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83416U - 用于将钢筋与钢丝绳连接的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将钢筋与钢丝绳连接的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83416U
CN211283416U CN201922132788.2U CN201922132788U CN211283416U CN 211283416 U CN211283416 U CN 211283416U CN 201922132788 U CN201922132788 U CN 201922132788U CN 211283416 U CN211283416 U CN 2112834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iece
wire rope
steel
piece
fix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327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凤梅
张领帅
龙廷文
韩晓峰
万丕新
王伟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gyeji Geotech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gyeji Geotech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gyeji Geotech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gyeji Geotech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327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834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834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834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装置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将钢筋与钢丝绳连接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夹片以及第二夹片,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之间形成有夹紧区域,钢筋以及钢丝绳同时置于夹紧区域内,且由第一夹片以及第二夹片夹紧;第一夹片以及第二夹片铰接,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背离铰接位置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磁石;在磁石与铰接位置之间,第二夹片上形成有用于与钢丝绳配合连接的第一槽以及用于与钢筋配合连接的第二槽;通过设置第一夹片以及第二夹片,从而实现将钢丝绳以及钢筋连接在一起,而且起重工将钢丝绳与钢筋分开时,也可以十分容易就将钢丝绳取出,从而有利于后续工序的进行,而且只需要第一夹片以及第二夹片,结构简单,经济实惠。

Description

用于将钢筋与钢丝绳连接的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固定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将钢筋与钢丝绳连接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工程中地下连续墙支护方法被广泛使用,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大多长度长,重量重,钢筋笼吊装及下放工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在钢筋笼下放过程中需要将主吊吊点卸扣转移到钢筋笼顶端,需要工人攀爬钢筋笼进行卸扣安装,危险性极大。
现有技术中,需要将钢丝绳与钢筋连接起来,如果将钢丝绳多次缠绕在钢筋上,在将其卸下时,会使其频繁旋拧,导致其机械强度降低,容易发生意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将钢筋与钢丝绳连接的固定装置,旨在提供一种方便实用的用于将钢筋与钢丝绳连接的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用于将钢筋与钢丝绳连接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夹片以及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之间形成有夹紧区域,所述钢筋以及所述钢丝绳同时置于所述夹紧区域内,且由所述第一夹片以及所述第二夹片夹紧;所述第一夹片以及所述第二夹片铰接,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背离铰接位置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磁石;在所述磁石与所述铰接位置之间,所述第二夹片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钢丝绳配合连接的第一槽以及用于与钢筋配合连接的第二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片以及所述第二夹片背离所述铰接位置一端,分别延伸形成有第一配合端以及第二配合端,所述第一配合端上设有旋定件,所述第二配合端上形成有配合孔,所述旋定件与所述配合孔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定件的下端与所述配合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定件的上端形成有旋定把手,所述旋定把手旋拧所述旋定件,所述旋定件被旋至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紧贴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合端朝向所述第二配合端的面上设置有柔性层,当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夹紧时,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进一步紧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在中部铰接,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背离所述第一配合端的方向上延伸形成第一操作端以及第二操作端,所述第一操作端与所述第二操作端分别加上用来被人按压的弹性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片背离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另外一端翘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片上形成有两个弧形槽,两个所述弧形槽分别与所述第一槽以及所述第二槽配合,分别装载所述钢丝绳以及所述钢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槽以及所述第二槽在所述第二夹片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布置,且所述第一槽沿着从前往后的方向上逐渐收窄。
进一步地,还有所述第二夹片具有多条用于与所述钢丝绳配合的缠绕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将钢筋与钢丝绳连接的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夹片以及第二夹片,从而实现将钢丝绳以及钢筋连接在一起,而且起重工将钢丝绳与钢筋分开时,也可以十分容易就将钢丝绳取出,从而有利于后续工序的进行,而且只需要第一夹片以及第二夹片,结构简单,经济实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捷的钢筋笼卸扣布置方法的方法步骤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置卸扣后的钢筋笼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合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捷的钢筋笼卸扣布置方法,可以用于各种需要吊装钢筋笼的场合。
一种便捷的钢筋笼卸扣布置方法,包括至少两根钢丝绳、第一卸扣13、第二卸扣14、第三卸扣15以及钢筋笼16,其中有以下步骤:
1)、指挥主吊机和副吊机转移到起吊位置,起重工分别安装吊点的卸扣,钢筋笼16上的主吊点包括吊点A17以及吊点B18,第一卸扣13连接吊点A17且第二卸扣14连接吊点B18,而后使用钢丝绳A11连接第一卸扣13以及第二卸扣 14;
2)、在转移后吊点19上连接第三卸扣15,且用钢丝绳B12连接第三卸扣 15以及钢筋笼16;
3)、检查两吊机钢丝绳的安装情况及受力重心后,开始同时平吊,钢丝绳A11受力张紧;
4)、钢筋笼16吊至离地面0.3m~0.5m后,应检查钢筋笼16是否平稳,后主吊机起钩,根据钢筋笼16尾部距地面距离,随时指挥副吊机配合起钩;
5)、在钢筋笼16吊起后,主吊机向左或向右侧旋转,副吊机顺转至合适位置,让钢筋笼16垂直于地面,起重工将第二卸扣14与钢筋笼16脱离,而后连接钢丝绳B12的背离第三卸扣15的一端以及第二卸扣14;
6)、指挥起重工卸除钢筋笼16上副吊机起吊点的卸甲,然后远离起吊作业范围,主吊机继续起吊,钢丝绳A11以及钢丝绳B12先后张紧;
7)、指挥主吊机吊笼入槽、定位,最后钢筋笼16放置完毕。
通过在钢筋笼16上安装第一卸扣13、第二卸扣14以及第三卸扣15,而且还安装了钢丝绳A11以及钢丝绳B12,当钢筋笼16从平吊转为竖吊时,只需要将其中的第二卸扣14从钢筋笼16上拆开,而后通过第二卸扣14将钢丝绳A11以及钢丝绳B12连接起来,而钢丝绳B12又已经通过第三卸扣15连接钢筋笼16的转移后吊点19了,这样就不需要人爬到钢筋笼16的转移后吊点19处,重新将卸扣连接到钢筋笼16上了,减低了事故风险。
步骤(1)中吊点A17位于钢筋笼16的下端面上,且与转移后吊点19在同一垂直面上,吊点B18位于钢筋笼16的上端面上。
步骤(2)中钢丝绳背离第三卸扣15的一端形成有配合端,配合端与配合装置20活动连接,配合装置20与钢筋笼16上的钢筋配合连接。
配合装置20包括锁紧块21以及压紧块22,锁紧块21与压紧块22固定连接,锁紧块21上形成有插入孔23,配合端插入插入孔23;压紧块22与钢筋配合连接,且压紧钢筋。
锁紧块21上设有旋拧件24,旋拧件24的下端从锁紧块21的侧壁插入至插入孔23中,且延伸至与钢丝绳B12接触。
旋拧件24的上端形成有旋转把手25,旋转把手25驱使旋拧件24往钢丝绳B12压紧,从而实现将钢丝绳B12压紧且固定的目的。
压紧块22形成有配合槽,且压紧块22朝向钢筋的一面形成有嵌入口,嵌入口自第三卸扣15到第二卸扣14的方向上延伸布置,嵌入口连通配合槽,压紧块 22通过嵌入口嵌在钢筋上。
压紧块22的左侧上设有旋紧件26,旋紧件26的下端穿过配合槽的左侧壁,延伸至与配合槽的右侧壁。
配合槽的右侧壁上形成有嵌入孔27,嵌入孔27中设有弹簧块28,且嵌入孔 27的侧壁形成有螺纹,旋紧件26的下端旋入嵌入孔27,且与压紧块22的右侧壁螺纹连接,通过弹性块,促使旋紧件26进一步固定压紧块22与钢筋。
弹簧块28包括弹簧以及与旋紧件26的下端抵接的柔性块,弹簧连接嵌入孔 27的孔底以及柔性块,柔性块防止旋紧件26的下端用力过大,而产生损伤的问题。
而且旋紧件26的上端形成有旋紧把手29,旋紧把手29用于旋拧旋紧件26。
当旋紧件26旋拧旋紧把手29时,压紧块22的左侧逐渐弯曲且配合槽逐渐收紧,嵌入口变窄,将钢筋压紧。
如图3所示,是另外一种用于将钢筋与钢丝绳连接的固定装置的实施例,包括第一夹片30以及第二夹片31,第一夹片30与第二夹片31之间形成有夹紧区域,钢筋以及钢丝绳同时置于夹紧区域内,且由第一夹片30以及第二夹片31夹紧;第一夹片30以及第二夹片31铰接,第一夹片30与第二夹片31背离铰接位置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磁石;在磁石与铰接位置之间,第二夹片31上形成有第一槽32以及第二槽33,第一槽32用于与钢丝绳配合连接,第二槽33用于与钢筋配合连接。
通过设置第一夹片30以及第二夹片31,从而实现将钢丝绳以及钢筋连接在一起,而且起重工将钢丝绳与钢筋分开时,也可以十分容易就将钢丝绳取出,从而有利于后续工序的进行,而且只需要第一夹片30以及第二夹片31,结构简单,经济实惠。
第一夹片30以及第二夹片31背离铰接位置一端,分别延伸形成有第一配合端以及第二配合端,第一配合端上设有旋定件34,第二配合端上形成有配合孔,旋定件34与配合孔配合连接。
旋定件34的下端与配合孔螺纹连接,从而进一步固定第一夹片30以及第二夹片31,从而进一步固定钢丝绳以及钢筋。
旋定件34的上端形成有旋定把手36,旋定把手36旋拧旋定件34,旋定件 34被旋至第一夹片30与第二夹片31紧贴布置。
第一配合端朝向第二配合端的面上设置有柔性层37,当第一夹片30与第二夹片31夹紧时,第一夹片30与第二夹片31进一步紧贴。
第一夹片30上形成有两个弧形槽,两个弧形槽分别与第一槽32以及第二槽 33配合分别装载钢丝绳以及钢筋。
还有,第一夹片30背离第一配合端的另外一端翘起,当需要将第一夹片30 取下时,只需要按压第一夹片30背离第一配合端的另一端即可。
其中第一夹片30与第二夹片31在中部铰接,第一夹片30与第二夹片31背离第一配合端的方向上延伸形成第一操作端以及第二操作端,第一操作端与第二操作端分别加上弹性胶,且弹性胶用来被人按压,通过设置弹性胶,使得操作第一夹片30以及第二夹片31的时候可以更加方便。
还有,第一槽32以及第二槽33在第二夹片3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布置,且第一槽32沿着从前往后的方向上逐渐收窄,从而可以进一步固定钢丝绳。
还有第二夹片31具有多条缠绕槽38,用于与钢丝绳配合,可以进一步起到固定过长钢丝绳的目的。
还有,第一夹片30与第二夹片31的宽度一致。
在步骤(4)中在钢筋笼16上安装水平计以及后台测读设备,后台测读设备包括接收器以及显示器,接收器接收水平计的信号,显示器显示接收器获取的信号;后台测读设备还包括发送器,发送器发送信号至预警设备,预警设备向司机发出警报,水平计可以检测钢筋笼16是否平稳,从而不需要人眼来观察钢筋笼 16是否平稳,而且也可以通过后台测读设备检测钢筋笼16是否是平稳的。
当钢筋笼16不平稳时,预警设备向吊机司机发出警报,吊机司机发现后及时调整吊机的起吊速度。
具体而言,预警设备上具有由麦克风连接的喇叭,通过喇叭可以对吊机司机发出指挥信号。
步骤(7)中为了保证钢筋笼16下放稳定,钢筋笼16上还需要连接牵引绳。
而且钢筋笼16包括主钢筋、副钢筋、至少两根支撑杆以及应力计,主钢筋被分成多根子钢筋,两根子钢筋之间通过支撑杆、应力计以及另一根支撑杆依次连接起来,应力计与支撑杆连接,且检测子钢筋的应力值变化情况;副钢筋缠绕主钢筋形成钢筋笼16;支撑杆与子钢筋焊接,应力计设于两根支撑杆之间。
应力计连接有两根相同长度的支撑杆,从而可以检测更加准确;而且应力计前后两端分别与支撑杆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支撑杆往应力计的方向上逐渐变窄。
钢筋笼16上还设有加固装置,加固装置设于支撑杆与子钢筋的焊接位置;加固装置包括包覆带以及多个固定件,包覆带缠绕连接多个固定件,多个固定件围绕支撑杆与子钢筋的焊接位置布置,将固定件固定在子钢筋与支撑杆的焊接位置。
固定件的硬度大于钢筋的硬度,从而实现对钢筋与支撑杆的焊接位置加固的作用。
包覆带上设置有放松件,放松件拉紧包覆带,固定件紧贴焊接位置;放松件设于包覆带的一端,放松件上形成有穿透孔,包覆带的另一端插入放松件的穿透孔后,往背离放松件外延伸布置,且被拉扯。
支撑杆上还连接有信号连接件,信号连接件与应力计信号线连接,信号连接件与外部的后台测读设备信号线连接。
支撑杆上还连接有近程连接件,近程连接件近程连接外部的后台测读设备,通过近程连接方式,方便吊机吊钢筋笼16。
后台测读设备可以根据显示的数字通过预警设备给吊机司机发出警报,也可以由人指挥吊机司机变更当前吊机的快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用于将钢筋与钢丝绳连接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片以及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之间形成有夹紧区域,所述钢筋以及所述钢丝绳同时置于所述夹紧区域内,且由所述第一夹片以及所述第二夹片夹紧;所述第一夹片以及所述第二夹片铰接,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背离铰接位置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磁石;在所述磁石与所述铰接位置之间,所述第二夹片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钢丝绳配合连接的第一槽以及用于与钢筋配合连接的第二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将钢筋与钢丝绳连接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以及所述第二夹片背离所述铰接位置一端,分别延伸形成有第一配合端以及第二配合端,所述第一配合端上设有旋定件,所述第二配合端上形成有配合孔,所述旋定件与所述配合孔配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将钢筋与钢丝绳连接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定件的下端与所述配合孔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将钢筋与钢丝绳连接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定件的上端形成有旋定把手,所述旋定把手旋拧所述旋定件,所述旋定件被旋至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紧贴布置。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将钢筋与钢丝绳连接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端朝向所述第二配合端的面上设置有柔性层,当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夹紧时,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进一步紧贴。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将钢筋与钢丝绳连接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在中部铰接,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背离所述第一配合端的方向上延伸形成第一操作端以及第二操作端,所述第一操作端与所述第二操作端分别加上用来被人按压的弹性胶。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将钢筋与钢丝绳连接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背离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另外一端翘起。
8.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将钢筋与钢丝绳连接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上形成有两个弧形槽,两个所述弧形槽分别与所述第一槽以及所述第二槽配合,分别装载所述钢丝绳以及所述钢筋。
9.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将钢筋与钢丝绳连接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以及所述第二槽在所述第二夹片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布置,且所述第一槽沿着从前往后的方向上逐渐收窄。
10.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将钢筋与钢丝绳连接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有所述第二夹片具有多条用于与所述钢丝绳配合的缠绕槽。
CN201922132788.2U 2019-11-29 2019-11-29 用于将钢筋与钢丝绳连接的固定装置 Active CN2112834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2788.2U CN211283416U (zh) 2019-11-29 2019-11-29 用于将钢筋与钢丝绳连接的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2788.2U CN211283416U (zh) 2019-11-29 2019-11-29 用于将钢筋与钢丝绳连接的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83416U true CN211283416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32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32788.2U Active CN211283416U (zh) 2019-11-29 2019-11-29 用于将钢筋与钢丝绳连接的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834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18830A (zh) 高温气冷堆反应堆堆芯壳的吊装方法
CN211283416U (zh) 用于将钢筋与钢丝绳连接的固定装置
AU2003206855A1 (en)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load on a hoisting gear
CN110844794B (zh) 一种便捷的钢筋笼卸扣布置方法
EP0661232B1 (en) A lifting device
US4549759A (en) Forklift-type lifting apparatus
KR101511856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하중측정 및 장력조정장치
EP1953111A2 (en) Hoisting clamp and hoisting mechanism provided therewith
CN214527827U (zh) 一种交通路桥施工用辅助吊架
CN210655818U (zh) 一种h型钢专用吊具
CN114314308A (zh) 吊装设备及吊装方法
JPH061585A (ja) 軸受箱付きロールの自動玉掛吊具
JP3576338B2 (ja) ケーブル端部の定着装置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CN215797880U (zh) 一种设有高安全夹持机构的汽车吊装装置
US4852927A (en) Device for gripping necks of packed sacks
JP2017036114A (ja) ポンプシステムの吊り上げ方法、ポンプシステム
CN215711351U (zh) 一种卷扬机及支架装置
CN213771047U (zh) 一种具有称重功能的行车吊钩组
CN219489325U (zh) 电磁吸盘及起重机
CN214828459U (zh) 一种钢丝绳安装调整保持装置
CN218503265U (zh) 一种链条拆卸装置
CN211971494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钢构吊装固定装置
CN220056026U (zh) 一种电线杆生产吊装机构
CN2466124Y (zh) 钢坯吊具
CN220642232U (zh) 一种汽车取力器吊装打包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