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68324U - 一种设有横向预留过路管的市政道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有横向预留过路管的市政道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68324U
CN211368324U CN201922317896.7U CN201922317896U CN211368324U CN 211368324 U CN211368324 U CN 211368324U CN 201922317896 U CN201922317896 U CN 201922317896U CN 211368324 U CN211368324 U CN 2113683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reserved
base
layer
reserved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1789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秉华
石卫华
林文虎
卢相玮
杨阳
张明明
陈星宇
朱修毅
赵开鹏
李红杰
李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s Traffic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s Traffic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s Traffic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s Traffic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1789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683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683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683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有横向预留过路管的市政道路,包括市政道路,所述的市政道路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面层、防水层、上基层和下基层;所述下基层的下侧设置有预留管道;所述的预留管道横向贯穿市政道路路基的底部,其两端伸出路基的外侧;所述的预留管道设置在排污管道和排水管道的上侧,并与排污管道和排水管道错开分布;所述预留管道的下侧设置有沿预留管道方向铺设的垫层,以及铺设在在垫层上侧的预留管道底座,所述的预留管道固定在预留管道底座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路基底部设置的预留管道;能在铺设横向过路管道时保证道路的整体性,还降低了管道铺设的施工成本;并且能在后期铺设管道时,能让道路依然可以正常行车,无需封锁道路。

Description

一种设有横向预留过路管的市政道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有横向预留过路管的市政道路。
背景技术
常规的市政道路,在设计时一般只考虑道路横断面管线布置。部分道路其他附属设施的管线不与道路同步施工,当后期铺设管线时会遇到一些横向过路管,如燃气、电缆、热力等在铺设管线时会出现需要横向穿过道路的情况发生;当这些管线需要横穿道路时,则需对道路进行破坏进行铺设;使得工程量加大、增加了施工成本的同时,还需要对路段进行封锁,给交通带来了不便。
虽然,目前可以采用顶管或水平定向钻施工,但是在铺设管道过后,道路内部被破坏,导致后期路面在受到车型的压力后,出现裂纹;也会对道路造成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设有横向预留过路管的市政道路,能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设有横向预留过路管的市政道路,包括市政道路,所述的市政道路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面层、防水层、上基层和下基层;所述下基层的下侧设置有预留管道;所述的预留管道横向贯穿市政道路路基的底部,其两端伸出路基的外侧;所述的预留管道设置在排污管道和排水管道的上侧,并与排污管道和排水管道错开分布;所述预留管道的下侧设置有沿预留管道方向铺设的垫层,以及铺设在在垫层上侧的预留管道底座,所述的预留管道固定在预留管道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预留管道底座的中部设置有与预留管道底部外形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的预留管道坐落在预留管道底座的凹槽内;所述的预留管道底座包括设置在预留管道下侧的底座基础,以及设置在预留管道腋角部分的底座本体;所述的底座基础和底座本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基础采用夯实的素土和砂砾石层,或采用压实的中、粗砂层,或采用由混凝土浇筑的混凝土底座基础;所述的底座基础为夯实的素土和砂砾石层时,其压实度≧95%;所述的底座基础为压实的中、粗砂层时,其压实度≧90%。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本体采用压实的中、粗砂层,或采用由混凝土浇筑的混凝土底座本体;所述的底座本体为压实的中、粗砂层时,其压实度≧95%。
进一步的,所述预留管道的横截面为圆环形,所述底座的顶面与预留管道底面的两个接触点C与预留管道的圆心O点形成120º夹角;将三点依次连接,形成等腰三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预留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管,其壁厚为预留管道内直径的10%。
进一步的,所述的预留管道底座和垫层的宽度为预留管道内直径的1.5倍;预留管道底座和垫层的长度与市政道路路基的宽度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的垫层采用碎石垫层。
进一步的,所述预留管道的侧边与顶部设置有加固层;所述的加固层采用夯实的回填土、或采用与路基相同材质的回填材料,或采用混凝土浇筑的加固层。
进一步的,所述预留管道的顶部与路面间隔距离大于等于70c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设有横向预留过路管的市政道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横向预留过路管指的是要穿过道路的管线、燃气、电缆、热力等在铺设管线时会横向穿过道路,这些都叫横向过路管。预留管道的设置可以减少后期管线横穿道路对道路的破坏。
(2)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路基底部设置的预留管道;在后期遇到需要横向过路的管道时,可以将横向过路管道通过预留管道进行贯穿道路;无需再对道路进行破坏;既能保证道路的整体性,还降低了管道铺设的施工成本;而且,后期铺设管道时,能让道路依然可以正常行车,无需封锁道路。能有效的减少后期铺设横向过路管道带来的不便。
(3)预留管道在铺设道路时,与道路一起施工;可以对管顶部分的路面进行压实;能有效降低管道对路面后期的影响。
(4)道路内部的预留管道的设置,便于该区域较大的地块后期开发建设的规划使用。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预留管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预留管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预留管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件中的标记:1-市政道路、11-面层、12-防水层、13-上基层、14-下基层、2-预留管道、3-预留管道底座、31-底座基础、32-底座本体、4-加固层、5-碎石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设有横向预留过路管的市政道路,包括市政道路1,所述的市政道路1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面层11、防水层12、上基层13和下基层14。下基层14的下侧设置有预留管道2,预留管道2采用钢筋混凝土管,其横截面为圆环形;其壁厚为预留管道2内直径的10%。
预留管道2横向贯穿市政道路1路基的底部,其两端伸出路基的外侧;所述的预留管道2设置在排污管道和排水管道的上侧,并与排污管道和排水管道错开分布。
在预留管道2的下侧设置有沿预留管道2方向铺设预留管道底座3,所述的预留管道2固定在预留管道底座3上。预留管道底座3的中部设置有与预留管道2底部外形相匹配的弧形凹槽,预留管道2坐落在预留管道底座3的弧形凹槽内,预留管道2的底面与预留管道底座3的凹槽内面之间通过摩擦力固定。底座3的顶面与预留管道2底面的两个接触点C与预留管道2的圆心O点形成120º夹角;将三点依次连接,形成等腰三角形。
预留管道底座3包括设置在预留管道2底部的底座基础31,以及设置在预留管道2腋角部分的底座本体32;所述的底座基础31和底座本体32一体成型;底座基础31采用夯实的素土和砂砾石层,或采用压实的中、粗砂层,当底座基础31为夯实的素土和砂砾石层时,其压实度≧95%;所述的底座基础31为压实的中、粗砂层时,其压实度≧90%。所述的底座本体32采用压实的中、粗砂层,底座本体32为压实的中、粗砂层时,其压实度≧95%。
预留管道2的侧边与顶部设置有加固层4;所述的加固层4采用夯实的回填土、或采用与路基相同材质的回填材料。当回填材料的材料和位置不同时,其需要压实的要求也不同。具体的回填位置和材质所对应的压实度见下表: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预留管道2的顶部与市政道路1路面间隔距离大于等于70cm。
在底座基础31的下侧,铺设有作用于预留管道底座3的垫层5;垫层5采用碎石垫层。预留管道底座3和垫层5的宽度为预留管道2内直径的1.5倍;预留管道底座3和垫层5的长度与市政道路1路基的宽度一致。
实施例2:
对于实施例1的管道结构,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当遇到横向过路管时,需要破坏路面的问题。但是在后期的实验中,发明人发现随着后期铺设道路时,在利用重型机构给道路压实的过程中,出现了预留管道随着道路的压实,出现了下沉的现象。
若预留管道出现下沉,那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到原来设置在预留管道下侧的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为了解决管道下沉的问题,发明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
如图3所示,将预留管道2的底座3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混凝土管道底座3。所述的管道底座3包括设置在预留管道2下侧的底座基础31 C1部分和设置在预留管道2腋角的管道本座32 C2部分;所述的底座基础31和底座本体32采用混凝土浇筑成一体。
预留管道底座3的顶面与预留管道2底面的两个接触点C与预留管道2的圆心O点形成120º夹角;将三点依次连接,形成等腰三角形。
钢筋混凝土管与混凝土底座尺寸及每米工程量的要求如下表所示:
钢筋混凝土管与混凝土底座尺寸及每米工程量表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本实施例中的钢筋混凝土管管径、壁厚尺寸按GB/T 11836-2009。
当C1部分和C2部分分开浇筑时,C1上表面应扫毛并洗净。
本实施例中,其他的结构以及各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均与实施例1的相同,此处不再多做阐述。
本实施例中,混凝土的底座,能有效的解决在道路的压实过程中出现的管道下沉的问题。
实施例3:
在实验过程中,实施例2的结构能有效的解决预留管道下沉的问题;但是在多次道路压实之后,再对预留管道进行检测时;出现了预留管道的顶部和侧壁出现了裂纹受损的情况。
为了解决该问题,发明人在实施例2的结构的基础上,对本技术方案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有效的解决了管道下沉以及管道受损的问题。
如图4所示,在预留管道2的外侧,设置了将预留管道2包裹在内的加固层4;加固层4采用混凝土浇筑为一体的加固层4。
所述的加固层4包括设置在预留管道2下侧的底座基础31 C1部分,设置在预留管道腋角和侧边的De部分,以及设置在预留管道顶部上侧的加固部分。
所述侧的加固部分,其厚度大于等于500mm。
本实施例中,其他的结构以及各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均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相同,此处不再多做阐述。
本实施例中,混凝土的底座,能有效的解决在道路的压实过程中出现的管道下沉和预留管道的顶部和侧壁出现了裂纹受损的问题。
因此,360°混凝土全包封解决了管道压实度的问题,使得预留管道和道路均不会因为管道周围压实度不满足而减少使用寿命。

Claims (10)

1.一种设有横向预留过路管的市政道路,包括市政道路(1),所述的市政道路(1)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面层(11)、防水层(12)、上基层(13)和下基层(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基层(14)的下侧设置有预留管道(2);所述的预留管道(2)横向贯穿市政道路(1)路基的底部,其两端伸出路基的外侧;所述的预留管道(2)设置在排污管道和排水管道的上侧,并与排污管道和排水管道错开分布;所述预留管道(2)的下侧设置有沿预留管道(2)方向铺设的垫层(5),以及铺设在垫层(5)上侧的预留管道底座(3),所述的预留管道(2)固定在预留管道底座(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横向预留过路管的市政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管道底座(3)的中部设置有与预留管道(2)底部外形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的预留管道坐落在预留管道底座(3)的凹槽内;所述的预留管道底座(3)包括设置在预留管道(2)下侧的底座基础(31),以及设置在预留管道(2)腋角部分的底座本体(32);所述的底座基础(31)和底座本体(32)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设有横向预留过路管的市政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基础(31)采用夯实的素土和砂砾石层,或采用压实的中、粗砂层,或采用由混凝土浇筑的混凝土底座基础(31);所述的底座基础(31)为夯实的素土和砂砾石层时,其压实度≧95%;所述的底座基础(31)为压实的中、粗砂层时,其压实度≧9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设有横向预留过路管的市政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本体(32)采用压实的中、粗砂层,或采用由混凝土浇筑的混凝土底座本体(32);所述的底座本体(32)为压实的中、粗砂层时,其压实度≧95%。
5.根据权利要求1-4其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设有横向预留过路管的市政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管道(2)的横截面为圆环形,所述预留管道底座(3)的顶面与预留管道(2)底面的两个接触点C与预留管道的圆心O点形成120º夹角;将三点依次连接,形成等腰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设有横向预留过路管的市政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管道(2)采用钢筋混凝土管,其壁厚为预留管道内直径的1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设有横向预留过路管的市政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留管道底座(3)和垫层(5)的宽度为预留管道(2)内直径的1.5倍;预留管道底座(3)和垫层(5)的长度与市政道路(1)路基的宽度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设有横向预留过路管的市政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层(5)采用碎石垫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横向预留过路管的市政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管道(2)的侧边与顶部设置有加固层(4);所述的加固层(4)采用夯实的回填土、或采用与路基相同材质的回填材料,或采用混凝土浇筑的加固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横向预留过路管的市政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管道(2)的顶部与路面间隔距离大于等于70cm。
CN201922317896.7U 2019-12-22 2019-12-22 一种设有横向预留过路管的市政道路 Active CN2113683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17896.7U CN211368324U (zh) 2019-12-22 2019-12-22 一种设有横向预留过路管的市政道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17896.7U CN211368324U (zh) 2019-12-22 2019-12-22 一种设有横向预留过路管的市政道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68324U true CN211368324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53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17896.7U Active CN211368324U (zh) 2019-12-22 2019-12-22 一种设有横向预留过路管的市政道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683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13354B (zh) 适用于路面浅层的预埋管道
CN105155376A (zh) 适用于路面的非受压式加固管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5171305U (zh) 具有排水结构的沥青路面
CN105908588A (zh) 一种适用于弱透水性土壤地区的透水铺装系统
CN111236002B (zh) 一种新的路面发光标识埋设方法
CN110670436A (zh) 防止城市道路路基不均匀沉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1368324U (zh) 一种设有横向预留过路管的市政道路
CN204879036U (zh) 抗压保护式路面管道
US9088142B2 (en)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subsurface conduit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CN205741809U (zh) 一种人行道的透水路基结构及透水砖
CN204875404U (zh) 路面预埋式管道交叉结构
JP2004092364A (ja) 透水性アスファルト舗装の補強方法
US2012026957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verting Sub-surface Water
CN206503213U (zh) 用于公路中央分隔带的散集结合型防排水系统
CN206521661U (zh) 一种用于路侧排水的预制模块及预制模块组
CN105088916A (zh) 路面管道交叉节点保护结构
CN212335677U (zh) 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农田作业路
RU2516603C1 (ru) Дорожн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CN111501967A (zh) 不中断交通的隧道增设中心沟方案及快速施工方法
CN213925690U (zh) 一种防止雨水积涝的海绵城市路基
CN204919265U (zh) 一种阻水型路缘石
CN217438590U (zh) 一种适用于重载铺装路面的全透水路肩结构
CN214363961U (zh) 一种隧道洞口隐藏式路面截水沟
RU2288986C2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земляного полотна
CN207685614U (zh) 一种城市道路照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