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15790U - 一种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15790U
CN211315790U CN201921777316.6U CN201921777316U CN211315790U CN 211315790 U CN211315790 U CN 211315790U CN 201921777316 U CN201921777316 U CN 201921777316U CN 211315790 U CN211315790 U CN 2113157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network
elasticizer
branch
stop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7731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美君
陶然
付明娟
潘勇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unhui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unhui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unhui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unhui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7731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157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157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157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其包括主气路、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三截止阀、减压阀以及分流阀,其中,压缩空气在主气路中经由第一截止阀后分流为工作气路和辅助气路。工作气路借助于分流阀分流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经由第二截止阀向加弹机主网络区供气。第二支路经由第三截止阀向加弹机预网络区供气。辅助气路经由第三截止阀、减压阀到达尾枪快插动力部。已知,分流阀相较于减压阀具有更好的调压精度,且能量损耗较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分流阀按一定比例同时向弹机主网络区和弹机预网络区供气,以满足实际工艺参数要求。另外,有效地减少了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中减压阀的数量,从而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
背景技术
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一般由总阀1、油水分离器2、减压阀3(3-1、3-2、3-3)、主网络区4、预网络区5、压力远程控制装置6、软管7以及球阀8(8-1~8-6)等几部分构成(如图1中所示)。加弹机的气路分配路径如下:主管压缩空气经过总阀和油水分离器后,分3路给加弹机供气;一路通过球阀8-1、减压阀3-1以及球阀8-2向加弹机主网络区供气;另一路通过球阀8-3、减压阀3-2以及球阀8-4向加弹机预网络区供气;再者,还包括一路接尾气路,其通过主网络或预网络气路、球阀8-6、8-5及减压阀3-3到达接尾枪快插。已知,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加弹机具有较高车速,因而对压空稳定性具有极高的要求,一般压空波动范围控制在±0.005Mpa。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减压过程极易失败,从而导致压空波动超标,究其原因在于:减压阀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承受较大的压降(一般来说从0.8MPa-1MPa降到0.03~0.2MPa),在此过程中,容易导致其活塞密封圈受损,进而导致其发生整体失效现象,且随着网络空压系统中所使用减压阀数量的增多,网络空压系统调压失败的几率越大,进而导致压空波动较大,使得产品的品质得不到保障。另外,设置数量较多的减压阀不利于进行系统后期检修及维护,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空压稳定,且便于进行维护的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其包括主气路、总阀、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三截止阀、减压阀以及分流阀,其中,压缩空气在主气路中经由总阀后分流为工作气路和辅助气路;工作气路借助于分流阀分流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经由第一截止阀向加弹机主网络区供气。第二支路经由第二截止阀向加弹机预网络区供气。辅助气路经由第三截止阀、减压阀到达尾枪快插动力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设置于第一支路上,且位于第一截止阀的上游。第二单向阀设置于第二支路上,且位于第二截止阀的上游。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还包括粗油水分离器,其布置于主气路上,且位于总阀的下游。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还包括精密油水分离器,其设置于工作气路上,且位于分流阀的上游。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加弹机主网络区包括有多个网络喷嘴。另外,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还包括电磁开关阀,其与网络喷嘴一一对应、配套使用,以单独控制每个网络喷嘴的开启、闭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还包括远程控制单元,其包括控制器和两个压力传感器。上述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的内腔,以实时检测其内的气体压力,并将数据实时反馈至控制器,经与控制器内预设的标准值作比较后,即时发出执行信号至分流阀,以调整其开合度。
相较于传统设计结构的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采用分流阀来替代工作气路中的两减压阀。已知,分流阀相较于减压阀具有更好的调压精度,且能量损耗较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分流阀按一定比例同时向弹机主网络区和弹机预网络区供气,以满足实际工艺参数要求。经过实际实验验证,压空波动量足以满足标准,小于0.004MPa。另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地减少了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对减压阀数量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后期检修及维护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中加弹机主网络区的结构示意图。
1-总阀;2-第一截止阀;3-第二截止阀;4-第三截止阀;5-减压阀;6-分流阀;7-主气路;71-工作气路;711-第一支路;712-第二支路;72-辅助气路;8-加弹机主网络区;81-网络喷嘴;82-电磁开关阀;9-加弹机预网络区;10-尾枪快插动力部;11-第一单向阀;12-第二单向阀;13-粗油水分离器;14-精密油水分离器;15-控制器;16-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主要由主气路7、总阀1、第一截止阀2、第二截止阀3、第三截止阀4、减压阀5以及分流阀6等几部分构成,其中,压缩空气在主气路7中经由总阀1后分流为工作气路71和辅助气路72。工作气路71借助于分流阀6分流为第一支路711和第二支路712。第一支路711经由第一截止阀2向加弹机主网络区8供气。第二支路712经由第二截止阀3向加弹机预网络区9供气。辅助气路72经由第三截止阀4、减压阀5到达尾枪快插动力部10。已知,分流阀相较于减压阀具有更好的调压精度,且能量损耗较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分流阀6按一定比例同时向弹机主网络区8和弹机预网络区9供气,以满足实际工艺参数要求。经过实际实验验证,压空波动量足以满足标准,小于0.004MPa。另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地减少了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对减压阀5数量的需求,防止空压失效现象发生的几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后期检修及维护劳动强度。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相较于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点在于:在上述第一支路711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1,且位于第一截止阀2的上游;在上述第二支路712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2,且位于第二截止阀3的上游。这样一来,可以在分流阀6的下游形成一道缓冲屏障,有效地降低分流阀6下游气压波动对其造成的冲击,确保其使用寿命。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相较于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区别点在于,该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还额外设置有粗油水分离器13其布置于主气路7上,且位于总阀1的下游。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降低主气路7压缩空气中的油、水含量,确保位于其下游的截止阀(包括第一截止阀2、第二截止阀3、第三截止阀4)、单向阀(包括第一单向阀11、第二单向阀12)、分流阀6以及减压阀5工作的正常性,防止发生锈蚀堵塞现象。
已知,分流阀相较于减压阀、截止阀以及单向阀具有较差的耐油性,因此,还可以在工作气路上设置有精密油水分离器14,且其位于分流阀6的上游。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相较于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第二种实施方式、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区别点在于:在该实施方式中增入了远程控制单元。具体布置方案如下:远程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15和两个压力传感器16。其中,上述压力传感器16分别设置于第一支路711、第二支路712的内腔,以实时检测其内的气体压力,并将数据实时反馈至控制器15,经与控制器15内预设的标准值作比较后,即时发出执行信号至分流阀6,以调整其开合度,进而自动、智能调整第一支路711以及第二支路712内压缩气体的压力,确保加弹机的正常运行。在调整的过程中,全程无须进行人工干预,从而确保了调整的实时性,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中加弹机主网络区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有3个网络喷嘴81。另外,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还包括3个电磁开关阀82,其与上述网络喷嘴81一一对应、配套使用,以单独控制每个网络喷嘴81的开启、闭合。需要说明的是,电磁开关阀82均与上述第一支路711相连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电磁开关阀82均可独立地进行封闭或开启,使得控制各网络喷嘴81的工作与否,从而大大地降低能源的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网络喷嘴81的数量设置为3个,仅出于便于说明加弹机主网络区的工作原理以及绘图的快捷性、简洁性方面考虑。当然,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网络喷嘴81的数量设置为4个、5个及多个。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气路、总阀、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三截止阀、减压阀以及分流阀,其中,压缩空气在所述主气路中经由所述总阀后分流为工作气路和辅助气路;所述工作气路借助于所述分流阀分流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经由第一截止阀向加弹机主网络区供气;所述第二支路经由第二截止阀向加弹机预网络区供气;所述辅助气路经由所述第三截止阀、所述减压阀到达尾枪快插动力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截止阀的上游;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截止阀的上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粗油水分离器,其布置于所述主气路上,且位于所述总阀的下游。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精密油水分离器,其设置于所述工作气路上,且位于所述分流阀的上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弹机主网络区包括有多个网络喷嘴;另外,所述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还包括电磁开关阀,其与所述网络喷嘴一一对应、配套使用,以单独控制每个所述网络喷嘴的开启、闭合。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远程控制单元,其包括控制器和两个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的内腔,以实时检测其内的气体压力,并将数据实时反馈至所述控制器,经与所述控制器内预设的标准值作比较后,即时发出执行信号至所述分流阀,以调整其开合度。
CN201921777316.6U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157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77316.6U CN211315790U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77316.6U CN211315790U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15790U true CN211315790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80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7731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15790U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157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15790U (zh) 一种加弹机网络压空系统
CN102285535A (zh) 安全节能型动态气力除灰系统
CN202598130U (zh) 一种用于压缩天然气调压装置控制的自供气系统
CN110925600A (zh) 一种变压器油色谱气瓶自动切换系统及其切换方法
CN215522887U (zh) 一种燃气智能调压系统
CN206246766U (zh) 自压力加载式调压器
CN212777304U (zh) 减温水系统
CN110454470B (zh) 基于多台液压终端设备组网共用的中央液压源及其液压配置方法
CN212452904U (zh) 一种水系统柴油机组应急供水装置
CN216713199U (zh) 一种中部加压的u形供水工程的水锤自动防护系统
CN209378781U (zh) 一种改进型脱硫装置供浆系统
CN110704935B (zh) 一种sps软件的自动调试与输出方法
CN208703572U (zh) 一种实现天然气调压器自动切换的系统
CN206134828U (zh) 燃料电池可充装式供气汇流系统
CN205298101U (zh) 天然气加气站闭环管路的自动补油装置
CN111520238A (zh) 一种气体燃料供给压力控制装置
CN201106760Y (zh) 天然气汽车加气子站系统
CN205136767U (zh) 柱塞自平衡式节流截止放空阀
CN204756134U (zh) 大流量比例节流阀防气蚀机构
CN204041126U (zh) 氢冷汽轮机发电组密封油系统
CN203321601U (zh) 超临界发电机组给水泵汽轮机调节保安系统
CN205260451U (zh) 一种eh供油管路系统
CN205261223U (zh) 一种双保险安全放散装置
CN216972576U (zh) 一种高炉送风装置以及高炉生产装置
CN211060214U (zh) 高压双减减温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1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