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90788U - 镜头模组 - Google Patents

镜头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90788U
CN210090788U CN201921030093.7U CN201921030093U CN210090788U CN 210090788 U CN210090788 U CN 210090788U CN 201921030093 U CN201921030093 U CN 201921030093U CN 210090788 U CN210090788 U CN 210090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ight
module
image side
lens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3009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filed Critical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90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907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lens and mount having complementary engagement means, e.g. screw/threa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6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retaining rings or spr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镜头模组包括镜筒及镜片组件,镜筒包括顶壁及侧壁,顶壁与侧壁连接形成容置腔,顶壁包括外表面、内表面,及连接外表面与内表面的连接面,连接面围合形成与容置腔连通的通光孔。镜片组件包括自物侧至像侧的方向外径逐渐增大的多个镜片,其中包括第一镜片及设于第一镜片像侧的第二镜片,第一镜片为玻璃镜片,且包括成像部及环绕成像部设置的连接部,连接部包括连接本体及自连接本体朝像侧凸起的固定部,连接本体与外表面连接,固定部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通光孔内。第二镜片位于容置腔内,并与内表面抵接。相较于传统的镜头模组,该镜头模组中靠近物侧的镜片的外径得以减小,从而能够很好的保证镜片的面型。

Description

镜头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摄像技术的发展,镜头模组被广泛地应用在各式电子产品中,例如手机、平板等。
传统的镜头模组通常包括镜筒及安装在镜筒内的多个镜片,自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上,这些镜片的外径逐渐减小,也即,在这些镜片中,越靠近物侧,镜片的外径越大。但是,受光学参数的限制,靠近物侧的镜片一般需要将芯厚设计的较小,而对于外径大、芯厚小的镜片来说,成型难度较大,这种镜片的面型难以得到保证。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镜头模组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模组,旨在解决传统的镜头模组中镜片成型难度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镜头模组,包括:
镜筒,包括顶壁及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侧壁连接形成容置腔,所述顶壁包括相对设置的外表面及内表面,以及连接所述外表面与所述内表面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围合形成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通光孔;以及
镜片组件,包括自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依次设置且外径逐渐增大的多个镜片,其中包括第一镜片及设于所述第一镜片像侧的第二镜片,所述第一镜片为玻璃镜片,所述第一镜片包括成像部及环绕所述成像部设置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本体及自所述连接本体朝像侧凸起的固定部,所述连接本体与所述外表面连接,所述固定部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通光孔内,所述第二镜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内表面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像部包括第一曲面及自所述第一曲面弯折延伸的第二曲面,所述第二曲面为以所述镜头模组的光轴为轴线的圆柱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自所述物侧至所述像侧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面朝靠近所述镜头模组的光轴的方向倾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片的像侧面包括第一水平面及自所述第一水平面向所述像侧方向延伸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水平面位于所述连接本体上,且与所述外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斜面位于所述固定部上,且朝靠近所述光轴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连接面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本体与所述外表面胶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遮光片,所述第一遮光片设于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第二镜片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表面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遮光片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片组件还包括第三镜片、第四镜片及第五镜片,所述第二镜片、所述第三镜片、所述第四镜片及所述第五镜片沿所述物侧至所述像侧的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三镜片、所述第四镜片及所述第五镜片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所述镜片组件还包括第二遮光片、第三遮光片及第四遮光片,所述第二遮光片设于所述第二镜片与所述第三镜片之间,所述第三遮光片设于所述第三镜片与所述第四镜片之间,所述第四遮光片设于所述第四镜片与所述第五镜片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压环,所述压环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压环与所述镜片组件抵接,所述镜片组件至所述压环的方向与所述物侧至所述像侧的方向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镜片为塑料镜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的镜头模组,自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上,多个镜片的外径逐渐增大,因此,相较于传统的镜头模组,该镜头模组中靠近物侧的镜片的外径得以减小,从而能够很好的保证镜片的面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镜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镜头模组中镜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镜筒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镜头模组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的镜头模组中第一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传统镜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镜头模组能应用至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中,镜头模组包括镜筒100及镜片组件200,镜筒100作为镜片组件200主要的安装结构,可以是圆筒也可以是方筒。
请结合图1及图2,镜筒100包括顶壁110及侧壁120,顶壁110与侧壁120连接形成容置腔102,镜片组件200的部分结构安装在容置腔102内。顶壁110上设有通光孔104,通光孔104与容置腔102连通,光线从通光孔104射入容置腔102内。
顶壁110包括外表面112、连接面114及内表面116,外表面112与内表面116相对设置,且外表面112至内表面116的方向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一致。在本实施方式中,外表面112与内表面116均为垂直于镜头模组的光轴10的平面。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外表面112和内表面116还可以呈其他形状,例如曲面或者与光轴10的夹角成锐角的斜面等。
连接面114围合形成通光孔104,且连接面114连接外表面112与内表面116连接,并在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上,连接面114朝靠近光轴10的方向倾斜,也即,在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上,连接面114与光轴10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侧壁120靠近容置腔102的一面为多级阶梯面122,且自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上,阶梯面122的内径逐渐增大。
镜片组件200包括自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镜片,且在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上,这些镜片的外径逐渐增大,这与侧壁120的阶梯面122的内径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而且,这些镜片的外径与相对应的阶梯面122的内径是适配的,从而能避免镜片组件200在垂直于光轴10的方向上发生偏移。
具体地,请结合图2、图4及图5,镜片组件200包括第一镜片210与第二镜片220,第一镜片210至第二镜片220的方向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一致,第二镜片220的外径大于第一镜片210的外径。其中,第一镜片210包括成像部212及环绕成像部212设置的连接部214,连接部214包括连接本体2142及自连接本体2142朝像侧凸起的固定部2144,连接本体2142与外表面112连接,固定部2144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通光孔104内。第二镜片220位于容置腔102内,并与内表面114抵接。
更为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成像部212包括第一曲面2122及自第一曲面2122弯折延伸的第二曲面2124,第二曲面2124为以光轴10为轴线的圆柱面,也即,第二曲面2124的母线为平行于光轴10的直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设计需求还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第一镜片210。
第一镜片210的像侧面包括第一水平面2143及自第一水平面2143向像侧方向延伸的第一斜面2145,第一水平面2143位于连接本体2142上,且与外表面112连接,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水平面2143与外表面112以点胶的方式进行连接,以实现连接本体2142与外表面112的胶接,从而实现第一镜片210与镜筒100的连接。
第一斜面2145位于固定部2144上,且朝靠近光轴10的方向倾斜,第一斜面2145与连接面114抵接。第一斜面2145与连接面114的配合方式实现了第一镜片210与镜筒100的坎合,使得第一镜片210牢牢的安装在镜筒100上,提高了镜头模组的结构稳固性。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镜片210还可以通过卡接等其他方式固定在镜筒100上。
镜片组件200还包括第一遮光片202,第一遮光片202设于第一镜片210与第二镜片220之间,以阻挡杂光进入光学区域而影响成像品质。这里所说的光学区域指的是镜片中起光学作用的部分,光学区域可根据具体需要设置为凹或凸的形状,从而对光线进行发散或汇聚,例如第一镜片210的成像部212。第一遮光片202主要设置在第一镜片210的非光学区和第二镜片220的非光学区之间,非光学区环绕光学区域,主要作用为连接成像区域并作为与其他结构的接触部位,例如,第一镜片210的连接部214。
进一步,如图3和图4所示,内表面116上开设有安装槽106,安装槽106连通容置腔102与通光孔104。根据连接面114的倾斜方向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槽106的内径大于通光孔104靠近像侧的一侧的内径。第一遮光片202设于安装槽106内,这样能够避免第一遮光片202占用容置腔102的空间,使得镜头模组的结构更加紧凑,也能够避免第二镜片220与内表面116之间存在间隙,而影响镜头模组结构的稳定性,还能够防止第一遮光片202遮挡第一镜片210和第二镜片220过多的光学区域,而影响最终的成像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顶壁110也可以充当遮光片,而省略第一遮光片202和安装槽106。
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方式中,镜片组件200包括5个镜片,除第一镜片210和第二镜片220外,镜片组件200还包括第三镜片230、第四镜片240以及第五镜片250,第三镜片230、第四镜片240以及第五镜片250均位于容置腔102内,第一镜片210、第二镜片220、第三镜片230、第四镜片240以及第五镜片250沿着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依次设置。也即,在这5个镜片中,第一镜片210为最靠近物侧的镜片,第五镜片250为最靠近像侧的镜片,同时,第一镜片210的外径最小,第五镜片250的外径最大。需要说明的是,镜片组件200包含的镜片数目并不限于图1所示的实施例,镜片数目还可以为2个、3个、4个或6个以上。
镜片组件200还包括第二遮光片204、第三遮光片206及第四遮光片208,第二遮光片204设于第二镜片220与第三镜片230之间,第三遮光片206设于第三镜片230与第四镜片240之间,第四遮光片208设于第四镜片240与第五镜片250之间。与第一遮光片202的作用类似,第二遮光片204、第三遮光片206及第四遮光片208也具有阻挡杂光的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遮光片202、第二遮光片204、第三遮光片206及第四遮光片208均是由黑色塑胶材料通过射出成型的方式制成的,以提高尺寸精确度,不会因制作上的误差而降低阻挡杂光的效果,或阻挡过多的有效成像光线,而影响成像品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这些遮光片还可以由黑色薄膜经过冲压的方式制成。
镜头模组还包括设于容置腔102内的压环300,压环300与侧壁120连接,并与镜片组件200抵接,镜片组件200至压环300的方向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一致。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压环300与第五镜片250的像侧面抵接,并通过点胶的方式与侧壁120粘接在一起。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压环300还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的方式与侧壁120连接,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结合图1、图2和图4,在组装本实施方式的镜头模组时,按照第一遮光片202、第二镜片220、第二遮光片204、第三镜片230、第三遮光片206、第四镜片240、第四遮光片208、第五镜片250的顺序,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依次组装至容置腔102内,再将压环300与镜筒100连接,最后将第一镜片210与顶壁110坎合后,再对第一镜片210进行点胶。
而在组装图6所示的传统的镜头模组时,则是按照第五镜片250a、第四镜片240a、第三镜片230a、第二镜片220a、第一镜片210a的顺序,从像侧至物侧的方向依次组装至镜筒100a上,最后再将压环300a与镜筒100a和第一镜片210a进行连接,实现对镜片组件200a的固定。
对比图1和图6,根据镜筒100的形状、镜筒100a的形状以及各镜片外径的变化趋势可知,相较于传统的镜头模组,本实施方式的镜头模组中靠近物侧的镜片的外径更小,例如,第二镜片220的外径明显小于第二镜片220a的外径,从而能够降低靠近物侧的镜片的成型难度,很好的保证靠近物侧的镜片的面型。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环300靠近镜头模组的像侧设置,与顶壁110共同实现对安装在容置腔102的镜片在光轴10延伸方向上的固定,在连接压环300与侧壁120时,仅需要将压环300的外侧面与侧壁120进行连接。而在图6所示的传统的镜头模组中,压环300a靠近镜头模组的物侧设置,要实现对镜片组件200a的固定,不仅需要将压环300a的外侧面与镜筒100a连接,还需要将压环300a的内侧面与第一镜片210a连接,压环300a的组装工艺更加复杂。
另外,在对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镜片210进行点胶时,由于第一镜片210是与顶壁110的外表面112接触的,从而在点胶过程中溢出的胶水也是附在外表面112上,并不会影响到第二镜片220,进一步保证了最终的成像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镜片210为玻璃镜片,第二镜片220、第三镜片230、第四镜片240及第五镜片250均为塑料镜片。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镜片210的材质也可以采用塑料。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筒,包括顶壁及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侧壁连接形成容置腔,所述顶壁包括相对设置的外表面及内表面,以及连接所述外表面与所述内表面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围合形成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通光孔;以及
镜片组件,包括自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依次设置且外径逐渐增大的多个镜片,其中包括第一镜片及设于所述第一镜片像侧的第二镜片,所述第一镜片为玻璃镜片,所述第一镜片包括成像部及环绕所述成像部设置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本体及自所述连接本体朝像侧凸起的固定部,所述连接本体与所述外表面连接,所述固定部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通光孔内,所述第二镜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内表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部包括第一曲面及自所述第一曲面弯折延伸的第二曲面,所述第二曲面为以所述镜头模组的光轴为轴线的圆柱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物侧至所述像侧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面朝靠近所述镜头模组的光轴的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的像侧面包括第一水平面及自所述第一水平面向所述像侧方向延伸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水平面位于所述连接本体上,且与所述外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斜面位于所述固定部上,且朝靠近所述光轴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连接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本体与所述外表面胶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遮光片,所述第一遮光片设于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第二镜片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遮光片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组件还包括第三镜片、第四镜片及第五镜片,所述第二镜片、所述第三镜片、所述第四镜片及所述第五镜片沿所述物侧至所述像侧的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三镜片、所述第四镜片及所述第五镜片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所述镜片组件还包括第二遮光片、第三遮光片及第四遮光片,所述第二遮光片设于所述第二镜片与所述第三镜片之间,所述第三遮光片设于所述第三镜片与所述第四镜片之间,所述第四遮光片设于所述第四镜片与所述第五镜片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环,所述压环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压环与所述镜片组件抵接,所述镜片组件至所述压环的方向与所述物侧至所述像侧的方向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片为塑料镜片。
CN201921030093.7U 2019-06-28 2019-07-02 镜头模组 Active CN21009078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93909 WO2020258326A1 (zh) 2019-06-28 2019-06-28 镜头模组
CNPCT/CN2019/093909 2019-06-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90788U true CN210090788U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84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30093.7U Active CN210090788U (zh) 2019-06-28 2019-07-02 镜头模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409109A1 (zh)
JP (1) JP7091390B2 (zh)
CN (1) CN210090788U (zh)
WO (1) WO202025832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41062A1 (zh) * 2020-12-29 2022-07-07 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525516U (zh) * 2018-12-29 2019-10-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镜头以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42412B2 (ja) 2003-10-30 2006-02-01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光学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で得られた光学ユニット
JP2011090058A (ja) * 2009-10-20 2011-05-06 Fujifilm Corp レンズ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るプロジェクタ
WO2013047198A1 (ja) 2011-09-30 2013-04-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5210390U (zh) 2015-11-17 2016-05-04 瑞声声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CN106888343A (zh) * 2015-12-15 2017-06-23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206339760U (zh) * 2016-12-10 2017-07-1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CN108627939A (zh) * 2017-03-24 2018-10-09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分体式镜头和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07528984U (zh) * 2017-10-25 2018-06-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镜头组件
CN208399783U (zh) * 2018-07-20 2019-01-18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装置
CN208636519U (zh) * 2018-08-10 2019-03-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CN109358402A (zh) * 2018-12-17 2019-02-19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41062A1 (zh) * 2020-12-29 2022-07-07 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91390B2 (ja) 2022-06-27
JP2021009373A (ja) 2021-01-28
US20200409109A1 (en) 2020-12-31
WO2020258326A1 (zh) 2020-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34676B2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
JP6909905B2 (ja) 光学レンズモジュール
CN210090795U (zh) 光学镜头
CN210090788U (zh) 镜头模组
TWI721543B (zh) 光學鏡頭、應用該光學鏡頭的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CN210090780U (zh) 光学镜头
TWI447457B (zh) 鏡頭模組
CN209387957U (zh) 光学镜头及电子产品
CN210270346U (zh) 镜头模组
CN210534409U (zh) 分体式镜头、摄像模组和终端设备
CN210090802U (zh) 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0323536U (zh) 分体式镜头和摄像模组
CN211180368U (zh) 镜头模组
CN211403052U (zh) 电子装置和其摄像模块
CN112596135A (zh) 透镜、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394465A (zh) 分体式镜头及其组装方法、摄像模组和终端设备
CN113467025A (zh) 镜筒、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2540825U (zh) 镜筒、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0090792U (zh) 一种镜头模组
WO2021031732A1 (zh) 分体式镜头及其组装方法、摄像模组和终端设备
CN214151199U (zh) 镜头、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9202102U (zh) 光学镜头模块以及包括该光学镜头模块的电子设备
CN210348029U (zh) 镜头模组
CN210348026U (zh) 镜头模组
TWI766312B (zh) 光學鏡頭、應用該光學鏡頭的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6

Address after: No. 8, 2 floor, 85 Cavendish Science Park Avenue, Singapore

Patentee after: Raytheon solutions Pte Ltd

Address before: No. 8, 2 floor, 85 Cavendish Science Park Avenue, Singapore

Patentee before: Raytheon Technology (Singapor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