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46788U - 视觉监测平台及运载工具 - Google Patents

视觉监测平台及运载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46788U
CN211346788U CN202020173336.9U CN202020173336U CN211346788U CN 211346788 U CN211346788 U CN 211346788U CN 202020173336 U CN202020173336 U CN 202020173336U CN 211346788 U CN211346788 U CN 211346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platform
visual monitoring
image acquisition
acquisition device
driving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7333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家硕
杨治国
李林涛
韩彬
衡昱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ony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ony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ony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ony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7333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46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46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467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视觉监测平台及运载工具,视觉监测平台包括:防护壳,防护壳具有容纳腔和连通至容纳腔的视窗;图像采集装置,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容纳腔内,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朝向视窗设置;第一旋转驱动源,第一旋转驱动源与图像采集装置驱动连接,以通过第一旋转驱动源驱动图像采集装置绕第一轴线转动;第二旋转驱动源,第二旋转驱动源与图像采集装置驱动连接,以通过第二旋转驱动源驱动图像采集装置绕第二轴线转动;其中,第一轴线平行于水平面设置,第二轴线垂直于水平面设置。本实用新型的视觉监测平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视觉监测设备的监测范围较小以及防护效果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视觉监测平台及运载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像采集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视觉监测平台及运载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实现了自动化作业。
视觉监测设备作为获取图像信息的关键设备,其在自动化作业的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智能驾驶领域,需要通过视觉监测设备获取车身周围的图像信息,然后车载的计算平台才可以根据图像信息分析周围的环境,进而给出控制方案。
现有的视觉监测设备通常只能获取到车身周围较小的视场范围内的图像,监测范围较小,存在较大的视觉盲区,因此需要布置数量众多的视觉监测设备,给使用带来不便。而且,现有的应用于智能驾驶车辆上的视觉监测设备缺乏有效的防护,容易出现进水、进灰尘等情况,导致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觉监测平台及运载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视觉监测设备的监测范围较小以及防护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视觉监测平台,包括:防护壳,防护壳具有容纳腔和连通至容纳腔的视窗;图像采集装置,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容纳腔内,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朝向视窗设置;第一旋转驱动源,第一旋转驱动源与图像采集装置驱动连接,以通过第一旋转驱动源驱动图像采集装置绕第一轴线转动;第二旋转驱动源,第二旋转驱动源与图像采集装置驱动连接,以通过第二旋转驱动源驱动图像采集装置绕第二轴线转动;其中,第一轴线平行于水平面设置,第二轴线垂直于水平面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旋转驱动源的输出轴与图像采集装置连接;第二旋转驱动源与第一旋转驱动源驱动连接,以通过第二旋转驱动源驱动第一旋转驱动源和图像采集装置绕第二轴线转动。
进一步地,第二旋转驱动源的输出轴与防护壳连接,第二旋转驱动源的主体部分与第一旋转驱动源的主体部分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旋转驱动源和第二旋转驱动源在同一水平面内的投影间隔设置,第一旋转驱动源的至少部分与第二旋转驱动源的至少部分处于同一高度。
进一步地,图像采集装置位于第一旋转驱动源的主体部分靠近第二旋转驱动源的一侧。
进一步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第一板段与第二板段之间呈预定夹角设置;第一板段与第一旋转驱动源的输出轴连接,第二板段与图像采集装置的主体部分连接。
进一步地,视觉监测平台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一旋转驱动源的主体部分和第二旋转驱动源的主体部分均与第二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为板状结构,第二连接件设置在第一旋转驱动源和第二旋转驱动源的底部;第二旋转驱动源的输出轴上装有第三连接件,第三连接件与防护壳的内底连接;第二连接件上与第三连接件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避让槽。
进一步地,第三连接件为圆盘结构,避让槽的至少部分槽面为圆弧面,圆弧面的轴线与圆盘结构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图像采集装置为相机;第一旋转驱动源和第二旋转驱动源为舵机。
进一步地,防护壳包括壳体、盖体和透光板;壳体上设有第一连接孔,盖体上设有第二连接孔,盖体和壳体通过穿设在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的紧固件连接,透光板夹设在壳体与盖体之间。
进一步地,壳体靠近盖体的一面和/或盖体靠近壳体的一面设有安装槽,透光板设置在安装槽内;透光板的侧壁设有凹陷部,壳体上和/或盖体上与凹陷部相应的位置处设有凸起部,凸起部卡设在凹陷部内。
进一步地,凹陷部为多个,多个凹陷部环绕透光板设置;盖体上设有多个凸起部,多个凸起部与多个凹陷部一一对应地设置,第二连接孔为多个,各个第二连接孔对应地设置在各个凸起部上。
进一步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加强筋,第一连接孔为多个,多个加强筋沿靠近和远离盖体的方向延伸设置;多个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加强筋靠近盖体的端面上。
进一步地,壳体靠近盖体的一端和/或盖体靠近壳体的一端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装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密封圈为丁腈橡胶材质;密封圈的邵氏硬度范围为65度至75度。
进一步地,壳体的布氏硬度范围为60HBW至100HBW;盖体的布氏硬度不超过201HBW;透光板对光线的反射率不超过1%。
进一步地,防护壳上设有穿线孔,穿线孔内装有外迫式接头,与图像采集装置、第一旋转驱动源、第二旋转驱动源连接的线束均通过外迫式接头穿出至防护壳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运载工具,运载工具的顶部装有视觉监测平台,视觉监测平台为上述的视觉监测平台。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视觉监测平台包括:防护壳,防护壳具有容纳腔和连通至容纳腔的视窗;图像采集装置,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容纳腔内,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朝向视窗设置;第一旋转驱动源,第一旋转驱动源与图像采集装置驱动连接,以通过第一旋转驱动源驱动图像采集装置绕第一轴线转动;第二旋转驱动源,第二旋转驱动源与图像采集装置驱动连接,以通过第二旋转驱动源驱动图像采集装置绕第二轴线转动;其中,第一轴线平行于水平面设置,第二轴线垂直于水平面设置。这样,第一旋转驱动源和第二旋转驱动源可驱动图像采集装置绕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转动,使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可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摆动,从而使图像采集装置可透过视窗采集到更广的范围内的图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视觉监测设备的监测范围较小的问题。并且,通过设置防护壳可对第一旋转驱动源、第二旋转驱动源进行较好的防护,可避免因雨水、灰尘等影响而对旋转驱动源造成损坏,保证视觉监测平台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视觉监测平台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视觉监测平台的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视觉监测平台的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视觉监测平台的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的第三视角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视觉监测平台的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视觉监测平台的实施例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视觉监测平台的实施例的透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防护壳;11、壳体;111、加强筋;112、密封槽;12、盖体;121、凸起部;13、透光板;131、凹陷部;2、图像采集装置;21、第一连接件;3、第一旋转驱动源;4、第二旋转驱动源;5、第二连接件;6、第三连接件;7、外迫式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视觉监测平台,包括:防护壳1,防护壳1具有容纳腔和连通至容纳腔的视窗;图像采集装置2,图像采集装置2设置于容纳腔内,图像采集装置2的镜头朝向视窗设置;第一旋转驱动源3,第一旋转驱动源3与图像采集装置2驱动连接,以通过第一旋转驱动源3驱动图像采集装置2绕第一轴线转动;第二旋转驱动源4,第二旋转驱动源4与图像采集装置2驱动连接,以通过第二旋转驱动源4驱动图像采集装置2绕第二轴线转动;其中,第一轴线平行于水平面设置,第二轴线垂直于水平面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视觉监测平台包括:防护壳1,防护壳1具有容纳腔和连通至容纳腔的视窗;图像采集装置2,图像采集装置2设置于容纳腔内,图像采集装置2的镜头朝向视窗设置;第一旋转驱动源3,第一旋转驱动源3与图像采集装置2驱动连接,以通过第一旋转驱动源3驱动图像采集装置2绕第一轴线转动;第二旋转驱动源4,第二旋转驱动源4与图像采集装置2驱动连接,以通过第二旋转驱动源4驱动图像采集装置2绕第二轴线转动;其中,第一轴线平行于水平面设置,第二轴线垂直于水平面设置。这样,第一旋转驱动源3和第二旋转驱动源4可驱动图像采集装置2绕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转动,使图像采集装置2的镜头可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摆动,从而使图像采集装置2可透过视窗采集到更广的范围内的图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视觉监测设备的监测范围较小的问题。并且,通过设置防护壳1可对第一旋转驱动源3、第二旋转驱动源4进行较好的防护,可避免因雨水、灰尘等影响而对旋转驱动源造成损坏,保证视觉监测平台工作的可靠性。
具体地,第一旋转驱动源3的输出轴与图像采集装置2连接;第二旋转驱动源4与第一旋转驱动源3驱动连接,以通过第二旋转驱动源4驱动第一旋转驱动源3和图像采集装置2绕第二轴线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旋转驱动源4的输出轴与防护壳1连接,第二旋转驱动源4的主体部分与第一旋转驱动源3的主体部分连接。以在第二旋转驱动源4工作时,驱动第二旋转驱动源4的主体部分、第一旋转驱动源3、图像采集装置2均绕第二轴线转动,这种结构设计可使第一旋转驱动源3的主体部分与第二旋转驱动源4的主体部分之间同步转动,避免第一旋转驱动源3的主体部分与第二旋转驱动源4的主体部分之间发生相互干涉,有利于在缩小视觉监测平台的尺寸的同时保证其动作的灵活性。
优选地,第一旋转驱动源3和第二旋转驱动源4在同一水平面内的投影间隔设置,第一旋转驱动源3的至少部分与第二旋转驱动源4的至少部分处于同一高度。也就是说,第一旋转驱动源3和第二旋转驱动源4在水平方向间隔设置,这样,有效地缩小了第一旋转驱动源3和第二旋转驱动源4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进而缩小视觉监测平台整体的高度,使视觉监测平台更加扁平,减小其安装后对其它设备的影响。
为了使视觉监测平台的结构更紧凑,减小视觉监测平台的尺寸,图像采集装置2位于第一旋转驱动源3的主体部分靠近第二旋转驱动源4的一侧。
为了方便图像采集装置2的安装,图像采集装置2包括第一连接件21,第一连接件2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第一板段与第二板段之间呈预定夹角设置;第一板段与第一旋转驱动源3的输出轴连接,第二板段与图像采集装置2的主体部分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视觉监测平台包括第二连接件5,第一旋转驱动源3的主体部分和第二旋转驱动源4的主体部分均与第二连接件5连接。这样,通过第二连接件5将第一旋转驱动源3和第二旋转驱动源4连接为一体,有利于方便第一旋转驱动源3和第二旋转驱动源4的安装。
第二连接件5为板状结构,第二连接件5设置在第一旋转驱动源3和第二旋转驱动源4的底部;第二旋转驱动源4的输出轴上装有第三连接件6,第三连接件6与防护壳1的内底连接;第二连接件5上与第三连接件6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避让槽。这样,可以紧凑的结构实现第二旋转驱动源4与防护壳1的连接,有利于保证第一旋转驱动源3和第二旋转驱动源4动作的平稳性,且有利于缩减视觉监测平台的尺寸。
具体地,第三连接件6为圆盘结构,避让槽的至少部分槽面为圆弧面,圆弧面的轴线与圆盘结构的轴线重合。圆弧面所在的虚拟圆柱的直径不小于圆盘结构的直径,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旋转驱动源3和第二旋转驱动源4动作的平稳性,圆弧面与圆盘结构的侧面贴合。
具体地,图像采集装置2为相机;第一旋转驱动源3和第二旋转驱动源4为舵机。
防护壳1包括壳体11、盖体12和透光板13;壳体1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盖体12上设有第二连接孔,盖体12和壳体11通过穿设在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的紧固件连接,透光板13夹设在壳体11与盖体12之间。这种夹持式固定的方式可对透光板13进行平稳的固定,并可避免透光板13损坏。
为了提高对透光板13固定的稳定性,壳体11靠近盖体12的一面和/或盖体12靠近壳体11的一面设有安装槽,透光板13设置在安装槽内;透光板13的侧壁设有凹陷部131,壳体11上和/或盖体12上与凹陷部131相应的位置处设有凸起部121,凸起部121卡设在凹陷部131内。这样,通过使凸起部121卡入凹陷部131内,可起到对透光板13进行定位的效果,防止透光板13晃动,保证整个防护壳1结构的稳定性。
具体地,凹陷部131为多个,多个凹陷部131环绕透光板13设置;盖体12上设有多个凸起部121,多个凸起部121与多个凹陷部131一一对应地设置,第二连接孔为多个,各个第二连接孔对应地设置在各个凸起部121上。这样,可使透光板13受力更均匀,进一步提高对透光板13固定的稳定性。
具体地,壳体11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加强筋111,第一连接孔为多个,多个加强筋111沿靠近和远离盖体12的方向延伸设置;多个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加强筋111靠近盖体12的端面上。
为了提高防护壳1的密封效果,壳体11靠近盖体12的一端和/或盖体12靠近壳体11的一端设有密封槽112,密封槽112内装有密封圈。优选地,密封圈的断面直径为1.5mm。
具体地,密封圈为丁腈橡胶材质;密封圈的邵氏硬度范围为65度至75度。这样,可对壳体11与盖体12之间的缝隙起到稳定的密封效果,从而提高防水性能,保证对防护壳1内部的图像采集装置2的防护效果。
为了对防护壳1内的部件进行有效的防护,壳体11的布氏硬度范围为60HBW至100HBW;盖体12的布氏硬度不超过201HBW;为了提高图像采集装置2的采集效果,透光板13对光线的反射率不超过1%。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为选用铝合金材质;盖体12选用不锈钢材质;透光板13可选用玻璃、亚克力板或塑PC板,优选地,透光板13选用AR玻璃。
为了将图像采集装置2、第一旋转驱动源3、第二旋转驱动源4与外部设备连接,并保证防护壳1的密封性,防护壳1上设有穿线孔,穿线孔内装有外迫式接头7,与图像采集装置2、第一旋转驱动源3、第二旋转驱动源4连接的线束均通过外迫式接头穿出至防护壳1的外侧。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运载工具,运载工具的顶部装有视觉监测平台,视觉监测平台为上述的视觉监测平台。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视觉监测平台包括:防护壳1,防护壳1具有容纳腔和连通至容纳腔的视窗;图像采集装置2,图像采集装置2设置于容纳腔内,图像采集装置2的镜头朝向视窗设置;第一旋转驱动源3,第一旋转驱动源3与图像采集装置2驱动连接,以通过第一旋转驱动源3驱动图像采集装置2绕第一轴线转动;第二旋转驱动源4,第二旋转驱动源4与图像采集装置2驱动连接,以通过第二旋转驱动源4驱动图像采集装置2绕第二轴线转动;其中,第一轴线平行于水平面设置,第二轴线垂直于水平面设置。这样,第一旋转驱动源3和第二旋转驱动源4可驱动图像采集装置2绕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转动,使图像采集装置2的镜头可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摆动,从而使图像采集装置2可透过视窗采集到更广的范围内的图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视觉监测设备的监测范围较小的问题。并且,通过设置防护壳1可对第一旋转驱动源3、第二旋转驱动源4进行较好的防护,可避免因雨水、灰尘等影响而对旋转驱动源造成损坏,保证视觉监测平台工作的可靠性。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视觉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护壳(1),所述防护壳(1)具有容纳腔和连通至所述容纳腔的视窗;
图像采集装置(2),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的镜头朝向所述视窗设置;
第一旋转驱动源(3),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3)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驱动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3)驱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绕第一轴线转动;
第二旋转驱动源(4),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驱动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驱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绕第二轴线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轴线平行于水平面设置,所述第二轴线垂直于水平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3)的输出轴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3)驱动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驱动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3)和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觉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的输出轴与所述防护壳(1)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的主体部分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3)的主体部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觉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3)和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在同一水平面内的投影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3)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的至少部分处于同一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视觉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位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3)的主体部分靠近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视觉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包括第一连接件(21),所述第一连接件(2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所述第一板段与所述第二板段之间呈预定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板段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3)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板段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的主体部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觉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监测平台包括第二连接件(5),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3)的主体部分和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的主体部分均与所述第二连接件(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视觉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5)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5)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3)和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的底部;
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的输出轴上装有第三连接件(6),所述第三连接件(6)与所述防护壳(1)的内底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5)上与所述第三连接件(6)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避让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视觉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6)为圆盘结构,所述避让槽的至少部分槽面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轴线与所述圆盘结构的轴线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为相机;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3)和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为舵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包括壳体(11)、盖体(12)和透光板(13);所述壳体(1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盖体(12)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盖体(12)和所述壳体(11)通过穿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内的紧固件连接,所述透光板(13)夹设在所述壳体(11)与所述盖体(12)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视觉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靠近所述盖体(12)的一面和/或所述盖体(12)靠近所述壳体(11)的一面设有安装槽,所述透光板(13)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透光板(13)的侧壁设有凹陷部(131),所述壳体(11)上和/或所述盖体(12)上与所述凹陷部(131)相应的位置处设有凸起部(121),所述凸起部(121)卡设在所述凹陷部(131)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视觉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131)为多个,多个所述凹陷部(131)环绕所述透光板(13)设置;所述盖体(12)上设有多个所述凸起部(121),多个所述凸起部(121)与多个所述凹陷部(131)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孔为多个,各个所述第二连接孔对应地设置在各个所述凸起部(121)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视觉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加强筋(111),所述第一连接孔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筋(111)沿靠近和远离所述盖体(12)的方向延伸设置;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所述加强筋(111)靠近所述盖体(12)的端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视觉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靠近所述盖体(12)的一端和/或所述盖体(12)靠近所述壳体(11)的一端设有密封槽(112),所述密封槽(112)内装有密封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视觉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丁腈橡胶材质;所述密封圈的邵氏硬度范围为65度至75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视觉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的布氏硬度范围为60HBW至100HBW;所述盖体(12)的布氏硬度不超过201HBW;所述透光板(13)对光线的反射率不超过1%。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视觉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上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内装有外迫式接头(7),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源(3)、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源(4)连接的线束均通过所述外迫式接头穿出至所述防护壳(1)的外侧。
19.一种运载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工具的顶部装有视觉监测平台,所述视觉监测平台为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视觉监测平台。
CN202020173336.9U 2020-02-14 2020-02-14 视觉监测平台及运载工具 Active CN211346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73336.9U CN211346788U (zh) 2020-02-14 2020-02-14 视觉监测平台及运载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73336.9U CN211346788U (zh) 2020-02-14 2020-02-14 视觉监测平台及运载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46788U true CN211346788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096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73336.9U Active CN211346788U (zh) 2020-02-14 2020-02-14 视觉监测平台及运载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467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07715B1 (ko) 카메라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209881916U (zh) 车载摄像头、车载摄像头总成及车辆
CN211346788U (zh) 视觉监测平台及运载工具
CN213043736U (zh) 车载摄像机
CN210780989U (zh) 一种防水、防尘的智能监控摄像头结构
CN117537662A (zh) 光学瞄准镜
CN209955874U (zh) 一种车辆以及用于安装于车辆的侧后视镜
EP4060975A1 (en) Camera module
CN214069999U (zh) 一种镜头保护罩及拍摄装置
CN214450754U (zh) 一种坚固型车载智能终端
CN219268974U (zh) 一种智能识别控制模块的相机封装结构
CN217422176U (zh) 一种防水密封型3d视觉传感器
CN212850724U (zh) 一种摄像头
CN212649561U (zh) 一种车载摄像头的防水外壳
KR20120047218A (ko) 카메라
CN111083336A (zh) 相机加固壳
CN217927989U (zh) 摄像头支架
CN218995117U (zh) 侧面光微小型图像采集模块
CN111698392B (zh) 摄像机
CN220087385U (zh) 车载摄像头以及升降式车载摄像头
CN219181621U (zh) 一种室外多目云台像机
CN218458054U (zh) 一种激光雷达安装结构及扫地机器人
CN216623261U (zh) 一种智能读码器的相机组件
CN216487113U (zh) Led显示装置的箱体组件及led显示装置
CN217213704U (zh) 一种光学读码器照明模组及其移动终端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