因此其内表面221是圆周面,突部14的外表面143是圆弧面而且位在同一个圆周面上。突缘22的内表面221和突部14的外表面143都是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而形成同心环绕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5和图7所示,突缘22是360度全圆周设置,四个突部14是在360度之间间隔分布。组装人员只要将遮蔽件20套上镜头10,突缘22的内表面221与突部14的外表面143就可以互相匹配定位。在另一实施例中,突缘22是多个,多个突缘22分别与多个突部14对应。多个突缘22等间距地设置在遮蔽本体21的边缘而且从遮蔽本体21的边缘轴向延伸。
如图4、图5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摄像模块100还包括镜头座40和光传感组件50,镜头10设置在镜头座40中,螺纹部15与镜头座40螺合,光传感组件50设置在镜头座40靠近镜头10的第二表面12的一端,光传感组件50的感测端51与第二表面12对应。如图所示,镜头座40包括多个侧壁41与一个顶壁42,多个侧壁41与顶壁42连接而形成一个容置空间,镜头座40与光传感组件50立设在电路板60上,而且镜头座40覆盖光传感组件50且光传感组件50被容置于容置空间中。镜头座40还包括结合部43,结合部43设置在顶壁42而且结合镜头10。结合部43的位置与光传感组件50对应,使得镜头10结合于镜头座40的结合部43后,镜头10的光轴(透光孔的中心轴线)对准光传感器40的中心。在本实施例中,结合部43是圆筒状,而且在结合部43的内表面设置有母螺纹部44,通过镜头10的螺纹部15螺合于母螺纹部34,使镜头10结合于镜头座40。
另外,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突缘22的轴向延伸的长度是与突部14的外表面的轴向长度相等。在其他实施例中,突缘22轴向延伸的长度可以是大于或小于突部14的外表面的轴向长度,并无限定,只要突缘22轴向延伸长度足够使得遮蔽件20容易定位在镜头10的第一表面11。
如图5和图8所示,通孔211的直径大于透光孔111的直径。为了避免镜头10的透光孔111被遮蔽件20遮蔽而形成收光的暗角,遮蔽件20的通孔211的直径是设置成大于镜头10的透光孔111的直径。
请参阅图9,其是图3的电子装置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摄像模块100安装在外壳200后,从外壳200的收光孔210观看,已经无法目视到镜头10的突起14和螺纹部15,与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的电子装置相比较,本申请的电子装置已经完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镜头10的突起14和螺纹部15所造成的外观缺陷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和其摄像模块,通过遮蔽件的遮蔽本体覆盖镜头的突起和螺纹部,从而起到遮蔽镜头的突起和螺纹部的作用,解决了由于镜头的突起和螺纹部所造成的外观的违和感。另外,通过遮蔽件的突缘,能够容易地使遮蔽件定位在镜头,使遮蔽件的通孔对准镜头的透光孔,避免遮蔽件不适当地遮蔽镜头的透光孔而造成收光的暗角。另外,遮蔽件的突缘与镜头的突部互相配合定位,无须使用高精密机台就能使遮蔽件通孔与镜头透光孔准确同心,可解决习知垫片所导致的影像暗角或成本上升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摄像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头,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与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侧表面,所述侧表面上具有多个突部和螺纹部,多个所述突部较所述螺纹部靠近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具有透光孔;
遮蔽件,包括遮蔽本体和突缘,所述突缘设置于所述遮蔽本体的周缘,所述遮蔽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且覆盖多个所述突部和所述螺纹部,所述突缘覆盖于多个所述突部的外表面,所述遮蔽本体具有通孔,且所述通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透光孔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突缘是自所述遮蔽本体沿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的轴向延伸,且所述突缘的内表面与多个所述突部的外表面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突缘的内表面与所述多个突部的外表面均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环绕布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突缘是360度全圆周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突缘是多个,多个所述突缘分别与多个所述突部对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镜头座和光传感组件,所述镜头设置在所述镜头座中,所述螺纹部与所述镜头座螺合,所述光传感组件设置在所述镜头座靠近所述镜头的所述第二表面的一端,所述光传感组件的感测端与所述第二表面对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突部包括相对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多个所述突部的所述上表面和所述第一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透光孔的直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黏胶层,所述黏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遮蔽本体间,且结合所述镜头与所述遮蔽件。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收光孔;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收光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镜头的所述透光孔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CN202020391256.0U 2020-03-25 2020-03-25 电子装置和其摄像模块 Active CN2114030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91256.0U CN211403052U (zh) 2020-03-25 2020-03-25 电子装置和其摄像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91256.0U CN211403052U (zh) 2020-03-25 2020-03-25 电子装置和其摄像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03052U true CN211403052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15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91256.0U Active CN211403052U (zh) 2020-03-25 2020-03-25 电子装置和其摄像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030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4854A (zh) * 2021-11-30 2022-03-01 中山市三美高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遮蔽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4854A (zh) * 2021-11-30 2022-03-01 中山市三美高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遮蔽装置
CN114114854B (zh) * 2021-11-30 2024-03-19 中山市三美高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遮蔽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55211B2 (en) Nonadjustable focusing type camera module
EP3553581B1 (en) Lens structur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camera
JP7340644B2 (ja) スプリットレンズと撮像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KR100428278B1 (ko) 수광장치와그제조방법
US20200285029A1 (en) Imaging lens and camera module
TWI731418B (zh)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KR20020088364A (ko) 촬상 렌즈, 촬상 장치 및 촬상 렌즈의 성형 방법
JP2010078978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10078772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4061936B2 (ja) 撮像装置
WO2019233478A1 (zh) 潜望式镜头和潜望式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潜望式阵列模组和电子设备
TW202028843A (zh) 光學鏡頭、應用該光學鏡頭的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CN211403052U (zh) 电子装置和其摄像模块
KR102550823B1 (ko) 카메라 모듈
CN214474172U (zh) 镜头、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0090788U (zh) 镜头模组
KR20170108668A (ko) 렌즈 배럴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렌즈 모듈
CN112965198A (zh) 镜头、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0090798U (zh) 防溢胶镜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JP6435301B2 (ja) レンズモジュール
JP2005327842A (ja) 固体撮像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967424B2 (ja) 撮像装置
KR20100009410A (ko) 모바일 기기용 카메라모듈
KR102511099B1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카메라 모듈의 조립 방법
JP2002182270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