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55338U - 浮选整流气浮池 - Google Patents
浮选整流气浮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255338U CN211255338U CN201921577610.2U CN201921577610U CN211255338U CN 211255338 U CN211255338 U CN 211255338U CN 201921577610 U CN201921577610 U CN 201921577610U CN 211255338 U CN211255338 U CN 2112553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otation
- clear water
- chamber
- rectification
- sub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选整流气浮池,包括池体,池体内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接触室、分离室及清水收集室,其特征在于:接触室与清水收集室之间设置有浮选整流组件,浮选整流组件的一端位于接触室的上方,浮选整流组件的另一端位于分离室的上方,浮选整流组件包括多个与池体连接的层流板,分离室内设置有楔形滑泥组件,楔形滑泥组件包括位于分离室内的清水收集管,清水收集管的顶面为倾斜面,清水收集管的侧壁上设有与分离室连通的清水输送孔,清水收集管的一端与清水收集室连通,分离室通过清水收集管与清水收集室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浮选整流气浮池接触室内絮泡体上浮率高、分离室负荷小、出水质量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浮选整流气浮池。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污水处理设备,气浮池被广泛应用于对污水的处理领域。气浮池一般包括接触室、分离室和清水收集室,污水从接触室输入,污水中的污染颗粒在与微气泡和药剂混合后形成絮泡体,形成的絮泡体与污水在压力作用下被输入至分离室内进一步分离。现有的接触室与分离室直接连通,中间没有设置任何处理机构,接触室内的部分絮泡体由于溶气量较小,不能直接上浮至液面,而是夹杂在污水中被输入至分离室内,从而导致输入至分离室内的污水污染程度较高,进而提高了分离室的处理负荷,当污水处理量较大或污水污染程度较大,以至于大于分离室的处理负荷时,会导致气浮池的失效,从而降低出水的质量。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浮选整流气浮池,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触室内絮泡体上浮率高、分离室负荷小、出水质量高的浮选整流气浮池。
本实用新型的浮选整流气浮池,包括池体,池体内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接触室、分离室及清水收集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室与清水收集室之间设置有浮选整流组件,浮选整流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接触室的上方,浮选整流组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分离室的上方,浮选整流组件包括多个与池体连接的层流板,所述分离室内设置有楔形滑泥组件,楔形滑泥组件包括位于分离室内的清水收集管,清水收集管的顶面为倾斜面,清水收集管的侧壁上设有与分离室连通的清水输送孔,清水收集管的一端与所述清水收集室连通,分离室通过所述清水收集管与所述清水收集室连通。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浮选整流气浮池,所述分离室内还设置有同向流浮选分离组件,同向流浮选分离组件包括多个斜板组件,斜板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直板、顶端连接于直板底端的捕集斜板、顶端连接于捕集斜板底端的滑泥斜板,斜板组件的底部设置有污泥隔板,污泥隔板位于相邻斜板组件之间,污泥隔板与其前侧斜板组件之间的空间为清水输送腔,污泥隔板与其后侧斜板组件之间的空间为污泥输送腔,所述清水输送腔与所述清水输送孔连通。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浮选整流气浮池,所述池体的顶壁上设置有接触区隔板,接触区隔板的左侧设置有底端与池体底壁连接的分离区隔板,分离区隔板的左侧设置有底端与池体底壁连接的清水区隔板,所述接触区隔板与分离区隔板的空间为接触室,分离区隔板与清水区隔板之间的空间为分离室,清水区隔板的左侧空间为清水收集室。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浮选整流气浮池,所述浮选整流组件设置于所述分离区隔板的顶端,浮选整流组件的右端设置于所述接触区隔板上。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浮选整流气浮池,所述清水收集管的一端与所述分离区隔板连接,清水收集管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清水区隔板上。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浮选整流气浮池,所述清水区隔板的顶端设置有水位调节装置,水位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清水区隔板顶端的堰板、驱动堰板上下移动的堰板升降装置,堰板升降装置为气缸。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浮选整流气浮池,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检测器,检测器的侧方沿竖直方向固设有多个行程控制片。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浮选整流气浮池,所述检测器为光电开关。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浮选整流气浮池,所述堰板的底端设置有U形槽,U形槽与堰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层。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浮选整流气浮池,浮选整流组件的设置,使得污水能够从接触室通过浮选整流组件的层流板输入至分离室,污水在通过浮选整流组件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层流,从而使其能够通过层流的形式进入到分离室内,层流过程中,污水中的絮泡体在浮选整流组件中上浮,而清水通过浮选整流组件输入至分离室,进入分离室的污水由于已经通过浮选整流组件提前进行了絮体分离,因此进入分离室内的污水水质相对较好,从而加减轻了分离室的负荷。分离室内的污水在分离室内得到进一步分离,从而提高了最终的出水质量。其中,清水收集管的设置,用于传输净化后的污水,其倾斜的顶面使得清水收集管整体呈楔形,从而使得污泥能够通过清水收集管的倾斜顶面滑入池底,避免了污泥沉淀于清水收集管上。具体工作时,输入至接触室内的污水首先通过其上方的浮选整流组件进行絮体分离,分离后的污水通过位于分离室上方的浮选整流组件部分掉头向下输入至分离室内进一步分离,分离后的清水通过清水输送孔进入至清水输送管并沿着清水输送管传输至清水收集室内,从而完成对污水的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浮选整流气浮池接触室内絮泡体上浮率高、分离室负荷小、出水质量高。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浮选整流气浮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浮选整流气浮池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浮选整流气浮池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楔形滑泥和清水收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同向流浮选分离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斜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清水收集管的截面图;
图8是水位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浮选整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池体1,接触室2,分离室3,清水收集室4,浮选整流组件5,层流板6,清水收集管7,清水输送孔8,同向流浮选分离组件9,斜板组件10,直板11,捕集斜板12,滑泥斜板13,污泥隔板14,清水输送腔15,污泥输送腔16,层流隔板17,接触区隔板18,分离区隔板19,清水区隔板20,盒体21,微气泡释放器22,浮渣室23,水位调节装置24,堰板25,堰板升降装置26,检测器27,行程控制片28,U形槽29,密封层30,第一支撑柱31,第二支撑柱32,排污口33,污泥槽34,液面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9,一种浮选整流气浮池,包括池体1,池体内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接触室2、分离室3及清水收集室4,接触室与清水收集室之间设置有浮选整流组件5,浮选整流组件的一端位于接触室的上方,浮选整流组件的另一端位于分离室的上方,浮选整流组件包括多个与池体连接的层流板6,分离室内设置有楔形滑泥组件,楔形滑泥组件包括位于分离室内的清水收集管7,清水收集管的顶面为倾斜面,清水收集管的侧壁上设有与分离室连通的清水输送孔8,清水收集管的一端与清水收集室连通,分离室通过清水收集管与清水收集室连通。
浮选整流组件的设置,使得污水能够从接触室通过浮选整流组件的层流板输入至分离室,污水在通过浮选整流组件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层流,从而使其能够通过层流的形式进入到分离室内,层流过程中,污水中的絮泡体在浮选整流组件中上浮,而清水通过浮选整流组件输入至分离室,进入分离室的污水由于已经通过浮选整流组件提前进行了絮体分离,因此进入分离室内的污水水质相对较好,从而加减轻了分离室的负荷。分离室内的污水在分离室内得到进一步分离,从而提高了最终的出水质量。其中,清水收集管的设置,用于传输净化后的污水,其倾斜的顶面使得清水收集管整体呈楔形,从而使得污泥能够通过清水收集管的倾斜顶面滑入池底,避免了污泥沉淀于清水收集管上。具体工作时,输入至接触室内的污水首先通过其上方的浮选整流组件进行絮体分离,分离后的污水通过位于分离室上方的浮选整流组件部分掉头向下输入至分离室内进一步分离,分离后的清水通过清水输送孔进入至清水输送管并沿着清水输送管传输至清水收集室内,从而完成对污水的处理。
作为优选,分离室内还设置有同向流浮选分离组件9,同向流浮选分离组件包括多个斜板组件10,斜板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直板11、顶端连接于直板底端的捕集斜板12、顶端连接于捕集斜板底端的滑泥斜板13,斜板组件的底部设置有污泥隔板14,污泥隔板位于相邻斜板组件之间,污泥隔板与其前侧斜板组件之间的空间为清水输送腔15,污泥隔板与其后侧斜板组件之间的空间为污泥输送腔16,清水输送腔与清水输送孔连通。
斜板组件的设置,实现了絮泡体、清水及污泥的高效分离。其中,捕集斜板的设置,实现了对较小絮泡体的捕获,使其能够沿捕集斜板的背面上浮并与其他絮泡体聚集为较大体积的絮泡体并最终沿直板之间的空间上浮至液面。滑泥斜板的设置,使得较大体积的污泥颗粒能够沉积于滑泥斜板的表面并沿着滑泥斜板落入到分离室底部的污泥斗内,具体实施时,滑泥斜板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大于捕集斜板的倾斜角度,从而更利于污泥的滑落。此外,污泥隔板的设置,使得供污泥滑落的污泥输送腔与供清水流通的清水输送腔前后具有一定的隔离,进而实现了对污泥和清水的导流及隔离作用。具体工作时,污泥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滑泥斜板滑落入污泥斗中,由于连通清水输送腔与清水收集室的清水输送孔对应污泥隔板的中部位置,因此污泥颗粒不易通过清水输送腔进入到清水收集室内,从而将污泥与清水相互分隔开来,防止污泥随水流进入到清水收集室内,提高了最终出水的水质。
作为优选,斜板组件之间还设置有层流隔板17,层流隔板的两端分别与斜板组件连接。
作为优选,污泥隔板设置于层流隔板的底端,污泥隔板与层流隔板垂直设置。
作为优选,池体的顶壁上设置有接触区隔板18,接触区隔板的左侧设置有底端与池体底壁连接的分离区隔板19,分离区隔板的左侧设置有底端与池体底壁连接的清水区隔板20,接触区隔板与分离区隔板的空间为接触室,分离区隔板与清水区隔板之间的空间为分离室,清水区隔板的左侧空间为清水收集室。
作为优选,接触室内设置有分别与接触区隔板及分离区隔板连接的消能隔板组件,消能隔板组件包括盒体21,盒体的内腔通过隔板被分隔为多个消能腔,消能腔的底壁上设有消能孔,消能腔内设置有微气泡释放器22。
消能隔板组件的设置,实现了对对流的消能作用,使得絮体不易被冲散。
作为优选,浮选整流组件设置于分离区隔板的顶端,浮选整流组件的右端设置于接触区隔板上。
接触区隔板、分离区隔板及清水区隔板的设置,实现了将池体分隔为依次连接的接触室、分离室、清水收集室的目的,同时也方便了消能隔板组件、浮选整流组件等部件的安装与设置。
作为优选,清水收集管的一端与分离区隔板连接,清水收集管的另一端设置于清水区隔板上。
作为优选,清水区隔板的左侧还设置有浮渣室23。
作为优选,清水区隔板的顶端设置有水位调节装置24,水位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清水区隔板顶端的堰板25、驱动堰板上下移动的堰板升降装置26。
堰板的设置,实现了对池体内液面的稳定控制,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处理具有不同水流量的污水。具体的,当水流量较大时,堰板在堰板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下降,从而使得池体的清水排水量变大,进而使得池体内的液面得以稳定在一定高度。
作为优选,堰板升降装置为设置于堰板上方的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堰板连接。
作为优选,气缸的数目为8个,气缸的缸体与池体固连。
作为优选,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检测器27,检测器的侧方沿竖直方向固设有多个行程控制片28。
检测器及行程控制片的设置,实现了对堰板开启高度的控制,从而实现了对池体内液面35的控制。
作为优选,检测器为光电开关。
光电开关的设置,实现了对堰板升降高度的检测。具体的,当堰板升降至一定高度使得光电开关与某一行程控制片位于同一高度后,光电开关检测到反射光,从而向外部控制台发送电信号,控制台再接收到该信号后便可根据该信号通过堰板升降装置对堰板的高度进行反馈控制。
作为优选,堰板的底端设置有U形槽29,U形槽与堰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层30。
作为优选,密封层为橡胶密封层。
U形槽及密封层的设置,实现了堰板对水流的截流功能。
作为优选,同向流浮选分离组件的上方也设置有微气泡释放器。
作为优选,分离室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柱31,支撑柱的顶端与清水收集管连接。
作为优选,分离室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柱32,第二支撑柱的顶端与同向流浮选分离组件连接。
作为优选,池体的顶部设置有旋转链板刮渣装置及微气泡发生器,池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分离室连通的排污口33,排污口的下方设置有污泥槽34。
本实施例中,池体内接触室和分离室上方配置浮选整流组件,浮选整流组件三分之一位于接触室,三分子二位于分离室。
气浮絮体核心上浮机理表明,污水中气泡和絮体,高分子药剂三者完美接触反应形成的“泡絮体”群落中90%在形成过程中上浮至液面形成浮渣。这对于浮选气浮来说至关重要。水力流态中层流是保证“泡絮体”稳定上浮的核心要素之一。多组层流板中间的空间内,雷诺数RE控制在2000以内,从而能够保证整个空间水流为层流。这点能够保证气浮接触室上部和分离室部分空间中水流流态为层流,从而提高絮体上浮率。
由楔形滑泥组件和同向流浮选分离组件构成的楔形滑泥和清水收集组件,其包括清水收集管,清水收集管内部空间作为通道用于收集清水。在清水收集管的侧面设置一排孔洞即清水输送孔,其与同向流浮选分离组件内部的清水收集输送通道联通,通过这些孔洞将同向流浮选分离组件收集到清水输送到清水收集管内部空间内,并通过分离室和清水收集室之间的水压将清水外排。这些孔洞设置让同向流浮选分离组件每块隔板区间内的水力压头损失保持平衡,最终目的让同向流浮选分离组件全区间内收集清水水量一致。清水收集的顶面为度数大于55度的斜板,利于污泥滑落。
污水厂的水量是波动的,5万吨/天的市政污水厂,一天中最小流量3万吨/天,最大流量可能达到6.5万吨/天。池体内部水位随着污水流量波动在30-80毫米之间波动,这样刮渣系统就无法正常刮渣了,这时需要随着水量的变化自动调节液位。
升降控制水位的堰板插入U型槽中,U型槽内部两侧设置了单面胶密封橡胶板用于密封渗漏,5万吨/天的土建浮选装置设置了16米长的堰口过流。活动堰板上方设置了8组气缸,同时升降出水活动堰板组件来维持浮选装置内部的水位恒定,这样就可以保证刮出的浮渣含水率控制在98%以下。在气缸升降杆上设置了光电开关,在池体上设置了行程控制触片4个分别控制3万吨,4万吨,5万吨,6万吨四个水量的水位。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浮选整流气浮池,包括池体,池体内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接触室、分离室及清水收集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室与清水收集室之间设置有浮选整流组件,浮选整流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接触室的上方,浮选整流组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分离室的上方,浮选整流组件包括多个与池体连接的层流板,所述分离室内设置有楔形滑泥组件,楔形滑泥组件包括位于分离室内的清水收集管,清水收集管的顶面为倾斜面,清水收集管的侧壁上设有与分离室连通的清水输送孔,清水收集管的一端与所述清水收集室连通,分离室通过所述清水收集管与所述清水收集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选整流气浮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室内还设置有同向流浮选分离组件,同向流浮选分离组件包括多个斜板组件,斜板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直板、顶端连接于直板底端的捕集斜板、顶端连接于捕集斜板底端的滑泥斜板,斜板组件的底部设置有污泥隔板,污泥隔板位于相邻斜板组件之间,污泥隔板与其前侧斜板组件之间的空间为清水输送腔,污泥隔板与其后侧斜板组件之间的空间为污泥输送腔,所述清水输送腔与所述清水输送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选整流气浮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的顶壁上设置有接触区隔板,接触区隔板的左侧设置有底端与池体底壁连接的分离区隔板,分离区隔板的左侧设置有底端与池体底壁连接的清水区隔板,所述接触区隔板与分离区隔板的空间为接触室,分离区隔板与清水区隔板之间的空间为分离室,清水区隔板的左侧空间为清水收集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选整流气浮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选整流组件设置于所述分离区隔板的顶端,浮选整流组件的右端设置于所述接触区隔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选整流气浮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收集管的一端与所述分离区隔板连接,清水收集管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清水区隔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选整流气浮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区隔板的顶端设置有水位调节装置,水位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清水区隔板顶端的堰板、驱动堰板上下移动的堰板升降装置,堰板升降装置为气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选整流气浮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检测器,检测器的侧方沿竖直方向固设有多个行程控制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浮选整流气浮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为光电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选整流气浮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堰板的底端设置有U形槽,U形槽与堰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77610.2U CN211255338U (zh) | 2019-09-20 | 2019-09-20 | 浮选整流气浮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77610.2U CN211255338U (zh) | 2019-09-20 | 2019-09-20 | 浮选整流气浮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255338U true CN211255338U (zh) | 2020-08-14 |
Family
ID=71959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577610.2U Active CN211255338U (zh) | 2019-09-20 | 2019-09-20 | 浮选整流气浮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25533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89922A (zh) * | 2019-09-20 | 2019-12-20 | 无锡海拓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浮选整流气浮池 |
-
2019
- 2019-09-20 CN CN201921577610.2U patent/CN21125533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89922A (zh) * | 2019-09-20 | 2019-12-20 | 无锡海拓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浮选整流气浮池 |
CN110589922B (zh) * | 2019-09-20 | 2024-06-14 | 无锡海拓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浮选整流气浮池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89922A (zh) | 浮选整流气浮池 | |
CN102659227B (zh) | 一种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水净化池及其净化工艺 | |
CN205774033U (zh) | 一种复合式高效澄清池 | |
CN204910896U (zh) | 一种高效异向流斜板(管)沉淀池 | |
CN211255338U (zh) | 浮选整流气浮池 | |
CN211770399U (zh) | 水位调节装置 | |
CN211255339U (zh) | 楔形滑泥和清水收集组件 | |
CN202729923U (zh) | 一种倒流式高效溶气气浮装置 | |
CN202625908U (zh) | 一种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水净化池 | |
CN115779510A (zh) | 出水流量自调节澄清器及其应用 | |
CN207713470U (zh) | 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机构 | |
CN207243526U (zh) | 一种二级水平隔油池 | |
CN217367274U (zh) | 一种集成模块化斜板沉淀装置 | |
CN202729891U (zh) | 一种多用途水解酸化调节池 | |
CN211255343U (zh) | 同向流浮选分离组件 | |
CN211255341U (zh) | 同向流浮选固液分离池 | |
CN212347826U (zh) | 一种非均相混合物重力沉降分离器 | |
CN211133101U (zh) | 一种带有机械排泥装置的沉淀池 | |
CN211255345U (zh) | 高速絮凝分离组件 | |
CN211004727U (zh) | 一种集成式污泥浓缩装置及其排泥水处理系统 | |
CN110743212A (zh) | 一种高效排泥沉淀池 | |
CN211255337U (zh) | 水体净化气浮池 | |
CN215365042U (zh) | 一种水平流人字型斜板沉淀器 | |
CN212534031U (zh) | 水面蓝藻自动分水收集装置 | |
CN202052363U (zh) | V形沉淀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