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70409B - 双层弹簧支架 - Google Patents

双层弹簧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70409B
CN116570409B CN202310505958.5A CN202310505958A CN116570409B CN 116570409 B CN116570409 B CN 116570409B CN 202310505958 A CN202310505958 A CN 202310505958A CN 116570409 B CN116570409 B CN 1165704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ided
wires
strands
braiding
wo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059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70409A (zh
Inventor
付诗
张宁
张淼
刘辰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 K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 K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 K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 K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0595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704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70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70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704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704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2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6Stents in a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e-like elements; Stents in the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net-like or mesh-like struc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2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02/823Stents, different from stent-grafts, adapted to cover an aneurys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210/00Particular material properties of prostheses classified in groups A61F2/00 - A61F2/26 or A61F2/82 or A61F9/00 or A61F11/00 or subgroups thereof
    • A61F2210/0014Particular material properties of prostheses classified in groups A61F2/00 - A61F2/26 or A61F2/82 or A61F9/00 or A61F11/00 or subgroups thereof using shape memory or superelastic materials, e.g. nitin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210/00Particular material properties of prostheses classified in groups A61F2/00 - A61F2/26 or A61F2/82 or A61F9/00 or A61F11/00 or subgroups thereof
    • A61F2210/0076Particular material properties of prostheses classified in groups A61F2/00 - A61F2/26 or A61F2/82 or A61F9/00 or A61F11/00 or subgroups thereof multilayered, e.g. laminated struc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250/00Special features of prostheses classified in groups A61F2/00 - A61F2/26 or A61F2/82 or A61F9/00 or A61F11/00 or subgroups thereof
    • A61F2250/0058Additional features; Implant or prostheses propert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F2250/0096Markers and sensors for detecting a position or changes of a position of an implant, e.g. RF sensors, ultrasound markers
    • A61F2250/0098Markers and sensors for detecting a position or changes of a position of an implant, e.g. RF sensors, ultrasound markers radio-opaque, e.g. radio-opaque marker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层弹簧支架,具有双层结构的编织主体,包括内层管与套设在其外周的外层管,外层管为一股及以上分别沿第一、第二方向设置的一股及以上编织丝股,相互交织制成的中空柱体结构,沿第一、第二方向的编织丝股分别为第一、第二丝股,按顺或逆时针拧丝,构成拧丝结构,内层管的编织丝与第一丝股和/或第二丝股在编织主体的端部互相缠绕固定。外层管为编织丝股交织组成,柔顺性提升,利于在血管内输送,拧丝结构增加其刚度,局部抗压能力提升,相较于单层支架结构,在编织丝数目、金属覆盖率及孔隙率均相同的情况下,支架轴向短缩的长度约为单层支架的一半,易于术者在术中定位释放,支架的释放位置更易把控,降低手术的操作难度。

Description

双层弹簧支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弹簧支架。
背景技术
微创介入手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一种常见治疗手段,目前常用的包括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血流导向装置等多种方法。对于大及巨大型囊状动脉瘤、宽颈动脉瘤、梭形以及夹层动脉瘤等,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方式所带来的风险较高,不仅手术时间长,操作复杂,而且弹簧圈填塞过多,潜在风险也增多。
相比起来,血流导向装置更适合这类病症。血流导向装置放置到瘤颈口后,先通过改变载瘤动脉内的血流动力方向减弱动脉瘤内的血流冲击,最终在支架表面和动脉瘤瘤颈处形成新生内皮细胞,实现动脉瘤的完全闭塞和治愈以及载瘤动脉的重建。
目前血流导向装置的并发症大多为支架内狭窄,这多是由于支架的径向支撑力不足,因此血流导向装置的锚定和贴壁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手段中,此种支架的径向支撑力的提高意味着增大支架的金属覆盖率,这往往导致其输送阻力高,到位困难,对术者和病患都是极大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双层弹簧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织主体,所述编织主体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层管与外层管,所述外层管套设在所述内层管的外周;所述外层管为一股及以上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编织丝股与一股及以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编织丝股,相互交织制成的中空柱体结构;沿第一方向的所述编织丝股为第一丝股,沿第二方向的所述编织丝股为第二丝股;至少一方向的所述编织丝股包含两根以上的编织丝,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相互拧丝,构成拧丝结构;所述内层管的编织丝与其相邻近的所述第一丝股和/或所述第二丝股在所述编织主体的端部互相缠绕固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编织主体在其轴向分为近端输送段、中部阻流段以及远端打开段;所述内层管的编织丝与所述外层管的编织丝股在所述中部阻流段的近端侧相拧结,该拧结部分为所述近端输送段;所述内层管的编织丝与所述外层管的编织丝股在所述中部阻流段的远端侧相拧结,该拧结部分为所述远端打开段;所述外层管的编织层与所述内层管的编织层在所述中部阻流段错层排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丝股中的所述编织丝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相互拧丝,构成所述拧丝结构;
所述第二丝股中的所述编织丝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相互拧丝,构成所述拧丝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丝股中的所述编织丝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相互拧丝,构成拧丝结构;
所述第二丝股中的所述编织丝呈线性排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丝股和所述第二丝股的数量均为两股以上时,所述第一丝股与所述第二丝股等间隔规律交叉,所述第一丝股与所述第二丝股相交形成交叉点;其中,相邻的两股所述第二丝股与同一所述第一丝股所呈交叉点位于该第一丝股的异侧;或者相间的两股所述第二丝股与同一所述第一丝股所呈交叉点位于该第一丝股的异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具有拧丝结构的同一所述编织丝股中,多根所述编织丝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拧一周为一次拧丝,在该编织丝股上,相邻的两个所述交叉点之间的总共拧丝的次数小于等于十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编织主体一体成型制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层管单位面积的孔隙数量大于等于60个/mm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编织主体的端部设置有显影端头;所述编织主体的两端均具有扩口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编织主体中,单条所述编织丝的丝径在20微米-100微米之间;所述内层管与外层管所用编织丝根数的总和为z,z=24+6k,其中,k为自然数;所述外层管所用编织丝头数为m,m=z-12c,其中,c为正整数;所述外层管上的所述编织丝股数量为偶数根;其中,第一方向的所述编织丝股的数量与第二方向的所述编织丝股的数量相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编织丝的材质为含有显影材质的镍钛材质或者含有显影材质的钴铬材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层管的采用镍钛编织丝与铂金编织丝混编,或者所述外层管采用钴铬编织丝与所述铂金编织丝混编,且一股所述编织丝股具有所述铂金编织丝;所述内层管采用镍钛编织丝与铂金编织丝混编,或者所述内层管采用钴铬编织丝与所述铂金编织丝混编;材质不同的两种编织丝分别在所述编织主体的周向相邻设置,且均匀排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外层管采用镍钛编织丝或者钴铬编织丝与所述铂金编织丝混编时,所述铂金编织丝的丝径大于所述镍钛编织丝或所述钴铬编织丝的丝径;所述镍钛编织丝或所述钴铬编织丝的丝头数x与所述铂金编织丝的丝头数y之间的关系为x=l*y,其中l为正整数,l≤48。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端部固定的双层弹簧支架,包括编织主体;所述编织支架为双层编织结构,包括内层管与外层管,所述外层管套设在所述内层管的外周;所述内层管的编织丝与所述外层管的编织丝股在所述编织主体的端部互相缠绕固定,且所述编织主体的两端均为封闭结构;其中,所述内层管的编织丝,与其相邻近的所述外层管的编织丝股,在所述编织主体的两端位置按相同方向或者相反方向拧结固定,形成封闭拧结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端部固定的双层弹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主体在其轴向分为近端输送段、中部阻流段以及远端打开段;所述内层管的编织丝与所述外层管的编织丝股在所述中部阻流段的近端侧相拧结,该拧结部分为所述近端输送段;所述内层管的编织丝与所述外层管的编织丝股在所述中部阻流段的远端侧相拧结,该拧结部分为所述远端打开段;所述外层管的编织层股与所述内层管的编织层在所述中部阻流段错层排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近端输送段中,所述内层管的编织丝与其相邻近的所述外层管的编织丝股,在所述编织主体的两端位置按相同方向或者相反方向拧结固定,形成封闭拧结结构;或者,在所述近端输送段中,部分所述内层管的编织丝与所述外层管的编织丝股,在所述编织主体的两端位置按相同方向或者相反方向拧结固定,形成半封闭拧结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编织主体至少远端为封闭回绕结构,所述编织丝与其相邻近的所述编织丝股在所述编织主体的端部弧形弯折,形成封闭回绕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封闭结构在所述编织主体的近端或者远端相拧结的股数为3股、4股、6股、8股、10股或12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封闭结构沿所述编织主体的周向错位设置。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相对于传统的单层支架能提供更高的径向外扩力以及支撑力,能够更好的在血管中打开并与血管壁贴合;在支架长度和编织角相同,总编织丝数相同的情况下,双层支架在鞘内的压缩长度是单层支架的一半,也就是说双层支架的短缩率大大减小了,这能够有效减小支架与输送管之间的摩擦,降低了输送阻力,方便术者操作,帮助术者更准确的定位;此外,双层支架的金属覆盖率可达到传统单层支架的一倍及以上,对提高瘤颈口的致密封堵同样有明显帮助。所述双层支架的外层设计为包含了类弹簧结构的编织层,这种类弹簧结构提高了支架整体的柔顺性,在血管弯段处也能较好的贴壁;内层为一压一规律编织层,提供了较高的径向支撑力,保证支架能够顺利打开。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双层弹簧支架在动脉瘤血管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双层弹簧支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双层弹簧支架的端部为封闭拧结结构,且端部扩口的侧面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示出实施例的轴向视图;
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双层弹簧支架的端部为封闭回绕结构,且端部扩口的侧面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5示出实施例的轴向视图;
图7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双层弹簧支架的端部为错位设置的封闭拧结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8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双层弹簧支架的端部为错位设置的半封闭拧结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9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双层弹簧支架的端部为错位设置的封闭回绕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外层管为不同材质编织丝混编的双层弹簧支架的剖面示意图;
图1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外层管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丝股与第二丝股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拧丝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外层管的编织丝股交织的局部示意图;
图15示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外层管的编织丝股交织的局部示意图;
图16示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外层管的编织丝股交织的局部示意图;
图1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内层管的编织丝的编织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8a、图18b示出根据本申请的双层弹簧支架的端部不同焊接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双层弹簧支架在动脉瘤血管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双层弹簧支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双层弹簧支架的端部为封闭拧结结构,且端部扩口的侧面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3示出实施例的轴向视图;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双层弹簧支架的端部为封闭回绕结构,且端部扩口的侧面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5示出实施例的轴向视图;图7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双层弹簧支架的端部为错位设置的封闭拧结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8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双层弹簧支架的端部为错位设置的半封闭拧结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9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双层弹簧支架的端部为错位设置的封闭回绕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10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外层管为不同材质编织丝混编的双层弹簧支架的剖面示意图;图1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外层管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1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丝股与第二丝股的结构示意图;图1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拧丝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1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外层管的编织丝股交织的局部示意图;图15示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外层管的编织丝股交织的局部示意图;图16示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外层管的编织丝股交织的局部示意图;图1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内层管的编织丝的编织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18a、图18b示出根据本申请的双层弹簧支架的端部不同焊接方式的示意图。
如图1-图18所示,一种双层弹簧支架,包括编织主体10,编织主体10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层管12与外层管11,外层管11套设在内层管12的外周,外层管11为一股及以上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编织丝股100与一股及以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编织丝股100,相互交织制成的中空柱体结构,沿第一方向的编织丝股100为第一丝股110,沿第二方向的编织丝股100为第二丝股120,至少一方向的编织丝股100包含两根以上的编织丝101,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相互拧丝,构成拧丝结构200,内层管12的编织丝101与其相邻近的第一丝股110和/或第二丝股120在编织主体10的端部互相缠绕固定。
在此实施例中,通过将外层管11套设在内层管12外周,并且两层结构的编织丝101在其两端进行固定,构成内、外层结构稳固的双层弹簧支架。并且外层管11由两方向设置的编织丝股100交织制成,且至少一方向的编织丝股100为两根以上编织丝101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拧丝组成,此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拧丝所呈的编织丝股100结构,拧丝后的结构类似弹簧结构,此种形状具有较高柔顺度的特性,相较于通过单一编织丝101直接制成的外层管11,双层支架整体的柔顺性得到提升,利于在血管400内输送,并且在血管400弯段也能够较好的贴壁。而内层管12为较常规的编织层,提供较高的径向支撑力,保证支架释放后能够顺利打开。
这种类弹簧结构提高了支架整体的柔顺性,在血管400弯段处也能较好的贴壁;内层为一压一规律编织层,提供了较高的径向支撑力,保证双层支架能够顺利打开。
更具体的,拧丝结构200所呈的编织丝股100增加了双层支架整体的刚度,从而使得支架的局部抗压能力得到提升,如在血管400脉动时,支架局部具有足够的支撑力,可以一直顺应血管400内壁,贴合血管400壁,不会发生锚定不住,避免支架产生位移的情况。同时,作为辅助支架,弹簧圈在动脉瘤500里,支架在外能够起到更好支撑弹簧圈的效果。
简单的说,相同方向的多根编织丝101之间先相互扭转,也就是进行一定程度的拧丝,形成一股编织丝股100,再与另一方向的编织丝股100交织形成外层管11。
更具体的,进入提高该双层弹簧支架整体的柔顺性,本申请的方案中,在此基础上,通过两根以上编织丝101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拧丝,使得单一编织丝股100本身形状也为弹簧结构,相同方向的几股编织丝101之间先相互扭转,也就是进行一定程度的拧丝之后,再与另一方向的编织丝101交织形成外层管11,这种“弹簧绕弹簧”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支架的柔顺性,拧丝结构200还增加编织丝股100的刚度,以实现提高本申请的双层弹簧支架的局部抗压能力。
进一步的,本申请的外层管11套设在内层管12外周的双层支架,相对于传统的单层支架能提供更高的径向外扩力以及支撑力,能够更好的在血管400中打开并与血管400壁贴合;在支架轴向长度和编织角相同,总编织丝101数相同的情况下,双层支架在鞘内的压缩长度是单层支架的一半,也就是说双层支架的短缩率大大减小了,这能够有效减小支架与输送管之间的摩擦,降低了输送阻力,方便术者操作,帮助术者更准确的定位;此外,双层支架的金属覆盖率可达到传统单层支架的一倍及以上,对提高瘤颈口的致密封堵同样有明显帮助。
综上,外层管11中的两根以上编织丝101拧丝组成一股编织丝股100,相较于单一编织丝101进行编织,此类弹簧结构使得支架在轴向的柔顺性增加,尤其是支架释放后在血管400弯段的贴壁性更好。再通过两方向拧丝的编织丝股100相互交织形成的外层管11,多股编织丝股100具有数个交织点,从而提高支架在径向的局部抗压能力。其次,在支架轴向长度和编织角相同,总编织丝101数相同的情况下,双层支架在鞘内的压缩长度是单层支架的一半,支架的短缩率减小,易于术者更准确定位,金属覆盖率提高,以实现更好的血液导流性与更致密封堵瘤径口的目的。
对于双层支架的短缩率,需要特别解释的是,本申请中的双层弹簧支架相较传统单层编织支架而言,在金属覆盖率及孔隙率一致,且编织相同轴向长度,该双层支架的每一根编织丝101在圆周方向上缠绕所用丝材长度相较单层编织支架而言更少;故在压缩进相同内径的管腔内,该双层弹簧支架的总长小于传统单层编织支架;基于此,释放在相同直径的血管400内,所述双层支架的轴向长度变化量更小,即双层编制支架的短缩量更小,术者进行支架释放操作时,支架轴向长度的变化量小,易于术者掌控支架的释放位置,从而降低术者实施手术的操作难度。
本文中所指的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所呈的角度为:外层管11在平面展开时,第一方向的第一编织丝股100与第二方向的第二编织丝101所呈的角度。
优选的,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方向的所述编织丝股与第二方向的所述编织丝股相交处形成编织角度,该编织角度在90°-150°内。
拧丝结构200在本文中意为:相同方向(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且两根以上的编织丝101,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扭转一周,组成的结构。
编织丝股100在本文中意为:沿相同方向编织的两根以上编织丝101,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持续扭转,组成的一股编织丝101,也就是一股编织丝股100上具有数个拧丝结构200;当且仅当,其中一方向已经为两根以上编织丝101拧丝呈编织丝股100,那么沿另一方向的编织丝股100可以为仅一根沿该方向编织的编织丝101。简单地说,编织丝股100涵盖仅一根编织丝101,以及两根以上编织丝101沿顺、逆时针编织外层管11的两种情况。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编织主体10在其轴向分为近端输送段121、中部阻流段122以及远端打开段123,内层管12的编织丝101与外层管11的编织丝股100在中部阻流段122的近端侧相拧结,该拧结部分为近端输送段121,内层管12的编织丝101与外层管11的编织丝股100在中部阻流段122的远端侧相拧结,该拧结部分为远端打开段123,外层管11的编织层与内层管12的编织层在中部阻流段122错层排布。
近端输送段121与远端打开段123为内层管12的编织丝101与外层管11的编织丝101或编织丝股100相互拧结,以确保内层管12、外层管11,分别从近端侧、远端侧分别拧结固定,外层管11与内层管12位于中部阻流段122的编织层错位排布,即内层管12的编织丝101与外层管11的编织丝101或编织丝股100,在编织主体10侧壁的相同位置,在编织主体10的径向不重叠。
此处需要具体解释的是,外层管11的编织层与内层管12的编织层在中部阻流段122位置处错层排布,其意为:在编织主体10的中部阻流段122中,内层管12的编织层与外层管11的编织层相贴付,两编织层在编织主体10的周向错层、不重叠,通过内、外相互错层设置的编织结构,以使编织主体10的编织孔隙更加致密,以实现有效、持久栓塞动脉瘤500。
更具体的,设置内层管12、外层管11错层排布,只有在内层管12、外层管11中的编织方向相同(均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两方向编织),才能始终保持内、外编织层平行,始终保持相互错开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错层排布的编织主体10,内层管12中的交叉点201、外层管11的交叉点201在编织主体10的周向侧面相互错位设置。
进一步的,内、外错层排布的双层弹簧支架,相较于单层支架,因其内层、外层的编织丝101错开排布,所以每一层的编织丝101绕编织芯棒的圈数仅为单层的编织丝101所绕圈数的一半。
例如单层支架绕编织芯棒编织10圈,错层的双层弹簧支架,每层仅需绕编织芯棒共5圈,即可实现与单层支架相同的孔隙率,因此双层弹簧支架,在轴向编织长度、孔隙率以及金属覆盖率相同的前提下,相比于单层支架、或者非错层的双层弹簧支架,实现双层弹簧支架的短缩率更小,再将该双层弹簧支架压缩到导管里,其轴向的总长度相较于单层支架的轴向长度更短。
在此实施例中,相邻近的内层管12的编织丝101与外层管11的编织丝101或外层管11的编织丝股100,在编织主体10的两端固定。内层管12、外层管11的轴向长度相同,并且内层管12的编织丝101、外层管11的编织丝101或者编织丝股100,在编织主体10两端位置相固定,以使内层管12、外层管11在编织主体10的轴向不发生位移,确保内层管12与外层管11具有数个连接点,整体结构更稳定。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丝股110中的编织丝101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相互拧丝,构成拧丝结构200,第二丝股120中的编织丝101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相互拧丝,构成拧丝结构200。
第一丝股110中的编织丝101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相互拧丝,第二丝股120中的编织丝101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相互拧丝。
通过此实施例,可以理解为:第一丝股110与第二丝股120的拧丝方向大体分为三种:
1、第一丝股110总的编织丝101按顺时针相互拧丝,第二编织丝股100中的编织丝101按顺时针相互拧丝。
2、第一丝股110总的编织丝101按顺时针相互拧丝,第二编织丝股100中的编织丝101按逆时针相互拧丝。
3、;或者第一丝股110总的编织丝101按逆时针相互拧丝,第二编织丝股100中的编织丝101按逆时针相互拧丝。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丝股110中的编织丝101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相互拧丝,构成拧丝结构200,第二丝股120中的编织丝101呈线性排列。
在此实施例中,第一方向的编织丝股100中的多根编织丝101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拧丝,组成拧丝结构200,第二方向中的编织丝101并未拧丝,线性排列,此种方式组成的外层管11,外层管11的顺应性不如第一方向顺时针拧丝、第二方向逆时针拧丝的外层管11,使得外层管11的顺应性、局部抗压性都处于较为适中的范围。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当第一丝股110和第二丝股120的数量均为两股以上时,第一丝股110与第二丝股120等间隔规律交叉,第一丝股110与第二丝股120相交形成交叉点201,其中,相邻的两股第二丝股120与同一第一丝股110所呈交叉点201位于该第一丝股110的异侧。
更具体的,如图16所示,支架中的其中一种方向的编织丝股100不进行拧丝,另一种方向的编织丝股100拧丝,外层管11中的编织丝股100包含两根编织丝101,其中一个方向的编织丝股100的拧丝次数为2次,另一编织丝股100的拧丝次数为0次。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当第一丝股110和第二丝股120的数量均为两股以上时,第一丝股110与第二丝股120等间隔规律交叉,第一丝股110与第二丝股120相交形成交叉点201,其中,相间的两股第二丝股120与同一第一丝股110所呈交叉点201位于该第一丝股110的异侧。
如图所示14,在此实施例中,外层管11的编织结构包括常见的规律结构,相邻的两股第二丝股120与同一第一丝股110所呈交叉点201位于第一丝股110的异侧,此处所指的异侧可以理解为,在同一第一丝股110上相邻的两个交叉点201,其中一个交叉点201搭接在第一丝股110的内侧,另一交叉点201搭接在第一丝股110的外侧,即不同方向的编织丝股100以“1压1”的规律相互交织,同一方向内编织丝股100数均为2股,编织丝股100和编织丝股100的拧丝次数均为2次。
如图15所示,在此实施例中,外层管11的编织结构包括常见的规律结构,如上文中“1压1”同理,此实施例中不同方向的编织丝股100以“2压2”的规律相互交织,同一方向内编织丝股100均包含了两根编织丝101,编织丝股100和编织丝股100的拧丝次数均为2次。
如图17所示,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内层管12采用常规的“1压1”的结构规律进行编织制成。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外层管11上的编织丝股100数量为偶数根,其中,第一方向的编织丝股100数量与第二方向的编织丝股100数量相等。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丝股110与第二丝股120等间隔规律交叉,第一丝股110与第二丝股120相交形成交叉点201,其中,相间的两股第二丝股120与同一第一丝股110所呈交叉点201位于该第一丝股110的异侧。
在此实施例中,需要解释的是,本文中所指的“相间”意指相间隔一个设置,上述相间设置的两股第二丝股120,即间隔一个第二丝股120设置的两个第二丝股120,,此两个第二丝股120分别与第一丝股110相交的点,其中一个位于第一丝股110的内侧,另一个位于第一丝股110的外侧。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具有拧丝结构200的同一编织丝股100中,多根编织丝101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拧一周为一次拧丝,在该编织丝股100上,相邻的两个交叉点201之间的总共拧丝的次数小于等于十次。
在此实施例中,不同方向的编织丝股100交织一次后,通过同一编织丝股100上多根编织丝101继续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拧丝,形成拧丝结构200,拧丝次数为q,在拧丝完成后,第一方向的编织丝股100与第二方向的编织丝股100再进行下一次交织,且q小于等于十。也就是说,同一编织丝股100上相邻的两个交叉点201之间,多根编织丝101总共拧丝的次数小于等于十次。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编织主体10一体成型制成。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内层管12单位面积的孔隙数量大于等于60个/mm2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编织主体10的端部设置有显影端头300。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编织主体10中,单条编织丝101的丝径在20微米-100微米之间。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编织主体10的两端均具有扩口结构140。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内层管12与外层管11所用编织丝101根数的总和为z,z=24+6k,其中,k为自然数,外层管11所用编织丝101头数为m,m=z-12c,其中,c为正整数,外层管上的编织丝股100数量为偶数根,其中,第一方向的编织丝股100的数量与第二方向的编织丝股100的数量相等。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编织丝101的材质为含有显影材质的镍钛材质或者含有显影材质的钴铬材质。
在此实施例中,编织丝101材可由镍钛、钴铬等具备形状记忆性能的材料单独或混合制备而成,双层支架可通体使用含铂金镍钛管或者含铂金钴铬镍管制备而成,以实现支架通体显影的效果。
如图10所示,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外层管11的采用镍钛编织丝1016与铂金编织丝1015混编,或者外层管11采用钴铬编织丝1016与铂金编织丝1015混编,且一股编织丝股100具有铂金编织丝1015,内层管采用镍钛编织丝与铂金编织丝混编,或者内层管采用钴铬编织丝与铂金编织丝混编;材质不同的两种编织丝分别在编织主体的周向相邻设置,且均匀排布。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当外层管11采用镍钛编织丝或者钴铬编织丝1016与铂金编织丝1015混编时,铂金编织丝1015的丝径大于镍钛编织丝或钴铬编织丝1016的丝径。
在此实施例中,混编的外层管11,且铂金编织丝1015的丝径大,能够有效减少外层管11在递送时与微导管的相贴合的面积,合理减少摩擦阻力。
优选的,镍钛编织丝或者钴铬编织丝1016的根数多于铂金编织丝1015的根数。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镍钛编织丝101或钴铬编织丝101的丝头数x与铂金编织丝101的丝头数y之间的关系为x=l*y,其中l为正整数,l≤48。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端部固定的双层弹簧支架,包括编织主体10,编织支架为双层编织结构,包括内层管12与外层管11,外层管11套设在内层管12的外周,内层管12的编织丝101与外层管11的编织丝股100在编织主体10的端部互相缠绕固定,且编织主体10的两端均为封闭拧结结构131,其中,内层管12的编织丝101,与其相邻近的外层管11的编织丝股100,在编织主体10的两端位置按相同方向或者相反方向拧结固定,形成封闭拧结结构131。
如图3、图4和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内层管12的编织丝101,与其相邻近的外层管11的编织丝101或者编织丝股100,在编织主体10的两端位置按相同方向或者相反方向拧结固定,形成封闭拧结结构131。
具体的,拧结在本文中意为:将两根及以上,且相邻近的编织丝101缠绕束缚的动作。与拧丝结构200所区别的是,本申请中的拧结主要用在双层支架端部,通过外层管11的编织丝101或编织丝股100,与内层管12的编织丝101之间相互拧结,以实现两层编织层在端部具有数个固定连接点,以达到结构更加稳定、牢固的目的。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编织主体10在其轴向分为近端输送段121、中部阻流段122以及远端打开段123,内层管12的编织丝101与外层管11的编织丝股100在中部阻流段122的近端侧相拧结,该拧结部分为近端输送段121,内层管12的编织丝101与外层管11的编织丝股100在中部阻流段122的远端侧相拧结,该拧结部分为远端打开段123,外层管11的编织层股与内层管12的编织层在中部阻流段122错层排布。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近端输送段121中,内层管12的编织丝101与其相邻近的外层管11的编织丝股100,在编织主体10的两端位置按相同方向或者相反方向拧结固定,形成封闭拧结结构131,或者,在近端输送段121中,部分内层管12的编织丝101与外层管11的编织丝股100,在编织主体10的两端位置按相同方向或者相反方向拧结固定,形成半封闭拧结结构132。
需要特此说明的是,编织主体10的远端必须为封闭拧结结构131,或者采用其他方式加工处理,使整体的远端呈弧面,避免对人体造成损伤,而近端输送段121由于其与递送器械直接接触,无需做过多保护措施。可以仅有部分内、外层编织丝101,按相同方向或者相反方向拧结固定,形成半封闭拧结结构132,如图8所示;也可以与远端打开段123的结构保持一致,加工成封闭拧结结构131。
一款双层弹簧支架的制备路径在于:通过在编织设备上进行编织,两层编织丝101绕不锈钢工装规律运动,实现双层弹簧支架的一体编织成型,其两端分别通过收丝技术分成若干份并进行缠绕束缚,以在端部形成封闭结构。随后将编织成型的支架进行热处理定型取下,分别将两端进行收尾处理以提高支架结构稳定性。此外,端部可通过增设不透射线的空心管以提高端部显影能力。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封闭拧结结构131或者封闭回绕结构133在编织主体10的近端或者远端相拧结的股数为3股、4股、6股、8股、10股或12股。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编织主体10至少远端为封闭回绕结构133,编织丝101与其相邻近的编织丝股100在编织主体10的端部弧形弯折,形成封闭回绕结构133。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当编织主体10具有封闭拧结结构131或者封闭回绕结构133时,相邻的两个封闭拧结结构131沿编织主体10的周向错位设置,或者相邻的两个封闭回绕结构133沿编织主体10的周向错位设置。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两根以上编织丝101拧结位置处,在此拧结的端部套设显影端头300,并采用焊接固定。同理,对于半封闭拧结结构132,两根以上编织丝101拧结的端部,套设有显影端头300,其余未拧结的编织丝101沿原方向编织,直至截止。
更具体的,封闭拧结结构131在于:在开始编织或者结束编织时,将参与编织的总丝头z先均分为若干份,进一步将每一份中的编织丝101均分为两束,该两束分别沿相同方向或相反方向自转以形成稳定的丝束,随后将该两束丝束并行束缚在一起以形成完整的封闭拧结结构131。
另一实施例中,半封闭拧结结构132在于:在开始编织或者结束编织时,将参与编织的总丝头z中部分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等同数量的,沿相同方向或相反方向自转的编织丝101剪裁,进一步将剩余部分编织丝101均分为若干份,并将每一份中的编织丝101均分为两束,该两束分别沿顺时针以及逆时针自转以形成稳定的丝束,随后将该两束丝束并行束缚在一起以形成最终的半封闭拧结端。
进一步的,双层弹簧支架中单一封闭拧结结构131或者单一半封闭拧结结构132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焊接方式可采用图18a或者图18b。
如图5、图6和图9所示,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编织主体10至少远端为封闭回绕结构133,编织丝101在编织主体10的端部弧形弯折,形成封闭回绕结构133。
更具体的,一个封闭端回绕编织设计的方法在于:将编织芯棒上打孔并装配上不锈钢钉,将携纱器上的编织丝101绕过不锈钢钉以形成封闭回绕结构133,随后将绕过不锈钢钉的编织丝101与另外一个携纱器连接。在此基础上,使携纱器按照预定轨迹进行编织,以形成端部带有封闭回绕结构133的支架。待编织到另一端后,将编织芯棒取下,可人工操作将编织丝101再行绕过不锈钢钉以形成另一封闭回绕结构133。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当编织主体10具有封闭拧结结构131或者封闭回绕结构133时,相邻的两个封闭拧结结构131沿编织主体10的周向错位设置;或者相邻的两个封闭回绕结构133沿编织主体10的周向错位设置。
如图7-图9所示,在此实施例中,在编织主体10端部,相邻的封闭结构沿支架的圆周方向相互错位设置,在压缩本申请的双层弹簧支架时,端部错位使多个相邻的封闭结构较好的让位,更易于压缩支架。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9)

1.一种双层弹簧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织主体,所述编织主体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层管与外层管,所述外层管套设在所述内层管的外周;
所述外层管为一股及以上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编织丝股与一股及以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编织丝股,相互交织制成的中空柱体结构;
沿第一方向的所述编织丝股为第一丝股,沿第二方向的所述编织丝股为第二丝股;
至少一方向的所述编织丝股包含两根以上的编织丝,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相互拧丝,构成拧丝结构;
所述内层管的编织丝与其相邻近的所述第一丝股和/或所述第二丝股在所述编织主体的端部互相缠绕固定;
所述第一丝股中的所述编织丝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相互拧丝,构成所述拧丝结构;
所述第二丝股中的所述编织丝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相互拧丝,构成所述拧丝结构;或者所述第二丝股中的所述编织丝呈线性排列;
当所述第一丝股和所述第二丝股的数量均为两股以上时,所述第一丝股与所述第二丝股等间隔规律交叉,所述第一丝股与所述第二丝股相交形成交叉点;
其中,相邻的两股所述第二丝股与同一所述第一丝股所呈交叉点位于该第一丝股的异侧;或者相间的两股所述第二丝股与同一所述第一丝股所呈交叉点位于该第一丝股的异侧;
所述内层管的编织丝与所述外层管的编织丝股在所述编织主体的端部互相缠绕固定,且所述编织主体的两端均为封闭结构;
其中,所述内层管的编织丝,与其相邻近的所述外层管的编织丝股,在所述编织主体的两端位置按相同方向或者相反方向拧结固定,形成封闭拧结结构;
所述编织主体至少远端为封闭回绕结构,所述编织丝与其相邻近的所述编织丝股在所述编织主体的端部弧形弯折,形成封闭回绕结构;
具有拧丝结构的同一所述编织丝股中,多根所述编织丝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拧一周为一次拧丝,在该编织丝股上,相邻的两个所述交叉点之间的总共拧丝的次数小于等于十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弹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主体在其轴向分为近端输送段、中部阻流段以及远端打开段;
所述内层管的编织丝与所述外层管的编织丝股在所述中部阻流段的近端侧相拧结,该拧结部分为所述近端输送段;
所述内层管的编织丝与所述外层管的编织丝股在所述中部阻流段的远端侧相拧结,该拧结部分为所述远端打开段;
所述外层管的编织层与所述内层管的编织层在所述中部阻流段错层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弹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主体一体成型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弹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管单位面积的孔隙数量大于等于60个/m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弹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主体的端部设置有显影端头;
所述编织主体的两端均具有扩口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弹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主体中,单条所述编织丝的丝径在20微米-100微米之间;
所述内层管与外层管所用编织丝根数的总和为z,z=24+6k,其中,k为自然数;
所述外层管所用编织丝头数为m,m=z-12c,其中,c为正整数;
所述外层管上的所述编织丝股数量为偶数根;
其中,第一方向的所述编织丝股的数量与第二方向的所述编织丝股的数量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双层弹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丝的材质为含有显影材质的镍钛材质或者含有显影材质的钴铬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层弹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管的采用镍钛编织丝与铂金编织丝混编,或者所述外层管采用钴铬编织丝与所述铂金编织丝混编,且每一股所述编织丝股采用单一材质的编织丝;
所述内层管采用镍钛编织丝与铂金编织丝混编,或者所述内层管采用钴铬编织丝与所述铂金编织丝混编;
材质不同的两种编织丝分别在所述编织主体的周向相邻设置,且均匀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层弹簧支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外层管采用镍钛编织丝或者钴铬编织丝与所述铂金编织丝混编时,所述铂金编织丝的丝径大于所述镍钛编织丝或所述钴铬编织丝的丝径;
所述镍钛编织丝或所述钴铬编织丝的丝头数x与所述铂金编织丝的丝头数y之间的关系为x=l*y,其中l为正整数,l≤48。
CN202310505958.5A 2023-05-06 2023-05-06 双层弹簧支架 Active CN1165704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05958.5A CN116570409B (zh) 2023-05-06 2023-05-06 双层弹簧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05958.5A CN116570409B (zh) 2023-05-06 2023-05-06 双层弹簧支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70409A CN116570409A (zh) 2023-08-11
CN116570409B true CN116570409B (zh) 2024-01-26

Family

ID=87535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05958.5A Active CN116570409B (zh) 2023-05-06 2023-05-06 双层弹簧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7040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1933A (zh) * 2011-12-28 2012-07-11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编织支架
CN205144806U (zh) * 2015-11-17 2016-04-13 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
CN205612592U (zh) * 2016-03-18 2016-10-05 唯强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脉裸支架及主动脉夹层支架
CN115702842A (zh) * 2021-08-16 2023-02-17 神途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支架
CN116058912A (zh) * 2022-12-02 2023-05-05 上海励楷科技有限公司 编织导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88634A1 (en) * 2011-09-01 2014-09-25 Endospan Ltd. Double-layer ste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1933A (zh) * 2011-12-28 2012-07-11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编织支架
CN205144806U (zh) * 2015-11-17 2016-04-13 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
CN205612592U (zh) * 2016-03-18 2016-10-05 唯强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脉裸支架及主动脉夹层支架
CN115702842A (zh) * 2021-08-16 2023-02-17 神途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支架
CN116058912A (zh) * 2022-12-02 2023-05-05 上海励楷科技有限公司 编织导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70409A (zh) 2023-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76012B2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vascular defects
US10265154B2 (en) Implant for influencing the blood flow in arteriovenous defects
CN105380736A (zh) 具有增强的射线不可透过性的多股植入物
WO2023071944A1 (zh) 血管瘤封堵装置、血管瘤封堵治疗装置和血管瘤封堵系统
CN113303860B (zh) 一种栓塞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95551A (zh) 血流导向支架及系统
CN113288314A (zh) 一种血管植入物及医疗设备
CN218247493U (zh) 血流导向支架
CN116570409B (zh) 双层弹簧支架
CN113288315A (zh) 一种医用植入物及其制造方法
WO2022042347A1 (zh) 血管瘤封堵装置、血管瘤封堵治疗装置和血管瘤封堵系统
CN116370008B (zh) 多节距编织支架
CN217066489U (zh) 一种医用植入物
CN116327461A (zh) 双层编织支架
CN114176697A (zh) 一种栓塞物及其制备方法
US10893870B2 (en) Vaso-occlusive device
CN220309173U (zh) 编织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
CN116236331B (zh) 支架编织结构及编织支架
CN216854949U (zh) 一种治疗动脉瘤的植入物
CN116269966A (zh) 递送组件及具有其的支架输送系统
CN215273072U (zh) 医疗植入物
CN218356482U (zh) 一种血流导向装置
CN117898867A (zh) 编织支架
CN116807548A (zh) 一种栓塞物
CN216294175U (zh) 分叉部动脉瘤闭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