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16282U - 一种双进风口吸油烟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进风口吸油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16282U
CN211316282U CN201922087475.XU CN201922087475U CN211316282U CN 211316282 U CN211316282 U CN 211316282U CN 201922087475 U CN201922087475 U CN 201922087475U CN 211316282 U CN211316282 U CN 211316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shaped plate
air inlet
suction ai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8747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穗江
冼道昌
罗权龙
刘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acro Gas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acro Gas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acro Gas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acro Gas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8747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16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16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162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进风口吸油烟机,包括:上壳体,其设有第一集烟腔,第一集烟腔设有出风口和顶吸进风口,出风口设于上壳体的顶部;下壳体,其设于上壳体的下侧,下壳体设有第二集烟腔,第二集烟腔设有侧吸进风口,顶吸进风口与侧吸进风口均设于下壳体的前侧,第一集烟腔与第二集烟腔连通;第一弧形板,其设于上壳体的前侧面与下壳体的前侧面的相交处,第一弧形板的内弧面朝向顶吸进风口;第二弧形板,其设于下壳体的前侧面,第二弧形板设于第一弧形板的下侧,第二弧形板的外弧面朝向下壳体,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之间限定出顶吸进风通道,侧吸进风口设于第二弧形板的下侧。本实用新型利用通过对油烟进行导向,吸烟性能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双进风口吸油烟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油烟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进风口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吸油烟机的吸油烟效果,一般在吸油烟机上设置有两个进风口,分别为顶吸进风口和侧吸进风口。其中,顶吸进风口用于吸进未被侧吸进风口吸进的余烟,由于顶吸进风口距离炒菜锅较远,较难确保全部余烟被顶吸进风口吸进。现有的7字形结构吸油烟机或平板结构的吸油烟机均利用油烟自然往上流通的原理,从而利用设置于上侧的顶吸进风口将余烟吸进,没有拢烟功能,导致仍然存在部分余烟无法被吸进顶吸进风口中。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为了提高吸油烟机整体的吸油烟性能,需要对吸油烟机作出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进风口吸油烟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进风口吸油烟机,包括:上壳体,其设有第一集烟腔,所述第一集烟腔设有出风口和顶吸进风口,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上壳体的顶部;下壳体,其设于所述上壳体的下侧,所述下壳体设有第二集烟腔,所述第二集烟腔设有侧吸进风口,所述顶吸进风口与所述侧吸进风口均设于所述下壳体的前侧,所述第一集烟腔与所述第二集烟腔连通;第一弧形板,其设于所述上壳体的前侧面与所述下壳体的前侧面的相交处,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内弧面朝向所述顶吸进风口;第二弧形板,其设于所述下壳体的前侧面,所述第二弧形板设于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下侧,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外弧面朝向所述下壳体,所述第一弧形板与所述第二弧形板之间限定出顶吸进风通道,所述侧吸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下侧。
通过设置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在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之间限定出顶吸进风通道,未被侧吸进风口吸进的余烟可顺延第一弧形板的内弧面和第二弧形板的内弧面贴壁上升,两个弯曲的内弧面形成油烟的流动轨道,利于对油烟进行导向,减少油烟的扩散,吸烟性能提高,第一弧形板的内弧面朝向顶吸进风口,使得第一弧形板具有拢烟效果,且该弧形曲面的设计不易挡住用户的看锅视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集烟腔的下端设有升降壳体,所述侧吸进风口设于所述升降壳体的前侧面上,所述升降壳体滑动连接于所述下壳体的底部,所述升降壳体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上下升降,使得侧吸进风口能随升降壳体从下壳体的底部伸出或隐藏于下壳体的第二集烟腔内,减少空间占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上端与所述下壳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开合于所述顶吸进风口,当不需要使用吸油烟机时,第一弧形板可盖合于顶吸进风口上,防止油污从顶吸进风口滴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弧形板由第二驱动机构或手动驱动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第一弧形板盖合于所述顶吸进风口时,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上端面相抵触,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的紧密过渡配合,可确保油烟一直顺延弯曲的弧形曲面贴壁上升,避免油烟出线乱流现象,防止油烟从顶吸进风通道中逃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集烟腔的下端设有油杯,所述油杯安装于所述升降壳体的底部,油杯用于装载第一集烟腔和第二集烟腔内滴落的油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杯与所述下壳体的底部匹配,所述油杯可盖合于所述下壳体的底部,可确保吸油烟机外观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的左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非工作状态的左视图。
附图中:100-上壳体、110-出风口、120-顶吸进风口、200-下壳体、210-侧吸进风口、220-升降壳体、300-第一弧形板、400-第二弧形板、500-油杯。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双弧形结构双进风口吸油烟机作出如下实施例:
上壳体100、下壳体200与升降壳体220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分别设有第一集烟腔和第二集烟腔,第一集烟腔与第二集烟腔连通,第一集烟腔设有出风口110和顶吸进风口120,出风口110设置在上壳体100的顶部,顶吸进风口120设于下壳体200的顶部,且顶吸进风口120设于下壳前侧面,第二集烟腔设有侧吸进风口210,升降壳体220上下滑动连接于下壳体200的底部,侧吸进风口210设于升降壳体220的前侧面上,升降壳体220可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下壳体200上下升降,使得侧吸进风口210能随升降壳体220从下壳体200的底部伸出或隐藏于下壳体200的第二集烟腔内,减少整机的空间占用。在下壳体200的前侧面设有第一弧形板300和第二弧形板400,第一弧形板300设于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的相交处,第二弧形板400设于第一弧形板300的下侧,所述第一弧形板300的内弧面朝向顶吸进风口120,第二弧形板400的外弧面朝向下壳体200,第一弧形板300的内弧面与第二弧形板400的内弧面之间限定出顶吸进口通道,未被侧吸进风口210吸进的余烟可顺延第一弧形板300的内弧面和第二弧形板400的内弧面贴壁上升,两个弯曲的内弧面形成油烟的流动轨道,利于对油烟进行导向,减少油烟的扩散,吸烟性能提高,第一弧形板300的内弧面朝向顶吸进风口120,使得第一弧形板300具有拢烟效果,且相较于现有的油烟机的双进风口结构而言,第一弧形板300采用外凸的弧形曲面设计,不易挡住用户的看锅视线。应理解,第一驱动机构可以从现有技术的多种驱动方式中选用,只要能实现升降壳体220相对下壳体200上下升降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弧形板300的上端与下壳体200的顶部转动连接,第一弧形板300开合于顶吸进风口120,当不需要使用吸油烟机时,第一弧形板300可盖合于顶吸进风口120上,防止油污从顶吸进风口120滴落。
其中,第一弧形板300可由第二驱动机构或手动驱动转动。应理解,第二驱动机构可为液压推杆、气动推杆、电动螺旋推杆等直线驱动元件与导轨或连杆组合实现,也可以采用马达通过螺杆螺母、齿轮齿条、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摇杆机构等传动方式实现,只要能够实现第一弧形板300的翻转开合控制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弧形板300盖合于顶吸进风口120时,第一弧形板300的下端面与第二弧形板400的上端面相互抵触,使得第一弧形板300与第二弧形板400的形成紧密过渡配合,可确保油烟一直顺延弯曲的弧形曲面贴壁上升,避免油烟出线乱流现象,防止油烟从顶吸进风通道中逃逸,且双弧形结构的外观整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升降壳体220的底部设有油杯500,油杯500用于装载第一集烟腔和第二集烟腔内滴落的油滴。
进一步地,油杯500与下壳体200的底部匹配,在升降壳体220隐藏于下壳体200的底部时,油杯500可盖合于下壳体200的底部,确保油烟机外观的一致性。
具体而言,当需要使用吸油烟机机时,利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升降壳体220向下伸出下壳体200底部,即侧吸进风口210伸出下壳体200底部,利用第二驱动机构或手动驱动第一弧形板300,令第一弧形板300从顶吸进风口120上打开,与此同时,上壳体100内的风机组件开始工作,使得第一集烟腔与第二集烟腔产生负压形成抽吸动力,烹饪产生的大部分油烟经侧吸进风口210吸进,未被侧吸进风口210吸进的余烟依次顺延第一弧形板300的内弧面与第二弧形板400的内弧面贴壁上升至顶吸进风口120,所有被吸进的油烟最后经出风口110排出室外,第一弧形板300与第二弧形板400形成了拢烟通道,减少了油烟的扩散,设于升降壳体220底部的油杯500用于收集第一集烟腔与第二集烟腔内的油滴;当吸油烟机关闭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升降壳体220向上滑动隐藏至下壳体200的底部,风机组件停止工作,第一弧形板300由第二驱动机构或手动驱动盖合于顶吸进风口120,第一弧形板300与第二弧形板400相抵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双进风口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壳体(100),其设有第一集烟腔,所述第一集烟腔设有出风口(110)和顶吸进风口(120),所述出风口(110)设于所述上壳体(100)的顶部;
下壳体(200),其设于所述上壳体(100)的下侧,所述下壳体(200)设有第二集烟腔,所述第二集烟腔设有侧吸进风口(210),所述顶吸进风口(120)与所述侧吸进风口(210)均设于所述下壳体(200)的前侧,所述第一集烟腔与所述第二集烟腔连通;
第一弧形板(300),其设于所述上壳体(100)的前侧面与所述下壳体(200)的前侧面的相交处,所述第一弧形板(300)的内弧面朝向所述顶吸进风口(120);
第二弧形板(400),其设于所述下壳体(200)的前侧面,所述第二弧形板(400)设于所述第一弧形板(300)的下侧,所述第二弧形板(400)的外弧面朝向所述下壳体(200),所述第一弧形板(300)与所述第二弧形板(400)之间限定出顶吸进风通道,所述侧吸进风口(210)设于所述第二弧形板(400)的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进风口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烟腔的下端设有升降壳体(220),所述侧吸进风口(210)设于所述升降壳体(220)的前侧面上,所述升降壳体(220)滑动连接于所述下壳体(200)的底部,所述升降壳体(220)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上下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进风口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300)的上端与所述下壳体(200)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300)开合于所述顶吸进风口(1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进风口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300)由第二驱动机构或手动驱动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进风口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弧形板(300)盖合于所述顶吸进风口(120)时,所述第一弧形板(300)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弧形板(400)的上端面相抵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进风口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烟腔的下端设有油杯(500),所述油杯(500)安装于所述升降壳体(220)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进风口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500)与所述下壳体(200)的底部匹配,所述油杯(500)可盖合于所述下壳体(200)的底部。
CN201922087475.XU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双进风口吸油烟机 Active CN211316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87475.XU CN211316282U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双进风口吸油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87475.XU CN211316282U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双进风口吸油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16282U true CN211316282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53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87475.XU Active CN211316282U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双进风口吸油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162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16282U (zh) 一种双进风口吸油烟机
CN111594894B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08587968U (zh) 可拢烟的吸油烟机
CN110043936A (zh) 一种侧吸式吸油烟机
CN210601822U (zh) 吸油烟机
CN208282201U (zh) 一种吸烟口带斜滑式盖板的集成灶
CN110887087B (zh) 机箱组件及油烟净化装置
CN207422307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07279746U (zh) 一种双吸式吸油烟机
CN211176976U (zh) 集烟罩组件及吸油烟机
CN208998148U (zh) 吸油烟机
CN210568751U (zh) 一种实现油烟机左右风口联动调整的装置及油烟机
CN210425178U (zh) 一种双进风抽油烟机
CN110894967B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08998147U (zh) 带活动拢烟罩的吸油烟机
CN207146477U (zh) 一种新型抽油烟机
CN213872823U (zh) 一种排烟量可调的吸油烟机
CN203099956U (zh) 一种侧吸上排式吸油烟机
CN210861247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07327881B (zh) 一种抽油烟机
CN209688929U (zh) 一种7字型升降烟机
CN220338547U (zh) 吸油烟机
CN219828930U (zh) 吸油烟机
CN217057650U (zh) 一种抽油烟机的进烟口开闭控制结构
CN221279523U (zh) 一种嵌入式吸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