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92425U - 一种轴承抗磨损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抗磨损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92425U
CN211292425U CN201922358389.8U CN201922358389U CN211292425U CN 211292425 U CN211292425 U CN 211292425U CN 201922358389 U CN201922358389 U CN 201922358389U CN 211292425 U CN211292425 U CN 2112924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body
gyro wheel
shell
bearing
de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5838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忠
史翔宇
唐骁
张可为
陈俊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filed Critical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to CN20192235838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924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92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924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抗磨损检测装置,所述壳体的内部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壳体的上端外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外部一圈等距安装有若干组第一滚轮,所述壳体的外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等距连接有若干组第二滚轮;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滚轮转动,对轴承体的内部进行磨损检测,随之轴承体被带动转动,轴承体的外壁转动使得第三滚轮转动对外壁进行磨损检测,下端的第二滚轮则对轴承体的下端进行检测,上端的第四滚轮则对轴承体的上端进行检测,第二滚轮、第一滚轮、第三滚轮、第四滚轮的滚动对轴承体之间造成一定程度磨损,通过磨损的程度和痕迹,来判别轴承体的抗磨损性能,结构简单,易于检测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抗磨损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抗磨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承抗磨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aero-engine),是一种高度复杂和精密的热力机械,为航空器提供飞行所需动力的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被誉为"工业之花",它直接影响飞机的性能、可靠性及经济性,是一个国家科技、工业和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目前,世界上能够独立研制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技术门槛很高。现代航空发动机主要有两种类型:“活塞式发动机”和“喷气式发动机”。低速、小型、短程飞机常用“活塞式发动机”;高速、大(中)型、远(中)程飞机常用“喷气式发动机”。并且航空发动机所采用的各个部件也有着非常高标准的性能要求,轴承则是航空发动机上必用的一个结构部件,因此对轴承的抗磨损的性能检测尤为重要。
为此,我们推出一种轴承抗磨损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抗磨损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抗磨损检测装置,包括壳体、轴承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壳体的上端外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外部一圈等距安装有若干组第一滚轮,所述壳体的外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等距连接有若干组第二滚轮,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还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等距安装有若干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等距安装有若干组第三滚轮,所述侧板的外侧等距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至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外壳的内部顶端两侧等距安装有若干组第四滚轮,所述轴承体位于支撑座上端,且轴承体的内侧位于第一滚轮的外部,所述轴承体的下端位于第二滚轮的上端,所述轴承体的外侧位于第三滚轮的一侧,所述第四滚轮的下端位于轴承体的上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凹槽为两组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侧板为弧形侧板,所述侧板至少为四组等距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连杆的外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滑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连接至第二连杆的内壁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壳与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与壳体为一体成型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壳的上端中部呈开口状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启动使得支撑座转动带动第一滚轮转动,对轴承体的内部进行磨损检测,随之轴承体被带动转动,轴承体的外壁转动使得第三滚轮转动对外壁进行磨损检测,下端的第二滚轮则对轴承体的下端进行检测,上端的第四滚轮则对轴承体的上端进行检测,第二滚轮、第一滚轮、第三滚轮、第四滚轮的滚动对轴承体之间造成一定程度磨损,通过磨损的程度和痕迹,来判别轴承体的抗磨损性能,结构简单,易于检测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支撑座;3、第一滚轮;4、支撑板;5、电机;6、轴承体;7、第二滚轮;8、第四滚轮;9、外壳;10、凹槽;11、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3、侧板;14、弹簧;15、第三滚轮;16、滑槽;17、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部件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轴承抗磨损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轴承体6,所述壳体1的内部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延伸至壳体1的上端外部连接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的外部一圈等距安装有若干组第一滚轮3,所述壳体1的外部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上端等距连接有若干组第二滚轮7,所述支撑板4的上端还设有外壳9,所述外壳9的内侧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中等距安装有若干组第一连杆11,所述第一连杆1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杆12,所述第二连杆12的一端连接有侧板13,所述侧板13的一侧等距安装有若干组第三滚轮15,所述侧板13的外侧等距安装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的一端连接至外壳9的内壁上,所述外壳9的内部顶端两侧等距安装有若干组第四滚轮8,所述轴承体6位于支撑座2上端,且轴承体6的内侧位于第一滚轮3的外部,所述轴承体6的下端位于第二滚轮7的上端,所述轴承体6的外侧位于第三滚轮15的一侧,所述第四滚轮8的下端位于轴承体6的上端。
具体的,所述凹槽10为上下两组设置,且第一连杆11相应的为两组设置,使得侧板13被连接的更加稳定,在支撑座2转动时,侧板13一侧连接的第三滚轮15得以稳定的转动,来对轴承体6进行外部抗磨损检测。具体的,所述侧板13为弧形侧板,所述侧板13至少为四组等距设置,与轴承体6的外部形状相匹配,使得支撑座2在转动时,第三滚轮15在轴承体6外部一圈滚动转动,进行检测,且第三滚轮15在轴承体6的外部等距设有若干组,上下设有两排,检测效果更好。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杆11的外壁上设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中滑接有滑块17,所述滑块17的一端连接至第二连杆12的内壁上,通过轴承体6被带动转动时,外部的第三滚轮15则滚动,使得第二连杆12带动滑块17在滑槽16中滑动,使得侧板13来回移动,弹簧14压缩和回弹,来减少直接的硬性摩擦,使得第三滚轮15得以滚动对轴承体6的外部进行检测。具体的,所述外壳9与支撑板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4与壳体1为一体成型设置,便于加工。具体的,所述外壳9的上端中部呈开口状设置,从外部便于观察轴承体6的检测情况。
具体的,使用时,将轴承体6从支撑座2的上端向下放入,使得轴承体6的下端置于第二滚轮7上,轴承体6的内侧置于第一滚轮3上,再将外壳9从上至下罩在轴承体6的外部,使得第三滚轮15置于轴承体6的外部靠近轴承体6的外壁,通过螺栓将外壳9与支撑板4连接稳定,使得轴承体6稳定的置于本装置的内部,启动电机5使得支撑座2转动带动第一滚轮3转动,对轴承体6的内部进行磨损检测,随之轴承体6被带动转动,轴承体6的外壁转动使得第三滚轮15转动对外壁进行磨损检测,下端的第二滚轮7则对轴承体6的下端进行检测,上端的第四滚轮8则对轴承体6的上端进行检测,第二滚轮7、第一滚轮3、第三滚轮15、第四滚轮8的滚动对轴承体6之间造成一定程度磨损,通过磨损的程度和痕迹,来判别轴承体6的抗磨损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滚轮7、第一滚轮3、第三滚轮15、第四滚轮8均通过轴杆活动连接,且第二滚轮7、第一滚轮3、第三滚轮15、第四滚轮8均为钢制滚轮。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轴承抗磨损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轴承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延伸至壳体(1)的上端外部连接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的外部一圈等距安装有若干组第一滚轮(3),所述壳体(1)的外部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上端等距连接有若干组第二滚轮(7),所述支撑板(4)的上端还设有外壳(9),所述外壳(9)的内侧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中等距安装有若干组第一连杆(11),所述第一连杆(1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杆(12),所述第二连杆(12)的一端连接有侧板(13),所述侧板(13)的一侧等距安装有若干组第三滚轮(15),所述侧板(13)的外侧等距安装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的一端连接至外壳(9)的内壁上,所述外壳(9)的内部顶端两侧等距安装有若干组第四滚轮(8),所述轴承体(6)位于支撑座(2)上端,且轴承体(6)的内侧位于第一滚轮(3)的外部,所述轴承体(6)的下端位于第二滚轮(7)的上端,所述轴承体(6)的外侧位于第三滚轮(15)的一侧,所述第四滚轮(8)的下端位于轴承体(6)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抗磨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为两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抗磨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3)为弧形侧板,所述侧板(13)至少为四组等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抗磨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11)的外壁上设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中滑接有滑块(17),所述滑块(17)的一端连接至第二连杆(12)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抗磨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9)与支撑板(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4)与壳体(1)为一体成型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抗磨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9)的上端中部呈开口状设置。
CN201922358389.8U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轴承抗磨损检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924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58389.8U CN211292425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轴承抗磨损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58389.8U CN211292425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轴承抗磨损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92425U true CN211292425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22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5838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92425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轴承抗磨损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924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4954A (zh) * 2020-11-02 2021-01-29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一种橡胶摩擦磨损实验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4954A (zh) * 2020-11-02 2021-01-29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一种橡胶摩擦磨损实验台
CN112284954B (zh) * 2020-11-02 2023-09-15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一种橡胶摩擦磨损实验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92425U (zh) 一种轴承抗磨损检测装置
CN201848274U (zh) 矿渣立磨磨辊
CN102672986A (zh) 双盘双电机驱动摩擦压力机
CN210768941U (zh) 一种新型涡轮增压可变喷嘴环
CN201636206U (zh) 差动式组合轴承
CN202745955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滚轮式摇臂机构
CN102116290B (zh) 一种采用十字轴关节轴承的摆筒式容积泵
CN102278305A (zh) 一种涡旋式汽车空调压缩机
CN210118374U (zh) 局部滚针式重载万向节
CN203413075U (zh) 一种改进型双涡轮液力变矩器
CN201779013U (zh) 一种涡旋式汽车空调压缩机
CN107559086B (zh) 涡轮增压器
CN202245085U (zh) 管式括板输送机转角装置
CN205518000U (zh) 转子内置摆杆的高效悬辊磨粉机
CN205578653U (zh) 永磁涡流柔性传动调速装置
CN217940298U (zh) 一种面粉磨粉机用双向对辊结构
CN201627820U (zh) 差动式滑动轴承
CN220320230U (zh) 一种曲轴非驱动端带滚动轴承的偏心轴结构
CN207647554U (zh) 一种增压器轴承结构
CN216895398U (zh) 一种承载能力强的深沟滚球轴承
CN208236895U (zh) 一种使用开口球面浮动套的高速电梯曳引轮轴承
CN217804176U (zh) 一种矿用车半轴套管
CN205650279U (zh) 一种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衬板
CN201651054U (zh) 差动式滚动轴承
CN202507561U (zh) 双盘双电机驱动摩擦压力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8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