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15740U - 一种循环油站的油箱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油站的油箱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15740U
CN211315740U CN201921884915.8U CN201921884915U CN211315740U CN 211315740 U CN211315740 U CN 211315740U CN 201921884915 U CN201921884915 U CN 201921884915U CN 211315740 U CN211315740 U CN 211315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ant
tank
cavity
cooling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8491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立桩
马磊
段栓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Shangt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Shangtai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Shangtai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Shangtai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8491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15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15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157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油站的油箱冷却系统,涉及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冷却液板和第一冷却液箱,箱体用于装载润滑油,冷却液板具有多个,多个冷却液板间隔分布在箱体内且连通,冷却液板的内部具有空腔,第一冷却液箱与冷却液板内的空腔循环连通。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却液板与箱体内的润滑油的接触面积较大,具有良好的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油站的油箱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指一种循环油站的油箱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循环油站是稀油循环润滑系统的心脏,作用为将润滑油液强制地压送到机器摩擦部位,稀油站主要用于冶金、矿山、水泥等机械设备的动静压或滑履轴承的集中润滑系统中,通常安装在机器附近的地下油库或地坑中。
循环油站在工作过程中其内的润滑油的温度会不断升高,因此需要对油箱内的润滑油进行冷却,现有的冷却方式主要是通过风冷和液冷的方式,液冷的冷却效果优于风冷,但是普通的液冷方式是通过管道使冷却液在油箱内循环,这样的方式由于润滑油与管道的接触面较小,因此并不能将润滑油的温度降至至较低的理想水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循环油站的油箱冷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油箱冷却系统的冷却液与润滑油的接触面积较小导致冷却效果不够突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循环油站的油箱冷却系统,包括箱体、冷却液板和第一冷却液箱,所述箱体用于装载润滑油,所述冷却液板具有多个,多个所述冷却液板间隔分布在所述箱体内且连通,所述冷却液板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第一冷却液箱与所述冷却液板内的空腔循环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隔板以将所述箱体内部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所述隔板与所述箱体内的顶部具有间隙以使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多个所述冷却液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冷却液管。
进一步,所述冷却液管道为螺旋管道且在所述第二腔体内沿上下方向螺旋延伸。
进一步,所述冷却液板的表面设置有分布有凹槽。
进一步,所述凹槽包括多个横向凹槽和多个纵向凹槽,多个所述横向凹槽沿所述冷却液板的上下方向连续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纵向凹槽沿所述冷却液板的左右方向连续间隔设置。
进一步,多个所述冷却液板在所述箱体内由上至下连续间隔设置,任意相邻所述冷却液板的间距相同且通过连通管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冷却液箱与所述冷却液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泵体。
进一步,还包括第二冷却液箱,所述第二冷却液箱通过第二泵体与所述冷却液管循环连接。
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外侧表面贴合设置有导热装置。
进一步,所述导热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导热装置吸收的热量向外排出的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的箱体用于储存润滑油,具体地,润滑油储存在多个冷却液板之间的间隙中,由于第一冷却液箱与冷却液板连通,因此第一冷却液箱内的冷却液能够进入到冷却液板的空腔内,从而对位于冷却液板之间的间隙中的润滑油进行降温,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冷却液板与传统的在油箱内设置冷却液管道相比,冷却液板与润滑油的接触面积更大,同时由于冷却液板具有多个,因此冷却液板之间的间隙也有多个,箱体内的润滑油能够均匀地分布在各个间隙中,从而更进一步地加强了润滑油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液板上的凹槽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冷却液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却液板的空腔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箱体,110-隔板,120-第一腔体,130-第二腔体,200-冷却液板,210- 空腔,220-横向槽,230-纵向槽,240-连通管,300-第一冷却液箱,310-第一泵体,400-冷却液管,500-第二冷却液箱,510-第二泵体,600-导热装置,700- 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面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循环油站的油箱冷却系统,如图1和图4所示,包括箱体100、冷却液板200和第一冷却液箱300,箱体100用于装载润滑油,冷却液板200具有多个,多个冷却液板200间隔分布在箱体100内且连通,多个冷却液板200在箱体100内的排列方式不受限制,可以是上下方向排列,也可以是左右方向排列,这样箱体100内的润滑油能够分布于冷却液板200之间的间隙中,冷却液板200的内部具有空腔210,第一冷却液箱300与冷却液板200内的空腔210循环连通,第一冷却液箱300内装载有冷却液,冷却液在冷却液板200的空腔 210内循环,冷却液板200和第一冷却液箱300之间设置有第一泵体310,第一泵体310为冷却液在冷却液板200和第一冷却液箱300之间循环提供动力,由于冷却液板200是板体,因此其表面积较大,箱体100内的润滑油与冷却液板 200的接触面积也就较大,同时由于冷却液板200具有多个,因此冷却液板200 之间的间隙也具有多个,箱体100内的润滑油能够分布在多个间隙中,从而进一步增大了润滑油与冷却液板200的接触面积,使得冷却液板200冷却润滑油的效果更好。
为了更进一步增大冷却液板200与润滑油的接触面积,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冷却液板200的表面还分布有凹槽,具体地,凹槽包括多个横向凹槽和多个纵向凹槽,其中多个横向凹槽沿冷却液板200的上下方向连续间隔设置,多个纵向凹槽沿冷却液板200的左右方向连续间隔设置,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的槽面能够在增大冷却液板200的表面积,从而更进一步地增大了润滑油和冷却液板200的接触面积,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效果更好。
如图3所示,箱体100内的多个冷却液板200由上至下连续间隔设置,这些冷却液板200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冷却液板200之间的间距都是相同的,这样能够使箱体100内的润滑油能够均匀地分布在各个冷却液板200之间的间隙中,各个间隙中的润滑油的冷却效果相同,避免了冷却不均匀的问题,从而能够整体地降低润滑油的温度,相邻的冷却液板200通过连通管240连接,从而使冷却液能够在每个冷却液板200内循环。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在箱体100内设置有隔板110,隔板110能够以将箱体100 内部分隔为第一腔体120和第二腔体130,隔板110与箱体100内的顶部具有间隙以使第一腔体120和第二腔体130连通,多个冷却液板200设置在第一腔体120内,第二腔体130内设置有冷却液管400,冷却液管400用于使冷却液通过,在箱体100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冷却液箱500,第二冷却液箱500和冷却液管400之间设置有第二泵体510,第二泵体510为冷却液在第二冷却液箱500和冷却液管400内循环提供动力,当箱体100内的润滑油的量较少时润滑油位于第二腔体130内,此时较少的润滑油通过冷却液管400就可完成冷却,而当润滑油的量增大后第二腔体130内润滑油的液面会升高直至没过隔板110 并进入到第一腔体120内,由于第一腔体120内设置有冷却液板200并能够容纳更多的润滑油,因此大量的润滑油在第一腔体120内通过冷却液板200冷却能够达到理想的冷却效果,冷却液管400内通过的冷却液的流量小于冷却液板 200,因此第二泵体510其耗能更少,所需的冷却液的量也更小,适用于润滑油量较少的情况,因此在保证了润滑油的冷却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小了耗能。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在箱体100的外侧表面还贴合设置有导热装置600,导热装置600能够将箱体100内的热量排出箱体100,具体地,导热装置600采用的是贴合在箱体100侧壁上的金属导热片,这样能够使箱体100内的热量通过导热装置600快速地排出箱体100,为了使导热装置600的效果更好,在导热装置600的一侧还设置有风机700,风机700能够将导热装置600上的热量快速地排出,从而使得导热装置600吸收箱体100内热量的效率更高,通过设置风机700和导热装置600能够使箱体100的润滑油的温度更低。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的箱体100用于储存用于为机器降温润滑的润滑油,当润滑油对机器进行了降温润滑循环回到箱体100中后油温较高,当油量较少时润滑油位于第二腔体130内,此时第二冷却液箱500、第二泵体510和冷却管形成冷却循环回路,对第二腔体130内的润滑油进行降温,而当油量较大时多余的油量会通过挡板与箱体100内顶部的间隙流入到第一腔体120内,在第一腔体 120内的润滑油充满于冷却液板200之间的间隙中,冷却液板200较大的表面积能够使其与润滑油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循环油站的油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0)、冷却液板(200)和第一冷却液箱(300),所述箱体(100)用于装载润滑油,所述冷却液板(200)具有多个,多个所述冷却液板(200)间隔分布在所述箱体(100)内且连通,所述冷却液板(200)的内部具有空腔(210),所述第一冷却液箱(300)与所述冷却液板(200)内的空腔(210)循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油站的油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内设置有隔板(110)以将所述箱体(100)内部分隔为第一腔体(120)和第二腔体(130),所述第二腔体(130)的所述隔板(110)与所述箱体(100)内的顶部具有间隙以使所述第一腔体(120)和第二腔体(130)连通,多个所述冷却液板(200)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120)内,所述第二腔体(130)内设置有冷却液管(4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油站的油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管(400)道为螺旋管道且在所述第二腔体(130)内沿上下方向螺旋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油站的油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板(200)的表面设置有分布有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油站的油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多个横向凹槽和多个纵向凹槽,多个所述横向凹槽沿所述冷却液板(200)的上下方向连续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纵向凹槽沿所述冷却液板(200)的左右方向连续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油站的油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冷却液板(200)在所述箱体(100)内由上至下连续间隔设置,任意相邻所述冷却液板(200)的间距相同且通过连通管(24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油站的油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液箱(300)与所述冷却液板(200)之间设置有第一泵体(31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油站的油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冷却液箱(500),所述第二冷却液箱(500)通过第二泵体(510)与所述冷却液管(400)循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油站的油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的外侧表面贴合设置有导热装置(6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循环油站的油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装置(60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导热装置(600)吸收的热量向外排出的风机(700)。
CN201921884915.8U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循环油站的油箱冷却系统 Active CN211315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4915.8U CN211315740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循环油站的油箱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4915.8U CN211315740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循环油站的油箱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15740U true CN211315740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57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84915.8U Active CN211315740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循环油站的油箱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157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2340A (zh) * 2021-02-09 2021-05-07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一体化润滑油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2340A (zh) * 2021-02-09 2021-05-07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一体化润滑油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15740U (zh) 一种循环油站的油箱冷却系统
CN205977904U (zh) 液压系统
WO2023116491A1 (zh) 浸没式液冷设备和浸没式液冷系统
CN211090388U (zh) 一种顺流冷板式液冷数据中心机柜
CN212231952U (zh) 一种电子设备液冷机柜
CN211737240U (zh) 发动机油底壳和发动机以及车辆
CN210014678U (zh) 一种胶水生产用冷却装置
CN210121617U (zh) 一种水冷式拉拔模具箱
CN211182844U (zh) 一种安全高效的户外电力设备柜
CN210776550U (zh) 一种新型液冷风冷分离结构服务器机箱
CN210157574U (zh) 一种漏斗式液冷服务器机柜
CN207161690U (zh) 一种减速箱
CN220210851U (zh) 一种液冷式tank
CN216895697U (zh) 一种纯电动动力总成齿轮油分区储存结构
CN105549704A (zh) 一种液冷式机箱结构
CN214274433U (zh) 一种针刺无纺设备专用减速器
CN213484309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配电柜
CN212758227U (zh) 一种润滑油生产用搅拌装置
CN218291145U (zh) 一种多用金属零件阳极氧化装置
CN210242340U (zh) 一种用于竖炉带冷机的机头冷却系统
CN212884918U (zh) 一种具有辅助推送结构的连铸热钢输送装置
CN219918647U (zh) 一种水利发电组冷却装置
CN214529140U (zh) 一种辊底式热处理炉冷却水循环装置
CN217252780U (zh) 负压冷却溜槽装置
CN217957563U (zh) 服务器浸没冷却油箱、冷却系统及供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052460 west side of Nansha Road, Licheng road Township, Wuji County,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ijiazhuang Shangta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052460 west side of Nansha Road, Licheng road Township, Wuji County,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IJIAZHUANG SHANGTAI TECH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