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24456U - 盖体及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盖体及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24456U
CN211324456U CN201922405958.XU CN201922405958U CN211324456U CN 211324456 U CN211324456 U CN 211324456U CN 201922405958 U CN201922405958 U CN 201922405958U CN 211324456 U CN211324456 U CN 211324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valve
opening
air port
valve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0595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云
程志喜
吕伟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0595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244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24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244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盖体及烹饪设备,盖体包括:盖本体;阀部件,具有阀体和阀芯,阀体具有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阀芯与阀体相连,并控制第一气口与第二气口之间导通或截止;开合盖动作件,配置为控制盖本体解锁,其中,开合盖动作件与阀芯配合,且当开合盖动作件控制盖本体解锁,开合盖动作件驱动阀芯,使阀芯控制第一气口与第二气口之间导通。本方案提供的盖体,阀部件的阀芯与开合盖动作件配合形成联动,可实现开盖时烹饪腔可经由阀部件与环境连通,以快速平衡烹饪腔内、外压差,良好地解决产品无法开盖或开盖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盖体及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盖体及一种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压力锅、微压饭煲、蒸汽饭煲等烹饪设备,由于外界空气不能进入或进入量少,容易出现产品不能开盖或开盖困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盖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盖体的烹饪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盖体,包括:盖本体;阀部件,具有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具有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所述阀芯与所述阀体相连,并控制所述第一气口与所述第二气口之间导通或截止;开合盖动作件,配置为控制所述盖本体解锁,其中,所述开合盖动作件与所述阀芯配合,且当所述开合盖动作件控制所述盖本体解锁,所述开合盖动作件驱动所述阀芯,使所述阀芯控制所述第一气口与所述第二气口之间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盖体,设有阀部件,且阀部件的阀芯与开合盖动作件配合形成联动。当开合盖动作件控制盖本体开盖,开合盖动作件会相应驱动阀芯使阀芯控制第一气口与第二气口之间导通。这样,通过在开盖时将第一气口与第二气口导通以供烹饪腔沿第二气口进气或排气,实现开盖时烹饪腔可经由阀部件与环境连通,使得烹饪腔可更顺畅地从环境进气或排气,从而快速平衡烹饪腔内、外压差,良好地解决产品无法开盖或开盖困难的问题,且本结构实现了开盖操作可同时触发盖本体开盖和控制烹饪腔泄压,实现一键开盖,操作方便,并保障开盖安全,以及防止开盖吸锅。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盖体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盖体还包括:检测元件,所述检测元件具有检测部;所述阀体具有配合头,所述检测部及所述第一气口设置在所述配合头上。
在本方案中,在阀体上设置检测元件,并使检测元件的检测部及第一气口均设置在配合头上,这样,利用配合头与烹饪设备组装,既实现第一气口与烹饪腔连通,从而满足烹饪腔抽气、进气的气流导向和切换功能,又实现了检测部对烹饪腔内的如温度、气压和/或湿度等工况参数进行检测,且通过利用本结构,烹饪设备仅需设置一个安装接口供与阀体装配实现第一气口与烹饪腔导通即可,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烹饪设备上至少需设置进气装配口和检测装配口的结构而言,精简了开口数量,这更利于简化烹饪设备部件的结构,同时简化了产品的装配工序,并且更好地保障了烹饪设备部件的强度,兼顾地实现了提升产品的质量和降低产品的成本。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检测元件部分容置于所述配合头内,所述配合头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检测部穿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并自所述第一开口伸出所述配合头,其中,所述配合头上在所述第一开口周围的位置处设置有所述第一气口,和/或所述第一开口形成为所述第一气口且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检测部之间形成有第一缝隙;和/或所述配合头的内部形成有空腔,所述检测元件部分容置于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空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缝隙,所述第二缝隙与所述第一气口连通。
在本方案中,设置检测元件部分容置于配合头内,这样,阀部件的整体集成度更高,可通过一次安装实现检测元件及配合头与烹饪设备部件(如盖体、盖板等)装配,安装更为便利,同时也更利于在配合头与烹饪设备的部件装配的过程中对检测元件防护,降低检测元件装配损伤风险。
其中,通过设置检测部自第一开口伸出配合头,这样可利于检测部探入烹饪腔内进行检测,这样,检测元件对烹饪腔内工况参数的检测可更真实准确。且通过设置第一气口位于第一开口周围的位置处,和/或使第一开口形成为第一气口并且与检测部之间形成有第一缝隙,既保证了第一气口的进气顺畅性,同时使得第一气口与检测部的分布位置大致靠近,这样,配合头与烹饪设备部件装配时无需探出过多长度,这样可以降低配合头被锅内的食物等物质碰撞或堵塞的风险。
使检测元件与配合头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缝隙,利用第二缝隙可供第一气口与第二气口之间导通,这样,在满足气流导通目的的同时,该结构既提升了配合头内部结构的集成度,也即,配合头内无需设计单独的通道结构和检测元件的容纳空间,使得配合头的体积可以做得更小,也使得检测元件与阀体的接触面积减少,降低对检测元件工作的干扰性,提升检测精度。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阀体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第一气口连通;所述阀芯与所述阀体活动连接,且所述阀芯适于相对于所述阀体运动以关闭或打开所述连通孔;其中,当所述连通孔打开使得所述第一气口与所述第二气口之间在所述连通孔处导通,当所述连通孔关闭使得所述第一气口与所述第二气口之间在所述连通孔处截止。
在本方案中,设置阀芯通过运动以打开连通孔或密封连通孔的形式相应控制第一气口与第二气口之间连通或断开,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也更利于阀芯与开合盖动作件之间联动设置,具有控制精准可靠的优点。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盖体还包括:弹性复位件,与所述阀芯配合,其中,当所述阀芯打开所述连通孔,所述阀芯使所述弹性复位件变形,所述弹性复位件弹性回复驱动所述阀芯关闭所述连通孔。
在本方案中,设置弹性复位件,当阀芯位于打开连通孔的位置,实现泄压功能,并且阀芯压缩或拉伸弹性复位件使得弹性复位件变形储能。当弹性复位件弹性回复释放能量,利用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回复力驱动阀芯至关闭连通孔的位置,形成对第一气口与第二气口之间自动截止,这样可以实现烹饪腔更好地密闭性,更好地保障烹饪腔内的烹饪效果。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阀芯设有密封件,且所述阀芯经由所述密封件封挡所述连通孔并经由所述密封件与所述连通孔周围的部位抵靠,以关闭所述连通孔。
在本方案中,在阀芯设置密封件,使阀芯经由密封件对连通孔密封,这样,对第一气口与第二气口之间的截止效果更可靠,可以实现烹饪腔在非进气和非排气工况下更良好地密封性,更好地保障烹饪腔内的烹饪效果。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阀体内形成有阀腔,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阀腔内且将所述阀腔分隔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连通孔及所述第二气口分布在所述第一区域,至少部分所述阀芯伸入所述第二区域内并与所述密封件连接。
在本方案中,利用密封件将阀腔分隔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连通孔和第二气口设置在第一区域处,阀芯伸入至第二区域内并与密封件配合。实现了阀芯对连通孔的通断控制可靠,且本结构中,连通孔打开的状态下与第二气口之间经由第一区域导通,连通孔密封的状态下与第一区域断开进而与第二气口断开,气体不会泄漏到第二区域,这样可以避免气体泄漏到烹饪设备的盖体内部,保证盖体内部清洁卫生性,且对于阀芯采用如电驱动件或联动滑块等部件进行驱动的情况,可良好地防止如电驱动件或联动滑块等部件接触水汽,改善如电驱动件或联动滑块等部件的工作环境,降低故障率并延缓老化现象。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阀体具有主体部及罩体,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罩体连接并合围出所述阀腔,部分所述密封件被所述主体部及所述罩体夹持。
在本方案中,设置阀腔经由主体部与罩体合围出,并使部分密封件被主体部与罩体夹持,这样既实现了密封件的装配稳定,使得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划分更加可靠,从而使连通孔与第二气口可更高效地导通并兼顾提升第一区域处的防泄漏效果,又使得密封件与阀腔的装配更加简单容易,简化产品的组装操作。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部、可变形部和连接部,所述可变形部衔接所述密封部与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阀体相连,所述密封部与所述阀芯连接并适于密封或打开所述连通孔,所述阀芯运动使得所述密封部相对于所述连接部运动;或所述阀芯构造有连接头,所述密封件套装在所述连接头上并随所述阀芯运动。
在本方案中,密封件经由连接部实现与阀体连接,从而实现密封件稳定装配,这样,密封件可形成可靠密封实现防止水汽泄漏,密封件经由密封部与阀芯连接,使得阀芯可驱动密封部对连通孔密封或打开,其中,设计可变形部衔接密封部和连接部,这样,密封部随阀芯运动的过程中,可变形部通过变形适应密封部与连接部之间的位置变化,从而减少对连接部的拉扯,从而提升连接部位置的装配可靠性。
通过将密封件套装在连接头上使密封件随阀芯运动,实现对连通孔可靠密封的同时,密封件的装配更加简单方便。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阀体内形成有活塞腔,所述阀芯构造有适配所述活塞腔的活塞部,所述活塞部位于所述活塞腔内且沿所述活塞腔可运动,其中,所述活塞腔的内壁与所述活塞部合围出第三区域,所述连通孔及所述第二气口分布在所述第三区域。
在本方案中,设置活塞部位于活塞腔内且适配活塞腔并沿活塞腔运动,一方面,活塞腔可起到导向作用,使阀芯的运动更加精确,从而更精确地对连通孔进行通断控制,另一方面,连通孔打开的状态下与第二气口之间经由第三区域导通,连通孔密封的状态下与第三区域断开进而与第二气口断开,利用活塞部可限制气体泄漏到第三区域外,从而避免气体泄漏到烹饪设备的盖体内部,保证盖体内部清洁卫生性,且对于阀芯采用如电驱动件或联动滑块等部件进行驱动的情况,可良好地防止如电驱动件或联动滑块等部件接触水汽,改善如电驱动件或联动滑块等部件的工作环境,降低故障率并延缓老化现象。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开合盖动作件包括联动滑块和电驱动件中的至少一者。
在本方案中,设置开合盖动作件包括联动滑块,这样,用户操作把手使得把手经由联动滑块驱动锁扣解锁的过程中,使得联动滑块同时作用于开合盖联动部以驱动阀芯,以使阀芯相应控制第一气口与第二气口之间导通或截止,通过该机械联动过程,实现了一键开盖和泄压的操作,且一键控制具有更高的精确性、抗干扰性和节能性,使得一键控制开盖及泄压的功能更可靠。
设置开合盖动作件包括电驱动件,利用电驱动件控制阀芯动作,这样,用户进行一键操作更加省力,进一步提升产品的使用舒适度。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开合盖动作件包括联动滑块,所述联动滑块设置在所述盖本体上并相对于所述盖本体可转动或可滑动,所述联动滑块上设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包括斜面和弧面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引导面与所述阀芯抵靠,且当所述联动滑块转动或滑动,使得所述阀芯沿所述引导面被顶起或松开。
在本方案中,设置联动滑块具有引导面,利用斜面和/或弧面造型的引导面来与阀芯滑动配合,使得阀芯与引导面之间大致形成凸轮机构,实现随着引导面的运动相应顶起或松开阀芯,不仅具有结构简单,传动精度高的优点,且可以更好地保障联动滑块和阀芯各自的运动平稳,既保障了联动滑块对锁扣和阀芯的控制精度,也保障了阀芯与连通孔的配合精度,使得产品的开盖泄压功能以及密封功能更具可靠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联动滑块上还形成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引导面的一端并与所述引导面过渡衔接。
在本方案中,在引导面的一端设置限位部,限位部用于与阀芯配合并对阀芯限位,这样,当阀芯运动至限位部位置,限位部可以良好地限制阀芯沿引导面往回滑动,使得阀芯可以保持稳定以更好地维持第一气口与第二气口之间导通,使得开盖泄压效果更好。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盖本体具有盖体部和锁扣,所述锁扣设置在所述盖体部上,并相对于所述盖体部在解锁位置和锁紧位置之间可运动;所述开合盖动作件与所述锁扣配合或所述开合盖动作件与所述锁扣之间设有传动件进行传动,其中,所述开合盖动作件适于驱动所述锁扣自所述锁紧位置向所述解锁位置运动,且当所述开合盖动作件驱动所述锁扣至所述解锁位置,所述开合盖动作件使所述阀芯控制所述第一气口与所述第二气口之间导通。
在本方案中,使开合盖动作件(举例地,开合盖动作件可包括开盖按钮/开盖把手/开盖推板、联动滑块、开盖电机、开盖电磁推杆中的一者或多种),开合盖动作件用于对锁扣驱动,且当开合盖动作件驱动锁扣至解锁位置,相应使得盖本体开盖,以供用户打开盖体取用烹饪腔内的食材。其中,开合盖动作件与阀芯之间配合形成联动,并使开合盖动作件驱动锁扣进行解锁的同时,驱动阀芯并使阀芯相应控制阀部件的第一气口与第二气口之间导通,以供烹饪腔沿第二气口进气或排气进行泄压,这样,实现了开盖操作可同时控制锁扣解锁以及控制烹饪腔泄压,实现一键开盖,并保障开盖安全,且防止开盖吸锅。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烹饪锅;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盖体,盖合于所述烹饪锅,并与所述烹饪锅合围出烹饪腔,所述盖体的第一气口与所述烹饪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盖体,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盖体(去掉开合盖动作件)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盖体在第一工况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盖体在第二工况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烹饪设备在第三工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所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烹饪设备在第四工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所示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阀部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所示阀部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阀部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所示阀部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阀部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所示阀部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1阀部件,10-2阀部件,10-3阀部件,20盖本体,201盖体部,21内盖,22盖板,22a安装口,23锁扣,24联动滑块,24a导向块,24b引导面,24c限位部,251拨杆,27把手,26排气阀,30烹饪锅,40煲体;
100阀体,111第一气口,112第二气口,113接口,1131第二插口,1132第一孔,1133第二孔,1134凹槽体,130配合头,131第一开口,132第一缝隙,134第二缝隙,140连通孔,150罩体,151阀腔,1511第一区域,1512第二区域,160配合体,161活塞腔,1611第三区域,170主体部,171主体腔,172装配结构,173第二开口,174抵靠密封凸部,200阀芯,210通断作用部,220开合盖联动部,230连接头,240活塞部,300检测元件,310检测部,320连接板,400弹性复位件,500密封件,510密封部,520可变形部,530连接部,600密封圈,700支架,710第一安装位,720第二安装位,730第三安装位,740避让孔,751定位槽,752卡扣,800通断控制部件,810进口,820出口,830控制阀芯,900压盖,910凸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盖体及烹饪设备。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盖体。盖体可用于具有烹饪腔的烹饪设备。例如,烹饪设备具有烹饪锅30,盖体盖合烹饪锅30并与烹饪锅30合围限定出烹饪腔。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盖体包括盖本体20、阀部件(具体可参照附图8和图9中所示的阀部件10-1进行理解,当然,也可以附图10、图11中所示的阀部件10-2或附图12、图13中所示的阀部件10-3替换该处的阀部件10-1进行理解)和开合盖动作件(具体可参照附图中的联动滑块24进行理解)。
具体地,阀部件具有阀体100和阀芯200,阀体100具有第一气口111和第二气口112,阀芯200与阀体100相连,并控制第一气口111与第二气口112之间导通或截止。
其中,第一气口111配置为与烹饪腔连通。第二气口112用于环境连通,该连通可以宏观地理解为直接连通或居中连通,如,使第二气口112直接敞开设置实现与环境连通,或如,第二气口112与排气阀26等部件相连,该排气阀26等部件导通第二气口112与环境。进一步地,对于阀部件10-2和阀部件10-3的情况,接口113配置为与抽气装置连接或与抽气装置居中地连接。对于该居中连接,具体示例地,经由控制阀衔接抽气装置与接口113,实现抽气装置与接口113之间通过该控制阀形成居中连接。
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开合盖动作件配置为控制盖本体20解锁,其中,开合盖动作件与阀芯200配合,且如图2所示,当开合盖动作件控制盖本体20解锁,开合盖动作件驱动阀芯200,使阀芯200控制第一气口111与第二气口112之间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盖体,如图2所示,当盖本体20合盖(或者说锁紧),并且烹饪腔无需沿阀部件(具体可参照附中所示的阀部件10-1、阀部件10-2或阀部件10-3进行理解)排气或吸气,利用阀芯200可控制第一气口111与第二气口112之间截止(也即第一气口111与第二气口112之间不导通)。如图3所示,当开盖动作件控制盖本体20开盖(或者说解锁),开盖动作件驱动阀芯200,并使阀芯200控制第一气口111与第二气口112之间导通,这样,阀体100内沿第二气口112进入气体,且进入阀体100内的气体沿第一气口111进入烹饪腔内,实现烹饪腔进气泄压(当然,在某些实施例下,也可反过来理解为烹饪腔沿第一气口111、第二气口112向外排气实现烹饪腔排气泄压)。
总体来讲,利用本结构,实现开盖时烹饪腔可经由阀部件与环境连通,使得烹饪腔可更顺畅地从环境进气或排气,从而快速平衡烹饪腔内、外压差,良好地解决产品无法开盖或开盖困难的问题,且本结构实现了开盖操作可同时触发盖本体20开盖和控制烹饪腔泄压,实现一键开盖,操作方便,并保障开盖安全,以及防止开盖吸锅。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10及图12所示,阀部件(具体可参照附中所示的阀部件10-1、阀部件10-2或阀部件10-3进行理解)还包括检测元件300。检测元件300可以为适于检测温度、压力和/或湿度等工况参数的元件。例如,检测元件300可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9、图11及图13所示,检测元件300具有检测部310。检测部310可以具体为检测元件300用于与气体或压力等待检测客体接触的部位,例如温度传感器的感温探头部位、湿度传感器的湿度探头部位、压力传感器的压敏部位等。
其中,阀体100具有配合头130,检测部310及第一气口111设置在配合头130上。这样,利用配合头130与烹饪设备组装,既实现了第一气口111与烹饪腔连通,从而满足烹饪腔抽气、进气的气流导向和切换功能,又实现了检测部310对烹饪腔内的如温度、气压和/或湿度等工况参数进行检测。且利用本结构,烹饪设备仅需设置一个安装口22a供与阀体100装配实现第一气口111与烹饪腔导通即可,如图4至图7所示,可将配合头130穿设于上盖的安装口221即可。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烹饪设备上至少需设置进气装配口和检测装配口的结构而言,精简了开口数量,这更利于简化烹饪设备部件的结构,同时简化了产品的装配工序,并且更好地保障了烹饪设备部件的强度,兼顾地实现了提升产品的质量和降低产品的成本。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9、图11及图13所示,检测元件300部分容置于配合头130内。这样,阀部件的整体集成度更高,可通过一次安装实现检测元件300及配合头130与烹饪设备部件(如盖体、盖板22等)装配,安装更为便利,同时也更利于在配合头130与烹饪设备的部件装配的过程中对检测元件300防护,降低检测元件300装配损伤风险。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9、图11及图13所示,配合头130设有第一开口131,检测部310穿设于第一开口131并自第一开口131伸出配合头130。这样可利于检测部310探入烹饪腔内进行检测,这样,检测元件300对烹饪腔内工况参数的检测可更真实准确。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9、图11所示,第一开口131形成为第一气口111且第一开口131与检测部310之间形成有第一缝隙132。这样,既实现了检测部310伸出配合头130的组装形式,以及第一气口111的进气功能,且使得第一气口111与检测部310具有较佳的位置集成度,这样,如图5和图7所示,配合头130仅需较短的部位穿过安装口221并伸入烹饪腔内,即可实现第一气口111与烹饪腔连通及检测部310探入烹饪腔的分布形式,也即,配合头130与烹饪设备部件装配时无需探出过多长度,这样可以降低配合头130被锅内的食物等物质碰撞或堵塞的风险。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配合头130上在第一开口131周围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气口111。既保证了第一气口111的进气顺畅性,同时使得第一气口111与检测部310的分布位置大致靠近,这样,如图5和图7所示,配合头130与烹饪设备部件装配时无需探出过多长度,这样可以降低配合头130被锅内的食物等物质碰撞或堵塞的风险。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9、图11及图13所示,配合头130的内部形成有空腔,检测元件300部分容置于空腔内并与空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缝隙134,第二缝隙134与第一气口111连通。这样,在满足气流导通目的的同时,该结构既提升了配合头130内部结构的集成度,也即,配合头130内无需设计单独的通道结构和检测元件300的容纳空间,使得配合头130的体积可以做得更小,也使得检测元件300与阀体100的接触面积减少,降低对检测元件300工作的干扰性,提升检测精度。
举例而言,如图9、图11及图13所示,配合头130大致形成为延伸设置的细长筒体,检测元件300大致呈柱状体且延伸方向与配合头130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更具体地,在配合头130沿长度方向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开口131,检测元件300沿长度方向的端部形成为检测部310,检测元件300沿配合头130的延伸方向穿设于配合头130内,检测元件300的端部形成为检测部310且检测部310自第一开口131伸出配合头130。检测元件300与配合头130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缝隙134。如图5、图7、图9和图11所示,检测部310与第一开口131间隙配合形成围绕检测部310分布的第一缝隙132,第一缝隙132与第二缝隙134连通,第一开口131形成为第一气口111,且阀体100自第一缝隙132吸气或出气。或者,如图13所示,配合头130位于第一开口131周围的部位设有第一气口111,第一气口11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检测部310穿设于第一开口131,且与第一开口131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通过前述设计,实现第一气口111与检测部310位置集成,如此,仅需将配合头130伸出头检测部310的一端沿安装口221插入烹饪腔即可,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9、图11和图13所示,阀体100设有连通孔140,连通孔140与第一气口111连通。进一步地,阀芯200与阀体100活动连接,且阀芯200适于相对于阀体100运动以关闭或打开连通孔140。其中,当连通孔140打开使得第一气口111与第二气口112之间在连通孔140处导通,当连通孔140关闭使得第一气口111与第二气口112之间在连通孔140处截止。该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也更利于阀芯200与开合盖动作件之间联动设置,具有控制精准可靠的优点。
进一步地,如图9、图11和图13所示,盖体还包括弹性复位件400(具体例如为弹簧、橡胶、弹片等),弹性复位件400与阀芯200配合,其中,当阀芯200打开连通孔140,阀芯200使弹性复位件400变形,弹性复位件400弹性回复驱动阀芯200关闭连通孔140。这样可以实现阀芯200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更好地向第一位置自动复位,从而使得烹饪腔具体更好的密闭性,更好地保障烹饪腔内的烹饪效果。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9、图11及图13所示,阀芯200构造有彼此连接的通断作用部210和开合盖联动部220。通断作用部210随开合盖联动部220运动,通断作用部210作为阀芯200适于控制第一气口111与第二气口112之间导通或截止的部位。开合盖联动部220可以运动,且开合盖联动部220的运动具有开盖位置和合盖位置,开合盖联动部220在开盖位置使通断作用部210控制通道导通,开合盖联动部220在合盖位置使通断作用部210控制通道断开。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开合盖动作件可具体为开盖按钮/开盖把手27/开盖推板、联动滑块24、开盖电机、电驱动件(例如开盖电磁推杆)中的一者或多种,开合盖联动部220为适于与前述一种或多种开合盖动作件相配合的部件,以使得阀芯200随开合盖动作件的动作进行运动。
举例而言,如图2和图3所示,开合盖动作件包括联动滑块24,联动滑块24设置在盖本体20上并相对于盖本体20可转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计联动滑块24相对于盖本体20可滑动),联动滑块24上设有引导面24b,引导面24b包括斜面和弧面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引导面24b与阀芯200抵靠,且当联动滑块24转动,使得阀芯200沿引导面24b被顶起或松开。其中,通过利用斜面和/或弧面造型的引导面24b来与阀芯200滑动配合,使得阀芯200与引导面24b之间大致形成凸轮机构,实现随着引导面24b的运动相应顶起或松开阀芯200,不仅具有结构简单,传动精度高的优点,且可以更好地保障联动滑块24和阀芯200各自的运动平稳,既保障了联动滑块24对锁扣23和阀芯200的控制精度,也保障了阀芯200与连通孔140的配合精度,使得产品的开盖泄压功能以及密封功能更具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联动滑块24上还形成有限位部24c,限位部24c位于引导面24b的一端并与引导面24b过渡衔接。
详细举例而言,如图3所示,限位部24c可以为平面,该平面与引导面24b之间倒圆角过渡或夹角过渡,如图3所示,当联动滑块24驱动阀芯200控制第一气口111与第二气口112之间导通后,阀芯200相应滑动至平面上,利用平面可在一定程度上维持阀芯200位置相对稳定,防止阀芯200沿引导面24b倒溜,这样,阀芯200可以保持稳定以更好地维持第一气口111与第二气口112之间导通,使得开盖泄压效果更好。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计限位部24c为凸扣,凸扣相对于引导面24b凸起设置,阀芯200通过与凸扣卡接实现阀芯200相对于联动滑块24限位,防止阀芯200沿引导面24b倒溜,使得阀芯200可以保持稳定以更好地维持第一气口111与第二气口112之间导通,使得开盖泄压效果更好。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计限位部24c为相对于引导面24b凹陷的凹面,该凹面设计使得联动滑块24上形成凹坑,阀芯200用于与引导面24b配合的部位沉入凹坑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阀芯200沿联动滑块24表面的运动,防止阀芯200沿引导面24b倒溜,使得阀芯200可以保持稳定以更好地维持第一气口111与第二气口112之间导通,使得开盖泄压效果更好。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盖本体20具有盖体部201和锁扣23,锁扣23设置在盖体部201上,并相对于盖体部201在解锁位置和锁紧位置之间可运动;开合盖动作件与锁扣23配合或开合盖动作件与锁扣23之间设有传动件(具体可参照附图2和图3中所示的拨杆251进行理解)进行传动,其中,开合盖动作件适于驱动锁扣23自锁紧位置向解锁位置运动,且当开合盖动作件驱动锁扣23至解锁位置,开合盖动作件使阀芯200控制第一气口111与第二气口112之间导通。
其中,如图3、图6和图7所示,盖本体20开盖时,开合盖动作件驱动锁扣23解锁,开合盖动作件同时驱动开合盖联动部220,使通断作用部210随开合盖联动部220运动且相应控制第一气口111与第二气口112之间导通。以供烹饪腔沿第二气口112进气或排气,防止烹饪腔内承压时开盖出现危险或出现吸锅问题。总体来讲,实现了开盖操作可同时控制锁扣23解锁以及控制烹饪腔泄压,实现一键开盖,并保障开盖安全,且防止开盖吸锅。
更进一步地,如图9、图11和图13所示,阀芯200设有密封件500,且阀芯200经由密封件500封挡连通孔140并经由密封件500与连通孔140周围的部位抵靠,以关闭连通孔140。这样,对第一气口111与第二气口112之间的截止效果更可靠,可以实现烹饪腔在非进气和非排气工况下更良好地密封性,更好地保障烹饪腔内的烹饪效果。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1所示,阀体100内形成有阀腔151,密封件500位于阀腔151内且将阀腔151分隔成第一区域1511和第二区域1512,连通孔140及第二气口112分布在第一区域1511,至少部分阀芯200伸入第二区域1512内并与密封件500连接。实现了阀芯200对连通孔140的通断控制可靠,且本结构中,连通孔140打开的状态下与第二气口112之间经由第一区域1511导通,连通孔140密封的状态下与第一区域1511断开进而与第二气口112断开,气体不会泄漏到第二区域1512,这样可以避免气体泄漏到烹饪设备的盖体内部,保证盖体内部清洁卫生性,且对于阀芯200采用如电驱动件或联动滑块24等部件进行驱动的情况,可良好地防止如电驱动件或联动滑块24等部件接触水汽,改善如电驱动件或联动滑块24等部件的工作环境,降低故障率并延缓老化现象。
在某些进一步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1所示,阀体100具有主体部170及罩体150,主体部170与罩体150连接并合围出阀腔151,部分密封件500被主体部170及罩体150夹持。这样既实现了密封件500的装配稳定,使得第一区域1511和第二区域1512的划分更加可靠,从而使连通孔140与第二气口112可更高效地导通并兼顾提升第一区域1511处的防泄漏效果,又使得密封件500与阀腔151的装配更加简单容易,简化产品的组装操作。
更详细地,如图9和图11所示,密封件500包括密封部510、可变形部520和连接部530。连接部530与阀体100相连,例如连接部530被罩体150与主体部170夹持锁定,从而实现密封件500稳定装配,这样,密封件500可形成良好的密闭分隔作用,可靠地实现防止水汽泄漏的功能。
密封部510与阀芯200连接并适于密封或打开连通孔140,阀芯200运动使得密封部510相对于连接部530运动。密封件500经由密封部510与阀芯200连接,使得阀芯200可驱动密封部510对连通孔140密封或打开。更详细地,如图9和图11所示,阀芯200构造有连接头230,连接部530套装在连接头230上实现与阀芯200连接。
可变形部520衔接密封部510与连接部530。这样,密封部510随阀芯200运动的过程中,可变形部520通过变形适应密封部510与连接部530之间的位置变化,从而减少对连接部530的拉扯,从而提升连接部530位置的装配可靠性。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也可设计阀芯200构造有连接头230,密封件500套装在连接头230上并随阀芯200运动。实现对连通孔140可靠密封的同时,密封件500的装配更加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阀体100内形成有活塞腔161,阀芯200构造有适配活塞腔161的活塞部240,活塞部240位于活塞腔161内且沿活塞腔161可运动。活塞部240上构造有连接头230,密封件500套装在连接头230上并随活塞部240运动。更进一步地,活塞腔161的内壁与活塞部240合围出第三区域1611,连通孔140及第二气口112分布在第三区域1611。这样,连通孔140打开的状态下与第二气口112之间经由第三区域1611导通,连通孔140密封的状态下与第三区域1611断开进而与第二气口112断开,利用活塞部240可限制气体泄漏到第三区域1611外,从而避免气体泄漏到烹饪设备的盖体内部,保证盖体内部清洁卫生性,且对于阀芯200采用如电驱动件或联动滑块24等部件进行驱动的情况,可良好地防止如电驱动件或联动滑块24等部件接触水汽,改善如电驱动件或联动滑块24等部件的工作环境,降低故障率并延缓老化现象。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9、图11和图13所示,阀体100具有主体部170,主体部170的内部形成有主体腔171,主体腔171导通第二缝隙134与连通孔140。
关于主体部170,在某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1所示,主体部170上设有连通孔140,且主体部170与罩体150连接并合围限定出该阀腔151,主体部170上的连通孔140打开时,连通孔140导通主体腔171与阀腔151(具体如阀腔151的第一区域1511)。
关于主体部170,在其他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主体部170上设有装配结构172,装配结构172上装配有配合体160,配合体160设有连通孔140且连通孔140与主体腔171连通。其中,配合体160内限定有活塞腔161,配合体160与阀芯200装配,且阀芯200控制配合体160上的连通孔140的通断。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主体部170的下方设有支架700,上方设有压盖900,压盖900与支架700连接并将主体部170锁定于压盖900与支架700之间。这样可以对主体部170加固和定型,提升主体部170使用强度,并且提升主体部170与配合体160和/或通断控制部件800之间的装配可靠性。例如,可以使主体部170采用如硅胶、橡胶、塑料等密封材质制作,使主体部170上对应通断控制部件800、配合体160等部件分别设置插口,将通断控制部件800、配合体160等部件的插管部直接插装于插口实现密封连接,对于密封材质的主体部170,通过支架700与压盖900锁定主体部170实现对主体部170定型和加固,维持主体部170内的主体腔171稳定,并提升插口与通断控制部件800、配合体160等部件的插管部的插接稳定、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装配结构172包括插口和嵌入部(如插管部)中的一者,主体部170上的配合体160设有插口和嵌入部中的另一者,嵌入部嵌入插口内。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且装配操作简单方便的优点。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3所示,主体部170上设有与主体腔171连通的接口113。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如图9所示,对于阀部件10-1未设接口113的方案,主体部170上可相应未设置接口113。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9、图11和图13所示,主体部170上设有第二开口173,检测元件300自第二开口173伸出。这样可方便检测元件300伸出进行接电装配,且通过使检测元件300伸出接电,更利于改善检测元件300的电连接部530位的工作环境,提升检测元件300电气安装性。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9、图11所示,主体部170上设有密封圈600且密封圈600密封第二开口173与检测元件300之间的缝隙。可以防止水汽泄漏接触到检测元件300的接电位置,使得产品的使用更加可靠安全。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主体部170上构造有抵靠密封部510且主体部170至少抵靠密封部510为密封材质体,抵靠密封部510与检测元件300抵靠形成密封配合。可避免水汽沿第二开口173泄漏,防止水汽泄漏接触到检测元件300的接电位置,使得产品的使用更加可靠安全。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3所示,阀部件(具体可参照附中所示的阀部件10-2或阀部件10-3进行理解)还具有通断控制部件800,通断控制部件800连接于接口113,并控制接口113的通断。例如,在无需抽气时,可利用通断控制部件800控制接口113关闭,这样更利于烹饪腔内保压,且可以防止烹饪腔内的高压或低压损伤抽气装置。在需要抽气时,利用通断控制部件800控制接口113打开即可,使用简单方便。且本设计设置通断控制部件800与接口113连接,这样更进一步实现了阀部件的多功能化和集成化,这样,烹饪设备零部件的模块化程度更高,更方便于产品的组装。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通断控制部件800具有控制阀芯830,接口113包括凹槽体1134及形成在凹槽体1134的壁上的第一孔1132和第二孔1133,通断控制部件800封盖凹槽体1134且控制阀芯830伸入凹槽体1134内并封闭或打开第一孔1132。利用控制阀芯830封堵第一孔1132时实现接口113断开,这样,烹饪腔不会沿接口113漏气或吸气,更利于烹饪腔内保压,且可更好地对抽气装置的正、负压防护。控制阀芯830打开第一孔1132时,第一孔1132与第二孔1133之间导通进而使得第二孔1133与第一气口111导通,抽气装置从第二孔1133处可实现将烹饪腔内的气体抽出,实现抽气功能。本结构具有阀部件(具体可参照附中所示的阀部件10-2或阀部件10-3进行理解)的集成度高,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通断控制部件800为控制阀,控制阀具有进口810和出口820,且控制阀配置为控制进口810与出口820之间经由控制阀的内部导通或截止,其中,进口810与接口113连通。具有结构简单、装置方便的优点。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盖体包括内盖21及设置在内盖21的下方的盖板22,盖板22上设有安装口221,阀部件(具体可参照附中所示的阀部件10-1、阀部件10-2或阀部件10-3进行理解)设置在内盖21上,配合头130向下穿设于安装口221实现组装。
在某些实施例中,阀部件(具体可参照附中所示的阀部件10-1、阀部件10-2或阀部件10-3进行理解)的第二气口112与环境连通。满足烹饪腔设备经由第二气口112从外部吸气或向外排气的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盖还具有进气阀且进气阀与阀部件(具体可参照附中所示的阀部件10-1、阀部件10-2或阀部件10-3进行理解)的第二气口112连通。这样,设置第二气口112与上盖的进气阀连通,这样,满足进气阀打开实现第二气口112与环境连通以供烹饪腔进气或排气的同时,可以使得第二气口112进气和出气更加顺畅、稳定,且也利于第二气口112位置清洁和防尘。
具体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盖体,盖体包括盖本体20和阀部件10-1(阀部件10-1具体参照附图9和图10)。
具体地,阀部件10-1具有阀体100和阀芯200。阀体100包括配合头130、主体部170和罩体150。配合头130为内部中空、两端贯穿的细长筒体结构,配合头130沿长度方向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开口131。主体部170为一体式部件。主体部170的内部形成有主体腔171,配合头130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主体部170连接,且配合头130内部的空间与主体腔171连通。主体部170上远离配合头130的一端设有与主体腔171连通的第二开口173。
主体部170侧壁的外部构造有凹腔部,该凹腔部为一端开口的结构,且凹腔部的底壁与凹腔部的开口位置相对,凹腔部的底壁设有贯穿的连通孔140,该连通孔140与主体腔171连通。罩体150盖装在凹腔部的开口处并与凹腔部合围出阀腔151。阀腔151内设密封件500,密封件500包括密封部510、连接部530及衔接密封部510与连接部530的可变形部520。连接部530被罩体150与凹腔部夹紧实现密封件500与阀体100装固。且连接部530、可变形部520及密封部510形成的分隔壁将阀腔151分隔成两部分,该两部分中,经由凹腔部与密封件500围成的部分为第一区域1511,经由罩体150与密封件500围成的部分为第二区域1512。凹腔部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气口112,从而使得连通孔140及第二气口112皆位于第一区域1511处。罩体150上设有贯穿的伸入孔。
阀芯200的一部分形成为通断作用部210,另一部分形成为开合盖联动部220。开合盖联动部220用于与开盖动作件(如开盖按钮、开盖扣板、联动滑块24等部件)配合,使得阀芯200随开盖动作件运动,实现开盖动作件对阀芯200控制。通断作用部210与开合盖联动部220形成转弯过渡,使得阀芯200的结构造型大致呈现为L形。其中,通断作用部210横向延伸,并自伸入孔伸入第二区域1512中。通断作用部210远离开合盖联动部220的一端构造为连接头230,密封部510上构造有固定槽,连接头230嵌入固定槽内,且连接头230的侧壁设有凸缘,该凸缘与固定槽的侧壁上的凹陷卡接,实现连接头230与密封部510固定。密封部510随阀芯200运动,可变形部520为柔性结构,可变形部520可通过变形适应密封部510与连接部530之间的位置变化,防止相互拉扯。另外,罩体150与通断作用部210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400,具体为弹簧,阀芯200打开连通孔140时压缩弹簧,弹簧的弹性回复力驱动阀芯200朝密封连通孔140的位置运动。
检测元件300呈细长的杆状。检测元件300穿设于主体腔171内,检测元件300的一端穿过配合头130后自第一开口131伸出,检测元件300的另一端自主体部170的第二开口173伸出。检测元件300设有连接板320,连接板320位于主体部170外,并套装在检测元件300伸出第二开口173的部位上。检测元件300与第二开口173之间设有密封圈600进行密封。检测元件300伸出第一开口131的部位形成为检测部310,检测部310用于伸入烹饪腔内对烹饪腔内的温度、压力或湿度等工况参数进行检测。其中,第一开口131形成为第一气口111,检测部310与第一开口131之间形成第一缝隙132以供第一开口131实现进气或出气。检测元件300与配合头130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缝隙134,第二缝隙134与第一缝隙132连通。这样,连通孔140打开时,在第一缝隙132与第二气口112之间形成通道:第二缝隙134-主体腔171-连通孔140-第一区域1511,该通道使得第一缝隙132与第二气口112之间导通。连通孔140被密封时,连通孔140与第一区域1511之间断开,从而相应使得第一缝隙132与第二气口112之间沿该通道断开,即不连通。
进一步地,盖本体20具体包括盖体部201和锁扣23,盖体部201可具体包括内盖21、盖板22等,盖板22上设有安装口221用于与配合头130装配。
具体地,主体部170设置在内盖21上,配合头130贯穿内盖21,并且配合头130自安装口221穿过盖板22一部分伸至盖板22的下方。
开合盖动作件具体为联动滑块24。更详细地,如图4和图6所示,盖体具有把手27,把手27与联动滑块24连接并驱动联动滑块24转动。其中,联动滑块24与锁扣23之间设有传动件,传动件可具体包括拨杆251。拨杆251与锁扣23连接,用于随联动滑块24运动以控制锁扣23解锁或锁紧。
联动滑块24上设有导向块24a。导向块24a与阀部件10-1的阀芯200的开合盖联动部220配合。具体地,导向块24a上形成有斜面和/或弧面,并经由导向斜面或导向弧面与开合盖联动部220抵靠配合。锁扣23相对于盖体部201可运动,且锁扣23的运动具有解锁位置和锁紧位置。其中,如图2所示,为联动滑块24使锁扣23处于锁紧位置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这时,阀芯200的开合盖联动部220与导向斜面位置较低处配合,从而不会被斜面顶起,这样,阀芯200在弹性复位件400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复位,使得阀芯200封闭连通孔140,相应使得第一气口111与第二气口112之间截止,这样,烹饪腔不会沿第二气口112吸气或排气,使得烹饪腔内可以较好地保压。
如图3所示,为联动滑块24使锁扣23处于解锁位置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这时,阀芯200的开合盖联动部220沿引导面24b升高至限位部24c表面,导向块24a将阀芯200向侧方顶起,这样,使得阀芯200朝外运动压缩弹性复位件400并控制连通孔140打开。这样,烹饪腔可以沿第二气口112吸气或排气,实现烹饪腔泄压。总体来讲,实现了开盖操作可同时控制锁扣23解锁以及控制烹饪腔泄压,实现一键开盖,并保障开盖安全,且防止开盖吸锅。
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盖体,可以实现开盖打开阀部件10-1以供烹饪腔进入或排气进行泄压,解决无法开盖或开盖困难的问题。且通过本设计的阀部件10-1,实现第二气口112、检测装配口集成,烹饪设备仅需设置一个安装接口供与阀体100装配实现第一气口111与烹饪腔导通即可,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烹饪设备上至少需设置进气装配口和检测装配口的结构而言,精简了开口数量,这更利于简化烹饪设备部件的结构,同时简化了产品的装配工序,并且更好地保障了烹饪设备部件的强度,兼顾地实现了提升产品的质量和降低产品的成本。
具体实施例2
本具体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盖体,与上述具体实施例1的盖体的不同之处包括: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中的盖体上的阀部件10-2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主体部170上还设有接口113,接口113与主体腔171连通,进而与第二缝隙134及第一缝隙132连通。接口113用于与抽气装置装配或居中连接,使得抽气装置工作时,沿第一缝隙132-第二缝隙134-主体腔171-接口113的路径,将烹饪腔内的气体抽出。
更详细举例地,通断控制部件800连接于接口113,并控制接口113的通断。这样,更利于提升烹饪腔内的保压效果。
更详细地,通断控制部件800具有第二阀芯200,接口113包括凹槽体1134及形成在凹槽体1134的壁上的第一孔1132和第二孔1133,通断控制部件800封盖凹槽体1134且第二阀芯200伸入凹槽体1134内并封闭或打开第一孔1132。
本具体实施例2的盖体可适于具有抽气装置的烹饪设备,其中,第二孔1133可用于与抽气装置连接,第一孔1132打开时,烹饪腔与抽气装置连通,抽气装置工作可以从烹饪腔抽气,第一孔1132关闭时,抽气装置与烹饪腔之间断开,可利于烹饪腔保压,其也更利于对抽气装置过压防护。
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盖体,通过设置阀部件10-2,实现吸气口、第二气口112、检测装配口集成,烹饪设备仅需设置一个安装口22a供与阀体100装配实现第一气口111与烹饪腔导通即可,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烹饪设备上至少需设置抽气装配口、进气装配口和检测装配口的结构而言,精简了开口数量,这更利于简化烹饪设备部件的结构,同时简化了产品的装配工序,并且更好地保障了烹饪设备部件的强度,兼顾地实现了提升产品的质量和降低产品的成本。
具体实施例3
本具体实施例3提供一种盖体,盖体设有阀部件10-3,阀部件10-3包括阀体100、阀芯200及检测元件300。
具体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本方案的阀部件10-3与上述具体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包括:
阀部件10-3还具有配合体160,配合体160具有凹壳体,凹壳体一端具有开口,且凹壳体具有与开口位置相对的第一插管,第一插管形成为嵌入部。主体部170上构造有装配结构172,具体地,主体部170上设置有第一插口,第一插口形成为容纳部,第一插管插接于第一插口内实现装配。
阀芯200的一部分形成为通断作用部210,另一部分形成为开合盖联动部220。
通断作用部210上形成有连接头230,密封件500套装在连接头230上并随阀芯200运动以打开或密封连通孔140。其中,通断作用部210上还构造有适配活塞腔161的活塞部240,活塞部240位于活塞腔161内且沿活塞腔161可运动,活塞腔161的内壁与活塞部240合围出第三区域1611,连通孔140及第二气口112分布在第三区域1611。
开合盖联动部220用于与开盖动作件(如开盖按钮、开盖扣板、联动滑块24等部件)配合,使得阀芯200随开盖动作件运动,实现开盖动作件对阀芯200控制。通断作用部210与开合盖联动部220形成转弯过渡,使得阀芯200的结构造型大致呈现为L形。其中,通断作用部210横向延伸,并自凹壳体的开口伸入活塞腔161中。通断作用部210远离开合盖联动的一端构造为连接头230,密封件500上构造有固定槽,连接头230嵌入固定槽内,且连接头230的侧壁设有凸缘,该凸缘与固定槽的侧壁上的凹陷卡接,实现连接头230与密封件500固定。另外,通断作用部210配套设有弹性复位件400,具体为弹簧,阀芯200打开连通孔140时压缩弹簧,弹簧的弹性回复力驱动阀芯200朝密封连通孔140的位置运动。
主体部170上远离配合头130的一端设有与主体腔171连通的第二开口173,且主体部170在第二开口173位置处构造有抵靠密封凸部174。
检测元件300呈细长的杆状。检测元件300穿设于主体腔171内,检测元件300的一端穿过配合头130后自第一开口131伸出,检测元件300的另一端自主体部170的第二开口173伸出并与抵靠密封凸部174抵靠形成密封配合,相比于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而言,可以省去密封圈600。检测元件300设有连接板320,连接板320至少部分位于主体部170外,并套装在检测元件300伸出第二开口173的部位上。
检测元件300伸出第一开口131的部位形成为检测部310,检测部310用于伸入烹饪腔内对烹饪腔内的温度、压力或湿度等工况参数进行检测。其中,配合头130上在第一开口131周围的部位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气口111以供配合头130实现进气或出气。检测元件300与配合头130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缝隙134,第二缝隙134与第一气口111连通。这样,连通孔140打开时,在第一气口111与第二气口112之间形成通道:第二缝隙134-主体腔171-连通孔140-第三区域1611,该通道使得第一气口111与第二气口112之间导通。连通孔140被密封时,连通孔140与第三区域1611之间断开,从而相应使得第一气口111与第二气口112之间沿该通道断开,即不连通。
主体部170上还设有接口113,接口113与主体腔171连通,进而与第二缝隙134及第一气口111连通。接口113用于与抽气装置装配或居中连接,使得抽气装置工作时,沿第一气口111-第二缝隙134-主体腔171-接口113的路径,将烹饪腔内的气体抽出。
如此,实现吸气口、第二气口112、检测装配口集成,烹饪设备仅需设置一个安装口22a供与阀体100装配实现第一气口111与烹饪腔导通即可,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烹饪设备上至少需设置抽气装配口、进气装配口和检测装配口的结构而言,精简了开口数量,这更利于简化烹饪设备部件的结构,同时简化了产品的装配工序,并且更好地保障了烹饪设备部件的强度,兼顾地实现了提升产品的质量和降低产品的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阀部件10-3还具有通断控制部件800。通断控制部件800连接于接口113,并控制接口113的通断。这样,更利于提升烹饪腔内的保压效果。
详细地,通断控制部件800为控制阀,控制阀具有进口810和出口820,且控制阀配置为控制进口810与出口820之间经由控制阀的内部导通或截止,其中,进口810与接口113连通。
更详细地,控制阀的进口810设置为凸伸设置的第二插管,阀部件10-3的主体部170上设有第二插口1131,第二插管插入第二插口1131内实现控制阀与主体部170组装。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阀部件10-3还具有支架700,支架700上设有第一安装位710,第二安装位720和第三安装位730,主体部170安装于第一安装位710,配合体160安装于第二安装位720,控制阀安装于第三安装位730,这样,三者分别与支架700组装实现三者之间定位和限位,更利于提升主体部170与配合体160之间,以及主体部170与控制阀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更详细地,第二安装位720和第三安装位730均包括定位槽751和卡扣752。配合体160容置于第二安装位720的定位槽751并与第二安装位720的卡扣752卡接实现锁定于支架700。控制阀容置于第三安装位730的定位槽751并与第三安装位730的卡扣752卡接实现锁定于支架700。另外,配合体160上凸设有管体部,第二气口112形成在管体部内并与第三区域1611连通,其中,支架700上设有避让孔740,管体部穿设于避让孔740内。
第一安装位710也具有定位槽751和卡扣752,其中,主体部170容置于第三安装位730的定位槽751内,阀部件10-3还包括压盖900,压盖900盖装在主体部170上,压盖900上设有凸耳910,且压盖900经由凸耳910与卡扣752卡接实现压盖900与支架700锁定。且通过压盖900与支架700对主体部170夹持,实现主体部170锁定于压盖900与支架700之间。这样结构,通过压盖900与支架700对主体部170上下夹持锁定,可以强化第一插口与第一插管以及第二插口1131与第二插管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避免松脱。
在某些具体实施形式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主体部170为密封材质体,如橡胶、硅胶体等,这样,第一插口与第一插管之间、第二插口1131与第二插管之间以及主体部170与配合头130之间密封更好,同时无需单独设置密封圈600,更简化产品的组成和安装。其中,利用压盖900和支架700对主体部170锁定,可以起到到密封材质的主体部170强化、防护和定型的效果,这样,主体腔171内的空间体积更稳定,导通更高效,且主体部170和与之连接的配合体160、配合头130、控制阀之间的装配也更可靠。
本具体实施例3的内容除了以上所列举的与具体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之外,与具体实施例1的相同之处,如盖本体20、盖本体20的锁扣23、阀芯200、开合盖动作件以及开合盖动作件与阀芯200的配合关系及动作过程等内容,均可参照具体实施例1的举例说明进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例4
如图4至图7所示,本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烹饪锅3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盖体,上盖盖合于烹饪锅30,并与烹饪锅30合围出烹饪腔,上盖的阀部件(具体可参照附图8和图9中所示的阀部件10-1进行理解,当然,也可以附图10、图11中所示的阀部件10-2或附图12、图13中所示的阀部件10-3替换该处的阀部件10-1进行理解)的第一气口111与烹饪腔连通。
其中,如图4和图5所示,为烹饪设备在合盖状态的结构示意图,这时,盖本体20的锁扣23处于锁紧位置,且阀芯200密封连通孔140,使得第一气口111与第二气口112之间截止,这样,烹饪腔与环境之间在阀部件处截止,也即在烹饪腔与环境之间在阀部件处不导通。
如图6和图7所示,为烹饪设备在开盖状态的结构示意图,这时,盖本体20的锁扣23处于解锁位置,且阀芯200打开连通孔140,使得第一气口111与第二气口112之间导通,这样,烹饪腔与环境之间在阀部件处导通,烹饪腔可沿阀部件对外排气或吸气。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上盖,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举例而言,烹饪设备为压力锅、电饭煲、微压饭煲、蒸汽煲等。
具体例如压力锅、电饭煲、微压饭煲等,还具有煲体40,煲体40设有加热件,烹饪锅30容置于煲体40内,加热件对烹饪锅30加热进行烹饪。
具体例如蒸汽煲,具有支架,烹饪锅30位于支架上,支架设于蒸汽供给装置,蒸汽供给装置向烹饪腔内输入蒸汽。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盖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本体;
阀部件,具有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具有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所述阀芯与所述阀体相连,并控制所述第一气口与所述第二气口之间导通或截止;
开合盖动作件,配置为控制所述盖本体解锁,其中,所述开合盖动作件与所述阀芯配合,且当所述开合盖动作件控制所述盖本体解锁,所述开合盖动作件驱动所述阀芯,使所述阀芯控制所述第一气口与所述第二气口之间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元件,所述检测元件具有检测部;所述阀体具有配合头,所述检测部及所述第一气口设置在所述配合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元件部分容置于所述配合头内,所述配合头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检测部穿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并自所述第一开口伸出所述配合头,其中,所述配合头上在所述第一开口周围的位置处设置有所述第一气口,和/或所述第一开口形成为所述第一气口且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检测部之间形成有第一缝隙;和/或
所述配合头的内部形成有空腔,所述检测元件部分容置于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空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缝隙,所述第二缝隙与所述第一气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第一气口连通;
所述阀芯与所述阀体活动连接,且所述阀芯适于相对于所述阀体运动以关闭或打开所述连通孔;
其中,当所述连通孔打开使得所述第一气口与所述第二气口之间在所述连通孔处导通,当所述连通孔关闭使得所述第一气口与所述第二气口之间在所述连通孔处截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弹性复位件,与所述阀芯配合,其中,当所述阀芯打开所述连通孔,所述阀芯使所述弹性复位件变形,所述弹性复位件弹性回复驱动所述阀芯关闭所述连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设有密封件,且所述阀芯经由所述密封件封挡所述连通孔并经由所述密封件与所述连通孔周围的部位抵靠,以关闭所述连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内形成有阀腔,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阀腔内且将所述阀腔分隔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连通孔及所述第二气口分布在所述第一区域,至少部分所述阀芯伸入所述第二区域内并与所述密封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具有主体部及罩体,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罩体连接并合围出所述阀腔,部分所述密封件被所述主体部及所述罩体夹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部、可变形部和连接部,所述可变形部衔接所述密封部与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阀体相连,所述密封部与所述阀芯连接并适于密封或打开所述连通孔,所述阀芯运动使得所述密封部相对于所述连接部运动;或
所述阀芯构造有连接头,所述密封件套装在所述连接头上并随所述阀芯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合盖动作件包括联动滑块和电驱动件中的至少一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合盖动作件包括联动滑块,所述联动滑块设置在所述盖本体上并相对于所述盖本体可转动或可滑动,所述联动滑块上设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包括斜面和弧面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引导面与所述阀芯抵靠,且当所述联动滑块转动或滑动,使得所述阀芯沿所述引导面被顶起或松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滑块上还形成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引导面的一端并与所述引导面过渡衔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本体具有盖体部和锁扣,所述锁扣设置在所述盖体部上,并相对于所述盖体部在解锁位置和锁紧位置之间可运动;
所述开合盖动作件与所述锁扣配合或所述开合盖动作件与所述锁扣之间设有传动件进行传动,其中,所述开合盖动作件适于驱动所述锁扣自所述锁紧位置向所述解锁位置运动,且当所述开合盖动作件驱动所述锁扣至所述解锁位置,所述开合盖动作件使所述阀芯控制所述第一气口与所述第二气口之间导通。
14.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烹饪锅;
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盖合于所述烹饪锅,并与所述烹饪锅合围出烹饪腔,所述盖体的第一气口与所述烹饪腔连通。
CN201922405958.XU 2019-12-27 2019-12-27 盖体及烹饪设备 Active CN2113244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05958.XU CN211324456U (zh) 2019-12-27 2019-12-27 盖体及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05958.XU CN211324456U (zh) 2019-12-27 2019-12-27 盖体及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24456U true CN211324456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08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05958.XU Active CN211324456U (zh) 2019-12-27 2019-12-27 盖体及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2445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3421A (zh) * 2020-10-14 2022-04-15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
CN114343420A (zh) * 2020-10-14 2022-04-15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
CN114365940A (zh) * 2020-10-14 2022-04-19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
WO2022141110A1 (zh) * 2020-12-29 2022-07-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阀组件、盖体组件及烹饪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3421A (zh) * 2020-10-14 2022-04-15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
CN114343420A (zh) * 2020-10-14 2022-04-15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
CN114365940A (zh) * 2020-10-14 2022-04-19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
WO2022141110A1 (zh) * 2020-12-29 2022-07-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阀组件、盖体组件及烹饪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24456U (zh) 盖体及烹饪设备
CN109452852B (zh) 烹饪器具
CN108784317B (zh) 蒸汽烹饪装置
CN113048242A (zh) 阀组件、盖体组件及烹饪设备
KR101618846B1 (ko) 전기밥솥
CN109381068B (zh) 杯盖组件、搅拌杯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WO2022141110A1 (zh) 阀组件、盖体组件及烹饪设备
CN211511397U (zh) 一种带阀门瓶盖的辅料瓶、辅料装置、炒锅装置及炒菜机
CN211242767U (zh) 液体容器快速更换装置、炒锅装置及炒菜机
CN209826277U (zh) 锅盖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CN110507167B (zh) 浮子阀组件、烹饪器具的盖体总成和烹饪器具
CN210596738U (zh) 一种排气装置及洗涤设备
CN111227676B (zh) 真空料理机
CN201823724U (zh) 一种带电泵和电磁封汽阀的蒸汽清洁器
CN219962521U (zh) 一种水冷压力烹饪器具
CN218374199U (zh) 一种用于给水箱的防虹吸部件
CN218355725U (zh) 防虹吸给水箱组合件
CN211186829U (zh) 控压装置、锅盖及烹饪设备
CN212186256U (zh) 料理机
CN211269988U (zh) 一种蒸箱
CN214906110U (zh) 电烤箱
CN214258923U (zh) 烹饪器具
CN110604452B (zh) 烹饪器具
CN218852442U (zh) 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水路结构及烹饪设备
CN218942941U (zh) 具有加热功能的锅盖及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