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89110U - 一种汽车内饰件冲切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内饰件冲切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89110U
CN211389110U CN201922386221.8U CN201922386221U CN211389110U CN 211389110 U CN211389110 U CN 211389110U CN 201922386221 U CN201922386221 U CN 201922386221U CN 211389110 U CN211389110 U CN 2113891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die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work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8622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永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Maishengte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Maishengt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Maishengte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Maishengt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8622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891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891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891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内饰件冲切成型模具。该技术方案对模具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创新性改进,采用顶板和支撑板分别承载压头和托台,将工件夹持固定在二者之间;在顶板或支撑板上,设置缸体,缸体的活塞杆末端下穿至支撑板下方,并与底板连接,在底板的上端承载推杆,推杆经通孔上穿至工件下方,并在推杆上端固定模头。基于这种构型,可通过底板的向上运动实现模压动作,并使冲击力仅通过模头作用于工件上的冲孔位点,而工件其他位置则被压头和托台夹持固定、不受冲击作用;而且,基于缸体对底板运动的缓冲作用,可提升底板运动的稳定性,同时缸体也能对底板的运动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内饰件冲切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冲切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配合注塑、挤出、冶炼、冲压等工艺的模体,用于对产品起到塑形作用。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汽车模具是指应用于汽车领域的模具,汽车生产中90%以上的零部件需要依靠模具成形。汽车车身模具,特别是大中型覆盖件模具,是车身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汽车自主开发能力的关键环节。汽车模具产品包括汽车覆盖件模具、轮胎模具、内外饰塑件模具、车灯模具、汽车保险杆模具、汽车仪表板模具等。其中,内饰件的成型效果对车辆整体感观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汽车内饰件的冲切成型具有更高的质量要求。现有技术中,常规冲切模具依靠上下模的快速合模实现,这种冲切方式在合模瞬间对内饰件整体的冲击较大,因此可能因受力偏移等原因影响加工品质,那么,如何以更加稳定的作用力完成冲切过程,成为了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冲切成型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模具在冲切的瞬间冲击力作用范围过大,无法使冲击力仅作用于切割位点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内饰件冲切成型模具,包括支撑板,下螺栓,托台,工件,顶板,上螺栓,压头,连接部,槽体,缸体,底板,间隙,推杆,通孔,模头,其中,托台通过下螺栓丝接固定在支撑板的上端,在托台上搭接有工件,压头通过上螺栓丝接固定在顶板的下端,顶板固定连接在连接部的上端,支撑板固定连接在连接部的下端,顶板与支撑板位置相对固定,压头和托台分别顶压在工件的上下两端;在连接部中开设有槽体,缸体固定连接在槽体中,缸体的活塞杆末端向下贯穿支撑板,在所述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与支撑板之间留有间隙,在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推杆,在支撑板中开设有通孔,推杆通过通孔向上贯穿支撑板,在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模头,所述模头位于工件的下方。
作为优选,推杆有若干个,所述若干推杆的轴线相互平行。
作为优选,在底板中具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及底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缸体有2个,所述2个缸体分别位于所述模具的两侧。
作为优选,还包括加工台和冲头,其中,底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加工台上,底板与冲头固定连接。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支撑板用于承载托台;下螺栓用于将托台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端;托台用于支撑待加工工件,当模具组装完毕后,压头顶压在待加工工件上端,从而使托台和压头共同将工件夹持固定;顶板用于承载压头;上螺栓用于将压头固定在顶板的下端;连接部用于保持顶板和支撑板的相对固定;槽体用于容纳缸体;缸体的活塞杆下端下穿支撑板,用于承载底板;底板用于承载推杆;支撑板上的通孔用于供推杆上穿,使推杆的上端处于工件下方;推杆上端用于承载模头。当执行模压动作时,底板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推杆和模头向上运动,使冲击力仅通过模头作用于工件上的冲孔位点,而工件其他位置则被压头和托台夹持固定、不受冲击作用;而且,基于缸体对底板运动的缓冲作用,可提升底板运动的稳定性,同时缸体也能对底板的运动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当未执行模压动作时,在支撑板和底板之间留有间隙;当执行模压动作时,间隙相应消失。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内饰件冲切成型模具。该技术方案对模具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创新性改进,采用顶板和支撑板分别承载压头和托台,将工件夹持固定在二者之间;在顶板或支撑板上,设置缸体,缸体的活塞杆末端下穿至支撑板下方,并与底板连接,在底板的上端承载推杆,推杆经通孔上穿至工件下方,并在推杆上端固定模头。基于这种构型,可通过底板的向上运动实现模压动作,并使冲击力仅通过模头作用于工件上的冲孔位点,而工件其他位置则被压头和托台夹持固定、不受冲击作用;而且,基于缸体对底板运动的缓冲作用,可提升底板运动的稳定性,同时缸体也能对底板的运动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当模具处于压合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中:
1、支撑板 2、下螺栓 3、托台 4、工件
5、顶板 6、上螺栓 7、压头 8、连接部
9、槽体 10、缸体 11、底板 12、间隙
13、推杆 14、通孔 15、模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实施例1
一种汽车内饰件冲切成型模具,如图1~3所示,包括支撑板1,下螺栓2,托台3,工件4,顶板5,上螺栓6,压头7,连接部8,槽体9,缸体10,底板11,间隙12,推杆13,通孔14,模头15,其中,托台3通过下螺栓2丝接固定在支撑板1的上端,在托台3上搭接有工件4,压头7通过上螺栓6丝接固定在顶板5的下端,顶板5固定连接在连接部8的上端,支撑板1固定连接在连接部8的下端,顶板5与支撑板1位置相对固定,压头7和托台3分别顶压在工件4的上下两端;在连接部8中开设有槽体9,缸体10固定连接在槽体9中,缸体10的活塞杆末端向下贯穿支撑板1,在所述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有底板11,底板11与支撑板1之间留有间隙12,在底板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推杆13,在支撑板1中开设有通孔14,推杆13通过通孔14向上贯穿支撑板1,在推杆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模头15,所述模头15位于工件4的下方。
该装置的结构特点如下:支撑板1用于承载托台3;下螺栓2用于将托台3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上端;托台3用于支撑待加工工件4,当模具组装完毕后,压头7顶压在待加工工件4上端,从而使托台3和压头7共同将工件4夹持固定;顶板5用于承载压头7;上螺栓6用于将压头7固定在顶板5的下端;连接部8用于保持顶板5和支撑板1的相对固定;槽体9用于容纳缸体10;缸体10的活塞杆下端下穿支撑板1,用于承载底板11;底板11用于承载推杆13;支撑板1上的通孔14用于供推杆13上穿,使推杆13的上端处于工件4下方;推杆13上端用于承载模头15。当执行模压动作时,底板11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推杆13和模头15向上运动,使冲击力仅通过模头15作用于工件4上的冲孔位点,而工件4其他位置则被压头7和托台3夹持固定、不受冲击作用;而且,基于缸体10对底板11运动的缓冲作用,可提升底板11运动的稳定性,同时缸体10也能对底板11的运动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当未执行模压动作时,在支撑板1和底板11之间留有间隙12;当执行模压动作时,间隙12相应消失。
实施例2
一种汽车内饰件冲切成型模具,如图1~3所示,包括支撑板1,下螺栓2,托台3,工件4,顶板5,上螺栓6,压头7,连接部8,槽体9,缸体10,底板11,间隙12,推杆13,通孔14,模头15,其中,托台3通过下螺栓2丝接固定在支撑板1的上端,在托台3上搭接有工件4,压头7通过上螺栓6丝接固定在顶板5的下端,顶板5固定连接在连接部8的上端,支撑板1固定连接在连接部8的下端,顶板5与支撑板1位置相对固定,压头7和托台3分别顶压在工件4的上下两端;在连接部8中开设有槽体9,缸体10固定连接在槽体9中,缸体10的活塞杆末端向下贯穿支撑板1,在所述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有底板11,底板11与支撑板1之间留有间隙12,在底板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推杆13,在支撑板1中开设有通孔14,推杆13通过通孔14向上贯穿支撑板1,在推杆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模头15,所述模头15位于工件4的下方。其中,推杆13有若干个,所述若干推杆13的轴线相互平行。在底板11中具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撑板1及底板11固定连接。缸体10有2个,所述2个缸体10分别位于所述模具的两侧。还包括加工台和冲头,其中,底板11固定连接在所述加工台上,底板11与冲头固定连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汽车内饰件冲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下螺栓(2),托台(3),工件(4),顶板(5),上螺栓(6),压头(7),连接部(8),槽体(9),缸体(10),底板(11),间隙(12),推杆(13),通孔(14),模头(15),其中,托台(3)通过下螺栓(2)丝接固定在支撑板(1)的上端,在托台(3)上搭接有工件(4),压头(7)通过上螺栓(6)丝接固定在顶板(5)的下端,顶板(5)固定连接在连接部(8)的上端,支撑板(1)固定连接在连接部(8)的下端,顶板(5)与支撑板(1)位置相对固定,压头(7)和托台(3)分别顶压在工件(4)的上下两端;在连接部(8)中开设有槽体(9),缸体(10)固定连接在槽体(9)中,缸体(10)的活塞杆末端向下贯穿支撑板(1),在所述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有底板(11),底板(11)与支撑板(1)之间留有间隙(12),在底板(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推杆(13),在支撑板(1)中开设有通孔(14),推杆(13)通过通孔(14)向上贯穿支撑板(1),在推杆(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模头(15),所述模头(15)位于工件(4)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冲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推杆(13)有若干个,所述若干推杆(13)的轴线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冲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底板(11)中具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撑板(1)及底板(1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冲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缸体(10)有2个,所述2个缸体(10)分别位于所述模具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冲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工台和冲头,其中,底板(11)固定连接在所述加工台上,底板(11)与冲头固定连接。
CN201922386221.8U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汽车内饰件冲切成型模具 Active CN2113891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86221.8U CN211389110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汽车内饰件冲切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86221.8U CN211389110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汽车内饰件冲切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89110U true CN211389110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14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86221.8U Active CN211389110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汽车内饰件冲切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891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46595Y (zh) 一种复合冷冲模
CN102615177B (zh) 汽车后座边盖板成型方法及模具
CN103894515A (zh) 汽车后桥线束支架的生产工艺以及成型、冲孔-切断模具
CN210788904U (zh) 一种汽车模具用换装装置
CN211389110U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冲切成型模具
CN209363405U (zh) 一种前副车架安装支架安装板的冲压系统
CN209918685U (zh) 一种汽车配件卡扣件的冲压机构
CN208787346U (zh) 一种汽车消声器落料压型复合模具
CN209363412U (zh) 一种电池安装支架的冲压系统
CN216027681U (zh) 一种带侧切机构的冲压模具
CN210523652U (zh) 低碳环保汽车侧横梁成型模具
CN210877090U (zh) 一种热水器底板模具
CN1844672A (zh) 液压制动分泵活塞的制造方法及其所需模具
CN219114237U (zh) 一种用于塑料成型的冲孔装置
CN211276390U (zh) 外圈多工位一体修整结构
CN106001240A (zh) 一种汽车驱动桥桥壳本体切边模具
CN201455115U (zh) 组合模具
CN205463892U (zh) 一种汽车铰链加强板多工序生产工装
CN216027391U (zh) 一种用于汽车c型截面饰条的夹紧切断机构
CN214023058U (zh) 车门a柱高强度修边冲孔合模模具
CN216324879U (zh) 一种用于曲轴锻件切边校形复合模具结构
CN220560229U (zh) 左右a柱上铰链加强板全工序合模快速成型模
CN212792675U (zh) 新能源汽车双工位冲压模具
CN217701018U (zh) 一种分流座拉伸成型工装
CN220297333U (zh) 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生产的冲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