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83185U - 一种自动排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排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83185U
CN211283185U CN201922274288.2U CN201922274288U CN211283185U CN 211283185 U CN211283185 U CN 211283185U CN 201922274288 U CN201922274288 U CN 201922274288U CN 211283185 U CN211283185 U CN 2112831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winding displacement
wire
wire arrang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742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Achievement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Achievement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Achievement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Achievement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742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831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831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831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排线装置,包括机架,机架通过一水平传动机构与一排线机构相连接,该水平传动机构用以带动排线机构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该排线机构用以带动线材往复摆动以供线盘缠绕,该排线机构上设有至少一排线感应单元,该排线感应单元用以为排线机构判断于线盘上的走位行程,该水平传动机构通过一连接固定块与一驱动机构相连接,该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水平传动机构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保证了装置运行的平稳性,实现了排线的自动化,省时省力,确保了排线作业的正常进行,提高了排线的效率、精度和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排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自动排线装置。
背景技术
线材拉伸是指线坯通过模孔在一定拉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将粗丝拉成细丝,使丝径缩小,圆度增加,改变其内部微观结构,使表面粗糙度和矫直度达到原材料生产和加工要求的标准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该工艺一般采用金属拉线机(也叫金属拉丝机)进行线材拉伸作业,并在出线一端设置排线装置对拉伸完毕后的线材进行排线作业,然而,目前在排线时,一般需要操作者在一旁进行人工监管,当线材缠绕到线盘其中的边板时,需要操作者人工控制装置反转,使线材向线盘另一边缠绕,此过程较为耗费精力,若操作者走神,线材超出线盘的绕线区域,出现线材“绕空”的情况,以至于需要对超出线盘部分的线材进行回收,再重新排线绕制,严重耽误绕线时间,费时费力,影响排线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自动排线装置,该自动排线装置保证了装置运行的平稳性,实现了排线的自动化,省时省力,确保了排线作业的正常进行,提高了排线的效率、精度和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排线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通过一水平传动机构与一排线机构相连接,该水平传动机构用以带动排线机构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该排线机构用以带动线材往复摆动以供线盘缠绕,该排线机构上设有至少一排线感应单元,该排线感应单元用以为排线机构判断于线盘上的走位行程,该水平传动机构通过一连接固定块与一驱动机构相连接,该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水平传动机构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
所述机架包含顶板以及设于顶板两侧的侧板,所述水平传动机构设于二侧板之间,所述驱动机构设于顶板上。
所述水平传动机构由设于二侧板之间的至少一传动导杆以及通过一滑动连接件与传动导杆相连接的排线杆组成,该排线杆其中一端伸出其中一侧的侧板,形成延伸段,该延伸段与排线机构相连接,该滑动连接件与连接固定块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通过一基板连接的顶板上的驱动电机、设于驱动电机一端的传动轮、与传动轮传动连接的第一从动轮以及通过一传动带与第一从动轮相连接的第二从动轮,该传动带与连接固定块固定连接。
所述排线机构由连接臂、设于连接臂其中一端的排线臂以及至少设于排线臂其中一端的排线轮组成,该连接臂与排线杆之延伸段固定连接,所述排线感应单元安装于连接臂上。
所述排线感应单元包括至少一排线传感器以及与排线传感器相连接的安装座,该安装座用以与连接臂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水平传动机构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使水平传动机构往复运动,传动轮藉由第一从动轮、传动带和第二从动轮相配合,将动力传输给水平传动机构,动力更为平稳顺畅;其水平传动机构采用传动导杆作为传动导向,亦保证了排线机构运动的平稳性,保证了装置运行的平稳性,确保了排线机构在配合线盘绕线时,线材能更为均匀地缠绕在线盘上,有效地避免了线材跳线的情况,保证了排线效果;其在排线机构上设置排线感应单元,藉由排线感应单元对线材走位进行检测,当排线过程中,排线感应单元之排线传感器被线盘之边板触发,排线传感器会将触发的信号反馈给装置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反馈信号,向驱动机构下方指令,使驱动机构之驱动电机反向转动,藉由水平传动机构使排线机构向线盘另一端运动,藉此确保了排线机构在线盘的绕线区域内有效绕线,实现了排线的自动化,省时省力,确保了排线作业的正常进行,提高了排线的效率、精度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放料升降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机架;11-顶板;12-侧板;2-水平传动机构;21-传动导杆;22-滑动连接件;23-排线杆;24-滑动轴承套;25-排线轴承套;3-排线机构;31-连接臂;32-排线臂;33-排线轮;331-线槽;4-排线感应单元;41-排线传感器;42-安装座;5-驱动机构;51-驱动电机;52-传动轮;53-第一从动轮;54-第二从动轮;55-传动带;56-基板;K-连接固定块;P-轴承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自动排线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通过一水平传动机构2与一排线机构3相连接,该水平传动机构2用以带动排线机构3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该排线机构3用以带动线材往复摆动以供线盘缠绕,该排线机构3上设有至少一排线感应单元4,该排线感应单元4用以为排线机构3判断于线盘上的走位行程,该水平传动机构2通过一连接固定块K与一驱动机构5相连接,该驱动机构5用以驱动水平传动机构2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其中,机架1包含顶板11以及设于顶板11两侧的侧板12,水平传动机构2设于二侧板12之间,驱动机构5设于顶板11上。
如图1所示,水平传动机构2由设于二侧板12之间的至少一传动导杆21以及通过一滑动连接件22与传动导杆21相连接的排线杆23组成,该排线杆23其中一端伸出其中一侧的侧板12,形成延伸段,该延伸段与排线机构3相连接,该滑动连接件22与连接固定块K固定连接,其中,传动导杆21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一侧的侧板12上,滑动连接件22通过滑动轴承套24与传动导杆21滑动连接,该排线杆23的其中一端通过一排线轴承套25连接在其中一侧板12上,该排线杆23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动连接件22上。
如图1-2所示,驱动机构5包括通过一基板56连接的顶板11上的驱动电机51、设于驱动电机51一端的传动轮52、与传动轮52传动连接的第一从动轮53以及通过一传动带55与第一从动轮53相连接的第二从动轮54,该传动带55与连接固定块K固定连接,其中,该第一从动轮53通过一传动轴连接在基板56其中一边,当该传动轮52优选采用单齿轮配合动力输送时,该第一从动轮53一端设置齿轮部(未图示),另一端设置带轮部(未图示),该传动轮52与第一从动轮53之齿轮部相啮合,该第一从动轮53之带轮部与传动带55传动连接,该第二从动轮54优选采用同步带轮,以配合传动带55传动,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之传动轮52、第一从动轮53、第二从动轮54的选择,可根据装置传动需要进行选择,还可采用链条链轮等水平传动机构2进行传动设计,因此,此处对传动轮52、第一从动轮53、第二从动轮54的类型,并不予以自限。
如图1-2所示,排线机构3由连接臂31、设于连接臂31其中一端的排线臂32以及至少设于排线臂32其中一端的排线轮33组成,该连接臂31与排线杆23之延伸段固定连接,排线感应单元4安装于连接臂31上,其中,该连接臂31通过一轴承连接座P与排线杆23之延伸段相连接,该排线轮33通过一转动轴与排线臂32相连接,该排线轮33圆周上设置有线槽331,该线槽331用以在排线机构3往复运动时拨动线材往复走线。
如图1-2所示,排线感应单元4包括至少一排线传感器41以及与排线传感器41相连接的安装座42,该安装座42用以与连接臂31相连接,其中,当排线传感器41优选采用激光传感器时,排线单元包括二安装座42以及分别设于对应安装座42上的至少一排线传感器41,各安装座42分别设置在连接臂31两端,且于连接臂31两端的各排线传感器41对称设置,各排线传感器41需设置在排线轮33之线槽331中心的外侧,以保证在排线机构3的走线行程不会超出线盘上的绕线区域,需要说明的是,排线传感器41的类型,可根据装置结构设计的需要进行选配,在此并不予以自限。
使用时,开启装置,驱动机构5之驱动电机51带动传动轮52转动,藉由传动轮52驱动第一从动轮53转动,转动的第一从动轮53藉由传动带55带动第二传动轮52转动,在传动带55传动的同时,传动带55藉由连接固定块带动滑动连接件22往复运动,连接在滑动连接件22上的排线杆23随着滑动连接件22一起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排线机构3往复运动,运动的排线机构3通过排线轮33之线槽331,拨动线材,使线槽331在线盘之绕线区域往复运动,配合线盘转动,将线才绕制于线盘上,当排线机构3走位到线盘其中一端,线盘的边板触发到排线感应单元4之排线传感器41时,排线传感器41会将触发的信号反馈给装置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反馈信号,向驱动机构5下方指令,使驱动机构5之驱动电机51反向转动,藉由水平传动机构2使排线机构3向线盘另一端运动,藉此拨动线材往线盘另一端进行缠绕,绕线的长度为设备预先设定,根据定长绕制完毕后,更换新的空线盘,如是前述动作,向更换的空线盘绕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如涉及异形件,均可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丝/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在此不予以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自动排线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通过一水平传动机构与一排线机构相连接,该水平传动机构用以带动排线机构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该排线机构用以带动线材往复摆动以供线盘缠绕,该排线机构上设有至少一排线感应单元,该排线感应单元用以为排线机构判断于线盘上的走位行程,该水平传动机构通过一连接固定块与一驱动机构相连接,该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水平传动机构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含顶板以及设于顶板两侧的侧板,所述水平传动机构设于二侧板之间,所述驱动机构设于顶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传动机构由设于二侧板之间的至少一传动导杆以及通过一滑动连接件与传动导杆相连接的排线杆组成,该排线杆其中一端伸出其中一侧的侧板,形成延伸段,该延伸段与排线机构相连接,该滑动连接件与连接固定块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通过一基板连接的顶板上的驱动电机、设于驱动电机一端的传动轮、与传动轮传动连接的第一从动轮以及通过一传动带与第一从动轮相连接的第二从动轮,该传动带与连接固定块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机构由连接臂、设于连接臂其中一端的排线臂以及至少设于排线臂其中一端的排线轮组成,该连接臂与排线杆之延伸段固定连接,所述排线感应单元安装于连接臂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感应单元包括至少一排线传感器以及与排线传感器相连接的安装座,该安装座用以与连接臂相连接。
CN201922274288.2U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自动排线装置 Active CN2112831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4288.2U CN211283185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自动排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4288.2U CN211283185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自动排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83185U true CN211283185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17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74288.2U Active CN211283185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自动排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831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1307C (zh) 用于钢带连续冲压的生产线
CN202736751U (zh) 一种新型磁环绕线机
KR20090040934A (ko) 강선 벤딩기의 구조
CN113493167B (zh) 一种卡车牵引绞盘绞线防缠绕装置
CN211283185U (zh) 一种自动排线装置
CN108723146A (zh) 一种螺旋波纹换热管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CN201189629Y (zh) 除锈机
CN204159672U (zh) 一种水箱式拉丝机的收线设备
KR20000074214A (ko) 와이어 연속 권취장치
CN216613535U (zh) 一种电缆镀锌钢绞线原料线圈的分卷装置
CN102223029B (zh) 绕线机
CN211681472U (zh) 一种用于钢丝表面处理的钢刷机
CN101879643B (zh) 一种卷扬机篱笆式绳筒的生产方法及设备
CN211848613U (zh) 一种钢绞线成绳装置
CN208575142U (zh) 一种螺旋波纹换热管加工设备
CN208772160U (zh) 水箱式拉丝机
CN210909194U (zh) 一种冷轧模具圆弧镗床自动感应报警装置
CN109647915B (zh) 一种拉丝设备
CN209849780U (zh) 一种矩形截面弹簧制造装置
CN2510198Y (zh) 线材弯曲机
CN201560014U (zh) 高速扁线双轴收线机
CN201279654Y (zh) 金属筛网焊接成型设备
CN210615913U (zh) 电气自动化控制改进型机床
CN219541355U (zh) 一种拉丝机传动结构
CN218425306U (zh) 一种自动打弯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