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67424U - 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67424U
CN211367424U CN201921824073.7U CN201921824073U CN211367424U CN 211367424 U CN211367424 U CN 211367424U CN 201921824073 U CN201921824073 U CN 201921824073U CN 211367424 U CN211367424 U CN 211367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glass substrate
vacuum glass
vacuum
imp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240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雁
李彦兵
张红霞
李素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Landi Titanium Metal Vacuum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Landgla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Landgla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Landgla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2407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67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67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674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包括真空玻璃本体,所述真空玻璃本体包括第一玻璃基板、第二玻璃基板、密封材料和支撑物,所述上玻璃基板和所述下玻璃基板相对设置,所述密封材料设置在上玻璃基板和下玻璃件之间的边缘位置,所述上玻璃基板、下玻璃基板和密封材料共同围成真空腔,所述支撑物设置在真空腔内,在真空玻璃本体周缘的端面侧和真空玻璃本体周缘的至少一个板面外侧设有缓冲材料,在缓冲材料外侧设置有动态应力抵消框架,所述动态应力抵消框架能够对真空玻璃边缘施加大小可调的预加荷载力。本实用新型可显著提高真空玻璃的耐冲击性能,极具推广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玻璃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 。
背景技术
真空玻璃是一种新兴的节能环保玻璃,由于其高的隔热、隔音性能而广受消费者喜爱,真空玻璃通常包括两个独立的玻璃基片,在两个玻璃基片之间形成低压空间(即真空腔),两个玻璃基片通过边缘密封进行连接,在两个玻璃基片之间的真空腔中设置有支撑物,支撑物被用于承受外部大气压与真空腔之间的压差,从而防止玻璃基片的损坏。
由于真空玻璃的特殊构造,真空腔内的低压环境,使得真空玻璃的外表面承受较大的拉应力,在不受到外部冲击的情况下,真空玻璃表面的拉应力尚处于玻璃基片可以承受的范围,但是当真空玻璃受到外部冲击时,外部的冲击力与大气压力发生叠加,使得真空玻璃外表面承受的拉应力急剧增大,从而极易使构成真空玻璃的玻璃基片发生破碎。
目前玻璃在建筑上进行应用应当满足国家标准GB 15763.2 《建筑用安全玻璃》的要求,其中对玻璃的抗冲击性能要求如下:取6块玻璃进行实验,试样破坏数不超过1块为合格,多余或等于3块为不合格,破坏数为2块时,再另取6块进行试验,必须全部不被破坏为合格,具体的试验方式可以参考标准6.5部分的内容。由于真空玻璃如下的结构,造成真空玻璃往往不能够满足标准的要求:(1)真空玻璃的内腔设置有材质较硬的支撑物,在进行落球冲击时,在支撑物所对应的区域容易形成应力集中,从而造成玻璃板的碎裂。(2)真空玻璃的封接材料采用低熔点玻璃粉时,由于低熔点玻璃粉为脆性材料,受冲击后会造成密封的破坏,从而使真空玻璃失效。另外,采用低玻粉进行封接时,由于封接温度在450℃左右,会造成玻璃基片的大幅度退钢化,进行落球冲击试验时会对真空玻璃造成更大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 。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包括真空玻璃本体,所述真空玻璃本体包括第一玻璃基片、第二玻璃基片、密封材料和支撑物,所述上玻璃基片和所述下玻璃基片相对设置,所述密封材料设置在上玻璃基片和下玻璃件之间的边缘位置,所述上玻璃基片、下玻璃基片和密封材料共同围成真空腔,所述支撑物设置在真空腔内,在真空玻璃本体周缘的端面侧和真空玻璃本体周缘的至少一个板面外侧设有缓冲材料,在缓冲材料外侧设置有动态应力抵消框架,所述动态应力抵消框架能够对真空玻璃边缘施加大小可调的预加荷载力。
进一步,玻璃版幅在不超过3m×3m时,所述预加荷载力不大于1000N/m,对于同一规格真空玻璃,其长边位置的预加荷载力大于短边位置的预加荷载力;对于不同规格真空玻璃,所述预加荷载力范围,随玻璃版幅的增大而增大。这是由于边部越长,荷载力的均匀性就越差,距离两端部越远力越小。为了保证中心部位力达到要求,因此随着边长增加,需要适当增加荷载力。
进一步,所述动态应力抵消框架的内侧设有活动压板,活动压板位于真空玻璃本体周缘端面侧,动态应力抵消框架上还设有调整螺栓,通过所述调整螺栓的旋进程度推动活动压板挤压缓冲材料,以获得不同的预加荷载力。
进一步,所述密封材料为金属密封材料、玻璃粉密封材料或者金属和玻璃粉的复合密封材料。
进一步,在真空玻璃本体周缘的两个板面外侧均设有缓冲材料,所述动态应力抵消框架的横截面为U形。
进一步,在真空玻璃本体周缘的一个板面外侧均设有缓冲材料,所述动态应力抵消框架的横截面为L形。
进一步,位于真空玻璃本体周缘端面侧的缓冲材料厚度为1-5mm;位于真空玻璃本体周缘板面外侧的缓冲材料厚度为1-5mm。
进一步,所述的缓冲材料为结构胶、密封胶或凝胶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所述的结构胶为硅酮结构胶。
进一步,所述的密封胶为聚氨酯密封胶。
进一步,所述的凝胶为D30或P4U。
进一步,所述动态应力抵消框架的材料为金属材料、工程塑料或木质材料,其弹性模量为:1GPa-200GPa。
进一步,所述动态应力抵消框架为一整体结构,在所述框架的边框上设置有断口,在真空玻璃装入所述动态应力抵消框架之后,所述断口处通过以下任一种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a:通过焊接或者胶粘连接;
b:通过连接件和铆钉进行连接;
C:通过连接件和螺栓或螺钉进行连接。
进一步,所述动态应力抵消框架为由两个以上的分体部件组成的分体结构。
再进一步,所述两个以上的分体部件通过焊接或者胶粘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两个以上的分体部件通过连接板和铆钉进行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两个以上的分体部件通过连接板和螺栓或螺钉进行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真空玻璃本体除了包括第一玻璃基片和第二玻璃基片外,还包括与第一玻璃基片或者与第二玻璃基片相对设置的第三玻璃基片。
进一步,所述的第三玻璃基片与第一玻璃基片或者与第二玻璃基片之间设置有有机聚合物中间膜。
进一步,所述有机聚合物中间膜为一层或多层。
进一步,所述的第三玻璃基片与第一玻璃基片或者与第二玻璃基片之间通过设在周缘板面内侧的密封条连接密封设置,在第三玻璃基片与第一玻璃基片或者与第二玻璃基片之间为中空结构。
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真空玻璃本体的周缘设置了动态应力抵消框架,在动态应力抵消框架与真空玻璃本体之间填充缓冲材料,当真空玻璃本体外表面受到外部的冲击力时,真空玻璃本体会发生弯曲变形,如图7所示,真空玻璃周缘抵靠在动态应力抵消框架上,动态应力抵消框架给真空玻璃本体施加反向的作用力,因此大大提高了真空玻璃本体的耐冲击性能。
围成真空腔的两个玻璃基片之间采用金属密封材料进行固接密封时,与采用脆性的低玻粉密封固接相比,拉伸强度可以达到110-170Mpa(低玻粉封接的拉伸强度为0.604Mpa,),剪切强度可达到70-130Mpa(低玻粉封接的剪切强度为3.45Mpa,),从而可保证真空玻璃本体在受到外力冲击时,该处的密封更不容易被破坏,最终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长期使用可靠性。
当真空玻璃本体的表面受到外部冲击后,缓冲材料能够吸收掉一部分的冲击,同时可以避免真空玻璃本体周缘直接撞击到动态应力抵消框架上,从而对真空玻璃周缘造成破坏。当缓冲材料采用D30或者P4U时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例如P4U材料在在常态下保持松弛的状态,柔软而具有弹性,一旦遭到剧烈碰撞或冲击的时候,分子间立刻相互锁定,迅速收紧变硬,从而吸收并消化外力,形成一层防护层,当外力消失后,材料会回复到它最初的软弹流动状,因此可以更好的保护真空玻璃本体。D30或者P4U材料变硬后还可以给真空玻璃本体施加反向作用力,相当于是对动态应力抵消框架作用的增强。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通过调整动态应力抵消框架上的活动压板,实现对缓冲材料挤压程度的调整,从而获得大小不同的预加荷载力。例如,玻璃长边位置的预加荷载力要大于短边位置的预加荷载力,而且预加荷载力随玻璃版幅的增大而增大,这些都可以依靠活动压板的调整得以实现。此外,对于大版玻璃,如果预加荷载力是不可调的,那么在玻璃的四角端部位置预加荷载力是符合要求的,但是预加荷载力会随着到玻璃边沿中部的距离的减小而减小,难以符合预加荷载力大小的要求,就会降低真空玻璃耐冲击性能。因此,对于大版玻璃来说,可以通过调整活动压板不同位置处的压力,使得玻璃中部仍然可以达到最佳预加荷载力的要求,确保真空玻璃的耐冲击性能。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具体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受外力冲击时示意图。
图8为图1的第一种结构形式俯视图。
图9为图1的第二种结构形式俯视图。
图10为图1的第三种结构形式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动态应力抵消框架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第一玻璃基片,2、第二玻璃基片, 3、支撑物, 4、真空腔, 5、金属密封材料, 6、缓冲材料, 7、动态应力抵消框架,8、第三玻璃基片, 9、有机聚合物中间膜, 10、密封条,11、平面连接板,12、铆钉, 13、活动压板,14、调整螺栓,11’、L形连接板,12’、螺栓,11”、角形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 ,包括真空玻璃本体,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真空玻璃本体包括第一玻璃基片1和第二玻璃基片2,第一玻璃基片1和第二玻璃基片2相对设置,在第一玻璃基片1和第二玻璃基片2周缘板面内侧固结有金属密封材料5,在两个玻璃基片与金属密封材料之间形成真空腔4,在围成真空腔4的两个玻璃基片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物3。
本实施例中,在真空玻璃本体周缘的端面侧和真空玻璃本体周缘的两个板面外侧均设有缓冲材料6,在缓冲材料外侧包裹固定有动态应力抵消框架7,从图1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动态应力抵消框架7的横截面形状为U形。
所述动态应力抵消框架7的内侧设有活动压板13,活动压板13位于真空玻璃本体周缘端面侧,动态应力抵消框架7上还设有调整螺栓14,通过所述调整螺栓14的旋进程度推动活动压板挤压缓冲材料6,以获得不同的预加荷载力。
玻璃版幅在不超过3m×3m时,所述预加荷载力为线荷载,不大于1000N/m,对于同一规格真空玻璃,其长边位置的预加荷载力大于短边位置的预加荷载力;对于不同规格真空玻璃,所述预加荷载力范围,随玻璃版幅的增大而增大。
例如:对于600mm×800mm×5mm钢化真空玻璃,其中600mm的短边位置的预加荷载力安全区间为26~264N/m,800mm的长边位置的预加荷载力安全区间为68~414N/m。
本文中,板面内侧指的是真空玻璃本体中玻璃基片与相邻玻璃基片相对设置的一侧,板面外侧指的真空玻璃本体中是玻璃基片朝向外部大气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金属密封材料5可通过包含以下几个步骤的方法固结在第一玻璃基片和第二玻璃基片周缘的板面内侧:
1)、在第一玻璃基片1和第二玻璃基片2周缘的板面一侧待封接区域制备金属浆料涂层;
2)、对步骤1)制备的金属浆料涂层进行烘干处理;
3)、采用烧结工艺对步骤2)烘干处理后的金属浆料涂层进行加热,使金属浆料涂层与相应的玻璃基片固结,在相应的玻璃基片上形成金属化层;
4)、将第一玻璃基片1和第二玻璃基片2带有金属化层的板面相向设置,并在第一玻璃基片1和第二玻璃基片2的金属化层间放置金属焊料;
5)、对步骤4)所放置的金属焊料进行加热使得所述的金属焊料熔化在第一玻璃基片1和第二玻璃基片2的金属化层之间,并连接所述第一玻璃基片和第二玻璃基片的金属化层.
完成以上步骤后所形成的金属化层和金属焊料的组合物即为本文所述的金属密封材料5。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物3为金属支撑物,所述支撑物3的形状为C型、球型、鼓型或者圆饼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材料6为硅酮胶,即结构胶的一种,缓冲材料6填充在动态应力抵消框架与真空玻璃本体的周缘之间,缓冲材料6也可以采用属于密封胶的聚氨酯密封胶。
或者,所述的缓冲材料也可以采用凝胶,例如D30或者P4U。
D30或P4U 等泡膨胀性沫凝胶在常态下保持松弛的状态,柔软而具有弹性,一旦遭到剧烈撞击或挤压的时候,分子间立刻相互锁定,迅速收紧变硬从而消化外力,形成一层防护层,当外力消失后,材料会恢复到它最初的松弛软弹状态。它可以在纳米秒时内在不同的冲击情况作出不同的反应。
本实施例中,位于真空玻璃本体周缘端面侧的缓冲材料厚度d为2mm,端面侧的缓冲材料厚度d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情况在1-5 mm之间选择,位于两个玻璃基片周缘板面侧的缓冲材料厚度c为1mm,板面侧的缓冲材料厚度c在实际应用时,也可根据情况在1-5 mm之间选择。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区别在于,在真空玻璃本体周缘的端面侧和真空玻璃本体周缘的一个板面外侧设置缓冲材料6,在缓冲材料外侧包裹固定有动态应力抵消框架7,从图2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动态应力抵消框架7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其余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区别在于,真空玻璃本体除了包括围成真空腔的第一玻璃基片1和第二玻璃基片2以外,还包括一个与第一玻璃基片1或第二玻璃基片2相对设置的第三玻璃基片8,缓冲材料6设置在真空玻璃本体中的第三玻璃基片8板面外侧和第一、第二玻璃基片中远离三玻璃基片8的那一个玻璃基片的板面外侧, 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玻璃基片8与第一玻璃基片1或者与第二玻璃基片2之间设置有有机聚合物中间膜9,有机聚合物中间膜9可以采用PVB、SGP、EVA、夹层玻璃胶水等,所述有机聚合物中间膜可以设置为一层或多层。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三相比,区别在于,第三玻璃基片8与第一玻璃基片1或者与第二玻璃基片2之间通过设在周缘板面内侧的密封条10连接密封设置,在第三玻璃基片8与第一玻璃基片1或者与第二玻璃基片2之间为中空结构。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变形获得。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相比,区别在于,真空玻璃本体除了包括围成真空腔的第一玻璃基片1和第二玻璃基片2以外,还包括一个与第一玻璃基片1或第二玻璃基片2相对设置的第三玻璃基片8。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玻璃基片8与第一玻璃基片1或者与第二玻璃基片2之间设置有有机聚合物中间膜9,这个特征与实施例三一样。
本实施例中,缓冲材料6设置在真空本体的端面侧以及第一玻璃基片1和第二玻璃基片2中远离第三玻璃基片8的那个玻璃基片的板面外侧。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五相似,但有区别。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第三玻璃基片8与第一玻璃基片1或者与第二玻璃基片2之间通过设在周缘板面内侧的密封条10连接密封设置,在第三玻璃基片8与第一玻璃基片1或者与第二玻璃基片2之间为中空结构。
制作实施例:
下面以横截面为U形的动态应力抵消框架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步骤:
(1)、对于由两部分构成的动态应力抵消框架7(如图8所示), 在构成动态应力抵消框架7的两个半框内均间隔放置橡胶条或木垫块等用于控制动态应力抵消框架7与真空玻璃本体端面侧以及板面侧间距的限位件;
(2)、将真空玻璃本体放置在动态应力抵消框架7的两个半框内,然后将两个半框的两个接头处分别用一个平面连接板11和多个铆钉12进行连接,如图8所示;或者在两个半框的两个接头处分别采用两个L形连接板11’ 和螺栓12’进行连接;如图9所示;
(3)、自真空玻璃本体与U形的动态应力抵消框架7之间的间隙注入结构胶,得到耐冲击真空玻璃。
实际制作时,对于矩形的真空玻璃本体,动态应力抵消框架7也可以由如图10的四部分顺次连接而成,可在连接好其中的两部分或者三部分后将真空玻璃本体放入,然后将剩余的部分与事先装入真空玻璃本体的部分连接在一起,相邻两部分之间的连接可如图10所示,采用一个角形连接板11”和多个铆钉进行连接。
上述制作实施例中缓冲材料为结构胶或者密封胶。
如果缓冲材料采用D30或P4U等膨胀性泡沫凝胶, 上述实施例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制作:
(1)、在构成动态应力抵消框架7的两个半框内均间隔放置采用D30或P4U(根据选择的缓冲材料进行确定,与选择的缓冲材料相一致)制成的用以控制动态应力抵消框架7与真空玻璃本体端面侧以及板面侧间距的限位件;
(2)、在真空玻璃本体周缘的端面侧和两个板面侧(即四周边缘)包裹D30或P4U等凝胶。
(3)、将包裹D30或P4U等凝胶的真空玻璃本体放进动态应力抵消框架7的两个半框内,然后连接两个半框,制成耐冲击真空玻璃。
通过调整动态应力抵消框架7四边的调整螺栓14,对活动压板13的进给量进行调节,进而对缓冲材料挤压程度进行调节,最终得到所需的预加荷载力。
上述各实施例中,真空玻璃本体中,所述的支撑物还可以采用非金属透明材料制成,比如普通的石英玻璃或者对普通石英玻璃进行化学处理后得到的化学强化玻璃等。
下面结合试验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真空玻璃的耐冲击性能进行更进一步的说明。
按照GB15763.2-2005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2部分:钢化玻璃中5.5、6.5抗冲击试验要求:使用直径为63.5mm(质量约1040g)表面光滑的钢球放在距离试样表面1000mm的高度,使其自由落下。冲击点应在距试样中心25mm的范围内。对每块试样的冲击仅限1次,以观察其是否破坏。取6块钢化玻璃进行试验,试样破坏数不超过1块为合格,多于或等于3块为不合格。破坏数为2块时,再另取6块进行试验,试样必须全部不被破坏为合格。
经过试验,当钢化真空玻璃制品没有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态应力抵消框架时,用1040g的钢球进行抗冲击试验,通常情况下,钢化真空玻璃制品能够耐受钢球冲击而不破碎的钢球冲击高度范围为750-850mm,难以达到GB15763.2-2005抗冲击试验所要求的1000mm的标准。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耐冲击真空玻璃可以满足GB15763.2-2005抗冲击试验要求,用1040g的钢球进行抗冲击试验,当冲击高度为1000mm时玻璃不会发生破碎。
同时,取钢化真空玻璃制品按照GB15763.2-2005进行抗冲击试验时,真空玻璃制品的两块玻璃基板均会出现破碎;而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耐冲击真空玻璃,进行抗冲击试验时,若出现破碎,只有受到钢球直接冲击的那一块玻璃基板破碎,而另一面玻璃基板完好。可见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提高真空玻璃的抗冲击性能,也使真空玻璃的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以上试验中所用真空玻璃和耐冲击真空玻璃制品均为相同厚度、同种类的,且与制品在同一工艺条件下制造的尺寸为610mm(0mm,+5mm)×610mm(0mm,+5mm)的平面钢化真空玻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 ,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包括真空玻璃本体,所述真空玻璃本体包括第一玻璃基片(1)、第二玻璃基片(2)、密封材料和支撑物(3),所述第一玻璃基片(1)和所述第二玻璃基片(2)相对设置,所述密封材料设置在第一玻璃基片(1)和第二玻璃基片(2)之间的边缘位置,所述第一玻璃基片(1)、第二玻璃基片(2)和密封材料共同围成真空腔(4),所述支撑物(3)设置在真空腔(4)内,其特征在于:在真空玻璃本体周缘的端面侧和真空玻璃本体周缘的至少一个板面外侧设有缓冲材料(6),在缓冲材料(6)外侧设置有动态应力抵消框架(7),所述动态应力抵消框架(7)能够对真空玻璃边缘施加大小可调的预加荷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 ,其特征在于:玻璃版幅在不超过3m×3m时,所述预加荷载力不大于1000N/m,对于同一规格真空玻璃,其长边位置的预加荷载力大于短边位置的预加荷载力;对于不同规格真空玻璃,所述预加荷载力范围,随玻璃版幅的增大而增大。
3.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 ,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应力抵消框架(7)的内侧设有活动压板(13),活动压板(13)位于真空玻璃本体周缘端面侧,动态应力抵消框架(7)上还设有调整螺栓(14),通过所述调整螺栓(14)的旋进程度推动活动压板(13)挤压缓冲材料(6),以获得不同的预加荷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 ,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材料为金属密封材料(5)、玻璃粉密封材料或者金属和玻璃粉的复合密封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 ,其特征在于:在真空玻璃本体周缘的两个板面外侧均设有缓冲材料(6),所述动态应力抵消框架(7)的横截面为U形;或者在真空玻璃本体周缘的一个板面外侧设有缓冲材料(6),所述动态应力抵消框架(7)的横截面为L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 ,其特征在于: 位于真空玻璃本体周缘端面侧的缓冲材料(6)厚度为1-5mm;位于真空玻璃本体周缘板面外侧的缓冲材料(6)厚度为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材料(6)为结构胶、密封胶或凝胶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凝胶为D30或P4U。
9.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 ,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应力抵消框架(7)的材料为金属材料、工程塑料或木质材料,其弹性模量为:1GPa-200GPa。
10.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 ,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应力抵消框架(7)为一整体结构,在框架的边框上设置有断口,在真空玻璃装入所述动态应力抵消框架(7)之后,所述断口处通过以下任一种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a:通过焊接或者胶粘连接;
b:通过连接件和铆钉进行连接;
C:通过连接件和螺栓或螺钉进行连接。
11.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 ,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应力抵消框架(7)由两个以上的分体框架组成,所述分体框架衔接处通过以下任一种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a:通过焊接或者胶粘连接;
b:通过连接件和铆钉进行连接;
C:通过连接件和螺栓或螺钉进行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玻璃本体除了包括第一玻璃基片(1)和第二玻璃基片(2)外,还包括与第一玻璃基片(1)或者与第二玻璃基片(2)相对设置的第三玻璃基片(8)。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玻璃基片(8)与第一玻璃基片(1)或者与第二玻璃基片(2)之间设置有有机聚合物中间膜(9)。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玻璃基片(8)与第一玻璃基片(1)或者与第二玻璃基片(2)之间通过设在周缘板面内侧的密封条(10)连接密封设置,在第三玻璃基片(8)与第一玻璃基片(1)或者与第二玻璃基片(2)之间为中空结构。
CN201921824073.7U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 Active CN211367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4073.7U CN211367424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4073.7U CN211367424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67424U true CN211367424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66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24073.7U Active CN211367424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6742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4231A (zh) * 2019-10-28 2020-01-31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
CN112031606A (zh) * 2020-09-12 2020-12-04 聚宝盆(苏州)特种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轻便型中空玻璃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4231A (zh) * 2019-10-28 2020-01-31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
WO2021082896A1 (zh) * 2019-10-28 2021-05-06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
CN112031606A (zh) * 2020-09-12 2020-12-04 聚宝盆(苏州)特种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轻便型中空玻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34231A (zh) 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
CN211367424U (zh) 一种耐冲击真空玻璃
US6701749B2 (en) Vacuum IG window unit with edge seal at least partially diffused at temper and completed via microwave curing,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KR101379061B1 (ko) 배강도 진공유리
EP2641734B1 (en) Lamination of electrochromic device to glass substrates
US6399169B1 (en) Vacuum IG window unit with dual peripheral seal
WO2006065657A3 (en) Glass laminate substrate having enhanced impact and static loading resistance
US20100011703A1 (en) Insulating glass unit
RU2009128180A (ru) Теплоизолирующий элемент остекления,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е и применение
EP3508460B1 (en) Glass panel unit and glass window
CN112225473B (zh) 一种制作曲面真空玻璃的方法
KR20170102537A (ko) 적층 구조에서 보우를 감소시키기 위한 방법
CA2271076A1 (en) Double-glazing unit
JP7479020B2 (ja)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11688303A (zh) 一种非对称型真空玻璃组成的复合安全玻璃结构
JP2022553189A (ja) 耐火真空断熱グレージング
CN114015377B (zh) 一种宽温域梯度多层自粘型约束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14576555U (zh) 高强度隔热防辐射的中空玻璃
KR20230109675A (ko) 저팽창 유리를 함유하는 유리 라미네이트
JPH10306658A (ja) 複層ガラスパネル
EP3604727B1 (en) Glass panel unit and glass window
CN110466219A (zh) 一种具有抗辐射、防弹的多功能玻璃
EP4053088A1 (en) Lamin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AU659532B2 (en) Improvements to thermally insulating glass panels
CN215290845U (zh) 角度可微调幕墙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29

Address after: 471000 Building 1, northwest corner of the intersection of Keji Avenue and Zhuge Avenue, Yibin District,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uoyang Landi Vacuum Glas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71000 north of the intersection of Keji Avenue and Zhuge Avenue, Yibin District,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UOYANG LANDGLASS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71000 Building 1, northwest corner of the intersection of Keji Avenue and Zhuge Avenue, Yibin District,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uoyang Landi Titanium Metal Vacuum Glas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71000 Building 1, northwest corner of the intersection of Keji Avenue and Zhuge Avenue, Yibin District,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uoyang Landi Vacuum Glass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