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36433U - 一种无人机避障防撞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避障防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36433U
CN211336433U CN202020040389.3U CN202020040389U CN211336433U CN 211336433 U CN211336433 U CN 211336433U CN 202020040389 U CN202020040389 U CN 202020040389U CN 211336433 U CN211336433 U CN 2113364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buffering support
vehicle body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4038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小燕
孙宪坤
熊玉洁
胡清礼
陈善鹏
陆喆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202004038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364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364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364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避障防撞装置,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无人机本体和防撞机构,防撞机构固定设置在无人机本体底部,无人机本体上固定设置有全角雷达,无人机本体内置有蓄电池,蓄电池分别与无人机本体和防撞机构电性连接,防撞机构包括固定座和缓冲支架,固定座内开设有纵向通槽和横向通槽,缓冲支架包括纵向缓冲支架和横向缓冲支架,纵向缓冲支架活动设置在纵向通槽内,横向缓冲支架活动设置在横向通槽内,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避障防撞功能,能够有效保护无人机本体免受碰撞,同时横向缓冲支架和纵向缓冲支架还能够用于改变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体积降低密度,降低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避障防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避障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机顾名思义是一种无人驾驶的飞机,一般都是通过地面控制装置对飞机进行飞行控制,尤其是随着近年来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无人机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目前的无人机技术已经十分完善,能够对无人机的飞行进行相对精确的控制,是较为成熟的现有技术,但是,目前的无人机造价一般较为昂贵,在遭遇飞鸟等障碍物时极有可能发生损坏,损失较大,因此一般都会配置雷达对无人机附近的障碍物进行检测避开,勉强能够满足当前的使用需求;
但是,当前的无人机在使用时如果遭遇了速度较快的鸟类无法闪避,仍然有可能产生损坏,这便需要使用到防撞装置,当前的防撞装置大多是简单的缓冲板,只能够达到稍许的缓冲防撞,防撞效果较差,同时当前的防撞装置功能过于单一,甚至还会增加无人机的重量,增加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避障防撞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防撞效果差和功能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避障防撞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和防撞机构,所述防撞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无人机本体底部,所述无人机本体上固定设置有全角雷达,所述无人机本体内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无人机本体和所述防撞机构电性连接,所述防撞机构包括固定座和缓冲支架,所述固定座内开设有纵向通槽和横向通槽,所述缓冲支架包括纵向缓冲支架和横向缓冲支架,所述纵向缓冲支架活动设置在纵向通槽内,所述横向缓冲支架活动设置在所述横向通槽内。
优选的,所述横向缓冲支架和所述纵向缓冲支架与所述固定座之间均固定设置有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横向缓冲支架和所述纵向缓冲支架均包括连接杆和弧形缓冲板,两个所述弧形缓冲板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两端。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两侧均开设有储液腔,所述弧形缓冲板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面固定设置有充气囊,所述储液腔通过导管与所述充气囊连通。
优选的,所述导管内固定设置有电控阀门。
优选的,所述储液腔顶部固定设置有加液管,所述加液管内设置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充气囊由低密度高弹性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全角雷达的设置起到基本的避障功能,通过在无人机本体外围设置横向缓冲支架和纵向缓冲支架,使得本实用新型在遭遇快速袭来的异物时具有良好的缓冲防撞效果,能够有效保护无人机本体免受碰撞损伤;
2、本实用新型的横向缓冲支架和纵向缓冲支架的内部结构设计还能够用于改变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体积大小,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撞机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横向缓冲支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座中纵向通槽和横向通槽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1、无人机本体;2、防撞机构;3、全角雷达;4、固定座;5、横向缓冲支架;6、纵向通槽;7、横向通槽;8、缓冲弹簧;9、连接杆;10、弧形缓冲板;11、储液腔;12、充气囊;13、导管;14、加液管;15、电控阀门;16、纵向缓冲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无人机避障防撞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1和防撞机构2;
结合图1、图2和图4所述,防撞机构2固定设置在无人机本体1底部,无人机本体1上固定设置有全角雷达3,无人机本体1内置有蓄电池,蓄电池分别与无人机本体1和防撞机构2电性连接,防撞机构2包括固定座4和缓冲支架,固定座4内开设有纵向通槽6和横向通槽7,缓冲支架包括纵向缓冲支架16和横向缓冲支架5,纵向缓冲支架16活动设置在纵向通槽6内,横向缓冲支架5活动设置在横向通槽7内,横向缓冲支架5和纵向缓冲支架16与固定座4之间均固定设置有缓冲弹簧8,在本实用新型中,无人机本体1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可直接使用,而无人机1内置的蓄电池能够为防撞机构2提供基本的能源供给,同时可通过智能控制器控制防撞机构2的各个部件启动,智能控制器一般也是与无人机本体1结合使用,为无人机本体1的内置部件,实际使用时全角雷达3能够全方位对无人机本体1周围的环境障碍物进行检测,及时避开,而遭遇速度较快的鸟类时,防撞机构2能够有效的保护无人机本体1不受损伤。
如图3所示,横向缓冲支架5和纵向缓冲支架16均包括连接杆9和弧形缓冲板10,两个弧形缓冲板10分别固定设置在连接杆9两端,连接杆9两侧均开设有储液腔11,弧形缓冲板10远离连接杆9的一面固定设置有充气囊12,储液腔11通过导管13与充气囊12连通,导管13内固定设置有电控阀门15,储液腔11顶部固定设置有加液管14,加液管14内设置有单向阀,充气囊12由低密度高弹性橡胶制成,在本实用新型中,横向缓冲支架5和纵向缓冲支架16的结构相同,在使用前需要通过加液管14向储液腔11内加入适量的压缩后的二氧化碳,既干冰,此时干冰以固态形式存在,密度较大,在无人机本体1需要上升时或者需要保持防撞机构2的使用时,可开启电控阀门15使得干冰气化进入到充气囊12内,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体积增加,不仅能够利用充气囊12实现良好的缓冲防撞效果,还可降低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密度,使得本实用新型受到的空气浮力增加,可一定程度的降低无人机本体1上升时的能耗,主要用于平衡无人机起飞或者降落时的空气浮力,能够更好的保护无人机本体。
本实用工作原理: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无人机本体1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可直接使用,内置的蓄电池能够为防撞机构2提供基本的能源供给,同时可通过智能控制器控制防撞机构2的各个部件启动,智能控制器为无人机本体1的内置部件,实际使用时全角雷达3能够全方位对无人机本体1周围的环境障碍物进行检测,及时避开,而遭遇速度较快的鸟类时,防撞机构2上的横向缓冲支架5和纵向缓冲支架16分布在无人机本体1的四周,通过缓冲弹簧8能够有效降低撞击对无人机本体1的影响,能够有效的保护无人机本体1不受损伤,且横向缓冲支架5和纵向缓冲支架1在使用前需要通过加液管14向储液腔11内加入适量干冰,在无人机本体1需要上升时或者需要保持防撞机构2的使用时,可开启电控阀门15使得干冰气化进入到充气囊12内,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体积增加,不仅能够利用充气囊12实现更好的缓冲防撞效果,还可降低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密度,使得本实用新型受到的空气浮力增加,可一定程度的降低无人机本体1上升时的能耗,实用性较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无人机避障防撞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1)和防撞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机构(2)固定设置在所述无人机本体(1)底部,所述无人机本体(1)上固定设置有全角雷达(3),所述无人机本体(1)内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无人机本体(1)和所述防撞机构(2)电性连接,所述防撞机构(2)包括固定座(4)和缓冲支架,所述固定座(4)内开设有纵向通槽(6)和横向通槽(7),所述缓冲支架包括纵向缓冲支架(16)和横向缓冲支架(5),所述纵向缓冲支架(16)活动设置在纵向通槽(6)内,所述横向缓冲支架(5)活动设置在所述横向通槽(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避障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缓冲支架(5)和所述纵向缓冲支架(16)与所述固定座(4)之间均固定设置有缓冲弹簧(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避障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缓冲支架(5)和所述纵向缓冲支架(16)均包括连接杆(9)和弧形缓冲板(10),两个所述弧形缓冲板(10)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9)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避障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9)两侧均开设有储液腔(11),所述弧形缓冲板(10)远离所述连接杆(9)的一面固定设置有充气囊(12),所述储液腔(11)通过导管(13)与所述充气囊(1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避障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3)内固定设置有电控阀门(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避障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11)顶部固定设置有加液管(14),所述加液管(14)内设置有单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避障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囊(12)由低密度高弹性橡胶制成。
CN202020040389.3U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无人机避障防撞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364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0389.3U CN211336433U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无人机避障防撞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0389.3U CN211336433U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无人机避障防撞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36433U true CN211336433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37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4038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36433U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无人机避障防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364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4646A (zh) * 2021-10-13 2021-12-28 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云南交通技师学院、云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一种培训用防损坏无人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4646A (zh) * 2021-10-13 2021-12-28 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云南交通技师学院、云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一种培训用防损坏无人机
CN113844646B (zh) * 2021-10-13 2023-12-29 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云南交通技师学院、云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一种培训用防损坏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37453U (zh) 一种氢能源飞艇
JPH06199290A (ja) 水素を用いた半硬式長期滞留飛行船
CN211336433U (zh) 一种无人机避障防撞装置
CN203528804U (zh) 一种大型救援水陆两栖飞机
CN106828900A (zh) 一种带辅升机构的无人机
CN111146378A (zh) 一种蓄电池用保护装置
CN102795332A (zh)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的系留气球
CN111645871A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坠落防护装置
CN106394876A (zh) 具备机载设备保护结构的无人飞行设备及起落架
CN104943845A (zh) 一种氢能源飞艇
CN201980413U (zh) 一种新型软式、半硬式飞艇气囊
CN109110139B (zh) 一种新型无人机用辅助升力装置
CN208813457U (zh) 一种浮标
CN206231608U (zh) 无人机
CN205034334U (zh) 一种螺旋桨错位装的多轴飞行器
CN205256674U (zh)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
CN204906300U (zh) 一种水上浮体的太阳能板防撞结构
CN206606352U (zh) 一种续航能力强的无人机
CN110588905A (zh) 一种新型抗风浪打捞船
CN213057501U (zh) 一种防护性能强的无人机
CN210526650U (zh) 一种具有防碰撞缓冲装置的新能源汽车底盘
CN201169384Y (zh) 悬停式新型飞艇
CN108575952A (zh) 一种远程操控可扩展空中线性多点喷洒系统
CN203154819U (zh) 一种氢动力玩具飞机
CN211943698U (zh) 一种减震式航测飞艇用吊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5

Termination date: 20220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