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18478U - 一种凝血检测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凝血检测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18478U
CN211318478U CN201922144160.4U CN201922144160U CN211318478U CN 211318478 U CN211318478 U CN 211318478U CN 201922144160 U CN201922144160 U CN 201922144160U CN 211318478 U CN211318478 U CN 2113184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optical
detection
cup
re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4416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彦勇
赖华忠
梁国绿
周祥
杨文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4416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184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18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184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凝血检测仪,所述凝血检测仪包括:用于孵育样本的孵育模块、用于光学凝血分析的光学检测模块、用于非光学凝血分析的非光学检测模块、用于转移反应杯的反应杯转移模块、控制器;所述孵育模块、所述光学检测模块、所述非光学检测模块依次设置;所述反应杯转移模块位于所述孵育模块、所述光学检测模块、所述非光学检测模块的上方;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孵育模块、所述光学检测模块、所述非光学检测模块、所述反应杯转移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凝血检测仪结构简单、检测效率高且能够智能化地选择采用哪种检测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凝血检测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凝血检测仪。
背景技术
凝血检测仪是用来检测病人的血液凝血能力的医疗器械设备。目前凝血检测有光学检测法和机械检测法(磁珠法)。光学检测法优点是检测成本低,缺点是无法适用于异常样本的检测,比如,疸血、脂血、溶血等;机械检测法优点是可以检测异常样本,缺点是检测成本较高。
现有设备中兼顾光学检测法和机械检测法的设备结构复杂,而且需要用户自己选择光学检测法或机械检测法,不够智能,机械结构复杂使移动检测样本的行程比较长导致检测效率低。
因此,亟需要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检测效率高且智能化的凝血检测仪。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凝血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凝血检测仪,包括:用于孵育样本的孵育模块、用于光学凝血分析的光学检测模块、用于非光学凝血分析的非光学检测模块、用于转移反应杯的反应杯转移模块、控制器;
所述孵育模块、所述光学检测模块、所述非光学检测模块依次设置;
所述反应杯转移模块位于所述孵育模块、所述光学检测模块、所述非光学检测模块的上方;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孵育模块、所述光学检测模块、所述非光学检测模块、所述反应杯转移模块电连接;
其中,采用所述光学检测模块对光学反应杯中的样本进行光学凝血分析,得到光学凝血分析结果;
当所述光学凝血分析结果为异常时,基于所述非光学检测模块对所述样本进行检测,得到非光学凝血分析结果。
上述凝血检测仪,包括:用于孵育样本的孵育模块、用于光学凝血分析的光学检测模块、用于非光学凝血分析的非光学检测模块、用于转移反应杯的反应杯转移模块、控制器;通过将孵育模块、光学检测模块、非光学检测模块依次设置,不仅节省了空间占用,简化了凝血检测仪的结构,而且基于该结构提高了检测效率。进一步的,首先采用光学检测模块对光学反应杯中的样本进行光学凝血分析,得到光学凝血分析结果,当光学凝血分析结果为异常时,会智能化地基于所述非光学检测模块对所述样本进行非光学检测,得到非光学凝血分析结果,即不需要用户自己选择检测方法,能够智能化地选择采用哪种检测方法,该种方法不仅有利于节省检测成本,而且可以检测异常样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凝血检测仪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凝血检测仪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凝血检测仪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凝血检测仪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凝血检测仪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凝血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7、图8是一个实施例中容纳结构和液体状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图10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的示例图;
图11是一个实施例中容纳结构和液体状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一个实施例中容纳结构和液体状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一个实施例中容纳结构和液体状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一个实施例中容纳结构和液体状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一个实施例中容纳结构和液体状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一个实施例中液体状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一个实施例中液体状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一个实施例中液体状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一个实施例中液体状态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0是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弹性限位件及其安装示意图;
图22示出了图21中经过反应杯和弹簧的剖视图;
图23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防摩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弹性限位件及其安装示意图;
图25是又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弹性限位件及其安装示意图;
图26是再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弹性限位件及其安装示意图。
图27为一个实施例中存放装置、试剂架及试剂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一个实施例中液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安装架及试剂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具体实施例的安装架及试剂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具体实施例的安装架及试剂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一个实施例中的试剂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4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自动进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5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自动进杯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6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自动进杯装置的剖视图;
图37为一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升降调整件的侧视图;
图38为一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自动进杯装置的进杯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凝血检测仪,包括:用于孵育样本的孵育模块10、用于光学凝血分析的光学检测模块21、用于非光学凝血分析的非光学检测模块22、用于转移反应杯的反应杯转移模块41、控制器;孵育模块10、光学检测模块21、非光学检测模块22依次设置;反应杯转移模块 41位于孵育模块10、光学检测模块21、非光学检测模块22的上方;控制器与孵育模块10、光学检测模块21、非光学检测模块22、反应杯转移模块41电连接。
其中,控制器首先控制反应杯转移模块41将加入样本后的光学反应杯放入孵育模块10,孵育模块10用于对光学反应杯中的样本进行孵育;然后控制器控制反应杯转移模块41将孵育完成的光学反应杯转移到光学检测模块21,之后,控制光学检测模块21对光学反应杯中的样本进行光学凝血分析,得到光学凝血分析结果,当所述光学凝血分析结果为异常时,基于非光学检测模块22采用机械法重新对所述样本进行检测,得到非光学凝血分析结果。
控制器可以采用工控机和/或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Controller)和/或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和/或PC(个人计算机),在此举例不作具体限定。
上述凝血分析仪中同时包括光学检测模块21和非光学检测模块22,光学检测模块用于采用光学法对样本进行光学凝血分析,非光学检测模块22用于采用非光学法(比如,机械法)对样本进行非光学凝血分析。光学法是根据血浆凝固过程中浊度的变化来测定凝血功能,根据仪器不同的光学测量原理,又可分为光学散射凝血分析法和光学透射凝血分析法两类。机械法是根据血浆凝固过程中粘度的变化来测量凝血功能的,根据仪器对磁珠运动测量原理的不同,又可分为光电探测法和电磁珠探测法。非光学检测模块22是指采用光学以外的其他检测方法对样本进行凝血检测的模块。在一个实施例中,非光学检测模块22为磁性检测模块,相应地采用磁珠法对样本进行磁性凝血分析。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非光学检测模块22还可以为其他检测模块,比如,可以为机械检测模块,相应地采用机械法对样本进行凝血分析检测。
具体地,光学检测模块21中是采用光源发生器发出光从反应杯的外部照射反应杯中的样本,通过光探测器探测散射光后将散射光后转化为电信号或探测透射光后将透射光后转化为电信号,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有技术设置所述光学检测模块21的详细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非光学检测模块22中可以采用的机械法具体分为光电探测法、电磁珠探测法。光电探测法通过使磁珠在反应杯中运动,在另外的方向安装一对光电接收器来进行探测,当磁珠运动幅度衰减到某个程度时,确定凝固终点;电磁珠探测法设置两对磁路,一对磁路用于吸引磁珠摆动,另一对磁路用于利用磁珠摆动过程中产生的电信号来对磁珠摆动幅度进行监控,其中,电信号是由于磁珠摆动过程中切割磁力线产生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有技术设置所述非光学检测模块22的详细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光学法和机械法在检测是采用的反应杯不同,主要区别是机械法采用的反应杯包含有粒子(一般为磁珠),为了区分,将用于光学检测的反应杯称为“光学反应杯”,将用于机械法检测的反应杯称为“磁珠反应杯”。
孵育模块10设置有多个放置光学反应杯的孵育位、多个放置磁珠反应杯的孵育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有技术设置孵育模块10的详细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上述实施例中的凝血分析仪通过将孵育模块10、光学检测模块21、非光学检测模块22依次设置,不仅节省了空间占用,简化了凝血检测仪的结构,而且基于该结构提高了检测效率。进一步的,首先采用光学检测模块对光学反应杯中的样本进行光学凝血分析,得到光学凝血分析结果,当光学凝血分析结果为异常时,会智能化地基于非光学检测模块22采用机械法重新对所述样本进行检测,得到非光学凝血分析结果,即不需要用户自己选择检测方法,能够智能化地选择采用哪种检测方法,该种方法不仅有利于节省检测成本,而且可以检测异常样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学检测模块21包括多个散射检测位211、多个透射检测位212;非光学检测模块22包括多个非光学检测位221;散射检测位211的数量大于透射检测位212的数量,透射检测位212的数量大于非光学检测位221的数量。
其中,光学法包括:光学散射分析法和光学透射分析法。为了使得光学检测模块既可以采用光学散射分析法,也可以采用光学透射分析法,需要在光学检测模块21中同时设置散射检测位211和透射检测位212。
其中,同一光学散射分析法中检测通道的单色光源与光探测器基本呈90°直角,光源发生器和光探测器需垂直设置;光学透射凝血分析法中来自光源的光经过处理后变成平行光,光源发生器和光探测器需平行设置。
光学散射分析法根据待验样本在凝固过程中采集到的散射光强度的变化来确定检测终点的;当向样本中加入凝血激活剂后,随着样本中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采集到散射光强度逐步增加,当样品完全凝固以后,散射光的强度不再变化,通常是把凝固的起始点记为0%,凝固终点记为100%,把凝固到50%的时间作为凝固时间。
光学透射分析法根据待测样本在凝固过程中的吸光度变化来确定凝固终点;当向样本中加入凝血激活剂后,开始的吸光度非常弱,随着反应管中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标本吸光度逐渐增强,当纤维蛋白凝块完全形成后,吸光度趋于恒定。
同一光学检测模块21中同时包括散射检测位211和透射检测位212,这样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使得相同空间布局更多不同类型的检测位,从而使光学检测模块21的布局更紧凑,通过紧凑布局进一步减少了反应杯转移模块41的行程,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凝血检测仪中的光学检测模块21同时包括散射检测位211和透射检测位212,使得凝血检测仪既包括采用光学散射分析法进行凝血分析的功能,又包括采用光学透射分析法进行凝血分析的功能。另外,非光学检测模块22包括多个非光学检测位221,使得凝血检测仪具有采用机械法进行凝血分析的功能。
由于在实际检测中采用光学散射分析法的概率要大于采用透射分析法的概率,而采用机械法的概率又要小于采用透射分析法的概率,所以为了能够检测效率,设置的散射检测位211的数量大于透射检测位212的数量,透射检测位212 的数量大于非光学检测位221的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假设散射检测位211的数量为a,透射检测位212的数量为b,非光学检测位221的数量为c,所述散射检测位211的数量和所述透射检测位212的数量相加之和为d;
根据实际经验得到,各个数量的关系满足下列关系能够更加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其中,12:2≤d:c≤20:2,8:6≤a:b≤12:6。12:2≤d:c≤20:2,12:6≤a:b≤8:6,上述比例关系使得散射检测位211的数量、透射检测位212的数量、非光学检测位221的数量更符合历史数据分析的比例,从而在确保检测效率的情况下,提高了散射检测位211、透射检测位212、所述非光学检测位221的使用率,降低了使用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实际经验得到,当d:c等于16:2,a:b等于10:6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散射检测位211、透射检测位212、非光学检测位221的使用率。
可以理解的是,把光学反应杯从上方放入散射检测位211或透射检测位212 进行光学凝血分析,把磁珠反应杯从上方放入非光学检测位221进行非光学凝血分析,从而防止刮伤孵育模块、光学检测模块、非光学检测模块的上表面。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散射检测位211、所述透射检测位212、非光学检测位221的详细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光学检测模块21全部采用光学散射凝血分析法的散射检测位211或全部采用光学透射凝血分析法的透射检测位212。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散射检测位211排列成两排;多个透射检测位212排列成至少一排,且位于两排散射检测位211之间;多个散射检测位211排列成的排、多个透射检测位212排列成的排与反应杯从孵育模块10转移到光学检测模块21的转移方向平行。
其中,基于散射原理,散射检测位211的散射光源发生器和散射光探测器需垂直设置,基于透射原理,透射检测位212的透射光源发生器和透射光探测器需平行设置,通过将散射检测位211排成两排设置在外侧,将透射检测位212排成至少一排设置在两排散射检测位211之间,能够使得光学检测模块21中散射光源发生器、散射光探测器、透射光源发生器和透射光探测器布局的更加紧凑,通过紧凑的布局可以进一步减少反应杯转移模块41的行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检测的效率。
另外,多个散射检测位211排列成的排、多个透射检测位212排列成的排与反应杯从孵育模块10转移到光学检测模块21的转移方向平行,有利于反应杯转移模块41的准确定位,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可以理解的是,散射检测位 211、所述透射检测位212还可以有其他排列设置方式,在此举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同一排的散射检测位211以相同间隔设置和/或同一排的透射检测位212以相同间隔设置。这样,有利于准确控制凝血检测仪的检测速度,提高了凝血检测仪的检测速度,提升了凝血检测仪的用户体验。可以理解的是,散射检测位211、透射检测位212还可以有其他间隔设置方式,在此举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非光学检测位221排列成至少一列,每列的非光学检测位221位于散射检测位211排列成的排或所述透射检测位212排列成的排所在直线的延长线上。从而有利于反应杯转移模块41的准确定位,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同时有利于使光学检测模块21、非光学检测模块22可以共用相同的反应杯转移模块41,减少了凝血检测仪的的零部件,降低了凝血检测仪的制造成本。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非光学检测位221还可以有其他设置方式,在此举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凝血检测仪还包括抛杯模块;抛杯模块包括第一抛杯位311、第二抛杯位312;第一抛杯位311设置于散射检测位211与非光学检测位221之间或者设置于透射检测位212与非光学检测位221之间;第二抛杯位312 设置于非光学检测位221远离散射检测位211的一侧。
其中,将第一抛杯位311设置于散射检测位211与非光学检测位221之间或者设置于透射检测位212与非光学检测位221之间,减少了散射检测位或透射检测位到第一抛杯位311的行程,提高了检测速度。将第二杯位设置于非光学检测位221远离散射检测位211的一侧,有利于减少非光学检测位与第二抛杯位312 的行程,提高了检测速度。另外,第一抛杯位311用于收集光学反应杯,第二抛杯位312用于收集磁珠反应杯。第一抛杯位311的形状可以设置成与光学反应杯的形状相适配,也可以设置第一抛杯位的开口远远大于光学反应杯,避免出现卡住的情况。同样地,第一抛杯位312的形状可以设置成与磁珠反应杯的形状相适配,也可以设置第二抛杯位的开口远远大于磁珠反应杯。
具体地,反应杯转移模块41从上方抓取光学反应杯把光学反应杯从透射检测位212或散射检测位211中取出后,运动到第一抛杯位311上方,从上方把反应杯放入第一抛杯位311,反应杯转移模块41往远离第一抛杯位311的方向运动,使反应杯从反应杯转移模块41脱离;反应杯转移模块41从上方抓取磁珠反应杯把磁珠反应杯从非光学检测位221中取出后,运动到第二抛杯位312上方,从上方把磁珠反应杯放入第二抛杯位312,反应杯转移模块41往远离第二抛杯位312 的方向运动,使磁珠反应杯从反应杯转移模块41脱离。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凝血检测仪只在非光学检测位221的右侧设置一个抛杯位,该抛杯位的形状同时适用于用于光学反应杯和磁珠反应杯,从而抛杯模块结构简单,凝血检测仪制造成本低。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抛杯位311、第二抛杯位312还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比如,第一抛杯位311位于光学检测模块21的上表面与孵育模块10的上表面及非光学检测模块22的上表面连接形成的面的其中一侧,且与光学检测模块21的距离最近;第二抛杯位312位于非光学检测模块22的上表面与孵育模块10的上表面及光学检测模块21的上表面连接形成的面的其中一侧,且与非光学检测模块22的距离最近;在此举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第一抛杯位311、第二抛杯位312的详细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抛杯模块还包括一个废杯箱;所述废杯箱与所述第一抛杯位311连通,以用于收集光学凝血分析后的光学反应杯;所述废杯箱与所述第二抛杯位312连通,以用于收集非光学凝血分析后的非光学反应杯。
其中,通过设置一个废杯箱,方便凝血检测仪的用户取走废杯箱中的反应杯,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凝血检测仪的用户体验。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抛杯位设置一个废杯箱,废杯箱可以根据需要设大小和位置,从而有利于废弃箱的布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抛杯位311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抛杯位312 的数量为多个,每排散射检测位211形成的直线的延长线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抛杯位311,每排透射检测位212形成的直线的延长线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抛杯位311,每排非光学检测位221形成的直线的延长线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抛杯位312。从而使从散射检测位211或透射检测位212中取出的光学反应杯快速的放入第一抛杯位311中,使从非光学检测位221取出的非光学反应杯快速的放入第二抛杯位312中,提升了反应杯转移模块41的工作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的效率。
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凝血检测仪还包括样本添加模块42、试剂添加模块43、用于放置待测样本的样本存放模块32、用于放置反应杯的反应杯存放模块33、用于放置试剂的试剂存放模块34;
所述样本存放模块32、所述反应杯存放模块33、所述试剂存放模块34从左到右依次设置,且位于所述孵育模块10的远离所述光学检测模块21的一侧;
所述样本添加模块42位于所述样本存放模块32、所述反应杯存放模块33 的上方,用于从所述样本存放模块32吸取样本放入所述反应杯存放模块33的反应杯中;
所述试剂添加模块43位于所述试剂存放模块34、所述孵育模块10的上方,用于从所述试剂存放模块34吸取试剂放入所述孵育模块10的反应杯的样本中。从而使所述样本存放模块32、所述反应杯存放模块33、所述试剂存放模块34、所述孵育模块10、所述光学检测模块21、所述非光学检测模块22的中心点位于同一直线上,有利于减少样本添加模块42添加样本、试剂添加模块43添加试剂、反应杯转移模块41转移反应杯的行程,进一步提高了凝血检测仪的效率,而且简化了样本添加模块42、试剂添加模块43、反应杯转移模块41的结构,降低了凝血检测仪的制造成本。
如图2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样本存放模块32、所述反应杯存放模块33从左到右依次设置,且位于所述孵育模块10的远离所述光学检测模块21 的一侧;所述试剂存放模块34位于所述孵育模块10的后方,从而有利于减少凝血检测仪的长度。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形实施例中,所述试剂存放模块34还可以位于所述孵育模块10的前方。
如图3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样本存放模块32、所述反应杯存放模块33、所述试剂存放模块34从后到前依次设置所述孵育模块10的后方,从而有利于减少凝血检测仪的长度。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形实施例中,所述样本存放模块32、所述反应杯存放模块33、所述试剂存放模块34还可以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所述孵育模块10的前方。
如图4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样本存放模块32、所述反应杯存放模块33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所述孵育模块10的前方,且所述试剂存放模块34位于所述孵育模块10的左侧,从而有利于减少凝血检测仪的长度。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形实施例中,所述样本存放模块32、所述反应杯存放模块 33还可以从后到前依次设置所述孵育模块10的后方。
所述样本存放模块32包括至少一个样本存放位321,只需要把存放样本的容器放入样本存放位321,每个样本存放位321存放一个样本,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有技术设置样本存放模块32的具体结构,在此不作赘述。
所述试剂存放模块34包括至少一个试剂存放位341,只需要把存放试剂的容器放入试剂存放位341,每个试剂存放位341存放一种试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有技术设置试剂存放模块34的具体结构,在此不作赘述。
所述反应杯存放模块33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光学检测的反应杯存放位331、至少一个用于机械检测法的反应杯存放位332,每次反应杯被取走后,自动推新的反应杯到对应的反应杯存放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有技术设置反应杯存放模块33的具体结构,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凝血检测仪还包括位于所述样本添加模块42上方的第一运动组件、位于所述试剂添加模块43上方的第二运动组件;
所述第一运动组件包括第一滚珠丝杆、第一光杆导轨、第一安装凸台、用于前后直线运动及上下直线运动的第一机械臂、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滚珠丝杆做左右直线运动的第一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与所述第一滚珠丝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凸台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滚珠丝杆上且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光杆导轨上,所述第一机械臂与所述第一安装凸台连接;
所述第二运动组件包括第二滚珠丝杆、第二光杆导轨、第二安装凸台、用于前后直线运动及上下直线运动的第二机械臂、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滚珠丝杆做左右直线运动的第二驱动部件,所述第二驱动部件与所述第二滚珠丝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凸台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滚珠丝杆上且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二光杆导轨上,所述第二机械臂与所述第二安装凸台连接;
所述样本添加模块42包括采样针,所述采样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机械臂连接,且所述采样针的另一端用于吸取样本;
所述试剂添加模块43包括试剂针,所述试剂针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机械臂连接,且所述试剂针的另一端用于吸取试剂;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机械臂、所述第一驱动部件、所述第二机械臂、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电连接。通过在所述第一光杆导轨、所述第二光杆导轨的限位方向做左右直线运动,有利于确保始终做直线运动;通过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与所述第一滚珠丝杆的配合,通过所述第二驱动部件与所述第二滚珠丝杆的配合,有利于精准控制添加试剂、添加样本,简化了凝血检测仪的结构,降低了凝血检测仪的制造成本。
所述第一机械臂包括前后直线运动驱动电机、上下直线运动驱动电机、机械手,前后直线运动驱动电机与机械手连接以用于驱动机械手前后直线运动,上下直线运动驱动电机与机械手连接以用于驱动机械手上下直线运动,机械手与采样针的一端连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所述第一机械臂的详细结构,在此不作赘述。
前后直线运动驱动电机、上下直线运动驱动电机可以采用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以实现精准控制,在此举例不作具体限定。
所述第二机械臂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机械臂的结构相同,对所述第一机械臂的限定同样适用于所述第二机械臂,在此不再对所述第二机械臂展开赘述。
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包括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可以精准控制第一滚珠丝杆的运动距离,从而提高采样针工作的准确性,在此举例不作具体限定。
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包括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可以精准控制第二滚珠丝杆的运动距离,从而提高试剂针工作的准确性,在此举例不作具体限定。
所述采样针可以从现有技术中选择可以用控制器控制的采样针,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所述试剂针可以从现有技术中选择可以用控制器控制的试剂针,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杆导轨、所述第二光杆导轨工作时与水平面平行。从而有利于控制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在左右方向做精确的直线运动,进一步提高采样针、试剂针工作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应杯转移模块41包括第一转移部件、第二转移部件;
所述第一转移部件位于所述反应杯存放模块33、所述孵育模块10上方,用于把所述反应杯存放模块33中的反应杯转移到所述孵育模块10;
所述第二转移部件位于所述孵育模块10、所述光学检测模块21、所述非光学检测模块22上方,用于把所述孵育模块10中的反应杯转移到所述光学检测模块21或所述非光学检测模块22。在凝血检测仪对多份样本同时进行检测时,通过所述第一转移部件把所述反应杯存放模块33中的反应杯转移到所述孵育模块 10、所述第二转移部件把所述孵育模块10中的反应杯转移到所述光学检测模块 21或所述非光学检测模块22,进一步提高了凝血检测仪的检测效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应杯转移模块41只采用第一转移部件,用第一转移部件实现把所述反应杯存放模块33中的反应杯转移到所述孵育模块10、把所述孵育模块10中的反应杯转移到所述光学检测模块21或所述非光学检测模块 22,从而简化了凝血检测仪的结构,降低了凝血检测仪的制造成本。
第一转移部件包括第一转移组件、第一抓手,第一抓手与第一转移组件连接以用于抓取反应杯。
第二转移部件包括第二转移组件、第二抓手,第二抓手与第二转移组件连接以用于抓取反应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转移组件、第二转移组件、第一运动组件、第二运动组件的结构相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现有技术设置第一转移组件、第二转移组件、第一运动组件、第二运动组件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再展开赘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转移组件、第二转移组件、第一运动组件、第二运动组件还可以包括至少两种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现有技术设置第一转移组件、第二转移组件、第一运动组件、第二运动组件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再展开赘述。
第一抓手、第二抓手用于从上方抓取反应杯,可以从现有技术中选择可以用控制器控制的抓手,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非光学检测模块22的远离所述光学检测模块21的一侧。从而减少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光学检测模块21的距离,减少所述光学检测模块21传输给所述控制器的信号干扰,提高了凝血检测仪的非光学凝血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样本存放模块32、所述反应杯存放模块33、所述试剂存放模块34、所述孵育模块10、所述光学检测模块21、所述非光学检测模块 22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且距离水平面的距离相同,有利于反应杯的转移。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样本存放模块32、所述反应杯存放模块33、所述试剂存放模块 34、所述孵育模块10、所述光学检测模块21、所述非光学检测模块22的上表面还可以有其他布局方式,在此举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凝血检测仪工作时,所述散射检测位211的反应杯入口、所述透射检测位212的反应杯入口、所述非光学检测位221的反应杯入口位于同一平面且距离水平面的距离相同,从而有利于反应杯的转移。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散射检测位211的反应杯入口、所述透射检测位212的反应杯入口、所述非光学检测位221的反应杯入口还可以有其他布局方式,在此举例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凝血检测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项的凝血检测仪;该方法包括:
步骤602,控制反应杯转移模块将加入样本后的光学反应杯放入孵育模块,孵育模块用于对光学反应杯中的样本进行孵育。
其中,将样本加入到光学反应杯后,控制器控制反应杯转移模块将加入样本后的光学反应杯转移到孵育模块。
步骤604,控制反应杯转移模块将孵育完成的光学反应杯转移到光学检测模块;
步骤606,控制光学检测模块对光学反应杯中的样本进行光学凝血分析,得到光学凝血分析结果;
步骤608,对光学凝血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当光学凝血分析结果为异常时,进入步骤610,当光学凝血分析结果为正常时,将光学凝血分析结果作为样本检测结果。
步骤610,基于非光学检测模块对样本进行检测,得到非光学凝血分析结果。
上述凝血检测方法,首先采用光学检测模块对光学反应杯中的样本进行光学凝血分析,得到光学凝血分析结果,当光学凝血分析结果为异常时,会智能化地基于所述非光学检测模块对所述样本进行检测,得到非光学凝血分析结果,即不需要用户自己选择检测方法,能够智能化地选择采用哪种检测方法,该种方法不仅有利于节省检测成本,而且可以检测异常样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所述光学检测模块对光学反应杯中的样本进行光学凝血分析,得到光学凝血分析结果之后还包括:获取所述光学凝血分析结果对应的光学检测模式;根据所述光学检测模式对所述光学凝血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所述光学凝血分析结果是否异常。
其中,光学检测模式是指光学检测方法,分为光学散射和光学透射。不同光学检测模式对光学凝血分析结果进行分析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不同的。所以在对光学凝血分析结果进行分析之前,首先需要获取到对应的光学检测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光学检测模式对所述光学凝血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所述光学凝血分析结果是否异常,包括:
当所述光学检测模式为光学散射时,获取所述光学凝血分析结果中包括的散射光学值,和每个所述散射光学值对应的检测时刻;获取第一预设光学值;根据所述散射光学值、所述散射光学值对应的检测时刻和所述第一预设光学值判断所述光学凝血分析结果是否异常;
当所述光学检测模式为光学透射时,获取所述光学凝血分析结果中包括的透射光学值,和每个所述透射光学值对应的检测时刻;获取第二预设光学值;根据所述透射光学值、所述透射光学值对应的检测时刻和所述第二预设光学值判断所述光学凝血分析结果是否异常。
其中,光学检测模式为光学散射时,光学凝血分析结果中包括散射光学值,和每个散射光学值对应的检测时刻。散射光学值是指检测得到的散射光的强度。检测时刻是指检测到相应散射光学值的时间点。第一预设光学值是指预先设置的散射光的强度阈值。根据检测得到的散射光学值、检测时刻和第一预设光学值共同来判断光学凝血分析结果是否异常。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的每一个散射光学值都小于第一预设光学值时,则判定凝血分析结果为异常。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检测到大于第一预设光学值的散射光学值的数量小于第一预设数量时,则判定凝血分析结果为异常。
光学检测模式为光学透射时,光学凝血分析结果中包括透射光学值,和每个透射光学值对应的检测时刻。透射光学值是指检测得到的透射光的强度。检测时刻是指检测到相应透射光学值的时间点。第二预设光学值是指预先设置的透射光的强度阈值。根据检测得到的透射光学值、检测时刻和第一预设光学值共同来判断光学凝血分析结果是否异常。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的每一个透射光学值都小于第二预设光学值时,则判定凝血分析结果为异常。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检测到大于第二预设光学值的透射光学值的数量大于第二预设数量时,则判定凝血分析结果为异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散射光学值、所述散射光学值对应的检测时刻和所述第一预设光学值判断所述光学凝血分析结果是否异常,包括:当所述凝血分析结果中包括的所有所述散射光学值都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光学值时,则判定所述凝血分析结果为异常;当部分所述散射光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光学值时,则根据所述凝血分析结果中的所述散射光学值和所述散射光学值对应的检测时刻生成散射凝血曲线;获取所述散射凝血曲线在不同检测时刻对应的散射斜率值;根据不同检测时刻对应的所述散射斜率值判断所述光学凝血分析结果是否异常。
其中,将第一预设光学值设置为最小阈值,当所有的散射光学值都小于第一预设光学值时,说明散射光信号太弱,直接判定凝血分析结果为异常。当部分散射光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光学值时,只能说明检测得到的散射光的信号处于正常范围,还需要进一步判断才能确定光学凝血分析结果是否异常。具体地,需要根据每个检测时刻对应的散射光学值生成随着时间变化的散射凝血曲线,散射凝血曲线是把检测时间作为X轴,把散射光学值作为Y轴。然后获取散射凝血曲线在不同检测时刻对应的散射斜率值,散射斜率值是指检测时刻所对应曲线点的斜率值,然后根据散射斜率值来判断凝血分析结果是否异常。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散射斜率值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则判定凝血分析结果为异常。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散射斜率值在一段时间内恒为0,即散射光学值一直没变,则判定凝血分析结果为异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不同检测时刻对应的所述散射斜率值判断所述光学凝血分析结果是否异常,包括:获取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检测时刻所对应的散射斜率值;当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散射斜率值恒为0时,则判定所述光学凝血分析结果为异常;当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散射斜率值不恒为0时,获取第一预设斜率值和第二预设斜率值,所述第一预设斜率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斜率值,且所述第一预设斜率值大于0;当所述散射凝血曲线中的随着时间变化的散射斜率值从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斜率值变化到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斜率值时,则判定所述凝血分析结果为正常。
其中,第一预设时间段是指散射凝血曲线上的一个时间段,一般将散射凝血曲线从开始的一段时间(比如,前10分钟)设置为第一预设时间段。如果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散射斜率值恒为0,即预设时间段内散射光学值没有变化,则判定光学凝血分析结果为异常。如果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散射斜率值不恒为0时,则需要进一步判断才能确定凝血分析结果是否异常。第一预设斜率值和第二预设斜率值是预设的两个斜率阈值。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斜率值取大部分样本的保持平稳阶段(即散射斜率值变化不大的阶段)的散射斜率值的平均值,第二预设斜率值取大部分样本的散射光学值急剧上升阶段的散射斜率值的平均值,在此举例不作具体限定。在此举例不作具体限定。第一预设斜率值大于第二预设斜率值,且第一预设斜率值大于0。当散射凝血曲线中的散射斜率值随着时间变化从大于第一预设斜率值变化到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斜率值时,则判定所述凝血分析结果为正常,否则,则判定凝血分析结果为异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透射光学值、所述透射光学值对应的检测时刻和所述第二预设光学值判断所述光学凝血分析结果是否异常,包括:当所述凝血分析结果中包括的所有所述透射光学值都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光学值时,则判定所述凝血分析结果为异常;当部分所述透射光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光学值时,则根据所述凝血分析结果中的所述透射光学值和所述透射光学值对应的检测时刻生成透射凝血曲线;获取所述透射凝血曲线在不同检测时刻对应的散射斜率值;根据不同检测时刻对应的所述透射斜率值判断所述光学凝血分析结果是否异常。
其中,将第二预设光学值设置为最小阈值,当所有的透射光学值都小于第二预设光学值时,说明透射光信号太弱,直接判定凝血分析结果为异常。当部分透射光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光学值时,只能说明检测得到的透射光的信号处于正常范围,还需要进一步判断才能确定光学凝血分析结果是否异常。具体地,需要根据每个检测时刻对应的透射光学值生成随着时间变化的透射凝血曲线,透射凝血曲线是把检测时间作为X轴,把透射光学值作为Y轴。然后获取透射凝血曲线在不同检测时刻对应的透射斜率值,透射斜率值是指检测时刻所对应曲线点的斜率值,然后根据透射斜率值来判断凝血分析结果是否异常。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透射斜率值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则判定凝血分析结果为异常。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果透射斜率值在一段时间内恒为0,即透射光学值一直没变,则判定凝血分析结果为异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不同检测时刻对应的所述透射斜率值判断所述光学凝血分析结果是否异常,包括:获取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检测时刻所对应的透射斜率值;当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透射斜率值恒为0时,则判定所述光学凝血分析结果为异常;当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透射斜率值不恒为0时,获取第三预设斜率值和第四预设斜率值,所述第三预设斜率值小于所述第四预设斜率值,且所述第三预设斜率值小于0;当所述透射凝血曲线中的随着时间变化的透射斜率值从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斜率值变化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预设斜率值时,则判定所述凝血分析结果为正常。
其中,第二预设时间段是指透射凝血曲线上的一个时间段,一般将透射凝血曲线从开始的一段时间(比如,前5分钟)设置为第二预设时间段。如果第二预设时间段内透射斜率值恒为0,即预设时间段内透射光学值没有变化,则判定光学凝血分析结果为异常。如果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透射斜率值不恒为0时,则需要进一步判断才能确定凝血分析结果是否异常。第三预设斜率值和第四预设斜率值是预设的两个斜率阈值。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预设斜率值取大部分样本的透射光学值急剧下降阶段的透射斜率值的平均值,在此举例不作具体限定。第四预设斜率值取大部分样本的保持平稳阶段(即透射斜率值变化不大的阶段)的透射斜率值的平均值,在此举例不作具体限定。第三预设斜率值小于第四预设斜率值,且第三预设斜率值小于0。当透射凝血曲线中的透射斜率值随着时间变化从小于第三预设斜率值变化到大于所述第四预设斜率值时,则判定所述凝血分析结果为正常,否则,则判定凝血分析结果为异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孵育模块对光学反应杯中的样本进行孵育,包括:获取检测类别;检测类别是检测凝血的类别,比如,光学散射凝血分析法、光学透射凝血分析法、机械检测法,在此举例不作具体限定。根据所述检测类别获取预设孵育温度;所述预设孵育温度根据检测类别不同而不同,比如,预设孵育温度为37℃。对用于光学检测的反应杯中的样本进行孵育以使反应杯中的样本的温度与所述预设孵育温度相同;具体而言,控制器控制所述孵育模块持续加温孵育,以使反应杯中的样本的温度与所述预设孵育温度相同。根据所述检测类别在孵育结束的反应杯的样本中加入试剂;具体而言,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类别控制试剂针吸取与所述检测类别对应的试剂,把试剂加入反应杯的样本中。根据所述检测类别获取试剂孵育时长;具体而言,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类别确定孵育时长。根据所述试剂孵育时长对反应杯的样本进行孵育。具体而言,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孵育模块从加入试剂继续孵育,继续孵育的时长与试剂孵育时长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非光学检测模块22具体为磁珠检测模块,非光学检测模块22中包括磁珠反应杯,磁珠反应杯包括:容纳结构61。
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其可以包括侧壁部617和支承部611;所述侧壁部617和支承部611形成用于放置待测物63的容纳空间;所述支承部 611可以用于对所述待测物63进行支承和对可动体62的运动进行导引,在所述支承部611的导引下,所述可动体62可以在所述待测物63中进行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运动;进一步地,所述支承部611可以具有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的第一表面612;所述第一方向为沿第一表面612由低位置至高位置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沿第一表面612由高位置至低位置的方向。
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纳结构61可以是置放待测物63的盛放器具或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容纳结构61可以为容器,具体地,可以为反应容器、试杯、检测杯等,当应用于凝血分析时,所述容纳结构61可以是用于放置磁珠的反应杯。所述容纳结构61通过自身配置的支承部611对待测物63进行支承,该支承部611 与容纳结构61的侧壁部617共同构成置放待测物63的空间。待测物63放置在该空间中,可动体62置于待测物63中,因此,所述支承部611对所述可动体62 的运动方向和路径具有导引。具体地,所述支承部611可通过自身结构设置来实现导引作用,比如,支承部611配置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结构,通过支承部611 结合可动体62的受力状态,可实现可动体62在不同运动方向上进行运动。实际应用时,待测物63在容纳结构61中的容量可以将可动体62覆盖和淹没,以便可动体62的运动状态能够更好的反映待测物63的流动和凝固特性。可动体62 在停止运动时,具体地,可停留在容纳结构61支承部611上某个位置。通过本实施例支承部611具体结构设置,能够为可动体62提供便于操控的简单运动路径,进而有利于液体状态检测装置所需部件的减少。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承部611可以具有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的第一表面 612,所述第一表面612具有倾斜的非对称轮廓,不与水平面平行,该第一表面 612可以是所述待测物63的支承面,即整个支承面即为第一表面612,也可以是所述待测物63支承面的一部分,即除了第一表面612外,所述支承部611还可以具有其他与第一表面612衔接的表面,共同构成了所述待测物63的支承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表面612可以为圆弧面,也可以是斜面,或者其他具有倾斜度的表面,所述圆弧面可以是凹圆弧面。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表面612为凹圆弧面,如图1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承部611 的第一表面612为凸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弧度和弧长可以基于对可动体62运动的适配要求进行事先配置。如图1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612 是斜面;当然,所述第一表面612还可以是其他具有倾斜度的表面,这里不一一示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承部611还可以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612相连接的第二表面616,所述第二表面616和第一表面612共同构成所述待测物63的支承面,所述第二表面616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倾斜设置的面。如图1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616为平面;如图1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616为圆弧面;如图1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616 为斜面,在所述支承部611包括第一表面612和第二表面616的情况下,若第二表面616不是平面,则所述第一表面612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方向和第二表面616 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方向不是相反的布置,即所述待测物63的支承面具有非对称轮廓,进而保证可动体62无需做相对倾斜方向的2个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液体状态检测装置,如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体状态检测装置可以包括:用于驱动可动体62的驱动部64和用于检测所述可动体62所处状态的检测部65;在对待测物进行液体状态检测的情况下,所述可动体62和所述待测物63置于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容纳结构61中;在所述可动体62处于运动状态的情况下,若所述驱动部64工作,则所述可动体62 在待测物63中进行第一方向的运动,若所述驱动部64不工作,则所述驱动部64 驱动所述可动体62在待测物63中进行第二方向的运动;所述待测物63可以是血液、血液成分、血液与其他试剂的混合物、血液成分与其他试剂的混合物等,所述血液成分可以为血浆、血细胞等,则所述液体状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血液的流动和凝固特性;所述待测物63还可以是糖浆,则所述液体状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糖浆的粘度特性;当然,所述待测物63还可以是其他具备流动和粘度特性变化的液体。所述可动体62是可以具备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的物体,并基于待测物63的凝固状态和流动状态、以及驱动部64的工作情况进行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的变换。
在所述驱动部64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可动体62同时受到驱动部64 的驱动力、待测物63由于粘滞度和凝固状态而产生的阻力、可动体62自身重力的作用,在向可动体62施加驱动力后,若待测物63由粘滞度和凝固状态而产生的阻力不够大,则驱动力克服所述阻力和重力作用,所述可动体62进行第一方向的运动,若待测物63由于粘滞度和凝固状态而产生的阻力足够大,则驱动力无法克服所述阻力和重力作用,所述可动体62由运动状态变换为静止状态。
在所述驱动部64处于不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可动体62可在待测物63中进行第二方向的运动,所述可动体62同时受到待测物63由于粘滞度和凝固状态而产生的阻力、可动体62自身重力的作用,若待测物63由粘滞度和凝固状态而产生的阻力不够大,则驱动力克服所述阻力,可动体62进行第二方向的运动,若待测物63由粘滞度和凝固状态而产生的阻力足够大,则驱动力无法克服所述重力作用,所述可动体62由运动状态变换为静止状态。
因此在待测物63由粘滞度和凝固状态而产生的阻力足够大时,比如血液凝固时,则可动体62所处状态为静止状态,故通过检测所述可动体62所处状态,进而可以获知待测物63的凝固状态和流动状态。在待测物63为血液或血液与其他试剂的混合物等,检测部65可以实现凝血检测,具体地,在未发生凝血反应的情况下,可动体62的运动路径比较长,运动速度也较快,随着凝血反应的进行,可动体62进行运动时受到的粘滞力和阻力也随之增加,进而,可动体62的运动路径逐渐变短,运动速度逐渐变慢,可动体62所能运动到达的位置和极限距离也在不断发生相应变化,可动体62运动的极限距离可以分别是支承部611 的第二端部613和第一端部614,在可动体62位于支承部611的第二端部613 或第一端部614的情况下,检测部65可以采集到可动体62运动状态变化相关数据。当血液处于凝固状态或凝固到一定程度后,可动体62将停止运动。本实施例所述液体状态检测装置通过可动体62在驱动部64工作时沿第一方向运动,在驱动部64不工作时沿第二方向运动,同时检测部65与可动体62配合来获知其所处状态,进而实现可动体62单一往复倾斜运动的驱动和检测,只需要配置少量的驱动部件和检测部件,便能够实现相关参数的检测,控制方便,缩小了所需的安装空间,降低了产品体积,减少了制造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可动体62沿第一表面612由低位置运动至高位置的方向,具体地,所述高位置是指比所述低位置高的位置,在可动体62 沿第一方向由低位置运动到高位置的过程中,并不特别要求可动体62的运动过程为持续由低位置到高位置,只是指可动体62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起始位置低于运动终止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可动体62沿第一表面612由高位置运动至低位置的方向,在可动体62沿第二方向由高位置运动到低位置的过程中,并不特别要求可动体62的运动过程为持续由高位置到低位置,只是指可动体62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起始位置高于运动终止位置。图9、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的示例图,其中,虚线箭头表示第一方向,实线箭头表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是相反的运动方向。本实施例为可动体62提供的是由低到高的第一方向和由高到低的第二方向的运动通道,相当于可动体62在1个运动周期中具有1条往复运动路径,与可动体62在1个运动周期中提供2条往复运动路径的方式相比,可以有效减少驱动部64的数量,有利于产品安装空间和体积的降低,而1个运动周期中提供2条往复运动路径的方式具体为,可动体62从第一位置由低到高运动至第二位置,再从第二位置由高到低运动至第一位置,然后从第一位置由低到高运动至第三位置,再从第三位置由高到低运动至第一位置,那么需要至少针对可动体62从第一位置由低到高运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以及可动体62从第一位置由低到高运动至第三位置的过程分别设置能够提供驱动力的部件,这种方式无法有效减少部件数量、安装空间和体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64可以为磁场产生部件,该磁场产生部件可以产生吸引所述可动体62沿第一方向进行运动的磁力,该磁力即为驱动部64对可动体62施加的驱动力,驱动部64产生的磁力作用于可动体62后,使得可动体62能够沿第一方向进行运动,所述驱动部64产生的磁场可以是可控磁场,磁场可以通过空间传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动体62可以由能够被磁吸引的材料制成,即可动体62可以本身具有磁性,也可以是可被磁化的材料,在被磁化后可以获得磁性,当然,还可以是具有一定磁性的可被磁化的材料,具体地,通过所述驱动部64 对可动体62施加磁场来实现可动体62的被磁化,因此,采用本实施例的驱动方式和检测方式,无需在使用前对可动体62执行去磁操作,有利于减少加工工艺和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地,所述可动体62可以采用由磁性金属材料制成的珠体,所述磁性金属材料可以是钢、铁、镍等,比如所述可动体62可以为钢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部65可以通过检测由于所述可动体62的运动而引起的磁场变化,进而获知所述可动体62所处状态,可动体62的磁性可以由自身带有和驱动部64对可动体62施加磁场后被磁化获得的磁性,进而,随着带有磁性的可动体62运动,其与检测部65的距离也随之发生变化,将引起所述检测部65采集到的磁场数据发生变化;所述检测部65用于感应所述磁场变化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检测部65能够直接识别和采集磁场信号来获知凝血检测数据相关数据,与通过调制的高频振荡信号来实现检测的方式相比,既减少了所需部件,同时还使得可动体62无需进行使用前的特别去磁操作,另外,能够明显的降低高频辐射。前述通过调制的高频振荡信号来实现检测的方式具体为,在待测物63 两侧分别配置检测线圈一和检测线圈二,其中,检测线圈一用于发射高频振荡信号,检测线圈二接收高频振荡信号,基于待测物63的凝固状态不同,检测线圈二检测到的高频振荡信号有变化,这种方式需要同时有发射和接收两个部件,才能实现检测功能,若可动体62不进行良好的去磁操作,可能会对检测线圈一和检测线圈二之间的信号产生干扰,否则将会使检测结果产生偏差,并且采用高频振荡信号进行检测和传导,容易产生较强的辐射,另外,这种检测线圈的制造工艺精度通常在±3%以上,不利于对医疗产品精度的提升。在所述检测部65检测到磁场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则表明带有磁性的可动体62与检测部65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进一步获知所述可动体62处于停止运动状态,即处于静止状态,具体地,此时,由于待测物63的凝固状态,可动体62停留在待测物63如血液中的某个位置。具体地,所述检测部65可以为将检测到的磁场变化转换为电阻变化的磁阻效应部件,磁阻效应部件的通电导体的电阻会随着周围磁场强度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检测精度可以做到1%以下,有利于医疗产品精度的提升,所述磁阻效应部件可以为磁阻传感器;所述检测部65还可以为将检测到的磁场变化转换为电压变化的霍尔效应部件,所述霍尔效应部件可以为霍尔传感器,比如线性霍尔传感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64产生的磁力可以通过控制供给所述驱动部 64的电能进行调整,即驱动部64可以是将电能转换为磁能的装置,进而,通过对提供给驱动部64的电能进行控制和改变,便可以调整驱动部64输出的磁力情况,实现可控磁场的产生。进一步优选地,若驱动部64采用的是将电能转换为磁能的装置,则可以通过控制所述电能的通电时间和/或通电频率来调整所述磁力,具体地,在驱动部64通电时,其产生磁力,在驱动部64不通电时,其不产生磁力,通过通电时间长短控制是否施加磁力,另外,还可以通过控制通电频率来调整所述磁力的磁力强度,进一步地,所述通电频率可以为2-10Hz,例如,通电频率为2Hz、5Hz、10Hz,采用该范围的通电频率既能满足检测精度的预期要求,同时也可以避免待测物63飞溅出容纳结构61而容易造成生化污染的问题,并且上述通电频率属于较低频率范围,不存在对外辐射情况。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驱动部64可以包括驱动线圈或电磁铁,具体地,驱动线圈或电磁铁的数量可以为1 个,即本实施例可以通过1个具备驱动功能的部件实现对可动体62由低到高的运动驱动。
如图1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与所述检测部65相连接,用于对所述检测部65输出的电信号进行信号处理的信号处理部66;更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处理部66可以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模数转换电路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地,检测部65输出的电信号可以经过放大电路的放大处理、滤波电路的滤波处理、模数转换电路的模数转换处理。
如图1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与所述检测部65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检测部65输出的电信号获得凝血检测数据的控制部67,其中,上述控制器与控制部67电连接,用于控制控制部67工作。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和控制部67也可以等同,所述控制部67可以直接与检测部65相连接,此时,所述控制部67可以具备模数转换端口,也可以经过信号处理部66与所述检测部65相连接,所述凝血检测数据具体可以为凝血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具体地,所述控制部67可以基于所述可动体62进入静止状态,来确定凝血结束时间,凝血起始时间(血液中加入试剂)至凝血结束时间的时间段为凝血时间。在根据所述检测部65输出的电信号获得凝血检测数据之前,所述控制部67可以对所述检测部65输出的电信号执行读取操作;更进一步地,所述读取操作与所述驱动部64的磁场施加操作不同时进行,即驱动部64的工作时间与控制部67的电信号读取时间进行分时处理,具体地,可以首先驱动部64进入工作状态,一定时间后驱动部64停止工作,控制部67再执行读取操作,这种方式可以避免驱动部64产生磁场对检测部65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液体状态检测装置,该液体状态检测装置在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液体状态检测装置基础上,还可以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容纳结构61,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驱动部64可以靠近所述支承部611的第二端部613进行放置,即靠近待测物63支承面上较高位置,以便输出的磁力能够更好的吸引可动体62沿支承部611由低向高运动,所述支承部611的第二端部613,指的是待测物63支承面上较高位置的一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部65可以放置在预设位置,置于该预设位置上的检测部65能够检测到所述可动体62在运动至极限位置情况下的所处状态,比如可动体62在第一方向上运动达到的极限位置,以及在第二方向上运动达到的极限位置,检测部均可以检测到此时的可动体62所处状态。如图7所示,所述预设位置可以为所述容纳结构61外且靠近所述支承部611第一端部614;图16 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液体状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位置为容纳结构61下方且靠近所述支承部611中间位置615,即容纳结构61位于所述检测部65上方,所述支承部611中间位置615 具体地,可以指所述支承部611第二端部613和第一端部614之间的中间部位,这种位置结构适用于容纳结构61左右空间有限的情况,可以充分利用容纳结构 61下方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样本分析仪,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液体状态检测装置。所述样本分析仪可以为凝血分析仪,用于对血液进行纤溶、抗纤溶、凝血、抗凝血等功能分析。所述样本分析仪还可以是糖浆粘度分析仪,用于对糖浆进行粘度等功能分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液体状态检测方法,如图1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体状态检测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待测物放置容纳结构中,所述容纳结构通过支承部对所述待测物进行支承,所述支承部至少通过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的第一表面来对所述可动体的运动进行导引;
步骤2:驱动所述可动体在待测物中进行第一方向的运动;所述第一方向为沿第一表面由低位置至高位置的方向;
步骤3:停止驱动所述可动体,所述可动体在待测物中进行第二方向的运动;所述第二方向为沿第一表面由高位置至低位置的方向;
步骤4:继续执行所述可动体的驱动操作和停止驱动操作,所述可动体在待测物中相应进行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运动;
步骤5:检测所述可动体所处状态。
本实施例中的液体状态检测方法,其检测过程和操控过程更为简单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所述可动体在待测物中进行第一方向的运动的步骤具体为:对所述可动体施加可控磁场以吸引所述可动体沿第一方向运动,具体地,可以按照预设驱动时间来驱动所述可动体在第一方向上持续运动,所述预设驱动时间可以为事先设定的时段,该时段可以为5-30毫秒,例如10毫秒、20毫秒、30毫秒,当然也可以选取其他时段。进一步地,步骤5具体为:检测由于所述可动体的运动而引起的磁场变化,来获知所述可动体所处状态。在检测到磁场变化数据后,可以将磁场变化数据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具体地,可以将磁场变化数据转换为电阻变化数据,也可以将磁场变化数据转换为电压变化数据。本实施例中的液体状态检测方法采用磁驱动方式,且将磁场变化转换为电阻变化、电压变化等电信号,能够良好保证凝血检测精度。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1之前或者执行步骤1的同时还包括如下步骤:向容纳结构中置入可动体。
请参考图20-22,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光学检测模块21或非光学检测模块 22包括:检测位固定装置,所述检测位固定装置包括壳体7100,该壳体7100可以由金属等其他导热性良好的材料制成,壳体7100形成有检测位7110和与检测位7110相通的光源入射孔7120,所述检测位7110用于光学检测模块21时则为散射检测为211或透射检测为212;所述检测位7110用于非光学检测模块22时则为非光学检测为221。
可以理解的是,该光源入射孔7120能够将光束导入到检测位7110,当反应杯71000置于检测位7110内后,光学检测仪器能够提供照射反应杯71000的光束,并获取反应杯71000内的被测样本经光束照射后的信息,从而进行功能分析,所述反应杯71000用于光学检测模块21时为光学反应杯,用于非光学检测模块时则为非光学反应杯(比如,磁珠反应杯)。
在壳体7100的外部或内部还设置有防摩导向件7200,至少反应杯71000进入到检测位7110的路径上设置有该防摩导向件7200,使得反应杯71000进入到检测位7110时,防摩导向件7200能够与反应杯71000接触,并将反应杯71000 限定在不会碰触到检测位7110的内壁的预定范围内,防摩导向件7200与反应杯 71000接触的至少一部分的表面硬度低于反应杯71000的杯壁的硬度。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防摩导向件7200的设置位置旨在规范反应杯71000的路线,使得反应杯71000至少在进入到检测位7110时,其杯壁不会与检测位7110 的内壁形成摩擦,在反应杯71000从检测位7110撤离时,其杯壁与检测位7110 的内壁是否存在摩擦不受限制。防摩导向件7200与反应杯71000接触的表面可以是连续的整面,例如图20中的防摩导向件7200,当然,其与反应杯71000接触的表面也可以是间断的,此时可以理解成防摩导向件7200由几部分组成,例如可将图20中的防摩导向件7200均匀分割成几部分。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防摩导向件7200可以设置成其与反应杯71000接触的所有面的硬度均低于反应杯71000的杯壁的硬度,此时该防摩导向件7200可采用同一种材料一体成型。另外,防摩导向件7200也可以是设置成其与反应杯 71000接触的一部分面的硬度低于反应杯71000的杯壁的硬度,此时宜保证这部分面足以覆盖光束的照射范围,不影响检测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由于在反应杯71000进入到检测位7110的路径上设置有防摩导向件7200,该防摩导向件7200能够优先与反应杯71000接触,能够对反应杯 71000的移动路线形成一个导向作用,防止反应杯71000碰触到检测位7110的内壁;同时,由于该防摩导向件7200的至少一部分的表面硬度低于反应杯71000 的杯壁的硬度,能够防止在往检测位7110放置反应杯71000时,对反应杯71000 造成刮伤,减少光学检测结果的误差。
在某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3,防摩导向件7200包括防摩导向件本体7201 和连接在防摩导向件本体7201上的防摩层7202,防摩层7202由第一硬度材料形成,第一硬度材料的硬度低于反应杯71000的杯壁的硬度。
此时仅防摩层7202与反应杯71000接触,而未与反应杯71000接触的防摩导向件本体7201则可以采用刚度、硬度等较防摩层更高的材料制成,此时可使得整个防摩导向件7200不仅不会刮伤反应杯71000,而且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
作为优选,防摩导向件本体7201可以采用与壳体7100相同的材料制成,此时当其设置在壳体7100的外部时,以该防摩导向件本体7201为基体,可使得整个防摩导向件7200与壳体7100之间能够形成更加稳定的装配关系,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出防摩层的功效。防摩层7202可采用已知的各种手段形成在防摩导向件本体上,这些手段例如可通过涂覆、溅射、热喷涂、化学沉积、电镀、化学镀等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螺钉、销钉、粘接剂等将防摩层贴附到防摩导向件本体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0,防摩导向件7200也可以整体采用第一硬度材料形成,例如通过一模具采用浇注的方式一体成型,此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防摩导向件7200的制造难度。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硬度材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其中一个较好的选择标准是使其硬度介于壳体7100所用材料和反应杯71000的材料之间,既不丧失其导向作用,又不至于刮伤反应杯71000的杯壁。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硬度材料可以选用聚甲醛、尼龙等非金属材料,成本低,取材方便。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0-22,防摩导向件7200设置在壳体7100的外部,并处于检测位7110的检测入口7111处,当反应杯71000进入到检测位7110 时,防摩导向件7200将反应杯71000限定在预定范围内。
将防摩导向件7200设置在壳体7100的外部,当机械手将反应杯71000运送来之后,反应杯71000的底部首先会接触防摩导向件7200,此时防摩导向件7200 自反应杯71000的底部开始纠正反应杯71000的后续路线,使得反应杯71000在其整个行程上都不会接触检测位7110的内壁。
请结合参考图21-22,以检测位7110为孔状结构为例(不以此为限),此时反应杯71000呈圆柱状结构,而防摩导向件7200可以设计成具有导向孔7210,该导向孔7210与检测位7110的检测入口7111同轴设置,该导向孔7210的孔径小于检测位7110的检测入口7111的孔径,略大于反应杯71000的外径,当反应杯71000穿过该导向孔7210时,该导向孔7210能够将反应杯71000维持在导向孔7210的孔径范围内,由于该导向孔7210的孔径小于检测位7110的孔径,反应杯71000自然不会接触检测位7110的内壁。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防摩导向件7200宜固定在壳体7100上,其与壳体7100 之间可以是紧密贴合,也可以具有一定的间隙。
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防摩导向件7200临近导向孔7210的至少一部分倾斜设置以形成导向面,和/或导向孔7210的周边形成有倒角7220(如图20所示),由此可方便反应杯71000通过导向孔7210进入到检测位7110内。
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检测位7110、光源入射孔7120以及防摩导向件7200 均设置有多个,且三者之间一一对应,由此使得一套检测位固定装置可同时完成多个反应杯71000的检测。
此处需要指出的是,检测位固定装置可以形成有多组检测组,例如在图20 所示的实例中,共设置有九组检测组,每组检测组均包括一个检测位7110、一个光源入射孔7120以及一个防摩导向件7200,此时该检测位7110、光源入射孔7120 以及防摩导向件7200在位置和数量上均呈对应关系,一一对应设置指的就是这种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0,在该设置有多个检测位7110的实施例中,多个防摩导向件7200可以相互连接以形成整体的防摩盖板7300,该防摩盖板7300盖设在壳体7100上,由此可提高检测位固定装置的整体性,并且有利于使防摩盖板 7300稳定的安装到壳体7100上。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防摩导向件7200设置在壳体7100的内部,并延伸到检测位7110,当反应杯71000进入到检测位7110时,防摩导向件7200将反应杯 71000限定在预定范围内。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防摩导向件7200的功效,防摩导向件 7200宜设置在检测位7110的靠近其检测入口7111处,由此可避免反应杯71000 在进入到检测位7110的初始就与检测位7110的内壁发生接触。
另外,作为一种优选方案,防摩导向件7200宜构造成具有能够与检测位7110 相匹配的结构,例如当检测位7110为孔状结构时,该防摩导向件7200可以为圆环状结构。
作为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当防摩导向件7200设置在壳体7100的内部时,其还可以贴附检测位7110的内壁设置,当应当注意,此时的防摩导向件7200不宜布满整个检测位7110的内壁,以防影响壳体7100的导热性能。
另一方面,在机械手运送反应杯71000以及样本分析仪的自身运动机构的工作过程中(以凝血分析仪为例,运动机构可以是加样机构、取样机构等),处于检测位7110内的反应杯71000会产生一定的震动,由此会导致反应杯71000和光束之间发生相对运动,这明显不利于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构。
对此,在一种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21-22,在壳体7100的内部还设置有弹性限位件7400,该弹性限位件7400能够对反应杯71000形成挤压力或夹紧力,以使得反应杯71000和检测位固定装置形成整体。
由此,通过该弹性限位件7400的设置,使得即使设备有震动现象,反应杯 71000也会跟随设备上的检测位固定装置一同震动,他们之间不会出现相对运动,能够提高光束照射路线与反应杯71000相对位置关系的一致性,从而提高检测精度。
进一步地,挤压力或夹紧力将反应杯71000固定在正对光源入射孔7120处,此时可保证将反应杯71000维持在光束照射方向的中心,此时光斑会照射在反应杯71000中心位置,以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
以弹性限位件7400形成挤压力的方式为例,此时该弹性限位件7400设置在检测位7110的一侧,当反应杯71000进入到检测位7110时,弹性限位件7400 对反应杯71000的一侧形成挤压力。
换言之,弹性限位件7400设置在检测位7110所能覆盖的范围之内,当反应杯71000进入到检测位7110中时,反应杯71000将会挤压弹性限位件7400,使得弹性限位件7400具有反向作用力,在该反向作用下,反应杯71000将会被抵压到检测位7110的内壁形成一接触点B,如图22所示。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1,弹性限位件7400采用弹簧7410,同时在临近检测位7110的位置处设置第一安装槽7500,弹簧7410安装在该第一安装槽7500内,并且该弹簧7410的轴向方向与检测位7110的轴向方向垂直。
可以理解的是,在设置有多个检测位7110的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7500可以是单独对应每个检测位7110设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整体设计,例如在图 21所示的实例中,将位于同一直线上的检测位7110看成一组,在该一组检测位 7110的一侧设置整体的第一安装槽7500。
在弹性限位件7400对反应杯71000形成挤压力的实施例中,弹性限位件7400 除了采用弹簧7410之外,请参考图24及图25,弹性限位件7400还可以采用弹片7420和扭簧7430,其作用、布置方式可参照前述弹簧7410,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弹性限位件7400对反应杯71000的影响,前述弹簧7410、弹片7420或者扭簧7430等,他们与反应杯71000接触的部位宜进行剖光或者打磨处理,甚至可以在他们的表面设置一层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接触层,以避免出现弹性限位件7400刮伤反应杯71000的情况。
以弹性限位件7400形成夹紧力为例,此时弹性限位件7400沿周向环设在检测位7110内,当反应杯71000进入到检测位7110时,弹性限位件7400对反应杯71000的外周形成夹紧力。
此时弹性限位件7400宜被构造成与反应杯71000的外形相匹配的规则的圆环状,例如一环形片7440(如图26所示),并且当反应杯71000进入到检测位 7110时,反应杯71000在穿过该环形片7440的过程中,环形片7440能够对反应杯71000的外周形成均匀的夹紧力,以对反应杯71000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6,该环形片7440可以采用橡胶、硅胶等材料制成,并且该环形片7440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释力切口和/或释力切条7441,该释力切口和/或释力切条7441能够通过对环形片7440进行裁剪形成,该释力切口和 /或释力切条7441可以对环形片7440的收紧力进行一定程度的释放,以降低环形片7440对反应杯71000的阻力,使反应杯71000顺畅的进入到检测位7110。
在某些实施例中,弹性限位件7400还可以位于能够输出往复运动的推送机构上,推送机构安装在壳体7100内,用于推送弹性限位件7400靠近或远离处于检测位7110内的反应杯71000。
通过该推送机构的设置,能够自由地选择弹性限位件7400靠近反应杯71000 的时机,优选的,可以待反应杯71000进入到检测位7110后,通过启动该推送机构以对反应杯71000形成挤压力或者夹紧力,在反应杯71000进入到检测位 7110的过程中,能够降低弹性限位件7400与反应杯71000接触的时间,将弹性限位件7400对反应杯71000的限位作用发挥到最大,同时降低其对反应杯71000 的负面影响。
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可采用气缸、直线电机等,同时将弹性限位件7400安装在气缸或者直线电机的输出端,此时通过控制气缸、直线电机动作即可使推送弹性限位件7400靠近或远离处于检测位7110内的反应杯71000。
请参照图27,该凝血分析仪包括存放装置810、试剂针及样本针(试剂针和样本针图中未示),其中,存放装置810包括安装架811、制冷件812和承载架 813,安装架811用于放置一个或多个试剂存放模块820,试剂存放模块820用于放置多个试剂容器830,同一试剂存放模块820上所放置的试剂容器830的规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试剂针用于从各个试剂容器830(即存放试剂的容器) 内吸取试剂,制冷件812用于对试剂存放模块820进行制冷,承载架813用于放置样本存放模块,样本针用于从样本存放模块内吸取样本。其中,试剂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溶血剂、各种凝血剂、置换剂、抑制剂、稀释液、清洁液等;样本包括但不限于血液样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承载架813与安装架811并排设置,能够使得凝血分析仪的布局更加紧凑;在其他实施例中,承载架813与安装架811之间也可以是间隔设置的。
安装架811包括放置面8111,该放置面8111用于放置试剂存放模块820,在一实施例中,制冷件812铺设在放置面8111上,试剂存放模块820放置于安装架811上之后,制冷件812能够对试剂存放模块820进行制冷。具体的,制冷件812可以为薄板状,薄板状的制冷件812直接贴合在放置面8111上。在另一实施例中,放置面8111上设置有凹陷的容置孔位,制冷件812填充在容置孔位内。在又一实施例中,制冷件812镶嵌在安装架811的内部,制冷件812从安装架811的内部进行制冷,在该实施例中,安装架811是由导冷性能比较好的材料制成,例如铝、铜、合金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放置面811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也就是说,放置面8111具有一定的坡度,在凝血分析仪的使用过程中,放置面8111上产生的冷凝水以及由试剂存放模块820流动至放置面8111上的冷凝水都能够沿放置面8111自动汇集至较低的一端,而不会一直堆积在整个放置面8111上,不会影响凝血分析仪的正常工作,提高凝血分析仪的工作效率,而且冷凝水在放置面8111较低的一端汇集能够方便对其进行集中处理,可降低冷凝水的处理难度,提高冷凝水的处理效率。
放置面81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81111和第二端81112,操作人员将试剂存放模块820往安装架811内放置时,试剂存放模块820是沿第一端81111至第二端81112的方向被推入安装架811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端81111高于第二端81112,也即,以图30所示为观察视角,第二端81112相对于第一端81111 朝左下方倾斜,操作人员往安装架811内推入试剂存放模块820时,是由放置面 8111高的一端往低的一端推,操作比较省力,而且由于放置面8111靠内的一端 (也即第二端81112)低于靠外的一端(也即第一端81111),所以试剂存放模块 820放置于放置面8111上之后不易滑落,且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会汇集在第二端81112,可避免靠近第一端81111站立的操作人员碰触到汇集的冷凝水。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放置面8111设置为第一端81111低于第二端 81112,也即,以图30所示为观察视角,第二端81112相对于第一端81111朝左上方倾斜,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会汇集在第一端81111,可便于操作人员对汇集的冷凝水进行处理。
如图30所示,放置面81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第一角度A,第一角度A 的范围为不小于1°,例如为1°、3°、5°、7°、10°、15°、20°等,第一角度A只要能保证放置面8111可以起到导流作用即可,具体角度可根据仪器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角度A的范围为1°-5°,优选的,第一角度A为1°-2°,例如为1°、1.2°、1.3°、1.5°、1.7°、1.8°、2°等。在该角度范围内,放置面8111既能够起到导流作用,又不会影响凝血分析仪的整体外观。在本实施方式中,放置面8111与水平面之间的第一角度A为1.5°。
如图27和图28所示,为使本实施方式的存放装置810具有更好的导流效果,放置面8111上较低的一侧设置有导液槽8112,在本实施方式中,导液槽8112设置在放置面8111的第二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放置面8111的第一端低于第二端时,导液槽8112是设置在放置面8111的第一端。导液槽8112 是由放置面8111向下凹陷形成,冷凝水能够在导液槽8112内进行汇集和暂存,导液槽8112的设置可避免冷凝水再沿放置面8111流动至其他地方。
安装架811上还开设有与导液槽8112连通的第二通孔8113,如图29所示,存放装置810还包括液路组件814,液路组件814用于将冷凝水导出。进一步的,存放装置810还包括集液箱815,液路组件814分别与第二通孔8113和集液箱 815连通。导液槽8112内汇集的冷凝水能够通过液路组件814自动流动至集液箱 815内,集液箱815可盛装大量的冷凝水,无需操作人员频繁清理导液槽8112,只需定期清理集液箱815即可。
具体的,液路组件814包括动力泵8141、连接件8142、第一管路8143和第二管路8144,连接件8142的一端与第二通孔8113密封连接,具体的,第二通孔 8113与连接件8142之间可设置密封环,防止冷凝水从第二通孔8113的孔壁和连接件8142之间泄漏。连接件8142的另一端与第一管路8143的入口端连接,第一管路8143的出口端与动力泵8141的入口连接,动力泵8141的出口与第二管路8144的入口端连接,第二管路8144的出口端与集液箱815连接。导液槽8112 内的冷凝水可依次流经连接件8142、第一管路8143、动力泵8141、第二管路8144,最终汇集在集液箱815内。该液路组件814可快速地将导液槽8112内聚集的冷凝水抽吸至集液箱815内。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件8142为连接接头。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8142还可以采用阀门。
第二通孔8113的数目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第二通孔8113的数目为多个时,多个第二通孔8113沿导液槽81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第二通孔 8113内均密封连接有一个连接件8142,每个连接件8142连接一个支管,多个支管通过多通路接头连接到第一管路8143上,第一管路8143再与动力泵8141连通。如此,动力泵8141可通过多个第二通孔8113与导液槽8112连通并抽吸导液槽8112内的冷凝水,不仅可以提高抽吸效率,而且多个第二通孔8113分别分布于导液槽8112内的不同位置可减少导液槽8112内的积液。
在本实施方式中,液路组件814还包括控制单元(图中未示),控制单元包括手动控制单元或自动控制单元。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控制单元包括自动控制单元,自动控制单元为定时单元,定时单元连接于动力泵8141,用于控制动力泵 8141定时开启或关闭,以便对导液槽8112内的冷凝水进行定时清理。在本实施方式中,定时单元是由软件程序进行控制。可以理解的是,在短时间内,冷凝水的产生量不会特别多,那么导液槽8112内汇集的冷凝水量也不会特别多,因此,无需让动力泵8141一直处于开启状态,可间隔一定的时间,等导液槽8112内汇集足够多的冷凝水之后,再开启动力泵8141,使动力泵8141将导液槽8112内聚集的冷凝水快速抽吸并排出到集液箱815内;一次抽吸和排出动作完成后,再次关闭动力泵8141。如此,既能够保证冷凝液的高效清理,又能够节省动力泵8141 的耗电量。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使用液位感应器来代替定时单元,具体的,可将液位感应器设置在导液槽8112与动力泵8141之间,例如第一管路8143上,液位感应器与动力泵8141信号连接,当液位感应器检测到的冷凝水达到预设量时,动力泵8141开启,进行一次抽吸和排出动作后,动力泵8141自动关闭。
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关包括手动开关,该手动开关连接于动力泵8141,便于操作人员手动控制动力泵8141启动或者关闭,无需设置电子控制元件,可节省成本。当导液槽8112内存储足够多的冷凝水时,操作人员可通过手动开关启动动力泵8141,进行一次抽吸和排出动作后,再通过手动开关关闭动力泵8141。
进一步的,安装架811还包括导轨8114,导轨8114用于对试剂存放模块820 进行导向。操作人员往安装架811内放置试剂存放模块820时,可将试剂存放模块820沿导轨8114推入安装架811内,不仅能够避免试剂存放模块820放歪,而且试剂存放模块820放置在安装架811内之后,导轨8114与试剂存放模块820 之间的配合结构能够对试剂存放模块820进行定位,使得试剂存放模块820更加稳固,防止试剂存放模块820在安装架811内倾倒。
在一实施例中,安装架811上设有多个导轨8114,多个导轨8114并排设置在放置面8111上,多个试剂存放模块820可分别沿多个导轨8114滑入安装架811 内。
不同的导轨8114与其相邻的导轨8114之间的间隔可以相同或不同。由于凝血分析仪中试剂的保存周期不同,且不同客户的检测量有所差异,则对应的试剂瓶的尺寸不同,相应的,试剂存放模块820的宽度(垂直于导轨8114延伸方向的尺寸)不同。为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并保证检测结果稳定可靠,则对于消耗量大的试剂的试剂存放模块820,其导轨8114与相邻的导轨8114距离较大,也就是说,当相邻的导轨8114用容置尺寸不同的试剂存放模块820时,则相邻导轨 8114的间距对应设置。显然,为了将试剂存放模块820顺利且稳定的放置在对应位置,不同的导轨8114与其相邻的导轨8114之间的间距与待放置的试剂存放模块820的尺寸配合。
如图30至图3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试剂存放模块820,该试剂存放模块820能够较好的匹配存放装置810,使得试剂存放模块820放置于存放装置810的放置面8111上之后,各试剂容器830的最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可以理解的是,如图33所示,若试剂存放模块820放置于放置面8111上之后,各试剂容器830的轴向与竖直方向平行,则各试剂容器830的整个底面都是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如图30所示,若试剂存放模块820放置于放置面8111上之后,各试剂容器830的轴向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则只需各试剂容器830的底面的最低端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即可。
具体的,该试剂存放模块820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试剂容器830的安装孔位823,多个试剂容器830分别容置于多个安装孔位823内时,各试剂容器830 的最底端位于工作平面8201内,试剂存放模块820包括接触底面8202,接触底面8202与水平面平行时,工作平面820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且工作平面8201 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第一角度,也即,工作平面820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等于放置面81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且工作平面820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方向与放置面811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本实施方式的试剂存放模块820放置于安装架811上之后,接触底面8202 与放置面8111贴合或者与放置面8111平行,此时,接触底面8202是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并与水平面之间成第一角度,而工作平面8201与接触底面8202之间又成第一角度,从而使得工作平面8201与水平面平行,试剂存放模块820上各试剂容器830的最底端高度相同,凝血分析仪上的试剂针从不同的试剂容器 830内吸取试剂时,试剂针下降的高度可保持一致,这样能够简化试剂针的控制程序,提高凝血分析仪的工作效率,并降低凝血分析仪的出错概率。
试剂存放模块820包括支撑体821和试剂存放模块本体822,安装孔位823 开设于试剂存放模块本体822上,支撑体821与试剂存放模块本体822的配合使用能够使得试剂存放模块820放置在放置面8111上时,各安装孔位823内的试剂容器830的最底端所在的工作平面8201与水平面平行。
图30所示为试剂存放模块820的第一具体实施例,在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体821位于试剂存放模块本体822的底端,支撑体821的顶面与试剂存放模块本体822的底面贴合,接触底面8202位于支撑体821的底端。支撑体821与试剂存放模块本体822一体成型设置,也即,支撑体821与试剂存放模块本体822 之间没有明显的分割线。如图30所示,放置面8111沿X方向向下倾斜,试剂存放模块820上的多个安装孔位823沿X方向依次排列,且在X方向上,多个安装孔位823的底端与支撑体821的底面(也就是接触底面8202)之间的间距依次增大,从而抵消倾斜的放置面8111对于试剂存放模块820的影响,保证试剂存放模块820放置在放置面8111上之后,各安装孔位823内的试剂容器830的最底端所在的工作平面8201与水平面平行。
图31所示为试剂存放模块820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第二具体实施例与第一具体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支撑体821与试剂存放模块本体822是分体设置的,支撑体821可拆卸连接于试剂存放模块本体822的底端,用于将试剂存放模块本体822的一端抬升起来,使得试剂存放模块本体822放置在放置面8111上之后,各安装孔位823内的试剂容器830的最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在本实施例中,试剂存放模块本体822可直接采用目前通用的试剂存放模块,在通用的试剂存放模块和放置面8111之间单独垫一个支撑体821即可,无需另外设计和生产与放置面8111相匹配的特殊试剂存放模块820,可降低生产成本。
在凝血分析仪的工作过程中,可将支撑体821通过卡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在试剂存放模块本体822的底面上,可避免在工作过程中支撑体821发生任意晃动,保证试剂存放模块本体822的稳定性;在试剂存放模块820的非使用状态下,可将支撑体821从试剂存放模块本体822上拆卸掉,便于试剂存放模块本体 822的存放。
在第二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体821在水平方向上的横截面的大小可以与试剂存放模块本体822的底面相同,也可以小于试剂存放模块本体822的底面。可以理解的是,当支撑体821在水平方向上的横截面小于试剂存放模块本体822的底面时,支撑体821可以设置在试剂存放模块本体822底端的任意位置,只要能保证试剂存放模块820放置在放置面8111上时,各试剂容器830的最底端所在的工作平面8201与水平面平行即可。
图32所示为试剂存放模块820的第三具体实施例,第三具体实施例与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支撑体821容置于安装孔位823内,且用于支撑试剂容器830以使各试剂容器830的最底端位于工作平面8201内,接触底面8202位于试剂存放模块本体822的底端,工作平面8201与接触底面8202之间具有第一角度。
在第三具体实施例中,试剂存放模块本体822也可直接采用目前通用的试剂存放模块,只需在通用的试剂存放模块的安装孔位823内适应性填充支撑体821,成本较低,且当凝血分析仪的放置面811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发生改变时,只需在各个安装孔位823内更换不同高度的支撑体821即可,灵活性较高。
在第三具体实施例中,放置面8111沿X方向向下倾斜时,试剂存放模块820 上的多个安装孔位823沿X方向依次排列,在X方向上,多个安装孔位823内的支撑体821的高度依次增大,越靠近放置面8111较低端的安装孔位823内填充的支撑体821的高度尺寸越大,越远离放置面8111较低端的安装孔位823内填充的支撑体821的高度尺寸越小(最远离放置面8111较低端的安装孔位823 内填充的支撑体821的高度尺寸可以为零,也就是说,最远离放置面8111较低端的安装孔位823内可以不放置支撑体821),以此来抵消倾斜的放置面8111对试剂容器830的影响,使得多个试剂容器830分别容置于多个安装孔位823内时,多个试剂容器830的底端依然能够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在第三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体821的形状不做限定,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只要保证各试剂容器830容置于安装孔位内之后,各试剂容器830 的最底端所在的工作平面8201与接触底面8202之间具有第一角度。
在通用的试剂存放模块中,试剂容器830放置到通用的试剂存放模块的安装孔位823内时,试剂容器830多为直立状态。在直立状态下,当试剂容器830内剩余的试剂量较少时,试剂针就很难对试剂进行有效吸取,从而使试剂容器830 内的死腔量较多,导致试剂浪费,成本上升。而在本实施方式的试剂存放模块820 中,安装孔位823倾斜设置,当试剂容器830放置于安装孔位823内之后,试剂容器830也处于倾斜状态,即时试剂容器830内剩余的试剂量较少,试剂针也能够顺利地吸取到试剂,可大大减小试剂的死腔量,减少试剂浪费。
如图30所示,安装孔位823的侧壁沿Y方向延伸,Y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设有第二角度B。第二角度B的范围为6°-10°,例如为6°、7°、8°、8.5°、 9°、10°等。在该角度范围内,既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试剂的死腔量,又能够保证试剂容器830内满试剂占试剂容器830的容积比是较大的。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安装孔位823的倾斜程度可以相同,也可以略有不同,在不影响试剂针吸取试剂的前提下,保证多个试剂容器830分别容置于多个安装孔位823内时,多个试剂容器830的最底端位于工作平面8201内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安装孔位823的倾斜程度相同,且多个安装孔位823 的侧壁的延伸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的第二角度B均为8°。
进一步的,安装孔位823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824,且开口824与安装孔位 823相连通,该开口824贯穿安装孔位823的侧壁,且用于暴露试剂容器830上的条码。试剂容器830容置于安装孔位823内时,可使试剂容器830上的条码与开口824相对应,凝血分析仪上的扫描设备即可对试剂容器830上的条码进行扫描,进而对试剂容器830进行记录,方便后面的工作过程中试剂针能够准确地吸取到对应试剂容器830内的试剂。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孔位823的底壁上还设置有第一通孔,在制冷过程中,试剂容器830上产生的冷凝水以及安装孔位823的内壁上产生的冷凝水都能够通过第一通孔流动到放置面8111上,进而沿着放置面8111流至导液槽8112内进行汇集,避免冷凝水聚集在安装孔位823内。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图30-图32所示的均为试剂存放模块820和安装架811 不接触的状态,在本实用新型中仅起示意作用,在实际使用状态下,试剂存放模块820与安装架811接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凝血分析仪采用自动进杯装置替代传送装置,能够实现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达到反应杯不间断、顺畅传输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4-36,反应存储模块33包括:自动进杯装置,用于自动推新的反应杯到对应的反应杯存放位,该自动进杯装置包括仓体 9100以及方位调整结构9200。
其中,仓体9100限定出落杯仓9110和用于盛装反应杯的盛杯仓9120,盛杯仓9120和落杯仓9110之间通过筛杯口9130实现连通,筛杯口9130能够供具有预定方位的反应杯通过,落杯仓9110的底部设有传输通道9300,落杯仓9110和传输通道9300用于将落入到落杯仓9110中的反应杯以杯口朝上的姿态限制到传输通道9300内。方位调整结构9200连接于盛杯仓9120,用于将盛杯仓9120中的反应杯调整到具有预定方位。
进一步地,仓体9100宜采用耐磨的非金属材料制成,其硬度宜低于反应杯的硬度,由此可对反应杯形成一定的保护,避免将光学杯外壁划伤,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另外,仓体9100可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以便实时观察仓体9100内的反应杯的数量和状态。
为了形成落杯仓9110和盛杯仓9120,可在仓体9100内设置一隔板9140,该隔板9140将仓体9100的内部空间一分为二以形成盛杯仓9120和落杯仓9110,筛杯口9130可以设置在该隔板9140上。
进一步地,隔板9140可以自仓体9100的底部向上延伸而成,隔板9140的设置位置宜保证盛杯仓9120的容积大于落杯仓9110的容积,由此可使得盛杯仓 9120能够盛放更多的反应杯。
为了防止当盛杯仓9120中的反应杯较多而挤压隔板9140,隔板9140宜采用强度较高的材料制成,可防止出现隔板9140弯曲,乃至筛杯口9130变形的情况发生。
另外,该隔板9140可以设置成板状结构,同时在仓体9100的相应位置处设置第二安装槽,该隔板9140可通过由上至下插入到第二安装槽的方式安装到仓体9100上。当然,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对仓体9100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予以制造,使得仓体9100自带隔板9140。
筛杯口9130宜构造成每次仅能供一个反应杯通过,此时可将筛杯口9130设置成与反应杯的外形尺寸相适配,或者略大于反应杯的外形尺寸,例如可将筛杯口9130设置成一矩形空框,该矩形空框的方位不作限定,例如其可以是长度方向位于水平平面内,如图34所示实例,也可以是长度方向位于竖直平面内。
相对应的,预定方位应当理解成一个可变方位,其根据筛杯口9130的具体形状和方位而定,例如在图34所示的实例中,预定方位可理解成使反应杯具有横躺姿态的第一方位。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隔板9140上可以仅设置一个筛杯口9130,也可以设置成多个,当设置成多个时,为防止反应杯在落杯仓9110内发碰撞,确保每个反应杯都能够以杯口朝上的姿态限制到传输通道9300内,多个筛杯口9130之间的距离应当设置成足够远。或者也可以将多个筛杯口9130设置成紧邻,此时在每个筛杯口9130处可各设置一组开关门、传感器和控制部等,通过控制开关门的开关组合方式,以使得反应杯能够按照某种规律依序进入到落杯仓9110内。
本申请通过将仓体9100设置成落杯仓9110和盛杯仓9120,同时采用筛杯口 9130使得盛杯仓9120和落杯仓9110之间连通,此时仅盛杯仓9120中通过方位调整结构9200调整到具有预定方位的反应杯才可通过该筛杯口9130并进入到落杯仓9110内,在该过程中能够防止反应杯卡死在筛杯口9130处,使反应杯有条不紊地依序通过该筛杯口9130,接着落入到落杯仓9110内的反应杯在落杯仓 9110和传输通道9300的共同限制下,能够使其以杯口朝上的姿态限制到传输通道9300内,再通过传输通道9300传输到后续工位,例如下文中的送杯盘9500,形成不间断、顺畅的传输。
此外,自动进杯装置的结构设置相较于现有技术更为简单,其制造成本能够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4-35,方位调整结构9200包括升降调整件9210 及用于驱动升降调整件9210做升降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9220,升降调整件9210 的顶部具有筛杯位,且能够伸入到盛杯仓9120内,筛杯位用于在升降调整件9210 的升降过程中筛选出具有预定方位的反应杯或使反应杯切换成具有预定方位。
此时可以做出这样的理解,自由状态下,反应杯是堆叠在盛杯仓9120内的,有的反应杯是自然就处于预定方位的,而更多的反应杯则呈现出杂乱无章的状态,通过升降调整件9210的升降作用可自下而上筛选出具有预定方位的反应杯或使反应杯切换成具有预定方位,该切换作用通过升降调整件9210上的筛杯位来实现。
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4-37,升降调整件9210呈板状结构,其顶部至少具有一段能够承接至少一个反应杯的承接平面9211,承接平面9211形成筛杯位,预定方位包括使反应杯具有横躺姿态的第一方位,当升降调整件9210 上升时,能够驱使反应杯以第一方位处于承接平面9211上。
此时可以理解的是,当该呈板状结构的升降调整件9210在盛杯仓9120内上升时,其顶部的承接平面9211将会自下而上对反应杯产生作用,一旦承接平面 9211上留置有反应杯,那么该反应杯则会横躺在承接平面9211上(横躺时,反应杯的杯口的朝向不受限制),即使反应杯具有第一方位。
为了便于处于承接平面9211上的反应杯能够顺利地通过筛杯口9130,在升降调整件9210的顶部还设置有与承接平面9211衔接的导向斜面9212,该导向斜面9212能够同时与筛杯口9130衔接,通过该导向斜面9212可以将反应杯导入到筛杯口9130。
可以理解的是,筛杯口9130应当设置在升降调整件9210的上升路径上的较高处,此时可确保升降调整件9210在其一个上升行程中即可筛选出所需要的反应杯。
另外,承接平面9211可以设置的足够大,确保其能够在一个上升行程中即可筛选出所需要的反应杯,或一次性可承接多个反应杯,当承接有多个反应杯时,可通过前文中所介绍的开关门、传感器和控制部等,通过控制开关门的开关,以使得反应杯能够按照某种规律依序进入到落杯仓9110内。
此外,还可以对盛杯仓9120进行结构设计来达到上述目的,例如在图34-35 所示的实例中,盛杯仓9120远离隔板9140的侧壁9121设置成倾斜状态,该侧壁9121的底部延伸到靠近隔板9140处,由此可使得反应杯聚集在靠近隔板9140 处,当升降调整件9210上升时,会对更多的反应杯进行筛选,从而筛选出具有预定方位的反应杯。
另一方面,升降调整件9210上也可能会留置有其他方位的反应杯(例如杯口朝上),这些反应杯显然是不能进入到筛杯口9130的,这些反应杯会跟随升降调整件9210反复升降。
对此,在一种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仓体9100在升降调整件9210的上方还形成有阻挡部9150,阻挡部9150具有一段由高到低倾斜设置的阻挡斜面9151,用于使除以其他方位处于承接平面上的反应杯倾倒并落回到盛杯仓9120内。
更加具体地,该阻挡部9150可设置在隔板9140上,或者由隔板9140的一部分形成,例如隔板9140的顶部。
需要说明的是,除开前述以第一方位进入到筛杯口9130的方式之外,方位调整结构9200还可以使反应杯具有更多种方位,反应杯还可以以更多种方位进入到筛杯口9130。
例如,在某些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升降调整件9210的顶部设置可开合的抱紧件(图中未示出),抱紧件竖直设置,此时预定方位还包括使反应杯具有直立姿态的第二方位,当升降调整件9210上升时,能够联合抱紧件以驱动反应杯以第二方位处于承接平面上。
在其他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升降调整件9210可以是一个可以开合和转动的夹爪,同时该夹爪还集成有陀螺仪等姿态传感器,夹爪的开合动作可以通过气缸等进行驱动,其转动动作可通过电机等实现,该夹爪每次仅能夹取一个反应杯,当陀螺仪检测到反应杯的姿态与预定方位不同时,用于发送信号至气缸或者电机,最终调整反应杯到预定方位。
在某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4-36,升降驱动机构9220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传送带组件,升降调整件9210与传送带组件中的传送带9221连接,自动进杯装置还包括底座9400,该传送带组件安装在该底座9400上,为了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前述仓体9100和传输通道9300等均可安装在该底座9400上。
请参考图34,该底座9400包括立板9410和自该立板9410的边缘翻折而起的翻边9420,立板9410和翻边9420围成一安装腔9430,传动带组件安装在该安装腔9430内,同时在底座9400的顶部还形成有一开口9440,仓体9100和传输通道9300则安装在该开口9440处。
该传送带组件包括驱动电机9222、与驱动电机9222的输出轴相连的主动轮 9223、与主动轮9223隔开设置的从动轮9224以及连接在主动轮9223和从动轮 9224之间的传送带9221,该传送带9221沿竖直方向设置,此时通过启动驱动电机9222即可实现升降调整件9210的升降运动。
在某些实施例中,升降驱动机构9220还可以采用丝杠传动、直线模组、齿轮齿条等各种能够输出直线往复运动的机构。
除开采用升降调整件9210的方式之外,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方位调整结构 9200还可以通过震动单元,例如振动电机的方式实现其功能,此时方位调整结构 9200包括震动单元,震动单元设置在盛杯仓9120的一侧,用于产生震动使反应杯切换成具有预定方位。
除此之外,方位调整结构9200还可以通过机械手,或者是能够输出沿多个方向运动的夹爪来实现其目的。
在某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4-36,传输通道9300夹设在落杯仓9110之间,且传输通道9300包括平行且隔开设置的一对侧板9310,侧板9310由高到低倾斜设置,侧板9310的厚度与反应杯的杯沿的厚度相适配,一对侧板9310之间的距离与反应杯的杯身的外形尺寸相适配,使得落入到落杯仓9110中的反应杯在其重力作用下悬挂在一对侧板9310上。
当反应杯进入到落杯仓9110后,反应杯将会进一步下降,当其下降到侧板 9310上时,在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反应杯的杯身能够进入到侧板9310之间的空间内,而杯沿则挂在侧板9310上,使反应杯以杯口朝上的姿态处于传输通道 9300上。
进一步地,为使反应杯快速地调整其姿态,在反应杯的底部还可以加设配重块,或在不影响检测精度的条件下,反应杯可以采用多种材料制成,其中处于底部的材料较之反应杯其他部位的材料更重。
进一步地,为降低反应杯与侧板9310之间的碰撞力度,侧板9310的顶部设置有缓冲垫。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传输通道9300的一侧还可以设置传感器,用以检测传输通道9300内的反应杯的数量或者有无反应杯,以控制方位调整结构9200动作的启停。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传输通道9300的末端还设置有送杯盘9500,该送杯盘 9500用于接收反应杯,并将反应杯运输到下一工位进行加样,接着再运输到下一工位经机械手抓取到检测位进行测试。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自动进杯装置是以其使用在凝血分析仪上为例进行说明的是,但是应当理解,该自动进杯装置也适用在其他临床检验设备上,例如化学发光分析仪等。
此外,自动进杯装置中的仓体9100可作为一个单独的使用单元,其可以起到筛选反应杯或者具有类似结构的物体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进杯装置的进杯方法,请参考图38,该方法包括:
S9100、将盛杯仓中的反应杯调整到具有预定方位;
S9200、使具有所述预定方位的反应杯依序进入到落杯仓;
S9300、传输通道将落入其上的反应杯传输至后续工位。
该进杯方法过程简单,能够使反应杯有条不紊地依序进入到落杯仓,形成不间断、顺畅的传输,传输效率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一种凝血检测仪、一种凝血检测方法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一种凝血检测仪、一种凝血检测方法实施例中的内容可相互适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凝血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孵育样本的孵育模块、用于光学凝血分析的光学检测模块、用于凝血分析的非光学检测模块、用于转移反应杯的反应杯转移模块、控制器;
所述孵育模块、所述光学检测模块、所述非光学检测模块依次设置;
所述反应杯转移模块位于所述孵育模块、所述光学检测模块、所述非光学检测模块的上方;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孵育模块、所述光学检测模块、所述非光学检测模块、所述反应杯转移模块电连接;
其中,采用所述光学检测模块对光学反应杯中的样本进行光学凝血分析,得到光学凝血分析结果;
当所述光学凝血分析结果为异常时,基于所述非光学检测模块对所述样本进行检测,得到非光学凝血分析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血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检测模块包括多个散射检测位、多个透射检测位;所述非光学检测模块包括多个非光学检测位;
所述散射检测位的数量大于所述透射检测位的数量,所述透射检测位的数量大于所述非光学检测位的数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凝血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散射检测位排列成两排;所述多个透射检测位排列成至少一排,且位于两排所述散射检测位之间;
所述多个散射检测位排列成的排、所述多个透射检测位排列成的排与反应杯从所述孵育模块转移到所述光学检测模块的转移方向平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凝血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血检测仪还包括抛杯模块;
所述抛杯模块包括第一抛杯位、第二抛杯位;
所述第一抛杯位设置于所述散射检测位与所述非光学检测位之间;
所述第二抛杯位设置于所述非光学检测位远离所述散射检测位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凝血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抛杯模块还包括一个废杯箱;
所述废杯箱与所述第一抛杯位连通,以用于收集光学凝血分析后的光学反应杯;
所述废杯箱与所述第二抛杯位连通,以用于收集非光学凝血分析后的非光学反应杯。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凝血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血检测仪还包括样本添加模块、试剂添加模块、用于放置待测样本的样本存放模块、用于放置反应杯的反应杯存放模块、用于放置试剂的试剂存放模块;
所述样本存放模块、所述反应杯存放模块、所述试剂存放模块依次设置,且位于所述孵育模块的远离所述光学检测模块的一侧;
所述样本添加模块位于所述样本存放模块、所述反应杯存放模块的上方,用于从所述样本存放模块吸取样本放入所述反应杯存放模块的反应杯中;
所述试剂添加模块位于所述试剂存放模块、所述孵育模块的上方,用于从所述试剂存放模块吸取试剂放入所述孵育模块的反应杯的样本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凝血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血检测仪还包括位于所述样本添加模块上方的第一运动组件、位于所述试剂添加模块上方的第二运动组件;
所述第一运动组件包括第一滚珠丝杆、第一光杆导轨、第一安装凸台、用于前后直线运动及上下直线运动第一机械臂、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滚珠丝杆做左右直线运动的第一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与所述第一滚珠丝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凸台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滚珠丝杆上且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光杆导轨上,所述第一机械臂与所述第一安装凸台连接;
所述第二运动组件包括第二滚珠丝杆、第二光杆导轨、第二安装凸台、用于前后直线运动及上下直线运动的第二机械臂、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滚珠丝杆做左右直线运动的第二驱动部件,所述第二驱动部件与所述第二滚珠丝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凸台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滚珠丝杆上且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二光杆导轨上,所述第二机械臂与所述第二安装凸台连接;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机械臂、所述第一驱动部件、所述第二机械臂、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凝血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添加模块包括采样针,所述采样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机械臂连接,且所述采样针的另一端用于吸取样本;
所述试剂添加模块包括试剂针,所述试剂针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机械臂连接,且所述试剂针的另一端用于吸取试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凝血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杆导轨、所述第二光杆导轨工作时与水平面平行。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凝血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杯转移模块包括第一转移部件、第二转移部件;
所述第一转移部件位于所述反应杯存放模块、所述孵育模块上方,用于把所述反应杯存放模块中的反应杯转移到所述孵育模块;
所述第二转移部件位于所述孵育模块、所述光学检测模块、所述非光学检测模块上方,用于把所述孵育模块中的反应杯转移到所述光学检测模块或所述非光学检测模块。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凝血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非光学检测模块远离所述光学检测模块的一侧。
CN201922144160.4U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凝血检测仪 Active CN211318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4160.4U CN211318478U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凝血检测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4160.4U CN211318478U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凝血检测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18478U true CN211318478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82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44160.4U Active CN211318478U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凝血检测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1847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5930A (zh) * 2021-06-15 2021-09-03 重庆中元汇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反应容器的回收装置
CN114624453A (zh) * 2022-05-11 2022-06-14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凝血和免疫联检的样本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5930A (zh) * 2021-06-15 2021-09-03 重庆中元汇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反应容器的回收装置
CN114624453A (zh) * 2022-05-11 2022-06-14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凝血和免疫联检的样本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81717A (zh) 一种凝血检测仪及凝血检测方法
CN108351362B (zh) 获取和制备用于鉴定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的微生物样品的自动化方法和系统
CN109116013B (zh) 一种多重免疫分析仪
JP3416672B2 (ja) 自動分析機において用いるための試薬容器
CN211318478U (zh) 一种凝血检测仪
JP6321622B2 (ja) 微生物の自動化された選択およびmaldiを使用した同定
JP6336715B2 (ja) 把持機構
CN113176417B (zh) 一种检测血液样本中血常规参数和c反应蛋白参数的方法
JP2013145211A (ja) 分析装置
EP2912603A1 (en) Automated pelletized sample vision inspection apparatus
US11666920B2 (en) Method of cleaning aspiration tube and specimen measuring apparatus
CN209946162U (zh) 一种生化分析仪
CN211826096U (zh) 样本测定装置
CN210376404U (zh) 全自动检测装置
JP2018009990A (ja) 自動分析装置における液体コンテナの輸送
JP2013217882A (ja) 試薬撹拌機構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
CN217505892U (zh) 凝血分析仪
CN210376405U (zh) 一种全自动检测装置
CN216310030U (zh) 一种全自动流式荧光分析仪
CN113049800B (zh) 一种免疫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9302482U (zh) 样本自动分析装置
CN215614022U (zh) 容器存储装置和免疫分析仪
CN212514623U (zh)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
CN211955517U (zh)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Z17834U1 (cs) Laboratorní prístroj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