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00154U - 弹簧圈及其抗解旋部件 - Google Patents

弹簧圈及其抗解旋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00154U
CN211300154U CN201920996717.4U CN201920996717U CN211300154U CN 211300154 U CN211300154 U CN 211300154U CN 201920996717 U CN201920996717 U CN 201920996717U CN 211300154 U CN211300154 U CN 211300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screwing
spring
end portion
intermediate portion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9671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凌轩
查序
郭远益
彭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port Neurotech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port Neurotech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port Neurotech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port Neurotech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9671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001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00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001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簧圈及其抗解旋部件,该抗解旋部件的端部的刚度小于中间部的刚度,由此在实现抗解旋的作用的前提下,还能达到“中间硬、两端软”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圈,具有本实用新型的该抗解旋部件,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圈的柔软度也呈现出“中间硬、两端软”的状态效果,能满足在栓塞过程对弹簧圈的不同部位的柔软度要求。

Description

弹簧圈及其抗解旋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簧圈及其抗解旋部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动脉瘤患者越来越多,关于脑动脉瘤治疗的方法主要分为外科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由于外科手术的风险较大,所以近年来血管介入治疗脑动脉瘤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目前血管介入治疗主要采用的是弹簧圈的栓塞治疗,通过往动脉瘤里植入若干弹簧圈,从而改变血流的方向,最后使动脉瘤愈合。
现有的弹簧圈产品中,植入到人体中的弹簧圈结构大多由栓塞弹簧、远端圆帽和抗解旋部件三部分组成。其中抗解旋部件的功能相对单一,基本主要用以连接栓塞弹簧的两端,起到“抗解旋”的作用,即防止栓塞弹簧在植入和使用过程中在外力作用下被拉直,以保持其弹簧结构的作用。
此外,弹簧圈在栓塞的过程中,对不同部位的柔软度要求不同,通常其远端是最先接触瘤壁的,且该远端在弹簧圈在栓塞的过程中有翻转(改变延伸方向)的可能性,因此需要较高的柔软度,而弹簧圈的中间部位需要稳定成型,需要稍高的硬度,弹簧圈的近端用于成篮后的内部填塞,也需要较好的柔软度,即弹簧圈在栓塞的过程中需要呈现“中间硬、两端软”的状态。然而,现有的弹簧圈产品中均是通过对栓塞弹簧部分进行处理,例如改变弹簧丝材本身的柔软度,来实现调整植入的弹簧圈的柔软度的目的,但仅通过对栓塞弹簧部分进行处理来调整植入的弹簧圈的柔软度,在工艺上很难实现弹簧圈的“中间硬、两端软”的状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簧圈及其抗解旋部件,能使得抗解旋部件呈现“中间硬、两端软”的状态效果,以使得具有该抗解旋部件的弹簧圈的柔软度也呈现出“中间硬、两端软”的状态效果,满足在栓塞过程对弹簧圈的不同部位的柔软度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弹簧圈的抗解旋部件,所述抗解旋部件具有两个端部以及延伸于两个所述端部之间的中间部,所述中间部的刚度大于每个所述端部的刚度。
可选地,所述抗解旋部件包括至少两股丝材,以形成所述两个端部和所述中间部,且位于所述端部的所述丝材形成的结构不同于位于所述中间部的所述丝材形成的结构。
可选地,位于所述端部的所述丝材互相并行地排列,以形成端部并行段,位于所述中间部的所述丝材至少部分互相缠绕,以形成至少一段所述编织段。
可选地,所述中间部包括多段编织段和至少一段中间并行段,所述编织段与所述中间并行段交替排布,相邻的所述编织段之间的所述丝材互相并行,以形成所述中间并行段。
可选地,所述编织段的长度为所述中间并行段的长度的3倍~4倍。
可选地,所述中间部包括多段连续排列且结构不完全相同的编织段。
可选地,多段所述编织段的长度、缠绕方式、在纵向截面上的排列结构中的至少一方面不同,以使多段所述编织段的所述结构不完全相同。
可选地,所述中间部沿所述抗解旋部件的轴向分为至少两段,各段的所述丝材的股数相同或者不同,且所述端部的所述丝材的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中间部的各段的所述丝材的股数。
可选地,所述抗解旋部件为圆柱体结构,且所述端部的外径小于所述中间部的外径。
可选地,所述抗解旋部件为圆柱体结构,且所述端部为空心圆柱结构,所述中间部为实心圆柱结构。
可选地,所述中间部的长度为所述抗解旋部件的总长的60%~80%,每个所述端部的长度为所述抗解旋部件的总长的10%~20%。
可选地,所述抗解旋部件的材料包括高分子材料和/或金属材料。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弹簧圈,所述弹簧圈包括弹簧以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抗解旋部件,所述抗解旋部件穿设于所述弹簧的内部,且所述抗解旋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弹簧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弹簧圈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弹簧的两端的连接件,用于连接弹簧圈和所述抗解旋部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抗解旋部件,其端部的刚度小于中间部的刚度,由此在实现抗解旋的作用的前提下,还能达到“中间硬、两端软”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圈,具有本实用新型的该抗解旋部件,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圈的柔软度也呈现出“中间硬、两端软”的状态效果,能满足在栓塞过程对弹簧圈的不同部位的柔软度要求,以达到使弹簧圈在植入过程中远端更易于翻转、中间更稳定成型、近端更易于填塞的目的,进而提高弹簧圈的填塞密度,也使植入过程更为顺畅。
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抗解旋部件的中间部可以具有不同的刚度,因此抗解旋部件的刚度能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由此使得弹簧圈的柔软度也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进而满足在栓塞过程中对弹簧圈多个部位的不同柔软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抗解旋部件及弹簧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A-2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抗解旋部件及弹簧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抗解旋部件及弹簧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A-4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抗解旋部件及弹簧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抗解旋部件及弹簧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A-6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抗解旋部件及弹簧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弹簧;2-抗解旋部件;2a-抗解旋部件的第一端部;2c-抗解旋部件的第二端部;2b-抗解旋部件的中间部;3-连接件;22-第一端部并行段;22a-第二端部并行段;21-编织段;22b-中间部并行段;21a-第一编织段;21b-第二编织段; 23-外径小的实心圆柱;24-外径大的实心圆柱;25-空心圆柱;26-用于形成中间部的丝材(也可以称为丝线);27-用于形成端部的丝材(也可以称为丝线);26a- 用于形成中间部的第一丝线段;26b-用于形成中间部的第二丝线段;26c-用于形成中间部的第三丝线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的说明,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实现,不应只是局限在所述的实施例。此外,本文中的用语“和/或”表示二选一和二者兼具的情况。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弹簧圈的抗解旋部件2,所述抗解旋部件2具有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两个端部及延伸于第一端部2a和第二端部 2c之间的中间部2b。所述抗解旋部件2包括至少两股丝材(也可以称为丝线),以形成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和所述中间部2b,且位于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所述丝材形成的结构不同于位于所述中间部2b的所述丝材形成的结构。每股丝线均从抗解旋部件2的第一端部2a沿抗解旋部件2的轴向延伸至第二端部2c,由此使得中间部2b的丝材股数和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丝材股数相等。
本实施例的抗解旋部件2在其轴向上分为构成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第一端部并行段22和构成中间部2b的编织段21。其中,编织段21是指各股丝材通过相同的编织方式或者相同的打结方式缠绕在一起而形成的结构,第一端部并行段22是指各股丝材并行排列且相互之间不发生缠绕而形成的结构。编织段21构成的中间部2b刚度较大(或者说较好),柔软度较小(或者说较差),第一端部并行段22构成的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刚度较小(或者说较差),柔软度较大(或者说较好)。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抗解旋部件2中,因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所有丝材形成的结构和所述中间部2b的所有丝材形成的结构不同,而使得中间部2b的整体刚度大于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整体刚度,进而达到“中间硬、两端软”的效果,且中间部2b的刚度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不均匀的,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刚度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不均匀的。
此外,所述抗解旋部件2的丝材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不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即聚合物材料)或不可降解的包含合金在内的金属材料,所述高分子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丙烯(PP)、聚乙烯(PE)和聚异戊二烯(PI)等;所述金属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镍钛合金、铂钨合金、钛镍铜合金、钛镍铁合金、钛镍铬合金、铜镍合金、铜铝合金、铜锌合金、锌合金、镁合金等。
中间部2b的长度(即编织段21的长度)L1占抗解旋部件2的整体长度(即总长)L的60%~80%;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长度均为L2(即一个第一端部并行段22的长度),且L2占抗解旋部件2的整体长度(即总长)L的 10%~20%。
此外,本实施例中,中间部2b两侧连接的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长度相等或基本相等,且丝线排列而成的结构相同(例如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 2c中的两股并行排列的丝线之间的间距相同),抗解旋部件2整体上呈两端软、中间硬的结构,且呈大致对称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中间部2b两侧连接的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长度也可以不相等,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第一端部并行段22中的相邻两股丝线的间距可以不同,即在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和中间部2b的丝线股数相同的情况下,只要中间部2b的刚度大于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刚度即可。
请继续参考图1,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弹簧圈,该弹簧圈具有本实施例的抗解旋部件2、弹簧1以及连接件3。其中,弹簧1为栓塞弹簧圈,其整体呈空心圆柱形。连接件3设置在所述弹簧1的远端,所述抗解旋部件2穿设在所述弹簧1的内部(或者说内腔中),所述抗解旋部件2的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 分别连接所述弹簧1的近端和远端,且弹簧1的远端是弹簧1最先接触瘤壁的一端,弹簧1的近端用于成篮后的内部填塞。
其中,弹簧1由丝线绕制而成,弹簧1的丝线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1)包含合金在内的金属材料,包括镍钛合金、铂钨合金、钛镍铜合金、钛镍铁合金、钛镍铬合金、铜镍合金、铜铝合金、铜锌合金、锌合金和镁合金等中的至少一种;2)可降解材料,例如生物可吸收/生物可降解的金属或聚合物材料,其中生物可吸收/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乳酸(PLA)、聚羟基乙酸 (PGA)、聚氨酯(PU)、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PGLA)等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优选的是PLA、PGA、PGLA,使得弹簧1可降解,且具有降解周期短、降解比例高的特点,利于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消除占位效应。此外,弹簧1 表面可选地通过涂覆、缠绕等方式设置有生物修饰材料,例如尼龙(PA)、PLGA 等,以提升栓塞效果。
连接件3为光滑圆帽结构,与弹簧1的远端固定连接,与弹簧1的远端不存在缝隙,连接件3和弹簧1的远端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1)连接件 3通过胶水粘接在弹簧1的远端;2)连接件3焊接在弹簧1的远端;3)连接件 3是由抗解旋部件2的第一端部2a面向连接件3的一端热熔后形成,即连接件 3与抗解旋部件2一体成型;4)连接件3通过与抗解旋部件2的第一端部2a相连,而被固定在弹簧1的远端。连接件3设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弹簧圈远端的光滑度,以减少弹簧圈在导管或导入鞘内的推送阻力,以及,减少弹簧圈填塞瘤内时对瘤壁可能产生的损伤,此外也可以起到连接弹簧1与抗解旋部件2 的作用。
另外,抗解旋部件2的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与弹簧1的远端和近端分别相连,抗解旋部件2的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和弹簧1的相应端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1)抗解旋部件2的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通过焊接与弹簧1的相应端相连;2)抗解旋部件2的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通过胶水粘接与弹簧1的相应端相连;3)抗解旋部件2的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 通过打结等机械连接方式与弹簧1的相应端相连;4)在抗解旋部件2的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与弹簧1的相应端之间添加紧固件等其它部件,以连接抗解旋部件2的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与弹簧1的相应端。
抗解旋部件2连接弹簧1的两端,一方面,能够起到“抗解旋”的作用,即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弹簧1发生解旋(即在外力作用下被拉直);另一方面,由于抗解旋部件2的中间部2b的整体刚度分别大于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整体刚度,因此,抗解旋部件2可以使得弹簧圈呈现“中间硬、两端软”的状态,从而有利于弹簧1成篮后的内部填塞以及弹簧圈栓塞过程的顺利进行,即使远端发生的翻转也不会影响栓塞顺利进行,由此满足弹簧1在栓塞过程中对不同部分的柔软度要求。此外,由于本实施例的弹簧圈仅仅通过抗解旋部件2 就实现了柔软度调整的目的,易于实现,制作成本低。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2A,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弹簧圈的抗解旋部件2,所述抗解旋部件2具有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以及延伸于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之间的中间部2b。所述抗解旋部件2包括至少两股丝材,以形成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和所述中间部2b,且位于所述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所述丝材形成的结构不同于位于所述中间部2b的所述丝材形成的结构。每股丝线均从抗解旋部件2的第一端部2a沿抗解旋部件2的轴向延伸至第二端部2c,由此使得中间部2b的丝材股数和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丝材股数相等。
本实施例的抗解旋部件2与实施例一的抗解旋部件的区别在于,所述中间部2b包括多段编织段21和至少一段中间并行段22b,所述编织段21与所述中间并行段22b交替排布,相邻的所述编织段21之间的所述丝材互相并行,以形成所述中间并行段22b。具体地,构成本实施例的抗解旋部件2的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分别是第二端部并行段22a,构成本实施例的抗解旋部件2的中间部2b的是沿抗解旋部件2的轴向交替排布的编织段21和中间并行段22b,且编织段21是指各股丝材通过相同的编织方式或者相同的打结方式缠绕在一起而形成的结构,即各个编织段21的缠绕方式相同;第二端部并行段22a和中间并行段22b均是由各股丝材并行排列且相互之间不发生缠绕而形成的结构,中间部2b中的各个中间并行段22b可以相同(即长度相等,并行排列的丝材间距相同,各股丝材形状相同),也可以不完全相同(即长度、并行排列的丝材间距以及各股丝材形状相同中的至少一方面不同),各个编织段21可以相同(即编织段的长度、缠绕方式、在沿抗解旋部件的轴向的纵向截面上的排列结构均同),也可以不完全相同(即各个编织段的长度、缠绕方式、在沿抗解旋部件的轴向的纵向截面上的排列结构中的至少一方面不同),其中,第一端部2a的长度L2、第二端部2c的长度L4(即第二端部并行段22a的长度)均为抗解旋部件2的整体长度(即总长)L的10%~20%,编织段21的长度L1’为中间并行段22b的长度L3的3~4倍,且每个第二端部并行段22a的长度(即第一端部2a的长度L2、第二端部2c的长度L4)均大于中间并行段22b的长度L3。
本实施例中,因为中间部2b是由编织段21和中间并行段22b交替排布形成,因此其刚度的变化规律是编织段21对应的较大的刚度和中间并行段22b对应的较小的刚度交替变化的,但是因为编织段21的长度L1’大于中间并行段22b 的长度L3,因此构成的中间部2b的整体刚度较大(或者说较好),柔软度较小 (或者说较差),而构成的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相对中间部2b而言,因其仅由并行排列的丝材构成的结构,而不含有编织段结构,所以整体刚度较小(或者说较差),柔软度较大(或者说较好)。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抗解旋部件2中,也能因所述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所有丝材形成的结构和所述中间部 2b的所有丝材形成的结构不同,而使得中间部2b的整体刚度分别大于第一端部 2a、第二端部2c的整体刚度,进而达到“中间硬、两端软”的效果。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二端部并行段22a的长度L2、L4大于中间并行段22b的长度L3,由此可以进一步增大中间部2b分别和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之间的刚度差,使得弹簧圈呈现更加明显的“中间硬、两端软”的状态。
此外,所述抗解旋部件2的丝材的材质和实施例一中相同,中间部2b的整体长度L1为抗解旋部件2的整体长度(即总长)L的60%~80%;第一端部2a 的长度L2、第二端部2c的长度L4(即第二端部并行段22a的长度)分别为抗解旋部件2的整体长度(即总长)L的10%~20%。本实施例中,中间部2b两侧连接的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长度(即两个第二端部并行段22a的长度) 不同,即L2≠L4,但因第二端部并行段22a的长度L2均大于中间并行段22b 的长度L3,所以依旧能达到“中间硬、两端软”的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长度和结构完全相同,即L2=L4,由此,抗解旋部件2整体上呈两端软、中间硬的结构,且呈大致对称的结构。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不要求中间部2b中的各个编织段21 完全相同,也不要求各个中间并行段22b完全相同,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允许中间部2b的多段编织段21的长度、缠绕方式、在沿抗解旋部件的轴向的纵向截面上的排列结构中的至少一方面不同,以使所述多段编织段21的结构不完全相同,允许多段中间并行端22b的长度、在沿抗解旋部件的轴向的纵向截面上的排列结构(包括各股丝材沿抗解旋部件2的轴向延伸的形状、排列布局、并行排列的丝材间的间距)中的至少一方面不同,以使得多段中间并行段22b 的结构不完全相同。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中间部2b中的各个编织段21,在采用相同的缠绕方式(即编织方式或打结方式)下,长度也可以不完全相等;在长度相等的情况下,如图2B所示,也可以采用不完全相同的缠绕方式(即编织方式或打结方式);或者,长度不完全相同且编织方式和打结方式也不完全相同,由此使得,通过使得多段编织段的长度、缠绕方式、在沿抗解旋部件的轴向的纵向截面上的排列结构中的至少一方面不同,来使得多段编织段的所述结构不完全相同。同样的,中间部2b中的各个中间并行段22b,在纵向截面(即垂直于抗解旋部件2的轴向的截面)上的排列结构完全相同(即所有丝材的排列布局和丝材间距均相同)的情况下,长度可以不完全相同,或者,中间并行段22b的长度完全相同,但在纵向截面(即垂直于抗解旋部件2 的轴向的截面)上的排列结构不完全相同(即排列布局和丝材间距不完全相同),还或者,长度不完全相同,并行排列的纵向截面结构(即垂直于抗解旋部件2 的轴向的截面结构)也不完全相同。
请参考图2A和2B,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弹簧圈,弹簧圈包括本实施例的抗解旋部件2、弹簧1以及连接件3。其中,弹簧1为栓塞弹簧圈,其整体呈空心圆柱形。连接件3设置在所述弹簧1的远端,所述抗解旋部件2穿设在所述弹簧1的内部(或者说内腔中),所述抗解旋部件2的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 2c分别连接所述弹簧1的近端和远端,且弹簧1的远端是弹簧1最先接触瘤壁的一端,弹簧1的近端用于成篮后的内部填塞。
本实施例的弹簧圈中的抗解旋部件2、弹簧1以及连接件3的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抗解旋部件2、弹簧1以及连接件3的材料也与实施例一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弹簧圈,通过其抗解旋部件2实现了柔软度调整的目的,达到了“中间硬、两端软”的状态,能够满足弹簧圈在栓塞过程中对不同部分的柔软度要求,且易于实现,制作成本低。
实施例三
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弹簧圈的抗解旋部件2,所述抗解旋部件2具有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以及延伸在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之间的中间部2b。所述抗解旋部件2包括至少两股丝材,以形成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和所述中间部2b,且位于所述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所述丝材形成的结构不同于位于所述中间部2b的所述丝材形成的结构。其中,每股丝线均从抗解旋部件2的第一端部2a延伸至第二端部2c,由此使得中间部2b的丝材股数和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丝材股数相等。
本实施例的抗解旋部件2与实施例一的抗解旋部件区别在于,所述中间部 2b包括多段连续排列且结构不完全相同的编织段。具体例如,构成中间部2b的编织段为交替排布的、长度相同(均为L1’)但缠绕方式(即编织方式或打结方式)不同的第一编织段21a和第二编织段21b。第一编织段21a和第二编织段21b 均是由各股丝材通过相应的缠绕方式(即编织方式或打结方式)缠绕在一起而形成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因为中间部2b是由第一编织段21a和第二编织段21b交替排布形成,因此其刚度的变化规律是第一编织段21a对应的刚度和第二编织段21b 对应的刚度交替变化的。但是因为中间部2b的结构均是编织结构,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结构均是并行结构,因此,构成的中间部2b的整体刚度较大(或者说较好),柔软度较小(或者说较差),而构成的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相对中间部2b而言,整体刚度较小(或者说较差),柔软度较大(或者说较好)。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抗解旋部件2中,也能因所述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所有丝材形成的结构和所述中间部2b的所有丝材形成的结构不同,而使得中间部2b的整体刚度分别大于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整体刚度,进而达到“中间硬、两端软”的效果。
此外,所述抗解旋部件2的丝材的材质和实施例一中相同,中间部2b的整体长度L1为抗解旋部件2的整体长度(即总长)L的60%~80%;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长度均为L2(即第一端部并行段22的长度),且L2为抗解旋部件2的整体长度(即总长)L的10%~20%。本实施例中,中间部2b两侧连接的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长度和结构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抗解旋部件2整体上呈两端软、中间硬的结构,且呈大致对称的结构。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不要求中间部2b中的编织段仅仅限于两种编织段,也可以是n(不少于3)段编织段,所述n段编织段的长度、缠绕方式、在纵向截面(即垂直于抗解旋部件2的轴向的截面)上的排列结构中的至少一方面不同,以使所述n段编织段的结构不完全相同,其中,当中间部2b 由n段编织段构成时,可以沿抗解旋部件2的轴向并从靠近第一端部2a或第二端部2c的一段编织段依次对n段编织段命名为“编织段1”、“编织段2”、“编织段3”、……、“编织段n”。具体地,例如,在采用相同的缠绕方式(即编织方式或打结方式)下,使得n段编织段中的各个编织段的长度不完全相同,或者,例如,在长度相等的情况下,使得n段编织段中的各个编织段的缠绕方式 (即编织方式或打结方式)不完全相同,再或者,例如,n段编织段中的各个编织段的长度不完全相同且缠绕方式(即编织方式和打结方式)也不完全相同。其中各个编织段的刚度均大于第一端部并行段22的刚度,不同的编织段的刚度不完全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中间部2b有3种及3种以上的编织段组成,仍可以通过设计这些编织段在抗解旋部件2轴向上的排列位置,使得抗解旋部件2呈大致轴对称的结构,且整体上呈两端软、中间硬的结构。
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弹簧圈,该弹簧圈具有本实施例的抗解旋部件2、弹簧1以及连接件3。其中,弹簧1为栓塞弹簧圈,其整体呈空心圆柱形。连接件3设置在所述弹簧1的远端,所述抗解旋部件2穿设在所述弹簧1 的内部(或者说内腔中),所述抗解旋部件2的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分别连接所述弹簧1的近端和远端,且弹簧1的远端是弹簧1最先接触瘤壁的一端,弹簧1的近端用于成篮后的内部填塞。
本实施例的弹簧圈中的抗解旋部件2、弹簧1以及连接件3的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抗解旋部件2、弹簧1以及连接件3的材料也与实施例一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弹簧圈,通过其抗解旋部件2实现了柔软度调整的目的,达到了“中间硬、两端软”的状态,能够满足弹簧圈在栓塞过程中对不同部分的柔软度要求,且易于实现,制作成本低。
实施例四
请参考图4A,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弹簧圈的抗解旋部件2,所述抗解旋部件2具有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以及延伸于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之间的中间部2b。
本实施例的抗解旋部件2与实施例一的抗解旋部件区别在于,所述抗解旋部件2采用圆柱形材制作,且整体呈圆柱形(即抗解旋部件2为圆柱体结构),抗解旋部件2的外径大小沿轴向改变,其中,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圆柱形材(即外径小的实心圆柱)的外径均小于中间部2b的圆柱形材(即外径大的实心圆柱)的外径。
本实施例中,因为中间部2b的外径大于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外径,因此中间部2b的刚度较大(或者说较好),柔软度较小(或者说较差),而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相对中间部2b而言,刚度较小(或者说较差),柔软度较大(或者说较好)。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抗解旋部件2中,因所述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和所述中间部2b的外径大小不同,而使得中间部2b的刚度分别大于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刚度,进而达到“中间硬、两端软”的效果。
此外,所述抗解旋部件2的圆柱形材的材质和实施例一中的丝材的材质相同,中间部2b的长度L1为抗解旋部件2的整体长度(即总长)L的60%~80%;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长度均为L2,且L2为抗解旋部件2的整体长度(即总长)L的10%~20%。本实施例中,中间部2b两侧连接的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长度和结构完全相同或者基本相同,抗解旋部件2呈大致对称结构且整体上呈两端软、中间硬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长度相同时,外径大小也可以不完全相同,或者,外径大小相同时,长度可以不完全相同,或者,外径和长度均不相同。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不要求中间部2b和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一体成型,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和中间部2b也可以分别通过粘接、焊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此外,本实用新型中也不限定中间部2b的外径均匀,也可以是多种外径大小的圆柱形材的结合,只要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外径小于中间部2b中的最小外径即可,例如,请参考图4B,中间部2b的外径的变化规律是沿抗解旋部件2的轴向从最中间的位置向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 逐渐减小的,由此,不仅能使得中间部2b的整体刚度大于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各自整体刚度,进而达到“中间硬、两端软”的效果,而且中间部2b 还能够呈现刚度的逐渐变化,使得抗解旋部件2的整体刚度呈渐变趋势,更有利于植入过程的顺畅进行。
请参考图4A和4B,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弹簧圈,该弹簧圈具有本实施例的抗解旋部件2、弹簧1以及连接件3。其中,弹簧1为栓塞弹簧圈,其整体呈空心圆柱形。连接件3设置在所述弹簧1的远端,所述抗解旋部件2穿设在所述弹簧1的内部(或者说内腔中),所述抗解旋部件2的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 2c分别连接所述弹簧1的近端和远端,且弹簧1的远端是弹簧1最先接触瘤壁的一端,弹簧1的近端用于成篮后的内部填塞。
本实施例的弹簧圈中的抗解旋部件2、弹簧1以及连接件3的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抗解旋部件2、弹簧1以及连接件3的材料也与实施例一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弹簧圈,通过其抗解旋部件2实现了柔软度调整的目的,达到了“中间硬、两端软”的状态,能够满足弹簧圈在栓塞过程中对不同部分的柔软度要求,且易于实现,制作成本低。
实施例五
请参考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弹簧圈的抗解旋部件2,所述抗解旋部件2具有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以及延伸于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之间的中间部2b。所述抗解旋部件2采用圆柱形材制作,且整体呈圆柱形,即抗解旋部件2为圆柱体结构。
本实施例的抗解旋部件2与实施例四的抗解旋部件区别在于,抗解旋部件2 的外径大小均匀,中间部2b为实心圆柱24的结构,而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 2c均为空心圆柱25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因为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为空心圆柱结构,中间部2b 为实心圆柱结构,因此中间部2b的整体刚度较大(或者说较好),柔软度较小 (或者说较差),而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相对中间部2b而言,整体刚度较小(或者说较差),柔软度较大(或者说较好)。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抗解旋部件2中,也能因所述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和所述中间部2b的圆柱形材的内部结构不同,而使得中间部2b的整体刚度大于各个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 2c的整体刚度,进而达到“中间硬、两端软”的效果。
此外,所述抗解旋部件2的圆柱形材的材质和实施例一中的丝材的材质相同,中间部2b的长度L1为抗解旋部件2的整体长度(即总长)L的60%~80%;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长度均为L2,且L2为抗解旋部件2的整体长度(即总长)L的10%~20%。本实施例中,中间部2b两侧连接的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长度和结构完全相同或者基本相同,抗解旋部件2呈大致对称的结构且整体上呈两端软、中间硬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均为圆管形结构,即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中空区域为圆柱形,且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内径均匀,但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并不仅仅限定于圆管形结构,可以是具有任意形状的中空区域的空心柱体结构,即只要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 中的中空区域的体积和形状足以改变其刚度,使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各自的整体刚度能够明显低于中间部2b即可。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长度相同时,两者的中空区域的形状或内径可以不同,或者,中空区域的形状和内径相同时,两者的长度可以不同,或者,两者的中空区域的形状和内径不完全相同且长度也不完全相同。此外,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可以各自为轴对称结构,以使得各个端部沿自身的周长方向,刚度分布均匀。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不要求中间部2b和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一体成型,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和中间部2b也可以分别通过粘接、焊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
请参考图5,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弹簧圈,该弹簧圈具有本实施例的抗解旋部件2、弹簧1以及连接件3。其中,弹簧1为栓塞弹簧圈,其整体呈空心圆柱形。连接件3设置在所述弹簧1的远端,所述抗解旋部件2穿设在所述弹簧1 的内部(或者说内腔中),所述抗解旋部件2的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分别连接所述弹簧1的近端和远端,且弹簧1的远端是弹簧1最先接触瘤壁的一端,弹簧1的近端用于成篮后的内部填塞。
本实施例的弹簧圈中的抗解旋部件2、弹簧1以及连接件3的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抗解旋部件2、弹簧1以及连接件3的材料也与实施例一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弹簧圈,通过其抗解旋部件2实现了柔软度调整的目的,达到了“中间硬、两端软”的状态,能够满足弹簧圈在栓塞过程中对不同部分的柔软度要求,且易于实现,制作成本低。
实施例六
请参考图6A,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弹簧圈的抗解旋部件2,所述抗解旋部件2具有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以及延伸于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之间的中间部2b。所述抗解旋部件2包括至少两股丝材,以形成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和所述中间部2b,且位于所述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所述丝材形成的结构不同于位于所述中间部2b的所述丝材形成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抗解旋部件2与实施例一的抗解旋部件区别在于,抗解旋部件2 的至少一股丝材仅仅位于中间部2b中,并不会沿抗解旋部件2的轴向延伸到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中,进而使得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中的丝材27的股数均小于中间部2b中的丝材27的股数。
本实施例中,因为中间部2b的丝材的股数大于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 中的丝材的股数,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各股丝材的径向尺寸和中间部2b 中的各股丝材的径向尺寸相同,因此构成的中间部2b的整体刚度较大(或者说较好),柔软度较小(或者说较差),而构成的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相对中间部2b而言,各自整体刚度较小(或者说较差),柔软度较大(或者说较好)。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抗解旋部件2中,也能因所述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 的所有丝材形成的结构和所述中间部2b的所有丝材形成的结构不同,而使得中间部2b的整体刚度大于各个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整体刚度,进而达到“中间硬、两端软”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中间部2b两侧连接的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长度和结构完全相同或者基本相同,抗解旋部件2呈大致对称的结构且整体上呈两端软、中间硬的结构。
请参考图6A,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中均有一股丝材27,而中间部2b中有四股丝材26,且这四股丝材26仅仅两端缠绕在一起,以与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连接,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丝材的径向尺寸和中间部2b中的各股丝材的径向尺寸相同。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仅仅限定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中均有一股丝材,而中间部2b中有两股及两股以上的丝材,且中间部2b中的每股丝材沿抗解旋部件2的轴向延伸到整个中间部2b的长度L1,此时,所述中间部2b 沿所述抗解旋部件的轴向可以分为至少两段,各段的所述丝材的股数相同或者不同,且所述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所述丝材的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中间部2b的各段的所述丝材的股数。其中,中间部2b中的各段区域中的丝材的缠绕方式、长度等可以不完全相同,例如可以是图2A、2B以及图3中的中间段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中均有一股丝材,中间部2b中的不同区域中的丝材股数不完全相同,如图6B中所示的用于形成中间部2b的第一丝线段26a、第二丝线段26b和第三丝线段26c的丝材股数不同,此时中间部2b中至少有一股丝材未沿抗解旋部件2的轴向延伸到整个中间部2b的长度L1,如图6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中也有两股及两股以上的丝材27,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和中间部2b可以按照丝材的股数均分为多段,且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所有段中的最大的丝材股数小于中间部2b的所有段中的最小的丝材股数,且丝线股数越大,刚度越大,如图6C所示。此外,这些实施例的抗解旋部件2的丝材的材质和实施例一中相同,中间部2b的整体长度L1为抗解旋部件2的整体长度(即总长)L的60%~80%;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长度均为L2(即第一端部并行段22的长度),且L2为抗解旋部件2的整体长度(即总长)L的10%~20%。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长度也可以不同,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中的丝材股数也可以不同。
请参考图6A-6C,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弹簧圈,该弹簧圈具有本实施例的抗解旋部件2、弹簧1以及连接件3。其中,弹簧1为栓塞弹簧圈,其整体呈空心圆柱形。连接件3设置在所述弹簧1的远端,所述抗解旋部件2穿设在所述弹簧1的内部(或者说内腔中),所述抗解旋部件2的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 2c分别连接所述弹簧1的近端和远端,且弹簧1的远端是弹簧1最先接触瘤壁的一端,弹簧1的近端用于成篮后的内部填塞。
本实施例的弹簧圈中的抗解旋部件2、弹簧1以及连接件3的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抗解旋部件2、弹簧1以及连接件3的材料也与实施例一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弹簧圈,通过其抗解旋部件2实现了柔软度调整的目的,达到了“中间硬、两端软”的状态,能够满足弹簧圈在栓塞过程中对不同部分的柔软度要求,且易于实现,制作成本低。
此外,虽然图6A-6C所示的抗解旋部件中,中间部2b均为编织段,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也为编织段,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中间部2b沿所述抗解旋部件的轴向分为至少两段,中间部2b的各段的所述丝材的股数相同或者不同;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 沿所述抗解旋部件的轴向也可以分为至少两段,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的各段的所述丝材的股数相同或者不同;且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中的各段的最大的丝材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中间部2b的各段的最小的丝材股数。此外,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中间部2b可以各自分别包括多段编织段和至少一段并行段,也可以各自分别包括多段连续排列且结构不完全相同的编织段,其中,在第一端部2a、第二端部2c、中间部2b各自的区域中,多段所述编织段的长度、丝材的股数、缠绕方式、在纵向截面(即垂直于抗解旋部件2的轴向的截面) 上的排列结构中的至少一方面不同,以使所述多段编织段的所述结构不完全相同,多段所述并行端的长度、丝材的股数、在纵向截面(即垂直于抗解旋部件2 的轴向的截面)上的排列结构(包括各股丝材沿抗解旋部件的轴向延伸的形状、排列布局、并行排列的丝材间的间距)中的至少一方面不同,以使得多段并行段的结构不完全相同。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仅仅限定于上述实施例的举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技术手段进行任意组合而得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的方案,在这些方案中,虽然抗解旋部件的中间部和各个端部的材料均相同但是仍旧能够使得中间部的结构不同于各个端部中的任何一个的结构,达到“中间硬、两端软”的状态。具体例如,将实施例五中的呈空心圆柱结构的端部和实施例一至三中具有编织段的中间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抗解旋部件,该抗解旋部件的中间部和各个端部的材料均相同,中间部的结构不同于各个端部中的任何一个的结构,其能达到“中间硬、两端软”的状态。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弹簧圈的抗解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解旋部件具有两个端部以及延伸于两个所述端部之间的中间部,所述中间部的刚度大于每个所述端部的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解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解旋部件包括至少两股丝材,以形成所述两个端部和所述中间部,且位于所述端部的所述丝材形成的结构不同于位于所述中间部的所述丝材形成的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解旋部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端部的所述丝材互相并行地排列,以形成端部并行段,位于所述中间部的所述丝材至少部分互相缠绕,以形成至少一段编织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解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包括多段编织段和至少一段中间并行段,所述编织段与所述中间并行段交替排布,相邻的所述编织段之间的所述丝材互相并行,以形成所述中间并行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解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段的长度为所述中间并行段的长度的3倍~4倍。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解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包括多段连续排列且结构不完全相同的编织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解旋部件,其特征在于,多段所述编织段的长度、缠绕方式、在纵向截面上的排列结构中的至少一方面不同,以使多段所述编织段的所述结构不完全相同。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解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沿所述抗解旋部件的轴向分为至少两段,各段的所述丝材的股数相同或者不同,且所述端部的所述丝材的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中间部的各段的所述丝材的股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解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解旋部件为圆柱体结构,且所述端部的外径小于所述中间部的外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解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解旋部件为圆柱体结构,且所述端部为空心圆柱结构,所述中间部为实心圆柱结构。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抗解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的长度为所述抗解旋部件的总长的60%~80%,每个所述端部的长度为所述抗解旋部件的总长的10%~20%。
12.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抗解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解旋部件的材料包括高分子材料和/或金属材料。
13.一种弹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圈包括弹簧以及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抗解旋部件,所述抗解旋部件穿设于所述弹簧的内部,且所述抗解旋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弹簧的两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弹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圈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弹簧的两端的连接件,用于连接弹簧圈和所述抗解旋部件。
CN201920996717.4U 2019-06-28 2019-06-28 弹簧圈及其抗解旋部件 Active CN211300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6717.4U CN211300154U (zh) 2019-06-28 2019-06-28 弹簧圈及其抗解旋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6717.4U CN211300154U (zh) 2019-06-28 2019-06-28 弹簧圈及其抗解旋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00154U true CN211300154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51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96717.4U Active CN211300154U (zh) 2019-06-28 2019-06-28 弹簧圈及其抗解旋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001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68440A (zh) * 2020-12-24 2022-06-28 上海加奇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栓塞弹簧圈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68440A (zh) * 2020-12-24 2022-06-28 上海加奇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栓塞弹簧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76012B2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vascular defects
CN106061411B (zh) 软性栓塞植入体
US10265154B2 (en) Implant for influencing the blood flow in arteriovenous defects
KR102199073B1 (ko) 임플란트 삽입 시스템
CA2691748A1 (en) Braided occlusion device having repeating expanded volume segments separated by articulation segments
CN105250058A (zh) 管腔编织支架
AU2014317165B2 (en) Insertion and release system for implants
KR20160101146A (ko) 혈관 스텐트 및 혈관 스텐트를 제조하는 방법
CN218247493U (zh) 血流导向支架
AU2018226374A1 (en) Braided flow diverter using flat-round technology
CN211300154U (zh) 弹簧圈及其抗解旋部件
CN113995551A (zh) 血流导向支架及系统
WO2017206155A1 (zh) 一种鼻窦支架的编织成型方法和由此获得的支架
CN115350383B (zh) 一种球囊导管系统
CN112137673A (zh) 弹簧圈及其抗解旋部件
CN110769763A (zh) 用于插入到体腔中的植入物
CN217285930U (zh) 一种医用植入物
CN219289813U (zh) 血流导向支架
CN113367864B (zh) 一种医用编织支架
CN218356464U (zh) 血流导向装置
CN217339744U (zh) 球囊扩张导管
CN116570409B (zh) 双层弹簧支架
CN116807548A (zh) 一种栓塞物
CN117942123A (zh) 一种颅内动脉瘤辅助栓塞支架
CN115998500A (zh) 密网支架及输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